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时间:2019-05-14 12:4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第一篇: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6〕115号 【发布日期】2006-10-30 【生效日期】2006-10-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粤府〔2006〕11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水利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三十日

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为帮助广东省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广东,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广东省水库移民的现状

(一)现状人口的基本情况。

经国家核定,截至2006年6月30日,广东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数为151?56万人(三峡水库农村移民人数另行核定)。上述水库移民目前主要由3个部门管理:一是面上水库移民,由省水库移民办管理;二是省属7宗大型水电站水库移民,由省扶贫办管理;三是在广东省境内安置的长江三峡移民,由省三峡办管理。

(二)扶持工作的基本情况。

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工作,尤其是从1986年起,广东省组织实施了省人大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议案,增加了资金投入,加大了解决水库移民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截至2005年底,广东省各级政府共投入水库移民资金30多亿元。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认真实施移民安居工程,加大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扶持力度,突出解决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移民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2540元,高于广东省农民最低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的温饱线,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虽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遗留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移民住房年久失修成危房。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广东省仍有70%的水库移民还住在建库搬迁时修建的简陋泥砖瓦房;二是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据初步统计,广东省需新建和改造移民低等级公路14378公里,需维修改造输电线路10330公里,50%以上移民村庄饮水不安全;三是由于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水库移民收入低,增收难度大。水库移民收入仍达不到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2005年,广东省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当年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的54%;四是水库移民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目前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分属几个部门管理,对水库移民的安置和后期扶持政策有区别,易引发不同类型移民之间的攀比,不利于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解决。

二、后期扶持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尊重民意、一村一策,自力更生、共谋发展的要求,加大对水库移民的扶持力度,不断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移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建立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水库移民增收、生态环境良好、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逐步使水库移民融入当地社会,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10年,重点解决广东省水库移民的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和劳动技能培训等突出问题,基本解决水库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符合低保条件的移民全部纳入当地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保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2.中期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面完成水库移民的住房改造建设,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移民年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长期目标:到2020年,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及社会保障水平达到当地农村的平均水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水库移民全面融入当地社会,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同步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对新水库与老水库移民、大中型水库与小型水库移民、农村安置与非农村安置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统筹兼顾,统一部署。

2.属地管理。按照中央的统一政策,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省人民政府对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统筹协调,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3.政策衔接。做好国家新的后期扶持政策与广东省原有的后期扶持政策、新建水库移民安置与后期扶持政策、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衔接工作。

4.尊重民意。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村为基本单位,以移民村的大多数移民和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前提,将后期扶持的建设方案,统一纳入县(市、区)政府编制的后期扶持规划和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规划。

5.融入社会。把各级政府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政府农村行政管理的议事日程,水库移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当地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解决,使水库移民尽早融入当地社会,共同促进库区和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6.确保稳定。在贯彻执行中央的统一政策,制订省及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的具体方案和相关工作中,坚持以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出发点,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各项政策和扶持措施,取得移民的信任和理解,确保社会稳定。

三、后期扶持范围

在广东省境内农村安置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包括:2006年6月30日前已搬迁、中央已核定的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的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原迁人口。

四、后期扶持工作措施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1.核定各市、县水库移民人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核定登记办法》,准确核定本地区水库移民人口。国家批准的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分级核定到市、县(市、区)、镇、村委会、村民小组,尽量到户,一次核定,不再调整。广东省各级水库移民现状人口经省、市核定后的自然变化采取“生不增、死不减”的核定政策。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原迁人口,按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及广东省的实施办法所规定的程序核定。

2.明确扶持标准和期限。凡经核定并纳入广东省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按年人均6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符合扶持范围的水库移民现状人口,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符合扶持范围的水库移民原迁人口,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3.编制《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和《广东省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以下分别简称《后期扶持规划》和《基础规划》)。《后期扶持规划》是中央和省支付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前提和依据,《基础规划》是争取中央对广东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项目扶持资金及省安排项目扶持的前提和依据。省移民管理机构制定规划编制大纲指导广东省的规划编制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省规划编制大纲的要求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组织编制本地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以及库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每五年编制一次,作为本县(市、区)五年中长期规划的两个专项规划。两项规划在充分征询当地移民村的移民及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备案和汇总。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编制广东省的《后期扶持规划》和《基础规划》,按规定程序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规划和各地实际情况分年度安排投资计划,稳步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各项建设。

(二)尊重民意,一村一策。

1.以移民村为基本单位,在充分尊重大多数移民及村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因地制宜地编制该村后期扶持的建设方案,按照国发〔2006〕17号文中“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的原则要求,确定该村的后期扶持方式,实行一个移民村或一个安置区实施一个建设方案和扶持方式的策略,并将经该村大多数移民及村民同意的建设方案和扶持方式纳入县一级政府编制的后期扶持规划、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

2.突出重点,认真抓好移民安居工程和安置区建设。在经大多数移民及村民同意的基础上,重点扶持移民安居工程和库区、移民安置区的道路、供水、供电、农田水利、通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移民的职业劳动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项目。“十一五”期间,着重抓好现状移民以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安居工程、饮水、道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移民劳动技能及职业培训等突出问题。此外,对移民能够直接受益且经大多数移民同意的生产开发项目也可适当扶持。

3.后期扶持以移民村为基本单位,改建新建住房、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按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实行年度计划管理,财政集中支付;扶持资金的具体拨付方式,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三)抓好试点,逐步推进。

为稳步推进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在国家批准广东省的实施方案后,各地按照省的实施方案,选择若干不同类型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广东省范围内推开。

1.试点范围。选择1986年以前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村作为试点的范围,并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移民村作为工作试点。

2.试点的方法和步骤。

(1)培训市、县移民干部。重点学习国务院国发〔2006〕17号文、省实施方案以及中央和省制定的相关配套政策文件。

(2)确定试点村。试点村的确定实行政府推荐和村民自愿的双向选择模式。候选村由县(市、区)一级政府有关部门初步选定,在征得该村移民和村民的大多数人同意并签名确认后,才可作为候选村。候选村方案由县(市、区)政府提出,各有关地级以上市政府审核汇总后报省移民管理机构确认为试点村。

(3)核定试点村的移民人数。试点村的人口以2006年6月30日当地派出所的户籍人口为依据,以国家核定的广东省水库移民现状人口数予以确定。试点村移民人数的核定实行张榜公布,“三榜”定案。

(4)编制项目建设方案。各试点村所在的县(市、区)政府统筹组织制订试点村项目扶持的建议方案,并在公示后组织实施。同时,把试点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列入当地政府编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优先安排解决。

(5)落实扶持资金。在各级政府组织和引导下,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采取自筹资金、政府扶持的原则,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对已落实自筹资金的试点村优先安排扶持项目。对个别特别困难的移民,给予特别困难补助扶持。

(6)建立试点工作管理机构。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为试点工作的领导机构,现行各有关部门的移民管理机构和有关市、县政府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省、市政府移民管理机构分别成立试点工作组具体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完成试点工作。有关试点情况由省移民管理机构汇总后向省政府作专题报告。

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归根结底要靠移民群众自身的努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移民群众要求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移民群众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互助、自强不息,才能彻底改变贫困现状,促进移民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妥善解决水库移民问题,关系广大水库移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行政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考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水库移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做好水库移民工作作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实效。水库移民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移民工作和社会稳定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抓紧制订本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办法,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广东省落实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关工作在10月份全面展开,确保省政府确立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目标如期完成。

(二)健全机构,分级负责。

1.建立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省水库移民办、扶贫办、三峡办根据各自职能分别继续做好面上水库、省属水库和三峡水库移民扶持管理工作,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财政厅、物价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水库移民各项工作。

2.成立广东省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参照中央的做法,整合现有各类水库移民管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第32期-8-

理机构,建立健全统一的省级水库移民管理机构,具体方案由省编办牵头编制,报省政府审定。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也根据本地区实际,整合现有的移民工作力量,建立或明确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具体机构设置形式可按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由本级政府确定。各级政府根据水库移民工作管理的实际需要,将移民机构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同时,切实加强移民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

(三)筹措资金,加强管理。

1.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由国家通过提高省级电网公司全部销售电量(扣除农业生产用电)的电价统一筹措。由中央按广东省的移民人数和规定的标准安排。

2.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扶持资金。各级政府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编制好基础规划,省有关部门以经批准的规划为依据,按规定程序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安排。

3.从国家出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之日起,除广东省现行向水利、水电和电网企业征收的涉及水库移民的各种基金、资金一律停止收取外,各级政府现行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财政专项资金继续保留。具体方案由省财政厅会有关部门制订并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

4.统筹安排各级政府现有的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适当倾斜,促进水库移民安置区与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同步可持续发展。

5.根据国务院国发〔2006〕17号文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广东省实际,由省财政厅牵头会省直有关部门制订《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省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报省政府审定。

6.各级政府及水库移民管理、财政等有关部门认真执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各级监察和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各级移民行政管理机构每年将所有的扶持项目、资金安排和实施结果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在移民村张榜公布,接受各级人大代表和移民群众监督;对后期扶持资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严肃处理。

(四)统筹兼顾,维护稳定。

1.制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地方性法规。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等政策法规,由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实施办法》,按规定程序报批。

2.妥善解决小型水库移民的困难和后期扶持问题。按照省政府第101次常务会议决定要求,小型水库农村移民的后期扶持参照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执行,其现状人口由省移民管理机构组织各市、县核查,报省政府一次核定,不再调整。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通过提高广东省全部销售电量(扣除农业生产用电)的电价筹集。提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5厘钱,由广东电网公司代为征收,全额上缴省财政。小型水库移民的扶持资金按每千瓦时0?5厘钱提价统筹后仍不足的部分,由广东省各级政府负责筹集落实。具体实施方案由省财政厅会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订,经省政府审定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准执行。

3.做好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符合条件的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中的困难家庭,纳入地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同时,积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帮扶,努力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具体帮扶方案由省移民管理机构会有关部门制订,按规定程序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

4.按照确保跨省(区)“同库同策”的原则,建立同一水库移民不同省(区)安置的后期扶持政策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由省政府与邻近省(区)政府共同建立联络组,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商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具体办法由省移民管理机构商邻近省(区)的有关部门制订报省政府审定。

5.深入细致地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在新的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各类移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引导水库移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确保社会稳定。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会有关部门抓紧研究编制广东省化解移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应急工作预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6.对长江三峡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按照《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及国家规定的统一政策执行。

(五)正面宣传,加强培训。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按照中央统一制定的宣传提纲,把握好宣传报道口径,严肃宣传纪律,防止炒作。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水库移民的关心,宣传国家的移民法规,做好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关宣传、解释工作。

2.抓好移民工作干部培训。对参与移民工作的干部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使移民工作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和省的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挑选一批思想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移民工作组,深入移民村开展工作。

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等有关部门,对各地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大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论我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摘要:介绍我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政策依据,分析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原因,并结合小浪底移民工作的实践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存在的 问题 进行思考。提出加强前期生产补偿资金的计划管理是做好后期扶持的基础,后期扶持的指导思想要正确,规划要 科学 合理,资金要正确使用,还要注重移民生产技能的培训。关键词:水库移民移民政策小浪底后期扶持 后期扶持对于搬迁后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和 发展,对移民安置后的长治久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政策依据

我国现有关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主要政策依据来源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1991]第74号令,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电力 工业 部和水利部联合下发的计建设[1996]526号文(以下简称“四部委文件”),其相关主要条款有:

《条例》第三条:“国家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条例》第十七条:“国家设立库区建设基金,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维护和扶持移民发展生产”;《条例》第二十条:“国家对移民扶持时间为五至十年,自移民安置规划实施完毕之日算”“;四部委文件”规定:“为了做好库区移民工作„„设立后期扶持基金,用于扶持库区移民发展生产和解决遗留问题„„”。

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原因

寻本求源,为什么需要对搬迁安置后的水库移民进行后期扶持?而且,国家还从政策上对后期扶持做出明确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水库移民是否得到妥善安置的标准是:移民生活是否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根据我国有关移民条例的规定,现阶段我国水库移民安置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说,国家对移民的财产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助,这是由我国现阶段 社会 经济 发展水平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所决定的。在这一宏观政策指导下,现阶段在我国水库移民处理概算中,各种补偿标准相对较低。如果仅靠前期补偿、补助来恢复移民原有生活水平,难以办到。实践证明,只有在全部安置规划实施完毕,并经必要的扶持,移民才能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这是现阶段我国对水库移民进行后期扶持的根本原因。

其次,在水库移民淹没处理补偿中,虽然对移民被淹没实物给了一定补偿,而且,随着我国对水库移民问题的逐渐重视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水库移民各种淹没补偿标准渐趋科学和合理。但必须看到,一些财产给移民带来的长远收益可能远大于相应补偿。水库移民是非自愿性移民,是局部社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构成要件受水库淹没 影响 而被强制性解体,并人为进行重组的过程,它不可能完全按照社会经济内在的 规律 性而进行。在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受水库淹没影响,一些移民在失去原有实物性生产资料的同时,也失去许多非实物性资源,如邻里社区帮助、受雇增收、就业和创业机会等等。并且,他们对这些资源长期以来形成的“熟悉”和“适应”也被无情地剥夺,而被迫去接受和适应新的环境和事物。这无疑加大了他们将来的机会成本,增加了他们收入降低甚至是陷入贫困的风险。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说,仅对移民进行实物性补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搬迁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应该而且需要得到扶持和帮助,尤其在生产发展方面,以便能够尽快“适应和熟悉”新的社会环境、新的生产方式,逐步获得新的收入,创造新的经济来源来恢复他们原有生活水平。如在小浪底水库库区一些移民,搬迁前人均耕地较多,广种薄收,种植结构简单,无需专门技能和更多投入,可保殷实无忧,搬迁后人均耕地很少,仅靠种地已不可能维持他们原有生活水平;还有一些移民,原可到附近煤矿打工,有的本身就是小煤矿主,收入很是理想,搬迁后,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复存在,而他们本身没有专长。这些移民,安置后生活水平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对他们而言,后期扶持是必需的。

第三,由于水库移民项目的特殊性,其工程对象是“人”,是“社会”,这决定了它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其专业性、政策性和群众性都很强。相对于一般概念上的土木工程而言,其实施难度更大,受外部环境影响更直接,可变因素更多,不可预见问题更复杂。这导致:①其实施效果,尤其是生产安置实施效果,要完全达到规划设计要求难度很大;②一些项目尤其是生产开发项目,实施后不能马上或不能完全发挥规划的预期目标和工程效益。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提高。具体工程实施情况清楚地表明这一点(由于移民工程的特殊性,这些问题不可能完全靠加强实施管理来解决):小浪底库区一期移民安置验收资料显示,生产措施及二、三产业项目普遍存在落实不够理想的问题,义马市狂口村移民已安置人数仅占规划数的60%;由于移民建房、搬迁时间集中和大旱等原因,原有农副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新的工副业尚未建成投产或发挥效益,部分移民粮食和经济收入有所下降,生活困难,需尽快给予扶持和帮助。

三、现有政策适合我国国情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各级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建设是为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提高最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因而,在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虽然国家采取后期扶持与前期补偿、补助相结合的办法来安置水库移民,各项补偿标准较低。但人民群众尤其是移民,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利益能够自觉服从于国家整体利益安排。这是我国现阶段移民安置办法能够顺利实施的坚实基础,这一优越性,是其他社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后期扶持政策有利于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综合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一般水利水电工程投资巨大,尤其是像小浪底这样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如果要在短期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可能存在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制约水利工程。而后期生产扶持与前期补偿、补助相结合的移民安置政策则正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

再次,后期扶持政策有利于移民的长治久安。现阶段,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绝大多数水库库区移民知识水平较低,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创造新的收入来源的能力有限。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移民生产的顺利恢复和发展。另外,工程实施情况表明,生产补偿资金大量集中到位,常常被用于眼前的消费和村镇建设,或是在发展生产上好大喜功,盲目上项目。通过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实践证明,通过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在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很好地利用各级政府的职能。根据政策规定,后期生产扶持是在移民得到安置后,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具体的引导调控下,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对移民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投入阶段。它是在移民得到妥善的生活安置后进行的,避开了搬迁建设期。并且,移民一般都具备了基本的生产发展基础,并对新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熟悉。所以,它能够从各方保证移民生产恢复发展措施得到科学的引导、规划、论证和评估。

另外,现阶段我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政策和做法,也符合国际惯例及世界银行非自愿移民实施导则的有关精神:除应有的补偿外,移民及其他受项目不利影响群体应能够获得项目给他们带来的效益。

第三篇: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渝府发„2006‟97号

建国以来,为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兴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库。经国家核定,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市68座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数为40.53万人(含在建工程未搬迁农村移民);三峡水库农村移民35.04万人(人数还需国家进一步核定)。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全国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我市大中型水库60%左右的农村移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其中约16%的移民人均耕地不足0.3亩,大多数水库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据初步统计,2005年我市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仅1656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59%,水库移民年人均纯收入在944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占水库移民总数的58%(其中人均纯收入在683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占水库移民总数的23%)。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落后,普遍存在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为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臵区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落实后期扶持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移民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大农村移民后期扶持力度,加快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解决移民长远生计问题,使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三峡工程、水利工程、水电工程农村移民,新水库和老水库农村移民,中央、市级和区县(自治县、市)水库农村移民。

—坚持解决温饱问题与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相结合 —坚持国家帮扶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坚持全市统一领导、区县(自治县、市)组织实施、分级负责。

—坚持统一政策,实事求是,移民受益。

(三)工作目标

着力解决农村移民贫困问题,加快库区和移民安臵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增加移民收入,不断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到2010年,全面解决水库农村移民温饱问题,库区和移民安臵区耕地灌溉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基本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户通电率达到100%,村村通公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推进实用技能培训,农村移民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就业,建立和完善村级医疗点,加大库区和移民安臵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解决生态环境脆弱的突出问题。中长期目标是,全面解决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切实做好开发性移民工作,使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

二、落实后期扶持政策的措施和方法

(一)扶持范围及对象

后期扶持范围为我市大中型水库和三峡工程的农村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安臵的水库移民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搬迁安臵人口。在扶持期内,市对各区县(自治县、市)2006年6月30日前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数(含在建工程未搬迁农村移民)一次核定,不再调整。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移民不纳入扶持范围。

(二)扶持标准和期限

1.扶持标准。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2.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安臵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安臵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安臵之日起扶持20年。

(三)扶持人口的核定登记(详见附件1)

(四)后期扶持方式(详见附件2)

(五)编制规划

1.编制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在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后,以村为单元、以县为单位,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2006年10月15日前完成并报市政府审批。在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中,明确资金发放到个人和实施项目扶持的具体办法。

2.编制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在国家印发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后,按照优先解决突出问题的原则,以村为单元、以县为单位,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与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和有关专项建设规划相衔接。项目的确定要坚持民主程序,尊重和维护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市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汇总编制全市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后,上报国家有关部委。

(六)总体时间安排

9月20日前完成试点工作,10月全面实施后期扶持工作。

三、落实后期扶持政策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加强全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市人民政府已成立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我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管理机构组建之前,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协调,市水利局负责除三峡工程、彭水等电站以外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有关工作,市移民局负责三峡工程、彭水等电站移民后期扶持的有关工作。根据国家水库移民机构设立情况,结合实际,适时组建我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管理机构。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是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和实施主体,对本地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负总责。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并确定具体分管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负责人,实行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各区县(自治县、市)应相应成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后期扶持工作的管理机构。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明确领导责任,落实人员,做好本地的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各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市、区县(自治县、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管理办法,严格资金管理。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监督检查。编办、组织、人事、宣传、公安、信访、物价、电力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加强部门协作,严肃工作纪律。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政策性强,情况复杂,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作为一项廉政工程、阳光工程、群众满意工程来抓。认真履行职责,严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政策,确保政令畅通。做到“六不准”:不准弄虚作假,不准自行其是、违背政策解答,不准推诿扯皮、贻误工作,不准遇到突发事件临阵退缩,不准漠视群众诉求、伤害群众感情,不准滞留、挤占、截留、挪用扶持资金。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在制订和完善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从市到区县(自治县、市)逐级开展人员培训,做到工作人员“五明白”,即“明白工作纪律、明白政策内容、明白服务对象、明白自身职责、明白方法步骤”;政策贯彻落实“四统一”,即“口径统一、解释统一、时间统一、程序统一”;做到相关政策法规随身带,随时学,坚持一种声音,一把尺子,确保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宣传、解释不变形,执行不走样。

(四)充分发挥移民村级组织作用,鼓励移民自力更生。解决水库移民问题,既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也需要移民自身努力。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移民建设新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移民大力弘扬三峡移民精神,提倡顾全大局、舍己为公、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移民文化素质,加快农村移民劳动力转移步伐;通过帮扶与移民和移民村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使移民和移民村群众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加强移民安臵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移民为开创美好新生活而奋斗。

(五)妥善解决大中型水库非农安臵、其他征地拆迁和小型水库移民的困难问题。大中型水库移民实行后期扶持政策后,可能对大中型水库非农安臵移民、其他征地拆迁人口和小型水库移民带来影响。对大中型水库非农安臵移民和其他征地拆迁人口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现行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化解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中带来的连带影响。三峡工程的非农移民工作,依照《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办理。

妥善解决小型水库移民的困难。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全面启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择机开展全市小型水库移民调查工作。通过提高我市电价的方式筹集资金,统筹解决小型水库农村移民存在的困难。

(六)维护社会稳定,作好应急预案。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涉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稳定工作至关重要。在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要耐心做好移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倾听移民群众的意见,做好移民信访工作,及时受理涉及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举报投诉。维稳小组要随时排查,针对不稳定因素提出解决工作方案,及时化解各种矛盾。

为迅速妥善处理在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可能出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市、区县(自治县、市)两级维稳工作小组应编制移民突发性事件处臵工作预案,建立行动迅速、协调统一、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落实应对措施,确保社会稳定。

(七)加强政策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政策宣传贯穿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始终,印发宣传提纲,使移民群众了解国家新时期移民的方针、政策、措施,做到政策公开、透明,程序明了。在政策宣传中,严肃宣传纪律,把握宣传口径,防止借机炒作,确保移民群体的稳定。

宣传部门要把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宣传内容、报道口径、宣传方式和时间安排。各区县(自治县、市)要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组,深入移民村(社),及时宣传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让移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第一线,做到政策涉及到哪里,宣传解释跟到哪里,使移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八)加强沟通协调,力求同库同策。对于跨省(市)和区县(自治县、市)的大中型水库,其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扶持方式等,要建立相互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本着“同库同策”的原则,相互兼顾,大体一致。

(九)本实施方案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附件1:

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做好我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准确核定登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确保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口核定登记是贯彻落实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政策实施的成败和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库区和移民安臵区的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全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切实做好农村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重庆市大中型水库和三峡工程农村移民。

第四条 人口核定登记范围和对象。

(一)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

(二)重庆市行政区域内三峡工程农村移民。

第五条 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目标。人口核定登记工作是将中央核定我市的扶持移民人数落实到具体的村(社)或移民户。能够核定到人的,一定要核定到人。实行现金直补到人的,必须核定到人。不能核定到人的,应将扶持移民人数落实到安臵地具体的村(社)。

第六条 人口核定登记基本要求。

(一)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安臵的水库移民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安臵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在扶持期内,市对各区县(自治县、市)2006年6月30日前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数(含在建工程未搬迁农村移民)一次核定,不再调整。

(二)人口核定登记要坚持以原始规划设计文件和居民户口簿为依据:

1.2006年6月30日以前已经竣工的水库,对于有移民安臵规划设计文件的,扶持人口以批准的移民安臵规划设计文件确定的规划水平年农村移民人口为基础,结合淹没调查和搬迁安臵实际登记在册的移民人口、补偿手续、安臵销号合同等档案资料,并考虑移民安臵规划设计水平年到2006年6月30日的人口自然变化情况据实核定;对于没有移民安臵规划设计文件的,扶持人口以搬迁时登记在册的农村移民人口或工程验收文件等档案资料确定的农村移民人口为基础,并考虑工程竣工之日至2006年6月30日的人口自然变化情况据实核定。

2.2006年6月30日以前开工并正在建设的水库,扶持人口按照批准的移民安臵规划设计文件确定的规划水平年农村移民人口核定。即2006年6月30日以前已搬迁农村移民人口,按现状人口核定;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农村移民人口,按照移民搬迁实施方案分核定。

3.2006年7月1日以后新开工建设的水库,扶持人口按照实际动迁的农村移民人口核定,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每年核实一次,核定登记截止时间为每年的12月31日。经市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主管部门初审,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审定,纳入后期扶持。

第七条 2006年6月30日前已搬迁安臵的水库农村移民(2006年6月30日前出生的),下列人口应核定登记为扶持人口:

(一)具有农村户籍的原迁移民和移民的后代(含依法收养的人口);

(二)具有农村户籍的原迁移民和移民的后代娶进或入赘的农业人口;

(三)具有农村户籍的原迁移民和移民的后代出嫁或入赘非移民户的本人;

(四)具有农村户籍的现役义务兵、在校大中专学生、劳教劳改人员;

不同水库多次搬迁的移民,按照有利于移民的原则,由移民自主选择水库登记一次。

第八条 生产安臵人口的核定,应严格按照已批复的移民安臵规划确定的人数核实到村(社)。

第九条 下列人口不能核定登记为扶持人口:

(一)已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原迁移民和移民的后代;

(二)原迁移民和移民的后代出嫁或入赘到非移民户的后代;

(三)为安臵农村移民调出土地的人口;

(四)水库淹没影响城集镇、工矿企业、专业设施迁改建新址占地涉及的征地拆迁人口。

第十条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在后期扶持期间,发生以下情况的人口予以核减:

(一)被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录(聘)用、现役军人(含武警)提干、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等转为非农业人口的;

(二)在后期扶持期间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在后期扶持期间死亡的;

(三)违法犯罪人员在服刑期间的(缓刑除外)。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可继续享受,但服刑期间不追补。

人口核减工作由县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核定,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于次月停发后期扶持资金,同时上报市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人口核定登记工作步骤

(一)成立工作组。挑选一批思想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工作组,具体承担人口核定登记工作。

(二)制订详细的核实工作方案,调查了解,收集整理核实依据。

(三)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和核定登记办法,并将核定登记办法、时间要求等张贴公告。

(四)村(社)召开移民群众大会。

(五)移民按时提交书面申请并如实提供移民身份有关的依据。

(六)以村(社)为单位定点开展工作。工作组核实移民身份,按照统一表格和规定,立卡建档。能够核实到人的,要以户为单位登记到人,登记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与户主关系、所属水库名称、搬迁时间等;无法核定到人的,要说明原因,并以村(社)为单位登记造册,登记内容主要包括村(社)名称、扶持人数、所属水库名称、搬迁时间等。

(七)移民户主、所在村(社)签章认可移民户核定登记卡,人口核定登记结果在上报前须在乡(镇)村(社)进行两次以上的张榜公示(每次3天),接受群众监督。

(八)人口核定登记成果自下而上逐级汇总。汇总成果由社、村、乡镇(街道)、区县(自治县、市)各级主要负责人分别签章认可。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口核定登记名册汇总复核上报,市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口核定登记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是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应挑选一批思想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水库移民人口核定工作组,具体承担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移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把人口核定登记工作当作一件重要的任务来抓,抽调专门人员做好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移民所在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准确反映群众的意见,全力以赴做好本村人口核定登记工作,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第十三条 人口核定登记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及村民委员会分级负责。

(一)区县(自治县、市)内安臵移民的登记工作,由移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二)县外安臵(含自主零星安臵)移民的登记工作,由迁入地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出具花名册函告迁出地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并由迁出地人民政府负责核定后,以迁出迁入两地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章认定。

由政府组织的三峡工程出县市内安臵移民,按照迁出迁入县级人民政府签署的《外迁移民交接书》移民人数进行核定登记。

(三)跨区县(自治县、市)水库的农村移民人口核定登记,要相互协商,确保人口核定登记“同库同策”。

第十四条 各区县(自治县、市)要认真做好人口核定登记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政策,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贴近群众开展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做好人口核定登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十五条 各区县(自治县、市)要切实保障人口核实登记工作经费,水利、移民、财政、公安、电力等部门以及工程建设管理、设计等有关单位要密切协作,积极配合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组开展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引导移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做好人口核定登记工作。

第十六条 水库农村移民人口核定工作是落实国家水库移民政策,保障移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把好人口数量核实关,做到不重登、漏登,不多统、漏统,严禁虚报移民人口,套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人口核定登记机构及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市级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机构要组织力量,对人口核定结果进行抽查。对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要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附件2: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的确定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有资金直补到人、项目扶持、资金直补到人与项目扶持相结合3种方式。为合理使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臵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好后期扶持政策效用,现就我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的确定制定以下办法。

一、扶持方式确定的基本原

—公开透明,充分尊重移民意愿; —扶持资金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

—项目扶持必须在农村移民安臵村(社)实施,重点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同一库区不同移民安臵区后期扶持方式应大体一致。

二、扶持方式确定的依据

《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移民本人的书面意愿和移民村村民委员会的书面意见。

三、扶持方式确定的程序

在核实登记移民人数的基础上,按照以下程序确定扶持方式:

(一)在听取移民和移民村(指为移民调整生产资料涉及的自然村或社)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以村(社)为单位,由移民村村民委员会以书面形式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后期扶持方式。能够确定移民身份的,尽量采取直补到人的方式;在移民自愿的前提下,也可以采取项目扶持或者直补到人与项目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只能确定移民人数不能确定移民身份的,以项目扶持为主。采取项目扶持的,提出项目扶持的合理方案。项目扶持所需资金要与水库移民2—3年的后期扶持资金相匹配,也可以与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整合使用。

(二)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在移民村(社)公示。

(三)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公示结果,汇总上报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四篇:山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日前颁布,将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也已发布实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移民工作的政策,山东省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方案对扶持范围、扶持标准、扶持方式等问题做了详尽的规定。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

据了解,山东省大中型水库数量多、分布广,情况复杂,既有省内水库,也有省际间水库。到2005年底,山东省共有大中型水库221座,其中涉及移民搬迁的195座(大型水库35座,中型水库160座),现状移民人数达198.32万人。2006年4月,国家核定山东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185.56万人,列全国第二位,涉及14个市74个县(市、区)。此外,山东省自2000年以来共安置三峡工程移民10095人(现状人口另行核定),涉及山东省9个市39个县(市、区)。

2005年,全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均耕地0.9亩,且多为山岭薄地,人均收入1500多元,为全省农村人均收入的38%。库区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存在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用电难、上学难和耕地不足等问题。2005年贫困及低收入移民仍有110多万人,占

移民总数的56%。

扶持水库移民的目标

山东省扶持水库移民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新水库和老水库移民、中央水库和地方水库移民;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解决温饱问题与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相结合;国家帮扶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开发性移民等。

近期扶持移民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20余万水库贫困移民的温饱问题;提高80余万低收入移民的收入水平,使其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加快其余70多万移民群众致富步伐,使其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基本解决移民村饮水、交通、医疗、上学、用电难等突出问题,村村通自来水达到移民村总数的80%,村村通油(水泥)路达到移民村总数的95%,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移民总数的80%,移民适龄儿童辍学率低于2%,移民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移民村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

扶持资金如何发放

据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按照国务院要求,这次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列入扶

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标准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扶持期限为20年。即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扶持的方式,要求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尽量发放到个人,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还可以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具体方式由地方各级政府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

后期扶持资金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实行“一本(卡)通”形式兑付,由县级财政部门和移民管理部门根据核定的移民人口,通过指定的金融机构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账户。各级财政部门和移民主管部门在收到上级拨付资金10日内下拨。实行项目扶持方式的,根据确定的项目和核定的后期扶持资金数额,及时将后期扶持资金逐级拨付到项目村。

在4大水库进行试点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试点工作方案》决定,选择部分移民村进行试点。试点单位的选择,以水库为试点工作基本单元,兼顾中央直属水库与地方管理水库,兼顾已建与在建水库,兼顾东部、中部、西部,兼顾整体搬迁安置村、分散安置村和生产安置村,选择

涵盖范围广、代表性强,且领导班子、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强的移民村进行试点工作。

山东省决定在以下水库开展试点工作:潍坊峡山水库高密市双羊镇移民村,临沂昌里水库移民村,威海八河水库移民村,东平湖水库梁山县小安山镇义和庄村、馆驿镇小营村和田庄村。目前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

第五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06〕115号,2006年10月30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

粤府〔2006〕115号(2006年10月30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水利厅反映。

二○○六年十月三十日

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为帮助广东省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广东,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广东省水库移民的现状

(一)现状人口的基本情况。

经国家核定,截至2006年6月30日,广东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数为15156万人(三峡水库农村移民人数另行核定)。上述水库移民目前主要由3个部门管理:一是面上水库移民,由省水库移民办管理;二是省属7宗大型水电站水库移民,由省扶贫办管理;三是在广东省境内安置的长江三峡移民,由省三峡办管理。

(二)扶持工作的基本情况。

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工作,尤其是从1986年起,广东省组织实施了省人大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议案,增加了资金投入,加大了解决水库移民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截至2005年底,广东省各级政府共投入水库移民资金30多亿元。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认真实施移民安居工程,加大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扶持力度,突出解决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移民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2540元,高于广东省农民最低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的温饱线,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虽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遗留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移民住房年久失修成危房。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广东省仍有70%的水库移民还住在建库搬迁时修建的简陋泥砖瓦房;二是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据初步统计,广东省需新建和改造移民低等级公路14378公里,需维修改造输电线路10330公里,50%以上移民村庄饮水不安全;三是由于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水库移民收入低,增收难度大。水库移民收入仍达不到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2005年,广东省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当年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的54%;四是水库移民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目前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分属几个部门管理,对水库移民的安置和后期扶持政策有区别,易引发不同类型移民之间的攀比,不利于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解决。

二、后期扶持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尊重民意、一村一策,自力更生、共谋发展的要求,加大对水库移民的扶持力度,不断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移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建立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水库移民增收、生态环境良好、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逐步使水库移民融入当地社会,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10年,重点解决广东省水库移民的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和劳动技能培训等突出问题,基本解决水库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符合低保条件的移民全部纳入当地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保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2.中期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面完成水库移民的住房改造建设,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移民年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长期目标:到2020年,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及社会保障水平达到当地农村的平均水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水库移民全面融入当地社会,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同步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对新水库与老水库移民、大中型水库与小型水库移民、农村安置与非农村安置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统筹兼顾,统一部署。

2.属地管理。按照中央的统一政策,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省人民政府对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统筹协调,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3.政策衔接。做好国家新的后期扶持政策与广东省原有的后期扶持政策、新建水库移民安置与后期扶持政策、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衔接工作。

4.尊重民意。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村为基本单位,以移民村的大多数移民和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前提,将后期扶持的建设方案,统一纳入县(市、区)政府编制的后期扶持规划和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规划。

5.融入社会。把各级政府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政府农村行政管理的议事日程,水库移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当地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解决,使水库移民尽早融入当地社会,共同促进库区和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6.确保稳定。在贯彻执行中央的统一政策,制订省及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的具体方案和相关工作中,坚持以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出发点,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各项政策和扶持措施,取得移民的信任和理解,确保社会稳定。

三、后期扶持范围

在广东省境内农村安置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包括:2006年6月30日前已搬迁、中央已核定的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的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原迁人口。

四、后期扶持工作措施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1.核定各市、县水库移民人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核定登记办法》,准确核定本地区水库移民人口。国家批准的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分级核定到市、县(市、区)、镇、村委会、村民小组,尽量到户,一次核定,不再调整。广东省各级水库移民现状人口经省、市核定后的自然变化采取“生不增、死不减”的核定政策。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原迁人口,按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及广东省的实施办法所规定的程序核定。

2.明确扶持标准和期限。凡经核定并纳入广东省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按年人均6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符合扶持范围的水库移民现状人口,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符合扶持范围的水库移民原迁人口,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3.编制《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和《广东省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以下分别简称《后期扶持规划》和《基础规划》)。《后期扶持规划》是中央和省支付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前提和依据,《基础规划》是争取中央对广东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项目扶持资金及省安排项目扶持的前提和依据。省移民管理机构制定规划编制大纲指导广东省的规划编制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省规划编制大纲的要求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组织编制本地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以及库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每五年编制一次,作为本县(市、区)五年中长期规划的两个专项规划。两项规划在充分征询当地移民村的移民及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备案和汇总。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编制广东省的《后期扶持规划》和《基础规划》,按规定程序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规划和各地实际情况分安排投资计划,稳步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各项建设。

(二)尊重民意,一村一策。

1.以移民村为基本单位,在充分尊重大多数移民及村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因地制宜地编制该村后期扶持的建设方案,按照国发〔2006〕17号文中“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的原则要求,确定该村的后期扶持方式,实行一个移民村或一个安置区实施一个建设方案和扶持方式的策略,并将经该村大多数移民及村民同意的建设方案和扶持方式 3 纳入县一级政府编制的后期扶持规划、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

2.突出重点,认真抓好移民安居工程和安置区建设。在经大多数移民及村民同意的基础上,重点扶持移民安居工程和库区、移民安置区的道路、供水、供电、农田水利、通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移民的职业劳动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项目。“十一五”期间,着重抓好现状移民以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安居工程、饮水、道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移民劳动技能及职业培训等突出问题。此外,对移民能够直接受益且经大多数移民同意的生产开发项目也可适当扶持。

3.后期扶持以移民村为基本单位,改建新建住房、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按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实行计划管理,财政集中支付;扶持资金的具体拨付方式,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三)抓好试点,逐步推进。

为稳步推进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在国家批准广东省的实施方案后,各地按照省的实施方案,选择若干不同类型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广东省范围内推开。

1.试点范围。选择1986年以前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村作为试点的范围,并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移民村作为工作试点。

2.试点的方法和步骤。

(1)培训市、县移民干部。重点学习国务院国发〔2006〕17号文、省实施方案以及中央和省制定的相关配套政策文件。

(2)确定试点村。试点村的确定实行政府推荐和村民自愿的双向选择模式。候选村由县(市、区)一级政府有关部门初步选定,在征得该村移民和村民的大多数人同意并签名确认后,才可作为候选村。候选村方案由县(市、区)政府提出,各有关地级以上市政府审核汇总后报省移民管理机构确认为试点村。

(3)核定试点村的移民人数。试点村的人口以2006年6月30日当地派出所的户籍人口为依据,以国家核定的广东省水库移民现状人口数予以确定。试点村移民人数的核定实行张榜公布,“三榜”定案。

(4)编制项目建设方案。各试点村所在的县(市、区)政府统筹组织制订试点村项目扶持的建议方案,并在公示后组织实施。同时,把试点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列入当地政府编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优先安排解决。

(5)落实扶持资金。在各级政府组织和引导下,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采取自筹资金、政府扶持的原则,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对已落实自筹资金的试点村优先安排扶持项目。对个别特别困难的移民,给予特别困难补助扶持。

(6)建立试点工作管理机构。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为试点工作的领导机构,现行各有关部门的移民管理机构和有关市、县政府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省、市政府移民管理机构分别成立试点工作组具体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完成试点工作。有关试点情况由省移民管理机构汇总后向省政府作专题报告。

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归根结底要靠移民群众自身的努力。各 4 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移民群众要求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移民群众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互助、自强不息,才能彻底改变贫困现状,促进移民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妥善解决水库移民问题,关系广大水库移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行政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考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水库移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做好水库移民工作作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实效。水库移民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移民工作和社会稳定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抓紧制订本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办法,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广东省落实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关工作在10月份全面展开,确保省政府确立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目标如期完成。

(二)健全机构,分级负责。

1.建立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省水库移民办、扶贫办、三峡办根据各自职能分别继续做好面上水库、省属水库和三峡水库移民扶持管理工作,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财政厅、物价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水库移民各项工作。

2.成立广东省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参照中央的做法,整合现有各类水库移民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统一的省级水库移民管理机构,具体方案由省编办牵头编制,报省政府审定。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也根据本地区实际,整合现有的移民工作力量,建立或明确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具体机构设置形式可按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由本级政府确定。各级政府根据水库移民工作管理的实际需要,将移民机构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同时,切实加强移民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

(三)筹措资金,加强管理。

1.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由国家通过提高省级电网公司全部销售电量(扣除农业生产用电)的电价统一筹措。由中央按广东省的移民人数和规定的标准安排。

2.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扶持资金。各级政府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编制好基础规划,省有关部门以经批准的规划为依据,按规定程序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安排。

3.从国家出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之日起,除广东省现行向水利、水电和电网企业征收的涉及水库移民的各种基金、资金一律停止收取外,各级政府现行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财政专项资金继续保留。具体方案由省财政厅会有关部门制订并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

4.统筹安排各级政府现有的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适当倾斜,促进水库移民安置区与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同步可持续发展。

5.根据国务院国发〔2006〕17号文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广东省实际,由省财政厅牵头会省直有关部门制订《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省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报省政府审定。

6.各级政府及水库移民管理、财政等有关部门认真执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各级监察和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各级移民行政管理机构每年将所有的扶持项目、资金安排和实施结果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在移民村张榜公布,接受各级人大代表和移民群众监督;对后期扶持资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严肃处理。

(四)统筹兼顾,维护稳定。

1.制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地方性法规。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等政策法规,由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实施办法》,按规定程序报批。

2.妥善解决小型水库移民的困难和后期扶持问题。按照省政府第101次常务会议决定要求,小型水库农村移民的后期扶持参照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执行,其现状人口由省移民管理机构组织各市、县核查,报省政府一次核定,不再调整。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通过提高广东省全部销售电量(扣除农业生产用电)的电价筹集。提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5厘钱,由广东电网公司代为征收,全额上缴省财政。小型水库移民的扶持资金按每千瓦时0.5厘钱提价统筹后仍不足的部分,由广东省各级政府负责筹集落实。具体实施方案由省财政厅会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订,经省政府审定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准执行。

3.做好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符合条件的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中的困难家庭,纳入地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同时,积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帮扶,努力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具体帮扶方案由省移民管理机构会有关部门制订,按规定程序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

4.按照确保跨省(区)“同库同策”的原则,建立同一水库移民不同省(区)安置的后期扶持政策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由省政府与邻近省(区)政府共同建立联络组,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商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具体办法由省移民管理机构商邻近省(区)的有关部门制订报省政府审定。

5.深入细致地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在新的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各类移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引导水库移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确保社会稳定。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会有关部门抓紧研究编制广东省化解移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应急工作预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6.对长江三峡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按照《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及国家规定的 6 统一政策执行。

(五)正面宣传,加强培训。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按照中央统一制定的宣传提纲,把握好宣传报道口径,严肃宣传纪律,防止炒作。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水库移民的关心,宣传国家的移民法规,做好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关宣传、解释工作。

2.抓好移民工作干部培训。对参与移民工作的干部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使移民工作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和省的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挑选一批思想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移民工作组,深入移民村开展工作。

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等有关部门,对各地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大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下载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自2006年下半年实施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结合我区移民实际,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我......

    云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解答

    云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解答1、后期扶持的范围是什么?答:后期扶持的范围和对象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安置的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

    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粤水移民[2012]21号).doc

    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水利厅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2012年8月8日以粤水移民〔2012〕21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

    疏勒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总结

    疏勒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总结 根据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安排,我办自2008年4月以来承担了卡达苏盖提水库库区移民搬迁后期扶持工作。根据喀移民传【2011】10号《转发自治区移民......

    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镇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试行) 我镇位于佛子岭水库下游,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上游淹没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

    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镇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我镇位于佛子岭水库下游,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

    水利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大全5篇)

    水利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水利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2007-12-16 21:48:2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水利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水利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

    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甘肃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政策实施方案》精神,切实抓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