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成本的核算
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核算内容与账户设置
(一)核算内容
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的形成,以及与有关方面的结算业务,是产品生产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需要设置和运用的账户
为了反映企业的产品生产业务,正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应开设和运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应付职工薪酬”、“库存商品”等账户。
1.“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确定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的账户。“生产成本”账户的结构可用图5—14表示。
生产成本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的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账户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
_本期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
余额:期末未完工产品成本
明细科目:本账户应按成本计算对象进行明细核算,如“生产成本-×产品”。
2.“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在费用分配之后一般没有余额。
“制造费用”账户的结构可用图5—15表示。
制造费用
借方
贷方
本期的各种制造费用
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转入“生产 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
3.“库存商品”账户
为了反映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需要设置和运用“库存商品”账户。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的商品。“库存商品”账户的结构可用图5—16表示。
库存商品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验收入库的商品实际成本
出库的商品实际成本
余额: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明细科目:该账户应按商品产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如“库存商品-×商品”。
4.“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①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卫生、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账户核算。
②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的结构可用图5—17表示。
应付职工薪酬
借方
贷方
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
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 职工薪酬的数额
余额:应付末付的职工薪酬 ③明细科目:“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④提取的应付职工薪酬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车间生产工人-生产成本
车间管理人员-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人员-“管理费用”
销售部门人员-“销售费用”
【例13】(多)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予职工的薪酬,包括()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A.职工福利费
B.住房公积金
C.工会经费
D.非货币性福利
[答案]ABCD
【例14】(多)某企业分配全月应付工资l06 000元,其中:生产产品的工人工资82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3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ll 000元。编制的以下相关会计分录中,正确的有()。
A.借:应付职工薪酬 106 000
贷:生产成本
l06 000
B.借:生产成本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000
C.借:制造费用 13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3 000
D.借:管理费用 1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1000
[答案]BCD
5.“累计折旧”账户 ①为了反映固定资产损耗价值(即固定资产折旧额)需设置“累计折旧”账户。
折旧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企业在将来有能力重置固定资产,更主要的是为了通过固定资产成本的分配,实现期间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
②计提折旧的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③可用图5—19表示累计折旧这个账户的结构。
累计折旧
借方
贷方
固定资产折旧的减少或冲销
期初余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增加
余额现有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④现有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净值)=“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
⑤对于因出售、报废等原因引起固定资产价值减少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⑥核算时应注意: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管理费用”
销售部门-“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
经营租出-“其他业务成本” 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费用”
为了简化核算,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已提足折旧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例15】(多)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
A.双倍余额递减法
B.年数总和法
C.工作量法
D.加权平均法
[答案]ABC
【例16】(判)用“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即为现有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净残值)。()
[答案]×
【例17】(判)企业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答案]√
【例18】(多)月末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96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60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20 000元,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l6 000元。编制的以下相关会计分录中,正确的有()。
A.借:销售费用 l6 000
贷:累计折旧 l6 000
B.借:制造费用 60 000
贷:累计折旧 60 000
C.借:管理费用 20 000
贷:累计折旧 20 000
D.借:生产成本 96 000
贷:累计折旧 96 000 [答案]ABC
二、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举例
下面以海西有限责任公司某月份的经济业务为例说明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该公司只生产A、B两种产品,某月份发生以下产品生产业务。
1、生产车间本月耗用甲材料25 500元,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l6 000元,生产B产品耗用8 000元,生产车间一般耗用1 500元。
或者:本月本月共投产A产品80件,投产B产品20件,共耗用甲材料255公斤,单价100元,其中用于车间直接投产耗用240公斤,用于车间一般耗用15公斤。(注:该企业甲材料的定耗用指标为:A产品2公斤/件,B产品4公斤/ 件)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l6 000
——B产品 8 000
制造费用——材料费 15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25 500
2、全月应付生产工人工资共计25 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15 000元,生产B产品的工人工资10 0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 000元。或者:本月共需支付生产职工工资25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直接工资按定额工时分配。(该企业的定额工时是:A产品3小时/件,B产品8小时/件)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l5 000
——B产品 l0 000
制造费用——工资 3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8 000
3、按企业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计算职工福利费3 920元,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福利费2 100元,生产B产品工人福利费1 400元,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420元。
14%支出职工福利费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 100
——B产品 l 400
制造费用——福利费 4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 920
4、按国家规定,支付本月企业生产职工的养老保险金350元、失业保险金150元、医疗保险金200元、住房公积金3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社保费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5、从银行提取现金32 000元,准备发放工资。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32 000
贷:银行存款 32 000
6、用现金32 000元支付职工工资。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32 000
贷:库存现金
000
7、月末计算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费4 500元。
借:制造费用500
贷:累计折旧500
8、用银行存款支付生产车间水电费1 08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1080
贷:银行存款 1080
9、月末,按生产工时分配制造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6900
——B产品 46 00 贷:制造费用 11500 月末结余在产品成本共16000元:即生产成本月末结余16000元,应当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中计算。
其中:A在产品成本20件,单位成本10000元
B在产品成本5件,单位成本6000元
10、月末,结转已全部制造完工验收入库:A产品60件,B产品15件。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A产品 30000
——B产品 18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30000
——B产品 18000
11、月初结存A产品40件,单位成本550元;B产品5件,单位成本1000元。本月共出售宏利公司A产品80件,单价1000元;出售三星公司B产品16件,单价2500元。其中:A产品有10件货款未回笼,B产品5件货款已收到购货方签发的三个月后商业承兑汇票,其他货款均已收回,增值税率12%。
记帐:销售收入总额120000元,增值税20400元 借:应收帐款——宏利公司11700
应收票据——三星公司14625 银行存款
114075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80000
——B产品40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41600
——B产品 184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41600
——B产品 18400 月末:库存商品余额15000元
A产品:20件,单位成本:520元,总成本:10400元
B产品:4件,单位成本:1150元,总成本:4600元
第二篇: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达到生产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在抓好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水平,是公司领导特别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等进行的强制性规范,以保证生产成本核算成果的质量。
一、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一)、为了准确、真实地核算产品成本,公司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和仓库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二)、公司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费用开支实行分口管理、层层落实的管理办法。
(三)、各生产车间要加强对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1结合我公司特点,各种产品需由生产部门提供生产工艺图,会同财务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产品具体成本核算方法。
2.对生产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材料以及主要低值易耗品等实行定额领料管理。
3.准确统计每批产品的原材料耗用,并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准确归集。
4.根据本公司水平对各种产成品、在产品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使其成为工资费用分配、个人考核、班组工时利用情况的依据,并把经过准确统计的产品生产所耗工时上报给财务部。
5.对生产过程复杂设立中间体在产品核算的,生产部门制定出单位固定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6.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回收材料设立在产品核算的,生产部门制定出单位固定在产品回收材料定额成本。
7.对月末结存的材料、在产品等物资实施盘点,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结转手续,转入下月继续使用;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及时退回供应仓库。
(四)、仓库管理
1.加强仓库登记管理,对领用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进行全面、准确登记。
2.严格物资的验收计量,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产品等物资的入库、出库和水、电、气的消耗,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计量。
3.强化物资的盘点管理,建立《物资盘点表》,实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法。
(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1.对生产中耗用的各种原材料、外购半成品、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动力,工时、设备利用情况,内部转移,成品交库、出库和数量,质量检验,各项财产、物资的毁损等建立原始记录。
2.采用统一的原始记录格式的填制方法。
3.严格签署、审查、传递、汇集、保管程序,保证数字完整、清晰、真实可靠。
(六)、财务部应对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按月进行严格考核,尤其对生产产品所耗工时、生产批次产品领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如有超标或浪费现象应给予相应处罚。
二、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要求
(一)公司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凡不属于本期产品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产品生产成本,要严格划清成本开支的界限。
(二)生产成本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限,不得相互混淆。
1.正确划分应计入成本与不应计入成本的界限。
2.正确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
3.正确划分产品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产成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三)下列支出应当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1.直接材料,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直接燃料和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包括公司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燃料和动力,包括直接从事产品所耗用电力及煤等。
5.制造费用,包括公司各个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员工福利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加工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差旅费、折旧费、运杂费、托运保管费、交通费、电话费、保险费、检定费、计量费、维护费、工装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四)下列支出不得列入生产成本
1.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对外投资的支出。
3.被没收的财物。
4.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
5.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五)下列收入不得冲减生产成本
1.规定应列入营业外收入的各项收入。
2.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3.外销材料、废次品等发生的收入。
三、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一)公司产品按品种归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核算采用“平行结转法”,根据各产品工序特点,对复杂品种设立“在成品”固定定额成本。产品成本的核算期为月份。
(二)直接材料的归集与分配
1.生产管理部门按订单或《生产任务通知单》编制《领料单》,仓库按《领料单》配送原材料,生产制造部门按《领料单》领用原材料。
2.生产车间统计人员依据直接材料的原始消耗记录,分类别按品种汇总,编制《原材料耗用明细表》,月末财务人员将仓库转出的原料领用数量与统计人员上报数据核对,并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三)步骤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与生产产品相关,但不能直接归属某个产品的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率归集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1.直接人工费的归集与分配
(1)生产车间设专人负责生产车间的考勤工作,以便于归集为生产批次产品所负担的人工费用。
(2)财务部月末根据生产部门上报的考勤簿编制《工资及三项计提、社会保险费明细表》,列示于“生产成本—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的借方。将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借方的人工费按一定的生产工时分配率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2.生产用燃料及动力的归集与分配
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水、电、风、气(汽)等燃料动力按项目归集,按一定的机器工时、使用工时分配率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3.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生产部门为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保费、租赁费、保险费、存货盘亏费(减盘盈)及其他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也要按一定的生产工时分配率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1)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根据该部门所设考勤簿及《工资及三项计提、社会保险费明细表》进行归集。
(2)生产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通过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明细表》进行归集与分配。
(3)其他制造费用应通过编制《其他制造费用明细表》进行归集。
(四)当产品完工后,按照工序要求,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单》。同时,编制《可比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单》,与同期或基期比较。
四、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本程序
(一)公司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1.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和应计入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
2.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本月的产品生产成本,哪些应当由其他月份的产品生产成本负担。
3.每个月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生产成本。
4.设有在产品的产品品种,在产品按固定定额成本乘以盘点数量计算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本期投入材料+期初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并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5.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结转至产成品科目。
6.月末销售成品匹配数量,按加权平均法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二)生产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
1.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按各种产品实际投料或原始记录的实际耗用量直接计入。
2.各种辅助材料费用、燃料动力费、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车间经费等,凡是为生产单一产品发生的,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凡是为生产多种产品、由多种产品共同耗用而不能直接计入的,按一定合理基础进行分配。
(三)其他几个特殊问题核算的处理办法
1.原材料、燃料、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半成品等发生的盈亏处理
必须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扣除责任者赔偿后的余额,按公司内部管理权责的划分,分别计入和冲减公司管理费用及制造费用,或按规定调整消耗量或产量。发生毁损的,应当先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最后将剩下的金额计入公司管理费和制造费用。
2.具有待摊性质和预提性质的费用处理
(1)具有待摊性质的费用,在其发生时一次性计提,然后将其纳入到有关成本项目当中。
(2)具有预提性质的费用,根据其具体使用项目在其预先提取时分别计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或“应付利息”当中。
3.“废品损失”的处理
(1)凡是生产中的废品,将废品扣除可回收的价值后,在原成本项目中反映。
(2)凡是销售后用户退回的废品,均应退回原生产车间,冲减该产品当月产量。其废品损失应计入该
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将废品的销售量及销售成本以红字按原数冲回产成品账户,冲减当月的销售量及销售成本。如果废品修复后入库,应增加车间的当月产量。如系上一销售退回的废品,只冲减当年的销售量,不冲减生产量。
五、特殊具体规定
六、其他
(一)本办法由财务部负责编制、修订与解释,报总会计师审批。
第三篇:生产成本核算表(推荐)
生产成本核算表制造完工日期 产品名称: 规格: 出产数量: 单位: 缴库通知编号:耗 用 原料直接原 料原料名称规格领料单 号 码单位数量单价金 额耗用材料直接物料物料名称规格领料单 号 码单位数量单价金 额合计合计直 接 人 工已分配制造费用成 本 汇 计单 位 成 本制造单位日期工时数工资率金额工时数分摊率金 额项 目金 额金 额备 注直接原料直接物料直接人工已分配制造费用合计合计缴库记录出货记录备 注缴库日期缴库单号缴库数量日期厂商发票号码数量经理 会计 制表
第四篇:企业生产成本核算调查报告
**市宏源竹席有限公司生产成本核算的调查报告**市民营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发展,目前个体、私营小型工业企业总数占工业企业总数的77.7%,小企业财务工作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满足税收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而小型工业企业中的财务工作中,最繁琐、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就是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过程,针对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呈连续多步骤、大量性,且产品多种,但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只要准确地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实际情况,如何准确、简便、高效地核算产品生产成本呢?为此,笔者历时5天的时间,采取直接访问做笔记的方式对宏源竹席有限公司的财务生产成本核算进行调查,每天用1个小时的直接询问成本会计有关资料,用约2小时时间亲自到车间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和核对车间基础统计数据,其余时间写笔记,做总结。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会计专业知识。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该公司位于**市开发区,公司的基本情况是:典型的小型工业企业,注册资金800万元,年主营业务收入900万元,专设财务科,专业会计2人,出纳员1人,与财务部直接联系的部门有采购科、销售科、生产科,公司生产两种产品竹条席和麻将席,两个产品生产工艺完全不同,竹条席分三个车间即三个大步骤完成,麻将席分二个车间二个大步骤完成。都是用同一主要原材料毛竹进行生产。
二、生产成本核算的过程两种产品成本项目都分为四项:主要原材料毛竹、辅助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基本程序是:把四项成本在两个产品之间分配或分别直接归集,每种产品根据生产流程按不同车间分骤计算在产品和产成品生产成本,核算目标主要是计算当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笔者随机抽取2009年12月的账表记载数据和有关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有关成本核算数据如下:成本项目毛竹辅肋材料人工制造费用月初余额625507647400本月借方发生额562037250640***转入生产成本556126179190***月末余额68461147924002.1主要原材料毛竹和辅助材料在两大产品之间分配根据抽条车间领料统计本月共耗用毛竹51618根/556126元和两种产品第一道粗坯产量(当月生产累计重量)资料,然后把毛竹实际成本金额除以总粗坯产量,得出产品粗坯单耗:在产品名称单位粗坯产量修正系数分配标准分配标准=产量×系数竹席条㎏2082531.1229078麻将席子粒㎏593220.8550424合计279502单耗:1.9897元/kg2009年12月份原、辅材料费用分配表竹条席麻将席材料名称数量材料金额分配率分配值分配金额分配值分配金额毛竹516185561261.***750424100329各种辅助材料179190直接分配125619直接分配53571合计***9002.2工资分配工资按不同用途先归入生产部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生产部门工资按两种产品生产实际工人工资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归集后竹条席生产工资为73269元,麻将席为22316元。2.3制造费用分配制造费用项目为不能直接分配的电费、维修材料维修费、厂房公用设备折旧、工资等,按两种产品生产车间工资额比例分配计入各产品。2009年12月份制造费用分配表费用名称金额分配标准竹条席麻将席分配值分配金额分配值分配金额电费、工资、维修费厂房、公用设备折旧3828838288÷(73269+22316)***8939车间机械设备折旧21906直接分配1171910187合计***至此,以上四项费用均已分配计入两种产品竹条席和麻将席。3.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接下来,要把归入竹条席的成本项目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这里需要收集车间统计员的领料数据、在产品数量(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按约当量50%计算),同时还要正确计算各步骤(车间)的在产品完工率,该公司完工率是按上年的各步骤(各车间)的平均工资总额比重计算完工率,具体是:原材料由于是最初一次性投入,所以要按在产品数量和完工产品数量之和来平均分配原材料成本;辅助材料是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采有约当量比例法分配,工资和制造费用也按约当比例法计算,如下表所示:2009年12月竹条席产成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单位:元㎡成本费用项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累计在产品数量在产品数量完工数量㎡分配率完工在产品成本金额金额(抽条车间)(编织车间)(成品车间)总成本总成本主要材料毛竹***52350***885.***9辅助材料***1950***881.76259039971620工资及福利费26845732691001***8512881.089***制造费用***949050***880.647***合计***14650***88447465504681分配率=各项目成本累计金额÷(抽条车间在产品×50%+编织车间在产品×81%+完工数量×100%)注:完工率按上年各车间平均工资额比例计算,抽条车间完工率为50%,编织车间完工率为81%产品单位成本=447465÷51288=8.72(元/㎡)按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麻将席产品单位成本为25.57元/㎡,(略)笔者同时查阅了2009年1—11月的有关成本资料,由于生产规模受主要材料毛竹供应量的影响有较大的变动,所以材料单耗、费用单耗、产品单位成本每月都有小幅度上下变动,但差异率一般不超过9%。
三、生产成本核算的特点和不足宏源竹席有限公司总的来说较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成本核算过程,同时充分地体现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原则。第一,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呈大量连续多步骤性,且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所以采用了品种法计算两大产品成本是正确的。第二,由于毛竹存放于同一场地,且大小不一,质量相差较大,每个月采购量变动较大,每根毛竹锯断后有多少用于生产竹条席,没有固定比例,这样必须有一个分配标准,才能计算分配计入两种产品,该公司选用两种产品第一道粗坯在产品重量分配标准,粗坯是由毛竹粗加工而成,可以看出,该分配标准与对应的毛竹实际成本大小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而是合理的,且粗坯产量由车间生产统计资料取得,较为简便。第三,制造费用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由于各产品的工艺过程机械化程度和生产工人操作技能大致相同,且统计机器工时有困难时,采用工资比例法是合理的。第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量比例法,该公司两大产品的各步骤在产品数量大,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并且能正确统计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管理上又不需要提供各步在产品成本,显然,采用约当量法是最合理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按上年的各步骤(各车间)的平均工资总额比重计算,因为各产品完工程度与生产工资累计比重基本相对应,符合配比原则。不足之处:每个月都要计算粗坯产品毛竹单耗,且每个月都有小幅度无规律变动,不利于车间生产成本控制;主要原材料毛竹分配修正系数是生产车产多次实际测试得出的数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与上年实际成本或销售价格比较,不断修正;各步骤在产品结存数量大,统计工作量大,其准确性难以保证。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针对该公司生产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采用定额法相结合,即各第一步在产品粗坯单耗和辅助材料均采用定额成本,其它分配程序不变。首先根据上年的平均毛竹单耗(单位粗坯在产消耗毛竹量)、辅助材料单耗(单位产成品消耗辅料量)制定本年定额单耗,每月结转材料成本时,把定额单耗分别乘以本年每月实际生产粗坯量和完工产品数量,得出原材料成本项目定额总成本,一年内不变,到年末时,与本年实际总成本比较并计算脱离定额差异(具体用盘存法计算),以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这样,既简化核算工作量,又不影响会计生产成本准确性,同时达到成本控制管理相结合的目的。
第五篇:生产企业成本核算表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表(工业产品成本核算(直接计算与分步法、制造费用分配)+产、销、存报表+销售毛利计算表+期间费用报表+损益表(利润计算表)WY11.01.xls
(从制造费用汇总统计与分配,到辅助生产车间、产品生产车间成本归集核算,再到销售成本结转、产销存报表形成、产品销售毛利计算,到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形成利润表,完成企业利润核算)
简述:
包含生产企业成本核算表(模板),举例说明了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各生产车间成本核算方法(生产车间分辅助车间、产品车间,各车间生产的产品分层次,即按生产工艺分步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包含车间成本计算表(多个车间)、制造费用统计表;
同时,在各类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出具产、销、存报表(包含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加权平均),并进一步延伸出具各类产品销售毛利计算表; 另,通过对本月期间费用(出具管理费用统计表、销售费用统计表)及其他个别损益表项目进行统计,链接公式直接得出利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