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俗活动实践报告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寻根民俗风”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放假期间,通过走亲访友,向老一辈人请教,逐渐了解了春节和元 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并在期间深刻了解其寓意和深刻内涵。下面分两部 分来介绍一下。
据介绍,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 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 ”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 “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 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此时在外游子纷纷归家来,当然此 时交通也会变得格外拥挤,而在家的老人们则准备好吃的喝的,打扫好 房屋等待在外务工的孩子的归来。春节期间,我走亲访友了解到许多家 里的在外务工人员并没有归来,明显一家人过年的兴致并不高,可能都 在担心家人的冷暖,由此可知,春节不单单是个节日,更是人们心中的 慰藉,合家团聚的日子。春节真正过的只有几天,但是前前后后有许多 天的铺垫和延伸。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 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 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 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 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 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当然现在鞭炮的种类多种多样,带给人以视觉的盛宴,但是不小心,也给人带来危险,所以放鞭炮需谨慎。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 喻。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 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 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我们这通常在饺子里包上钱,豆腐,红糖,寓意着来年有钱,有福,日子红红火火。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7、舞龙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汉民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我们这舞龙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很多年,每到此时都选出膀大腰圆的人们穿上特制的黄色服装,舞上金色的龙,全村热热闹闹的过大年。过完年再过几天就迎来了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汉代,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来历: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篇二:寻根民俗风实践报告
寻根民俗风实践报告 学 院:
姓 名:
实践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于2014年1月29日 至 2014年3月2日期间在家乡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任鸿鹏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隋拓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家乡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何勇兴与刘嘉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家乡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家乡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家乡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家乡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家乡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贴春联 专业班级: 学 号: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家乡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家乡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家乡人家中必备的食物。家乡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守岁与“年夜饭”
家乡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
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糖瓜祭灶 家乡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家乡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春节时,老家乡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家乡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家乡人家中必备的食物。家乡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家乡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家乡主要人口迁徙到家乡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家乡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家乡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 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家乡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篇三:风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姓 名:郭曙光
单 位:政管学院
联系方式:
1103班*** 风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一
中国的风俗多种多样,我参加的社会实践只是其中的一个,在农村的几个乡村中,有的扭秧歌,有的跑旱船,总之有多种方式。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在准备过年的同时,也在准备着这种风俗文化活动。有的村在腊月十五就开始训练,练上十来天,然后在年后的初八开始在村里练习一下,接着就出村去表演,这里我一打花棍为例来说明一下。
通常举行这种活动,会选择一个地方宽敞且人们容易观看的地方,而且在开始要准备好东西,比如花棍、鼓、锣等东西,而且参与的人
要上妆,带上眼镜,穿上统一定制的衣服,披上各自漂亮的绸子,然后挑选出一个领队,一男一女皆可,还有两个队长,分别带领男队或女队,而且队长要会带领队伍跑“花”。所谓的“花”,是指跑出一定的队形,比如“十”字形、“井”字形等而且要学会如何进场如何退场。每个参加的人都要踩在鼓点上,就像音乐一样,要在调上,才能跳出整齐好看的秧歌。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一招一式要做到位,还要配合好,既要与男队配合好,又要与女队配合好,这就要求彼此之间协调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要服从队伍的领导,服从队长的领导,这就是人际关系问题。每个人必须与你所对应的人要有所沟通,起码要彼此配合好。在参与活动时,如何做人处事,与人沟通,是很重要的,见到长辈要遵称,见到同辈的也要和气的对待,还有一些问题要请教别人,要虚心谦卑的请教。在工作中,要学着去适应它,而不是去改变它,人际关系也是如此,还要随时随地的请教学习,自己要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经历。
既然作为一个团体,必须要进行管理。在这样一个团体之中,不能用平常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必须以实际为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样的一个团体中,年龄差别比较大,必须用平和的语气,寻找各个年龄的契合点,以此让人们能够融合在一起,共同为表演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不是每个人都服从你的管理,你就得针对不同人,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在书本上的知识实践时显得很脆弱,所以要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必须认真在实践中学习。
在农村,这种风俗文化活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是这种风俗文化活动所展现出的文化如何发扬光大,如何与现代文化相联系,如何继承这种风俗文化活动,都需要认真地思考、了解,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二
风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文化,也需要进行挖掘,然后让它绽放出异彩。这个时代是经济为主,但文化也绝对是个重点。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解决这种文化问题。首先,要想发展这种文化,必须让这些文化活动有生命力,要文化活动旺盛,因为文化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只有保证了载体的良好发展,才能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那么就要首先解决文化活动的继承问题,一个迫切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参与这些风俗文化活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大多都是中老年人。我想必须让风俗文化活动进入青少年的视野,然后在慢慢吸引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其中。我们可以在教科书中引进这些风俗文化活动,让他们从小就了解这些活动;可以在体育中引进,或是在大节目搞这种风俗文化活动比赛,这样既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又可以和学习互补,得到休息,又锻炼了身体,又掌握了一种技艺,又使这些风俗文化活动传承了下去。另外,也可以在秋冬春三个季节多多开展这些活动,学校周六周日可以建立培训班,在农村也可以让几个村联合起来,大家一起学习,使这些风俗文化活动得以较好的传承下去。另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这些风俗文化活动中表现的文化融入到当代文化中来,共同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出更优秀的文化。首先,这些文化活动所使用的道具是与现代舞蹈或是音乐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么就可以从这些道具开始,从这些东西得到一些灵感,让我们可以运用到现实中。比如,在秧歌中会用到鼓、锣等,这些东西发出的声音很大,表现出一种大气,一种磅礴之美,表现出一种气势,在2008年奥运会中也有好几千人共同击缶,这也是从风俗文化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另外,在摇滚乐中,也与这些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在非洲,鼓文化很发达,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某些东西来发展我们自己。
在风俗文化活动中,人们的衣着也是值得思考的。在风俗文化活动中,人们衣着有同有异,既可以表现一种整齐美,表现出一种团结意识,又可以表现出一种参差美,表现出个人不同的魅力。在大部分的舞蹈中,一般衣物和动作都是整齐划一的,那我们就可以从中学到这些,去开创一种新的文化活动形式,表现出一种别样的美丽。
其实,要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就是这些表演者身上所表现的一种精神,一种来自内心的愉悦。俗话说:心诚则灵。在集体活动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怕表演不好吗?所以不管是农村还是舞台上的艺术,都要在个人中寻找共鸣,寻找从内心散发的那种欢快的力量,用每个个体所凝聚产生的力量来感染大家,让大家感受到这封凝聚力。这就需要那些大艺术家,从基层中寻找这些东西,从实践中总结这些东西,来创新文化活动,创新文化。篇四:关于春节民俗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春节民俗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
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篇五:关于春节民俗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春节民俗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摘 要:随着时时代的改变,科技的日益更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重头戏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春节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还是这个国家,春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关键词:春节 送灶 压岁钱 春晚 正 文:在我国要说节日的隆重恐怕没有什么节日能比得上春节了,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历时方面春节都是其他的节日所不能相媲美的。春节的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汉代。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就把夏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即“年”),春节从那时候开始便这样定了下来,流传至今?? 春节并不像其他的传统节日那样一天就搞定了,春节是慢慢过的,以时间为横轴,气氛为纵轴的话那么春节的图像就是一个抛物线。几乎是从冬天开始,大家就会想到快过年了。尤其是灶祭之后,也就是送灶,送灶的日期是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在这一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按照习俗这一天早上要起早吃糯米饭,同样的灶王爷也要吃,就把糯米饭涂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可以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吃人的嘴短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哈哈??其实送灶还有一个后续的环节,显然,灶王爷被送走了不能不会来吧,那什么时候回来呢?这个就有讲究了,按传统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会给诸神引路带来这家当年应得的吉凶祸福。这天只要换一个新的灶灯烧个香就行了,可是现在这个环节差不多都被省略了,起码就很少有哪家还换灶灯的。
既然是过年嘛,那么在如此隆重的节日之前很显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扫除了,我们这里都叫做掸尘。小时候的时候都要用竹枝绑在竹篙上掸尘,现在都买现成的毛掸了。为什么要扫尘呢?其实就是因为尘与陈字同音,人们为了涂个吉利,又因为确实需要,所以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扫陈布新,把不好的东西全都扫出门,望即将到来的一年能够好运滚滚!
接下来可就是重头戏了,相信年夜饭在所有人的心中都占着最重的分量。打家都辛辛苦苦了大半年了,盼望的就是能和家人在一起幸福的吃个年夜饭,幸福的看看春晚。这个 晚上是有很多内容的。首先是它的传说,联系到它的名字除夕。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的时候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这个其实只是个插曲,最重要的还是主题。这个年夜饭吃了是有讲究的,丰盛自然不用说了,一定要有鱼。还有的就是吃饭的时候不允许争执任何事无论是什么程度的,因为这样对来年的家庭和睦有影响,奶奶对这个管的超严??但是这个现在几乎没人在乎了,既然是年夜饭么,当然是要吃的开心,至于形式那个随便了。
在此重头戏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重头戏,显然是发压岁钱嘛。每次除夕夜的年夜饭总是吃的最快,然后幸福的等着爷爷发压岁钱,知道妹妹也想早吃完的时候我才把这个第一让给了她。小孩子最期待就是这个环节了,记得小时候三个姑姑还没出嫁的时候每次过年她们的零钱便都是我的了。如今时代变了又变,我们也从收压岁钱到了发压岁钱的年纪,但是压岁钱这个环节始终这么有人气。
接下来便是守岁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话聊天来辞旧岁迎新年。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的普及守岁不再那么单调了,全家人可以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聊天,其乐无穷。
到这里其实还没完,这时候年纪越小便会越兴奋,因为明天早上大年初一要起早拜年。从这里开始,好吃的好玩的享用不尽,就这样一直到初五迎财神气氛不减。再接着走亲访友一直到十五元宵??元宵节也是一个重头戏,从明代时在北京就已经很常见了。
结论: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第二篇:民风民俗实践报告
民风民俗的实践报告
小组成员:1320120111 朱响响
1320120122马宏飞 1320120123曾旭
一、调查内容:春节活动以及节前节后的其他节日、活动
二、调查时间:腊月二十三至元宵节
三、调查方式:根据各地的不同,留意当地的春节习俗、活动,对这些活动亲身体验,并在活动中注意观察,了解这些活动在当今时代的特色以及和过去的不同,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最后汇总。
四、调查结果: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自己家乡当地的春节习俗、特色活动进行了亲身体验,我们的小组成员在各自的家乡观察当地的民俗民风,了解传统文化魅力。通过比较荆州、南通、宁化三个不同城市的民俗民风探讨在经济发展中如何保存优秀传统文化。
1、荆州的民风民俗活动
A 农历腊月二十四,俗谓“小年”,又称为“小过年”、“小除夕”,是荆州民间很看重的一个年节。民谚云:“腊月二十四,家家小团圆”。是日,“吃坏吃好,一人不少;有吃无吃,团圆一席”,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
在我们荆州,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蒸花馍(19张)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B 腊月二十五——腊月二十九,置办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对联年画等,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C大年三十,贴年画,请门神,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接年。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D正月初一,近邻等拜年,人们都早早的起来穿戴一新,喜笑颜开,参加丰富多彩的大年拜贺活动,出现了以迎春纳福为主题的各种风俗习尚。如开门礼俗,“开门礼俗”的内容有开门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贴春联、贴年画等。E正月初二,回娘家,在这天,女儿、女婿和外孙、外孙女等都要回娘家拜年。
F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拜年,这段时间,亲朋好友互相到对方家中拜年,送去新春的祝福,互相赠送礼品,在一起聚聚、吃饭、喝酒、话家常。G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多亲人聚在一起晚上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荆州民间在元宵节张灯观灯,可谓源远流长。
2、南通的民风民俗活动
南通风俗,南通在唐代为流人(被流放的人)所居;以后历代又有各地移民迁来定居。因此南通风俗系融合各地风俗而成。市区与6县各有不同。海门、启东受到江南风俗的影响,有吴地风俗的特色;如皋、如东、海安与扬泰地区风俗较多相似;南通市与南通县的风俗有较多的相同之处,但市区与郊、县又有差异。由于人口迁徙,沿江、沿海又各具特色。地方风俗呈现交错状态。
民俗无所不在,凡有人群生活的地方就有民俗。南通出土的五代姚氏家族墓志两件是最早的文献资料,反映了当时的风俗。姚徐夫人墓志盖上刻有八卦图案、十二生肖、日月星辰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是南通最早的民俗画。
南通的春节民俗民风基本可以归纳为八种
A一年的最后一天夜头叫除夕。在段玉裁《说文》中,“除”条里这样说:“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夕”者傍晚。所以旧岁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大年夜”,俗称“年三十晚上”。南通人就叫它“三十夜子”。要是碰到“小年”(没有腊月三十的年份),腊月二十九也叫除夕。B压岁钱又叫押岁钱、压祟钱、压胜钱,是汉代起的头,汉魏六朝的时候开始流行的。据王黼《宣和博古图录》载:钱形长而方,上面龙马并著,俗谓佩此能驱邪镇魅。因为“岁”和作祟的“祟”同音,压岁就等于压祟,所以叫压岁钱。过去的压岁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币,而是为了带了身上戏戏、看看而专门铸就的和钱币差不多架子的东西,是当吉利物品或者是避避邪用的。有的在钱币正面还铸了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这样的吉祥语;背后还有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等的各种图案。明朝和清朝时的压岁钱,大多是用红线串起来的。清朝人富察敦崇写的《燕京岁时录》当中就有记载:“以彩线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给小孩子的压岁钱,南通人叫压金钱,这个“压岁”不是叫你不长,而是叫你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地成长。开始用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做压岁钱的是民国以后。那时候长辈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给小伢儿,叫百岁钱,寓意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就用大铜钱,给的数目是“六”或者是“六”的倍数,这个是取“六六大顺”的意思;后来又改了用大红纸包一块大洋,是财源茂盛、一本万利的象征;等用了纸票子之后,压岁钱也就不用大洋改了用纸币,不过是要联号的。因为“联”与“连”又是同音的,这就意味子子孙孙要“岁岁发财”、要“连连高升”,大概发明“红纸包”这个词和用联号新票子的讲究,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C据说在唐朝的时候,皇宫里头面经常舞鬼、闹皇宫,皇帝佬儿没得法子,就请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个人来站门岗,从此之后皇宫里头就安顿了。时候长了,总不能叫这两个大将侭是站撒,于是就请了个画人像的画师,照他恁两个人的架子,画了画儿往门上格恁一贴,居然也就一样的安顿了。不过,照这架子老是画总也不是回事情,到了宋朝的时候,就有人发明了先把人儿刻在木头板儿上,转来再印刷,这个应该就是木版年画的初级阶段。再后来有人要想印彩色的,聪明的人就想了法子再多刻几块板子,分门别类来印几种颜色,现在叫套色。还有的人为了开出的脸更像点儿、更漂亮点儿、更好看点儿,就在印好的画儿上,再勾下子、再描下子。例如像有的画儿,伢儿脸上用红笔这恁勾下子,画儿就既有木版的风格,又有手勾的成分,这种年画既好看又实用。到了明清时期,南通这块地方印门神已经基本上用木版。全国的木版年画出名的地方很多,例如北京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的潍坊、河南的朱仙镇、四川的绵阳。而我们南通的木版年画是单线,无论内涵、色彩和其它地方不大相同,这就是江海文化的特点。照南通的民情风俗来讲,过年的时候,基本上不问城里和乡下,老百姓要图顺遂,要想发财,都要贴门神。所以过去说利市的到人家门上刬是说:“陈年不来新年来,老爹家里大发财。两扇金门左右开,红绿招财贴起来。左边贴的是秦叔宝,右边贴的是尉迟恭。斗大的元宝滚进来,发财大发财!”虽说是说的个利市,是个口话,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贴门神的一种心理期盼和图顺遂、想发财的一种心态。
D过新年基本上家家户户要贴春联,这也是我国民间过年的一种普遍的风俗。门上贴副新的春联,显得多喜庆呀!以前的春联刬是写在红纸上的。现在市里的一些有名的书法家,还到社区去为居民写春联,是大受欢迎呀。要是请不到人写也不要紧,新华书店有现成的卖,还侭你拣。
春联,又叫对联、楹联、门联,南通人喊的是贴对子,相传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它还与桃木板上画门神的“题桃符”有关。西汉时期,每逢“过年”,大家总要用两块七八寸长,一寸多宽的桃木板,在上头刻或者画上神萘、郁垒的神像挂在门旁边,有的是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语。据《六帖》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的时候,开始有人在桃符板上题写联语。据《宋史•世家•西蜀》中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正式命名叫春联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据陈去瞻《簪云楼杂记》中记载:“帝(明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这个朱元璋不但下了旨,他还亲自为礼部尚书陶安撰写了一副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之后,朱元璋又在京都微服私访,看见一个阉猪子的人家不曾贴春联就问原因。阉猪子的人说他不会写,也请不到旁人代写。朱元璋就赐书了一副春联,上头写的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哎!这副对联写得是既形象、又生动,太好了。从此以后,贴春联就成为了一种民俗,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
E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内容,亲眷里头要拜年;老百姓相互之间要拜年;党中央也要举行团拜会;市领导也要分成好几路,去慰问坚持节日加班的职工,也要向他们拜年,这是拜年风俗的传承和延续,是积极有意义的。拜年,古时候也叫“见节”、“拜节”、“贺正”、“贺年”、“贺岁”,是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民间习俗。
F从前在过年之前,特别是三十夜子的事最多。现在到饭店里吃饭,一般的单位总是“签单”,其实这在过去叫“赊帐”,又叫“挂帐”,意思就是聚聚多结个总帐,省得零打碎敲的烦神。从前住了在城里的富户、地主或者是有头有脸的,买个粮食、绸布、南北货、烟、茶什伲的,甚至于连看病吃的药总欢喜赊个帐;而店里头图多做点儿生意,也情愿这么做,两相情愿,这个就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捱”。G从前正月初一是不着兴出门的。其实不出门也是说说而已,恐怕只是说不跑亲眷,不走动,要是大家关门闭舍连门都不出,街上冷冰干僵的连一个人都没得,这倒好戏子的哩!
正月初一城里的人可以不出门,农民非但要出门,而且还要种田。在以前的南通农村,正月初一一大早,当家的就要起来了,做什伲?掮把锄头,到自己家里的田头地角上这里锄锄,那里锄锄,这在当地就叫“种田”。
“种田”也是一种风俗。农民是怎样教育自己子孙的呢?他们说,种田人和街上人不同,街上人可以定定神神呆了在家里不出门,而我们就是靠种田过日子的,种田是我们的饭碗根,不种田哪有饭吃?再说,没有乡下人的屁股颠,哪有城里人的烟囱里冒青烟。人勤地不懒,只要种田的人手脚勤快点儿,起得早,也不要怕带夜,有句老话叫做“起个早抵半工”,就是这个意思。正月初一“种田”,就好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在起早,天天在种田。当家的为子孙做了个样子,后辈就要好好的学,在新的一年里头,做好田场生活,把田种好了。H正月初五,民间传说是财神菩萨生日。过去菩萨的生日,大凡只有吃斋念佛的人才晓得,现在好像大家刬懂的。特别是一些开厂、开店和做生意的分外敬重,哪怕是新村里头一爿小小的杂货店,也一定要大放爆竹,大宴宾客,既谢了菩萨又谢了人。门上贴的对子也总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总希望能得到财神菩萨的保佑。从前这种风气还要厉害,在《海门竹枝词初稿》里,就有民国时期海门籍南通人黄贤写财神日子的诗:
三牲纸马祭财神,祭罢财神请客人;
允了东邻西又约,恨无异术学分身。
现在有些饭店里还供的财神菩萨,也有供的关公。为了火烛小心,现在不用明火,刬是点的电蜡烛灯。这是因为广东改革开放得最早,那里靠香港近。香港那里的迷信蛮厉害,从电影、电视里都可以看得见,连警察局里都供的菩萨!后来生意经慢慢地传到了我们这里,迷信的一套也就跟着一齐传了过来。其实好多人也不一定信,看见大家在弄,自己不弄又不好,说穿了也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3、宁化的民风民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成家”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按照如今的说法就是结婚生子,然而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结婚习俗也不竟相同,接下来,我将简述下我的出生地—宁化的婚姻故事。宁化隶属福建省三明市,是一个小县城,伴随着这10来年的发展,如今的宁化与原来相比已是大不相同,最为直观的就是房屋的建立,越来越趋近与城市水平,同样的结婚是个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当然,想要结婚是必须要有对象的,如果没对象那就只好去相亲了,毕竟到了二十七八还没对象自己可能不着急,但是父母肯定很急的,也会在这方面给你施加压力。然后就是订婚以及打结婚证了,当然聘礼是绝对不可少的,双方谈妥后需要请一些双方较亲的人在一起吃个饭,就相当于是通知亲友,你快成家了,让双方的亲友做个见证。(至于具体的细节也是因家庭情况的不同而定,没有原原本本的规矩)在以下我会举一些实例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本地的一些婚俗习惯的变化:
A交通。以往在结婚阶段大多数参加婚礼都是以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为主,敲锣打鼓去接亲的队伍甚至还有步行的,几里路几十里挑着聘礼再挑着回礼回来,所以以前的结婚对象是越近越方便,然而,现在的经济与原先有了翻天的变化,接亲队伍是开着车的,当然敲锣打鼓是不可少的,就是图个喜庆,向大家伙张罗张罗,而参加婚礼的人也大多数开车或骑车参加婚宴,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交通越便利,距离还真不是问题。
B通讯。在“大哥大”那个时代,这可是好东西啊,可是对于以往的乡村来说,有那东西的还真不现实,固定电话打不通的话,那就只有亲自出门挨家挨户的跑,去报喜,邀请亲友参加婚宴,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就花下去了,如果没在婚期前通知完亲友,那到时候可能还会引起亲友的不满,严重的就不再来往。如今虽说没有人手一部手机,但一个家庭中一般都会有1到2部手机,这样就可以电话联系,省了许多人力和时间可以去安排别的事。
C聊天平台与网上银行。如今的聊天平台各式各样,这也给大众带来了便利,就像腾讯QQ这个聊天平台,有QQ空间可以发送一些自己最近的消息,让大家能够提前知道你的情况,婚期将近也可以使用这个软件发请帖,同时也可以送出你真心的祝福。网上银行的通用确实是省心省事,只要你有网络,彼此都有收款的软件那么如果不能亲自参加婚礼也可以通过转账的形式来包礼金,给予新婚夫妇祝福。
D照片解析
这张图是去女方家拍的,女方还在梳妆打扮,而男方也在举行女方家的习俗仪式,宁化人大多数是信佛的,一般的婚礼拜见仪式是会烧香点蜡烛的,但由于该女方家族信仰基督教,上帝是不吃香火的,所以就实行三拜上帝,这右下角的桌子是女方家欢迎男方家属的“点心”,所谓的点心,就是款待男方家属的一些正餐前的食物,习俗是这样的,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猜测可能是男方亲友到女方家需要先试吃下,看看饮食习惯,以及保佑男方亲友身体健康的意思。
这张是新婚夫妇的迎宾图,新婚夫妇需要提前到饭店等待客人的到来,收红包,一般在11点就要到饭店门口等待,良辰吉日可能会有好几家同时在一家饭店请客,提前到饭店门前迎宾既可以表示对各位亲友的欢迎和尊重,又可以告知亲友在哪个房间饮用美食及避免亲友走错房间闹笑话,这张图表现的是拜天地,拜高堂以及夫妻对拜,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希望上天保佑平安健康,工作顺利,长辈对新婚夫妇的认可,表示明媒正娶,夫妻对拜表示的是一种婚礼礼仪,长辈们握住两人的手是在引导夫妇的婚礼仪式,夫妻双方婚礼仪式圆满完成。
这张图是在男方家举行的见面礼仪式,由至亲组成,通过小小的红包来与新娘混个脸熟的同时,新娘需要三鞠躬还礼,同时高堂处也还摆有一张凳子,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可以坐下,接受新娘的礼拜。在此期间,旁边也有锣鼓手,在礼拜阶段,是锣鼓不停的,因为这是在乡下自己家里做,所以就请了厨师以及端菜、切菜、摆盘等人来帮忙。当然,有些习俗我没拍图片的,我在这简单的介绍下:
A接亲队伍。男女双方出门的人数都为单数人(去接亲的人数与陪新娘的人数都为单数),接亲回来的队伍要是双数,这是图个吉利,好事成双的意思,男方接亲队伍由罗鼓手、司机、鞭炮手组成,当然,双方的父母是不需要去的,到女方家后要发红包,玩游戏抢红包,开门礼等等,然后再女方家等到吉时就返程。B打糍粑。这个习俗是在男方家完成的,在新娘接回来之前要把糍粑打好,并且上糖,装盘,待到新娘接回来后共同食用,这样也是祝福新郎新娘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C煎米茶。这是在男方婚礼正餐后一天举办的宴席,主要是招待附近来帮忙的邻居,可以称为答谢宴,米茶就是把米磨成粉,加入切成丁块的豆腐干,切成小段的豆角,丁块的猪肉等等食材进锅熬煮,最后在撒上葱花做成。
D服装。这里指的是新郎新娘的服装,其他人的随意。一般新郎新娘都会准备两套服装,新娘一套白色婚裙和红色婚裙,红色婚裙一般的在男方家举行仪式的时候穿,白色婚裙是在宴席上穿的,新郎的话就是西装、领带、皮鞋还有一个帽子加身,合体即可,新娘要化妆,而新郎则是面貌干净就好。
E婚房布置,家庭摆设。要看自己的想法了,自己想怎么搞,怎么漂亮就怎么来装饰。F满月席。这是婚后一个月之期做的酒席。
五、调查总结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春节各地的习俗大部分还是一致的,出于千百年以来的民族大融合,共同的民族信仰,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春节文化,而在这个大背景下,又形成了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春节文化,这也为当代社会的春节特色旅游扩展了市场,这些春节文化在除旧迎新中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在当前经济危机大潮中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契机。
六、调查意义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们对中华传统节日作了进一步系统深入的认识,增强了我们的名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培养了我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以前虽然是每年都在过春节,但除了玩之外很少对这些春节文化做一一了解,这次调查,让我们在亲身体验春节的快乐、幸福中去寻找春节的深入内涵,也去了解一些即将消失的春节文化以及伴随着春节文化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将春节文化发扬光大,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
第三篇:寒假关于民俗的实践报告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寻根民俗风”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放假期间,通过走亲访友,向老一辈人请教,逐渐了解了春节和元 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并在期间深刻了解其寓意和深刻内涵。下面分两部 分来介绍一下。
据介绍,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 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 ”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 “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 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此时在外游子纷纷归家来,当然此 时交通也会变得格外拥挤,而在家的老人们则准备好吃的喝的,打扫好 房屋等待在外务工的孩子的归来。春节期间,我走亲访友了解到许多家 里的在外务工人员并没有归来,明显一家人过年的兴致并不高,可能都 在担心家人的冷暖,由此可知,春节不单单是个节日,更是人们心中的 慰藉,合家团聚的日子。春节真正过的只有几天,但是前前后后有许多 天的铺垫和延伸。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 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 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 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 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 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 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当然现在鞭炮的种类多种多样,带给人以视觉的盛宴,但是不小心,也给人带来危险,所以放鞭炮需谨慎。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 喻。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 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 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的 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我们这通常在饺子里包上钱,豆腐,红糖,寓意着来年有钱,有福,日子红红火火。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7、舞龙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汉民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我们这舞龙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很多年,每到此时都选出膀大腰圆的人们穿上特制的黄色服装,舞上金色的龙,全村热热闹闹的过大年。过完年再过几天就迎来了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汉代,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来历: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 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 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 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 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 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小的时候人们还经常玩火把,不过这些年渐渐消失了。
元宵节花灯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今年观看了各种各样的花灯,寓意丰富,引人瞩目,来来往往的人们数不胜数。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有人肤浅臆想的七夕。
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春节和元宵节寓意深刻,是中国劳动人民最重要的的节日,假期期间度过这些天,参加了各种活动,了解了许多,收获了很多,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和博大进深,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四篇:寻根民俗风实践报告
寻根民俗风实践报告
学院:
姓名:
实践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于2014年1月29日 至 2014年3月2日期间在家乡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任鸿鹏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隋拓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家乡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何勇兴与刘嘉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家乡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家乡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家乡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家乡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家乡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贴春联 专业班级:学号: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家乡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家乡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家乡人家中必备的食物。家乡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守岁与“年夜饭”
家乡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
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糖瓜祭灶
家乡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家乡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春节时,老家乡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家乡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家乡人家中必备的食物。家乡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家乡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家乡主要人口迁徙到家乡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家乡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家乡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
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家乡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第五篇:实践活动报告
2011年X月X日—2011年X 月X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党委组织开设的第X期学生新党员培训班,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知识性的,还有思想上的。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首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思想在党、行动中为党、此生献于党。
在党课学习中老师们都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加强学习、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强调要时刻谨记党员的身份,处于高位而不骄,始终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报和服务社会。通过这些精彩课程的学习,我不断加深了对党的认识,思想觉悟也得到提高,并找准以后的人生发展方向。
此次的党课培训,用老师的话概括起来只有三个字——学党章。没错,就是学党章。在党课培训中,从党的基本理论到我们应如何入党,在党章中都表述得清清楚楚。我们上党课的目的就是清楚的认识和学习党章中的全部内容,为我们今后的实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让我们能够把党的思想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的性质问题是党的基本知识,也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的核心问题。党的性质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它的阶级性,一是它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性质注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无私奉献的伟大的党,奠定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性质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立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坚持,关系到党的建设方向。在授课时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在无比叹服的同时深受鼓舞和教育。
除了对党有正确的认识外,我们也应该努力践行“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也就是一要以德为行,追求卓越,用高尚的道德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会感恩,乐于助人; 二要以学为上,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明确学习目的。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在学习和生活中,事事处处要向先进学习以好人好事为榜样。“三人同行,必要我师”,向伟人和名人学习固然重要,但一般的,身边的榜样往往更加容易学习。我小时候并不是聪明的,只能算是勤奋谦虚好学。我除了虚心向老师请教外,我的另一特点就是善于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才有动力。
另外在上党课的同时,我们也明确了如何端正入党动机,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1.学习理论,坚定信念.我们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但是社会阅历少、理论基础薄弱,往往不能全面、正确地看待社会的发展,在复杂的社会斗争中容易产生思想困惑、迷茫。所以,大学生党员更加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懂得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思潮。2.牢记宗旨,勇挑重担。大学生党员始终要明确,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党员的必要条件,因为共产党员理应是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积极主动地抓好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挑起重担,发挥党员的作用。3.艰苦朴素,勤奋好学。我认为党员就代表着先进,要想入党就必须使自己进入先进行列,或自己的某些方面进入先进行列,其中,学习成绩好是入党的首要条件,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积极参加学生工作,也是个人先进性的体现,因为我们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党员需要有实践能力和群众基础,所以学生活动和学生工作是我们日后向党组织靠拢的方向。在我们认真学习的同时,帮助同学一起进步,多为同学着想,多听听同学的意见,也是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做的,因为共产党员和群众是紧密联系的。除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外,要完善我们自己,还得靠党支部的引导,靠党员的帮助,靠同学的监督。改正自己思想上的不足之处,多联系身边的同学,与同学多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党员在培训中要谨记学习的重要性,并时时刻刻学习。老师说过一句话:“一天不学习,只有自己知道;两天不学习,我身边的人知道;三天不学习,全校的人都知道。”这句话震撼了我,这不但使我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还令我感受到自觉学习的重要性。的确,学习,是一个自觉性的行为。靠别人“逼”,是学不好的。学习需要内在动力。有的人迫于兴趣,有的人迫于生计;而共产党人的学习就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理想信念的人,必然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缺乏学习热情,所以,要始终如一地讲学习,就是始终如一的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而且,在我看来,学习是一个终身性行为。我们处于学生时代,学习是我们的天职。人的一生,实际上不断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千千万万党员中的一名,应时刻用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鞭策自己,做到热爱党组织,以学生党员标兵为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用自己平凡的本色,去演绎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