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涉及征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我国涉及征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一、已有的法律法规政策
已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具有法律法规性质的政策等,主要涉及的是信用评级。
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致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企业资信、证券评估机构审批管理问题的函》(银函〔1993〕408号),正式明确企业资信、证券评估属金融服务性机构,其业务涉及金融活动,此类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管理。
1993年8月2日国务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21号令发布):发行企业债券,可以向经认可的债券评信机构申请信用评级。
199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的《贷款证管理办法》中规定:评估机构对企业做出的信用等级评定结论,可作为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贷款的参考依据。
1996年8月1日实施的《贷款通则》中规定:贷款人受理借款人申请后,应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抵押、质物、保证人情况,测定贷款人风险度。
1997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以“银发〔1997〕547”号文认定了中诚信、上海远东等9家评级机构具有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债券信用评级的资格。
1999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规定:根据证券投资和证券交易业务的需要,可以设立专业的证券资信评估机构。证券资信评估机构的设立条件、审批程序和业务规则,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上市管理规则》中规定:申请债券上市的公司(企业),同时具有下列各款条件,其债券可在本所交易上市:经本所认可的评估机构评估,债券信用等级不低于A级。
《深圳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中规定:申请债券上市的企业,同时具有下列各款条件者,其债券可在本所上市:担保单位信用良好,或债券等级不低于A级。
2001年3月财政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施行,规定建立对担保机构资信的定期评级制度,担保机构定期聘请经财政部门认可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资信评级,并向社会公布评级结果。
2001年4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十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之一的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开始启动。《意见》提出要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制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相关执业规范,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重视发挥中介机构在提升中小企业信用中的作用,开展对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
2001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第31条规定,发行人可委托有资格的信用评级机构对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信用或发行人的信用进行评级,信用评级的结果可以作为确定有关发行条款的依据并予以披露。
2002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规则》规定有资格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信用或发行人的信用进行评级,并已出具信用评级结果的应当及时报告并公告。
2003年5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相继认可了中诚信、大公、联合、远东资信、新世纪5家评级公司,保险公司可以买卖经这5家评级机构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
2003年7月《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实行,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出通知,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员工必须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2003年9月国家发改委要求企业债券须经过2000年以来承担过国务院特批企业债券评级业务的信用评级机构评估。
2003年10月中国证监会颁布《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发行人应当聘请证券资信评级机构对本期债券进行信用评级并对跟踪评级做出安排。中国证监会同时颁布的《资信评级机构出具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准则》规范了评级机构出具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的原则、评级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跟踪评级等问题。
200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应聘请证券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证券信用评级机构对评级的客观、公正和及时性承担责任。
2004年7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商业银行可委托独立的、资质和信誉较高的外部评级机构完成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
2004年9月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暂行办法》施行,规定可以聘请资信评级机构对本次次级债进行信用评级,资信评级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出具有关报告文件并承担相应责任。
200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施行,规定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证券公司应当聘请资信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200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实施。《规则》规定发行人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交易流通公告中应包括该期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其跟踪评级安排的说明、担保人资信情况说明及担保协议(如属担保发行)。
200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2004〕第22号公告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进行信用评级的公告。公告对信用评级的作用功能、信用评级的流程、信用评级报告的内容及信用评级结果的检查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公告的发布表明中国人民银行要管理信用评级业。
2005年1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年度报告必须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内容。信托投资公司应披露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和相应的控制策略,风险评级及使用外部评级公司的名称、依据等。
200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部委联合公布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国际开发机构申请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应具备条件之一为财务稳健,资信良好,经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备人民币债券评级能力的评级公司评级,人民币债券信用级别为AA级以上。
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2005〕第7号公告,发布实施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资产支持证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与交易应聘请具有评级资质的资信评级机构,对资产支持证券进行持续信用评级。资信评级机构应保证其信用评级客观公正。
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金融债券的发行应由具有债券评级能力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金融债券发行后信用评级机构应每年对该金融债券进行跟踪信用评级。如发生影响该金融债券信用评级的重大事项,信用评级机构应及时调整该金融债券的信用评级,并向投资者公布。
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以〔2005〕第2号令和〔2005〕第10号公告分别发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及《短期融资券承销规程》、《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规程》两个配套文件。该办法规定企业发行融资券,均应经过在中国境内工商注册且具备债券评级能力的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向银行间债券市场公示。近3年内进行过信用评级并有跟踪评级安排的上市公司可以豁免信用评级。
200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第14号和第15号公告,分别公布了《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和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和结算等有关事项的公告。该规则对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评级报告、跟踪评级以及信用评级发生变化等重大临时事件的披露时间和流程做了明确规定。
地方性的法规主要有:
2002年4月30日汕头市政府公布了《汕头市企业信用评级管理暂行办法》,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共16条,对评级机构的资格认定、评级方法、评级收费和处罚方面都做了规定。
2002年5月人行深圳分行颁布了《深圳市贷款企业资信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了评级主管机关、评级对象、评级原则、评级内容、评级机构的认定及罚则等有关内容。
2002年7月2日宁波市政府公布了《宁波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自2002年8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共28条,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范围,企业信用信息的录入、更改,异议处理,企业信用评估方面都做了规定。
2002年8月31日北京市公布作为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共27条,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定义,信用信息系统的录入、使用、分类、争议解决等方面做了规定。
深圳市于2002年11月19日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企业信用征信和评估管理办法——《深圳市企业信用征信和评估管理办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分总则、征信机构、信息征集、信息披露、信用评估、法律责任和附则7章45条。该办法对征信、征信机构、评估机构进行了定义,规定深圳建立以政府设立的企业信用信息中心和市场化的评估机构为主体的征信机构体系,征集企业信用信息,对社会开展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并由评估机构开展企业信用评估等服务活动。评估机构可自主或根据企业或者其他人的委托,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或者评级,信用中心不得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或做出其他主观性评价。
2003年3月25日南京市政府印发了《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试行办法》,2003年4月1日试行。该办法共6章28条,对征信机构、信息的征集与披露、系统管理与维护、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了规定。
2003年6月2日成都市政府发布了《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共26条,对企业信息、企业信息系统做了明确的界定,对信息查询、更正以及处罚做了规定。
2004年7月21日苏州市政府发布了《苏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共37条,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管理做了明确规定。
2004年8月6日温州市政府发布了《温州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共5章36条,对企业信息征集、信息披露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规定。
2004年10月9日鞍山市政府发布了《鞍山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共5章23条,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与整理、披露与查询、修改与删除及法律责任做了规定。
2004年12月7日淮北市政府发布了《淮北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共25条,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公布、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2005年1月18日人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资信评级试点工作的说明》。该说明对试点目的意义、试点对象、评估机构、评估的主要内容方面做了规定。试点工作由上海分行牵头、上海市金融办、市信息委、市工商局、市经委(中小企业办)等部门联合推动,首批确定200家中小企业进行资信评级试点。2005年3月9日天津市公布了《天津市行政机关归集和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共29条,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定义,信用信息系统的录入、分类、监管和处罚等方面做了规定。
上海市于2005年3月17日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49号令发布了《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自2005年5月1日起实施。该试行办法共20条,包括总则、政府对征信行业的监管、征信机构的行为规范、对征信业的行业推进、法律责任5个部分。根据该试行办法,企业信用征信行业统一接受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的推进、指导和监管,其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进行企业信用征信的业务指导和监管。为了促进在整个企业征信行业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行业自律的管理方式,市征信办可以组织建立征信产品使用情况反馈机制,了解市场对征信业务的客观评价情况,同时鼓励信用服务行业组织制定并推行行业规范,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2005年6月10日长沙市政府印发了《长沙市信用征信管理办法(试行)》,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共6章37条,对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异议信息的处理和监督管理方面做了规定。
中央和地方关于信用方面的政策有:
1993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资本市场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建立发债机构和债券信用评级制度,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2000年11月27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法制建设,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要在全社会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
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2002年2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增强信用观念,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建立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为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制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规章制度。
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建设,积极发展专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有步骤、有重点开放征信服务市场,规范社会征信机构业务经营和征信市场管理。
2004年12月3日至5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其中提出要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05年2月24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服务创新,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有关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备案等手续。要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自律机制。2005年4月17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在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提出要修订出台《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构建金融信用体系入手,加快建设统一、高效、规范的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体系。加快信用体系标准化建设。出台并组织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探索建立政府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加快信用征集和信息披露立法进程,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从地方政府看,广东省政府于2002年4月5日下发了《关于我省信用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各地区积极开展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分步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企业信用记录、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咨询服务等社会化网络体系。这是省级地方政府第一次发文建立信用制度。其后,20余个省市都做出了建设本地信用体系的决定。
二、正在制定中的法律法规政策
中国证监会《证券评级业务管理办法》经过多次讨论与修订,2002年7月24日做了进一步修改。该办法将证券评级业务分为证券品种评级(证券公司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和证券机构评级(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独立财务顾问机构等)。证券评级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揭示和防范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正常秩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管理办法至今没有出台。
原国家计委修订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债券信用等级的差异对债券利率的影响。1999年进入修订后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至今尚未出台。
2002年12月23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一审的民法草案在人格权法一编明确规定法人、自然人享有信用权,这是全国人大首次为信用权立法。草案规定,征信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收集、记录、制作、保存法人、自然人的信用资料,合理使用并依法公开信用资料;法人、自然人有权查阅、抄录或者复制征信机构涉及自身的信用资料,有权要求修改与事实不符的信用资料。金融机构根据当事人借贷还贷等情况,可以建立还贷记录等档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资信情况,可以建立资信档案。民法草案还规定,禁止用诋毁等方式侵害法人、自然人的信用。草案还增加规定了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隐私的范围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禁止以窥视、窃听、刺探、披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
2002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将人总行牵头、16个部委组成的“建立企业与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工作小组”提交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定义的征信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资料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提供信用信息咨询、调查和信用评估服务的活动。这部法规的出台将成为全国征信市场的一个准则
第二篇:我国征信行业分析报告
我国征信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1.征信定义.........................................................................................................................2 2征信需求分析.....................................................................................................................2
2.1 企业征信需求分析..................................................................................................2 2.2 个人征信需求情况..................................................................................................4 3.征信行业面临问题...........................................................................................................4
3.1企业征信.................................................................................................................4 3.2个人征信.................................................................................................................5 4.行业政策...........................................................................................................................6 5.意见和建议.......................................................................................................................6
1征信定义
征信即通过专业化、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者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和加工,并且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其本质在于利用信用信息对金融主体进行数据刻画。征信是构建社会信用经济不可缺少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征信让人或者企业的信用信息变得可查,使得交易双方之间可以通过征信来进行对应的风险感知,更好的进行金融活动。所以征信可以看作为金融活动中的一中服务。只要有金融交易的地方就有征信的存在。征信通常被用于贷前身份审核、信用评级、贷中动态监测、贷后追偿等
2征信需求分析
2.1 企业征信需求分析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征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对民间借贷信息的需求 传统的人行征信系统中只保存着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记录。可是在当前经济下行、金融风险加速暴露的背景下,银行发生信贷风险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存在民间借贷。而在银行考察企业信用状况时,银行并不了解企业民间借贷信息,单纯依靠信贷违约信息不能全面了解企业信用状况,所以,当前银行希望将民间借贷信息纳人行征信系统。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仍然面临着融资市场与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信贷市场层次设置与差异化、多元化实体经济需求不匹配,银行信贷管理与企业信贷准人不够衔接等诸多缺陷。民间借贷正好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在正规金融难以覆盖的盲区(中小微企业、“三农")发挥积极作用。但由于大量民间借贷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脱离金融统计与监管,导致风险频发。民间借贷信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信用行为组成部分,其传染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是社会信用秩序好坏的重要评判标准和风向标。目前征信产品尚没有覆盖企业民间借贷信息,所以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了解企业客户的民间借贷信息,以求合理掌控信贷风险。对企业公共信息的需求
目前企业信用报告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报送的信息,缺乏非银行信息尤其是企业的公共信息,企业客户信用信息不完整、不全面。征信产品目前尚未满足商业银行对行政许可信息、项目规划信息、项目投资概算与资本金信息的需求。在计算违约损失率的过程中,缺少押品是否是异地押品、质押物的币种、中小企业用于抵押的存货的品种和质量品级、用于质押的应收账款等信息。同时,商业银行也亟需企业的公共信息和道德信息,以达到全面衡量企业整体信用情况的目的。比如,电信公司的电信支付记录,物业管理机构的服务费支付记录,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工商、税务、海关、法院、环保和社保等政府部门来往产生的各种处罚信息、违规信息、质量检查不合格信息、偷税漏税信息、逃废债信息等道德信息。
3.对大数据征信产品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P2P平台、股权众筹等融资方式兴起,迎合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其直接融资提供便利。但由于信用交易在线上进行,交易后很难再对交易标的进行跟踪,后期风险控制难度高,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银行迫切需要大数据征信产品满足其对企业授信的需求。大数据的优势在于其数据量大,来源广泛,涵盖网贷平台、电信、电商、社交等各大主流行业互联网数据,能够依托云计算技术优势,挖掘大量数据碎片中的关联性,并利用数据分析和模型进行风险评估,预测还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分析用户行为以及进行用户画像、反欺诈识别、风险动态监测等,增加融资的风险把控能力
(二)市场交易主体对征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市场交易主体对企业征信产品的需求主要包括增值服务产品和市场服务产品两大类。增值服务产品的需求主要包括对信用评级、金融服务业务解决方案、市场营销服务、防欺诈服务、商账追收等方面的需求。企业对市场服务产品的需求,主要包括客户数据管理、消费者分类筛选和市场研究及咨询。上述产品是由 征信机构通过统计分析、模型处理等途径,将原始数据转变成外售产品,帮助企业确定目标消费群体,加强产品推广,推动市场营销。
(三)政府部门对征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政府部门需要借助征信数据为其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信息。人行征信系统中保存和管理着全国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信贷余额、授信额度、发生额等数据,还有账户状态、逾期情况等征信系统特有的数据。政府需要借助征信服务获取这些数据,帮助其分析宏观经济、金融的运行形势,分析全国和区域信贷风险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为地方政府部门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2 个人征信需求情况
目前我国的个人征信仍然是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为核心,随着个人征信牌照的开放,一系列政策意见的推出代表着我国征信市场向着更加市场化、商业化的竞争模式转变。目前央行个人征信数据覆盖8.6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约3.5亿,覆盖率为40%,远低于美国95%的渗透率。基于信用历史资料的传统征信模式仅能覆盖一部分人群,并且数据维度仅限于银行领域,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与日俱增的征信要求。毋庸置疑,个人征信有着很多的需求未能有效释放,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个人征信产品作为风险把控的决策点,有很多方面的需求场景有待开发,以下描述其中几个需求场景。
1.通过征信记录分析,构建属于用户自己的“经济身份证”,使得未来信用变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标签,为每个人进行市场经济活动提供平等的条件。2.商业银行或者是相关贷款机构对用户进行信用评级建模,提升个人信贷的风险把控能力,减少坏账损失。
3.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不见面便进行市场交易活动,可是这样的活动成立的基础是双方的相互信任,因此,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市场经济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4.为用户提供提供反欺诈、黑名单等服务,减少企业或者个体的坏账损失。
3.征信行业面临问题
3.1企业征信
1.征信技术落后导致征信产品创新发展缓慢 征信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模型评分技术和数据报告技术等。就目前国内情况看,征信技术非常落后,几乎没有自主技术
2.征信产品种类与结构单一
日本近年来逐步实现了产品系列化、定期化、深人化高附加值化,甚至一些征信机构已经转型升级为综合情报产业。譬如,日本帝国银行不仅可以提供一次性的信用调查等基础服务,还可依照客户需求提供追踪调查服务;每月定期出版刊物,报道企业最新动向,每季出版刊物,报道行业发展动态,每年汇总出版企 业年鉴;延伸信用调查服务触角,开展市场营销咨询;配合快速崛起的电子商务,提供网上资质认证等。而目前我国的征信产品尚处于初级化阶段,只能提供一些涵盖内容狭窄、较为简单的信用报告,缺乏深度化的行业分析、营销策略分析、金融解决方案等,各种增值产品更是寥寥无几。3.公共信息的获取和跨机构信息的交换共享壁垒重重
大数据征信要求的是信息的共享,而不是局部的垄断。跨机构拥有的信息是否可交换,哪些需要获得信息主体的授权,如何保证交换过程和交换后信息不被滥用,在法律、监管、技术等方面都缺乏标准。同时,工商、税务、司法等公共政务信息的可持续获取,尚得不到保证。目前的主要做法是,各家征信机构或信息使用机构分散地获取这类信息,获取成本高,数据质量和数据的可持续维护得不到保证。
4.民营大数据征信机构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
统一的征信数据采集标准和信用报告格式是提高征信监督管理效率的前提,规范数据共享功能是实现大数据有效监管的基础。然而,我国目前对新兴互联网私营征信机构尚无明确的监管标准和相关准人限制,互联网私营征信机构纷纷成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互联网企业累积了用户的海量信息数据,不少互联网私营征信企业都在按照各自的标准采集与运用征信数据,不同的数据标准影响了征信数据的整合速度和进程。
3.2个人征信
我国的个人征信业务起步晚,宣传普及力度不够、人力资源短缺和服务设施落后、信息质量把关不严、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准确率不足问题还有待解决。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诠释: 1.公众认知度偏低
我国在个人征信方面的基本知识普及率不高,很多人对个人征信方面的知识处于不了解或者完全不了的状态,用户对个人征信的重要程度及其意义的了解处于较低水平,个人信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2.查询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传统的个人征信报告是存储在人行的数据库中,当人们需要与银行进行借贷等金融活动时,线下获取个人征信报告需要到具体的网店进行查询,可是网店数量少,查询手段单一,服务效率不高,使得用户对该服务不是很满意。3.信息质量不够
就央行的个人征信报告而言。报告覆盖的信用信息不够全面,当新信息进入征信系统数据库时,信息的及时性不足,且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数据的质量。4.信息来源范围太窄
目前个人征信报告的设计范围主要是和银行之间的交易。可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很多金融业务在网上完成。使得征信报告中很多数据信息不够,信息来源太窄,无法有效的对用户进行准确的报告分析。5.数据权益保护 征信有效解决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潜在的信用风险。但是目前征信市场乱象多,个人信用的收集、管理和使用边界均不明确。无法确保用户信息的数据信息安全。6.数据孤岛、数据难以共享
国内征信行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金融机构数据、政府服务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分别散落在各机构中,大量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数据未能实现统一的征集和标准化处理。政府公共服务数据则是由公检法、税务、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分别披露。生活类数据更是分散在日常吃穿住行用等各类场景中,线上线下数据混杂,一人多账户多设备或多人共享账户等问题导致线上数据难以归集到数据主体等问题始终存在;另一方面,征信机构对独家数据有较强的保护意识,这是其核心竞争力。各方都希望能够共享他人信息而独享自身掌握的信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由此形成了一种“囚徒困境”的市场局面,数据孤岛问题难以消除
4.行业政策
2003年,国务院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批准设立征信管理局,标志着征信管理工作开始起步。2008年,国务院将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职责调整为“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全面履行对征信业的管理职责,征信管理工作步入正轨。
2013年,国务院印发《征信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征信业进行监管,从而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的地位。借鉴国外征信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征信实际,确定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方参与的征信业监管体制。
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提出中诚信、芝麻信用、前海征信等8家机构做好试点准备工作。2018年2月,由央行主导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已获许可。
5.意见和建议
(1)推进政府主导,增加企业征信机构获取信息的便利性,改变原本数据孤岛的形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2)完善征信法律制度和规范,建立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发展规律的征信法律制度以及业务规则。
(3)推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技术为征信赋能。
(4)推进征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深度开发满足市场主体需求的特定征信产品,可以在既提供征信报告查询等服务产品,也能够提供特定场景和需求的创新性、个性化信用产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对于征信产品的需求。
(5)建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在使用信用信息时也注重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简而言之,相信在制度、规范、标准、创新、技术的引领下,征信行业征战“蓝海”市场的信心会更足。
第三篇:白酒行业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汇总
白酒行业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汇总
2014-06-07 中国酒业杂志
白酒行业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
(1)“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该规划纲要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扩大消费内需对扩大内需的战略作用,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强公共安全体制建设,保证食品药品安全。
(2)产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 9 号),延续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国家发改委令 40 号)中的规定,将“白酒生产线”列入“限制类”。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对此类项目,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支持。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内需,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 年 1 至 2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陆续审议通过了包括轻工业在内的十大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轻工业承担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振兴轻工业必须努力扩大市场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走绿色生态、质量安全和循环经济的新型发展之路,具体包括:积极扩大城乡消费,增加国内有效供给;加快技术进步;强化食品安全;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优势品牌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培育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3)税收法规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字[2001]第 084 号),规定从 2001 年 5 月 1 日起,粮食白酒、薯类白酒计税办法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规定的实行从价定率计算应纳税额的办法,调整为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计算应纳税额的复合计税办法,(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销售额×比例税率)。其中,定额税率: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均为每斤(500 克)0.50 元;比例税率:粮食白酒 25%,薯类白酒 1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规定从 2006年4月1 日起,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调整为 20%;定额税率为0.5元/斤(500 克)或 0.5 元/500 毫升;从量定额税的计量单位按实际销售商品重量确定,如果实际销售商品是按体积标注计量单位的,应按 500 毫升为 1 斤换算,不得按酒度折算。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 539 号)规定自2009 年 1 月 1 日起,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如果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与修订前相比,组成计税价格公式的分子增加了“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380 号)及附件《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 ,规定自 2009 年 8 月 1 日起,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高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 70%(含 70%)以上的,税务机关暂不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对设立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中,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 70%以下、年销售额1,000 万元以上的品种,由税务机关根据生产规模、白酒品牌、利润水平等情况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 50%至 70%范围内自行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其中生产规模较大, 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的需要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税务机关核价幅度原则上应选择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 60%至 70%范围内。已核定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生产企业实际销售价格高于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按实际销售价格申报纳税;实际销售价格低于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按最低计税价格申报纳税。已核定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持续上涨或下降时间达到 3 个月以上、累计上涨或下降幅度在 20%(含)以上的白酒,税务机关重新核定最低计税价格。
2012 年 7 月 13 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有关条款解释的通知》(财法[2012]8 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第二款“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售的,不再缴纳消费税”进行了解释:委托方将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为直接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不属于直接出售,需按照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4)白酒生产许可证制度
2005年 9 月 1 日起, 国家对生产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包括白酒生产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2006 , 国家颁布了 《白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该细则规定:国家发改委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中,将白酒生产线列入限制类目录。此后,国家质检总局于 2010 年 8 月发布《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 版),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的必备条件,并在《关于调整部分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公告》中规定,将规模以上(即年销售额 500 万元以上)白酒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审批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实施调整为由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许可证有效期为3 年。
(5)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
2005 年 2 月,经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同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布实施《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 ,推行“纯粮固态白酒标志”。
(6)酒类流通管理政策
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商务部 2005 年第 25 号令)自 2006 年 1 月起施行。该管理办法规定包括酒类批发、零售、储运在内的酒类流通实行经营者登记备案制度和溯源制度:酒类经营者按属地管理原则,填报《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 ,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酒类经营者在批发酒类商品时应填制《酒类流通随附单》 ,在酒类流通的全过程实现单随货走、单货相符,以实现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同时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
(7)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
针对 2012 年底曝光的白酒塑化剂事件,以及屡禁不止的以假酒、劣质酒冒充高档白酒的现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 2013 年 11 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 《通知》明确了要严格落实白酒生产企业责任主体,从源头保障白酒质量安全。强调了原辅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监管、产成品出厂检测、白酒标签监管的全过程监管。并着重强调了对塑化剂污染物的控制措施,严禁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白酒,严禁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 《通知》还要求强化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专项整治和抽查的手段,督促企业满足生产许可条件,强调了对白酒加工小作坊的监管要求,明确了要完善白酒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和退出机制。
第四篇:简述我国征信立法发展
简述我国征信立法发展
随着我国征信行业的逐步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一些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征信体系的建设。但是,作为征信体系制度基础和核心的法律规范仍没有得到完善,征信行业的发展需要完善征信法律制度来规范和促进。
一、国外(个人)征信法律体系现状
征信立法对征信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在协调个人权利保护与征信行业发展的矛盾方面的立法大致有两种模式,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平衡保护模式和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严格保护模式,立法的不同倾向必然导致国家之间征信业长期发展结果的重大差别。欧洲国家征信起步时间与美国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欧洲国家更为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对征信机构的限制较多,征信机构的运作成本较高,最终导致欧洲征信业的发展落后于美国。近年来,欧洲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立法倾向对征信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许多不良后果,对一些法规着手进行修订。
(一)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征信立法的基本情况
世界各国对信用信息征集活动的立法普遍较晚,大多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如意大利1996年的《数据保护法》、瑞典1998年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英国1998年的《数据保护法》以及西班牙1999年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在美国,作为信用报告活动的核心法规《公平信用报告法》也是1970年才正式颁布。而且多数国家的征信立法主要是针对个人数据的保护,而涉及企业征信的内容很少。美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中一些条款也涉及企业,但主体是关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在欧洲,基本上没有看到针对企业征信的立法文件。这可能与欧美国家的法律体系有关,关于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条款已经存在于相关的法律中,另外可能由于个人处于更为弱小的地位,需要提供更多的法律保护。
从征信法规的使用范围看,大部分国家没有为信用征集活动或机构单独立法。除美国以外,几乎所有其他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以个人数据保护为主要立法对象,信用征信只作为“个人数据保护法”的规范对象之一。英国《数据保护法》、瑞典的《个人数据保护法》以及加拿大的《个人信息和电子文档保护法》等法规的使用范围不仅包括个人信用信息征集活动,还包括医疗、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可能涉及个人信息登记的活动。国际法方面,联合国、OECD和欧洲委员会先后制定的有关公约,同样也是以个人数据保护为立法对象。(二)征信的国际法律
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和个人权利保护的国际共识的逐步形成,国际性的个人数据保护公约已成为国际法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性公约有三个:OECD在1980年制定的《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和跨国界流动的指导原则》、欧洲委员会在1981年签署和发布的《个人自动文档保护公约》和1990年联合国签署的《个人数据自动化档案指导原则》,这三个国际性公约的基本目的和基本内容大致相同,立法的宗旨都在于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人权自由,它们要求在信息数据采集、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做到公正、合法、准确,对敏感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以及对于跨国数据传输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也规定了数据主题的被告知权利和对自身数据正确性提出质疑、修订和消除的权利等。
(三)各国法规的基本内容
从世界各国有关征信立法的情况看,有关法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立法目的。表明立法的宗旨,同时也表明所立法规的倾向性。(2)信息征集的目的和动机。具体明确信息征集的目的和动机,保证任何信息的征集行为处在合理的动机之下。(3)信息的采集。对信息征集范围进行明确界定,以及对敏感信息的征集条件和方法。(4)信息的保存。对所征集信息的存储进行规定,包括存储方式、安全性措施、以及有关信息的保存时间等。(5)信息披露和使用。对信息的披露方式、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进行规定。(6)有争议信息的纠正。对有争议的信息或错误信息纠正的程序、费用负担、纠正完成时间长度进行规定。(7)特殊情况下个人信息的使用。对各种特殊情况下使用个人信息进行规定,比如涉及国家安全等若干方面。(四)欧洲与美国征信立法比较
除了在上面说到的基本内容大体相同外总体上,欧洲与美国的征信法律规制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欧洲国家很少有专门关于征信的立法,一般采取综合立法的形式来对个人征信业进行规范。而美国的法律体系是专门的征信法律法规,针对性非常强。与欧洲许多国家综合立法模式相比,它避免了综合立法容易出现的限制不严导致对个人权利的侵犯,限制过严又不利于征信行业发展的局面。因而从立法效率和效果上讲是比较好的。其次,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欧洲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非常重视,欧洲国家属于个人隐私保护型,而美国则讲求效率,属于金融效率优先型。欧洲各国把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的权利,欧盟《关于个人数据自动处理中保护个人问题的协议》制定的首要目的是,确保每个人的权利和基本自由,特别是隐私权得到尊重。其后各成员国的相应法律都贯彻了协议的以上精神。美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则更强调正确的信用报告和公平征信方法对银行效率的重要性,要求征信机构以公平方式满足消费者信用信息的商业需求。再次,欧美个人征信法律制度在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别。欧洲国家数据收集和使用相当严格,美国则相对宽松。欧洲国家规定:收集和使用个人信用数据,除了数据主体参与的合同和少数特殊情形外,必须征得数据主体明确同意,以及处理所有数据必须通知数据主体。征信机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用数据,应当确保出于具体、明确和合法的目的。这种严格的限制不但降低数据采集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征信机构的运营成本,从而使得私营初胸在这些欧洲国家的生存空间非常狭窄。而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没有对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制。美国私营征信下的法律体系对于征信数据的征集、使用方面的限制比较少,美国征信机构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用数据时,也没有必须征得数据主体同意的义务。美国的《格雷姆一里奇一比利雷法案》规定,金融机构与第三者共享消费者的信用信息,要求由持有信息的金融机构告知消费者,但30日内没有表示不同意,则可实施共享。在个人信用数据使用方面,美国的数据使用范围比欧洲国家更为广泛,包括信用和商业交易、债务风险评估、雇用目的、领取执照、福利的资格认定等。
因此,欧洲国家征信机构运转比美国成本高,效率低。美国的法律体系更加注重征信行业的运作成本和行业发展,这也是美国征信行业比欧洲国家更为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欧美在个人征信规制上的差异除了本身文化等的不同外,还在于其模式的选择。欧洲是政府主导型,个人征信机构主要依托于政府,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个人的利益更为重要,因此,欧洲国家征信立法规制的重点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而美国是市场主导型,各征信机构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市场要运作,就需要给企业更大的空间发展,因而,美国征信立法规制的重点在于对个人征信机构的积极诱导,促使其自由发展。
二、我国征信法律体系现状
我国目前法律体系中专门规范征信管理的法律法规或与征信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多,但涉及到征信管理的法律法规却非常多。我国现行征信法律体系以规章为主,法律和行政法规为辅,总体上法律效力层次不高。(一)法律层面上的征信立法
由于我国征信业发展较晚,整体上尚未形成统一、全面的法律规范,与征信管理有关联的原则性规定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条文。例如《宪法》中明确了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护,《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诚信守法的法律原则,《刑法》中规定了对诈骗等犯罪行为的处罚,但缺少与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法律。所以说我国目前在法律层面上的征信立法是缺失的。(二)行政法规层面 上的征信立法 在行政法规方面,我国目前直接规范征信行业的法规也是缺失的,并且这类立法的进程发展缓慢。
例如《征信管理条例》早在2002年底就已报国务院法制办审查,并在2003年列入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但2004至2007年却没有被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在现阶段征信行业急需法规指引的情况下,《征信管理条例》的立法停滞导致了征信行业缺乏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这种情况目前也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因此,《征信管理条例》也被入国务院2009年一类立法计划中,是力争年内完成的重点立法项目。
作为我国征信行业管理的重要法规,《征信管理条例》中将规定信用评级的内部制度、业务、流程、讯息披露等细则,解决信用评级中的利益冲突、不正当竞争、信息垄断、市场保护等问题。
除了正处于立法阶段的《征信管理条例》,国务院已经在2007年1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各部门的职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及公开信息的具体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
政府信息公开是信用信息服务业即征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征信机构采集相关政务信息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外,在征信标准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在2006 年底发布了我国首批征信数据元标准,包括《征信数据元 数据元设计与管理》和《征信数据元个人征信数据元》两项标准。随后,为了规范征信数据元的注册与管理活动,加强征信数据元标准的动态维护,确保数据元标准的有效性、适用性,扩大征信数据元标准应用范围,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又在2007年公布了《征信数据元注册与管理办法》。其中,《数据元设计与管理》是指导性标准,结合征信业务特点,对征信数据元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征信数据元的表示规范以及特定属性的设计规则和方法进行规定,明确了征信数据元的动态维护管理机制,为指导征信机构或其他相关信用信息报送或使用机构编制征信数据元目录提供了统一的方法和指南,适用于所有征信业务相关机构的数据元设计与管理活动。《个人数据元》对个人征信业务涉及的金额/利率/比率类、日期/时间类、地点/地址类、数量类、人员类、机构类、银行业务类、非银行业务类以及其他类共9类100多个基础性、通用性数据元进行了统一规定。而《征信数据元注册与管理办法》则规定了注册机构职责、注册申请与受理、注册申请评审以及注册系统的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标准化是实现信用信息共享的重要工具之一,征信标准化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从我国征信业发展的需求入手,从具体内容到制度安排充分考虑了银行信贷信息及其他反映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各类信息的不同特征,对有效整合大量分散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部门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层面 上的征信立法
与行政法规相比,征信的部门法规、地方性法规则显得比较多,其数量已经超过了60部,而征信立法已经相对完善的美国现行有效的征信方面立法只有16部,我国征信体系各地方各自发展的情况比较突出。
1.在个人征信立法方面,各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先后公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用报告本人查询规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异议处理规程》,《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湖南省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海南省征信和信用评估暂行规定》、《湖北省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与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法规。200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在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和保障个人信用信息安全和合法使用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是办法涵盖范围超过了办法的制定机关。办法中的某些规定表明数据的信息为个人金融信用信息,但办法同时规定其所称的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信贷信以及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而且对收集的信息范围没有作限制,容易导致信息过度收集,造成对个人权利的侵犯;第二是数据库使用问题。《办法》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个人信贷时必须使用该数据库,这是以行政命令进行市场垄断的行为,不利于征信行业的发展;第三是《办法》属于部门规章却涉及许多只能有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内容;第四是《办法》对征信服务中心的定位和运作模式未作明确规定。
深圳在2001年底通过了《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该《办法》总共有25条,除了明确征信机构、个人征信、个人信用评级、个人信用信息等基本概念以及征信机构、信用信息提供和使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义务,还明确了征信行业的准入制度。该《办法》规定了征信监管机构、征信原则、征集信息范围、服务对象、个人对本人信息查询权、异议权以及错误信息的更正程序、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和使用记录信息数据和资料的危害和管理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等,规定了征信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应当报经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监督委员会同意。《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对个人征信的立法,该办法对规范个人征信、推动深圳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为后来其他省市征信管理办法的制定提供的较好的参考。
上海市在2003年12月通过了《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也规定了个人征信的管理部门、征信原则、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和方式、信息加工和提供的有关事项以及异议信息的处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与深圳的管理办法相比,《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在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利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如增加了有关禁止采集的信息、禁止采集的方式、系统安全的要求以及征信机构服务约定等,同时还规定涉及银行相关业务的应当向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报告。
2.在企业征信方面,目前,北京、深圳、天津、上海、浙江、四川、湖南、安徽、海南、内蒙古、山西、江苏、广东、黑龙江、湖北、辽宁、苏州、汕头、太原、郑州、南宁等省市都已经先后制定了企业征信有关地方规章。
三、现行征信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效力层次不高
目前,我国直接规范征信行业的法律规范缺失,日常工作中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为主要依据,法律效力层次较低,征信管理立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征信业务的开展还是监督管理都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
部门规章方面,目前人民银行进行征信管理主要依据的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在征信体系建设初期,由于涉及的主要是金融系统信用信息,这两个部门规章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征信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入,非银行信息采集、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以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的逐步开展,征信涉及的单位、部门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大量涉及企业、个人的基本信用信息都掌握在如公安、法院、人事、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银行、公用事业单位、通信、保险等机构手中,这些部门和机构的信用数据档案系统相互分割和封闭,现有的两个管理办法的部门局限性和法律效力不足使得其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地方性法规方面,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非常多,但是其效力通常只限于该行政区域,对于出现跨区域的征信纠纷,监管机构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依据,难以发挥日常分析、监督及管理职责的作用。同时,地方性法规只针对本地区的情况而制定,各自之间存在较多不同,也不利于征信行业统一规范化管理。(二)法律体系缺乏协调性
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法律约束,相关的征信规定显得比较分散和凌乱,部门或地方出台的低层次法律规定在同一法律效力层次之间缺乏协调或协调性很差。例如,贷款卡的管理依据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发布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管理办法(试行)》。但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后,按照其规定,由于贷款卡核发没有明确的许可年限,被许可人不在集中年审期间提出贷款卡的延续申请不应算是违法违规,在其备齐所需资料进行补年审申请时必须按规定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这个规定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集中年审制度就产生了不协调。(三)法律规范内容够不全面
1.缺乏被征信人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被征信人作为信息主体,其信息应当公布到什么程度,出现信息泄露是否有补救措施等方面在法律上都没有明确。例如,在我国目前法律体系中,我国对公民隐私权事实上采取的是间接保护的方式,由于没有明确隐私权的内涵和外延,仅是在宪法中以间接原则性的规定加以确认和规范,隐私信息的范围、隐私保护措施缺乏具体的规定。《巴塞尔协议》等国际条约中均明确要求“信用信息共享与保护个人隐私信息要寻求平衡”,这也是我国征信管理的一个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明确的立法依据,使得隐私权中的个人信息与公共信息难以区分,数据保密范围难以界定,信用信息共享与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之间的平衡也就难以控制。
目前的地方性法规中,仅在一些条款中体现了对信息主体权利的保护,如禁止披露的信息、允许本人查询、及时更新数据库等等,但是并不全面具体,缺乏现实可操作性,无法起到充分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作用。2.缺乏规范征信行为主体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对征信机构的市场准人和退出还没有统一的审批部门、标准和法律依据。如企业资信、证券评估机构等金融服务性机构,目前由人民银行批准设立,执行依据为《关于企业资信、证券评估机构审批管理问题的函》(银函[1993]408号)和《关于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等机构从事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业务资格的通知》(银发[97]547号)等文件,但在已公布的《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并未将征信机构的市场准入列入,因此人民银行目前批准设立征信机构的执行依据严格来说也是缺乏法律效力。正处于立法阶段《征信管理条例(草案)》在征信机构市场准入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草案》则规定设立征信机构除应当符合公司法人的一般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公司注册资本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单独从事法人、其他组织征信业务的公司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二)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具有数据处理、分析等相应业务知识的专业人员;
(三)有严格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保密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
(四)征信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这个规定从注册资本、专业人员以及制度上限定了征信机构进入征信市场的条件。
3.缺乏规范信用信息采集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信息采集范围没有明确界定。由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隐私权”的规定模糊,导致在信用信息采集过程中信息采集机构很难明确界定,这也需要在未来征信立法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目前的地方性法规中,对信息采集做了一些规定,如个人信息的范围,无须同意即可采集的个人信用信息范围以及禁止采集的信息范围,但是这些规定并不全面具体而且各个地方的规定有较大的差异,缺乏现实可操作性,也不利于信用信息的共享。
四、结语
可见,国外征信立法都是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平衡保护模式和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严格保护模式,不断完善的征信立法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征信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当地征信业的发展,而我国的征信立法则是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途径,制定法规与建立征信系统计划是同步进行的,征信立法存在法律效力层次不高、法律体系缺乏协调性以及法律规范内容够不全面等问题。针对我国现行征信立法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来统一规范征信机构的发展,保护被征信人的隐私权利。
在我国征信立法过程中,一是要参考国外相关经验,参考以美国为代表的平衡保护模式,既要对被征信人的隐私进行充分和适当的保护也要对征信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应该避免因为严格保护被征信人隐私权利而限制了征信业发展情况的发生;二是征信立法应坚持初步细化的原则,在对信用征集的每个环节的条款不作过细的规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再通过增加《细则》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规定。
附件一:我国现行法律有关个人隐私的规定摘录
1、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140.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993年6月15日第579次会议讨论通过)法发〔1993〕15号
七、问: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如何认定? 答:是否构成侵害名著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对未经他入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十、问: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形式如何掌握?
答: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十一、问:侵权人不执行生效判决,不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应如何处理?
答:侵权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不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和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并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六项的规定处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四十四条 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六)泄露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
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六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一百二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二百三十一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十条 代理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
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四十五条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篇:如何建立我国的征信体系
如何建立我国的征信体系
一:征信体系介绍:
征信活动的产生源于信用交易的产生和发展。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货币借贷和商品赊销等形式,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授信者(债权人)相信受信者(债务人)具有偿还能力,而同意受信者所作的未来偿还的承诺。但当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信用交易的范围日益广泛时,特别是当信用交易扩散至全国、全球时,信用交易的一方想要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就会极为困难。此时,了解市场交易主体的资信就成为—种需求,征信活动也应运而生。可见,征信实际上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
征信体系指由与征信活动有关的法律规章、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征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为借贷市场服务,但同时具有较强的外延性,也服务于商品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过上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文化、历史不同,不同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从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征信体系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会员制三种模式。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北欧国家采用市场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几个欧洲国家,日本则采用会员制模
二: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
1我国征信体系:
市场化改革给我国商业性征信机构的产生提供了内生动力,然而,寡头垄断型的银行业结构,国有和国有控股银行缺失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消费信用发展起步晚、规模小,人口流动性小等因素抑制了内生于市场的征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在内生的私营征信业受到诸多体制和经济约束而不能充分发展情况下,政府不得已选择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公共征信机构,从而形成了中国目前的多层次征信体系。实质上,这是在自然的制度变迁进程受阻的情况下,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弥补征信制度供给不足的一个必然结果。从动态演化角度看,应该通过构建合理的竞争和合作机制、完善金融业结构和制度、完善法规、市场主体培育、改革行政结构等手段推动市场导向型的商业性征信发展成为征信市场的主导力量,让公共征信逐步从征信市场退出。
2我国征信体系的主要缺陷
落后的征信数据库。建立完备的征信数据库,并以市场机制来经营征信数据库,是构建征信体系的重要任务。在许多发达国家,征信公司自己建立并经营企业资信和消费者个人信用数据库,并通过数据的组合等方式扩大某些数据库容量,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为数不多的大型征信数据库。例如,美国邓白氏公司的企业资信数据库内动态存储有全球5700万个企业的完整资信档案,Trans Union公司的消费者个人信用数据库中存储有2亿多?肖费者的个人信用档案。我国的征信数据库建设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征信数据库的不完备。由于征信数据源有限,收集和组合征信数据的技术落后,国有企业存在征信数据保密的传统,以及掌握征信数据源的政府部门受局部利益驱动而控制数据等原因,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征信数据库,更做不到对征信数据进行及时、动态的更新。
不成熟的征信业。发达、规范的征信业是完善的征信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保证征信体系平稳运行的微观基础。发达国家的征信中介机构因其中立、高效的征信产品和服务而成为所在国征信体系中的亮点。而我国征信业的现状则令人担忧:首先,征信市场规模有限,以我国的企业资信调查报告类产品市场为例,1999年的行业总产值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只有美国同行业当年产值的几百分之一。为争夺有限的市场和业务,中介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如在征信活动中“偷工减料”、迎合客户的不正当要求等,使征信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大打折扣。其次,我国与社会信用有关的高等教育刚刚起步,征信领域中的人力资源极其匮乏,以征信产品和服务为主题的各类培训虽然不少,但师资和教材的质量都亟待提高。许多征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低下,甚至有些从业人员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有意提供虚假信用信息,严重影响了征信业的成长壮大。再者,由于征信数据还没有完全开放以及缺乏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我国征信业提供的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3:我国征信体系的改进:
构建社会信用的法律框架。社会信用行为与管理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应该受到法律的制约。因此,我们要认真修订现行的法律,出台新的法律,将征信活动纳入明确且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框架内。一是强制开放有关征信数据。立法部门要明确界定有义务公开征信数据的政府部门和经济实体,界定应公开的征信数据之范围,并且以立法形式向社会公布,依法对垄断征信数据或拒绝公开征信数据的行为进行惩戒。二是保证公开数据的真实性。凡有义务公开征信数据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自觉保证所公开数据的真实性,特别是企业要及时提供真实的原始数据,并按规定保持原始数据的动态连续性。三是规范使用征信数据者的行为。征信从业人员和机构必须依法收集、整理和使用征信数据,对恶意篡改征信数据或提供虚假信用报告者,要给予法律制裁,决不姑息迁就。
建设完备的征信数据库。相关立法只能为征信数据库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我们还要加强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征信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使向社会开放的征信数据库更加完整,更具有真实性、公正性和可利用性。完备的征信数据库并不意味着不加选择地将所有信用数据都收集起来,而是要根据效益与效率的原则,选择重要的数据和设计最佳的库容量。事实上,只要开放征信数据的使用权,经过使用者不同方式的数据组合与分析,征信数据库所含的信息和功能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扩展。鉴于具体国情,目前可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经营征信数据库,促进数据组合与分析机制的形成,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也能产生示范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要鼓励民间组织进入征信数据库的建设与经营,最终使征信数据库的建设与经营市场化,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征信数据库,政府自身也可实现从“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身份转变。
四 我国征信建设的成绩:
中国的法制建设逐步走向成熟,各种法律法规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应运而生,但征信立法工作仍然滞后,《条例》的出台将填补中国征信立法的空白,而且对于推动中国征信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网民提出,《征信管理条例》一旦立法通过,其内容和规定就可成为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这表明我国征信立法进入了快车道。
中国征信法律制度建设已有时日,但距离建立统一的征信法律体系仍任重道远。现有的征信规定多为规章、地方法规,呈部门、地区分割之势,与市场经济对统一市场的内在要求相悖,加之现有的规定本身也不乏需要完善之处,所以,在着眼尽快制定统一的征信法律或行政法规长期目标下,此次《征信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对推动整个中国的信用进步,乃至中国经济长远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尚不成熟的中国征信行业而言,加快立法进程,加强对征信业的有效管理,是确保征信业和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立法要求各商业银行及其他信用信息提供者在向征信机构报告企业或个人的不良信用信息时,应提前通知企业或个人,以保证征信信息的准确性。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征信程序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对减少事后社会成本,包括诉讼成本,不无裨益。银行作为经营
者应该承担起更多的提醒信用风险的社会责任,在将不良记录提供给征信系统前,应该建立善意确认制度,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当事人,给当事人提供异议和申辩的机会与渠道。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成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为全国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这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和个人从事经济金融活动的信用状况将被记录到“经济身份证”上,成为与本企业(本人)永远相伴的档案。如果逾期还贷或有其他违反合同的规定,那么“经济身份证”将被抹上灰色的一笔,今后向银行申请贷款就可能面临更加谨慎和挑剔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