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议室音响系统工程详解
会议室音响系统工程详解
会议音响系统工程是泛指与会议相互关联的声、光、电设备及软件的集成。会议系统设计就涵盖上述方方面面。会议系统的集成是通过认真的分析和理解客户的需求,执行规划设计的项目。运用技术的手段,最佳的解决问题,从而给客户提 供最大价值。在预算内、预期内、收获预想的结果。最终使用户得到满意。
典型的会议声系统包括会议传声系统(CMS)和会议讨论系统(CDS)、会议译音系统(CIS)、语言分配系统(LDS)和会议表决系统(CVS)等。
会议设计之前,要进行调研和勘查。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会议系统规划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会议系统使用的目的性、会议系统构成的级别、服务的范围、会议管理的能力、与国际应用环境的思考等等。
一般一个会议可分为:
报告模式:一人讲大家听,由主持人,大家面对面。一般性扩声基本投入取决于会议室的建筑面积。
讲演模式:扩声形式雷同报告模式,但要预备听众的提问扩声。视频要有显示系统。
讨论模式:圆桌环坐会议形式,可以具有顺序发言控制、每人发言时间控制。也可扩展投票系统、同声传译等功能。功能越多投入成 本越大。
调度会议模式:更强调多画面、多信息的显示。也可强调本地、异地通讯。及决议分发、记录。投资成本取决于内容的具体要求。但这往往是工作条件的必须配置。
多媒体教学培训:基于多媒体会议物理环境,增设教学软件。课件分发,作业提交,老师访问,个别答疑,考卷评判等功能。当然也可以增加语言培训功能。
会议广播模式:是联席会议模式中的单向模式,即主会场的声音和图像仅能在分会场接收。而主会场的不到分会场的任何信息。是联席会议模式简易模式。
多媒体会议模式:在会议扩声形式上更多的运用视频显示系统,如多画面的单屏显示,多屏多信息显示。圆桌升降器信息显示。
摄像发言的自动跟踪、计算机图像信号的记录等不同形式。功能越多投入成本越大。
不同的模式设备配置不尽一样。但没有必要要求各种功能都要求,因为建筑结构及桌面形式可能就决定的限制了一些需求。其他辅助设备提供更加便利的控制、传输和显示功能。多功能没有专用的好。
会议室音响系统主要设备具体特点: 同声传译会议系统、调光系统、投影/显示系统、多媒体会议控制系统、音频传输及控制系统、音响扩声处理系统、环境、灯光控制系统等。
而除此之外,每种不同的场所所对专业音响的要求及解决方案都是不一样的。专业音响设备对使用者有很高的要求,深圳一禾音响公司的项目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各种器材的功能和使用都十分的了解,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精确地听音能力、极强的调试水平、强调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一个设计合理的专业音响系统,不应只关注电声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而应该考虑到实际的声音传播环境,并在其中进行精确的现场调音,因此说难点在于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第二篇:会议室音响 选择技巧
会议室音响择选技巧:
大型会议室音响选择:最好是选用平板音响,往墙上一挂,声音传播很宽广,清晰度也会提高。
会议室音响现在都很流行平板音响的哦,在会议室里挂几幅画就是音响了,不仅是美观大方,且会议室里的声音传播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场感宽广均匀、无远近左右差别,清晰度高,声音还原性强。因享的美平板音响是无箱体无喇叭,采用发音板发音,声音从整块板出来,且发音板是蜂窝状的,声音发出时走的是弯曲波,即散布式的发音原理,把声音散布在室内的整个空间,空间感觉极其宽广清晰,还原性强,无论将声音开大或开小,声音都非常揉和亲切,提高试听效果。
上次我在南方网通开会,见到他们是挂的享的美平板音响,那么大的会议室,只挂了2只平板音响,整间会议室里的场感很好,声音极其宽广,清晰度很高,声音亲切有力,越听越精神。所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与记忆。会议结束后我专程去咨询了下他们的工作人员,才知是享的美平板音响厂家生产的,且是120W大功率平板音响。后面专程打电话给享的美厂家订了一套家庭用的家庭影院平板音响,用了快半年了,每天在家里进出时墙上的音响画面也很有欣赏价值,看看心情也舒畅。且音响的使用频率也增大了,因全家人都喜欢,一有空大家都聚在一起KK歌或来场大片,家庭娱乐气氛提高了不少,真是很享受。买对产品了,会创造出很大的受益呢!花小钱,造福了全家人的欢乐,很值得!
第三篇:会议室的音响扩声系统
会议室的音响扩声系统
众所周知,自然声源(如演讲、乐器演奏和演唱等)发出的声音能量十分有限,其声压级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迅速衰减。由于环境噪声的影响,使声源的传播距离减至更短。因此除去正规的音乐厅,歌剧院和话剧院以外,某些公众活动场所可以用电声技术进行扩声,将声源信号放大,提高听众区的声压,保证每位听众能获得适当的声压级。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电声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声系统的音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这些场合能满足人们对系统音质越来越高的需求。
扩声音响系统又称专业音响系统。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扩声系统非常简单,只要把话筒(及其他声源)、调音台、功放和扬声器箱连接在一起就能组成一项扩声工程。这种理解造成许多业主投入了不少资金,可得到的语言扩声效果却是声音模糊不清,反馈啸叫的干扰使声音无法开大,音乐重放时音质变调听之无味。
扩声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电子技术、电声技术、建声技术和声学艺术等多种学科,同时还须与视频系统(多媒体投影和摄像系统)、舞台或舞厅灯光系统、消防广播系统、寻呼广播系统和安保系统等子系统的密切配合和协调。扩声系统的音响效果不仅与电声系统的综合性能有关,还与声音的传播环境——建筑声学和现场调音使用密切相关。扩声系统的使用功能和音响效果涉及正确合理的电声系统设计和调试、良好的声音传播条件和正确的现场调音技术三者最佳的配合。电声系统犹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建声条件犹如公路,调音师犹如汽车司机。如果说汽车的性能是安全快速行驶的必要条件,那么公路路面的质量是平衡、快速行驶的重要基础,汽车司机的驾驶技术和经验是确保安全行驶的基本保证。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扩声系统作为一个系统问题,在系统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各种问题。在选择性能良好的电声设备基础上,通过周密的系统设计、仔细的系统调试和良好的建声条件,达到悦耳、自然的音响效果。
一、扩声系统分类
广义的扩声音响系统包含扩声系统和放声系统两大类:
1.扩声系统:扬声器与话筒处于同一声场内,存在声反馈和房间共振引起啸叫、失真和振荡现象。要保证系统稳定和正常运行,最高可用的系统增益比发生声反馈自激的临界增益低6dB。
2.放声系统:系统中只有磁带机、光盘机等声源,没有话筒,不存在声反馈可能,声反馈系数为0,是扩声系统一个特例。
扩声音响系统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室外扩声系统
室外扩声系统主要用于体育场、车站、公园、艺术广场、音乐喷泉等。它的特点是服务区域面积大、空间宽广、背景噪声大;声音传播以直达声为主;要求的声压级高,如果周围有高楼大厦等声反射物体,扬声器布局又不尽合理,声波经多次反射而形成超过50ms以上的延迟,会引起双重声或多重声,严重时会出现回声等问题,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声像定位。室外系统的音响效果还受气候条件、风向和环境干扰等影响。
2)室内扩声系统
室内扩声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系统,包括各类影剧院、体育馆、歌舞厅等。它的专业性很强,既能非语言扩声、又能供各类文艺演出使用,对音质的要求很高。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电声技术问题,还要涉及建筑声学问题。房间的体形等因素对音质有较大影响。
3)流动演出系统
扩声系统除了固定安装系统外还有流动系统。常用于各种大型场地[如体育场(馆)、艺术广播和大型宴会厅等]非文艺演出用临时安装的系统称流动演出系统。流动演出的音响设备必须结构紧凑,便于携带、运输和安装,可靠性高并能适应各种苛刻的使用环境。大型流动系统的投资大,通常向专业音响公司租赁使用。
4)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为宾馆、商厦、港口、机场、地铁、学校提供背景音乐和广播节目。近几年来,公共广播系统还兼做紧急广播,可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公共广播系统的控制功能较多,如选区广播和全呼广播功能、强制切换功能和优先广播权功能等。扬声器负载多而分散,传输线路长。为减少传输线路损耗,一般都采用70V或100V定电压高阻抗输送。声压级要求不大高,音质以中音和中高音为主。
5)会议系统
随着国内、国际交流的增多,近年来电话会议、电视电话会议和数字会议系统(DCN)发展很快。会议系统广泛用于会议中心、宾馆、集团和政府机关。
会议系统包括会议讨论系统、表决系统、同声传译系统和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要求音、视频(图像)系统同步,全部采用电脑控制和储存会议资料。
二、扩声系统设计
扩声系统设计通常都从声场开始,然后再向后推进到功率放大器、声处理系统、调音台、直至话筒和其他声源。这种逐步向后推进的设计步骤是十分必然的。因为声场设计是满足系统功能和音响效果的基础,它涉及扬声器系统的选型、供声方案和信号途径等。只有确定扬声器系统才能进行功率放大器驱动功率的计算和驱动信号途径的确定,然后再根据驱动功率的分配方案进一步确定信号处理方案和调音台的选型等。
声场设计是扩声系统的基础,涉及系统最终的音响效果,但也是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现在可采用EASE3.0以上版本的声学软件工具进行计算,最终可获得满足预期要求的声场设计报告[1]、[2]。声场设计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要求。
根据不同会议的需要,可以配置带表决的会议系统或同声传译系统。
在表决时,代表只需按下自己面前设备上的表决键,表决结果会显示在主席机的LCD屏上,或通过CCU和DCN软件显示在会议室的其它大屏显示设备上。
同声传译一般最少采用1+3(一个母语种和三个受译语种)语种的传译,除正式代表外还可根据需要
增设旁听的席位。
语种分配可经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
有线语种分配利用DCN系统的电缆干线向会议参加者分配翻译语种,正式代表通过接到装有通道选择器的发言设备上的耳机收听翻译语种,列席代表通过接到通道选择器上的耳机收听翻译语种
无线语种分配利用红外系统实现无线传送
典型红外系统由红外发射机,辐射器,红外个人接收机组成:
-红外发射机:为每个语种通道产生一个载波
-红外辐射器:用于向整个会场分布红外线信号。
安装辐射器时可以将它们嵌入墙面或天花板。正确调整辐射器的安装位置,可达到最佳会场红外线信号覆盖。
-红外接收机:最多可接收16个语种通道,具有高速换档的通道选择功能,LED显示以及语音放大等功能。
第四篇: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师简介和系统工程师能力发展框架(2012-03-10 20:24:47)▼
标签: 系统工程 cmmi 项目管理 架构
分类: 工程
系统工程是一门非常前沿专业,在美国系统工程师是最热门的职业,在中国虽然很多人放在嘴上,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这是个什么职业?有人甚至说这是个当总统的专业,简直是在侮辱系统工程师。系统工程最初起源于航天、航空、军事部门,由于卫星、飞船、飞机、导弹这些产品的研发需要很多专业的综合,所以诞生了系统工程;后来该专业也扩展到民用部门,包括民用航空、铁路系统、通信系统、医疗设备等,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照相机也涉及系统工程。中国最初提出系统工程就我所知大概是钱学森了,但是从他的系统工程概念还不算太成熟,主要偏重于管理,而实际上系统工程跨越了技术和技术管理,它与项目管理有所交叉,也有很大的区分。
以下是一个系统工程师的在项目开发中的所做的事情:
第一步,你要去研究市场,了解用户有什么问题、想要些什么,有可能在市场上你已经有竞争对手,你还要调查对手的当前状态,最后你要为用户提出建议的解决方案,开发一个新的系统或是改造一个旧的系统。这时候你的系统可能仅仅是一个设想,你的系统可能很庞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潜藏着许多技术风险,而企业的未来就依赖于你的专业决策,这时候一方面你需要尽量满足用户的欲望,又要小心地避免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如果你的系统是卫星、飞机这样庞大的系统,一般的专业工程师如机械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这时候你才会闪亮登场。你要与用户签订合同,包括资金、进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系统的开发被划分为若干的阶段,资金分阶段的支付,每个阶段有确定的进入和完成准则,以避免潜在的风险。作为专业系统工程师,基本的能力包括技术规范编写、进度规划、分解工作是需要的,作为中国系统工程师(如果存在这个名词的话),尤为重要的是喝酒、吹牛皮、胆大妄为和玩弄词汇的能力。
一个需求分析的失败案例:曾经有一位工程师,他提出一个几乎是天才的创意,用卫星连接全世界通信,这个工程具有系统工程的特质,要发射66颗卫星,投资XX亿美元,但不幸的是,这个项目失败了。首先手机的发展很快占据了市场,其次卫星电话面临技术障碍,无法在室内通讯,而且硬件过于庞大。可以说项目的决策者没有系统的分析用户的需求、技术风险和竞争对手,导致项目的失败。这就是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
第二步,你要提出解决方案,或者叫设计,对系统
来说也可以叫架构开发。虽然是第二步,但并不说设计就一定在用户需求调查之后,为了占领市场,有时候它在需求调查之前就开始,有时候它随着需求分析同步进行。系统工程师在这个阶段要开发架构。什么是架构,这个词来自于最古老的工程行业—建筑业,风行于最现代的工程行业—软件业。打个比方,架构就好比人的骨架,潘长江就是吃的再多也长不成姚明,因为他们骨架不同。架构设计充满创意,系统工程师当深通于此,产品围绕架构组成系统。架构使用视图来表达,机械工程使用三个图表示三维实体,系统工程师则使用多个架构视图描述系统。好的架构就像金字塔一样悠久,坏的架构就像某些豆腐渣工程一样脆弱。作为专业的系统工程师,基本的能力包括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技术。
一个架构设计的失败案例:在某国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两车相撞了,在经历了5个月的调查后,事故报告公开,造成事故一条设计原因是,当一个采集设备被雷击故障后,传送给主机的状态信息一直保持为故障前采集到的信息,使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在不知道情况的时候保持最后的状态似乎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很多的设计师都非常习惯这样设计,但真的如此吗?这个系统的设计师是否做过“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CA不得而知,在项目中做FMECA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因为这首先要假设所有的设备都可能出故障,然后通过设计确保故障不影响安全,一些安全关键系统中要求连续两个故障或者两个操作错误或者两个操作错误和故障的组合不会导致致命事故。
管理相关:系统工程师脚踏两只船,一只是技术,一只是管理,因此常常与项目管理者的职责分配剪不断理还乱,通常来说项目管理者侧重于进度、资金、范围等,而系统工程师侧重于技术管理,包括技术状态、接口、需求等,什么?技术还有管理?是的,技术需要管理。系统工程师要像猎狗追踪每一个要求的落实,从最初的用户要求到向部件提出的要求直至获得明确无误的证据表明需求已经落实,否则部件设计师会像系统工程师欺骗用户一样欺骗系统工程师。曾经一个火星探测器坠毁,仅仅因为计算单位不统一,如果你是一个学生,计算单位错误最糟糕的结果是考试不及格,而在大型工程中就是数亿美元的损失,为此系统工程师要紧盯每一个接口,防止彼此设计的不匹配,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因为一个大型系统的接口从几百到几千几万。需求也罢、接口也罢,都要有秩序的管理。管理的技能是必需的。
验证:验证就是为产品满足需求提供证据的活动。如果没
有验证,系统的开发就会像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一样混乱。验证包含了检查、分析、演示、测试几个类别,验证也像需求一样划分为多个层次,从底层部件到最顶层的系统需要逐步的验证,验证是一项非常消耗资源的活动,因此系统工程师当小心的选择验证的类别、层次,以平衡进度、风险和成本。验证中的某些活动甚至需要独立的专业和工程师支持,例如试验工程师,因为测试设备的准备、开发并非系统工程师能够完成的。对于验证活动而言,除了数学分析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外,最大需要可能就是勇气和诚实,因为在验证活动中发现问题后,许多工程师由于面临各种压力或是采用鸵鸟政策视而不见或是伪造数据欺骗用户。
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教育,有些学校开了系统工程课,也是偏重于数学理论,以下是本人通过自学推荐有志于做系统工程师的人应该学习的知识、工具和需要进行的实践:
·
知识:
o
UML、SYSML标准:建模标准,类似于机械工程师的机械制图标准、电子工程师的电路制图标准,语言是有效率专业沟通和知识传承的保障,没有这些,沟通会陷入咬文嚼字的困境(巴比伦塔建造的失败是沟通失败的最好例子,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点),设计中所包含的思想也会随着时间而退化。
o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综合:描述了系统工程所需要做的工作内容,对照这本书进行实践和改进。
o
Incose System Engeering Handbook(国际系统工程协会系统工程手册)基于ISO15288,与CMMI类似。
o
System Analysis, Design,and DevelopmentConcept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有大量指导系统工程的技术内容,值得一读。
o
DoDAF: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DoD一个架构开发标准,很专业,可以参照学习系统架构。
o
其它基础专业:数学和英语要熟练,数学需要大量应用,英语是阅读系统工程书籍的必需;电子、机械、软件等要知道基础概念,对于特定行业的系统工程还更深入的了解相应的专业。
·
工具:
o
系统架构建模:Visio(用于建模表达)、Telelogic(同时用于建模表达和仿真)
o
仿真和分析:Matlab和Simlink
o
文字和表格:Word、Excel、PPT(编写文件、报告所必需)
o
项目管理: Project
·
实践:
o
需求分析实践:实践MOE、MOS、MOP、TPM分析过程,建立一个系统从顶层直至底层的指标关联。
o
规范编写实践:至少完成不同产品、不同阶段规范编写实践各一次,阶段包括系统规范、研制规范;
o
需求管理实践:完成一次全系统的需求跟踪表,能够在任何时候跟踪需求的达到程度;
o
架
构设计的实践:完成一次基于SYSML标准对系统的完整建模过程;
o
范围管理实践:完成一次WBS,理解WBS模板中各个分解在项目中实际含义;
o
进度管理实践:实践使用Project建立IMS,达到能够自动生成网络图、进行进度分析的效果;在项目进展中记录项目进度,获取第一手数据,积累自己对时间的预测能力;
o
技术状态和信息管理实践:与规范实践结合,建立项目三条基线:功能、分配、产品,实践文件版本管理和控制。
第五篇:系统工程
1. 系统科学辩证法
作者: 苗东升臧伟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2/1
2. 系统科学精要
作者: 苗东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1
3. 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
作者: 颜泽贤 范冬萍 张华夏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1
4. 系统科学概论
作者: 吴义生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4/1
5. 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及应用:优化方法与探索复杂性
作者: 伍进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6.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编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7.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编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8.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
作者: 许国志编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4/1
9. 增长的极限 图书标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书时间:2011-09-05
出版时间:2006-06
10.中文名:第五项修炼
外文名: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作 者:(美)彼得?圣吉 著,张成林 译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1]出版时间: 2009-10-1开 本: 16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