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莱芜局地质灾害治理
在具体工作中,莱芜局把确定项目区域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把握优中选优的选址原则,使土地综合整治与地质灾害治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关注民生密切结合,保证了项目区域选择的科学合理。一是与岩溶塌陷区治理相结合。近年来,项目区内大王庄镇孤山、寨里镇枯河等地段多次发生岩溶塌陷险情,项目实施后能从根本上解除地灾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严重威胁,符合当地村民多年来搬迁整治的强烈愿望。二是与改善灌溉条件、防止水土流失相结合。项目区虽有王庄河和胜利河两个支流,但这一流域枯水季节河道易干涸,雨量大时易造成水土流失,实施综合整治可有效改善水利条件,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的效果。三是与地理现状相结合。项目区丘陵、平原土地利用程度低,易于实施综合整治。
为切实解决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安居隐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苍溪县国土资源局通过精心部署和周密策划,本着“轻重缓急,分布实施”的原则,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做到领导、组织、责任、措施四到位,扎实开展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确保了避险搬迁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08年8月至今,已完成地质灾害避险异地搬迁90处801户,2762人从中受益,共计拨付
补助资金1762.2万元。
一、明确职责,强化工作目标。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县、乡(镇)两级成立了避险搬迁领导小组,制定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目标考核评分办法》,将工作细化落实到责任人和责任部门,保证了搬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严格实行工程验收,确保资金到位和有效使
用。
二、强化宣传,严肃工作纪律。一是召开座谈会、举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等各种形式,向避险搬迁农户广泛宣传防灾避险的意义、做法和资金补助标准,让广大农民了解避险搬迁政策。二是坚持搬迁工作的“两公示,一明白卡”制度,将拟搬迁的农户户名和搬迁政策公示,印制了地质灾害易发区避险安置明白卡,确保了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使涉险搬迁户真正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参与该项工作。三是严肃工作纪律。加强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补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按照工程建设进度进行了及时足额拨付。对实施工作进度定期通报,坚持“惠民行动”工程问责制,凡因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方法不当,影响搬迁进度和效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了搬迁工作的时效性。
三、科学规划,严格项目实施。为切实把这一“民生工程”办好办实,一是按照地勘单位的区划调查成果,严格搬迁的户数、户名、人口的审查,杜绝了工作中的虚报假报现象。二是编制了《苍溪县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实施方案》,在县、乡(镇)、村三级进行了公示,对搬迁的对象、原则、程序、具体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了规划科学性、方案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三是采用集中搬迁、分散搬迁、购
房搬迁等多种灵活搬迁方式。
四、坚持原则,创新实施举措。一是坚持尊重规划、户主自愿的原则。在严格实施区划调查的基础上,凡因规划需搬迁的,由农户自行写出申请,并签定搬迁协议,再实行公示,确保了避险搬迁农户“搬得出”,主动积极配合搬迁安置工作。二是坚持创新形式、搬迁有效的原则。积极搞好用地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闲置的土地和荒坡用于农民新建房实施安置。鼓励农户购置安全区内外迁户的闲置住房,降低搬迁成本。三是坚持强化安置手段、生活有保障的原则。为使搬迁户免除搬迁安置的后顾之忧,避免回迁现象发生,采取了多种形式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扶持力度,确保了搬迁户“能发展”。协调民政、救灾、扶贫、交通等部门向上争取资金,帮助搬迁区内群众安排项目,改善搬迁户的生活生产环境。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搬迁户拆除旧房复耕,采取调整规划的方式,统筹部署,纳入农户搬迁片区的投资项目,积极缓解农户的经济压力,打造增收致富平台。
一是召开清徐县地质灾害紧急避让搬迁安置用地会议,研究部署搬迁安置用地工作。7月1日,市国土局王献明副局长带队市国土局建审处和太原市土地储备中心人员,赴清徐县现场调研地质灾害紧急避让搬迁工作,并与清徐县政府对接召开搬迁安置用地会议,会议听取了研讨了清徐县地质灾害紧急避让搬迁安置方案等,分析了清徐县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形势,就避让搬迁安置用地工作达成了一致意见。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保障清徐县1209户受地质灾害威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在2010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吉久昌副市长要求相关部门尽快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搬迁工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搬迁工作。会后,太原市国土资源系统认真传达了吉久昌副市长的指示,要求各级部门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搬迁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此,市国土局主动介入,上门服务,保障清徐县地质灾害紧急避让搬迁安置用地。三是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区评估工作。保证地质灾害区评估资料详实可靠,具有说服力,要让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明白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搬迁的必要性,安置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料也要齐全,要让搬迁群众搬得放心、住的安心。四是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保障地质灾害防治搬迁用地。安置用地首先坚持避开基本农田,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为此,把地质灾害搬迁列入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范围,根据增减挂钩有关规定,统一做好项目区内的总体规划,安置用地指标通过实施增减挂钩来解决。五是落实保障措施,确保群众利益。建好安居工程,保障措施一定要落实,要与搬迁户逐个签订拆迁协议,为群众办实事,要尊重群众意愿,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复垦方案要明确责任主体、资金保障、复垦时间等内容,保证周转指标能够按时归还,保证责任到人。
(一)加强领导,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明确具体负责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任务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周密部署,靠前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按照防灾责任制的要求,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各隐患点所在地区、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责任,并明确专人负责。各地要根据《广东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并按照灾情速报的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和工作情况。
(二)制定防治方案,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要求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真组织编制和落实《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出本地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地区和具体防灾措施,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单位、监测预警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确定避灾方案和紧急疏散路线。各地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的形式,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各地要按照《广东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对违反规定或不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要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加强基础研究,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市、县(市、区)“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各地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强制性的内容列入其中。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必须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避免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新建城镇和村庄。
(四)消除灾害隐患,加快实施地质灾害搬迁与治理工程。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组织和领导,积极安排和筹措资金,加快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或治理工程进度。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全面完成今年84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工程,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的比例不低于15%、其他地区不低于10%的目标,确保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五)落实防治经费,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保障机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保障机制,根据本地区财政状况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地质灾害调查、预防和治理经费,并纳入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六)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防体系,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尽快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向社会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使处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做到“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自我救治”,增强社会公众自救互救和防灾避险的能力。加强汛前检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充分发挥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和地勘队伍以及有关专家在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处置工作中的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组织或指定一支抢险救灾应急队伍,以备承担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七)加强监管力度,依法查处地质灾害违法行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通过公示、督查、告知等手段,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制度,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审批新建住宅以及爆破、削坡和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依法查处违反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八)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同联动机制。要求各地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财政、民政、教育、城乡规划建设、水利、交通、公安、旅游、铁路、防汛救灾、气象等有关部门以及村委会要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互通情报,确保全省汛期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预警预报和防灾工作网络信息准确、畅通。各地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协同处置地质灾害的联动机制,形成快捷、高效的抢险救灾合力。
(九)加强技术协作,提高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水平。要求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水文等部门认真总结多年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成灾趋势分析,提高三级以上地质灾害预警等级的预报精度和预警信息发送到位率;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研究和开发,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月报、季报和年度总结工作。
(十)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积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和张贴宣传画、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宣讲团等方式,充分利用“3.1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纪念日、“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做到地质灾害预防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
第二篇: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华烨煤业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排查治理方案
2013年7月14日
华烨煤业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排查治理方案
为了搞好我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预防、消除事故,杜绝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深刻吸取近期发生的一些地质灾害事故教训,根据县煤炭局的要求部署,结合我矿实际,认真地对矿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排查,并成立了地质灾害排查治理领导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特制定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1、地质灾害治理领导组:
组长:杨恩伟
常务副组长:康继生
副组长:刘继祥曹彦明李铁强
李新建张军田任玉平
成员:郝小军赵西广官铁伧
2、地质灾害类型:
雨季来临可能发生地面洪水灾害,发生地面洪水灾害时,如果河道及山沟排水不畅或洪水过猛过急,就有可能出现山洪灌
井、山体滑坡、临时自建房及危房倒塌等严重情况,公司有住宅楼、办公楼、和生产性厂房、设施等各类建筑物,遍及整个矿区的各个角落。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倒塌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或者虽无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但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地质灾害原因:
进入汛期,由于雨量充足,导致地面出现裂缝,地基下沉,发生建筑物倒塌事故,山体渗水,出现弱面,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事故的发生。
4、地质灾害应对措施:
应定期组织人员对矿区范围内进行排查,对出现的塌陷区裂缝要及时用水泥砂浆灌浆处理,并回填出现的低洼处,对山体的挡墙与排水沟进行排查,及时处理排水沟杂物,保证排水畅通无阻,防止雨水从山体裂缝灌水。
5、发生地质灾害时救援、演练:
当发生山体滑坡事建筑物倒塌事故后,救援人员达到现场应根据现场情况,首先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现场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行排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确保抢救人员的安全,井然有序地疏散群众、维持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的交通畅通,要及
时将抢救物资和设备运抵抢救现场。医务人员在事故区域附近抢救,对伤员进行简易包扎后,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矿每年要编制地质灾害演练计划,规定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等,组织或协调应急演练,每年至少要演练一次。华烨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灾害的演练和实施工作由调度室总负责,各专业科室具体负责分管专业的地质灾害演练工作。
第三篇: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自查报告
北京瑞信投资有限公司滦平矿业分公司
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滦平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加强汛期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我公司加强了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本矿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措施,配齐配足了人员,备足抢险物资,并于近日对本矿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一次全面大排查,对地质灾害特别危险点的危急程度及受胁情况进行逐一核实,排查工作中,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其具体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一、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严海生(安全副总)
副组长:王
静(生产矿长)
成员:赵巍巍(安全科长)
杨青山(生产副矿长)
史全信(生产副矿长)
曹玉洪(生产副矿长)乔术强(安全科)
李艳军(技术科)赵
然(技术科)
领导小组下设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采矿办公区,由杨青山任办公室主任(手机:***)。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知识讲座,确保全员具备地质灾害应对意识。
三、对本矿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一次全面大排查,及时排查及时治理,其具体排查情况如下:
1、对我矿的施工场地、办公区、职工宿舍、餐厅等靠近山坡的建筑设施进行了认真检查,排除了有活动可能的山体,消除了山体滑坡的危险。对房屋全部进行了检查,消除了危房。
2、挖设、安置、疏通了矿区范围内的排洪渠道,加强、加固了山坡及主要建筑。
3、组织了专门的队伍在矿区地表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山体裂缝、地面塌陷、房屋裂缝、公路塌陷等隐患。
4、检查了建筑物、配电室等重要设施的防洪、防雷设施情况,确保建筑周围排水畅通、建筑地基不受洪水浸泡,并装备了有效的防雷装置,保证了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免遭雷击。
5、我矿的井口、建筑物均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矿区现开采范围内无其它小井,并采取可靠的安全度汛措施。
6、对矿区防汛机动设备、库房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也进行了检查,补充了短缺的设备和物资,做到车辆、司机、队伍、物资四落实,保证了矿地质灾害排查监测治理领导组统一调用。
7、井下采掘工程施工时,严格按照规程措施执行,切实抓好井下“一通三防”、“水害治理”、“顶底板管理”,杜绝了井下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洞井塌方、冒顶、偏帮、突水等。
8、公司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落实了工作经费,并严格落实执行了汛期值班制度和巡查制度,能做到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应对。
四、根据矿区巡查情况,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完善了各项防灾措施,配齐配足了人员,备足抢险物资,做到车辆、司机、队伍、物资四落实,确保统一调用,强化矿井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抓好了地质灾害应对措施,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北京瑞信投资有限公司
滦平矿业分公司 2014年6月24
第四篇: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方案
炉峪口煤矿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方案
一、地质灾害点及相应防治方案:
1.矸石山,位置,占地,居住人口
治理方案:
(1)由于受矸石山山体滑落等地质灾害威胁,在汛期来临前对工业区、生活区排洪沟进行清理疏通,汛期由抢险救灾小组牵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巡查,保持警惕,发现问题及时制定专项治理措施,严禁矸石山下的临时住宅回迁。
(2)定期观测矸石山的移动情况,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3)在每年多风季节组织人员对矸石山黄土覆盖进行巡查,确保厚度不低于规定要求。
(4)如遇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矸石山大面积滑落,生活公司负责组织撤出受矸石山滑落威胁的人员、人员安置以防突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及时与公司第二医院联系保证受伤人员得以及时治疗。
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及职责:
矿成立地质灾害救灾抢险指挥部,由矿长、党委书记任总指挥,各副矿级领导任副总指挥。指挥部设在矿生产部。
指挥部下三个组:
抢险救灾组:生产矿长任组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安监处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生产部、技术部、安监处、机电部、保卫部、运营部、机运队、机厂、污水厂、多经公司、劳动公司主要行政领导
组成。职责是负责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抢险救灾和恢复生产重建工作。
政工组:纪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人副组长。成员包括党工部、团委、工会、纪委、保卫部等部门领导组成,矿下属单位支部书记配合。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抢险救灾情况的宣传报导、治安保卫和职工家属的思想稳定工作。
后勤保障组:经营矿长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成员由两办、工会、企划部、供应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生活公司、公司第二医院领导组成,车间工会主席配合。职责是负责抢险救灾的物资、资金保障、人员安置、接待上级领导、灾害期间生活保障、卫生防疫、伤病救治、遇难人员善后处理等项工作。
第五篇:地质灾害治理计划措施
地质灾害治理计划措施
批 准: 校 核: 编 写:
目录 工程概况...............................................1 2 地质灾害情况...........................................1 3 领导机构...............................................1 4 地质灾害治理重点.......................................2 5地质灾害治理措施.......................................3 工程概况 2地质灾害情况
***公司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主汛期4月至10月,以突发性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为主,集中强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为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发生的滞后性。要求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早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3 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
地质灾害治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组长:认真贯彻、传达上级单位地质灾害治理组织机构的各项指令、文件要求,负责地质灾害治理的决策和全面指挥,调动各部门的救援人员、设备、物资等资源。
副组长:负责现场的具体指挥,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组员:
(1)积极主动与上级应急指挥机构保持实时联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建立地质灾害治理值班和巡查制度,发现险情及时报警;(3)建立和组织地质灾害治理队伍,在发生地质灾害时统一协调,及时赶到第一线抢险。4 地质灾害治理重点
1.严格按照开采设计施工和开采:开采顺序、台阶高度、平台宽度、台阶坡面角、最终边坡角、以及爆破方法、参数不得任意改变,确需改变时应做补充设计,边坡的形态要符合设计要求,台阶坡面等要平整,严禁产生超挖现象。
2.靠近最终边坡时应采取控制爆破(如预裂爆破或减少药量),临近最终边坡的一排炮,其装药量应比正常装药量减少20~30%,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边坡的影响,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证坡面的稳定。
3.建立边坡管理制度,加强边坡管理,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破碎严重和断层带附近,应特别注意,必要时应采取防护加
固措施或适当减缓边坡角,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处理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受到威胁的作业人员和设备要撤除到安全地点。
4、加强对已成型边坡和已有露天采空区的管理,在生产前必须先清除采空区坡面上的险、浮石。每次爆破后,都应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已成型边坡上的浮石和危石。
5.矿山开采石灰岩,在开采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矿区内岩溶发育情况,矿体节理、裂隙较发育的地方,随着矿体的开采,应密切注意坡面变化,防止产生滑坡或者坍塌。
6.开采过程中定期清扫、清理最终边坡上的危岩、浮石。尤其是冬季,当岩体裂隙中有水时发生冻融,个别岩体极易滑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清理必须从上而下撬掉险、浮石。未清理前其下方不准生产,禁止任何人在边坡底部休息和停留。处理边坡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保险带和安全绳。
7.开采终了,应在边坡坡顶线外3~5m处设置隔离栅栏,在上山公路进入最终台阶处设立警示牌,防止人、畜误入造成事故。
8.矿区东面地形坡度陡峭,为避免开采过程中岩石滚落、塌方、山体滑坡等安全隐患,应加强对边坡的监察与管理。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语、陡坡的安全检查记录。5 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一是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落实点上防灾预案,每处灾害点必须逐级落实具体责任人及监测人,按规定要求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对存在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发放防灾避险牌,组织开
展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演练,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实战、协调、配合应急反应能力。
二是加强监测预报。要密切关注气象台发布的强降水天气过程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认真分析本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预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三是落实防灾措施。
(1)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汇报制度,做好值班记录。(2)保证各施工区域排水系统的畅通,对已有排水设施等进行清理、疏通,保证雨季排水设施完好、畅通。
(3)组织分公司全体人员开展汛期险情和地质灾害方面的知识学习,提高职工的对汛期险情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事故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形成、特征和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抢险救援的基本技能。
(4)强化防汛管理,制定各项汛期管理考核制度,对失职或不落实者进行处罚或追究责任。
(5)对矿区的高边坡、塌陷区进行彻底清查,疏通排水涵洞,回填低凹处。灌浆堵塞各种裂隙,对受水害威胁的地点进行分级分区式监控,对各要害场所的排水设备和供电设备定期检查,做到全部完好,管、阀、引水装置等设施齐全完善,供电保护系统和各种电缆、防避雷装置可靠有效,确保安全生产。
(6)对营地、各施工作业队营地等房屋进行排查。对墙体
破裂、有被淹坍塌危险的房屋进行拆除、封闭,防止汛期人员进入发生事故。
(7)特别抓好水泵检修、供电线路检修、保护预防性整定试验等工作,确保排水顺畅和供电设备完好、系统可靠,备用能力充足。对排水系统能力进行认真测定,合理匹配水泵管路,保证系统排水能力达到规定要求,确保高质量完成水泵的联合试运转;努力抓好防治水工作,确保实现雨季安全生产。
(8)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凡是汛期除险加固、地质灾害防治期间出现事故的一律加倍处罚,因制度不落实或失职行为造成事故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严格追究责任。
(9)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排查、检查,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在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危险区,相关村组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工程建设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并采取工程应急治理或者搬迁避让措施,保证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0)开展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举措。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对我矿矿山开采等必须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按规定实行备案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