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排调民族小学老水井农户刘正芬
关于排调民族小学老水井农户刘正芬(潘光良之妻)
恶意伤害学生的情况汇报
丹寨县教育和科技局:
排调民族小学是黔东南州首批低龄寄宿制学校之一,也是黔东南州低龄寄宿制示范管理学校,丹寨县绿色校园、平安校园,现有在校生近800余人,其中寄宿生600余人,校中附设幼儿园一所,园中儿童165人。
排调民族小学自2008年实施寄宿制管理后,学校狠抓校园建设,校园安全建设、文化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生参加国家、省、州、县等各项比赛,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已得到了基本维护与稳定。但近几年来,学校老水井农户刘正芬(潘光良之妻)却三番五次制造事端,给学校师生造成极大影响和威胁,其恶性事件主要表现为:
事件
(一)2008年6月,由于排调小学学生宿舍楼正在修建未完成,学校当时没有房子给学生住,部分家长就到刘正芬家租房子给孩子住(月租为每月30元),由于一天中午,学生在球场打球,无意间一个球从球场滚到她家后阳沟,潘奶当时将球没收不送给学生,下午学生上学后,她就去厕所舀大粪洒在所有租她家房子的学生床上。
事件
(二)2010年9月22日,由于潘光良之妻刘正芬(70多岁)中午正和党坝的亲戚在她家喝酒近4个小时,当时刘正芬饭饱酒醉后送客下楼到门口时,看见学校食堂放在她家晒谷坪(2009年刚建)的五口豆芽缸,顿时胸中不满,就走过去将五口正在长的豆芽掀翻下水沟,并破口大骂,由于她醉酒,所有勤工人员都不敢上前与之理论,次日派代表去跟她讲理时,她却满口否认全部不是自己所为,为了不增加矛盾,且她横蛮不讲理,所以陆佰多斤的豆芽折人民币叁佰多元,也就息事宁人而了事,从此学校不再去水井边发豆芽。
事件
(三)2010年10月22日赶场天,刘正芬的大嫂(舅妈:刘正宝之妻)来她家作客,不知为何原因,酒后姑嫂俩便大吵起来,当她赶上来追其大嫂(舅妈)到学校上坎的垃圾池时,她便当着正在上学的住校生的面脱起裤子大骂,并双手拍打着她的下身,场景十分下流,后来她幺女潘玲(小学教师)闻声赶到后才把其劝回家,这给文明的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事件
(四)2011年9月28日下午五点钟,由于学校近期用水十分困难,没有水给学生洗衣服和洗漱。六年级(1)班和(3)班的女生放学后到水井打水洗衣服和洗头,因学生拥挤,没有地方洗衣服。六年级(1)班的几个女生干脆打水到刘正芬家09年才建成的晒谷坪(当时晒谷坪没有晒谷)去洗衣服,洗衣服时水溢出淋湿了晒坪。正在这时,潘奶(刘正芬)正醉酒从家出来,看到门口全是学生,而且连晒坪也淋湿时。她顿时旧病复发,仍破口大骂,这时,看势不妙的同学们,赶紧收盆和衣服往宿舍走。此时因为六(3)班两个女生不在晒米坪,又正在洗头未尽,只好硬着继续洗,潘奶(刘正芬)看其他都走了,只剩两个女生不走,她便火冒三丈,走过去将两盆污水倒淋李先英和王珍芬同学,并用倒完水的胶盆使劲拍打两个女生的头部,为了逃命,两个女生立即往学校上坎跑,她将学生的几个胶盆砸烂,扔到臭水沟里。
综上所述:潘奶(刘正芬),目无国法,随意凌辱、谩骂和殴打学生,已经给我校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其理由为除了水井附近的建筑外,所有土地都是她家的,任何单位和学生不得侵犯。
刘正芬家占学校地盘之依据:
刘正芬原是孔庆人,1959年与潘光良老师结婚于孔庆,1962年8月调潘光良到排调小学后,其妻刘正芬(无职业)随夫到校,当时因流动人口必须参加生产劳动,所以刘正芬一户被列为插队落户之列,于1962年11月落户到也改村上队,落户后,刘正芬一直在也改上队生产劳动,随夫住学校(公房),由于后来孩子多,无房住,潘光良经请示排调区书记陈胜高,排调公社书记李永祥,排调村大队支书李兴祥,也改大队长杨安兴同意后,于1973年方准其建房在学校之水井边,而这口井历来是公用井、学生用井,不存在刘正芬占为己有的依据,况且原来她家的房子只有三间,后来(1986年7月),不通过请示,她家另在正房两头搭配两间(含现在她家的灶房),原来所有空地都已经被她家占用,由于潘光良当过近十年来的校长,所以后面任职的校长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就连她的六个子女都不愿赡养她,才导致今天的矛盾局面。
针对潘奶(刘正芬)的几次行为,原任的校长(余文先、杨通钧)和后任校长(唐先明、杨树荣)及学校总务主任(马文忠)已多次出面调解,最后的结果还是无理横蛮,死不悔改,还大肆扬言:今后还要将学生推下井中。为严肃国家法律,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安心、教师舒心,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阵地,为此,本校已将情况汇报镇党委、镇政府、镇派出所、镇综治办,迫切要求出面调解,将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特将此事向县教育和科技局呈报。
丹寨县排调民族小学 2011年9月29日
第二篇:排调民族小学2012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排调民族小学2012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本学,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县关工委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部署,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服务、实践、创新为主线,强化主题教育,突出重点工作,努力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各项常规工作,稳步推进我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了不断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员重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全面高效开展全员重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我校建立了目标责任制,成立了以范校长为组长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主任具体抓”的三级联动责任制,制订了具体计划,责任到人,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形成合力,真正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2.加强学习,督促教职工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我校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的文件精神。一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更新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认真学习上级关工委的工作部署精神,了解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新形式,新要求,使工作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三 是学习全县的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和工作思路。通过学习,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弄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树立起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同心,从长者的方式转换成与青少年平等角色,与青少年交朋友,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新观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教职工常规管理,做到统一部署,定期检查,及时总结,真正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细做实。
二、以关教工作为平台,开拓空间,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为平台,开拓空间,德建设。德建设。1.开展“关心下一代,帮扶拉小手”关爱活动。我校根据“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统一安排,每一位教师关心 帮扶 1--3 名贫困生,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帮助。我校举 行了结对帮扶仪式,并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要求帮扶老师要定期 与其被帮扶对象交流,切实解决其实际问题,为儿童办实事、办好事,力所能及地给予物质帮助,并努力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2.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与法律咨询服务活动。一是我校聘请法制副校长,邀请派出所干警,开展了多场法制教育报告会和安全知识课,向青少年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让他们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珍惜当前美好幸福生活。二是广泛宣传 《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保卫和教育工作,3.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4.按月有计划性的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以留守儿童、单亲儿童为重点对象,促进全体青少年儿童以留守儿童、单亲儿童为重点对象,健康成长。
1.开展专项研究,以便科学开展工作。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关爱留守、单亲、贫困儿童,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是我校一直关注的,也是一直努力在做的工作。
2.建立留守、单亲、贫困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组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单亲、贫困儿童底数,掌握基本情况,将每个特殊儿童的家庭背景、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特殊原因、联系电话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档案 和联系卡。学校对留守、单亲、贫困儿童实行流动管理,在他们从小学升入初中就学时,将他们的档案和联系卡一起转入新的学校,并及时补充、变更档案和联系卡的相关信息,便于接收学校及时掌握流动留守、单亲、贫困儿童的情况,形成了以留守、单亲、贫困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机制。
3.落实具体活动,全面推广“关爱工程”。第一,组建爱心队伍,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学校发动全校党员、教师与留守、单亲儿童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所有党员和有条件的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及时掌握“留守、单亲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到留守、单亲家庭中走访与留守、单亲儿童的监护人交流反馈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与监护人共同做好留守、单亲儿童的心理教育与辅导。第二,少先队开展主题活动,大力倡导学生之间“手拉手”活动。学校少先队积极组织全校学生开展“让我们手拉手,用我们的爱共同关心留守、单亲的伙伴”主题活动,以班队会、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广泛进行学习宣传,倡导、组织本校少年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伸出温暖的手,寻找身边的“留守、单亲”小伙伴,主动与他们拉起手来,结成学习、生活的帮扶对子。第三,开展“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学会感恩”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引导远离父母的留守、单亲儿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4.注重对留守、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导处和少先队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单亲儿童,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四位一体,齐抓共管,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 四位一体,齐抓共管,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 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1.定期召开家长会,做好家教指导。按我校惯例,每学期开学初和期中考试后都必须召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上将完成以下任务:(1)各科教师总结汇报上半期的情况;(2)同家长交流家庭教育情况;(3)专题讲座。针对我校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素质普遍偏低,特别是那些隔代家长们不了解教育,不懂家庭教育方法的实际,我校规定,每次家长会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举办家教培训。内容有:《简谈义务教育法》《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怎样与孩子沟通》、《学困生的转化与教育》《特长与个性的发展》《生理与心理健康》等。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均深入各校、各班进行主讲,力求较全面地掌 握家庭教育情况,深入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科 学教育子女,倡导科学教育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 想和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技巧,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修养。2.坚持家访制度,加强双向联系。班主任为了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坚持每学期家访面达到 100%,对单亲、留守、贫困学生根据教育需要,家访次数不限。要 求教师尤其对留守、单亲、贫困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 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 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同时,每期坚持对单亲、留守、贫困家庭“送教 到家” 次以上。
1、每学期开学都要求家长填写一份家庭情况登记表,建立家庭档案。还邀请家长每月到校了解情况一次,欢迎家长向学 校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家校双方的相互了解,做到“家庭教育”学 校占主动。
2、学校、政府、社区齐抓共管,全面关爱贫困学子。学校在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这些自强不息 的贫困学生,学校发动全校党员、教师与贫困儿童开展“一帮一” 结对子活动,帮扶党员、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思 想,及时地给予物质上、精神上、思想上的帮助,以及家庭创收上 的指导,让贫困学生及家庭感受关爱,感受温暖,树立信心,坚定 信念。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大事,任重而道 远。这一年来,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在上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一如既往地做好这项工作,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尽我 们应尽的责任!
2012年12月30日
第三篇:2010年排调民族小学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2010年排调民族小学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总体规划
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成立了由校长室、班主任组成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五五”普法工作的实施,聘请镇县检查副院长王彪为法制副校长。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在学校普法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五五”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一年来,学校师生无一违纪、违法事件发生,发案率为0。黄、赌、毒等现象在学校无存身之地,有利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使依法治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二、加强法律学习和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1、合理安排 强化学习
为方便教师的法律学习,充实法律知识内容。学校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律学习,学习中特别突出了法制理论和专业法规的学习。一方面利用每周一的例会、周六的教师学习,集中选学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以自学为主,做好法律学习笔记,学校定期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师德考核、晋级之中。通过每学期检查、验收,促进了每位教师学法的自觉性。通过学习强化了教师的法律观念,提高了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彻底杜绝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师生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2、多渠道宣传 拓宽法律宣传学习的宽度和广度
在强化学法的前提下,加强了法律知识的宣传。学校的宣传橱窗,每期都有法律知识的宣传和图片展。法治宣传栏内,每周都有一期新的法律知识宣传,各班的黑板报定期有法律知识的内容。定期检查,作为班级考核、评优的主要条件。各类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全校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学考结合 夯实学习内容
每学年积极参加上级司法部门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每学年都要对全体教师的学法、守法情况进行总结,每位教师先对自己学法、守法的体会进行总结。
4、以案讲法 提升普法工作深度
在加强全校师生学法、用法、守法的宣传教育的同时,我们每学期都要请上级司法部门和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以案说法的法制讲座、禁毒宣传和图片展,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教育效果。教师还利用家访、家长会向广大家长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家长认识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责任,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羸得了社会的支持。
三、突出“五个”结合,全方位对教师进行法律教育
在“五五”普法工作中,我们突出“五个”结合,即将“五五”普法工作同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同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相结合、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同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相结合,同教育教学相结合,不摆花架子,使“五五”普法工作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整体工作中。学校始终突出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计划中,都渗透着法律教育的内容。确定了“五育并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为内容的学校育人新体系。强化守法诚信教育,注重教育方法和效果。扩大法制教育的内涵,拓宽法制教育渠道。坚持每周升国旗制度,每年的三月份定为文明礼貌月,开展文明礼貌系列教育活动,开展“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系列活动,大大强化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四、利用重大节日,对师生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
我们在组织师生学好专业法规的同时,还组织师生学习相关的行政法规,如《宪法》、《刑法》、《治安管理条例》、《行政管理法》等,利用世界环保日,组织师生学习相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进行环保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利用禁毒日,我们请相关部门来校进行禁毒知识图片展。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拓宽了法律教育层面,对全面提高师生的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起到了积极
效的促进作用。
五、普法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1、工作特点:
(1)领导重视程度高,制度健全、分工明确、工作持续性强,形成了普法工作的有效机制。
(2)普法内容广泛、重点突出,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在落实义务教育法,依法使学龄儿童、青少年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控掇保学方面工作较为扎实,动员了全校师生员工,效果明显。
(3)推行
“五结合”运行机制,将“五五”普法工作同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同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相结合、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同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相结合,同教育教学相结合,做到了普法工作与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立法制教育基地,聘请公安、交警、司法等部门的专家到校以身说法,让学生走进法治现场,感受法律的庄严。
(5)将法制宣传教育同教职工及全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完善教代会制度,大力推行校务公开,依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下大力气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总之,近年来,我校在“五五”普法工作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法律教育活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学校依法治理、依法执教工作成效显著,师生的遵纪守法率达到100%,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第四篇:排调民族小学控辍保学工作简报
教育工作简报
排调小学办公室2013年1月28日“家访”深入农家户 “控辍保学”暖人心
2013年1月20日,我校召开“保学控辍”专题会议,落实了省、市、县关于“控辍保学”的有关文件精神。
我校在车站进行宣传《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条例》,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部份教师已对100多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把党的政策、学校的办学理念传达到了家长的心中,与此同时,在家访活动中老师和家长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夯实学校的“保学控辍”工作,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丹寨县排调民族小学2011年工作情况汇报
丹寨县排调民族小学2011年工作情况汇报
一年来,在丹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2011年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不断总结经验和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排调民族小学位于丹寨县东南部,距县政府所在地43公里,是一所镇级中心完小,是黔东南州第一批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16760平方米,建筑面积8599平方米。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级(其中幼儿园4个),在校学生944人(其中幼儿园161人),专任教师44人。
二、2011年主要工作
(一)、狠抓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年初,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对德育工作定期研讨,积极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和学生家长座谈会,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升旗制度,并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各班主任抓好班队工作,认真上好班队课,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对特殊学生做好跟踪管理记录。加强学校少先队工作,少先队工作人员能积极配合学校抓好德育工作。有计划的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师生法制意识。
(二)、教学常规管理
认真拟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工作计划,安排符合国家课程方案要求,不随意增减课时。加强体育课的教学督查力度,确保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活动时间。
建立了语、数、英语及音、体、美学科教研组,有较齐全的计划、总结及活动记录。健全学校教研制度,规范教研活动。建立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领导经常深入教研活动,及时解决问题。开展新老教师经验交流,互助互学,教师们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加强教研、教改信息及经验的收集。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培养,积极组织和开展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三)、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社会稳定,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我校把安全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落实各项防卫措施,使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
1、学校高度重视,制定有力措施。
2011年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校长组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并按照要求,配备了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
2、安全制度保证,实施扎实到位。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教师考核内容中,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2)、签订责任书。学校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种事故预案。
(四)、寄宿制管理工作
1、寝室管理办法。我校在寄宿生管理方面,成立了寄宿生管理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生活老师来分层管理学生住宿,年小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包层管理,一至三年级教师经常跟他们洗衣服和拉被子,手把手教他们折被子和冲厕所,随着天气的变化而随时提醒他们增减衣服;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也就是我们实施的“手拉手,大托小”计划。即每位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从学生的学习、到学生生活细节都要过问,每天到学生宿舍检查指导不能少于3次,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汇报;但由于一些年幼学生刚入学时,晚上还不习惯单独入寝、经常半夜生病等,遇上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是难以照顾周到,因此我们采取的是:发动一些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和这些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小学生结对子,负责教会小学生一些独立生活技巧,特别是晚上,临睡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等。对于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不如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既增长才干又提高了责任心。寄宿制学校中师生近千人在一起学习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群体交往,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2、完善食堂管理。学校要求食堂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每周对工作间的用具进行消毒,对生熟刀具、案板等分开存放,每天给学生的餐具进行消毒。学校采购一律实行集体采购,质量采购,并索取供贺方的相关证件,杜绝来路不明的食品。加工出来的食品实行留样,24小时后方能销毁。
3、加强寄宿生安全管理。学校在所有的楼道和窗子都安装了防盗窗,24小时有教师值班、查夜,杜绝外来人员进入学生宿舍。
4、实施寄宿制后的好处
(1)、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实行寄宿制,学生全天候在校,管理科学,制度严格,完全规范化。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2)、是规范集体管理,学生道德品质明显提高。集体生活,军事化管理,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导向,有科学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统一规范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同时段纪律的约束,有朝夕相处师表形象和言谈举止的正面影响,使年幼、可塑性强的农家孩子良好行为和竞争意识的形成营造了优于一般农村家庭的成长环境。
(3)、是开展活动课程,学生潜能明显得到开发。
寄宿生课余生活时间多。孩子们在自主活动的空间里,放开思维,大胆想象,放飞理想,加之寄宿生课余时间充足,占有学校室内外训练场地和电脑、图书、文体娱乐器材机会多,训练机会多,教师专业辅导次数足,同学交流切磋技艺方便。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寄宿生兴趣、爱好、特长,提高全面素质创造了一般农村家庭走读生不易具备的优越条件。
(4)、是加强生活教育,提高自理能力。
现在农村小学生独生子女逐渐增多。童年就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这既向孩子传统成长环境提出挑战,也是治疗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板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一种生活压力,但这更是一种生活的锻炼。让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在这样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寄宿生与在家庭温室呵护成长的走读生相比,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理所当然要强得多。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了生活知识准备和生活劳动及生活综合能力的准备,为未来走向生产劳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要求参与活动,身心得到陶冶。
学校改制成寄宿制小学以来,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宗旨,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注重习惯养成教育、针对现时代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我们专门对那些打台球、打麻将、打扑克的学生进行个别性教育,要求其上自习和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使之的行为习惯得到了改变。
(五)、继续教育工作
根据丹寨县(丹府办发【2011】238号)《关于“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我校于2011年11月底召开了全体教师“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启动会,成立“ 排调民族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拟定工程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做好宣传工作;制定本校培训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六)、校务公开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学校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一事项、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及贫困生生活补助费的发放,都向社会公开。
(七)、整脏治乱工作
我校2011年初,组织全体教职工、学生认真开展了 “整脏治乱”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加大宣传。学校利用广播、简报、宣传栏、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各学校分别按照整治重点、整治区域及主要任务,针对脏乱现象开展集中突击整治,做到不留死角、不留后患。除了每天一小扫五天一大扫外,还多次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彻底的整治,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整脏治乱”的思想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取得成绩
2011年7月被中共丹寨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6月,我校共有4人次荣获第九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第二轮三等奖;2011年9月,我校何培智等6位老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1年12月,我校被县教育局评为校务公开先进学校,罗通维老师被评为校务公开先进个人。
四、下步工作设想
成绩属于过去,艰巨的任务就在眼前,但我们决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努力工作,抢抓机遇,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