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样例5)

时间:2019-05-14 12:3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淮南师范学院科研处文件 科研[2015]3号

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各部门

2015年度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请各院系、各部门按照《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申报工作。

以院系为单位集中送报。送报材料包括:《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附查新原件。查新机构: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1份(双面打印)及电子版。

申报截止时间: 2015年3月2日下午17:00。联系人:赵星 孙宏新,联系电话:6863546

科研处

2015年1月21日

附件:1《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2:《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1: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皖教秘科〔2015〕2号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发挥我省高校在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通知》精神,2015年,省教育厅继续实行并完善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制度。现就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1.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高校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由高校自行遴选立项,主要支持年轻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经费从各校高等教育提升计划专项经费或高校自主科研业务费中列支。

二、申报的条件和范围

1.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此类项目旨在培育提升高校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关键难题的能力及水平。通过协同创新,实现高校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校创新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申报重大项目应有较高水平的前期研究基础和学科支撑,或拥有相应领域的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鼓励高校、企业和产业联盟间围绕我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创新和技术问题开展协同攻关;重大项目的立项向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团队倾斜。2.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此类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限高等学校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在岗教学科研人员申报。重点项目的立项向高校副高级及以下职称的中青年教师和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教师倾斜。

三、申报限额

1.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均在限额内进行申报,其中重大项目申报数不得超过本单位申报限额的30%。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45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35项;其他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30项;以上有直属附属医院的高校另增加10项。独立学院申报限额为每校15项。国家示范性高职、骨干高职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15项;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10项;以上有直属附属医院的高校另增加5项。

2.为保证研究人员集中精力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对申请者个人实行限项申请。申请者主持申请省教育厅项目不得超过1项,参与项目数量不得超过2项(经形式审查超过2项者取消申报资格)。目前正在承担省教育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含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等项目),以及省属高校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主持人,本次不得主持申报新的上述项目。

四、其他事项

1.重大项目每项资助不超过20万元,重点项目每项资助不超过6万元。财务关系隶属于省教育厅的本科高校项目经费已纳入2015年度部门预算,其他高校项目经费由各校参照省教育厅所属本科高校同类项目自行统筹解决。

2.本次继续采用网络申报和评审系统。科研项目申报和评审网站网址为:http://202.38.95.119/Srmis。个人申请以及学校申报的程序和要求,请登录网站首页按项目申报说明办理。各高校用户名和密码,以及教师个人已经注册许可的用户名和密码继续有效。经学校审核同意后申报的所有项目名称、项目主持人等主要信息要在本校校园网上公示一周。

3.高校要认真组织并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做好项目申报工作。要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和学术委员会的监督把关作用,按照公开、公正、竞争和择优立项的原则,对申请者资格、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和学术问题进行严格审核,并在项目申报书中如实反映学校的审核意见。

4.高校要及时更新专家库,添加新增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相关信息,删除已调离本校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参加项目评审工作的专家信息。

5.高校要将项目申请书(每个申报项目查新报告的原件作为申请书附件同时提供)原件及学校项目申报汇总表各一式一份,于2015年3月16日-18日报送省政务服务中心省教育厅35号窗口(合肥市

包河区马鞍山路509号),逾期不再受理。申请书电子版上报系统时间为2015年3月11日-13日,逾期系统自动关闭。联系人:蒋正飞;联系电话:0551-62831845。

各高校要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引导和培育项目申报工作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申报者的科研积累和兴趣等密切结合,要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创新团队,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努力提高项目申报的质量和水平。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

2015年1月16日

附件2: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

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皖教秘科〔2015〕5号

各高等学校:

为做好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

1.重大项目。重大项目旨在研究解决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参考选题方向附后)。申报重大项目应有较高水平的前期研究基础和学科支撑,要有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

参与。重大项目立项向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倾斜。

2.重点项目。重点项目旨在提升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科研能力,培育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选题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结合个人兴趣爱好自行确定。重点项目限高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在岗教学科研人员申报。重点项目的立项向高校副高级及以下职称的中青年教师和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教师倾斜。

3.后期资助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旨在突出成果导向,鼓励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潜心从事科学研究。2015年度在省属本科高校进行试点申报评审。申报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必须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达到本研究领域领先水平。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由高校自行遴选立项,主要支持年轻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经费从各校高等教育提升计划专项经费或高校自主科研业务费中列支。

二、申报限额

1.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含立项建设单位)的省属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40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含立项建设单位)申报限额为每校35项;其他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30项;独立学院、高职高专每校不超过8项。各校重大项目申报比例不得超过50%。后期资助项目申报时不分重点和重大项目,由评审专家评审确定。

2.作为主持人申请省教育厅项目不得超过1项,作为参与人参与申请省教育厅项目不得超过2项(经形式审查超过2项者取消申报资格)。

三、资助额度

重大项目每项资助不超过5万元,重点项目每项资助不超过2万元。财务关系隶属省教育厅的本科高校项目经费已纳入2015年度部门预算。其他高校项目经费由各校参照省教育厅所属本科高校同类项目自行统筹解决。

四、申报条件

1.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2.后期资助项目申报条件:

(1)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性研究;(2)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

(3)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文献研究、译著和工具书;

(4)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以非纸质方式呈现的研究成果;(5)成果必须已经完成研究任务的80%以上。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类项目,省教育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含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不含教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2)自2012年以来,因学术不端行为受到查处的;(3)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含省教育厅项目)成果以及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等不得申报后期资助项目。

五、其他事项

1.各高校要做好项目申报的组织工作,按照公开、公正、竞争和择优的原则,组织专家对申请者资格、选题、研究内容等进

行审核,并在项目申报书中如实反映学校审核推荐意见。经学校评审向省教育厅推荐的所有项目均需在校园网上公示一周(含项目名称、主持人、主持人职称等主要信息)。申报省教育厅各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应注意查重,避免重复研究。

2.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一律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网址为:http://202.38.95.119/Srmis)申报。个人申请以及学校申报的程序和要求,请登录网站首页按项目申报流程办理。申请人填写并向学校提交《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及电子版,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上传。上传时间2015年3月11日至13日。

3.请各校在2015年3月16日—18日,将申报材料集中报送省政务服务中心省教育厅35号窗口(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逾期不再受理。申报材料包括:《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1份(双面打印)、《2015年度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一览表》和以及学校申报项目的报告。联系人:杨进连,电话:0551-62831845,62831831。

4.高校要及时更新专家库,添加新增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相关信息,删除已调离本校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参加项目评审工作的专家信息。

附件: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选题参考方向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

2015年1月16日

附件

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选题参考方向

1.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与凝聚改革共识 3.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建设美好安徽与小康社会建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 5.安徽省“三个强省”建设的推进路径与策略 6.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安徽发展 7.新常态下安徽省发展战略

8.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改造升级 9.安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区域合作 10.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 11.皖西大别山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 12.安徽省市县主导产业差异化和互补化发展 13.长三角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14.金融集聚与安徽产业升级 15.文化产业发展 16.生态文明建设 17.粮食生产与安全 18.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19.安徽省农业现代化

20.安徽省土地集约节约化利用 21.安徽省企业做大做强的对策与措施 22.安徽国有企业改革及混合所有制发展 23.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 24.安徽服务业布局与发展

25.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6.安徽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7.安徽生态旅游发展

28.安徽省整体形象设计、优化与提升 29.安徽解决“三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30.安徽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31.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后安徽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与对策 32.宪法的实施与监督以及司法权独立行使 33.弘扬法治观念,建设法治社会 34.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35.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36.安徽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7.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38.安徽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 39.安徽省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40.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与管理 41.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42.电子商务发展与城市配送体系 43.区域物流一体化与物流园区合作 44.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共享机制 45.公共危机与社会应对策略

46.安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徽州文化、皖北文化、桐城文化、皖江文化等)

47.大湖名城文化研究 48.大别山道路研究 49.智库建设

50.统筹发展安徽各级各类教育 51.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发展 52.大学文化建设

5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5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5.毕业生就业 56.教育信息化 57.科研评价体系 58.长三角教育一体化

主办单位:科研处

2015年01月21日发

第二篇:200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指导书

200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指导书

教育部2007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科技处已于2007年6月7日和6月19日分别转发了教育部社科司的相关文件(科技处网站可查阅)。为便于我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位教师申报,特印发此申报指导书,供大家申报时参考。

一、建议大家踊跃申报

教育部近年来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逐年加大,目前已超过1个亿,到2010年计划达到2个亿。因此,我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老师应高度重视教育部的人文社科项目,把它作为申报课题的重要来源。

2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分为“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和“一般项目”四类。前两者对申报者资格要求较高,需正高职称的教师才可以申报;后期资助项目对成果的完成情况要求较高,须已完成研究任务的70%以上;一般项目申报人资格要求相对较低,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即可申报一般项目中的“规划基金项目”,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0岁的老师均可申报一般项目中的“青年基金项目”,“专项任务项目”则对申报者的年龄、学历、职称均未作限制。正因为基地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对申报人资格要求较高,后期资助项目对成果的完成情况要求较高,每年申报者较少,其立项率大大高于一般项目。从以往立项的情况看,正教授申报一般项目获准立项的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建议有资格申报基地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教师积极申报这两类项目。符合后期资助的老师,要抓住这次获得资金支持的机遇,申报后期资助。符合一般项目申报条件的教师也应踊跃申报,虽然其立项率不高(去年仅为9%多一点),但还是大大高于江苏省社科基金 1 的基础研究项目的立项率(去年不足5%)。即使申报不成功,申报过程也是对自己研究方向的一次全面的思考,有助于今后本人的研究工作。

二、选题注意事项

基地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都有明确的招标课题,申报者没有自主拟定题目的权利,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长,选择投标。后期资助项目实际研究已过半,不存在选题问题。

由于一般项目不设课题指南,因此申报者选择余地很大,在确定研究题目时须格外注意:

1.紧跟学科前沿,服务社会需求

基础研究项目的选题必须紧追学术前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能够对现有理论有所发展,并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吸引专家眼球,引起同行的关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术前沿领域的研究动态,特别是要熟知目前国际国内在该学术领域的著名学者以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能够对他们的学术观点作出客观的评价,从而为自己的课题研究作一个铺垫。

应用研究项目的选题应切合社会现实,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需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可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查询网站:http://)

2.扬长避短,突出优势

申报时,一定要考虑个人的专长和熟知的领域来确定选题,最好能够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使评审专家对你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氛围给以充分的信任。

3、准确判断,避免雷同

在确定选题时,申报者还需要准确判断和估计各高校同行在自己申报课题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往年的立项情况,尽量避免“扎堆”和“撞车”。教育部近几年的立项名单在如下网站可以查到:www.sinoss.net。

三、课题组成员的选择

课题研究是集体项目,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很难完成。课题组成员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完成该课题研究的关键,也是评审专家特别关注的内容。课题组的组成要体现学科融合的优势和特色,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实力。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题最好邀请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专家联合申报,学术性和理论性较强、难度较高的课题可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一起参与申报。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八条的规定,“鼓励根据实际需要吸纳境外专家学者加入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对于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跨系统组织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的课题组予以优先资助”。

根据课题申报的相关要求,每位教师最多只能参加两个课题组,因此,各位申请人邀请别人加入课题组时一定要询问其是否已参加了两个课题组,绝对避免在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意挂名,使一位老师同时出现在三个或三个以上课题组的情况,造成申请书形式不合格,影响多个课题的申报。

四、申请书的填写

科技处网站上已挂出了教育部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填写指南,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较详细的说明,请各位老师登陆查阅,并严格按照说明填报。

由于“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仅限于正高职称的教师申报,他们申报课题经验较为丰富,申请书的填写恕不赘述。后期资助项目申报者较少,欢迎个别咨询。

五、项目评审的基本标准

项目评审的基本标准是我们选题和填报申请书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的规定,项目评审的基本标准如下: 1.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的理论探索课题。

2.课题具有学术前沿性,预期能产生具有创新性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鼓励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课题。

3.课题研究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

4.课题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对申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有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准备;有完成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时间和条件。

5.申请经费及经费预算安排比较合理。

六、项目申报的受理

我校教师应通过校科技处集中申报,教育部不受理个人申报。科技处原通知受理时间为8月9日,但由于相关人员外出参加培训,因此将受理时间改为8月13日。受理地点为科技处人文社科办公室(南湖校区行政办公楼C312房间),联系电话:83590161。

受理时人文办将对申请书作形式审查,为避免浪费,建议凡对自己的申请书没有把握的老师先递交一份,待通过形式审查后再按原通知的份数(一般项目、基地项目各6份,后期资助项目、重点课题攻关项目各9份)打印、装订、报送。

预祝各位老师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

科技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办公室

2007年7月

第三篇:关于组织2011-2012学生科研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组织2011-2012学生科研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社科处现组织开展2011-2012人文社科类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其有关事项如下:

一、2011-2012人文社科类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立项工作总体思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重点支持应用性与实证性研究。

二、申请要求

1、申请者资格要求

(1)我校二、三年级本科生和一、二年级研究生。

(2)课题负责人能确保毕业前完成研究工作。

(3)凡已获得校学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申请者不得再申报。

2、项目研究期限: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

3、项目组成员:不少于3人(包括负责人),且只能申报或参加一个项目。

4、项目指导教师:项目组须有一名本校中级职称以上教师负责指导和监督。

5、项目类别:本立项分为重点项目和素质教育项目。

(1)重点项目(成果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每项资助1000元。

(2)素质教育项目,每项资助300元。

6、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书(已上传群共享)纸质材料2份,电子材料1份。

三、报送材料时间

2011-2012人文社科类学生科研基金项目报送申报材料时间:2012年3月23日之前报送重点项目和素质教育项目申报材料(落选的重点项目可作为素质教育项目)到学院8楼学科组办公室朱毅老师处,由其统一上报社科处。

学生科研工作是学院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请各位老师及时通知您的学生申报。谢谢您对学院科研工作的支持!

第四篇: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鉴定程序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鉴定程序

一、会议鉴定程序

(一)、在按照合同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承担项目的高校向省教育厅科技处提出结题鉴定或验收的书面申请,填写《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一式三份),经学校和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报省教育厅科技处,并提交以下资料:

1、重点科研计划项目任务书或合同。

2、技术研究报告。

3、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包括原始记录)。

4、设计与工艺图表。

5、质量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6、检索材料和查新结论报告。

7、用户使用情况报告。

8、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

9、公开发表的成果证明材料。

(二)、科研项目结题鉴定、验收实行专家评审制度。省教育厅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组织鉴定单位根据被鉴定科技成果的技术内容可聘请7至15名同行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提出建议名单报省教育厅审定。专家委员会和专家组的构成应科学、合理。参加鉴定的专家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对项目的成果给予真实评价。项目承担人员不得提出不适当的要求。鉴定委员会到会专家不得少7名。被聘专家不得以书面意见或委派代表出席会议。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不得因专家不到会临时更换鉴定委员。鉴定结论必须经到会专家的四分之三以上通过才有效。不同意见应在鉴定结论中明确记载。

二、函审鉴定程序

1、组织鉴定单位选聘5到9名函审专家组成函审组,并指定正、副组长。

2、组织鉴定单位将同意鉴定的批复件、《科技成果函审表》(以下简称《函审表》)和技术资料以及起草的《鉴定证书》初稿送函审专家审阅,函审专家收到函审材料后,按会议鉴定评议内容进行审查,在《函审表》中填写审查意见,一个月内将已填写审查意见的《函审表》、技术资料、《鉴定证书》初稿寄回组织鉴定单位。

3、组织鉴定单位将各函审专家已填写审查意见的《函审表》寄函审组正、副组长,函审组正、副组长根据专家的函审意见,写出综合鉴定意见,签字后寄组织鉴定单位。

4、鉴定意见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核后填写在《鉴定证书》的“鉴定意见”栏。

5、函审鉴定意见原件和《函审表》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

6、《鉴定证书》的颁发程序与会议鉴定相同。

第五篇:关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 育 部 司 局 函 件

教社科司函[2009]41号

关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教社科[2009]1号),我部决定启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奖学科范围

本次评奖的学科范围包括:(1)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2)哲学;(3)逻辑学;(4)宗教学;(5)语言学;(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艺术学;(9)历史学;(10)考古学;(11)经济学;(12)管理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情报、文献学;(19)教育学;(20)心理学;(21)统计学;(22)港澳台问题研究;(23)国际问题研究;(24)交叉学科。

二、奖励等级和数额

奖项分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和成果普及奖。所有奖项均设特等奖、一、二、三等奖。本次评奖的总额为630项左右。按照确保质量的要求,允许各学科的各个等级的奖项有空缺。

三、申报单位和申报限额

本次评奖,地方院校和其他部委院校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学校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材料。

本届评奖实行限额申报。你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 申报限额为 3

项。请各申报单位深入组织发动,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切实做好初评工作。

四、申报资格

1、申报学校资格:申报学校应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

2、申报者资格:成果公开出版、发表或向实际工作部门提交研究咨询报告期间,正式人事关系在高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每人限申报一项。合作研究成果必须由第一署名人申报。

3、参评成果资格与要求

(1)申报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成果的起止时间定为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申报成果普及奖成果须为著作类,其起止时间为:2002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2)多卷本研究著作以最后一卷出版的时间为准,在符合上述申报时限的情况下做整体申报。

(3)丛书不能作为一项研究成果整体申报,只能以其中独立完整的著作单独申报。(4)个人论文集可作为著作类成果申报,但多人撰写的论文集只能由其中某篇论文的作者申请论文类奖励。

(5)围绕一个专题,以个人或课题组名义发表于同一刊物同一标题的系列论文,可作为论文类成果整体申报。但围绕一个专题,发表时标题各不相同的系列论文,不能做整体申报,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篇论文申报。

(6)研究报告,须提交实际应用部门(省部级以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以上企业等)证明其实际应用价值的材料。

(7)普及类成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类著作,须提交关于社会效果影响方面的佐证材料,包括图书发行量、书评、相关新闻报道、领导批示、受众反响,等等。

4、下列成果的申请不予受理:(1)教材和教辅材料;

(2)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司法部法学优秀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和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3)研究咨询报告类无证明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4)未经第一署名人本人提出申请的成果;(5)文学艺术类作品。

五、申报步骤

1、学校科研(社科)处组织申报人登陆“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

评奖办公室电话:联系人:王日春。010-66096895;66096630(传真)。E-mail:wangrch@moe.edu.cn。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ΟΟ九年三月十八日

下载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