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知识问答

时间:2019-05-14 13:5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矫正知识问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矫正知识问答》。

第一篇:社区矫正知识问答

1、什么是社区矫正?

答:社区矫正是一种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它起源于19世纪中期英美等国家,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在我国,社区矫正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里和行为恶习,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法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人员主要有哪些?

答:下列罪犯适用社区矫正:(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裁定假释的;

(4)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包括: ①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②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③生活不能自理,使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3、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刑罚能够有效实施;

(2)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使其认罪服法,悔过自新、弃恶扬善,人格重新社会化,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3)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在劳动就业,生活保障,法律、心里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4、如何准确把握社区矫正的基本属性?

答:全面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必须把握其基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1)要牢牢把握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2)要牢牢把握社区矫正的非监禁特征。

5、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是怎样构成的?

答: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由司法个机关执法工作者,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组成,以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工作者为主体,社会工作者为辅助,社会志愿者为补充。

6、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答: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根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授权,对拟适用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调查评估;(1)根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派,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组织社区较真宣告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3)确定矫正小组,指定矫正方案(4)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5)监督社区矫正人员定期报告(6)落实日常监督管理措施

(7)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走访(8)组织日常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心理辅导活动(9)按时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并实施分类管理(10)提出社区矫正人员的奖惩建议

(11)负责社区矫正人员外出的审批或者审核(12)组织动员基层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13)按时作出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书面鉴定

(14)办理解除矫正手续,提出安置帮教建议,做好与安置帮教工作衔接(15)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7、什么是社区矫正衔接工作?

答:社区矫正衔接是指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在特定的时限内接收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等法律文书、接受社区矫正人员,并履行相关法律手续的过程。

8、什么是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审前调查评估?调查的内容和程序如何?

答:①社区矫正适用于前调查评估是指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接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的委托,对可能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等非监禁刑的被告人,罪犯对所居住社区影响进行调查评估,向委托机关出具调查评估意见书的活动;

②调查评估的内容包括:被告人、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

③调查的程序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制定被告人、罪犯居住地司法所进行调查;

④司法所指派二名以上人员走访被告人,罪犯家庭、工作单位(就读学校)、同事(同学)、案件被害人及家属、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等单位和个人、形成调查笔录;

⑤司法所围绕被告人、罪犯是否具有再犯罪危险性、是否可以实现有效监管、是否可以使用社区矫正这一核心,全面分析掌握的调查资料。复习人民法院拟适用禁止令的,司法所根据被告人,罪犯相关情况,针对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研期间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待定得人等禁止内容调查。司法所对被告人,罪犯使用社区矫正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鉴别归类,通过集体讨论,作出能否对其适用社区矫正措施及禁止令的建议,并形成调查评估意见提交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调查评估审核把关,按时调查评估意见提交委托机关,并抄送同级人民法院。

9、社区矫正宣告的内容是什么?

答:(1)宣读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

(2)宣布社区矫正期限;(3)宣告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

(4)宣告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驶的权利(5)宣布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10、社区矫正人员每月接受教育学习和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社区矫正人员每月接受教育时间不少于8小时。适用严管的社区无矫正人员没有接受教育时间不少于6小时;适用普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没有接受集中教育不少于4小时;适用宽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每月接受集中教育时间不少于2小时,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8小时,适用严管的社区矫正人员可以适当增加社区服务时间。

11、如何认定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

答:被告人、罪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且在当地有生活来源的,可以认定为居住地;

(1)在当地购有(自有)房产,并能出具产权证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房产所有权、使用权证明的;

(2)在当地租用房子,已连续居住六个月以上的,并能出具与产权人签订继续租赁一年以上合同的;在当地借用房子,已连续居住六个月以上的,并能出具与产权人签订继续借用一年以上合同的;

(3)在当地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居住场所已连续居中六个月以上,并且企、事业单位意愿为其提供可以继续居住一年以上担保的;

(4)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具有以上第一、二、三项情形,愿意予以收留、接纳,履行协助监管义务,并为其提供可以居住一年以上担保的。

12、社区矫正成员包括哪些人?应当履行 哪些责任和义务?

答:(1)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任组长,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组成。社区矫正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2)矫正小组成员应当履行以下责任和义务:协助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和教育帮助;督促社区矫正人员按要求向司法所报告有关情况,参加学习及社区服务,自觉遵守有关监督管理规定;定期向司法所反映社区矫正人员遵纪守法,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情况;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法犯罪或者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及时向司法所报告;根据司法所需要,协助完成对社区矫正人员其他社区矫正工作。

13、矫正方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1)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

(2)对社区矫正人员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等的综合评估情况;

(3)对社区矫正人员拟采用的监督管理、教育学习、帮困扶助的措施;(4)对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明确禁止令执行内容、监管责任人、监管措施;

(5)矫正方案的评估及调整。

14、社区矫正解人员期满后解除的程序是什么? 答:

(1)宣布宣告纪律;

(2)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

(3)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4)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5)告知安置帮教有关规定。

15、社区矫正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离开所居住的市区、县城?

答: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确定离开所居住地的市区、县城、可以申请外出;

(1)当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认为确需居住地以外医疗机构就医并出具转院治疗建议书的,(2)直系亲属死亡或患有严重疾病的;

(3)父母、子女或者本人婚姻关系发生重大变故的;(4)办理本人就业、就学手续需要外出的;

(5)其他原因确需外出的。

第二篇:社区矫正100问答

1、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依据新修订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和“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适用于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载定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具体包括哪几类?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通过思想教育、法律教育、时事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矫正不良行为和行为恶习,成为守法公民;二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依照相关法规建立社区矫正评估体系,根据不同犯罪类型和风险实行分类矫正,依法执行社区服刑人员报到、请假外出、迁居等管控措施,健全考核奖惩制度,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三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帮困扶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谋生能力,解决就业、就学、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5、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有哪些?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6、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依法履行刑罚执行职责,承担矫正接收、事项审批、调查取证等执法工作,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教育矫正活动。

7、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的职责是什么?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的指导下,承担联系沟通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谈话教育、心理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等专业化工作:社区志愿者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一起,协助开展工作。

8、司法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什么时间举行社区矫正宣告? 司法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应当在三日内举行社区矫正宣告。宣告主持人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

9、社区矫正宣告应该通知哪些人员到场?

举行社区矫正宣告会通知社区服刑人员本人、家庭成员或亲属、监护人、保证人、居住地村(居)委员会成员、所在单位代表、矫正小组人员到场。

10、矫正小组由哪些人组成?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成员不少于三人,由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工作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以及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有关人员组成。社区服刑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成员。矫正小组应在入矫宣告前确定。

11、矫正小组的责任有哪些? 作为矫正小组成员主要承担以下责任:

(一)督促社区服刑人员按要求到司法所报到、报告、参加学习及社区服务,自觉遵守有关监督管理规定;

(二)协助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管、教育和帮助;

(三)及时向司法所反映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学习、生活、思想和工作情况;

(四)及时报告社区服刑人员违法违规及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五)根据需要,协助完成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其他社区矫正工作。

12、如何为社区服刑人员确定矫正方案?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制定矫正方案。矫正小组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原因、犯罪类别、主观恶性、心理行为特点、悔罪表现、家庭状况、成长经历、个性特征、生活环境及社会关系等情况,综合分析其危险程度、利益需求、素质缺陷,确定矫正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拟定矫正方案,经司法所审核确定生实施。

13、矫正方案包含哪些内容? 矫正方案应包括:(1)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个人自然情况、刑罚种类、矫正期限、居住地址等);(2)对其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等的综合评估情况;(3)拟采用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等措施等;(4)如有禁止令,方案中应增加禁止令执行内容、监管责任人、监管措施等。矫正方案要因人定案,因人施矫,司法所应定期对矫正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适时进行调整。

14、社区矫正宣告的程序是什么?

(一)宣读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

(二)宣布社区矫正期限;

(三)宣告社区服刑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定、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以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

(四)宣布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五)社区服刑人员在宣告书上签字。

15、对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宣告是否公开?

对未成年及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宣告是不公开进行的。

16、社区服刑人员应当接受多长时间的入矫教育?

司法所组织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入矫教育。入矫宣告之日起第一个月为入矫教育期。

17、入矫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入矫教育内容包括:入矫宣告、服刑人员权利义务、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和执行的各种教育管理规定、认罪悔罪等。

18、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期间的教育学习内容有哪些?

社区服刑人员在教育学习,主要是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包括以下几点:

(一)公共道德教育,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素质。

(二)法律常识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悔罪意识,自觉接受改造。

(三)时事政策教育,根据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结合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社区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帮肋社区服刑人员了解社会形势,知晓国家政策,合理谋求自我发展。

19、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应当参加多长时间的教育学习?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确保学习效果。20、对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是否与成年人一起进行?

对未成年及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与成年人是分开进行的。

21、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措施采取怎样的原则? 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的监督管理措施。

22、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的目的是什么?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组织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不是惩罚,而是为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修复社会关系,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谅解和接纳。

23、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应当参加多长时间的社区服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务刑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不得少于8小时。

24、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级管理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 入矫教育结束后,司法所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家庭背景、个性特点、案件情况、认罪悔罪态度、入矫教育阶段的表现以及矫正条件等因素,对服刑人员实施分级教育管理。

25、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级教育管理分为哪几个等级?

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级教育管理分为宽管、普管和严管三个等级。

26、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级管理是否一经确定就不再变动?

不是。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等级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考核一次。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表现,管理等级会相应调整。

27、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评议过程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遵守哪些规定?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考核评议过程中,应当严肃认真、秉公执法,严禁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对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8、实施分级教育管理应坚持什么原则?

实施分级分类教育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日常管理和重点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日常考核与适时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29、在什么情形下,对社区服刑人员适用宽管?

(一)入矫教育期间表现优秀;

(二)风险评估被评定为低度风险等级;

(三)人身危险性、再犯罪可能性较低,社会化程度较高。30、对于宽管的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告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宽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每季度书面报告一次本人活动情况。

31、宽管的社区服刑人员需要集中学习多长时间? 宽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32、宽管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服务是怎样规定的?

有劳动能力的宽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每月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33、在什么情形下,对社区服刑人同适用普管?

(一)入矫教育期间表现良好;

(二)风险评估被评定为中度风险等级;

(三)有稳定住所和收入,再犯罪可能性较低。

34、对于普管的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告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每半月电话报告一次,每个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每两个月书面报告一次本人的思想和活动情况。

35、普管的社区服刑人员需要集中学习多长时间? 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十小时。

36、普管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服务是怎样规定的? 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十小时。

37、在什么情形下,对社区服刑人员适用严管?

(一)入矫教育期间表现较差;

(二)风险评估被评定为高风险等级;

(三)无稳定住所和收入,入矫教育期间情绪低落或有较严重抵触情绪,再犯罪可能性较大。

38、对于严管的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告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每周电话报告一次,每半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每月书面报告一次本人的思想和活动情况。

39、严管的社区服刑人员需要集中学习多少时间? 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十二小时。

40、严管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服务是怎么规定的? 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十二小时。

41、在什么情形下,社区服刑人员的等级由严管调为普管?

(一)连续严管六个月以上,期间日常行为表现良好,无任何违反监管规定行为的;

(二)严管期间连续获得两次表扬的;

(三)严管期间有提发、制止他人犯罪行为等立功表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等级由严管降为普管。

42、在什么情形下,社区服刑人员的等级由普管调为宽管?

(一)连续普管六个月以上,期间日常行为表现良好的;

(二)普管期间连续获得两次表扬的;

(三)普管期间有揭发、制止他人犯罪行为等立功表现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等级由普管降为宽管。

43、在什么情形下,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级别调升一级?

(一)有轻微违法行为,但尚未构成犯罪的;

(二)矫正期间连续两次出现消极对待、借故不接受矫正小组和司法所监督管理的;

(三)两次以上不按规定报告本人活动情况的;

(四)一次以上不按规定执行请销假制度的;

(五)连续两月集中学习和社区服务时间未达到要求的;

(六)受到警告处分的。

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级别调升一级。

44、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从事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45、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的保证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保外就医社区服刑人员的保证人,应当监督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遵守法律和有关监督管理规定,发现其违反监管规定的,应当立即向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及时为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治疗、护理、复查以及正常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督促和帮助其按照规定到医院复查病情并向司法所报告有关情况;发现保外就医情形消失或者保外就医人员死亡的,应当及时向司法所报告。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发现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应当给予训诫并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保证人资格。

46、社区服刑人员可否请假外出?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根据其管理等级区别对待。宽管的社区服刑人员可以请假外出。普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是限制请假外出的。对于严管的社区服刑人员严格限制活动区域,不得请假外出。

47、社区服刑人员七日以内的请假外出应该怎么办?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在七日以内的,报经司法所批准。批准外出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签发外出证明。

48、社区服刑人员超过七日的请假外出应该怎么办?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超七日,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并填报《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审批表》

49、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区),一次请假不得超过一个月。50、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到期后仍有外出需求怎么办?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到期仍有外出需求的,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外出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签发外出证明。

51、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回来后该怎么办?

社区服刑人员返回居住地时,应立即向司法所报告销假,奖外出证明交回司法所。

52、社区服刑人员的居住地如何确定?

《实施办法》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在居住地接受社区矫正,由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

居住地一般是指社区服刑人员能够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居所所在的县(市、区、旗)。居住地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社区服刑人员有固定居所,由基本人或者与亲友共有、承租、或者其他人、单位愿意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社区服刑人员能够连续在此居所居住6个月以上的。(2)社区服刑人员在居住地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或者有亲友、其他人、有关单位为其提供生活保障。不能够确定居住地的,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矫正。

53、社区服刑人员是否可以变更居住地?

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

54、需要变更居住地的社区服刑人员应该怎么办?

社区服刑人员因工作生活需要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审批表》,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县级司法行政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服刑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55、社区服刑人员变更居住地后多长时间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批准变更居住地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自收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56、社区服刑人员接受采访、会见境外人士应该怎么办?

社区服刑人员接受新闻媒体、会见境外人士,应当事先将来访者的基本情况、会见事由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57、司法行政机关对生活、就业方面出现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有什么帮扶措施? 司法行政机关对在生活、就业方面出现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协调相关部门对其本人及家庭予以帮扶,解决临时性困难。

58、社区服刑人员有技能培训和就业的需求怎么办? 司法行政机关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实际需求,组织开展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59、社区服刑人员可以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考试吗?

司法行政机关鼓励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文化知识,协调有关部门为参加电大、函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员提供必要条件。

60、对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应该怎么办?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司法行政机关协调有关部门,并督促其法宝监护人帮助其完成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

61、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有就业困难应该怎么办?

司法行政机关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提供帮助。62、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期间享有哪些权利?

(一)人格不受侮辱;

(二)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三)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63、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期间应履行哪些义务?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

(二)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

(三)定期向司法所报告思想、活动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应当及时报告;

(四)迁居或离开居住区域时必须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五)服从监督管理。

64、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是否可以行使言论、出版、集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65、什么是禁止令?

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66、禁止令的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三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

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以致管制执行的期限少于三个月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最短期限的限制。67、禁止令执行期限从什么时候计算?

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68、禁止令由谁负责执行?

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69、禁止令中确定需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定需进入的,怎么办?

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严格按条件审批,并告知人民检察院。70、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禁止令的后果是什么?

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禁止令且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处罚。被宣告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71、在哪些情形下违反禁止令,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三次以上违反禁止令的;

(二)因违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处罚后,再次违反禁止令的;

(三)违反禁止令,发生较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72、被宣告禁止令的社区服刑人员被依法减刑时,禁止令的期限怎么调整? 被宣告禁止令的社区服刑人员被依法减刑时,禁止令的期限可以相应缩短,由人民法院在减刑裁定中确定新的禁止令期限。

73、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奖励包括哪些?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奖励包括表扬和提出减刑建议。

74、哪个机关可以作出对社区服刑人给予表扬或提出减刑建议? 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对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表扬或提出减刑建议。表扬决定由司法所做出。提出减刑建议,由司法所在征求相关单位和管理教育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建议,填报《减刑建议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据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按规定程序审批。75、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多长时间可以给予表扬?有什么效果?

接受社区矫正满三个月的社区服刑人员可以给予表扬。连续获得两次表扬可以降低管理等级。

76、在什么情形下,可以给予社区服刑人员表扬奖励?

(一)认罪服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主动服从教育管理,表现突出的;(二)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热心帮助他人,受到社区(乡、镇)群众普遍好评的;(三)服务社会,乐于肋人,事迹突出的;

(四)克服困难,自食其力,成为社区服刑人员榜样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可以给予社区服刑人员表扬奖励。77、社区服刑人员具备什么条件,应当提出减刑建议?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四)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建议减刑。78、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惩处包括哪些?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惩处包括:警告、治安管理处罚、撤销假释、撤销缓刑、收监执行。79、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警告,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提出撤销假释、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建议由谁作出?

根据监管情况,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对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警告,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提出撤销假释、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建议。

警告由司法所提出建议,填报《警告审批表》,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决定。

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等,由司法所在征求相关单位和管理教育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建议,填报《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审核表》并附相关证据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按规定程序审批。80、社区服刑人员有哪些情形时,应当给予警告?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县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81、对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有哪几种?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82、社区服刑人员若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应如何处理?

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在接到司法行政机关提请治安处罚建议书后,应登记回函,并在作出处理决定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司法行政机关。83、缓刑、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有哪些情形时,应当建议撤销缓刑、假释?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建议撤销缓刑、假释。

84、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的,应依何种程序实施? 对社区服刑人员提出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处罚建议的,由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85、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有哪些情形时,应当建议收监建议收监执行?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区),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八)其他违反有送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建议收监执行。

86、对社区服刑人员建议收监执行的,庆依何种程序实施? 司法行政机关认为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收监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司法行政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87、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监外执行的期间是否计入执行刑期? 不计入执行刑期。88、社区服刑人员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的,脱逃期间是否计入执行刑期? 不计入执行刑期。

89、被宣告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怎么处理?

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刑法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刑法69条:判决宣传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衙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邢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90、被宣告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监管规定情节严重的,有什么后果?

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91、被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有什么后果应当撤销假释,实行数罪并罚。

92、被假释以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有什么后果?

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93、社区矫正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一)社区矫正期满的;

(二)被决定收监执行的;

(三)被判处监禁刑罚的;

(四)死亡的。

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社区矫正终止。94、暂予出外执行或者假释被收监、重新违法犯罪或者发现余漏罪被羁押的,什么时候才算社区矫正终止?

暂予监外执行或者假释被收监、重新违法犯罪或者发现余漏罪被羁押的,自司法行政机关接收到收监执行决定书呀羁押能知书之日起,社区矫正终止。95、解矫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社区矫正期满前,司法所应当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解矫教育。96、解矫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解矫教育内容包括形势、政策、前途、遵纪守法教育。97、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满前应当作出个总结;司法所根据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奖惩事项、心理测验等情况,对其矫正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作出书面鉴定,填报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98、解矫宣告由谁主持?

社区服刑人员的解矫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 99、解矫宣告是否公开进行?

社区服刑人员的解矫宣告原则上公开进行的。但对未成年及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县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服刑人员的解矫宣告不公开进行。100、社区服刑人员解矫宣告的程序是什么?

(一)宣读解除社区矫正宣告书;

(二)社区服刑人员在解除矫正宣告书上签字;

(三)发放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签发的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

(四)社区服刑工作人员告知安置帮教有关规定。

第三篇:社区矫正知识

社区矫正相关知识

湘龙街道石子社区

社区矫正工作是新时期国家对罪犯改造工作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于2006年2月被确定为全省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首批24个试点县区之一。为使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就社区矫正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规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为什么要实行社区矫正?

1、有利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2、有利于与国际司法制度接轨,国际司法制度中对罪犯的改造越来越多地体现了人性化原则,他们把更多的短刑期、犯罪恶性轻的罪犯放在社会上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改造成果,是国际刑罚执行制度文明进步的标志。

3、有利于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实行社区矫正,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使一大批偶犯、初犯、轻刑犯得以留在社会上进行监督改造,减轻了对社会的仇视心理,增强改造自觉性,改恶从善,重新做人,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有力地促进社会稳定。

4、有利于节约行刑成本,减少监禁改造所必须支出的大量经费开支,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三、实行社区矫正的法律规定性有哪些?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种行刑方式,是刑罚执行期间的非监禁执行活动,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工作必须是在国家专门机关的领导下进行的对服刑期内的罪犯的社会

监督改造活动,国家专门机关的领导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根本保证。

四、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一)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三)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四)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五)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在符合上述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人、老病残犯、女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罪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非监禁刑,实施社区矫正。当然,以上罪犯只有在判决时被判处非监禁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在行刑过程中被执行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下,纳入社区矫正适用范围,才能对其实行社区矫正。

五、社区矫正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的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是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六、社区矫正的任务是什么?

1、依法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 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要根据矫正对象的身体、技能状况,安排一定时间的社区公益劳动,增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3、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和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湘龙街道石子社区宣

第四篇:社区矫正知识

一、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政法部门、社区等各方力量,着力对社区范围内的假释、监(所)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造的手段和方法。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有利于落实党的改造罪犯政策,提高教育改造工作质量,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更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推行社区矫正工作,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充分运用社会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假释及监外执行等各类对象管理和改造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社区矫正的工作原则

1、坚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

2、坚持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4、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5、坚持社区矫正与狱内矫治相结合原则。

四、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1、被判处管制的;

2、被宣告缓刑的;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五、社区矫正的任务

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2、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六、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

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科(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狱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并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

第五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知识问答

社区矫正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社区矫正?

答: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问: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答: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四种罪犯:

1、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2、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问:全国统一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什么? 答: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社区矫正人员规定了严格的交付、接收程序和基本监管要求,明确规定了监管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包括对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警告、治安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收监执行等。

问: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措施有哪些?

答: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监管要求:一是定期报告。社区矫正人员要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定期报告身体情况和病情复查情况。二是进入特定场所需审批。社区矫正人员进入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场所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三是外出需审批。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正当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应当经过批准,且外出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四是变更居住地需审批。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问: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矫正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答:实施办法充分体现了社区矫正特色,突出强调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觉参加教育学习,有劳动能力的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同时,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问:社区矫正各有关单位的职责有哪些?

答: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安置帮教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依靠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的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管理。

问:安置帮教工作主要对象包括哪些人?

答:刑满释放五年内、解除劳教三年内,没有生活出路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没有生活出路的人员通常指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人员,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通常指没有改造好、有暴力犯罪倾向、恶习较深、屡教不改的人员。

问:安置帮教工作业务范围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对服刑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

2、向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接收单位介绍情况,义教有关档案、材料;

3、引导扶助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4、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落实重新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

问:现阶段,有关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政策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十一个方面:

1、落实责任田(山、林)。农村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在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回原籍居住地后,及时落实责任田(山、地)。

2、享受低保。刑释解教人员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由户主向乡镇(街道)申请,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发放。

3、临时性生活救济。因无生活来源造成生活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领取地方政府临时社会救济。

4、自主创业税收优惠。刑释解教人员在刑释解教后一年内,可直接向创业地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并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而后按规定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5、企业所得税减免。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开办或认定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实体,安置刑释解教人员达到职工总数的40%以上的,按有关规定“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6、失业登记。利用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引导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失业登记,及时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其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等服务。

7、扩大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依照政策将福建籍七类城镇户籍和四类农村户籍刑释解教人员列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享受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8、职业技能培训。刑释解教人员根据自身实际,申请参加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形式多样的项目培训,努力拥有一技之长。

9、失业保险。被判刑、劳教前参加了失业保险或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其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后,符合条件的,可以按规定享受或恢复失业保险待遇。

10、养老保险。被判刑、劳教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刑释解教人员,重新就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11、医疗保险。刑释解教人员可以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按相关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问:刑释解教人员落实有关安置政策,可向哪个部门申请? 答:各种安置政策基本上由乡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承办,司法所在其中负责协调、引导、督促等作用。刑释解教人员可以持刑释解教证明、户口本、身份证,到象征司法所报到登记,由其告知根据具体情况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和所要申请办理有关手续的程序。

下载社区矫正知识问答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矫正知识问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知识问答范文

    一、什么是社区? 答: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社会的基础。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

    社区矫正小知识

    社区矫正小知识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项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

    社区矫正知识(精选5篇)

    社区矫正知识 一、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

    社区矫正工作知识

    社区矫正工作知识 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应坚持什么原则?有哪些规定? 公益劳动应当坚持符合公共利益、矫正对象力所能及、可操作、便于监督检查的原则。公益劳动不得安排高危作业。......

    社区工作者知识问答

    必答题: 1、沈河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立足东北领先、全国一流,全面完成社会管理创新试点任务,使我区社会管理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2、社区公示板主......

    社区矫正知识考核试题

    社区服刑人员知识考核试题 姓名: 矫正类型: 管理等级:1、在社区矫正管理中,管理等级分为( )、( )、 ( )管理三种 2、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 )电话报告一次、( )当面报告一次;普管管理的社......

    社区矫正知识竞赛试题

    社区矫正知识竞赛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

    社区矫正知识考试试题

    社区矫正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联合制定的。 A、政法委 B、宣传部 C、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