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时间:2019-05-14 13:4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少数民族春节习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性学习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研究

1.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研究——苗族

苗年

苗疆里广大的苗族同胞至今仍然保留着以十月为月首的周代纪年法,每到阴历十月,五谷入仓的苗家山寨一派欢腾。芦笙声、铜鼓声、酒歌声,此起彼伏。苗族的新年就在这声震山谷的欢乐声中开始了。

苗年延续的时间不尽一致。有的村寨过五天、九天,有的村寨过十三天,取单数。每年阴历十月上中旬的卯(兔)日开始过苗年,卯(兔)日的前一天属虎(寅),村民说虎克猪是杀猪的好日子。当天早晨,村民家家户户杀猪过年,主宾吃汤喝酒。

第二天属卯(兔)日,家家蒸糯米饭,打糍粑,一来自家吃,二来馈赠亲友。当天以糍粑和糯米饭作主食,相信吃糍粑,可以堵鼠洞。这天被视为旧年的最后一天,相当于除夕,到了夜间,神秘的祭祀活动开始„„ 鸡叫时分,已进入第三天的辰(龙)日凌晨,当家的男人起床、杀鸡、煮饭,并用钱纸贴在室内的岩爹、岩妈、祖灵、保爷、门楣、炉灶、猪圈、牛圈、犁耙、碓磨以及村外的保爷桥、保爷凳、岩菩萨、保寨树等物上。特别还要由一老一少带上钱纸糯米饭摸黑出门祭果树。小孩爬到树上,给树贴纸、喂饭。大人站在地上敲击果树问道:“今年结不结?”小孩在树上大声回答:“结!”“大不大?”“大!”“甜不甜?”“甜!”“落不落?”“不落!”仪式结束,孩子就近捡块鹅卵石,用事先预备的草绳捆绑好,当做牲口拉回家,放在堂屋东壁下,虔诚地供起来。做完上述一切,当家的男人唤醒家中女性,梳洗用餐。此时天已蒙蒙亮,挂在屋檐下的画眉叽叽喳喳叫了起来。被叫醒的姑娘和年轻媳妇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登上木梯梳头。向上登三级,背朝楼梯面向楼板,向下梳头,落下的头发要细心捡起来,捆好备用。据说:如此头发才能长得好,便于绾髻插银饰。

天还没有亮,主人把已做好的热饭菜先“唧担(苗语:敬祖先的意思)”敬祖先,把“唧担”的饭菜和酒摆在火塘边铺着的稻草的地上,餐具全是土陶乃至葫芦、蚌壳之类点上香烧好香纸,边念边把酒饭、鸡、鸭、猪、鱼肉丁点的撒在地上敬祖先。据说:”这样做,祖先才得吃。”这天也是苗族过年的第一天,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苗年节也就是从这一天算起,直过到五天、九天、十三天不等)。“唧担”结束后,天刚蒙蒙亮,开始放鞭炮,放完鞭炮,当家的或长辈宣布吃饭时,全家开始过年(吃饭)了。苗寨里,这天哪一家鞭炮响得最早,哪家年(吃饭)过得最早,哪家最勤快,哪家就发财。因此当家的都纷纷抢时间起早做饭菜,“唧担”祭祀,争取抢“龙”神,以示来年风调雨顺,发财发富。可这一早上的劳作要注意,不扫地,不倒水,吃饭时也不能泡汤,不准吹气。如果泡汤、吹气,新的一年里,就会山水冲垮田地,山风吹倒庄稼。男主人凌晨杀鸡、杀鸭、开始做饭菜时,姑娘妇女急着起早抬水,起得越早,抬水越早的妇女越勤快。这天早上因是辰(龙)日,先在自家吃饭后,开始喝“串寨酒”这也是必须遵守的,喝“串寨酒”时,男主人先登门(先从本房族亲兄弟开始),一来兄弟祝贺新年,叙之一年来的劳动所得,二来是加强兄弟之间与寨邻间的团结,以示来年家庭五谷丰登,全寨团结和睦。“串寨酒”男主人先到,“唧担”祭祀后,女主人随后参与,可以一起喝串寨酒。从前,串寨不唱酒歌,原因大概是同一家族互不嬉戏。可如今改革开放了,不唱敬酒歌,酒兴上不来,也就破例了。他们唱歌敬客人,彼此也互唱互敬,但敬婶子与敬兄弟姊妹还是有些不同,敬前者似乎活跃一些。敬酒可有规矩,由家中女主人先从最老的辈份最大的或客人敬起,敬到最后一个人,那个人得站起来与敬酒的女主人一起喝交杯酒,否则,你就失礼了。第四天已(蛇)日开始斗牛,又称“牛打架”,也有斗鸡的,即是家族、寨邻都拉牛(或鸡)到规定的场地进行斗牛(斗鸡)。男女老少都集拢于此看热闹,亲朋好友也集中于此,共叙情谊,互邀喝酒(不限于亲兄弟),一派喜庆丰收,团结和睦景象。申(猴)日是苗年第7天,活动有了新内容。前几天主要是吃喝,往后转为娱乐了。“猴”日午后,保管铜鼓的“文化寨老”,用香纸、鞭炮、米酒、鲤鱼等“唧担”祭祀“醒鼓”,先在旧鼓坪上跳几圈,后移至新鼓坪上继续跳。他们家人跳过后,全寨男女老少、寨外来客才能跟着跳。众人身着节日盛装,在芒筒、芦笙伴奏下踩铜鼓的节拍,围着鼓柱跳舞,这叫“踩铜鼓”。入夜,寨中姑娘与寨外青年在寨边、村头或河边寨子规定的游方场上对唱情歌,苗话叫“游方”。踩鼓、游方,延续到子(鼠)日才结束。

“子”日傍晚,外寨青年陆续返家,至迟在晚上鸡叫,即丑(牛)日(过五天或十三天节的寨子不一定是这天),以前必须全部离寨。因“牛日”示意旧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了,春天到了,该劳动去了。鸡叫以后,寨中当家的男人星夜用簸箕端着油、盐、葱和牛粪、芭茅草、枫香树支等祭品外出祭田、祭土,其间不能碰见生人及妇女,否则不吉。祭罢,回家做饭。饭菜做好之后,唤醒女性享用,如同“龙”日那天一般,这是苗年的最后一天。本寨房族再聚一聚,“闹”至深夜方告结束。苗年过完,牵牛、抬粪、上山挖土、种地干活了。为着新的一年的新生活奔波劳作„„

2.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畲族

正月初一至十五为春节,是畲族热民的传统节日。由于散居民族的聚落的特点,畲村的岁时风俗既有全民族的普遍性,又有地域和宗族的独特性。畲民十分重视过春节,从农历十月开始,就准备糯米酿制“过年酒”,用糯米、灰碱水做糍粑。吃糍粑是畲族人民过春节的特色之一。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取其谐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时)运,日日粘粘(年年)甜。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扫烟尘,洗家具用具,疏通沟槽,清除垃圾,擦洗厅堂墙壁,洗涤被褥、衣物迎接过年。

除夕之夜,人们一般通宵不眠,前半夜,走家串户,互相祝贺;后半夜,点燃香烛,鸣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时,家男女老少围在篝火旁,聚吃年饭,称“隔岁”。小孩一边烤火“守岁”,一边学唱“盘古歌”,阿爸则蒸糯米饭做芝麻糍粑,做罢糍粑,还要一指碗口粗的耐烧的楮木,放在灶里燃烧,到一定火候时,用灰烬掩埋着,做为大年初一的火种,谓“隔年火种”。合家团聚吃年夜饭饭毕,碗里要剩饭,取“食足有余”之意,接着,大人们向小孩子发压岁钱。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守岁寓意迎来“天增岁月人添寿,春满乾坤福满堂”的新一年。零点准点,家家大放鞭炮迎春纳福,谓之“开新正”,但当年有丧服的人家就不兴燃放鞭炮和贴春联。夜间人们在住宅里贴上新年画、春联,住宅布置一新。所有居室,均通宵达旦点灯,俗称“照岁”。灶上焚香燃烛摆糖、桔等供品,取糖甜桔圆之意,希望来年日子甜蜜、合家团圆、大吉大利。灶堂里埋放火种取“烟火不绝”之意;并在墙壁上钉钉,希望来年“添丁”,人丁兴旺。并在器皿上贴红纸剪成“喜”字、“寿”字或红纸条,以示吉利。这夜儿孙要等子夜后入睡,称守岁,希望长辈长寿。

正月初一,这是一年的开头一天,畲族人起早穿上节日新装,个个喜笑颜开,遇见熟人应互相道贺,共祝新年万事如意。交情较深的,则互相登门拜年,拱手作揖,“恭喜发财”“长命富贵”等好话连篇。多数人家备有金橘蜜饯(俗称“蜜枣”),亲友来临,先请吃蜜枣并呈上一句吉语:“吃蜜枣,年年好!”

一天到晚,不知疲倦地玩个不亦乐乎。有的人跑到大门外,拿着竹响板(毛竹破开两片,一头联结在一起),绕着房前房后“呱呱”地敲打,以示驱瘟神,除病灭。个户主妇闻到爆竹声,争先恐后地赶到井边打“新水”,回家煮线面做早点,预祝全家平安长寿。孩子们跑到竹林里“摇毛竹”,认为小孩摇了毛竹就会象竹笋一样茁壮成长。正月初一还举行“讲酒会”,老人唱《高皇歌》讲畲族历史。小孩则走入竹林里“摇竹娘”,他们双脚并立在粗壮的毛竹前,扶着绿竹摇动,边摇边唱:“摇竹娘,摇竹娘,你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新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晚上开始则有打香灯(用稻草扎成龙形,插上香火)和打狮活动,到各家各户去,舞灯助兴,纵情欢乐。真是“年初一,早开门,放爆竹,喜气新,点蜡烛,装香灯„„”

正月初二为“赶山发铳”日,村中青壮年男子扛土铳带猎狗,上山开铳,报祝猎神。

正月初五“开年驾”(送年),家长领着小孩到处打扫。打扫完后,全家喝糖茶,预祝年年有余。正月初八,是畲族祭始祖盘瓠的日子,属于原始这会遗留下来的图腾崇拜。这一天,同祖同姓的男女老少。聚集祠堂举行祭祖会。有的村落要在初一至初五于祠堂中祭祀祖先。

春节庆祝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达到高潮。街市上张灯结彩,有“迎铁机”、“驮故事”(由若干儿童扮演神话戏剧人物,分别坐在人肩上)、“踩高跷”等,鱼龙灯舞,管弦乐奏,锣鼓鞭炮铳声震天动地,狂欢直至深夜。乡村人家则在家门口点篝火,并于篝火中留取火种,俗称“燃炬”。

过年期间,男子搓草鞋,操劳家务,以示对妇女的尊重与慰问。姑娘们则忙于以各色鲜艳的丝线,编织成绚丽多彩的彩带,准备送给自己的情人。节日里还举行对歌、“打尺寸”、登山比赛和打秋千等文娱活动,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十五过了元宵节,春节活动乃告结束。

3.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作为中国最为普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佳节。春节不仅是汉族的第一大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按照高占祥主编的《中华民族节日大全》一书记载的材料统计,春节成为包括汉族在内的三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其中32个少数民族普遍过春节。春节还是许多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裕固族、锡伯族、羌族、僳僳族,纳西族、景颇族、普米族、怒族、仡佬族、壮族、京族、黎族都把春节作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来过,可见春节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各民族由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春节习俗。

土家族春节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过,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称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烯起一根大柴,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土家人要吃象征吉祥如意,富富有余(鱼)的“红曲鱼”和大锅烩菜(或称合菜)。正月初举行古老的“摆手舞”会。“摆手舞”又称“舍日巴”,土家族男女青年身着绚丽多彩的“西兰卡普”(锦被),打着绣龙凤的吉祥彩旗,抬上木鼓、在二胡、唢呐、牛角等乐器的伴秦下起舞,常伴有诗歌,舞姿古朴,曲雅,优美,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七十多个动作,形象鲜明,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参加者达万人之多,场面盛大。此外,耍龙灯,耍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为欢乐的土家人带来无限情趣。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节。在农历三十晚上,家人团聚,不许外人打搅。他们用半掩门放鞭炮以示此时来人不许入内。初一清晨继续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恶。人们用两手做栏牛、拦羊状,嘴里说:“赶牛,赶羊„„”以示六畜兴旺,然后吃年饭。初二开始身着盛装的苗家人走乡串户,互相祝贺节日。好客的主人对来宾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还要举行“踩花山”、“并牛”等活动。

大年三十,是大理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抢头水”的佳节。夜幕降临的时候,姑娘小伙子个个忙着梳妆打扮。他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手上拎着一串鞭炮,肩上挑着一担水桶,笑逐颜开地行进在村头巷尾,来到水井边。到了午夜零时,只听鞭炮齐鸣,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抢头水”。每家每户把“抢”来的“头水”挑回家去后,便用它赶做汤丸、面条等食物,煮好后装在碗里或盘里,恭恭敬敬地挨家挨户送到老年人手里,祝贺老人新年快乐,幸福健康。老人收下礼物后,在还碗盘时,在碗盘中放几分钱,以示压岁。祝年轻的一代健康成长,美好幸福„„“抢头水”活动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敬老爱幼的民族传统。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青年男女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畲族的时令和节日与汉族一样,以农历计时,二十四节气分段,有鲜明的季节性。而且,由于散居民族的聚落的特点,畲村的岁时风俗既有全民族的普遍性,又有地域和宗族的独特性。春季节日包括春节,二月初二会亲节,三月初三乌饭节。春节即“新年”,俗称“做年”。畲家认为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正年”,俗称“五日年”。有的畲村认为初一至初八为“正年”,俗称“上八日”。但春节活动往往延续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或正月二十日,甚至于月底。元旦交子时,畲家认为新年伊始,户户选出一人,洗净手脸,争先“放头炮”(俗称“开正”)、“开头门”、“点头香”、“汲新水”(俗称“龙头水”),每家以争第一来“接年”。家庭主妇则早起扒开灶堂中的“隔年火种”,堆上透干柴草,不吹不煽,让其自燃,俗称“做热年”。正月初一举行“讲酒会”,老人唱《高皇歌》讲畲族历史。小孩则走入竹林里“摇竹娘”,他们双脚并立在粗壮的毛竹前,扶着绿竹摇动,边摇边唱:“摇竹娘,摇竹娘,你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新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正月初二为“赶山发铳”日,村中青壮年男子扛土铳带猎狗,上山开铳,报祝猎神。正月初五“开年驾”。广东畲族称为“出年挂”,他们在上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入年挂”。正月初一至初四忌扫地。正月初五早晨,家长领着子孙,各自操锄头,扫帚,畚箕,从大门口往里扫至内厅。连灶灰,鸡埘,鸭窝,猪舍,牛栏,羊圈都一一清理。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纳西族除夕宰鸡,以饭和肉喂狗,用猪头拜灶君,然后祭祖先。初一吃素,不出门,全家带着粑粑、菜、酒等物到祖先坟上拜年。初二洗头洗脚。初三祭天,这是整个村寨的共同活动,有的地方祭天时只许男子参加。祭天的目的是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从初一到十五均不劳动,在家玩乐,青年们则随各地习惯举行唱歌或射箭等文娱活动。羌族过春节极为隆重且历时已久。虽春节不是本民族传统节日,但羌族把羌年节的内容移入春节,使其别具特色。正月初一以一寨或相邻几寨为单“坐初一”,早饭后各家自备酒肉、香等到固定的聚会地点会合,共同娱乐、欢宴,枪炮声不断,直至黄昏鸣枪放炮归家。初二开始全寨挨家轮流吃年饭。在春节期间,羌族每家每户都要摆放牛、羊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另外,在除夕夜大家要围着酒坛而坐,在年长者的带领下,用一米长的吸管从左到右依次吮吸坛中的美酒。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蒙古族人民称春节为“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更互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称为“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竿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

一、初

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人,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居住在东北的鄂伦春族人,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

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满族过春节时要贴窗花、贴对联和“福”字。年三十全家包饺子,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恐怕日子过“秃”了。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怕日子过得没有门路。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赫哲族的赫哲语“春节”音译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会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吹奏的乐曲翩翩起舞。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意寓长命百岁。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活动。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象征着美好、幸福。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由于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旧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但不管生活变得多么现代化,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我希望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璀璨文化可以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第二篇: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摘自“中华民族网”

第三篇: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各地都有很多习俗。据资料介绍,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民间在此期间的各种习俗,可以说由大年初一直到初七都会有要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了解春节习俗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1.研究时间: 2月13日

2.研究地点: 吴兴区

3.研究人员: 李玲玲 姚亦颖 吴亚萍

据所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除夕守岁、贴春联、拜年、发压岁钱、吃饺子、贴“福”字、放爆竹、扫尘这些习俗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从古流传至今。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俗名“熬年”。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

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吉利。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中国传统的春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少数民族和汉族同胞一样,举行各种民间活动,丰富多彩,喜气洋洋。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四篇: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各地都有很多习俗。据资

料介绍,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

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

潮。而民间在此期间的各种习俗,可以说由大年初一直到初七都会有要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

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

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了解春节习俗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1.研究时间: 2月13日

2.研究地点: 吴兴区

3.研究人员: 李玲玲 姚亦颖 吴亚萍

据所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除夕守岁、贴春联、拜年、发压岁钱、吃饺子、贴“福”字、放爆竹、扫尘这些习俗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从古流传至今。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

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

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

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

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

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

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

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俗名“熬年”。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

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

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

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

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究其原因:

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

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

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为中国特

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

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吉利。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

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

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

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

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

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

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

酒娱乐。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

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

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

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

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

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

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

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

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中国传统的春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期

间,少数民族和汉族同胞一样,举行各种民间活动,丰富多彩,喜气洋洋。作为

中国的一份子,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五篇: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各地都有很多习俗。据资料介绍,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传统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民间的习俗你,从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要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了解春节的习俗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1. 研究时间:2013年2月1日

2. 研究地点:青岛市

3. 研究人员:戴文昕

据所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除夕守岁、贴春联、拜年、发压岁钱、吃饺子、贴“福”字、放爆竹、扫尘这些习俗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从古流传至今。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因为“陈”与“尘”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所有“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帖。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原来春联写在桃木板上,现在写在纸上了。桃木的颜色是红色,红色有吉祥,辟邪的作用,所以春联都用红纸来书写。宋朝诗人王安石 一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就描写了当时的民间习俗。

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是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贴切得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除夕守夜是最重要的年俗,俗名“熬年”。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现在都很重视的年俗。在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而城市中生活的我们,都不会熬得太晚,最晚到十二点左右,就各自回家了。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是应时而不能缺少的佳肴。究其原因:其一就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以便人们把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美好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把金如意,糖,花生,枣或栗子包到馅里。我们这里会把一角的硬币或枣包在馅里,谁要第一个吃到会非常高兴;吃到硬币会寓意新的一年里有钱花,吃到大枣会起早;在期盼和开心中,我们往往吃到直不起腰来。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的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辞旧迎新。爆竹为我们中国特产,俗称“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也一直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吉利喜庆气氛,也是节日的娱乐活动;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放一挂爆竹,将“年”接到家里来;爆竹声后,碎红满地,喜气洋洋。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的拜年,晚辈向长者叩头施礼,遇到平辈亲友,也要施礼祝福。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

向长辈拜年,祝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我们这里,一家老小坐在一起,看春晚吃团圆饭,小孩子们吃饱了,点支香带着之前挑选的花式鞭炮到屋外放,一只只钻天猴划破夜空,地下的坦克车跑得远,魔术弹里开出朵朵绚

烂的花,映红了孩子的脸,照亮了孩子们欢快的心。(不过今年我们同龄的孩子大多数没有

燃放烟花。因为我们要为降低空气中的PM2.5出一份力。)饺子端上桌,放一挂接年的鞭炮,吃了饺子,孩子们开始列队给爷爷、奶奶拜年,还要大声嚷嚷“压岁钱”,爷爷奶奶开心的给我们分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岁”和“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

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不仅仅是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将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也要减少污染,即

少放甚至不放爆竹。我们一样会拥有一个快乐、祥和、环保的新年。

下载研究性学习少数民族春节习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性学习少数民族春节习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关于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姓名:罗植元 学号:201004020408 一、调查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

    少数民族节日习俗

    1、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 2、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3、藏族: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此外,还有藏历......

    少数民族婚礼习俗

    少数民族婚礼习俗 朝鲜族 朝鲜族十分重视人生仪礼中的冠、婚、丧、葬四大仪礼。青年男女只有举行过冠笄之礼后,才可以选择配偶。托媒说亲也严格按纳彩、问名、纳吉、纳币(纳征......

    少数民族婚恋习俗

    有趣的情书--鲜花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青年男女,常把鲜花当作情书来传递。他们忌讳在长辈或姑嫂面前玩弄花朵。 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时,采取的是一种隐晦的方式。男青年看上了女......

    春节习俗之对联研究性课题[最终定稿]

    春节习俗之对联研究性课题课题背景: 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

    各少数民族习俗趣闻

    云南各少数民族习俗趣闻-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

    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

    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 蒙古族新年 蒙古族的新年在农历正月,过年时大家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那达慕大会 蒙古语“那达慕”有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一种传......

    少数民族的春节

    少数民族的春节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