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人行天桥设计要点剖析
城市人行天桥设计要点剖析
【摘要】结合工程经验,剖析城市中心区复杂状况下人行过街天桥的选址、桥型、结构、管线等设计要点。
【关键词】选址;桥型;钢结构;人行天桥
城市人行天桥的建设对提高行车速度、实现人车分流、改善交通拥挤、提高城市居民步行质量等具有良好的交通和社会效益,因而越来越受到城市建设部门的重视。本文结合工程经验,对人行天桥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要点做简明剖析。
1.天桥选址
一般选址原则是优先考虑满足交通需要和行人便利。城市人行天桥大多建于城市中心区,商业繁华、人流车流集中等较为集中的地方,这势必造成用地紧张的问题,直接影响天桥梯道的落地位置,进而决定天桥整体选址。
梯道布置对人行天桥选址影响很大。规范规定天桥最小通行宽度是3m,梯道宽度应为天桥宽度的1.2倍,即3.6m。目前城市道路人行道宽度一般3~5m左右,如按单侧设置梯道将会严重影响人行道通行功能的使用,几乎不可能通过规划部门的批准。鉴于天桥行人流量在两个方向上概率接近,故在选址前尽可能考虑设置双侧梯道。
2.桥型方案
天桥应遵循“安全、试用、经济、美观”的总体设计原则,在符合城市整体景观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在平面布置上满足“简洁、对称”,争取与周围建筑景观和谐统一,曲线过度自然圆顺。
2.1.安全性。
桥梁自身的安全是指整个结构及其各组成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运营过程中应能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2.2.适用性。
桥面人行道宽度应保证桥上人群的安全畅通,同时应考虑未来人流量增长的可能和需要。桥梁建成以后要保证使用年限内,构造上应具有可维修性,以保证在其功能衰减或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时能够顺利加固扩建另外,桥面的平整程度是保证行人的平稳和舒适程度的关键。
2.3.经济性。
在安全适用的前提下,经济因素是衡量技术水平、做出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在设计中,应提出几套初步设计方案,并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的原则,考虑包括造价、工料供应来源、结构使用年限运营费用、估计未来发展的合理储备以及发生特殊情况时桥梁具有的适应能力,通盘进行方案比较,选择适当的桥型。
2.4.美观性。
上跨城市道路带来的视觉效应,使得人行天桥对于城市而言,已不再是简单的过街通道,逐渐成为塑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对于人行天桥的设计,景观已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城市的核心、繁华地带,通过运用景观和城市设计等手法,人行天桥可以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3.总体设计
3.1.上部结构。
天桥主梁材料一般选择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优点是施工快,景观效果好,缺点是费用高、后期养护困难;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费用小、养护方便,缺点是工期长、噪声大、对现场交通影响大。通常情况下,城市人行天桥选择钢结构较多。我国城市中心区的人行天桥通常采用梁式结构,实际工程中又以钢箱梁桥居多。
3.2.下部结构
天桥桥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钢管柱墩柱通常与主梁采用一样的材料。现在由于工期的要求,越来越多采用钢管柱,钢管柱一般采用混凝土灌芯,以增强抗冲击力。墩柱一般采用圆形和板式,上下等截面。
3.3.附属结构
天桥和梯道桥面铺装采用M7.5水泥砂浆,内设防裂钢丝网,水泥砂浆厚度3cm,面层采用2cm厚烧面天然花岗岩铺装,桥面接缝处用聚氨脂嵌缝膏填缝。以钢结构立柱及纵横向连接杆为主龙骨,通过连接扣件固定栏杆采用亚光不锈钢扶手,钢化玻璃作挡面。
4.设计要点
4.1.动力分析
近年来,人行天桥横向振动引起行人恐慌的案例时有报道。研究表明,这和人行天桥动力设计时对舒适度的考虑不周有关。目前国内的人行天桥结构动力性能舒适度评价,主要是根据《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为避免共振,减少行人不安全感,天桥上部结构的竖向自振频率不应小于3Hz”进行的。由于人行天桥的结构造型和所处环境的差异,现有规范用来评价行人通过时的舒适度标准,偏于笼统而不全面。建议可以采取一些构造措施,如在钢结构顶面设置一层钢筋混凝土层采用剪力钉或者焊接一层钢筋网来连接,通过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增大自振频率的方法来避免共振,提高行人舒适度。
4.2.激震效应
激振效应是指天桥下方汽车通过时引起的天桥振动现象,这种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行人通过天桥时的安全感。相关分析表明,下穿汽车激振效应的大小,主要与桥体重量、跨度、桥下净空和机动车道的行驶速度及车重有关:桥体重量越轻,跨度越大,净空越小,车速越快,车重越重,对人行天桥形成的激振效应越明显。目前,在已建成的城市快速道路上增设人行天桥,为了施工快捷简便,大量采用大跨轻型钢结构天桥,在进行此类天桥的设计时,要避免桥梁过于轻质化,跨度也要适当的控制,桥下净空可适当加大。
4.3.基础沉降
对于设置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的人行天桥,其基础必须保持一致的沉降量,以免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天桥结构的正常使用。桩基应尽可能使桩尖处于相同的持力层。
4.4.管线处理
对于与基础有干扰的管线,通常处理的办法也无外乎是悬挑、穿心和架空等。但由于桥址现场限制因素较多,一般很难满足规范里面的各种构造要求和设计细节,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对规范的理解,结合工程经验经验,灵活变通乃至创造性地采用一些方法,以满足实际需要。应在方案设计时,预见管线处理的复杂性,并采取一些针对措施设防。
4.5.景观绿化
人行天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桥梁的绿化因素,统筹考虑桥体绿化所需的市政管线、浇灌等相关措施和后续的管养护理,保证桥梁建设与绿化建设同时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后续绿化改造时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和麻烦。天桥绿化是指利用植物材料,在天桥两侧设置花槽进行栽植,形成绿化和美化景观效果的过程。天桥绿化是城市立体绿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为城市降温散热、加湿、区域间隔热和隔音、净化空气等效果,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美化生活空间、增加城市特色。天桥绿化利用天桥主梁和梯道两侧的空间,不增加占用土地,提供了一个解决城市居民改善生态环境与平面绿化面积不足矛盾的方法。
4.6.无障碍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各种人性化设施,天桥也不例外。根据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天桥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人性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天桥落地处,以及各平台处,距坡道与梯道0.25~0.50m 处应设提示盲道。(2)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栅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0~0.60m提示盲道。
5.结语
本文通过从人行天桥概念设计出发,提出天桥设计时必须注重整体及其各组成构件自身的安全性,而且结合近代桥梁规划设计的趋势,桥梁除具有雄伟的轮廓外,其布局、风格、色彩还应与周围的景观和谐统一。此外,人行天桥还应较多地考虑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鉴于钢箱梁天桥施工快捷,钢结构可先在工厂加工再运到桥址,进行现场拼接、组合,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对交通影响小,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2] 陈宏彬.关于城市人行天桥设计的一些探讨[J].广东建材,2009(4):194-193.
第二篇: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前期工作要点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前期工作要点
---访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排水三分院副院长范勇先生
照片左一为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给排水设计所副所长兼主任工程师苏君先生,右一为本文作者范勇
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大型市政公用项目,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如何用好每一笔钱,使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的重点。
城市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一般包括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某些项目由于情况比较特殊,程序可以适当简化,直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可研报告代替项目建议书。
作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核心,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分析和现场调研,对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施的可行性、技术的可靠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的分析论证,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最适合当地的推荐方案。由于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处理标准、工艺方案、选址、工程投资等等均已基本确定,因此,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可行性研究的成果,将直接影响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
近几年,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环保的资金投入,同时,各地政府部门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各地相继兴建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同时,更多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提上议事日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笔者有幸参与了多座污水处理厂工程的设计工作,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成功的可行性研究,需要各部门、多工种的通力协作,一般来说,工艺作为牵头工种,需要更多地投入。要提交一份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一些设计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 资料收集与分析
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并加以分析,一些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包括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城市社会经济概况和规划资料、污染现状等等。
•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
• 气候条件:如风向、气温、湿度、降水等;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进行污水处理厂总图布置,将厂前区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减少污水处理厂臭气对厂前区的影响。气温条件直接影响到曝气量的计算以及曝气方式的选取,设计最低水温影响到反应池的容积计算,冻土厚度影响到工艺管线的埋设深度以及土建抗冻设计等等。
• 河流水系:对当地的河流水系资料应有所了解。包括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类别、水文资料等等。由于许多情况下,环评报告和可行性研究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在来不及拿到环评报告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和类别,暂定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待拿到环评报告及批复时,再作调整。受纳水体的水文资料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设计数据。通常情况下,设计考虑污水在进水泵房经一次提升后,藉重力依次流经各处理构筑物后,排入受纳水体。有时,由于受纳水体的高水位远远高于常水位,经技术经济比较后,也会采取设出口泵房二次提升排放的方式。在常水位时,尾水依然藉重力排放,受纳水体水位达到一定标高时,开启出水泵,尾水经出口泵房提升排放。
• 地形地貌:可以根据服务范围内的地势走向及排放水体的方位,布置厂外污水管网的走向,减少污水提升泵站的建设,节约工程投资。
• 地质概况和地震区划:在没有地质钻探资料时,可以参照拟建污水处理厂厂址邻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土建工程的可行性设计。另外,可以查阅 2001 年 8 月 1 日 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得到当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以及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用于结构抗震设计。
• 城市社会经济概况及规划资料 城市社会经济概况包括:
• 人口:尤其是服务范围内的现状人口和规划人口,与人均生活用水指标一起,决定了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量,从而影响到污水处理厂规模的确定。
• 现状人均生活用水量和规划人均生活用水量,一般情况下,统计部门有现状人均生活用水量的统计数据,如果没有,也可以根据供水量和服务人口计算得出。如果没有规划人均生活用水量,可以参照经济发展程度类似、生活习惯类似的地区。
• 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向:包括工业结构组成、工业用水量现状等。由于我国人均水资源并不丰富,国家鼓励发展节水型工业,鼓励工业用回用水,以减少新鲜水用量。因此,从单位工业产值耗水量来看,存在着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耗水量的增长并不成正比。另外,各地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第三产业的用水量存在着逐年增长的趋势。许多生活水平比较好的地区,三产系数已经达到 0.3~0.5 左右。
• 城市规划资料: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排水专业规划、防洪规划等。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了上述人口、经济发展、用水量指标等,同时,可以看出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土地的规划功能。从排水专业规划上,可以看出城市排水系统服务范围的划分和排水体制。对于没有排水专业规划的地区,需要结合可行性研究,在可研报告中提出污水服务范围的设想及采用何种排水体制,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系统布局和处理规模。从防洪规划上了解拟建污水处理厂厂址地区的防洪水位,厂区设计地坪标高应满足防洪排涝的要求,同时,高程设计中应考虑洪水位时的尾水排放。有可能的话,排放口的设计还需考虑规划河床断面和规划蓝线以及河道航运功能的要求,当然,这部分工作也可以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 污染现状
污染现状方面的资料包括:
• 河流湖泊的污染现状:由于我国过去比较片面重视发展经济,环保方面的欠账比较多。有资料表明,我国由于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的河段约占 22.3%,45% 的河段鱼虾绝迹;全国大型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水库均达到中等以上污染; 1996 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到 2010 年,我国的环境质量要有根本改善,首批把淮河、辽河、海河和太湖、滇池、巢湖列为国家污染治理的重点,并要求在近期,主要城市的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论证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工程效益分析。对照水体污染现状及规划水环境质量,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对于污染现状比较严重的情况,分析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建设对改善水环境的贡献。对于现状水质较好的情况,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措施。过去,我们已经走了一段先污染再治理的弯路,现在,我们已经从中吸取了教训,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需要齐头并进,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现状污水量:虽然污水处理厂的最终规模是根据规划污水量确定的,但现状污水量却直接影响到一期工程规模。根据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根据污水厂最终规模和现状污水量,经分析比较后,提出一期工程实施规模。一期工程的规模,既要满足近期污水处理的需要,同时又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使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方面,在几年之中不需要马上扩建,另一方面,又不会出现污水量常年达不到设计处理能力的情况。
• 现状污水水质:现状污水水质对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由于各个地区排水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各地的污水水质不尽相同。同时,对进水水质指标的化验分析,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
• 污水处理厂建厂条件
污水处理厂建厂条件包括是否有建厂用地以及厂址的选择、外部供电供水供热以及通讯条件、建厂资金的来源等等。
• 厂址的选择: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是工程前期的重点之一,总的原则是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专业规划;与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走向一致,使大部分污水可以无需提升自流到厂;靠近受纳水体,宜设置在城镇水体的下游,排放口的设置应考虑尾水排放对上下游取水口的影响为最小,同时,受纳水体要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尾水排放不至于明显影响该水域的水质状况;拟建厂址四周应有充足的防护距离,尽量减少污水处理厂噪声和臭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有 200~ 300 米 绿化隔离带是比较理想的,同时,有扩建工程用地,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远期扩建工程用地须提请规划部门予以保留;
• 供电供水供热和通讯:污水处理厂作为需要连续运行的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电方面需要有保障。通常,需要供电部门提供从不同的变电站引来的两路常用电源,如果不能提供两路电源,而污水处理厂又不允许中断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在厂内自备燃油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污水处理厂生产生活需要一定量的自来水。污水处理厂与外部联系及内部通讯需要电话线路。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天需要采暖,如果厂址位于城市热力网覆盖范围之外,需要在厂内考虑建设锅炉房。• 资金来源:过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比较多的是依靠财政拨款,近几年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的筹措方式越来越多了,有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的,也有以 bot 方式建设的。资金来源方式直接影响到技术经济分析,因此,需要了解清楚。
• 现场调研
资料的收集分析是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但现场调研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资料的收集分析是现场调研的基础,而现场调研可以印证收集到的资料,通过现场踏勘,可以增加对城市和工程现场的直观了解,掌握一些文字资料上没有反映出来的问题。通常,对于污水处理厂工程(包括厂外配套收集管网),需要沿拟铺设管道的道路进行现场踏勘,印证现状管线资料、了解是否有铺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等等;需要到拟建厂址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厂址现状和周边情况。有时,可以对当地城市污水进行采样分析,以指导工程设计。对于重大工程,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以选取合适的处理工艺。
• 方案比选
在资料收集分析和现场调研过程中,污水处理厂的近远期规模、厂外管网的走向、厂址、受纳水体、处理程度等已经初步得到解决。接下来,就是选择处理工艺了。由于推荐工艺方案直接影响到投资、运行维护费用、操作管理是否简单可靠,所以,需要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最适合该工程的处理工艺。影响处理工艺选择的因素很多,通常有以下几点:
• 处理程度:上文已经提到了,处理程度通常经过环境影响评价之后,由环保部门提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环评与可研是同步进行的,此时可以参照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和分类,暂定处理水排放标准,待环评批复之后,再作调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国某些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地方性的排放标准,一般来说,地方性的排放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也就是说对于同样的水体功能和分类,地方标准要求的出水指标要高于国家标准,此时,应执行两种标准中较严格的指标。根据处理程度,可以相应地在一级处理工艺(包括一级加强)或二级处理工艺中进行比选。
• 原污水水质:通过对原污水水质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例如,对于同时需要除碳和脱氮除磷时,首先,需要对进水的可生化性进行分析,bod 5 /cod 值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最为简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bod 5 /cod 值越大,说明污水可生物处理性越好。通常认为,bod 5 /cod 〉 0.45,表明污水可生化性好,在 0.3~0.45 之间,可生化性较好,在 0.2~0.3 之间,较难生化处理,小于 0.2,不宜采用生化处理。其次,分析生物脱氮的可能性。通常,bod 5 /tn 是鉴别能否采用生物脱氮的主要指标,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的,所以,污水中必须有足够的有机物(碳源),才能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一般认为,bod 5 /tn>3~5,即可认为污水有足够的碳源供反硝化菌利用。再次,分析生物除磷的可能性。bod 5 /tp 是鉴别能否采用生物除磷的主要指标,一般认为,较高的 bod 5 负荷可以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进行生物除磷的低限是 bod 5 /tp=20,有机基质不同对除磷也有影响。一般低分子易降解的有机物诱导磷释放的能力较强,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诱导磷释放的能力较弱。而磷释放得越充分,其摄取量也就越大。通常情况下,生物除磷的极限为 75~80%,如果出水磷的要求比较高,单纯依靠生物除磷满足不了出水要求,此时需要辅助以化学除磷手段,以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 用地条件:用地条件是方案选择的一个限制条件,如果地价比较便宜,用地限制较小,则可供选择的工艺方案范围也就比较广。如果地价较高,用地范围限制得比较小,则需要从紧凑型污水处理工艺中进行比选。目前紧凑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也比较多,如 unitank、msbr 系列、曝气生物滤池以及卡鲁塞尔 3000 型氧化沟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工艺方案。
• 当地运行管理水平、经验及业主意见:需要和拟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部门多交流意见,了解其污水处理厂的管理经验的管理水平。设计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设计人员应该时刻想着如何服务好业主,要多征求业主的意见。
• 方案比选及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阶段要进行多方案比选。一般至少为 3 个,这些方案要有可比性,不是仅仅作为陪衬。在严格的方案比选址后,根据工程投资、运行维护费用、运行的可靠性、劳动强度、占地面积、业主管理经验等综合考虑后,提出推荐工艺方案,随后进行推荐方案的工程设计。
• 污泥处理方案:在推荐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同时,需要提出污泥处理方案。污泥处理方案的推荐,需要同污水处理方案结合考虑,有时需要在厂内考虑污泥稳定措施。对于比较大型的污水处理厂,由于产泥量比较大,污泥中温消化是不错的选择,一方面,污泥经过消化,减少了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和污泥的体积,另一方面大量杀灭污泥中的病原体,此外,产生的沼气还可以综合利用,体现了污泥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近几年,污泥用于制肥的事例越来越多。但是,污泥制肥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要考虑市场问题。污泥肥料作为一种商品,有多大的市场?人们对污泥肥料是否接受?与其它肥料的竞争,污泥肥料的季节性销售问题以及肥料的储存,均需慎重考虑。
• 推荐方案工程设计要点
推荐工程方案设计时,在总图布置、高程设计和单体构筑物设计时,需要注意: • 总图布置分区合理、功能明确,厂前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条块分割清楚,沿流程方向依次布置处理构筑物,水流通畅。厂前区布置在上风向,并用绿化隔离带与生产区分隔开来,以尽量减少对厂前区的影响,改善厂前区的工作条件。
• 构筑物的布置应为厂区工艺管线和其它管线的铺设留有余地,一般情况下,构筑物外墙距道路边线距离不宜小于 6 米。
• 厂区设计地坪标高尽量考虑土方平衡,以减少工程造价,同时,满足防洪排涝要求,厂区设计地坪标高一般需高出周围地面标高 10~ 20 厘米 以上。
• 水力高程设计一般考虑进水一次提升,藉重力依次流经各处理构筑物。配水管渠的设计需优化,以尽量减少水头损失,节约运行费用。但是,水力高程设计中需考虑施工质量、构筑物不均匀沉降、管渠老化等因素,避免建成后产生水流不畅等问题。
• 对于生物除磷工艺,由于生物除磷是依靠摄磷菌过量摄取污水中的磷,生物除磷的实质是磷由污水中转移至污泥中,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外。设计中应避免磷再次释放出来,一般不主张采用重力浓缩池的形式,而是采用机械浓缩脱水的方式,随时将排出系统的污泥进行浓缩脱水处理。特殊情况下,需要设储泥池暂时储存剩余污泥,此时,可以在储泥池内设穿孔曝气管,避免产生厌氧环境,从而避免磷的释放。
• 可研设计阶段,还要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人员编制、安全生产、消防节能列专门篇幅进行论述。某些地区可能还会要求对招投标构想进行论述。
• 结语
提交一份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多工种、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在大量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后,提出推荐方案,供政府部门决策。以上部分是笔者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来源 : 中国净水技术网版权所有 , 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 2005 年4 月30 日)
本文作者简介: 范勇,1969 年 6 月出生,199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从事排水工程设计,现担任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排水三分院副院长,作者通讯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 901 号
邮编: 200092 电话:(021)65985848,65988401 传真:(021)65986487 手机: *** 电子邮件: fanyong@waterchina.cn
第三篇: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新城管新作为为导向,遵循人性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要求,围绕“改革再攻坚、治理再突破、服务再优化、基础再夯实”总方向,重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新进程,为努力打造智造名城、创新名城、开放名城、生态名城,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贡献“城管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一、聚焦政治建设,推进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聚焦精细管理,推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1.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重点扩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面,逐步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法规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设施体系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居民小区开展撤桶并点试点工作。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推动有害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2.整治提升街区环境。以《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安徽省城市街区整治提升导则(试行)》为指导,继续开展以市容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示范道路”“示范街区”“示范小区”试点工作以及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推动市容环境品质提升。
3.提升园林绿化品质。优化城市绿道网络,加快城市绿道步道互联互通,打造街头绿地游园。持续推进园林重点工程建设,启动中江公园木栈道改造等工程,新增、提升城市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增绿道27.33公里。
4.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全面开展城市排水防涝体检,启动灾后重建,修编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编制“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建设规划。完成排水管网、过街箱涵清疏工作,全面开展城区道路易涝点和隐患点整治,提升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能力。
5.强化城市市容市貌管理。以《芜湖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为依据,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审批程序,推进户外广告规范整治工作,依法拆除违规户外广告。加强报刊亭规范管理,着力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堆乱放等问题,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6.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投入力度,提升城市道路机械化水平。推广“一把扫帚”和“日扫夜洗”模式,实现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洒水降尘全覆盖。开展路见本色深度保洁行动,全面提升环卫精细化作业水平,打造芜湖环卫品牌。结合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115”示范项目。实施厕所精细化管理,规范设置标识标志,落实“一厕一人”保洁要求,继续打造公厕建设管理精品亮点。
7.加大市政设施管护力度。对市政道路、桥梁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提升道路品质。做好路灯设施管养,确保亮灯率常年达98%以上。全面清理、整治井盖损坏、丢失现象,保证窨井完好。
8.强化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推广使用新型智能环保密闭运输车辆,充分运用建筑垃圾智慧管理平台,对建筑垃圾清运实行全程管控。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理,推行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设置和处理项目建设,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开展存量治理,减少建筑垃圾污染。
9.巩固违法建设治理成果。加大违法建设治理督查督办力度,进一步完善违法建设防控体系,推进“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拆除,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实现零增长。
三、聚焦项目攻坚,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1.推进智慧城管系统建设。认真落实安徽省智慧城管建设导则,加快推进市县区级数字城管平台功能拓展和智慧化升级,实现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智慧园林绿化管理系统,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城市智慧排水”管理体系。
2.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设。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要求,加快推进芜湖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焚烧处理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开工建设三山经济开发区餐厨(厨余)废弃物处置特许经营权BOO项目,建成投产无为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稳定运行繁昌区水泥窑配套建设协同处理飞灰项目。
3.开展城区环境整治提升第一年行动。以中心城区道路、轨道交通1号线及2号线一期沿线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对沿线市政设施、绿化、户外广告、店招等逐一梳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面貌。
4.推进市政设施工程项目。推进通沟污泥处理工程,实现通沟污泥资源化。实施市管排涝设施改造建设、市管泵站设施提升改造、市管泵站双回路建设等灾后重建项目,启动陡门巷排涝泵站改建项目,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推进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二期建设,实现净化后的尾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四类水。
5.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提高轨道交通1号线及2号线沿线景观绿化水平,对轻轨沿线下中分带、侧分带及人行道等绿化进行整体建设。提升城市出入口景观绿化水平,对芜宣高速出入口景观绿化进行提升,美化城市形象。
四、聚焦体制机制,推进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1.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工作机制。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规范城市管理执法的权力和责任。落实好城市管理委员会高位协调机制,强化对全市城市管理的统筹指挥、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继续完善城市管理标准,优化城市管理五大工作体系,系统构建扁平化指挥体系,加大对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权重,健全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机制。
2.深入推进“门前三包”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形成市民主体、政府主责、部门主动的城市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监督考评机制,组织开展示范街和示范经营户评比活动,巩固整治成果。
3.继续实施“城管小事”。围绕贴近群众身边事,把握选好事、解难事、办成事三个关键点,通过网络征集、调查问卷等方式,继续确定一定数量的“小事”并组织实施到位,提升城管社会影响力。
4.着力夯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1+11+N”安全专项行动三年整治工作,落实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任务。继续推行安全生产“三清单”管理模式,健全市容管理、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管理、行政执法等五大领域安全生产防控机制,促进行业安全有序。
5.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时序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项目、飞灰处置暨封场项目。持续加大渣土违法违规运输的治理力度,密切部门协作,坚决遏制渣土运输扬尘污染现象。扩大执法巡查覆盖面,加大对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依法依规取缔露天烧烤行为。
6.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综合监管分类执法工作,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做好互联网+监管平台的录入工作,不断优化和精简办理环节及申请材料,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五、聚焦文明规范,推进执法能力逐步提升
1.坚持法治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机关建设要求。提请出台《芜湖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持续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普法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六进”活动。
2.规范执法行为。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建设。建立执法能力考评机制,深入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执法业务培训和知识竞赛活动,评选“执法业务能手”。加大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力度,努力提升人均办案率,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3.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强化队伍教育管理,全面加强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六、聚焦深度融合,推进模范机关精准创建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坚毅笃行,持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结合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积极举办征文、演讲、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活跃组织生活形式,严格落实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对标对表大力创建模范机关、“两应”党组织活动,积极做好与联系单位结对共建工作。探索建立党支部活动旁听、观摩、讲评制度,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度打造“城管小事”党建品牌,着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3.加强党的作风纪律建设。认真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实施细则精神的贯彻落实,驰而不息地遏制“四风”新问题,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善,提高机关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运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抓细抓实。加强效能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4.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扎实做好文明单位创建、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信访维稳、平安建设、国家安全等各项工作,促进城管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请销假等管理制度。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加强财务检查、审核,规范招投标程序,确保完成预算执行目标。做好工会工作,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5.加强正面宣传舆论引导。健全上下联动、责任明晰、反应迅速的舆情处置机制,及时回应市民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传播城管正能量。组织开展“新时代新城管新作为”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发出城管好声音。持续开展“城管宣传月”活动,提高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加强与媒体联系,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构建多层次的城管宣传阵地。
第四篇: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吴 庆(武汉市城市防洪勘察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00)摘 要: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很多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其也确实在很多方面都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优势,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调节,更是应该借助海绵城市进行有效规划设计。文章重点围绕当前海绵城市构建的基本要求以及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要求;要点 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随着气候环境的恶化,很多城市在运行中都受到了水资源方面干扰和威胁,城市内涝或者是干旱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也就需要重点围绕城市规划进行不断创新,促使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水资源有序运行效果。海绵城市的有效规划建设可以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有效构建海绵城市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各个基本要素和关键要点的把关控制,促使其能够保障海绵城市的运行较为流畅,如此也就能够促使海绵城市具备理想作用价值,保障城市的有序、安全和可持续效果。1 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概述 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建设的着眼点,基于这种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设,其能够在生态协调、环保高效以及资源节约等各个方面实现优化,最终也就必然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建设落实水平。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相对而言是比较丰富的,其可以结合城市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匹配性设计处理,以确保城市在整体运行中具备理想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当前常见海绵城市运行模式图如图1所示。图1 海绵城市运行图 具体到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实际运行价值效果,有效解决当前城市运行存在的各类问题,必须要促使其能够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基本要求,避免其在建设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冲突和矛盾。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遵循低影响开发的基本原则,确保城市能够在后续运行中水文、环境以及生态资源都能够尽量保持原状,避免出现不利干扰和影响,对于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利威胁,也需要详细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威胁因素,并且能够采取较为理想的措施进行不断修正,保障城市运行更为高效合理。对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落实,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生态系统保护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是降低影响方面的基本需求,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的高度关注,促使其能够通过改进生态系统相关区域,保障整个城市运行能够较为理想可靠。当然,对于这种海绵城市的具体构建处理,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于水资源的循环效果,促使水资源的循环能够实现高效利用,并且促使其排水系统也能够运行较为流畅,如此也就能够避免了水资源在城市中表现出来的各类问题和缺陷,有助于提升整体海绵城市运行水平。在水资源循环系统的优化布置中,其需要关注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以及雨水灌渠系统的布置,促使这些基本结构能够具备较为突出的运行流畅性效果,达到有效储水和调水效果,最终充分保障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价值得以体现。2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结合海绵城市在具体规划设计工作中的落实,为了提升其后续运行水平,还需要重点围绕具体环节中的基本要点内容进行详细把关,其中较为核心的关键要点如下: 2.1 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 对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切实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前期调查研究主要就是为了详细全面了解城市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对于城市地形地貌、降雨状况以及排水状况等进行详细分析,进而也就能够保障相关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具备理想的适宜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解决现阶段城市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供较强价值。当然,这种前期调查研究工作还需要考虑到人员方面的基本需求,确保相关人员需求能够在后续规划设计中得到较好满足,进而才能够最终提升其整体运行流畅性,也能够实现城市宜居效果。2.2 有效落实多规合一要求 在海绵城市的具体构建处理中,为了提升其最终落实效果,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各个方面基本系统和要素的研究,促使其相互之间的运行能够较为协调有序,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隐患。这种多规合一的有效执行需要确保市政、水利、园林以及道路等各个方面均能够表现出理想的运行效果,不仅仅要结合这些基本单元自身海绵城市建设的要点和相关措施进行探究,还需要研究各个措施应用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效果,保障其整体规划都较为合理统一。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完成后,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整体性分析,采用相关专业软件进行模拟运行,进而也就能够充分确保整体运行较为流畅,其中常见海绵城市规划示意图如图2所示。2.3 注重排水系统构建 对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落实,重点加强对于排水系统构建的高度关注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如此也就需要切实围绕着相关给排水体系进行优化布置。在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探究,促使其海绵城市运行下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规避和预防当前可能出现的城市内涝灾害,需要分析城市可能遭遇的暴雨等极端天气问题,促使其相关排水系统的运行能够更为高效,并且能够从整体渠道协调布置入手进行优化,促使其主要排水效果能够较为突出。此外,为了确保相应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具备更为理想的可行性效果,往往还需要重点围绕着多方面排水以及蓄水结构的布置进行优化,比如对于各个绿地结构的布置,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排水效果,降低了雨水对于城市的危害性效果,这也就需要促使道路两侧绿化区域以及园林等项目能够充分体现出理想的蓄水以及排水价值,促使其能够降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缺陷。图2 海绵城市协调规划示意图 3 案例分析 大东湖区域位于江南,区域南部为东西走向的低矮山系,西、北、东三面临江。涉及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沙湖港综合整治工程计划在2018年5月完工。该项目主要工程任务包括港渠整治、园林景观工程、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生态工程、电气工程、桥梁工程及海绵专项等,消除了港渠黑臭水体,增强了排涝能力,改善了城市港渠环境景观,增加了武汉市城市亮点。结合这一工程项目的具体落实推进,其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复杂,文章对各个内容进行具体探索,其中颇具成效的一些关键处理内容主要涉及到了以下方面: 3.1 港渠整治工程 沙湖港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具体落实前首先针对具体状况进行了详细探索分析,了解了整治工程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针对不同路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排水走廊以及环境整治、周围建筑物布置等,都进行了有效处理,最终也确实有效改善了港渠运行效果。在该项工程具体落实过程中,其还针对具体港渠结构进行了有效设计,利用钢筋混凝土U型槽以及预制桩驳岸墙等方式进行了加固处理,最终同样也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优势,充分提升了港渠后续运行的耐久性。3.2 园林景观工程 对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落实,从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入手进行协调优化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也同样也是该项目重点落实的基本内容。在该项目的实践处理中,园林景观工程的构建不仅充分满足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努力构建了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是着眼于海绵城市的运行相关需求进行了探索,有效提升了整个海绵城市的作用效果,能够借助于原有地势进行景观的有效构造,充分发挥出较为理想的海绵城市对于水资源的调节应用效果,并且和周围环境也能够较为协调。在具体构建处理过程中,其主要涉及到了活水环节点、丽水旅程区、山水画卷区等基本构成单元,不仅仅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了美轮美奂的作用效果,还能够充分提升海绵城市运行能力,值得在相关城市进行借鉴运用。3.3 给排水工程 在海绵城市的具体运行过程中,给排水工程项目同样也应该成为比较核心的构成单元。在该项目中,两港海绵示范带各个区域都针对给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并且在实际处理后也确实表现出了理想的供水和排水能力,不仅考虑到了周围人群的日常用水和排水需求,还充分结合当地降水量方面的表现构建了专门的应急排水渠道,避免了大量积水的滞留,进而也就体现出了理想的蓄水和用水效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海绵城市在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其在很多城市都受到了重视,尤其是对于南方城市,更是可以借助于海绵城市实现自身优化,这也就需要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各个基本内容要点,切实保障海绵城市的运行价值最大程度体现。参考文献: [1]钱勍,曾英.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6):223-224.[2]李真真.海绵城市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耦合共生辩证关系[J].工程技术研究,2017,(7):246+256.[3]田云柯.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23-224+237.[4]王二松,黄静岩,李俊奇.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简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5,(7):52-55.[5]仝贺,王建龙,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南方建筑,2015,(4):108-114.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7)09-0218-02 作者简介:吴庆(1978-),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设计。
第五篇:城市与住宅区设计复习要点
城市与住宅区设计 2.城市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的年限是多少年? 答:一般近期是5年,远期一般就是20年了。
3.城市的定义?城市性质的定义?
答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4:什么是城市化?什么是城市化水平?
答:一般认为,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在城市规划图中风玫瑰的作用?如何读取风玫瑰图?
答:
一、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根据风玫瑰图正确确定大型易燃、可燃气体和液体贮罐、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大型可燃物品仓库以及散发可燃气体、液体蒸气的甲类生产厂房或甲类物品库房及生活区的位置。对于生产易燃、易爆物品、散发可燃气体、液体蒸气的工厂,在选址和审核厂区的整体规划时,可以根据风玫瑰图考虑风向对生产装置、工艺流程以及相邻企业的生产和本厂生活区的影响。
6:城市用地分为哪几类? 各自代码是什么?
答: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
代码: R 居住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M 工业用地。W 仓储用地。T 对外交通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U 市政设施用地。G 绿地。D 特殊用地。E 水域和其它用地。
7:居住区用地分为哪几类?
答:概括来说是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四项用地的总称。8: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答:①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由几个小区组成居住区。②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即由若干个组团形成居住区。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即居住区由若干个组团形成的若干个小区组成。
9:城市规划中道路红线、建筑红线、绿线、紫线的定义?
答: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规划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
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10:居住区道路的分级及基本要求?
答:居住区道路一般可以分为三级或四级:第一级 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交通的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m。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m,如需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10-14m,人行道宽度为2-4m不等。
第二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一般10-14m,车行道宽度6-8m,人行道宽1.5-2m。
第三级 住宅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交通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m。
第四级 宅前小路——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不小于2.6m。
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其宽度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定。基本要求有:①居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民住区服务。居住区道路系统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分级。为了保证居住区内居民的安全和安宁,不应有过境交通穿越居住区,特别是居住小区。同时,不宜有过多的车道出口通向城市交通干道。出口间距应不小于150米,也可用平行于城市交通干道的地方性通道来解决居住区通向城市交通干道出口过多的矛盾。
②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住宅与最近的公共交通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米。
③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尽可能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在南方多河地区,道路宜与河流平等布置,以减少桥梁和涵洞的投资。在丘陵地区则应尽可能少挖少填,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以节约投资。
④在进行旧居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⑤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1.5米,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米。
⑥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端处应能便于回车。
⑦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150米左右应设置车辆互让处
⑧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
⑨道路的线型、断面等应与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地结合。⑩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11:居住区公建及配套设施设计?
答:
1、公建设施配套的分类与设置
(1)从城市规划层次划分: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的公共服务设施与不同用地性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2)按功能性质分类: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社区服务、金融邮
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及其他。
(3)按使用频率分类:可分为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必要而非经常使用的公共设施两类。
(4)按配建层次分类:基层生活公共服务设施(以1000~3000人的人口规模为基础),宜配建便民店;基层生活公共服务设施(以1~1.5万人的人口规模为基础),宜配建托幼、小学、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综合副食店等;整套完善的生活公共设施(以3~5万人的人口规模为基础),宜配建中学、医院、综合百货商场等
配套设施:在居民的居住区域内,有不同的配套设施:按使用性质分,有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和市政公用等八类配套公建。按效益类型分,有公益性配套公建和盈利性配套公建。公益性配套公建,是指非盈利性配套设施,是以指令性指标控制该类配套公建的建设。盈利性配套公建,即居住区日常生活必需的商业服务性设施,以指导性指标引导该类配套公建的建设。如在商业服务类中,除综合超市、社区菜市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点等三项为必设项目外,其他商业服务项目在符合规定千人指标的条件下,为指导性指标,可进行调整或合并。
12:什么是居住区的日照标准?日照间距?
答: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13:居住区的类型?规模?及社区概念?
答:、按建设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新建的居住区和城市旧居住区。新建居住区一般易于按照合理的要求进行建设,而旧居住区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有的布局需要调整,有的具有传统的城市格局和建筑风格,需要保留和改造。一般说来,旧居住区的改建比新建居住区要困难,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解决居民的动迁、安置等问题。
2、按居住区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①城市内的居住区
这类居住区在用地上既是城市功能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居住区内需设置主要为居住区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
②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
这类居住区主要为某一个或几个厂矿企业的职工及其家属而建设的,因此居住对象比较单一。该居住区大多远离城市或与城市交通联系不便,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因此在居住区内除了需设置一般市内居住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外,还要设置更高一级的如食品、豆制品等加工厂和设备较齐全的医院等公共设施。此外,这些设施往往还要兼为附近农村服务,因此,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和定额指标应比市内的居住区适当增加。
③按住宅层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修建的居住区。这类不同住宅层数的居住在形成城市景观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规模: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标志。社区:居社区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个人或家庭,出于对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目的而形成的特定范围,不同社区间的文化、生活方式也因此区别开来”。
14:居住区用地平衡表及作用?
答:确定各类用地的合宜面积分配与比例关系,编制用地平衡表,从而得出以人为单位的用地面积数,以此分析和比较。作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性规划,是国家、各省(市)全面、统一、合理利用区域土地资源的宏观措施。而用地平衡方案的确定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快速而合理地进行用地平衡是规划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前提。
15:居住区规模指标、密度指标、环境指标,并灵活用于计算。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