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肥工业大学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
合肥工业大学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文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任用中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四)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 选拔任用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中层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选拔任用全校中层领导干部(含处级纪检员、处级组织员、处级宣传员等)。中层领导干部指正处级领导干部、副处级领导干部和五级职员领导干部、六级职员领导干部;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直属党支部书记,校工会主席、副主席,校团委书记、副书记在换届时,依照党章、工会法和团章等有关规定产生;届中任命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选拔处级秘书、处级辅导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校办企业党政领导干部的任命,由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决定后,实行董事会管理的向董事会推荐提名,由董事会聘任,未实行董事会管理的由学校任命。
第五条 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可采取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直选等方式进行,具体方式由校党委视情况确定。
第六条 学校党委及其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选拔任用条件
第七条 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信念坚定,政治可靠;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与管理水平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及开拓进取精神;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有全局观念,作风民主,有团结协作精神;
(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胜任领导工作的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勤奋,真抓实干,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实绩突出;
(五)正确行使学校党委、行政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能够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第八条 提拔担任中层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资格:
(一)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由副处或六级职员提任正处或五级职员领导干部的,应当在副处或六级职员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正科或七级职员提任副处或六级职员领导干部的,应当在正科或七级职员岗位工作三年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放宽对任职年限的要求;
(三)提任中层党政领导职务,一般应当经过校内外的领导干部培训班的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结业证书,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
(四)提拔担任中层领导干部的年龄一般不超过54周岁;
(五)身体健康。
提拔担任党、团、工会组织领导职务的干部,须符合党章、团章以及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 年满58周岁不再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干部,由学校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工作,保留原相应待遇至退休,不服从学校安排的不保留原待遇;确因工作需要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正常退休年龄。“双肩挑”干部在换届或调整过程中未继续任用,回到教学、科研岗位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不再保留原行政级别。
第十条 中层领导干部一般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破格提拔者应当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
援疆、援藏和组织选派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干部,表现突出的,也可破格提拔; 经学校选派到校外挂职锻炼,表现突出的,应当优先考虑提拔使用。第十一条 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提拔使用:
(一)受到党内或行政警告(含警告)以上处分未满两年者;
(二)被立案审查或有问题尚未查清者;
(三)党性不强,品行不端,弄虚作假,跑官要官,有拉票行为,经不起考验者;
(四)失职、渎职,给学校声誉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失者;
(五)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有基本称职或不称职者。
第三章 民主推荐及考察对象的确定
第十二条 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领导班子换届的,按照领导班子职位的设置全额定向推荐;个别提拔任职的,按照拟任职位推荐;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民主推荐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出相关要求,进行填票推荐;
(二)在一定的范围进行个别谈话推荐;
(三)统计推荐票及谈话推荐结果,综合分析推荐情况;
(四)向学校党委常委会汇报推荐情况。
学院(部、系、所、室、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领导干部人选,由学校组织召开由所在单位的科级(中级职员)及以上领导干部,校党代会代表、教代会代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代表,系(所)负责人,党支部书记,民主党派负责人,省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或单位全体教职工参加的民主推荐会进行推荐,并结合谈话推荐产生,其中院长人选还需在院教授会议中进一步推荐;学院党委副书记也可由学校组织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副书记及学工部(学生工作办公室),校团委相关人员参加的民主推荐会进行推荐;
机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人选可由学校根据相应职能部门的职责与工作要求确定参加民主推荐会的人员范围,采取投票推荐,并结合个别谈话推荐产生;
各直(附)属单位领导干部人选一般在所在单位的全体教职工中投票推荐,并结合个别谈话推荐产生。
第十三条 党委组织部在民主推荐、资格(条件)审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考察对象初步人选,报由党委书记、校长、纪委书记、分管干部、人事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组成的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酝酿,并就廉政等情况征求学校纪委的意见,然后提交党委常委会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对象人选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原则上按1:2的比例确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第十四条 凡岗位空缺需提拔任职的,必须由党委组织部根据岗位任职条件,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确定人选,具体见第三十三条。确因情况特殊,也可由组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
第十五条 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工会、团委领导班子进行换届选举的,依照章程所提出的领导干部候选人预备人选为拟考察人选。
第四章
考 察
第十六条 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党委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考察,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考察工作实绩。
第十七条 考察程序:
(一)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二)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
(三)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方式实施考察工作;
(四)根据考察情况形成考察材料,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
第十八条 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
教学、科研单位:所在单位的科级(中级职员)及以上领导干部,校党代会代表,校教代会代表,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代表,系(所)负责人,党支部书记,民主党派负责人,省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相关人员。
机关党群部门及直(附)属单位:所在单位的科级(中级职员)及以上领导干部,校党代会代表,校教代会代表,民主党派负责人,省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相关单位负责人等。
机关部(院):所在部(院)的科级(中级职员)及以上领导干部,校党代会代表,校教代会代表,民主党派负责人,省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相关单位负责人等。
第十九条 书面征求纪委、监察处的意见;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由党委组织部委托审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第二十条 考察组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
第五章 酝酿和讨论决定 第二十一条 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中层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在讨论决定前,应征求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意见,并在党委常委中充分酝酿。
第二十二条 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决定中层领导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
第二十三条 中层领导干部调整,由党委常委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口头表决方式进行表决;涉及提拔的中层领导干部须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其中副处或六级职员领导干部的拟任人选由常委会票决,正处或五级职员领导干部的拟任人选由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提交校党委全委会以票决方式进行表决。对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表决;对影响做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常委或校党委委员超过半数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四条 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党委组织部负责介绍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
(二)参会人员进行讨论;
(三)进行表决,以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第二十五条 校长助理、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党委组织部部长以及人事、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等拟任人选,应按规定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征询意见,或在任职后及时上报备案;其他需报上级组织审核和备案的干部的选任按有关规定进行。
第六章 任 职
第二十六条 实行任前公示制度。对提拔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干部,在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须进行任前公示;公示的内容为公示对象的自然情况、主要简历、拟任职务等;公示采取张贴公示公告或在校园网上发布公示公告等方式进行;公示期一般为七天;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影响任职的,经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决定是否任用。
第二十七条 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一年,具体按照《合肥工业大学中层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实行任期制度,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每届任期四年。
第二十九条 实行任前谈话制度。对决定任用的中层领导干部,由学校党委指定专人同本人或领导班子集体谈话。
第三十条 中层领导干部的任、免职时间,自学校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决定之日起计算。第三十一条 按有关章程或规定选举产生的中层领导干部,选举结果报校党委常委会审批,其中,共青团、工会选举产生的中层领导干部,报校党委常委会审批后,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复。任职时间自当选之日计算。
第七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第三十二条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竞争性选拔中层领导干部的主要方式;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七条和第八条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进行,由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发布公告,公布职位、任职条件、基本程序和实施方法等;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组织答辩或考试(竞争上岗须进行民主测评);
(四)差额确定考察对象;
(五)组织考察,研究提出拟任人选;
(六)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决定。
第八章
公推直选
第三十四条届中调整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可以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进行。“公推”是指由本单位党员群众民主推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直选”是指学校党委常委会确定候选人后,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
第三十五条 “公推直选”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进行,由党委组织部指导,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组织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召开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民主推荐书记人选;
(二)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召开党的委员会扩大会议,根据民主推荐情况,差额确定2-3名初步建议人选;
(三)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组织所属各党支部(党小组)召开支部大会(党小组会)酝酿初步建议人选,差额推荐2名初步人选;
(四)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召开党的委员会,确定1-2名候选人建议人选,报校党委;
(五)校党委常委会讨论确定后组织考察、公示;
(六)基层党委召开党员会议选举产生党委书记人选,上报校党委;
(七)校党委召开会议,研究批复。
第九章 交流、回避
第三十六条 实行中层领导干部交流制度。
(一)交流的对象是:因工作需要交流的;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在一个单位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
(二)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坚持实行校内部门之间、机关与学院(部、中心)及直(附)属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换岗工作,同时积极向校外推荐输送优秀中青年干部、推荐干部到校外挂职锻炼或任职;
(三)中层领导干部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满两届的原则上需交流,其中中层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交流。确因工作特殊需要,可适当放宽;
第三十七条 实行中层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
中层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有上列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同一单位同时担任中层领导干部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
第三十八条 实行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
学校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中层领导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干部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本人及其亲属的,必须回避。
第十章
免职、辞职、降职
第三十九条 中层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一)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
一、经组织认定为不称职者;
(二)因学习、出国、外派等原因,需离职一年以上的(因工作需要保留职务者除外);
(三)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四)因受法纪处分或其他原因,需要免去现职或予以解聘的;
(五)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者。
第四十条 实行中层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辞职包括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辞职手续依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四十一条 自愿辞职,是指中层领导干部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自行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自愿辞职须写出书面申请,交党委组织部,报党委常委会审批;党委组织部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职守;擅自离职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中层领导干部出国未经批准逾期不归者,视为辞职,免去相应职务。
中层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辞职:
(一)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任职且不满解密期限的;
(二)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需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三)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第四十二条 引咎辞职,是指中层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拒不辞职的,应当免去现职。
第四十三条 责令辞职,是指中层领导干部有工作不作为,闹不团结,工作作风不实等情况,认定其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党委常委会决定,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拒不辞职的,应当免去现职。第四十四条 实行中层领导干部降职制度。
因任职表现较差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按照新任职务的标准执行。
第四十五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第十一章 纪律和监督
第四十六条 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的各项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
(二)不准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三)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四)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集体做出的干部任免决定;
(五)不准拒不执行上级调动、交流领导干部的决定;
(六)不准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
(七)不准在选举中进行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和有关章程的活动;
(八)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漏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
(九)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搞团团伙伙,或者打击报复。
第四十七条 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依照有关规定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第四十八条 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干部提拔任用问题应有专人记录,记录本严密保管。
第四十九条 实行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纪律的,依据党内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十条 学校党委及其组织部要严格执行本办法,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有权向党委及组织、纪检和监察部门举报、申诉,受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核实处理。
党委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可以召集与纪检监察机关的联席会议,沟通情况,交流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章 其 他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合肥工业大学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
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
总站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是关系到总站经济振兴、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提高总站管理、推进总站改革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而要选准人、用好人,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科学规范,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根据我站组建的实际情况,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厅局党组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建立我站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
一、干部使用的民主推荐制度
1、民主推荐由党办主持。
2、民主推荐应遵循以下程序:
①确定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和要求。②采取站长提名或党委推荐等方式推荐。
③采取召开推荐会,个别谈话自荐、举荐等方式推荐。④党办汇总推荐情况。
.⑤向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二、干部使用的组织考察制度
1、由党办组织考察。
2、考察内容为:德、能、勤、绩。
3、考察应遵循的程序:
①采取个别谈话、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找考察对象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情况。
②与考察对象所在部门领导交换意见。
③将考察情况通报拟任职的主管领导。
④征求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意见。
⑤向党委全面汇报考察情况,并提出使用意见。
三、干部使用的讨论决定制度
1、调动、提拔、任免由站长或党委提名,党委或站务会讨论决定,行政干部由站长任命,党群干部由党委任命。
2、讨论决定任免事项有三分之二以上党委成员或班子成员到会,对意见分歧较大或重大问题不清的暂缓做出决定,并尽快查清问题。
3、讨论决定干部的任免应遵循以下程序:
①党办负责同志介绍对中层干部人选的考察情况。
②参加会议人员讨论。
③党委或领导班子应到会成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④对作出任免决定的干部由党办或委托站主管领导同本人谈话。
四、干部任免的纪律和监督制度
1、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党委或领导班子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需复议的须党委或领导班子二分之一以上成员同意方可进行。如被讨论人选不合适,需要另提人选时,应经全面考察后再提交会议审议。
2、实行干部任免的纪委一票否决制。
3、不准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
4、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
5、不准封官许愿、打击报复、营私舞弊。
6、纪检、党办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干部任免情况实行检查、监督。
7、基层单位和党员、干部、群众对选拔中层干部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向总站纪委或上级组织、纪检部门检举、申诉。
8、对没按规定程序办理、缺乏推荐、考察材料的拟任职干部,党委或领导班子不予讨论。
五、中层干部报告工作制度
中层干部每年向党委报告一次工作,遇重大问题随时报告。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本《制度》由党办负责解释。
第三篇:复旦大学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
复旦大学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发〔2002〕7号)和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四)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 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朝气蓬勃、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第四条 同等条件下,中层领导干部一般优先从后备干部中选拔。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党政工作部门和院系、直属单位、附属医院党政领导班子中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含领导班子换届和个别提拔任职。
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内设机构的副处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六条 在校党委领导下,党委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选拔任用条件
第七条 中层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热爱教育卫生事业,熟悉高等教育(医院管理)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具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三)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能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学习提高,注重调查研究,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开拓创新,实绩突出;
(四)公道正派,学风(医风)端正,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五)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胸襟开阔,顾全大局,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第八条 提拔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资格:
(一)提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有基层工作经历,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或校外挂职的经历;
(二)专职党政管理干部提任副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在正科级岗位(或相当工作经历)工作3年以上;
提任正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在副处级岗位工作2年以上; 提任副局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在正处级岗位工作3年以上;
(三)教学、科研、医疗一线人员提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一定的行政或业务管理工作经历,任职资格可适当放宽;
(四)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应当经过校级以上党校或其他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
(六)必须能任满一届以上,身体健康;
(七)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必须有3年以上党龄。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
第三章 启动干部任用工作
第九条 党委组织部根据干部职位调整补充需要,提出干部调整工作建议方案,报校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干部调整工作方案包括具体职位、选拔任用方式、选拔任用程序等内容。
第十条 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包括常规性选拔任用、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面向海内外招聘等方式。
常规性选拔任用应经过公布职位、民主推荐、考察、酝酿、集体研究决定等程序。
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应经过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面试、考察、酝酿、集体研究决定等程序。
面向海内外招聘应经过发布招聘信息、应聘与资格审查、海外函评、教师评议、面试、酝酿、集体研究决定等程序。
第四章 民主推荐
第十一条 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应当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第十二条 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领导班子职位设置全额定向推荐;个别提拔任职,按照拟任职位推荐。
第十三条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民主推荐参加人员:
(一)院系、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由全体教职工参加。附属医院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由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民主党派负责人,专家教授代表,老同志代表等参加。
(二)院系、直属单位、附属医院个别提拔任职的,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参照领导班子换届。
(三)学校党政工作部门进行领导成员人选民主推荐,由部门所属分党委范围的科级以上干部参加。
第十四条 民主推荐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召开推荐会,提出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要求,提供相关人员名册,与会人员填写推荐票;
(二)进行个别谈话推荐;
(三)对推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四)向校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第五章 确定考察对象
第十五条 校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和组织部会同分党委、总(直)支,根据民主推荐的结果,同时结合干部平时表现和日常考核,集体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
第十六条 校干部工作小组酝酿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第十七条 个别因工作特殊需要的人选,可以由组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
第十八条 确定考察对象后,应当书面征求校纪委的意见。
第六章 考 察 第十九条 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党委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
第二十条 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
第二十一条 党委组织部牵头组织考察组。考察组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考察组负责人可由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
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
第二十二条 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二)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分党委、总(直)支主要领导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三)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
(四)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查阅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五)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包括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主要缺点和不足,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
(六)校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和组织部听取考察组汇报,集体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提交校干部工作小组酝酿。
第二十三条 考察对象为院系、直属单位、附属医院的人员,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
(一)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
(二)所在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代表;
(三)所在单位教职工代表(人数较少的为全体教职工);
(四)其他有关人员。
考察对象为学校党政工作部门的人员,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
(一)所在部门领导班子成员、部门所属分党委主要负责人;
(二)所在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人(人数较少的为全体教职工);
(三)其他有关人员。
第二十四条 建立考察文书档案。已经提拔任职的,考察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第七章 酝酿和讨论决定
第二十五条 中层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讨论决定前,应当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充分酝酿。各职位的拟任人选应当征求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的意见。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应当征求党委统战部及所在党派主要负责人的意见。中层副职的拟任人选,应当征求拟任职单位中层正职的意见。
第二十六条 提交校党委常委会(全委会)讨论决定的干部拟任人选,需经校干部工作小组充分酝酿。
第二十七条 副处级和正处级副职干部的任用,正处级正职干部拟任人选和副局级干部建议人选的提出,由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实行票决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表决以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为通过。对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
第二十八条 正处级正职干部的任用和副局级干部建议人选的确定,实行校党委全委会票决制。
全委会表决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到会。委员对拟任人选可以投同意票、不同意票或者弃权票。表决以应到会委员超过半数同意为通过。第二十九条 校党委常委会(全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校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或组织部长逐一介绍拟任人选的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
(二)参加会议人员进行讨论;
(三)无记名投票表决;
(四)宣布票决结果。
第八章 任 职
第三十条 对校党委常委会(全委会)决定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在下发任职通知前,在全校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天。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第三十一条 中层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为4年。在同一领导岗位上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或8年。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连任届数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
第三十二条 对决定任用的干部,由校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组织部长或校党委指定的其他领导同志与本人谈话。
第三十三条 任职时间按照下列时间计算:
(一)由校党委决定任职的干部,自校党委常委会(全委会)决定之日起计算;
(二)经选举产生的干部,自当选之日起计算。
第九章 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
第三十四条 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发布公告,公布职位、报名条件与资格、选拔程序和方式等;
(二)个人报名或组织推荐,党委组织部进行资格审查;
(三)组织面试。通过资格审核者,一般可直接参加面试。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1。面试小组根据面试结果,集体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报校干部工作小组确定。
正职干部的面试小组一般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校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相关校领导、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专家教师代表等组成;副职干部的面试小组一般由校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相关校领导、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专家教师代表等组成。
(四)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提交校干部工作小组酝酿;
(五)校党委常委会(全委会)讨论决定是否任用。
第三十五条 对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现职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级安排工作。
第十章 面向海内外招聘
第三十六条 根据工作需要,一些院系、直属单位行政正职(以下简称院长)岗位可以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及招聘单位党政负责人组成招聘工作小组,制定招聘工作方案,报校党委同意。
第三十七条 面向海内外招聘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面向海内外发布招聘信息;
(二)汇总应聘者情况,进行资格审查,提出进入海外函评的人选建议名单,报校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和学校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同意;
(三)组织海外函评;
(四)招聘工作小组根据函评结果,提出院长候选人建议人选,报校干部工作小组讨论确定;
(五)组织院长候选人与学院教授、副教授见面会,由候选人作公开陈述,接受教师提问和评议;
(六)组织面试。面试小组一般由校党委书记、校长、相关校领导、校内外同行专家组成。面试小组根据面试情况和教师评议结果,提出院长建议人选;
(七)校党委常委会讨论确定院长拟聘人选,由党委全委会票决;
(八)校长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第三十八条 聘任制领导职务的每个聘期为4年,可以连续聘任。
第十一章 交流、回避
第三十九条 实行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制度。轮岗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因工作需要交流的;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在一个单位(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按照规定需要任职回避的;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
第四十条 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有上列亲属关系的,不得在校内同一部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不得担任双方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单位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
第四十一条 实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校党委及党委组织部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干部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第十二章 免职、辞职、降职
第四十二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一)达到退休年龄界限的;
(二)在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
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
(三)出国出境连续半年以上的;
(四)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
第四十三条 实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辞职包括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一)自愿辞职,是指领导干部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自行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自愿辞职,必须写出书面申请,由党委组织部提交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审批。校党委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予以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职守;擅自离职的,给予纪律处分。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或有其他特殊原因的,不得提出辞职。
(二)引咎辞职,是指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三)责令辞职,是指校党委根据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拒不辞职的,应当免去现职。
第四十四条 实行领导干部降职制度。因工作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按照新任职务的标准执行。
第四十五条 聘任制领导干部的解聘和辞聘,按照聘用合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章 纪律和监督
第四十六条 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执行干部工作的各项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
(二)不准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校党委常委会(全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三)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四)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校党委常委会(全委会)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
(五)不准拒不执行学校调动、交流领导干部的决定;
(六)不准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
(七)不准在机构变动和主要领导成员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或者干部在调离后,干预原任职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
(八)不准在选举中进行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和有关章程的活动;
(九)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
(十)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搞团团伙伙,或者打击报复。
第四十七条 实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干部任免事项,不予批准;已经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并按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十八条 校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应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第四十九条 校党委及党委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党委组织部与纪检监察部门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各单位、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有权向校党委及党委组织部、纪检监察部门举报、申诉,受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核实处理。
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由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复旦大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试行)》(复委〔2003〕20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办法
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办法
第一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包括机关科室、下属单位、基层所正副职领导干部。
第二条: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党管干部的原则;
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4、公开、平等、择优选拔的原则;
5、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三条:中层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备件:
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熟悉国土资源部门政策法规,精通本职业务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能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业务知识;遵规守纪,清政廉洁,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在工作中业绩突出,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第四条:新提拔的中层领导干部应具备以下资格:
1、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40岁;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3、参加工作三年以上。
4、基层所工作两年以上。
第五条: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的程序和步骤。
原任中层领导干部连任必须经过民主测评合格方可连任。
新提拔中层领导干部的基本程序是:
1、民主推荐成为后备干部;
2、从后备干部中择优考察;
3、通过公示进一步听取意见;
4、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第六条:中层正职领导干部实行轮岗制,在一个岗位工作满五年以上原则上实行岗位轮换,轮岗后原职级待遇不变。
第七条:现任中层正副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每年进行一次,测评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由全体干部职工填写民主测评票,民主测评优秀、称职比率达不到60%的不得再任中层领导干部。
第八条:凡工作中有重大失误和有不廉洁行为的应免除领导职务,其办法是责令本人写出辞职申请,局领导班子研究免职。
第九条:后备干部推荐按照干部任职条件和资格,由全体干部职工采用填写推荐表的形式民主推荐,推荐工作每年
进行一次,推荐名额由局领导班子依据实际需要确定,推荐人员经审查合格后方可成为后备干部。
第十条:新提拔中层领导干部原则上从后备干部中择优选拔任用。其办法是由党政主要领导提出考察名单,由局党总支进行考察,并向群众进行公示,最后由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第十一条: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必须严格纪律要求,不准跑官要官,不准出面说情,不准丧失原则,不准循私舞弊,不准违反程序,不准参差私心。总之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真正把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中层领导干部队伍中来。
第十二条:党内中层领导干部,参照以上办法,依照党章有关规定选举产生。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实施办法
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实施办法
日期:2013年12月30日来源: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网
分享到:
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加快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继续面向全国各省市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学校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培养需要,切实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培养潜能的优秀人才。
一、领导机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自主选拔录取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领导下,招生办公室具体实施选拔工作。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具有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品学兼优,在理工类、经管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高中理科毕业生。应届、往届均可申请。
三、招生计划
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计划纳入我校招生计划总规模内,不超过我校2014年本科招生计划的5%。
四、报名办法
(一)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2月28日 至 2014年1月13日。具体要求见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合肥工业大学网上报名系统”。
(二)报名方式:分为个人自荐和中学推荐两种,均需网上报名。
中学推荐仅限我校优质生源基地中学,推荐名额单独分配;
个人自荐由考生本人自行报名。
(三)网上报名流程
1.通过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bkzs.hfut.edu.cn/),点击页面右边“在线报名”进入合肥工业大学网上报名系统。点击“报名”,填写相关信息进行报名,报名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网络申请号和密码。注:个人自荐与中学推荐的考生请分别点击相应入口。
2.使用网络申请号和密码登录系统,点击“填写或修改信息”,进入相关条目(包括:个人信息、联系信息、成绩信息、报考科类信息)逐条填写并保存。点击“上传照片”,按要求提交个人电子照片(2寸,证件照)。确认信息填写完毕并不再修改后,点“提交信息”。最后点“打印申请表”,将《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申请表》用A4纸打印出来。
3.将通过报名系统打印出来的申请表,交由所在中学填写相关内容并盖章。
注:网络申请号和密码要牢记,考生可通过网络申请号和密码登陆本系统随时查看自己的材料是否寄到合肥工业大学,初审结果等信息。
(四)申请材料
1.《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申请表》:中学推荐考生由所在中学填写推荐意见、校长签字、加盖学校公章;个人自荐考生盖教务章。申请表均需考生签名,照片均须盖骑缝章。
2.高中三年前五学期期末成绩原始记录(班级成绩册)的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3.各类获奖材料。
4.中学推荐考生须填写承诺书,本人签名后随其它申请材料一并邮寄。
推荐材料必须齐全完整,并将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材料不齐全完整者视推荐无效。
(五)材料寄送
1.中学推荐考生申请材料以中学为单位邮寄。中学须填写申请考生汇总表,并加盖学校公章。个人自荐考生自行邮寄申请材料。
2.截止时间:2014年1月17日(以邮戳为准),请在信封正面注明“自主选拔录取报名材料”,我校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及时在网上报名系统中予以标注,请关注网上信息。无论考生被我校录取与否,申请材料概不退还。
3.邮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邮编:230009
五、选拔程序
(一)报名截止后,我校将成立由招生部门、纪检部门和专职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报名考生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2014年1月21日考生登录合肥工业大学网上报名系统查询初审结果,我办不再另发书面通知。
(二)考核办法:
1.中学推荐考生实行面试考核。
面试内容:综合能力,分值100分。面试时间:2014年3月23日(暂定)
面试地点: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面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注意本科招生网通告,并保持通讯通畅)
2.个人自荐考生实行笔试考核与面试考核相结合。个人自荐考生根据笔试成绩分省、分科类确定面试名单;与中学推荐考生一起面试。最终根据面试成绩确定合格考生名单(包括待录取科类,笔试成绩不再计入)。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合卷)。各150分,共300分。
笔试时间:2014年3月2日8:30-12:00
笔试地点:
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附中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山师北街3号
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安北大街1号
考生可就近选择考点参加考试。面试考核与中学推荐考生相同。
(三)合格考生中,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全国决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级一等奖获得者,将被直接认定为优秀。
(四)自主选拔录取合格考生名单(包括待录取科类)经学校自主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后,将上传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http://gaokao.chsi.com.cn)公示10天。
(五)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最终确认考生的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资格,并将名单报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院备案。届时考生可登录合肥工业大学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是否获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或关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名单,我办不再单独发放合格证。
六、录取规则
获得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均需参加2014年高考。考生须在自主选拔录取批次填报合肥工业大学,具体志愿填报请按考生所在省市2014年志愿填报相关规定进行。考生务必在公示的科类范围内填报专业,只能填报三个专业志愿,且服从科类内部专业调剂。不按公示合格科类填报志愿视为无效,不予录取。
(一)自主选拔录取成绩优秀
高考成绩达到生源地本科第一批次控制线,学校将按考生合格科类依据高考成绩进行排序,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录取专业。
(二)自主选拔录取成绩合格
高考成绩最低达到我校在生源地投档线下20分(江苏省考生12分)以内,且不低于该省市本科第一批次控制线,按考生合格科类择优录取。
自主选拔录取及专业安排,均在生源地自主选拔录取合格考生中进行排序,与非自主选拔录取考生不作比较。
非我校原因导致考生未能享受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我校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执行。
七、监督机制
学校纪委、监察办公室全面负责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落实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纪律与规定。
监督电话:0551-62901022
八、联系方式
合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邮编:230009联系电话:0551-62901096,0551-62905427(传真)本科招生网址:http://bkzs.hfut.edu.cn
E-mail:hfutzsb@126.com
九、本办法由合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