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

时间:2019-05-14 13:4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东理工大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东理工大学》。

第一篇: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5年中国石化参与共建,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2653亩,各类建筑总面积86.7余万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量284万余册,收订中外文期刊28,000余种,具有CA、EI等84种大型中外文文献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校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学系等非专业院系。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史、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 64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EMBA)、法律(JM)、社会工作(MSW)、国际商务(MIB)、药学(M Pharm)、中药学(MCMM)、会计(MPAcc)、艺术(MFA)和工程(含18个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A类、6个B类)。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48万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8450人(其中博士生1416人),全日制本科生16355人。教职员工3550人,其中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以面向企业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0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5门;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完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2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教育中心中国分中心、国家级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以及3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

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两获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在 2007年“国际英语辩论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获冠军队、季军队和最佳辩手;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数学、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科技发明、英语演讲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1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1年超过5亿元。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56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50多项,国内外专利1400余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等六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已与美、德、日、法、英、加、韩、澳等国的15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拓奖、“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是“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区域示范中心”。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996年以来连续八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毕业生(含网络、继续教育毕业生),校友中1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各种荣誉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

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

第二篇: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2653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1.2万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量299.8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4.3万余种,具有CA、EI等84种大型中外文文献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中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学系等非专业院系。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 65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MBA、EMBA)、公共管理(MPA)、法律(JM)、社会工作(MSW)、国际商务(MIB)、药学(M Pharm)、中药学(MCMM)、会计(MPAcc)、艺术(MFA)和工程(含18个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48万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8541人(其中博士生1441人),全日制本科生15425人。现有教职员工3504人,其中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5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0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5门;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完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2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建有国家级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以及3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

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两获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2011年、2012年又两次获得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提名;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在 2007年“国际英语辩论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获冠军队、季军队和最佳辩手;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智能车、先进成图技术与信息建模、过程控制仿真、科技发明、英语演讲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2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3年超过6.5亿元。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59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600多项,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1500余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已与美、德、英、法、日、加、韩、澳等国的18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拓奖”、“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是“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区域示范中心”。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995年以来连续9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9.93万名毕业生(含网络、继续教育毕业生),校友中1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各种荣誉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

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

(本栏目内容由校长办公室于2014年4月18日更新)

第三篇:华东理工大学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

1、摘要和目录

摘要和目录单独编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形式为罗马数字。摘要要求先中文(“摘要”)后英文(“Abstract”),中文至少150字,英文至少500印刷字符。“摘要”、“Abstract”和“目录”用黑体小二号、Times New Roman粗体小二号和黑体小二号,居中。“摘要”设置段前为102磅,段后为12磅,摘要的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Keywords”)用黑体(Times New Roman粗体)小四号,内容用宋体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包含3至5个字或词组,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与摘要相距12磅。目录设置段前为0磅,段后为12磅。目录要求列出一、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二级标题用黑体小4号。

2、论文正文

正文中所有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

l、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1.25倍行距”。

2、每一章另起页。章节采用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学连续编号,例如1,1.1,1.1.1。章名为一级标题,位于一页的首行居中。章名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距为0磅,与紧接其后的文字或二级标题间距为12磅。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

3、正文用宋体小4号。

4、表名位于表的正上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名位于图的正下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表按章编号,例如表2.7为第2章第7个表;图3—1为第3章第1个图。

1.数学公式用斜体,按章编号。

2.页眉从正文开始。页眉左端顶格为该篇文章的标题,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阿拉伯数字。

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参考文献”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著录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参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主要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用逗号分隔).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书籍:[序号]作者(用逗号分隔).书名.版本号(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文集:[序号]作者(用逗号分隔).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单位,授予年。

第四篇:华东理工大学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176万余平方米,各类建筑总面积81.6余万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260余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28,000余种,具有CA、EI等74种大型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是全国化工院校情报协作网组长单位;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校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理工优秀生部、人文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学系等非专业学院。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史、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 59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硕士(JM)、社会工作硕士(MSW)和18个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57万余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7551人(其中博士生1359人),全日制本科生18102人。教职员工3594人,其中两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以面向企业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0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6门;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完成教育部重点规划教材13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0个,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教育中心中国分中心、国家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以及3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两获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在 2007年“国际英语辩论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获冠军队、季军队和最佳辩手;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科技发明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8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0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有1300多名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近年来,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9年超过4亿元。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49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00多项,国内外专利1000余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等六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己与美、德、日、法、英、加、韩、澳等国的7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了一大批上海市和全国优秀学生、先进集体和文明寝室;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1996年以来连续七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10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各种荣誉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

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

第五篇: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若干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本科生在校期间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精心设计、组织好这一环节,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保证我校学生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基本要求

1、训练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应根据综合训练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作责任心、事业心;

(2)收集资料、中外文文献查阅、文献资料总结能力;

(3)工作计划和组织能力;

(4)方案选择和比较能力;

(5)理论分析能力;

(6)工程设计和实验研究能力;

(7)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分析能力;

(8)与人合作、相互交流能力;

(9)计算机应用能力;

(10)写作能力。

各系应根据上述训练要求和内容,合理设计训练环节,按专业大类制订教学基本要求,在操作时,可视专业性质和课题内容有所侧重。

2、时间安排

各系应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十周前完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含毕业实习)总量不得少于20周(含评阅、答辩)。

3、课题安排

学生课题的确定采用“师生双向选择、院系适当调控“的方法进行,鼓励各学院根据各专业的教师指导力量、学科发展、学生培养需要进行跨专业、跨系、跨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双向选择结束后,各学院应将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安排和课题确定情况报教务处备案。

二、论文选题要求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应符合毕业论文(设计)大纲的要求,课题份量掌握在一般程度的学生经过努力后可以如期完成。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少数优秀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提出较高的要求,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课题来源:

1、尽量选择结合生产和科研单位的实际任务,也可以是教师科研或研究生课题的一部分。

2、同本专业、学科内容密切相关,符合教学要求的自拟课题;

3、结合实验室建设的实验装置、设备、仪器的设计改装;

4、专题论述等。

在安排工科学生的课题时,应有设计和研究两方面的内容,即大设计和小论文或大论文和小设计,以保证学生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两方面的基本训练。

文、理、商科专业的学生均应有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并应根据教学要求,确定基本的教学训练环节。

三、指导教师

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前,指导教师对有关的课题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制订好详细的育人计划,必须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作风,应经常检查课题进展情况,全面掌握进度,每月一次向教研组(教科组)主任汇报指导工作情况。

2、指导教师应由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助教一般不担任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指导教师,如因学生人数多,指导力量不足,需要由助教担任指导工作的,须经学院院长批准,方可担任。

学生到外单位做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时,可聘请校外有关单位的相当于讲师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工作,学生所在学院要指定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专人联系,至少每月一次检查该单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及质量,与校外指导教师经常保持联系,协助解决有关教学中的问题。

3、为确保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发挥好指导作用,每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学生数以不超过10人为宜,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数以不超过5人为宜,另有教学任务的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还应减少。需集体指导的课题,应确定一位教师主要负责,平均每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不得少于1人。

四、学生

1、四年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规定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校纪、校规。

2、学生在所在系的统一安排,经师生双向选择、系主任认可后,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进入教科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3、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中,学生应以”准工作者“的身份参加教科组业务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发扬主动、实干、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规范的职业习惯。

4、学生应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大纲的要求,独立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每周至少两次主动将工作情况向指导教师汇报。凡有弄虚作假、抄袭别人者,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作不及格论处。因故缺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达三分之一以上者,不能参加答辩,待补完所缺的时间后,方可参加考核答辩。

5、学生应爱护各种仪器、设备,注意节约用电、水、药品、试剂等,反对浪费,凡属不爱护国家财产而致损坏者,一律应予赔偿。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止事故,要保持工作环境整齐清洁,自觉搞好环境卫生。学生因实验需要,经教科组主任同意后,晚上可继续在实验室工作,教科组应安排人员值班。

6、学生在完成4万以上印刷符号的,与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有关的外文科技文献资料的翻译工作,结合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内容,认真完成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论文答辩等三个教学环节,在开题报告中指导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文献资料的阅读量。

五、加强领导

系主任是各系所辖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监控的主要责任人。

1、各系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制订合理的毕业论文(设计)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要求,基本教学要求应在时间和质量上要求一致。

2、各系应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审核课题、师生双向选择、检查进度与质量、组织考核答辩等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可由院长或总支书记兼任。

3、在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始前,各系应认真做好思想动员和组织落实工作。

4、系主任、教科组主任应经常了解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组织经验交流,推动工作不断深入。

六、考核

1、工科类专业“大论文与小设计”或“大设计与小论文”是两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应单独考核评分。

2、大论文(大设计)必须采取评阅和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小设计(小论文)原则上也采取答辩的方式考核,如有改变,须经院长批准。

3、外文文献翻译4万印刷符号是最低要求,考核合格后以总成绩的5%计入平时成绩,开题报告以总成绩的10%计入平时成绩。

七、质量控制

以“各系自查、系际互评、校部抽查、公布结果” 为主要内容,建立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阶段目标控制制度。

1、各系应采取有效措施和方式,掌握毕业论文(设计)过程动态,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各教学环节的质量。

2、教务处分阶段对各院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随机检查。每届学生一般抽查三次:第一次抽查小设计、小论文的质量,第二次毕业论文(设计)期中检查,第三次抽查毕业论文(设计)成品质量。

3、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后,组织系际互查,对各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抽查结果向各系反馈,以利进一步改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4、指导教师是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责任人,毕业环节期间教师必须定期与学生讨论,经常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出勤、工作状态,认真审阅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关。

八、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1、小设计(小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4周,小论文的篇幅不少于5千字,小设计图纸机械类不少于1.5张,工艺类不少于l张。

工科大论文的文字篇幅不少于2万字,文、理、商科可酌情增减。工科类大设计应绘制带控制点的生产流程图,车间的平、立面布置图和主要设备总图;其它的设备图、管道布置图可视任务和要求而定。以上各类图纸的规格及张数,由指导教师提出,报院审定。

2、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应规范化,须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要求用计算机打印。

3、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应整齐美观,封面、任务书、资料袋由学校统一印制,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到教材科购买。

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顺序为:(1)封面(华东理工大学统一封面)(2)任务书(3)中英文摘要(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致谢。

外文翻译稿及原文和开题报告作为附件,另装订为一本、与毕业论文(设计)正本一并放入毕业论文(设计)资料袋。

九、存档和保管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小设计、小论文)原件及考核表应及时送交院办公室保管,院办公室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管时间为三年。

下载华东理工大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东理工大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东理工大学校训

    华东理工大学校训 华东理工大学(英文名: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理、ECUST),创建于1952年, 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

    华东理工大学--29

    第二十九届学生代表大会学联工作报告 [ 录入者:qcp | 时间:2008-11-23 11:32:49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3694 次 ] 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 团结引领广大同学成长为 志......

    华东理工大学章程

    华东理工大学章程 (讨论稿) 序 言 华东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发展中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

    华东理工大学新生须知

    华东理工大学新生须知 关于寝室 进去的时候床位什么的都是已经按学号分好的,一个寝室的基本是同班同学。 不要在公寓里抽烟,那里到处是防火装置,一有烟就会自动喷淋,自动接警119......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答疑

    1.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有什么区别? [解答]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目前关于共价键形成、本质的两个主要理论。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价键理论是定域的,主要讨论两个原子之......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自我鉴定

    大学四年,转眼即过,想起在华理的每一天,我都都会觉得大学生活真的很有意义。四年的大学生活充实而紧张,我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四年里,我始终坚持"天道酬勤......

    华东理工大学自考2018招生简章

    华东理工大学自考招生简章 华东理工大学自考教育学院位于江西风景秀丽的华东理工大学北校区校园,是承担华东理工大学自考、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华东理工大学财务管理办法

    华东理工大学财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国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