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稻软盘育秧技术简介
水稻软盘育秧技术简介
第一食品网 资讯中心
水稻软盘育秧技术是在“工厂化”育秧的基础上总结转化而来的低成本、简易化的育秧方式。该育秧方式成本低,质量好,易于操作,适合机械化栽插的要求。其作业流程为:床土准备--肥料拌混--破碎过筛--堆闷熟化--晒种脱芒--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铺空盘--精做秧板--装盘土--洒水--播种--覆土--封膜盖草--揭膜练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机械播种可将装土、洒水、播种、覆土一道程序完成。
一、播种前的准备
⒈备好软盘生产上多采用的软盘为每盘561孔,按80%的成秧率计,杂交稻亩抛2万窝,需40~50盘,常规稻亩抛3万窝,需55~60盘。
⒉种子
杂交稻每亩大田备种1~1.25kg,常规稻 3~4 kg。播种前应晒种,药剂浸种,并催芽至破胸露白。
⒊营养土配置
取粘性适中,肥力较高的菜园土,或旱地耕作层土,和充分腐熟的酸性土杂肥各一半,打碎拌匀过筛(严禁碳铵等碱性肥料施入,多年施用草木灰的菜园土也不能用,以防死苗)。每50kg细土,加130g半秧剂、0.5kg复合肥(或尿素50g、氯化钾50g、磷肥200g)反复混匀作营养土,可装35盘。也可利用塘泥、肥沃的沟泥,加入适量的细有机肥和壮秧剂。
⒋秧床
选用旱育秧床或湿润秧床,最好是旱育秧床。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疏松中性至微酸性旱地、挖松、打碎土块,施入农家肥和尿素、钾肥、磷肥均匀、按1.5米厢宽开沟、浇透水。
二、播种
⒈播种期
中晚熟品种如汕优63,一般在3月15~25 日播种,早中熟品种如合系品种,在3月下旬播种。播种前,将秧厢浇透水,用泥掌将表土刮平,然后将秧盘摆在秧床上,以横摆两个为宜,用泥掌轻拍,使秧盘凸出部分入泥,秧厢四周用细土掩盖严实。
⒉播种方法
①人工撒播
先将营养土壤撒在秧盘上,待装至孔穴三分之二时,再反复撒播种子,力求每孔有1--3粒种子,常规稻有3--5粒,再用未拌有壮秧剂的细潮土填满孔、刮平。湿润秧床,将泥浆填满孔穴,播种后,再用泥掌将稀泥表层刮平。
②种土混播
每个秧盘用1--1.5kg营养土与种子混匀后再播,播种后也将表层刮平。
③播种器播种
将种子放入播种器内,多余的倒出,然后对准秧盘轻轻一按,再将未拌有壮秧剂的细土填满孔,刮平。无论哪种方式播种,孔与孔之间不能留土,以防秧苗串根。
三、盖膜
播种后,用喷雾器将软盘喷湿,一定不要浇灌。然后,用竹片搭拱架盖农膜。四周绷紧,压严。
四、秧床管理
⒈湿度
播种到出苗一般不喷水,若盘土变白可喷湿。齐苗后,厢沟可走浸厢水,保持盘土湿润,但水不能上厢面,以防串根。
⒉温度
盖膜后,膜内温度不宜超过35℃;出苗后,控制在25~30℃,无风晴天,注意高温烫苗
⒊施肥
秧苗2叶期,3--4叶期、抛栽前2--3天,各追一次肥。用1%尿素或1‰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施用后用清水洗苗。
⒋揭膜
秧苗2片真叶期开始炼苗,第1天打开膜的两头,2--3天可揭开一半,第4天可全部揭去。但若遇到强寒潮,最好重新盖土,寒潮过后再揭。
五、病虫害防治
秧苗在2叶期,可用1:800倍液敌克松或每平方米50g 壮秧剂,对水喷施预防青枯病、立枯病。移栽前,粳稻用三环唑,杂交稻用叶枯灵预防稻瘟病和细条病、白叶枯病。用杀虫单对水防一代螟虫。软盘育秧的秧龄以40~45天为宜,要抛栽前的2~3天,厢面千万不能浇水,以防秧苗根部所带的土散落,不利于运输与抛秧。
第二篇: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实施水稻工厂化育秧,可以成倍地提高作业效率,是集约化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主要程序包括播前准备、精量播种、苗期管理三部分。现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简要概述如下:
一、播前准备
1、育秧棚及秧田的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旱田或水田地,方便运输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一般为100m*7m*2.5m;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刮平后压实,摆盘前浇足底水。棚内中央留一条30-50cm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
2、准备床土:床土应该选择不黏,不沙,疏松,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无草籽,无病虫源的肥沃土壤,一般选取菜园土。
选好土以后,需要进行过筛,这里使用的筛子,筛眼为5-8毫米,营养土要求颗粒不得大于5毫米,其中,2-4毫米土粒达60%以上,此外,营养土要求不能太干或者太湿,一般抓一把土,能稍微团结在一起,一碰能撒开,这个湿度是最为合适的。过湿需要在阳光下进行晾晒,过干则可以适当喷水,然后我们需要加入30%水稻育苗基质,进行混拌,提高土壤肥力,一般使用的是含钾较多的复合肥,混拌比例为3:1左右就可以了,一定要混拌均匀。配臵好的过筛营养土每200公斤与壮秧剂2.0公斤比例混匀即可装盘。
二、精量播种
1、播种期:根据插秧时间、机械作业能力及水利条件分期播种,秧龄控制在30-35天,不可苗等地。在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棚内温度在10℃左右时开始播种。一般我们首批秧苗4月1日前后即可播种,间隔7-10天分期播种,每盘播湿籽125克(2.5两),后期播种110克左右。
2、播种流水线准备工作:将机具放臵在平坦的可接入水源,较宽阔的场地上,调节机架高低,使机架达到水平位臵,将水管一端接入水源,通过手柄控制阀调节水量和水压,电源要接到高处,避免进水,出现电路短路,发生危险。注意秧盘在流水线上运作时会出现卡盘的现象,如遇卡盘,应及时调整。
3、浇水:播种流水线上自带有浇水程序,播种时水要浇透,以秧盘底面有水滴渗透出来为宜。
4、覆土盖种:每盘备土4公斤,其中每盘底土量3公斤、覆盖土1公斤,播种后盖土厚度1.0厘米,育秧盘底土覆土深度应控制在2cm左右,覆土过深易导致因秧盘温度上升过慢而造成种子霉烂;表土覆土深度在0.5cm左右,以盖没芽种为宜,流水线在覆土过程中如遇覆土不匀,应用人工及时补撒,防止因芽种裸露造成秧苗后期盘根不稳。
注意事项: 操作时,请穿着合适的服装。检查机器时,必须先关掉电源,避免发生危险。开机前,要试一下保护开关是否安全有效,发现问题要处理后才能工作。接通电源,打开铺土播种覆土装臵的开关,将事先准备好的秧盘放在机具作业的起始端,将事先准备好的床土倒入铺土箱和覆土箱,利用铺覆土箱左侧的调节板手柄调节床土的厚度与覆土的厚度,将事先准备好的稻种装入播种箱内,根据各地农艺要求,调节播种量,以及播种的均匀度,秧盘顺着工作台上的输送带经过铺土装臵、撒水装臵、播种装臵、覆土装臵,即可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将完成作业工序的秧盘送入温室,进行育秧。
最后将所有的秧盘育好苗后,开始用丁、扑合剂封闭灭草,一般利用喷壶喷洒,这样水量较小,营养土容易保持平面,有利于提高出芽率。
由于苗的最适温度在30℃左右,才会顺利发育,所以我们还要进行覆膜,将准备好的塑料膜铺在育秧盘上。到这里,我们整个播种过程就完成了。
三、苗期管理
1、出苗前主要注重水分和温度的管理,从而保证水稻健康顺利的发芽,促进早发芽,早出苗,出齐苗。
育秧棚温度水分管理(分四个时期)
(一)播种后至出苗(青头),保温、保湿,确保出苗整齐,每天必须检查盘土水分,缺水应及时浇水,棚内中午温度保持30-32℃,超过35℃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蒸芽烂种。
(二)齐苗(青头)至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要控制在25-28℃。超过30℃通风炼苗,齐苗后要减少喷水次数,不可不喷水,此期管理好的秧苗根长是苗高的二倍,一叶一心期结合喷水每平方米浇移栽灵2毫升,防治靑枯、立枯病。
(三)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控水控温,促进扎根,防止徒长。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关注天气预报,晴天早8时通风下午4时关闭风口。阴天中午打开2小时通风换气,外温低于10℃时,缩短通风时间及提早关闭通风口,以免秧苗受冷害,发生生理障碍。此期若通风不够,温度高湿度大,形成徒长苗,易得立枯病。
(四)二叶一心至移栽,促进生长,培叶促蘖,此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上下,要逐渐加大通风口,使秧苗逐渐适应棚外温度,夜间温度高于12℃时可不关风口昼夜通风。进入二叶一心期后,蒸发量大,秧苗生理需水多,容易缺水,要增加喷水次数延长喷水时间。
插秧前3-4天追施送嫁肥。结合浇水每平方米撒施硫铵1两,可促使水稻发新根,移栽后成活快、分蘖早,有利于高产。一般秧龄在30-35天即可插秧。
2、苗床追肥:秧苗2.5叶期后如发现脱肥,可通过叶面追肥补施低浓度的N、K肥,喷后及时用清水洗苗,以N素肥料为主,追肥后清水洗苗。
3、防病:工厂化育秧由于温度高,要严防恶苗病、青枯病、稻瘟病发生。恶苗病在浸种时用浸种灵和使百克防治。青枯病在2叶1心期、3叶1心期喷施旱秧绿2号防治。稻瘟病在2叶1心期、3叶1心期及抛栽前1-2天用稻病清防治。
第三篇:水稻配套机械插秧的育秧技术
水稻配套机械插秧的育秧技术
1、怎样进行秧田的水份管理?
早季播种后应保持满沟水,直到揭膜两天后,晴好天气仍保持满沟水,阴雨天气则保持半沟水。插秧前5天排水晒苗。其间如畦面土壤过干,可灌跑马水一次。
晚季播种后,经常遇到高温强日照天气,秧畦表面水份蒸发很快,很容易将刚播的种子晒干,影响出苗。因此,播种后2-3小时,种子和土壤贴合紧密后,就应灌水淹没秧畦表面,淹水深度应保持在3cm左右,这样可以防止水温过高烫伤种子。到下午5点左右,日照强度减弱后,排水露出畦面,使种子发芽所需的氧气得到满足。第二天上午8点左右,重新灌水淹没秧畦。如此重复3天,秧苗根系便可扎入土中吸收水份。此后每次灌水保持畦面有一薄水层后,让其自然蒸发落干至畦面出现裂缝后,再灌薄水层,如此干湿交替,直至插秧前5天,将秧田中水份全部排出晒苗。此间如畦面土壤过干,可灌跑马水。
2、培育机插秧苗怎样施肥?
水稻秧苗含氮量与其抗伤能力有关,氮肥追施过多,秧苗生长嫩绿,抗植伤能力减弱,而机械插秧对秧苗造成的植伤远大于人工插秧。因而培育机插秧苗应适当增加秧苗碳氮化,减少氮肥用量,以提高秧苗抗值伤能力。一般情况下,肥力较高的土壤不施肥。肥力一般的土壤只要施基肥(每亩复混肥7.5kg)即可。
3、培育机插秧苗怎样使用多效唑?
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后可使秧苗矮壮,分蘖增加,叶片挺直,根系粗短发达,从而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苗抗植伤能力,提高产量。机械插秧的秧苗,一般播种密度较大,机插时的植伤也大大高于手插,因而使用多效唑具有更加明显的积极效果。具体使用方法:早季在秧苗揭膜后,晚季在秧苗一叶一心时(约播种后第5天)用药,用药量为每亩秧地175g(25%可湿性粉剂),加水100kg均匀喷雾。
4、秧苗不能适时移栽有什么不良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水稻秧苗生长量达到一定时,通风透光矛盾激化,秧苗窜高,素质变差,病虫害加剧,影响机插后返青活棵,甚至死苗。最终影响到产量的提高。据江苏省农科院试验,秧龄在15-20天范围内,栽培得当,亩产可超千斤,但秧龄每延长一天,产量下降1.4%。因此,适龄移栽是保证机插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生产上往往遇到前茬成熟推迟,降雨天气推迟收获时间,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等情况造成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实施移栽。此时应采取措施控制秧苗生长。常用的措施有:(1)通过控制秧田灌水来抑制秧苗生长。(2)用剪草的剪刀剪去秧稍(保留苗高度13-15cm)。(3)如果在播种时就认为没有把握准时插秧,则控制秧田肥料施用,整个育秧期间都不施肥,这样,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停止生长。
对病虫害严重的秧田,要及时喷药防治,做到带药下田。
如何选择水稻机插用品种(组合)?
受现有插秧机结构所限,培育机插秧苗时,秧田播种量都较大,这就使得机插秧的适龄期较短。一般早季适龄期25-30天,晚季15-20天。超过适龄期的秧苗,秧苗素质变差,影响插秧后秧苗正常生长发育,对水稻增产很不利。因此,选择机插用品种(组合)时,关键是看该品种(组合)的适宜秧龄与机插秧苗的适宜秧龄能否符合,能符合的便可选用,不符合的则不宜选用。一般来说,双季早稻,常规手插可用的品种(组合),机插都能用。而双季晚稻则只能选用中、短生育期的品种(组合),而不能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组合)。
播种前如何进行种子准备和处理?
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使种子发芽生长一致,秧苗生长整齐,病害减少,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和提高产量。因此,条件许可时,应尽量对种子进行以下处理:(1)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晒一天。晒种要做到薄摊,勤翻,晒透。(2)浸种、选种、消毒:先用500倍强氯精水溶液浸种24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种子,除去药液,同时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空瘪谷粒。继续浸种早季1-2天,晚季半天。(3)催芽:早季浸种完成后,如遇晴好天气,可直接进行播种,然后盖塑料薄膜,利用薄膜的温室效应自然催芽。如需人工催芽时,可将种子装入尼龙袋中,用50℃温水喷淋一次,然后用薄膜将种子包好,再盖上麻袋等保温材料,待种子根芽露出后(大约需12小时)即可播种。注意种子的根芽不可催的过长,否则会使播种不均匀,造成机插漏苗增加。晚季催芽不需用热水喷淋,可直接将浸好的种子用薄膜包12小时即可。怎样进行播种作业?
(1)播种期的确定:由于早季适宜秧龄为25-30天,因而播种期应比计划插秧期提早25天。晚季适宜秧龄15-20天,相应播种期比插秧期提早15天。
(2)播种量的确定:可按每平方米净秧板面积播常规稻干种子0.4-0.5kg,或杂交稻0.3kg确定播种量。如种子发芽率较低(<90%),则应相应增加播种量。播种时应按每块秧畦面积分别称量种子进行播种。
(3)播种作用:采用有载体育秧法进行育秧的,按以下程序进行播种作业:①将育秧栽体平铺在秧畦上。②在秧畦的两边牵上两条草绳或放上木条。③从沟中捞泥浆或将事先备好的床土铺放在育秧栽体上,并将其摊抹平整。注意将铺土厚度控制在2-3cm之间。④将种子均匀洒在畦面上。如采用无载体方式培育秧苗的,播种的前一天灌水浸泡秧地,播种时再排水露出畦面,然后从沟中用锄头勾一些泥浆放到畦面上,再用锄头和木板将畦面泥浆摊抹平整,使畦面上形成一薄层泥浆,随后立即进行播种作用。⑤压种与盖种:早季种子播好后,如大部分种子有半粒落入泥浆中,则不进行压种。否则应进行压种作业(用扫帚或木板轻压种子),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晚季在播种后都要进行压种。压种时应注意不可将种子压入土壤太深,否则会造成出苗不均和部分烂种现象。采用制备床土育秧的,播种后要用细土盖种。
怎样进行秧田的薄膜管理?
早季秧田播种后,应立即盖薄膜,盖膜方式以拱膜形式为好。盖膜时期一般为10天左右,即播种10天后,只要没有低温寒流天气就应开始逐步揭膜。揭膜时可先开两头,两天后再全部揭去薄膜。揭膜时间应选在早上,膜内外温湿度差异不大时,这样
1、现有配套机械插秧的育秧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我国现有与机械插秧配套的育秧技术主要有三种:①工厂化盘式育秧。②有载体(钙塑衬盘,打孔地膜,编织布)育秧。③无载体育秧。
工厂化盘式育秧技术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曾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过。该技术培育的秧苗生长均匀、健壮,秧片各种规格尺寸精度很高,所有秧苗质量指针在各种机插育秧方式中都是最好的。但该技术所需设备多,投资大,成本高,技术复杂。
有载体育秧技术是在秧田中做好秧畦后,在秧畦上铺上一层载体(目前使用的载体主要有钙塑衬盘,打孔地膜,编织布三种),在载体上再铺上一层土壤,所用土壤可以是秧沟中的泥浆,也可以是经过晒干、粉碎、过筛、调肥处理的土壤。然后在所铺土壤上播种育秧。育好的秧苗经过切块形成一定规格,并与载体分离后就可用于机插。此外,也有将土壤铺在水泥场上进行育秧(与传统卷秧育秧方法相同),育好的秧经切块后用于机插,这种方法效果也很好,但土壤和秧苗搬运工较大,且受场所限制,只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有栽体育秧方法培育的秧苗,素质和规格都不如工厂化盘式育秧。但技术简单,成本低谦,是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方式。
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方法是我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新近研究的一种培育机插秧苗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做秧畦时,先用专用压杂器将秧畦土壤中的稻茬等较大杂物压入土壤下部,秧畦做好后经过一段时间排水晒干处理后,再在秧畦表面铺上一薄层泥浆,然后立即进行播种育秧,育好秧苗后再用专用切秧装置切出一定规格的秧片用于机插。使用这种方法培育机插秧苗,用工最少,不需任何育秧载体材料,因而成本最低。与其它方法比较,使用该法育秧时,秧苗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载体阻碍,能够深入土壤下层吸收水肥,因而培育的秧苗素质良好,优于有载体育秧法。育秧过程中的管理也很方便。该法使用的专用切秧器具切出的秧片,主要规格精度介于盘式育秧法和有载体育秧法之间。因而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怎样选择培育机插秧的秧地?
秧地应选择在排灌方便,便于运输的地方。为减少运输工作量,一般每50-70亩大田选择一块秧地。秧与大田比1:75左右(毛面积)。同时要求做秧地的大田土壤肥力较高,不含或少含石块等体积大的杂质。
3、如何制作培育机插秧苗的秧畦?
开始制作畦的时间,早季应比计划播种的时间提前7-10天,晚季应提前5天。制作秧畦的过程如下:(1)先将作秧畦的大田灌水浸泡一天。(2)每亩地施复混肥7.5公斤。肥力较高的田块(如前作为菜地)可不施肥。(3)用旋耕机对秧地进行耕整,秧地应尽量耕烂一些,旋耕机打田至少要三遍。(4)耕好的秧地沉实一天后,排水做秧畦,秧畦宽度1.4米(其中畦面宽1.1米,沟宽0.3米)。做秧畦时,先按秧畦宽度牵好尼龙绳,然后沿绳子起秧沟,用锄头将秧沟位置的土壤钩到秧畦上,并将其初步整平,形成秧畦粗坯。(5)采用无载体育秧的,用压杂器对秧畦进行压杂处理一至二遍,将秧畦中的稻茬等较大杂质压入土壤下层。(6)用木板或木棍将畦面推平。(7)将秧田彻底排水,进行晒干处理。晴好天气条件下,晒干处理所需时间,早季约5-7天,晚季约3-4天。如遇阴雨天气则应延长,直到畦面中部出现长度10cm左右的裂缝止。
4、如何选择水稻机插用品种(组合)?
受现有插秧机结构所限,培育机插秧苗时,秧田播种量都较大,这就使得机插秧苗的适龄期较短,一般早季适龄期25-30天,晚季15-20天。超过适龄期的秧苗,秧苗素质变差,影响插秧后秧苗正常生长发育,对水稻增产很不利。因此,选择机插用品种(组合)时,关键是看该品种(组合)的适宜秧龄期与机插秧苗的适宜秧龄能否符合,能符合的便可选用,不符合的则不宜选用。一般来说,双季早稻,常规手插可用的品种(组合),机插都能用。而双季晚稻则只能选用中、短生育期的品种(组合),而不能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组合)。
5、播种前如何进行种子的准备和处理?
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使种子发芽生长一致,秧苗生长整齐,病害减少,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和提高产量。因此,条件许可时,应尽量对种子进行以下处理:(1)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晒一天。晒种要做到薄摊,勤翻,晒透。(2)浸种、选种、消毒:先用500倍强氯精水溶液浸种24小时,然后用清水票洗种子,除去药液,同时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空瘪谷粒。继续浸种早季1-2天,晚季半天。(3)催芽:早季浸种完成后,如遇晴好天气,可直接进行播种,然后盖塑料薄膜,利用薄膜的温室效应自然催芽。如需人工催芽时,可将种子装入尼龙袋中,用50℃温水喷淋一次,然后用薄膜将种子包好,再盖上麻袋等保温材料,待种子根芽露出后(大约需12小时)即可播种。注意种子的根芽不可催的过长,否则会使播种不均匀,造成机插漏苗增加。晚季催芽不需用热水喷淋,可直接将浸好的种子用薄膜包12小时即可。
对秧苗生长影响较小。
第四篇:水稻实育秧实习报告
水稻栽插、育秧技术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通过本次实习,亲身感受现代农业背景下的水稻新型育秧以及栽培技术,初步了解早育秧技术,认识到早育秧技术的优点及其应用的必要性,能够初步掌握旱育秧技术的基本流程与要领,对这一先进技术达到一个系统性与综合性的认识。
通过老师以及汀沙现代农业公司经理的介绍,了解、认识几项旱育秧发展的新技术:简化旱育秧技术、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机插秧旱育技术、工厂化育秧技术等。通过现场观察机械化水稻栽培技术的观察,认识并了解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水稻优化定抛(无盘旱育抛栽)技术、机械插秧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等几种新型水稻栽插技术。
通过对郫县韭黄生产基地的参观,反思现代农业中“未来地有谁来耕”的深刻命题,促使大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农业上创业,既成就自我也能为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
二、实习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农业大学郫县试验田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韭黄生产基地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汀沙工厂化水稻秧苗生产基地
三、实习时间
2013年5月12日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农学院农学10级、农本11级
五、实习主要流程
1、参观水稻旱育秧大田基地
①参观旱育秧基本技术田
②参观机插秧旱育技术田
2、参观水稻机械化栽插大田、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田
3、参观汀沙工厂化育苗基地
4、参观郫县韭黄农业合作社
六、实习内容及技术要点
1、参观水稻旱育秧大田基地
水稻育秧目前主要有旱育秧、软盘育抛秧和地膜湿润育秧三种方式,旱育秧和软盘育秧是当前全面推广的水稻育秧技术。水稻旱育秧及大田移栽技术室是在水稻育秧稀植浅插和培育壮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艾培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水、省时、省工、省种、增产的效果,水稻旱育秧秧苗健壮、根系发达、返青期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①本次实习所参观的大田采用集中育秧的方式,在苗床技术方面经过“选择苗床地→培肥→调酸→施肥→作厢”等流程做好苗床准备工作。其技术要领为:于春季或播种前10~15天,施预先沤制腐熟备用的有机肥5~10Kg/m2,优质猪粪1.5~3Kg,过磷酸钙150~200g/m2,均匀翻耕混入10~15cm土层内。在播种前25~30天,调节土塘pH至6.0以下。播种前3~5天,施尿素40g/ m2,过磷酸钙150g/ m2,氯化钾40g/ m2,同时施入“呋喃丹”4g/m2,杀死地下害虫,并均匀翻耕入10~25cm土层内。作厢规格:厢面宽1.2~1.3m,厢沟宽30~40cm,厢长8~15cm,厢高5~10cm。秧本比(实际):1:10~20.在播种技术方面经过“浸种→苗床浇水和消毒→精细播种→盖土→除草→盖膜”等流程做好播种工作。其技术要领为:按每亩田用杂交稻精选干种子1kg晒种,药剂浸种消毒。在浸种48小时冲洗干净后播种或催芽播种。播种期实际确定在3月20日到3月23日。播种前浇透底水,是10cm以上的厢面土壤湿透,充分吸收水分,达到厢面可见积水,厢边有水溢出为止。待床土浇足水分后,再用“敌克松”粉剂2.5g/m,兑成1000倍液喷或泼施予厢面上,或者用“施保克”、“甲路宁”,杀灭土壤病菌。注意要根据厢数和播种量计算,分厢确定播种量。播种后盖上0.5~1.0cm厚的过筛细床上,并喷清水使盖种土充分湿透。
在苗床管理方面,重点注意以下5个时期:a 出苗期,保湿保温,控制膜内温度不超过35℃;b 立针现青期,开始揭膜炼苗,1叶1心时,大中苗
2用“多效唑”喷苗控长;c 二叶期,通风炼苗,促进根系生长;d 三叶期,适时揭膜换气,炼苗控高,追肥促蘖;e 四至九叶期,注意防治秧苗各种病虫害2~3次,施用追肥2~3次。
②机插秧旱育技术其主要技术流程为“精做秧床→配制营养土→铺放衬垫物→铺平底土→均匀播种→覆土→覆盖地膜→苗期管理→起秧移栽”。其技术要领为:按照秧本比1:80~100准备秧田,秧床宽1.4米,沟宽0.4米,沟深0.15米。每亩本田秧苗需70公斤营养土(供约25个秧盘使用)。提前取肥沃菜园土或疏松稻田土浇入人蓄粪尿,并加过磷酸钙1公斤堆沤,然后风干打碎过筛。采用软盘育秧,横排两行软盘,盘与盘的飞边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贴,确保秧盘不变形,不翘边角,在衬垫物上铺平底土,厚度为
1.8~2cm(约2.5公斤营养土),铺好后,用木条刮平,铺土后用洒水壶浇湿底土。每个秧盘(58cm×28cm)播种60~80克,播种时要按床或秧盘面积称种,做到细播,匀播,分次播。以已经备好的未加状秧剂的营养土覆盖种子,盖土厚度以不见中种子为宜。竹片起拱,竹弓间距100cm,弓高40—45cm,盖膜。播种到出土前,一般不灌水,播种到两叶前,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温度过高,应通风降温;两叶期开始看天气通风炼苗,在3叶期左右彻底揭膜;出苗后,视旱情洒清(粪)水。为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在两叶期钱喷药1—次,移栽时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做到边起边运边移栽,保证不变形、不断裂和不伤苗。
2、参观水稻机械化栽插大田、高产示范田
机插秧群体起点低,栽插适宜基本苗的情况下,应当适当降低栽插穴数,以保证群体优化。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cm,通过调节穴距,一般亩穴数为1.4万-1.9万。在我省条件下,一低密度1.45万更加有利。同时要提高栽插的均匀度,减少漏插率。漏插率与秧块质量、成苗的多寡、抓秧量、插秧机性能、机手操作熟练程度诸多因素有关。
机插水稻的大田整地质量要做到田平、泥软、肥匀。机插秧移栽的时候,秧苗小,大田平整度要求不高。通过旋耕机、水田驱动耙等耕整机械将田块进行平整,达到田面平整,全田高低不超过3cm,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
机插秧由于受到育秧质量、机械和整天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一定
空穴。因此要留有部分秧苗,机插后及时进行人工补缺,以减少空穴率和提高均匀度,确保基本苗数。机插时水层深度为1-3cm,有利于清洗秧爪,不漂不倒不空插,具有防高温、蒸苗的效果。机插秧苗小,以浅水湿润灌溉为主以利返青成活。
3、参观汀沙工厂化育苗基地
水稻机插栽培技术是一项集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模式,而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自然条件育秧下,雨水、病虫危害等容易影响秧苗质量、秧板质量、栽插质量,从而影响机插秧的推广与应用。工厂化育秧能较好地规避不利条件,提高播种质量、秧苗出苗率和秧苗素质现已成为发展机插秧的有效手段。
基本流程:
①种子处理:主要包括脱芒、晒种、选种、浸种、消毒等前期处理。脱芒的目的是把芒和小枝通过机械和人工脱掉,以保证播种机播种均匀,并达到苗盘基本粒数。
②控温催芽:主要设备有破胸催芽器和脱水机。破胸催芽器是用于水稻种子的消毒、浸泡及破胸催芽作业的机器,是水稻工厂化育秧不可缺少的设备,一般由盛种装置、自动循环水系统和自动控温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也可用传统方式浸种,利用温室控温催芽。脱水机的功能是通过筛筒转动去掉稻种之间的水分和表面水分,使稻种达到外干内温程度,保证播种均匀度。
③联合播种作业:包含播土、播种、覆土、淋水作业,所用设备为联合播种机。播种作业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包括水平传送秧盘、铺撒床土、刷平床土、喷水、播种、覆土、刮土等流水线作业,水稻育秧穴盘播种是工化育秧的核心设备。
④温室控温催根立苗:该环节是将已经播种覆土后的苗盘在秧架上叠放后,在温室30℃的蒸汽恒温条件下,经过48h,使盘内种子长出10~15mm白色嫩芽。采用加温加热装置和温控器是工厂化育秧不可缺少的设备。
⑤炼苗管理:简易工厂化育秧盘采用田间小棚炼苗(大棚炼苗耗费高昂、管理难度大),一般经过6~8d后即可揭膜露绿。期间须加强发芽出苗的观察与管理,营造秧苗生长的良好环境,控制好温度和水分,并适时催化炼苗,使培育的秧苗整齐健壮,为大田栽植提供素质优良的合格秧苗。
技术特点:
①由于能在室内控制育苗前期的环境条件,为秧苗生长创造适宜的人工环境。提早播种育秧,使水稻生长积温能有效增多,培育的秧苗素质好,同时也有利于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抵御自然灾害,特别对减轻低温冷气作用显著。
②工厂化育秧和大田栽插的配比关系可达1:40,育秧占地面积小,节约秧田,与育秧技术配套应用。播种精选加工处理和稻种人控温破胸催芽等技术,种子用量减少,比常规育秧省种、省秧田、省工。据统计,采用工厂化育秧每hm;大田可节省稻种0.25kg,节省劳动力2人,平均增产25kg,增收节支效果明显。
③按工厂化育秧的一条流水线及配套设施约投资8万元,一般5年左右可收回投资,关键是提高效率以及利用率。
七、实习感悟
经过一天的郫县之行,首先感谢老师们为我们争取到这次机会,也谢谢任老师、孔老师以及几位师兄师姐认真的讲解。我获得的感悟颇丰,但是心里最想对老师表达的是,我很希望在大二甚至是大一的时候就能有这种对现代农业最直观的接触,如果更早的接触,我想更多的同学会对农业更感兴趣,更加相信农业大有可为,也会对教材书本里的基础知识学习地更加认真,因为大家会对未来的就业更有信心。
本次实习,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还有郫县韭黄生产合作社。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代表的是现代化的农业公司,我相信我们农学专业的同学,以后会有一大部分要投身类似的现代化农业机构,我们会为这些农业公司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同时成就自己的价值。
韭黄生产合作社为我们揭示的是:“未来谁来耕地”的问题,将农业以类似工厂的方式重组,将会吸引大批失地农民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就业,既创造了大批的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使得优秀的地标农产品有了走出国门的可能性。同时,我相信:正如合作社经理所说,这正是大学生创业的的好途径,在大有可为的农业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大家付出努力的好方向吗?
第五篇:2012年双峰县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xiexiebang推荐)
2012年双峰县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
(讨论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我县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工作,提升水稻育秧技术及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促进双季稻生产发展,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生产效益,根据湖南省农业厅《2012年全省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的要求,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遏制耕地抛荒、推进“单改双”,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和提高水稻单产为目标,以种粮大户、村组合作协会、育秧专业户为“龙头”,按照“行政推动、市场带动、补贴促动”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全力恢复和发展双季稻生产,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力争全年水稻集中育秧示范面积突破14万亩(大田,下同),其中早稻达到13万亩以上;扶持和发展水稻集中育秧种粮大户、村组合作协会和育秧专业户700个以上,示范育秧点700个以上;通过开展集中育秧,适当扩大软盘抛秧与机插秧面积,促进全县双季稻生产发展。(具体任务明细表见后)。
三、工作重点
1、确定育秧模式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经专家反复论证,确定2012年集中育秧的几种主要模式是:
①以种粮大户为主体的集中育秧:每个种粮大户发展集中育秧200亩以上,全县种粮大户建集中育秧点200个以上,集中育秧示范面积4万亩以上。
②村组集中实施、联户协作集中育秧:乡镇发动村干部、党员组长牵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农户联合协作,种田能手专门管理,开展集中育秧,建集中育秧点400个以上,每点集中育秧200亩以上,面积8万亩以上。
③乡镇组织的以村为单位的集中育秧:育秧点100个以上,面积2万亩以上,安排专人负责,专人技术指导,种田能手专门管理,重点解决压单扩双的秧苗调剂和缺劳户扩双用秧。
2、建设重点区域
①在梓门、印塘、锁石、井字等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区内全面开展集中育秧,面积5.0万亩,其中早稻4.5万亩,晚稻0.5万亩。
②在走马、永丰、梓门、印塘、锁石、花门、沙塘、井字、荷叶、青树、杏子、石牛等传统双季稻区与扩双增面重点区域范围内,开展集中育秧示范,面积8万亩以上(不含高产创建项目区),其中早稻7.5万亩以上,晚稻0.5万亩。
③在洪山、蛇形山、甘棠、三塘铺、经开区等乡镇开展集中育秧示范,面积超过1万亩。
3、落实关键技术
一是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优良品种,确保种子质量,实行一片一种,解决品种多乱杂问题,便于系统、协调地开展集中育秧,同时避免人为混杂。
二是把好浸种催芽关。浸前统一晒种,搞好种子消毒,适当加大用种量,严格控制好催芽温度和湿度。
三是备足秧田。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稻田作秧田,力争年前翻耕,采用盘育秧相应做好营养土。
四是适时、精量播种。根据晚稻安全齐穗的要求搞好品种搭配,确定好适宜播期,精量播种并施好壮秧剂,盖好地膜。
五是统一肥水及盖膜揭膜管理,搞好绵腐病、立枯病防治,提高成秧率,培育健壮秧苗。
4、加强生产管理
一是科学布局,规模适度,以“方便群众、规避风险”的原则,以种植大户或村民小组为单位,统一管理,专人专职负责;以点定农户,以户定面积,每个育秧点的辐射面积在200-300亩之间,农户运秧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
二是及时落实种植计划,在农户自愿基础上商定集中育秧事宜,落实好品种与面积。
三是建好台帐,县乡村都应有相应的台帐、育秧主体,需秧农户的姓名、面积、品种与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都要登记清楚,便于加强联络,核查面积。
四是加强培训工作,对育秧示范农户及操作管理人员进行大田田间操作和管理的技术指导与培训,重点掌握品种特性、浸种催芽技巧、秧田管理与关键技术措施。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集中育秧工作领导小组,由吴德华县长任组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黄为、县政协副主席农业局局长戴治平同志任副组长,县农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农机局等单位领导为成员,主要负责育秧基地的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戴治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曹庆华、龚述明为副主任,办公室负责制订育秧基地实施方案,日常工作、检查督促、工作考核等工作。县农业局成立集中育秧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曹庆华同志任组长,推广中心、粮油站、乡镇农技站等业务骨干为成员,负责基地示范村的技术指导。
各相关乡镇都要成立专职集中育秧工作组,由乡镇长亲自担任工作组组长,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和县农业局指派一名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工作组成员包括县农业局指派的技术专业人员,乡镇农技、农机站站长、各责任区总支书记及重点区域内的基地村支书,工作组负责本镇范围内集中育秧工作的具体实施。
2、广泛宣传发动
从2011年12月开始,县农业局将全县各乡镇进行摸底调查,筛选适合集中育秧的重点村100个。12月底将召开全县粮食生
产工作和集中育秧工作会议,出台《双峰县2012年粮食生产工作意见》和《双峰县2012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意见》,对2012年集中育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集中元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利用电视、网络、科技小报等媒体及贴标语、挂横幅、发告知书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集中育秧在发展双季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及遏制抛荒,提升水稻生产水平的重大作用。同时,在育秧期间,将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和种粮农户到各示范点进行观摩学习,充分发挥其影响与带动作用,让农民充分认识和了解水稻集中育秧的好处和作用,要通过大造声势、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社会氛围,让广大干部和农民积极组织,参与水稻育种工作。
3、细化明确责任。
明确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将集中育秧列为2012年全县粮食生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行政责任人和技术指导专家、技术人员分片定点包面积落实、包技术指导的全程包干责任制。每个重点乡镇由县农业局指派一名高级技术人员为责任专家,指派一名行政领导与乡镇行政负责人共同为本乡镇行政责任人。每个乡镇建好10个左右的集中育秧核心示范点(不包括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和种粮大户点),由乡镇向集中示范点或每个村配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为驻点技术责任人,负责深入农户家中与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4、优化技术服务
通过科技小报、农事指南、各类培训班,以技术培训、技术
指导的形式,搞好集中育秧的全程技术服务,组建过硬的技术指导队伍,制定全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路线和技术规程。从秧田准备、种子选择、浸种催芽到秧田管理、移栽,全方位、全过程的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严把技术关口,确保集中育秧工作顺利开展,切实规避和化解技术风险,杜绝人为事故,力争高产高效益。
5、强化督查考核
县委、县政府将对水稻集中育秧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与督导,对各乡镇工作进展进行周调度制度,各乡镇工作组对辖区范围内的集中育秧工作加强检查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各项任务和技术不误农时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将把各乡镇的集中育秧工作作为粮食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进行评定各乡镇的工作,并加大考核奖励力度。集中育秧面积由县农业局组织专门班子核实,凡集中成片面积不足200亩的不计为集中育秧面积。
6、建立激励机制
县、乡两级要加大财政投入,对集中育秧工作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县财政投入400万元用于解决集中育秧所需的种子、农资、劳务等方面的补贴。
一是实行奖补配套。采取统一供种加物化补贴和工作经费的以奖代投方式配套。所有经县农业局核实的集中育秧面积所需的种子由县统一免费供种;另对县办高产创建、湘米产业及重点扩双增面等核心示范基地,按每亩大田40元的标准实行奖励;对
各种粮大户和其它集中育秧示范点集中育秧面积,按每亩大田20元的标准实行奖励;不足部分由乡镇自定标准奖补或从购秧农户中筹集。
二是实行经费包干。经县农业局核实后的集中育秧工作示范由县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拟定10元/亩,其中县、乡各5元/亩),完成任务好、质量高的优先足额经费包干;对于任务完成差、问题多,特别是造成人为事故的将减少经费支持,并处罚到人。
三是实行奖励政策。对各乡镇集中育秧工作实施责任目标管理,开展竞赛奖励活动,层层责任追究,严格奖惩兑现,根据各乡镇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评验收结果,评选若干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分别评定一、二、三等奖,按先进单位分2万、1.5万、1万;先进个人分3000、2000、1000进行奖励,并与年终补贴、评先评优挂钩。凡工作不力、技术指导不到位、面积落实不到位的,将严格追究责任人责任。
五、工作进程安排
(一)2011年12月20日-25日,接受省厅任务,并制定工作方案。
(二)2011年12月25日-30日,全县摸底,确定重点区域与重点村。
(三)2012年1月1日-10日,召开集中育秧工作会议,成立县集中育秧工作领导小组。
(四)2012年1月10日-20日,开展一个月宣传工作,各
乡镇相应成立工作组,县农业局成立技术指导小组。
(五)2012年2月,制定集中育秧实施方案和技术流程,制定技术方案并开展技术培训,落实计划与面积。
(六)2012年3月-4月,落实集中育秧各项工作,组织检查督导,开展交流,现场观摩。
(七)2012年5月,对早稻集中育秧进行总结,部署晚稻集中育秧工作。
(八)2012年6-7月,开展晚稻集中育秧各项工作,组织检查、督导、考核,并进行总结。
(九)2012年8月-10月,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研究讨论2013年工作思路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