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福清市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福清市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试行)》
实施细则
根据《中共福清市委、福清市人民政府印发<福清市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融委„2013‟42号,以下简称“《奖励办法》”)文件精神,为落实我市高层次人才各项奖励政策,特制定本服务办法。
一、服务对象
根据融委„2013‟42号文件认定的五类福清市高层次人才。
二、高层次人才认定
(一)申报时间
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具体申报时间以当年度的申报通知为准。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对象应具备《福清市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分类标准》”)规定的资格条件,每年在融工作时间一般应达到6个月及以上;
2、新引进(新录用)高层次人才认定的时间结点为2013年1月1日(以劳动合同、社保和个税缴交记录为依据),即在该结点以前到我市工作的高层次人才视为用人单位自主培养人才,在该结点及以后到我市工作的视为新引进(新录用)人才,并按《奖励办法》第六条规定享受不同的奖励政策待遇。
(三)申报材料
1、《福清市高层次人才申报认定表》(见附件1);
2、近期2寸彩色免冠半身照片;
3、有效身份证或护照;
4、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国外证书须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
5、在我市创业、就业的工作证明:
(1)创业类:提供所创办企业营业执照、公司章程、上年度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上年度纳税情况证明以及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风险投资占投资额的比例证明等;
(2)就业类:属于企业人才的,提供劳动合同(如劳动合同剩余年限低于5年的应重新签订)、个人所得税上年度纳税情况证明;属于事业单位人才的,提供行政介绍信、聘用合同或任职文件等;
6、符合《分类标准》所规定资格条件的有效证明材料;
7、主要工作业绩及证明材料(含研发技术或成果、发明专利、主持或参与的科技创新项目、海内外创业经历或任职证明等)。以上材料1—2项需提供原件一式四份;3—7项作为申报材料附件,提供复印件(统一用A4纸张复印,封面编写材料目录、页码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装订成册)一式四份,并在申报时提供原件,以便核对。
(四)认定程序
1、属于企业人才的由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用人单位所申报的材料;属于事业单位人才的由市公务员局专业技术管理科受理,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初步核对;
2、由市公务员局按照《奖励办法》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提出初步审核意见,如有需要可组成专家评审组对申报对象的资格条件进行会审;
3、由市公务员局将通过初步审核的申报对象在福清电视台、福清侨乡报、福清党建网、福清人事人才网进行为期7天的对外公示,并同时书面征求纪检、检察、计生、综治、文明、环保、安监、工商、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意见。申报对象经公示没有发现存在影响奖励问题的,提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
4、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申报材料和市公务员局初步审核意见,对申报对象进行研究审定,并提出审定意见;
5、由市公务员局按照以上审定意见,向认定的高层次人才颁发《福清市高层次人才证书》(以下简称“《人才证书》”);
6、经认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按照奖励项目,分别申请各项奖励,享受为期三年的政策待遇,并在《人才证书》上予以如实登记。
经过认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所属人才分类如需要变更的,应重新进行申报认定。
三、奖励项目申报、审批及资金发放
(一)申报
经认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按可享受的奖励项目分别申报,由用人单位向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企业人才)、市公务员局专业技术管理科(事业单位人才)提出申请,并填写各类奖励项目对应的申请表格(附件2至8)。申报时应提供《人才证书》及《奖励办法》中规定的其他材料。
(二)审核、审批
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市公务员局专业技术管理科对用人单位提供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上报市公务员局审核,并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其中,《奖励办法》中第十条规定的科研经费资助政策由市科技局审核认定。
(三)资金发放
各类高层次人才享受《奖励办法》中规定的各项奖励项目,经审批后,按《奖励办法》规定的渠道及时间发放。
第二篇: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为推进新一轮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根据《沈阳市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沈委发〔2010〕14号)、《中共沈阳市委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盛京人才”战略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高地的意见》(沈委发〔2015〕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原则和认定机构
(一)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并重的原则,坚持业内认可和社会认可相统一的原则。
(二)高层次人才认定的主要对象包括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三)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委员会,认定委员会负责高层次人才认定及相关奖励评审工作。
(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受理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组织评审会议等工作。
二、人才层次划分及认定标准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划分为: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高级人才5个层次。各层次标准由《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附件)具体规定。
三、认定范围和条件
(一)认定范围
属以下两种情况之一者,可自愿申请认定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
1.在沈阳市行政区域内创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2.与沈阳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含3年)劳动合同/聘用合同。
(二)认定条件
申请认定的人才除具备《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规定的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2.顶尖人才年龄应在75周岁以下,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高级人才年龄应在法定退休年龄以下。有特别突出贡献者,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四、认定程序
(一)发布通知。每年根据全市工作部署,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通知,组织开展认定申报工作。
(二)个人申请。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认定申请,填写《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单位及主管部门审核。申请人所在单位负责对申请人各项条件及其真实性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在其申请表中加具推荐意见后连同相关证明材料报送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加具推荐意见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人所在单位无主管部门的,由单位直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评审及公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议,由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有关情况进行评审,提出初步认定结果,面向社会进行公示。
(五)认定及发证。初步认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印发文件,确定认定结果,并向高层次人才并颁发证书。
(六)入库。经认定的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进入我市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五、考核管理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办公室对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进行考核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资格、收回证书并按有关规定取消或追回其所享受的有关待遇:
(一)学术、业绩上弄虚作假被有关部门查处的。
(二)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资格的。
(三)受纪检、监察部门审查并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
(四)被处以刑事处罚的。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附件: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第三篇: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申领办法
关于印发《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2011-11-01
各市委组织部,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编办、经济信息化委、教育局、科技局(科委)、公安局、财政局、住建局(委)、卫生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南京关区各海关,人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江苏省各市中心支行,省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政府印发的《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苏政发〔2011〕87号),特制定《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公安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省卫生厅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苏政发〔2011〕87号),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使用。持证人享受本细则规定的相关待遇。
第三条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居住证》的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和综合管理部门。省公安厅负责空白《居住证》的印制和管理。省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能负责落实持证人享有的相关待遇。
第二章
证
件
第四条
《居住证》分为主证和副证两种,分别由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随行家属申领。《居住证》载有居住证号码、有效期、签发日期、签发机关、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地区)、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工作单位、省内住址等信息以及持证人照片。主证另载有随行家属信息,副证另载有主证持有人姓名、主证编号、与主证持有人关系等信息。
证件套印省公安厅公章,盖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章及《居住证》专用钢印。
第五条
《居住证》号码由5位英文字母和13位数字组成,具体含义为:
第1位为证件类型,Z表示主证,F表示副证;
第2至4位为国家(地区)代码;
第5位为发证单位;
第6至13位为出生日期;
第14至18位为流水号。
第六条 办理《居住证》不收任何费用,所需工本费列入省财政预算。
第三章
申
领
第七条
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居住证》,由所在单位在江苏留学人员创业网上注册后提出申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网上预审后通知申请单位提交纸质申请材料;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向申请单位说明理由。
第八条
省直和中央驻苏单位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居住证》,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受理、审核与证件打印、发放;各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居住证》,由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受理与初核,并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认定后打印、发放证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纸质申请材料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认定工作。符合领取条件的,受理单位应及时通知申请单位领取《居住证》;不符合领取条件的,受理单位应向申请单位说明理由。
第九条 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居住证》,需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
(一)非本省户籍(包括外国国籍、拥有国外永久〔长期〕居留权、港澳台户籍、国内其他省份户籍等情况);
(二)在国(境)外取得博士学位;
(三)每年在本省工作(创业)时间不少于6个月;
(四)具有海外工作经历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境)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实验室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2.在世界500强企业或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担任中级以上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经营管理人才;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
获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双创计划”资助的非本省户籍海外高层次人才,由所在单位直接按规定程序申领《居住证》。
具有特殊专长并为本省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由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省(部)主管部门审核,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后,可不受学历和在本省工作时间的限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居住证》。
第十条
申请《居住证》须交验和提供下列材料:
(一)《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申请表》(可在网上填报时生成并打印);
(二)近期小2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4张;
(三)最高学历、学位证书(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或我国驻外使领馆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以及其他业绩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四)本细则第九条第(四)款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
(五)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拥有外国国籍的交验护照、签证或居留许可,在国外永久〔长期〕居留的交验护照、国外居留证明,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未在国外定居的交验护照、国内身份证件,港澳居民交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交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内公民交验居民身份证);
(六)已婚者的结婚证或其他婚姻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七)居住地住所证明(包括申请人的房产证或购房合同、租房合同或当地派出所出具的住所证明等);
(八)有效健康状况证明(6个月内有效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省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
(九)所在单位出具的在本省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6个月的证明;
(十)与本省内单位签订的聘用(劳动)合同(协议)或在本省创办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
(十一)其他相关材料。
获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双创计划”资助者还应交验和提供获得资助的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第十一条
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居住证》主证申请成功后可为其非本省户籍的随行配偶及未满18周岁(以申请时的实际年龄为准,下同)的子女申请《居住证》副证,申请时须交验和提供本细则第十条第(一)、(二)、(五)、(六)、(八)款规定的相关材料;随行子女还需交验和提供出生证及亲属关系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二条
《居住证》的有效期限依据海外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的申请和实际需要确定,最长为5年。《居住证》有效期限不得超过申请者聘用(劳动)合同(协议)的期限或在本省工作(创业)的期限。《居住证》副证的有效期限不得超过《居住证》主证的有效期限。
有效期满需要续办的,应在有效期满前30日内由所在单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如遇持证人在国(境)外等特殊情况的,可在回国(来华)后的30日内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按规定程序换发新证。续办《居住证》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申请表》(可在网上填报和打印);
(二)近期小2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2张;
(三)与本省内单位签订的聘用(劳动)合同(协议)或在本省创办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
第十三条
工作单位、居住地、身份证件号等发生变化的,持证人所在单位应在30日内就变更事项进行网上申请并持变更材料到发证机关办理信息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
《居住证》遗失的,持证人所在单位应及时登录江苏留学人员创业网进行挂失,并携有关材料(如派出所出具的报案证明或所在单位出具的遗失证明)到原发证机关办理书面挂失手续,如挂失满15日仍未找到证件的,所在单位应按规定程序申请补办新证。
第十五条
持证人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居住证》自动失效:
(一)有效期满未续办的;
(二)取得本省户籍的;
(三)解除聘用(劳动)合同(协议)或结束在本省工作(创业)的;
(四)使用虚假材料取得《居住证》的;
(五)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
《居住证》主证失效,主证持有人配偶及子女所持《居住证》副证即自动失效。
第十六条
失效及作废的《居住证》由持证人所在单位收回并交发证机关注销。已注销证件由发证机关暂时保存并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集中后统一交省公安厅处理。
第五章
待
遇
第十七条 具有外国国籍或取得国外永久(长期)居留权的持证人来本省工作,可以免办就业许可证,凭《居住证》直接办理就业证。
第十八条 持证人可以受聘在本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单位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中层以上领导职务(外国国籍人员担任法定代表人的除外);可参与本省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科研计划和重点工程建设等工作,并担任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涉及国家安全的须另行批准)。
具有中国国籍的持证人到事业单位工作,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直接办理调配手续;机构编制部门应当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采取“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等多种办法,为事业单位聘用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编制保障;没有进人计划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予以追加;符合条件的,可在岗位职数内直接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单位如无空缺岗位,由其主管部门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予以增加岗位。受聘者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第十九条 《居住证》可作为持证人在本省投资创办企业的身份证明,依法申办工商营业执照。外国国籍、永久(长期)在国外定居或港澳台地区的持证人兴办企业,可持《居住证》直接申办外资企业的工商登记,不再需要提供其身份证明并免于公证、认证;永久(长期)在国外定居的持证人,也可持《居住证》选择申办内资企业的工商登记。
持证人创办的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其企业在申请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时,应向当地政府科技或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办理项目确认,并向主管税务局办理项目登记和备案手续。
第二十条 具有外国国籍或取得国外永久(长期)居留权的持证人拥有的合法人民币收入、外币资金,可凭《居住证》,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办理结汇、购汇、付汇手续;在本省创办外资企业取得的合法人民币利润需汇出境外的,可按规定持相关材料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资金购付汇手续;如其企业发生转股、清算等事项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持相关材料经所在地外汇局核准后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购付汇手续。
第二十一条 持证人在本省创办的企业可自由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和省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各类省级科技计划,享受国家和本省有关科技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向其领衔的项目倾斜。政府主导的各类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和产业化项目优先支持持证人投资兴办的初创企业。对持证人承担的科技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的重大创新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重大专项。
第二十二条 持证人可自愿参加本省的各种学术组织以及国家、省有关政府奖励申报和评选;可根据国家、省职称政策及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符合条件的,可报名参加本省专业技术资格、职(执)业资格考试,取得职(执)业资格后予以注册登记;参加职称评审以及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试时,可免试外语、计算机。
第二十三条 《居住证》在江苏省内海关视同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身份证明》,持证人依法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和海外科技专家来华工作进出境物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海关总署第154号令”)规定的通关便利。
回国定居或来华工作连续1年以上(含1年,下同)的持证人,以随身携带、分离运输、邮递、快递等方式进境海关总署第154号令规定范围内合理数量的科研、教学用品,海关可凭本人有效入出境身份证件和《旅客申报单》免税验放;进境海关总署第154号令规定范围内合理数量的自用物品,应当向主管海关提出书面申请,主管海关依据有关规定审批,进境地海关凭主管海关的审批单证和其他相关单证免税验放;可依据有关规定申请从境外运进自用机动车辆1辆(限小轿车、越野车、9座及以下的小客车),海关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征税验放。
持证人随身携带的进出境物品,除特殊情况外,海关可以不予开箱查验;办理进出境物品申请和通关时,海关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及时办理;有特殊情况需要及时验放的,海关可以预约加班。
第二十四条 对在本省工商注册且税务登记企业聘用的持证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奖励,奖励金额为持证人上在当地税务部门所缴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额的40%,当地的奖励总额原则上历年累计不超过30万元,主要用于其在本省购买或租赁汽车、自住住房、办公用房、参加专业领域培训及兴办企业等支出。
各级财政部门每年在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年初预算中安排专项奖励经费,专项奖励经费超支的,予以追加,年末结余全额收回。申请奖励的持证人须在每年4月底前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并提供相关材料。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同级工商、地税部门审核持证人提供的资料,并按规定于每年6月底前将奖励经费核拨至持证人银行账户。每年8月底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当奖励发放情况提供给同级财政部门,并提出下一奖励资金预算。
第二十五条 取得国外永久(长期)居留权的持证人及其配偶、子女,可凭《居住证》在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换发、补发护照,申请往来港澳地区或台湾地区通行证和签注;具有外省户籍的持证人及其配偶、子女,可凭《居住证》在工作所在地公安机关申请赴港澳商务签注;具有外国国籍的持证人及其外国国籍配偶、未满18周岁的子女,可凭所持有效外国护照、签证和《居住证》申请长期有效居留许可或多次“F”(访问)签证;在江苏投资、任职等需永久居留的外国国籍持证人,可在工作所在地公安机关凭有效的外国护照或者能够代替护照的证件、中国政府指定的卫生检疫部门出具的或者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外国卫生医疗机构签发的健康证明书、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国外无犯罪记录证明和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第二十六条 持证人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可享受当地居民同等信贷、税收等政策,房产建设部门及时为其办理产权登记和发证手续;未购买自住房的,有关部门应优先安排特定的人才公寓(专家楼),也可优先安排人才安居工程和公共租赁住房;自行租房的,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租房补贴(含双方商定的一次性住房补贴)。
第二十七条 持证人及其配偶、子女可按规定参加工作所在地的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转移接续、享受待遇等可按有关规定执行。有条件的单位可为持证人办理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资金由所在单位予以解决。
持证人及其配偶、子女可按规定在本省缴存住房公积金,在购买或租赁自住房时,可以一次性或逐月提取住房公积金;在工作所在地购买自住住房时,可优先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离开工作所在地时,可按规定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转移或提取手续。
第二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情况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本地就医确定一批定点医院,并由省卫生厅通过媒体统一向社会公布。定点医院应采取措施为持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先挂号、检查、治疗等服务内容。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持证人就医发生的费用,按当地医疗保险相关规定即时结算。
第二十九条 持证人子女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应按照“就近居住地入学”的原则,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办理入学(园)手续;在高中教育阶段就读的,可依据其学业成绩,经学校测试后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入读学校。持证人拥有中国国籍的子女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入学考试时,可享受“优录”待遇,即在进入高校投档线后,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有外国国籍的子女报考省内高校时,在达到规定的招收外国留学生条件下,准予优先录取。
第三十条 持证人可凭《居住证》和下列身份证明在本省公安机关申请机动车牌和机动车驾驶证:外国人提交其入境时的护照;华侨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香港、澳门居民提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身份证件;台湾居民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境内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
持证人凭《居住证》可以在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学校等企业、事业单位或机关、团体内登记住宿。
第三十一条 持有《居住证》副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配偶及其子女,可享受本细则第二十、二十二、二十五、二十七、二十九、三十条规定的待遇。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相关部门解释,并由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第三十三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深圳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
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
问题解答
一、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对象包括哪些人? 根据《通知》,符合条件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
1.2016年3月23日(含当日,下同)后我市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新引进的杰出人才(以下简称两院院士和杰出人才);
2.2016年3月23日后经认定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以下简称国内高层次人才)和海外A类、B类、C类人才(以下简称海外高层次人才);
3.2016年3月22日前认定,在2016年3月23日后仍处于任期内,且符合我市人才安居政策规定享受购房补贴的国内高层次人才和符合《孔雀计划》规定享受奖励补贴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二、两院院士和杰出人才申请奖励补贴要符合什么条件?
1.在深圳全职工作,且合同约定每年在深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2.未享受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免租10年的住房政策。其中,杰出人才还应在人才认定的有效任期内。
三、国内高层次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奖励补贴要符合什么条件? 1.在深圳全职工作;
2.在我市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首次申请的,不少于3个月(不含补缴,下同);申请续发的,每次连续缴纳不少于12个月;
3.在人才认定(确认)的有效任期内;
4.申请人(已婚者含配偶)未享受我市购房优惠政策。其中,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还应当具有我市户籍。
四、在深圳全职工作怎么界定?
在深圳全职工作是指高层次人才的奖励补贴申请单位与其劳动(聘用)合同签订单位、社会保险缴纳单位、纳税申报单位一致,且该申请单位应在深圳依法注册。
社会保险或者纳税申报中断的,视为该人才已离开该用人单位。
五、我市购房优惠政策包括哪些?
购房优惠政策包括(已婚者含配偶)购买过政策性住房或者享受过购房补贴、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房改住房补贴。政策性住房是指各类带有政策优惠性质的住房,包括准成本房、全成本房、社会微利房、全成本微利房、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以及政府赠与住房等。
六、奖励补贴的发放标准是多少?
两院院士和杰出人才,奖励补贴标准为600万元;国家级领军人才和A类人才,奖励补贴标准为300万元;地方级领军人才和B类人才,奖励补贴标准为200万元;后备级人才和C类人才,奖励补贴标准为160万元。
七、奖励补贴按什么方式发放?
奖励补贴按五年任期分次发放,每任期每人发放1次,每次发放最高金额分别如下:两院院士和杰出人才为120万元;国家级领军人才和A类人才为60万元;地方级领军人才和B类人才40万元;后备级人才和C类人才32万元。
八、高层次人才如何申请奖励补贴?
高层次人才申请奖励补贴的,应由所在单位向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申请。
九、申请奖励补贴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1.《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申请表》一式两份; 2.与深圳的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 3.市住房建设部门出具的购房优惠政策享受情况证明;4.我市税务机关出具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 5.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
6.审核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辅助材料。
十、2016年3月23日以后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应该在何时申请奖励补贴?
奖励补贴应当在认定后一年内申请首次奖励补贴,并在其后4个内连续分别申请完毕,逾期未申请视为自动放弃该奖励补贴。
2016认定的可在2017年底前首次申请,同时符合2016和2017申报条件的可以同时申请。
十一、2016年3月22日前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应在何时申请奖励补贴?
2016年3月22日以前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如符合奖励补贴申请条件,可在《通知》正式发布后,由所在单位到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申请。
十二、2016年3月23日后认定的国内高层次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如果正在领取房改住房补贴的怎么办?
可在市住房建设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申请改领奖励补贴。核发奖励补贴金额时应扣减其(已婚者含配偶)已领取的房改住房补贴金额。变更手续只能办理一次。
十三、今后高层次人才类别和等级变更的怎么处理? 符合奖励补贴申领条件的,可按新认定的类别、等级奖励补贴标准予以发放,但应扣除原类别、原等级已领取的奖励补贴或购房补贴。
十四、同时为国内高层次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能否重复享受奖励补贴?
不能重复享受奖励补贴,可选择就高标准申请。
十五、奖励补贴和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可同时享受吗?
2017年9月1日前已申请的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可继续发放,已享受过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奖的也可继续申请奖励补贴。2017年9月1日后,高层次人才在任期内不可同时享受奖励补贴和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奖。
十六、夫妻都是高层次人才的,能否分别领取奖励补贴? 奖励补贴属于购房优惠政策,申请人已婚的,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夫妻双方均为高层次人才的,可选择其中一方申请,一个家庭只能享受一次奖励补贴。
十七、本人为国内高层次人才,任期在2016年3月以前结束,未领取过购房补贴,是否可以领取奖励补贴?
不可以。
十八、本人为国内高层次人才,任期在2016年3月以前结束,且在2016年3月以前购房补贴已领取完毕,是否可以领取奖励补贴?
不可以。
十九、本人为国内高层次人才,任期在2016年3月以前结束,在2016年3月以后仍在领取购房补贴,是否可以变更领取奖励补贴?
不可以。
二十、本人为2016年3月22日以前认定的国内高层次人才,目前仍处于任期内,正在领取购房补贴,是否可以领取奖励补贴?如可以,如何计算?
从2016年3月23日到任期结束之日内,可在市住房建设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改领奖励补贴,也可以继续按规定领取完购房补贴。变更手续只能办理一次。核发剩余任期奖励补贴时应当扣减其该已领取的购房补贴。
二十一、本人为2016年3月22日以前认定的国内高层次人才,目前仍处于任期内,未领取购房补贴,是否可以领取奖励补贴? 如申请人(已婚者含配偶)符合273号令规定的购房补贴申领条件,可从2016年3月23日到任期结束之日申领奖励补贴。
(注:273号文第十六条
本人及共同申请人在本市未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在本市拥有不超过一套商品住房的领军人才,可以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购房补贴,其中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应当具有本市户籍。)
二十二、本人为2016年3月23日以后认定的国内高层次人才,目前正在领取购房补贴,是否可以领取奖励补贴?如可以,如何计算?
可以。从2016年3月以后起算任期,按申请奖励补贴,2016和2017可一并领取,但要扣除已领取的购房补贴。
二十三、本人为2016年3月23日以后认定的国内高层次人才,目前未领取购房补贴,是否可以领取奖励补贴?如可以,如何计算?
申请人(已婚者含配偶)在本市未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及符合其他条件的,就可以申请领取奖励补贴。可以按申请奖励补贴,2016和2017可一并申领。
二十四、本人为2016年3月22日以前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目前仍处于任期内,正在领取原奖励补贴,是否可以领取新奖励补贴?如可以,如何计算?
可以按新标准领取奖励补贴,其中2016年3月23日以后领取的按计算的原标准奖励补贴与新标准奖励补贴之差可以补发。
二十五、本人为2016年3月22日以前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目前仍处于任期内,未领取原奖励补贴,是否可以领取新奖励补贴?如可以,如何计算?
申请人(已婚者含配偶)在本市未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及符合其他条件的,就可以申请领取新标准奖励补贴。可以按剩余任期及新标准奖励补贴申请。
二十六、本人为2016年3月23日以后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正在领取原标准奖励补贴,是否可以领取新标准奖励补贴?如可以,如何计算?
可以领取新标准奖励补贴。从2016年3月以后起算的任期,按申请新标准奖励补贴,2016和2017可一并领取,但应扣除2016年3月以后领取的原标准奖励补贴。
二十七、本人为2016年3月23日以后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未领取原标准奖励补贴,是否可以领取新标准奖励补贴?如可以,如何计算?
申请人(已婚者含配偶)在本市未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及符合其他条件的,就可以申请领取新标准奖励补贴。可以按申请新标准奖励补贴,2016和2017可一并申领。
二十八、本人之前享受过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奖,还可以申请奖励补贴吗?
在2017年9月1日(《通知》在公报发布之日)前享受过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奖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不影响其申请奖励补贴。
二十九、本人前不久刚换了工作单位,其他条件都符合,就是社会保险中断了几个月,但现在已累计满12个月,在申请续发时有影响吗?
可以申请续发。以补缴方式使社保连续的,补缴的月份不计入社保连续缴交时长。但如果申请人在申请续发时累计缴交社会保险达12个月时已超出了其一个任期,则会减少其享受奖励补贴一次机会。
三
十、本人正在领取购房补贴,如申请奖励补贴,请问如何补差?
申请奖励补贴时应扣除高层次人才在剩余任期内政府已发放的购房补贴及该时段用人单位按照比例应承担的购房补贴的总额。
三
十一、高层次人才在婚姻期间购买政策性住房,其后离婚,住房产权归原配偶所有,该人才能否申请奖励补贴?
不可以。购买过政策性住房视同已经享受了购房优惠政策。
三
十二、用人单位如何向住房建设部门申请开具购房优惠政策享受情况证明?
由用人单位住房专员登录“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窗口”(网址:http://61.144.226.2:8082/wssb/gcc_login.jsp),申请开具高层次人才家庭购房优惠政策享受情况证明,市住房建设部门批量核查后,直接将核查情况证明反馈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用人单位住房专员也可前往市住房保障署办事窗口(福田区红荔西路莲花大厦一楼)领取。用人单位住房专员可以通过上述申请网址查看办理进度情况。
三
十三、申请人如何向税务部门申请出具纳税证明? 由申请人本人从市地税局官网打印。申请首发的,需打印申报之日起前3个月的纳税证明;申请续发的,需打印申报之日起前12个月的纳税证明。
第五篇:宁波市人才奖励办法
宁波市人才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激励力度,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头作用,根据宁波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设立人才奖。市人才奖分设“宁波市杰出人才奖”、“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奖”、“宁波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奖”、“宁波市人才开发先进县(市)区(开发区)奖”、“宁波市服务人才先进单位奖和先进个人奖”。
第三条“宁波市杰出人才奖”每3年评选一次,每次奖励一般不超过5人;“宁波市人才开发先进县(市)区(开发区)奖”每年评选一次,先进县(市)区奖设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先进开发区奖设金奖1个、银奖1个;其他奖项每2年评选一次,“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每次奖励一般不超过30人,“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奖”每次奖励一般不超过10人,“宁波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奖”每次奖励一般不超过15人,“宁波市服务人才先进单位奖和先进个人奖”每次奖励分别不超过20家单位和30人。
第四条 市人才奖的评选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以评选对象的品德、能力、业绩为主要依据。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 市人才奖个人奖项评选对象为:爱国守法,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智慧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在职或柔性引进受聘2年以上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市人才奖集体奖项评选对象为:在人才开发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地各企事业单位(含在甬部省属单位)。
第六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宁波市杰出人才奖”:
(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一等奖前3名或二等奖前2名完成者;或获得部、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首席完成者。
(二)在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中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并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员;或获得国家专利大奖赛金奖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核心完成者。
(三)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前2名或二等奖首席完成者;或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独立或主持完成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并取得突破性成果,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者。
(四)在教育、卫生、文化、艺术、体育、新闻、出版等社会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性成果,并做出特别优异成绩,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者。
(五)获得“中华技能大奖”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在生产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者;或在国际性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技术革新改造中作出突出贡献者;或有绝技、绝活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
(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前6名完成者;或获得国家专利大奖赛优秀奖且专利项目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第一发明人;或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其他相当等级科技成果奖项的前3名完成者;或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或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其他相当等级科技成果奖项的前2名完成者;或获得2项以上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或其他相当等级科技成果奖项的首席完成者。
(二)在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技术改造或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技术水平在省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或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有效提升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其事业规模和取得的业绩在省内外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者。
(三)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在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及选育推广新品种等方面,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者。
(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理论、方法及管理上有独特创造,成绩显著,为同行公认,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者。
(五)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在医学科学研究、疾病预防控制、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临床诊治及应急医疗救治中有显著成绩,为同行公认,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者。
(六)在文化、体育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文学艺术成果(包括群众文化)获国家级一等奖(金奖)的前3名完成者;体育教练经其培养输送(带训1年以上)的运动员取得奥运会奖牌,世界杯赛或世界锦标赛金牌、亚运会冠军成绩者。
(七)在理论研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文博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在省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成果获本领域国家级一等奖或2项二等奖的前2名完成者;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前2名或二等奖首席完成者。
(八)在其他专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业绩,在省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者。
第八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奖”:
(一)独资创办企业或合办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引进人才和资金等方面走在全市留学归国人员企业前列,企业管理科学,取得经济效益显著者。
(二)具有行业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并推进和实现产业化,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益上贡献突出者。
(三)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金融等公共事业或现代服务业等其他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业内普遍公认,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者。
第九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宁波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奖”:
(一)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或全国行业技术能手、“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且工作实绩显著者。
(二)刻苦钻研技术,具有高超的职业技能水平或绝技绝活,在生产岗位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方法或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问题,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市或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者。
(三)在技术创新和技术专利上,研发出重点新产品、新技术,得到省级以上部门认可,或在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中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者。
(四)在企业技术改造和引进高新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和使用中,掌握核心技术,排除重大技术障碍或重大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有突出贡献者。
(五)在市级二类以上(由市级行业部门组织)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个人前3名,职业技术水平得到同行业认可,且在传授技艺、指导职业院校学生技能训练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者。
第十条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报“宁波市人才开发先进县(市)区(开发区)奖”:
(一)领导重视。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定期专题研究人才工作重大事
项,人才工作机构健全,专兼职人员配齐配强。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下达工作任务,强化人才工作考核,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二)成效显著。根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下达的人才工作任务指标,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在人才开发投入、引进培养、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团队培育、机制创新、政策完善以及人才作用发挥等各方面工作处于领先,人才数量、质量、效益有显著提升。
(三)环境优化。强化人才公共服务,解决人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措施有力,人才满意度高;加强人才研究、统计、信息等基础建设,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形成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十一条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报“宁波市服务人才先进单位奖”:
(一)领导重视。主要领导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才优先发展的先进理念,强化人才工作组织领导,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二)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措施有力,有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保障措施,有引才、育才和创新创业载体,在创新投入、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收入分配、环境营造等方面人才满意度高,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
(三)成效显著。拥有一支精神面貌好、整体素质高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队伍,人才作用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十二条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报“宁波市服务人才先进个人奖”:
(一)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过硬。具有先进的人才开发理念和较高的政策水平,熟悉掌握和运用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务,表率作用明显。
(二)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强。整合和运用内外资源,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规程。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大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和工作生活环境。
(三)服务人才业绩显著。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组织文化建设、人才合法权益保护、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贡献突出。
第三章评选组织
第十三条宁波市各项人才奖评选工作由市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实施:
(一)“宁波市杰出人才奖”、“宁波市人才开发先进县(市)区(开发区)奖”评选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并制定相应的具体评选奖励实施办法和方案;
(二)“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奖”、“宁波市服务人才先进单位奖和先进个人奖”评选工作由市人事局牵头组织实施,并制定相应的具体评选奖励实施办法和方案;
(三)“宁波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奖”评选工作由市劳动保障局牵头组织实施,并制定相应的具体评选奖励实施办法和方案。
第十四条设立人才奖励评审专家组和考核组,主要职责是:
(一)专家组对个人奖入闱人选进行考评;
(二)考核组对集体奖入闱单位进行考察;
(三)根据考评和考察意见,分别提出获奖建议名单。
第十五条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市人才奖的初审、初评工作,分别组织专家组和考察组实施考评、考察工作,提出各奖项入闱建议名单,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在市有关媒体上公示(对公示期间提出的异议分别由市相关职能部门调查核实处理),公示无异议的,进行表彰奖励。
第四章表彰奖励
第十六条“宁波市杰出人才奖”为宁波市人才奖励的最高荣誉奖项,由市委、市政府发文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对获奖者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60万元。
“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表彰,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对获奖者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万元。
“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奖”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表彰,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对获奖者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万元。
“宁波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奖”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表彰,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对获奖者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万元。
“宁波市人才开发先进县(市)区(开发区)奖”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表彰,市委、市政府颁发先进奖牌,先进县(市)区金奖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万元、银奖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万元、铜奖一次性奖励人民币20万元,先进开发区金奖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万、银奖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万元。
“宁波市服务人才先进单位奖和先进个人奖”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表彰,市政府颁发先进奖牌,对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万元。
第十七条我市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综合性人才奖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级特级专家等荣誉称号人选,一般从宁波市人才奖的获奖人员中产生。
第五章违纪处理
第十八条组织人才奖评选的市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专家组和考核组成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在评选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其参与市人才奖评选活动,并根据情节轻重,由有关部门追究相应责任:
(一)收受贿赂;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三)违反评审制度,影响评审公正。
第十九条凡属剽窃、侵夺他人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弄虚作假骗取市人才奖的,经查明属实,尚在评审阶段的,取消其参评资格;已获得奖励的,撤销其荣誉称号,追回荣誉证书、奖牌和奖金,取消相关待遇,并视情节轻重,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本人或相关人员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市人才奖励和评选工作经费列入市人才工作专项经费预算,按实核拨。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分别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关于印发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02〕76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