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若干(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13:0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若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若干》。

第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若干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同时一并销售附着于土地或者不动产上的固定资产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7号

成文日期:2011-08-17

现就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同时一并销售附着于土地或者不动产上的固定资产有关税收问题公告如下:

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同时一并销售的附着于土地或者不动产上的固定资产中,凡属于增值税应税货物的,应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第二条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凡属于不动产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销售不动产”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

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税货物和不动产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或核算不清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增值税应税货物的销售额和不动产的销售额。

本公告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煤炭企业转让井口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55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煤矿转让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1018号)中“对单位和个人在转让煤矿土地使用权和销售不动产的同时一并转让附着于土地或不动产上的机电设备,一并按‘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的规定同时废止。本公告施行前已处理的事项不再作调整,未处理事项依据本公告处理。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1]70号

成文日期:2011-09-0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就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二、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企业将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计入应税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九月七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0号

成文日期:2011-09-14

为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07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未能按照规定期限办理认证或者稽核比对(以下简称逾期)抵扣问题公告如下:

一、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真实交易但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逐级上报,由国家税务总局认证、稽核比对后,对比对相符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允许纳税人继续抵扣其进项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于除本公告第二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原因造成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的,仍应按照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有关规定执行。

本公告所称增值税扣税凭证,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

二、客观原因包括如下类型:

(一)因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

(二)增值税扣税凭证被盗、抢,或者因邮寄丢失、误递导致逾期;

(三)有关司法、行政机关在办理业务或者检查中,扣押增值税扣税凭证,纳税人不能正常履行申报义务,或者税务机关信息系统、网络故障,未能及时处理纳税人网上认证数据等导致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

(四)买卖双方因经济纠纷,未能及时传递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纳税人变更纳税地点,注销旧户和重新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间过长,导致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

(五)由于企业办税人员伤亡、突发危重疾病或者擅自离职,未能办理交接手续,导致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

(六)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客观原因造成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的,可按照本公告附件《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逾期抵扣手续。

四、本公告自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附件: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附件

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管理办法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真实交易但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逾期抵扣。

二、纳税人申请办理逾期抵扣时,应报送如下资料:

(一)《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申请单》;

(二)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情况说明。纳税人应详细说明未能按期办理认证或者申请稽核比对的原因,并加盖企业公章。其中,对客观原因不涉及第三方的,纳税人应说明的情况具体为:发生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原因的,纳税人应详细说明自然灾害或者社会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影响地区、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影响等;纳税人变更纳税地点,注销旧户和重新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间过长,导致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的,纳税人应详细说明办理搬迁时间、注销旧户和注册新户的时间、搬出及搬入地点等;企业办税人员擅自离职,未办理交接手续的,纳税人应详细说明事情经过、办税人员姓名、离职时间等,并提供解除劳动关系合同及企业内部相关处理决定。

(三)客观原因涉及第三方的,应提供第三方证明或说明。具体为:企业办税人员伤亡或者突发危重疾病的,应提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医院证明;有关司法、行政机关在办理业务或者检查中,扣押增值税扣税凭证,导致纳税人不能正常履行申报义务的,应提供相关司法、行政机关证明;增值税扣税凭证被盗、抢的,应提供公安机关证明;买卖双方因经济纠纷,未能及时传递增值税扣税凭证的,应提供卖方出具的情况说明;邮寄丢失或者误递导致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的,应提供邮政单位出具的说明。

(四)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电子信息;

(五)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复印件(复印件必须整洁、清晰,在凭证备注栏注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企业公章,增值税专用发票复印件必须裁剪成与原票大小一致)。

三、由于税务机关自身原因造成纳税人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在上报文件中说明相关情况。具体为,税务机关信息系统或者网络故障,未能及时处理纳税人网上认证数据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详细说明信息系统或网络故障出现、持续的时间,故障原因及表现等。

四、主管税务机关应认真审核纳税人所报资料,重点审核纳税人所报送资料是否齐全、交易是否真实发生、造成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的原因是否属于客观原因、第三方证明或说明所述时间是否具有逻辑性、资料信息是否一致、增值税扣税凭证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等。

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无误后,应向上级税务机关正式上报,并将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情况说明、第三方证明或说明、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电子信息、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复印件逐级审核后上报至国家税务总局。

五、国家税务总局将对各地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核,并对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信息进行认证、稽核比对,对资料符合条件、稽核比对结果相符的,通知省税务机关允许纳税人继续抵扣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所注明或计算的税额。

六、主管税务机关可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已抵扣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进项税额的纳税人进行复查,发现纳税人提供虚假信息,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应责令纳税人将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附表:1.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申请单.doc

2.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电子信息格式.doc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1]76号

成文日期:2011-08-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有关所得税政策通知如下:

一、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二、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经国务院批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的债券。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6号

成文日期:2011-07-2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以下简称税法)将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根据税法修改的相应条款,现就贯彻执行的有关具体问题公告如下:

一、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的适用问题

(一)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入库,均应适用税法修改前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问题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二)。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先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全年应纳税额。其2011年度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前8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8/12

后4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4/12

全年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

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按照上述方法计算2011年度应纳税额,进行汇算清缴。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比照本公告第二条规定执行。

四、本公告自2011年9月1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所附“税率表一”和“税率表二”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1]78号

成文日期:2011-09-0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北京、西藏、宁夏、青海省(区、市)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现对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的有关税收政策通知如下:

一、对高校学生公寓免征房产税。

二、对与高校学生签订的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三、对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的高校学生公寓住宿费收入,免征营业税。

四、对高校学生食堂为高校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五、本通知所述“高校学生公寓”,是指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住宿费的学生公寓。

“高校学生食堂”是指依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4号)管理的高校学生食堂。

六、本通知执行时间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2011年1月1日至文到之日已征的应予免征的房产税、印花税和营业税税款,分别从纳税人以后应纳的房产税、印花税和营业税税额中抵减或者予以退税。《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55号)到期废止。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O一一年九月六日

第二篇:公益性幼儿园招生6月7日前发布公告

公益性幼儿园招生6月7日前发布公告

阅读次数:48次发布日期:2013-5-9 9:25:00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公益性幼儿园招生6月7日前发布公告

中心城区优先招收划片街道年满3周岁的本市户籍幼儿入园

7月10日前须张榜公示拟录取新生名单5个工作日

招生公告

6月7日前在官方网站公告栏、社区公告栏和幼儿园门前分别发布招生公告不少于5个工作日

现场报名

不得提前登记和招录,报名排队超过20人时增设临时报名点或安排在休息室排号新生录取

7月10日前各公益性幼儿园须张榜公示拟录取新生名单5个工作日

入园登记

公示无异议后通知家长持户口簿、幼儿预防接种证办理新生入园登记

市教育局昨日发出《关于做好2013年秋季公益性幼儿园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市)县6月7日前在官方网站公告栏、社区公告栏和幼儿园门前分别发布招生公告不少于5个工作日。据悉,今年7月10日前各公益性幼儿园须张榜公示拟录取新生名单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通知家长持户口簿、幼儿预防接种证办理新生入园登记。

市教育局就五城区和高新区公益性幼儿园今年的招生工作做了专门安排,并要求其他区(市)县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2013年秋季公益性幼儿园招生办法,确保报名录取工作规范有序。据悉,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入园将参照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去年发出的《关于转发〈关于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内地就学享受当地生源同等待遇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执行。

不得进行入园测试

不得变相遴选生源

2013年秋季我市公益性幼儿园招生工作将坚持“就近入园、免试入园、公开公平”的基本原则。按规定,五城区和高新区公益性幼儿园须根据学的招生计划,优先招收幼儿园划片街道(社区)年满3周岁(2013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的本市户籍幼儿入园。市教育局强调,五城区和高新区公益性幼儿园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

入园、编班测试,不得以开设特色班、实验班等形式变相遴选生源,不得拒绝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幼儿就读。

据了解,我市五城区和高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本区域内公益性幼儿园招生公示制度,从发布招生信息、报名到录取全程全面公开,严格按政府定价收费,接受社会监督。

招生公告至少5个工作日

6部分公告内容不能少

市教育局要求五城区和高新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认真部署,摸清区域内各社区、街道户籍适龄幼儿分布情况,确定公益性幼儿园的主要服务半径,做好入园政策的培训、宣传和解释,严格控制班额,坚决查处违规宣传、违规招生和违规收费行为。五城区和高新区教育行政部门须指导各公益性幼儿园完成秋季招生工作方案、招生简章及应急预案,并于6月7日前在官方网站公告栏、社区公告栏和幼儿园门前分别发布招生公告(不少于5个工作日)。按规定,公告内容包括公益性幼儿园的名称、地址、招生计划、报名条件、报名时间及收费标准等信息。

现场报名不少于5天

不得提前登记和招录

五城区和高新区将分别统一现场报名时间(不少于5天),且不得提前登记和招录。市教育局要求各公益性幼儿园在接受家长报名时设置“一米线”,且在排队超过20人时及时增设临时报名点或安排在休息室排号。

五城区和高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指导各公益性幼儿园按规定程序录取新生。市教育局规定,若划片服务范围的幼儿报名数大于学位数,或者优先录取划片服务范围的幼儿后的其他成都市户籍幼儿报名数大于学位数,应采取微机派位方式录取。7月10日前,各相关幼儿园将张榜公示(5个工作日)拟录取新生名单。公示无异议后通知家长持户口簿、幼儿预防接种证办理新生入园登记。

全市500多所公益性幼儿园

本市户籍3—5周岁幼儿享补助

市教育局前不久最新公布了目前认定的500多所公益性幼儿园的名单。五城区和高新区公益性幼儿园共134所,其中青羊区23所,锦江区22所,成华区24所,金牛区25所,武侯区27所,高新区13所。新增公益性幼儿园名单预计将在今年报名前公布。据了解,五城区和高新区公益性幼儿园保教费按照600元/生·月收取。由于政府对公益性幼儿园中本市户籍3—5周岁幼儿给予了补助,其中中心城区为200元/生·月,故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幼儿实际只需按400元/生·月的标准缴纳保教费。五城区和高新区其他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按一级园650元/生·月,二级园600元/生·月,三级园500元/生·月收取。其他区(市)县公益性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保教费和全托幼儿的住宿费标准,由当地区(市)县价格、教育和财政部门确定。本报记者 周波

五城区及高新区公益性幼儿园

青羊区

苏坡幼儿园(苏坡桥西街27号)

苗苗幼儿园(苏坡乡黄土村七组)

爱心幼儿园(苏坡乡百仁村三组)

小燕子幼稚园(苏坡乡黄土村八组)

晨欣幼儿园(万家湾村一组)

音乐幼儿园(书香街5号)

愽瑞艺星世纪智能幼稚园(21世纪花园二期)

新世纪幼儿园(贝双路2号)

光明育英幼儿园(东顺路99号)

新智慧幸福里幼儿园(文家街道幸福里小区)

虹桥幼儿园(文家场大石桥五组)

小天使幼儿园(文家街道精城花园二期7幢)

金太阳幼稚园(清溪东路2号)

行知实验幼儿园(石人小区摸底河沿线10号)

峨影幼儿园(清江东路360号厂内)

西城家园幼稚园(罗家碾158号)

萌芽乐乐园(罗家碾牧电路8号)

浣花幼稚园(浣花北路1号)

黄瓦婴幼园(长发街57号)

金孔雀音乐幼儿园(红墙巷31号)

航空仪表公司幼儿园(黄田坝清河2村)

第六幼儿园(文庙后街73号)

金太阳正通顺幼儿园(正通顺街56号)

锦江区

三幼树基白鹭溪幼儿园(三圣乡大安桥锦水花乡小区)红砂幼儿园(三圣街道红砂联合二组314号)

三幼天府督院幼儿园(光大巷58号)

贝乐幼儿园(琉璃一街翠风路480号)

慧能幼儿园(潘家沟村二组)

生态幼儿园(锦华路三段包江桥村生研所内379号)包江社区中心幼儿园(柳江街办包江社区)

沙河堡新苗幼儿园(静康路534号)

小天使幼儿园(成龙街道办事处棬五新居)

大观里幼儿园(大观里2号)

圣心幼稚园(大观街160号)

东光幼儿园(东光小区南二巷7号)

童星幼儿园(东光小区东怡街77号)

东光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光街南二巷1号)

蓓蕾幼儿园(原锦江区ABC幼儿园)(东光街南二巷7号)爱心幼儿园(牛沙路5号)

和平幼儿园(五世同堂街36号)

第二幼儿园(成都市三幼天府幼儿园)(大有巷10号)东华门幼儿园(东华正街51号)

河滨双语幼儿园(龙舟路南街39号)

龙舟社区幼儿园(工农院街74号)

三幼树基福幼园(顺江路15号)

成华区

桃蹊社区幼儿园(八里小区新风路208号)

海德玛幼儿园(八里小区师友路2号)

第十四幼儿园成华实验分园(香木林路60号)

职工幼儿园(双林路44号6栋)

第十二幼儿园蜀都分园(水碾河路)

金橄榄幼儿园(东虹路68号)

第十三幼猛追湾分园(一环路东三段建华北巷三号)耘蕾幼儿园(二仙桥东路15号)

金笛幼儿园(二仙桥北路31号附218号)

新华幼儿园(双林北横路32号2幢)

温馨保健幼儿园(新鸿南路77号附13号)

青龙街道办事处启蒙幼儿园(青龙街道海滨社区六组)青龙街道中心幼儿园(昭青路24号)

青龙街道爱尚白莲幼儿园(青龙街道白莲池社区12组)爱儿乐万兴幼儿园(联合小区万兴街4号)

晨曦幼儿园(竟成路2号)

杨柳幼儿园(建材路12号)

金世纪东区幼儿园(建设路建设巷14号)

金童年幼儿园(八里庄路81号附28号)

四川送变电建设公司幼儿园(崔家店北一路6号)第十四幼儿园龙盛分园(龙潭光明社区一组)

海蓝天幼儿园(龙潭街办桂林社区三组)

圣灯街办金苗幼儿园(二仙桥北二路13号)

绿舟双水幼儿园(双水碾街1组203号)

金牛区

红色幼儿园(蜀光路21号)

启蒙幼儿园(蜀营街22号)

托菲诺幼儿园(外化成五里墩东街24号)

九五四二六部队幼儿园(凤凰山95426部队)民进成都育才幼儿园(抚琴小区南二巷12号)

金牛房地局建安公司星童幼稚园(内化成营兴街42号)第十五幼儿园(火车北站西一路14号)

第十九幼儿园(火车北站肖家村四巷8号)

第十八幼儿园(二环路北三段365号)

金妞妞幼儿园(金泉街道郎家小区内)

星河智能幼儿园(星河路67号)

金星幼儿园(交大一期北苑交桂一巷11号13栋)四川省轻工幼儿园(一环路北三段2号)

联谊中行幼儿园(马家花园筒车巷29号)

和平幼儿园(沙河源街道福泉路21号)

金草地幼儿园(沙河源王贾社区三组)

源泉幼儿园(泉水东路2号)

驷马桥幼儿园(平福巷4号)

天悦幼儿园(天回镇下街53号)

宝宝乐幼儿园(天回镇天新街明月中心村)

嘉木幼儿园(五块石赛云台西一路一号)

童话幼儿园(福宁路8号)

第九幼儿园(青羊西路5号)

星月幼儿园(西华街道侯家社区2组)

光荣音乐幼儿园(银沙正街6号)

武侯区

第五七○一工厂幼儿园(太平园西路276号)簇桥中心幼儿园(簇桥簇锦南路96号)

金蕾笛幼儿园(红牌楼新马路1号厂宿舍内)行知幼稚园(双丰东路)

永丰双丰幼稚园(武侯大道双丰西路2号)

心悦幼儿园(华兴街办三河村十组)

虹桥快乐幼儿园(华泰四路133号)

第二十二幼儿园(科技园武新花园)

小陶子幼儿园(机投镇半边街社区九金路)

宏艺星幼儿园(机投镇万寿村三组)

成都铁路通信设备厂幼儿园(机投镇草金东路1号)圣宝宝幼稚园(果堰村二组)

浆洗街音乐幼儿园(洗面桥街9号附1号)

簇桥新苗幼儿园(簇桥新苗村7组)

思恩幼儿园(金花镇永康村一组)

金世纪皇家幼儿园(清水河小区皇家花园)

第二十幼儿园(沙堰西二街288号附1号)贝育幼儿园(大石南路36号社区服务中心)百花小区幼稚园(百吉街52号院内)

致民路幼儿园(新南门致民路十一巷11号)

海蓉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幼儿园(郭家桥南街4号院)成都爱萌幼稚园(玉林东路北巷10号)

四川东华机械厂幼儿园(九如村1号)

卓乐幼稚园(晋吉南路132号)

优优幼稚园(簇桥望锦东街8号)

麦可蕊幼儿园(簇锦顺江村九组)

英艺幼儿园(玉林南路13号)

高新区

蓓蕾幼儿园肖家河分园(肖家河沿街49号)蓝迪双语幼儿园(创业路9号)

绿舟庆安幼儿园(新雅街2号)

六幼新南幼儿园(石羊场石桥路181号)

绿舟和平幼儿园(天和东街123号)

加州阳光东苑幼儿园(金桂路83号)

和美南新幼稚园(中和街道东寺社区南新逸苑)中和慧能幼儿园(中和街道府河路97号)

和美实验幼儿园(中和街道学苑路51号)

滨河实验婴儿园(滨河小区檬梓环街121号)顺江大地幼儿园(顺江小区顺源北巷58号)清江大地幼儿园(清江小区清源环街188号)西源大地幼儿园(西源社区天骄路388号)

第三篇:淮安市文物保护条例(对外发布公告和文本)

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 7 号

《淮安市文物保护条例》已由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17年10月31日制定,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17年12月2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淮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7年12月18日

─ 1 ─

淮安市文物保护条例

(2017年10月31日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制定

2017年12月2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普查与规划

第三章

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 第四章

管理与利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文物合理利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适用本─ 2 ─

条例。

第三条

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对本级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及下一级人民政府、各类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的目标考核内容。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编制、文物普查、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修缮保养、科学研究、安全防护、宣传教育等文物保护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文物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发展和改革、教育、民族宗教、公安、民政、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利、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旅游、海关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文物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涉及文物保护的重要事项。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

─ 3 ─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

第七条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文物保护专家咨询制度,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和文物价值认定等专业技术支持。

第八条

文物、教育、科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行政部门,学校、社区,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并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破坏文物的行为。

第十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发现、保护文物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普查与规划

第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文物普查制度。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文物普查。

第十二条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认定。认定不可移动文物时,文物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开展调查、审核,听取相关权利人意见,向社会公示认定对象。认定结果应当依法公布。

─ 4 ─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向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对象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申请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并及时予以答复。

认定过程中,不得拆除、损毁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对象。第十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业遗产、工业遗产、商业老字号、传统村落、革命遗址、历史文化村镇、街区等,纳入保护名录。

第十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文物保护信息互通机制。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文物信息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对外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和有关信息。

文物信息数据库应当与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行政部门以及集中行政审批机构的相关信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第十五条

文物行政部门根据文物普查情况,会同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交通运输、水利等行政部门依法划定地下、水下文物埋藏区,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十六条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城乡规划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文物普查资料,组织编制本区域文物保护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编制,应当包含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的内容。

文物保护单位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文

─ 5 ─

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并报同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应当作为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三章

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

第十七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由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会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按照法定程序报批。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由同级文物行政部门会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划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按照法定程序划定和公布。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将不可移动文物的坐标、已划定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书面告知国土资源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中明确标注。

第十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保护标志,建立记录档案,确定保护管理责任人,并根据实际需要埋设保护界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擅自移动保护标志和保护界桩。

─ 6 ─

第十九条

不可移动文物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保护管理责任人:

(一)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使用人为保护管理责任人;

(二)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为保护管理责任人,但所有人和使用人有合法约定的,从其约定;

(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权不明确、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无使用人或者使用人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指定保护管理责任人。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人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

第二十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擅自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置户外广告设施;

(二)擅自修建人造景点、种植大型乔木;

(三)擅自进行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四)存放危险化学品等危害文物安全的物品;

(五)建窑、取土、采石、采砂、开矿、毁林、排污、深翻土地;

(六)其他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行为。第二十一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禁止建设、经营危险化学品项目,禁止存储危险化学品以及进行其他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历史风貌及其环境的活动。

─ 7 ─

第二十二条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及其保护范围,尽可能避开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水下文物埋藏区。确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并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涉及到不可移动文物及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单位在申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者规划条件前,应当征求文物行政部门意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的,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履行报批手续;

(二)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涉及到地下、水下文物埋藏区的,建设单位在申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者规划条件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者规划条件后,应当依法申请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第二十三条

建设工程选址在地下、水下文物埋藏区以外且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依法申请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第二十四条

因工程建设需要,经依法批准同意迁移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指导监督下做好测绘、摄像和文字记录等资料收集工作。

经依法批准同意迁移不可移动文物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制定科学的迁移保护方案,落实移建地址和经费,移建工程与不可移动文物迁移同步进行,并由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 8 ─

第二十五条

征收不动产可能涉及文物的,征收实施部门应当事先书面告知同级文物行政部门,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出书面答复意见。

第二十六条

在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内不得进行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在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内不得建设危害世界文化遗产安全或者影响世界文化遗产环境风貌的设施。

在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缓冲区内进行建设的,应当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和国家、省、市有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实行建设项目遗产影响评价制度,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报批许可的方案实施。

第二十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定历史文化街区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保护措施。

第二十八条

在工程建设或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现文物或者疑似文物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处置:

(一)施工单位或者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工程施工或者生产活动,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报告;

(二)文物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现场,并根据实际需要报请当地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机关保护现场。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到达现场,履行保护职责;

(三)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需要进行考古发掘的,依法组织考古发掘;

─ 9 ─

(四)经过考古发掘发现重要文物需要原址保护的,所在地人民政府与建设单位或者生产经营者协商后,属于国有土地的,可以依法另行安排用地,或者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退还已交纳的土地出让金;属于集体土地的,可以调整用地或者依法征收。

第四章

管理与利用

第二十九条

考古发掘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前,应当将批准文件交市文物行政部门查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结束后,考古发掘单位在上报结项报告和出土文物清单时,应当将结项报告和出土文物清单同时抄送市文物行政部门。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私自发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第三十条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养由使用人负责。对存在重大险情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立项、安排资金,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养计划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按照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级别报相应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按照批准内容实施。

第三十一条

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和增加保护性、防护性安全设施建设工程,按照下列规定处置:

(一)进行修缮和增加保护性、防护性安全设施的,由所有─ 10 ─

人或者使用人提出申请,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依法组织论证后确定;

(二)进行修缮和增加保护性、防护性安全设施的建设工程方案应当经文物保护单位相应级别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按照批准内容实施;

(三)所需经费由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承担,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给予适当帮助。所有人为当地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特困人员或者家庭的,所需经费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承担。

提供帮助的地方人民政府、公益基金、社会组织、个人可以依法与接受帮助的当事人签订文物保护和利用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十二条

因自然灾害、城乡建设等原因造成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本体不存或者损毁殆尽无法修复,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提出拟撤销登记文物申请,经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确已不具有文物价值的,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的,予以撤销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报上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撤销登记应当记入文物资料档案。

拆除或者撤销登记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指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第三十三条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建立文物信息数据库,─ 11 ─

与文物行政部门的文物信息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接受文物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四条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和人为损坏的设施,改善文物保存环境,确保文物的安全。

国有珍贵文物应当由具备相应收藏保管条件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第三十五条

根据科学研究、举办展览等需要,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市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调用本行政区域内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文物,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根据需要可以相互借用文物。调用或者借用文物应当依法办理手续。

第三十六条

鼓励支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建立与文物保护利用有关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场馆。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场馆建设的立项审批、规划许可、土地使用、规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支持。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场馆中的藏品保护、陈列布展、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等进行指导。

第三十七条

鼓励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将其收藏的文物捐赠、出借给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尊重捐赠人、出借人的意愿,对捐赠、借用的文物合理利用和妥善保管。

─ 12 ─

第三十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合理利用本地区文物资源,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鼓励支持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利用馆藏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文物利用应当遵循合理、适度和可持续的原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十九条

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免费向社会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等使用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局部或者定时免费开放。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免费开放。鼓励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向公众开放,提供展览展示服务。文物行政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经批准实行收费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等,应当对持有效证件的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年人、现役军人、优抚对象和残障人士实行减免门票费用等优惠政策。

第四十条

鼓励支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通过认领认养等形式,参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公布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项目清单,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 13 ─

第四十一条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依法建立或者明确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督促相关单位、个人履行文物保护义务;

(二)监督、检查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三)协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列入保护名录的农业遗产、工业遗产、商业老字号、传统村落、革命遗址、历史文化村镇、街区等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四)依法受理与文物保护相关的举报、投诉;

(五)依法查处文物违法行为。

第四十二条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业余文物保护工作者队伍,鼓励和指导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志愿服务活动。

第四十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文物保护工作,依法接受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损毁保护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 14 ─ 的,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一)擅自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置户外广告设施的;

(二)擅自修建人造景点的;

(三)擅自进行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未经考古调查、勘探,擅自在地下、水下文物埋藏区进行施工的,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发现文物或者疑似文物后仍继续施工、进行生产活动或者不保护现场的,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制止,责令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已批准的修缮计划和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的,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不具备收藏珍贵文物条件而收藏的,由市文物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善保管条件,或者另行指定符合条件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 15 ─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依法应当由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处罚的,由相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履行文物保护和管理职责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可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文物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 16 ─

第四篇:国家税务总局文件

附件7

税收执法督察规则

(2013年2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9号公布,根据 2018年6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部分税务

部门规章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收执法督察工作,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保证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各级税务机关开展税收执法督察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税收执法督察(以下简称执法督察),是指县以上(含县)各级税务机关对本级税务机关内设机构、直属机构、派出机构或者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实施检查和处理的行政监督。

第四条 执法督察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税收中心工作,坚持依法督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第五条 被督察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和配合执法督察。

第二章 执法督察的组织管理

第六条 各级税务机关督察内审部门或者承担税收执法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督察内审部门),代表本级税务机关组织开展执法督察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据上级税务机关执法督察工作制度和计划,制定本级税务机关执法督察工作制度和计划;

(二)组织实施执法督察,向本级税务机关提交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并制作《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或者《税收执法督察结论书》;

(三)组织实施税务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牵头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信息系统,实施执法疑点信息分析监控;

(四)督办执法督察所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责任追究;

(五)配合外部监督部门对税务机关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六)向本级和上级税务机关报告执法督察工作情况;

(七)通报执法督察工作情况和执法督察结果;

(八)指导、监督和考核下级税务机关执法督察工作;

(九)其他相关工作。

第七条 执法督察实行统筹规划,归口管理。督察内审部门负责执法督察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和落实。税务机关内部相关部门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执法督察工作。

各级税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执法督察与其他具有监督性质的工作协同开展。

第八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统一安排专门的执法督察工作经费,根据执法督察工作计划和具体执法督察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好经费预算,并保障经费的正确合理使用。

第九条 上级税务机关对执法督察事项可以直接进行督察,也可以授权或者指定下级税务机关进行督察。

第十条 上级税务机关认为下级税务机关作出的执法督察结论不适当的,可以责成下级税务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必要时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第十一条 各级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复查、抽查等方式,对执法督察人员在执法督察工作中履行职责、遵守纪律、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税收执法督察人才库,为执法督察储备人才。根据执法督察工作需要,确定执法督察人才库人员基数,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下级税务机关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执法督察人才库输送人才。

第十三条 执法督察可以由督察内审部门人员独立完成,也可以抽调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实施,优先抽调执法督察人才库成员参加。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章 执法督察的内容和形式

第十四条 执法督察的内容包括:

(一)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

(二)国务院和上级税务机关有关税收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税务机关制定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涉税文件,以及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制定的涉税文件的合法性;

(四)外部监督部门依法查处或者督查、督办的税收执法事项;

(五)上级机关交办、有关部门转办的税收执法事项;

(六)执法督察所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责任追究情况;

(七)其他需要实施执法督察的税收执法事项。

第十五条 执法督察可以通过全面执法督察、重点执法督察、专项执法督察和专案执法督察等形式开展。

第十六条 全面执法督察是指税务机关对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的广泛、系统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重点执法督察是指税务机关对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某些重点方面、重点环节、重点行业的税收执法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专项执法督察是指税务机关对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某项特定内容涉及到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专案执法督察是指税务机关对上级机关交办、有关部门转办的特定税收执法事项,以及通过信访、举报、媒体等途径反映的重大税收执法问题所涉及到的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与税收执法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系统执法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监控和提示,为各种形式的执法督察提供线索。

第四章 执法督察实施程序

第二十一条 执法督察工作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主要包括准备、实施、处理、整改、总结等阶段,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进行复查。

第二十二条 督察内审部门应当科学、合理制定执法督察工作计划,报本级税务机关批准后统一部署实施。

未纳入执法督察工作计划的专案执法督察和其他特殊情况下需要启动的执法督察,应当在实施前报本级税务机关批准。

第二十三条 实施执法督察前,督察内审部门应当根据执法督察的对象和内容,制定包括组织领导、工作要求和执法督察的时限、重点、方法、步骤等内容的执法督察方案。

第二十四条 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成立执法督察组,负责具体实施执法督察。执法督察组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实行组长负责制。

执法督察组组长应当对执法督察的总体质量负责。当执法督察组组长对被督察单位有关税收执法事项的意见与其他组员的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在税收执法督察报告中进行说明。

第二十五条 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执法督察的对象和内容对执法督察组人员进行查前培训,保证执法督察效率和质量。

第二十六条 实施执法督察,应当提前3个工作日向被督察单位下发税收执法督察通知,告知执法督察的时间、内容、方式,需要准备的资料,配合工作的要求等。被督察单位应当将税收执法督察通知在本单位范围内予以公布。

专案执法督察和其他特殊情况下,可以不予提前通知和公布。

第二十七条 执法督察可以采取下列工作方式:

(一)听取被督察单位税收执法情况汇报;

(二)调阅被督察单位收发文簿、会议纪要、涉税文件、税收执法卷宗和文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三)查阅、调取与税收执法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系统电子文档和数据;

(四)与被督察单位有关人员谈话,了解有关情况;

(五)特殊情况下需要到相关纳税人和有关单位了解情况或者取证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进行,并商请主管税务机关予以配合;

(六)其他方式。

第二十八条 执法督察中,被督察单位应当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以及与税收执法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系统所有数据查询权限。被督察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提供的税收执法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九条 实施执法督察应当制作《税收执法督察工作底稿》。

发现税收执法行为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应当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在工作底稿上写明行为的内容、时间、情节、证据的名称和出处,以及违法、违规的文件依据等,由被督察单位盖章或者由有关人员签字。拒不盖章或者拒不签字的,应当说明理由,记录在案。

收集证据材料时无法取得原件的,应当通过复印、照相、摄像、扫描、录音等手段提取或者复制有关资料,由原件保存单位或者个人在复制件上注明“与原件核对无误,原件存于我处”,并由有关人员签字。原件由单位保存的,还应当由该单位盖章。

第三十条 执法督察组实施执法督察后,应当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汇总,并向被督察单位反馈情况。

被督察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对反馈的情况进行陈述和申辩,并提供陈述申辩的书面材料。

第三十一条 执法督察组实施执法督察后,应当起草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内容包括:

(一)执法督察的时间、内容、方法、步骤;

(二)被督察单位税收执法的基本情况;

(三)执法督察发现的具体问题,认定被督察单位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基本事实和法律依据;

(四)对发现问题的拟处理意见;

(五)加强税收执法监督管理的建议;

(六)执法督察组认为应当报告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二条 执法督察组实施执法督察后,应当将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工作底稿、证据材料、陈述申辩资料以及与执法督察情况有关的其他资料进行整理,提交督察内审部门。

第三十三条 督察内审部门收到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和其他证据材料后,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审理:

(一)执法督察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二)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资料是否齐全;

(三)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政策等是否正确;

(四)对被督察单位的评价是否准确,拟定的意见、建议等是否适当。

第三十四条 督察内审部门在审理中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资料不全的,应当通知执法督察组对证据予以补正,也可以重新组织人员进行核实、检查。

第三十五条 督察内审部门在审理中对适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政策有疑义的问题,以及涉嫌违规的涉税文件,应当书面征求本级税务机关法规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意见,也可以提交本级税务机关集体研究,并做好会议记录;本级税务机关无法或者无权确定的,应当请示上级税务机关或者请有权机关解释或者确定。

第三十六条 督察内审部门根据审理结果修订税收执法督察报告,送被督察单位征求意见。被督察单位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反馈意见。在限期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督察内审部门应当对被督察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研究,对税收执法督察报告作必要修订,连同被督察单位的书面反馈意见一并报送本级税务机关审定。

第三十七条

督察内审部门根据本级税务机关审定的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制作《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或者《税收执法督察结论书》,经本级税务机关审批后下达被督察单位。

《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适用于对被督察单位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政策的行为进行处理。

《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适用于对被督察单位提出自行纠正的事项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税收执法督察结论书》适用于对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被督察单位作出评价。

受本级税务机关委托,执法督察组组长可以就执法督察结果与被督察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进行谈话。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涉税文件,按下列原则作出执法督察决定:

(一)对下级税务机关制定,或者下级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责令停止执行,并予以纠正;

(二)对本级税务机关制定的,应当停止执行并提出修改建议;

(三)对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制定的,同级税务机关应当停止执行,向发文单位提出修改建议,并报告上级税务机关。

第三十九条 除第三十八条规定外,对其他不符合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的税收执法行为,按下列原则作出执法督察处理决定:

(一)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的,依法予以撤销;

(二)未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限期履行法定职责;

(三)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依法予以撤销,并可以责令重新作出执法行为;

(四)未正确适用法律依据的,依法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并可以责令重新作出执法行为;

(五)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依法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并可以责令重新作出执法行为;

(六)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的,依法予以撤销;

(七)其他不符合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的,依法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并可以责令重新作出执法行为。

第四十条 被督察单位收到《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和《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执行,并以书面形式向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报告下列执行结果:

(一)对违法、违规涉税文件的清理情况和清理结果;

(二)对违法、违规的税收执法行为予以变更、撤销和重新作出执法行为的情况;

(三)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四)要求报送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第四十一条 被督察单位对执法督察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提出复核申请。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进行复核,并作出答复。

第四十二条 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在本单位范围内对执法督察结果和执法督察工作情况予以通报。

执法督察事项应当保密的,可以不予通报。

第四十三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执法督察结果报告制度。

督察内审部门应当对执法督察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工作建议,向本级税务机关专题报告,并作为有关业务部门的工作参考。

发现税收政策或者税收征管制度存在问题的,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第四十四条 各级税务机关每年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税务机关报送执法督察工作总结和报表等相关材料。

第四十五条

督察内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执法督察工作资料的立卷和归档工作。

执法督察档案应当做到资料齐全、分类清楚,便于质证和查阅。

第五章 责任追究及奖惩

第四十六条

执法督察中发现税收执法行为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四十七条 执法督察中发现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责令主管税务机关调查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稽查部门处理。

第四十八条 执法督察中,被督察单位不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查询权限,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阻挠执法督察的,由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四十九条 被督察单位未按照《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和《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的要求执行,由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五十条 执法督察结果及其整改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级税务机关考核的重要内容。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执法规范、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予以通报,同时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存在重大执法问题的单位、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不得参加先进评选。

第五十一条 对执法督察人员在执法督察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违反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五十二条

对在执法督察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执法督察人员,各级税务机关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并将其业绩作为在优秀公务员等先进评选活动中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规则相关文书式样,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第五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可以依据本规则,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十五条 本规则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执法检查规则〉的通知》(国税发〔2004〕126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2]27号

字体:【大】【中】【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精神,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政策通知如下:

一、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8微米(含)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经认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二、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微米或投资额超过80亿元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经认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三、我国境内新办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四、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由企业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并单独进行核算,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六、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软件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应单独进行核算并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七、企业外购的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含)。

八、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其折旧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3年(含)。

九、本通知所称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是指以单片集成电路、多芯片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制造为主营业务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并经认定取得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资质的法人企业;

(二)签订劳动合同关系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职工人数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

(三)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且当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下同)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金额占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四)集成电路制造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五)具有保证产品生产的手段和能力,并获得有关资质认证(包括ISO质量体系认证、人力资源能力认证等);

(六)具有与集成电路生产相适应的经营场所、软硬件设施等基本条件。《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十、本通知所称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或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是指以集成电路设计或软件产品开发为主营业务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2011年1月1日后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并经认定取得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资质或软件企业资质的法人企业;

(二)签订劳动合同关系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职工人数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

(三)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且当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金额占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四)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集成电路设计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集成电路自主设计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软件产品自主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0%(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

低于30%);

(五)主营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软件产品拥有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和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六)具有保证设计产品质量的手段和能力,并建立符合集成电路或软件工程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提供有效运行的过程文档记录;

(七)具有与集成电路设计或者软件开发相适应的生产经营场所、软硬件设施等开发环境(如EDA工具、合法的开发工具等),以及与所提供服务相关的技术支撑环境;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软件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十一、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满足本通知

第十条规定条件的基础上,由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根据国家规划布局支持领域的要求,结合企业集成电路设计销售(营业)收入或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盈利等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实行总量控制、择优认定。

《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十二、本通知所称新办企业认定标准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的通知》(财税[2006]1号)规定执行。

十三、本通知所称研究开发费用政策口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规定执行。

十四、本通知所称获利,是指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的纳税。

十五、本通知所称集成电路设计销售(营业)收入,是指集成电路企业从事集成电路(IC)功能研发、设计并销售的收入。

十六、本通知所称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是指软件企业从事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嵌入式软件等软件产品开发并销售的收入,以及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等技术服务收入。

十七、符合本通知规定须经认定后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应在获利当年或次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取得相关认定资质。如果在获利次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取得相关认定资质,该企业可从获利起享受相应的定期减免税优惠;如果在获利次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取得相关认定资质,该企业应在取得相关认定资质起,就其从获利起计算的优惠期的剩余年限享受相应的定期减免优惠。

十八、符合本通知规定条件的企业,应在终了之日起4个月内,按照本通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的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手续。在办理减免税手续时,企业应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

十九、享受上述税收优惠的企业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应取消其享受税收优惠的资格,并补缴已减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一)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二)有偷、骗税等行为的;

(三)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

(四)有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二十、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其税收优惠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同时,主管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发现企业不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条件的,可暂停企业享受的相关税收优惠。

二十一、在2010年12月31日前,依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一条规定,经认定并可享受原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可在本通知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二

十二、集成电路生产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软件企业等依照本通知规定可以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与企业所得税其他相同方式优惠政策存在交叉的,由企业选择一项最优惠政策执行,不叠加享受。

二十三、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一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自2011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下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若干(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若干(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 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公告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1年第2号 为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加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国家外汇管理......

    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招考4932人 8月13日起发布公告19

    原标题:河南2014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计划招4932人OAO课程 线上+线下双规教学 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决定组织......

    天津泰达官微发布公告 否认与埃杜草签加盟协议

    天津泰达官微发布公告 否认与埃杜草签加盟协议-有媒体报道称,泰达足球俱乐部已与辽宁宏运队外援埃杜草签加盟协议。我们现就此事声明如下:泰达足球俱乐部并未与该球员草签协议......

    国家税务总局简介[精选五篇]

    国家税务总局简介 国家税务总局简介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html 一、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政务院确定建立副部级税务总局。1950年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成立。1988年5......

    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

    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在天津 上海 浙江试行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的通知 浙国税进〔2007〕35号 各市、县国家税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市中......

    国家税务总局文件(精选5篇)

    附件: 第一部分 税收票证种类及式样 税收票证包括税收缴款书、税收收入退还书、税收完税证明、出口货物劳务专用税收票证以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它税收票证。 一、税收缴款......

    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

    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再就业优惠证》管理推进再就业税收政策落实的通知发文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文号:国税发[2005]46号 颁布日期: 200......

    国家税务总局工会经费收据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 成文日期:2010-11-09 字体:【大】【中】【小】 根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