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大全]

时间:2019-05-14 13:1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大全]》。

第一篇: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大全]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西安市财政局 文件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工信发〔2010〕55号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西安市财政局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区县经贸局(中小企业促进局)、财政局、发改委:

为了充分发挥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对我市区县工业园区发展建设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做好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申报工作,根据《西

— 1 — 安市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行动方案》、《西安市加快工业和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和《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财发„2010‟249号),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完成了《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认真做好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申报工作。

联系人:市工信委规划投资处

张杰

电话:87295774 市工信委中小企业发展处 辛伟

电话:87295376 市财政局企业处 许绥安

电话:87279709

季德珉

电话:87279725 市发改委产业协调处 张晓晖

电话:87296685 网

址:www.xiexiebang.com(西安经济网)

附件: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指南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西安市财政局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

— 3 — 附件:

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

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指南

为了充分发挥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区县工业园区发展建设,提升工业产业集聚水平,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西安市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行动方案》、《西安市加快工业和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和《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财发„2010‟249号),制定《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指南》。

一、扶持重点

重点扶持区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申报条件

(一)省、市及区县政府批准设立的工业园区。

(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实体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三)投资强度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园区配套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所有企业的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四)项目符合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符合园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定位,能够提升园区综合配套和服务功能。

(五)申报的项目必须是2011年底前竣工投产的。

(六)园区产业集群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

三、扶持方式

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方式分为项目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入三种。扶持方式的具体操作办法按照《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理。申报园区在“关于申报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报告”(附件一)中必须明确申请使用以上哪种扶持方式(可同时申请两种方式)。

四、申报材料要求

(一)申报园区以正式文件上报“关于申报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报告”(主要内容参照附件一)。

(二)填写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书(附件二)。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园区规划及实施细则。

(五)项目备案或核准文件及规划、土地、环保等文件。

(六)其他与申请项目有关的材料(工业园区成立的批准文件;园区上年度财务报表;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经费预算;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等有关文件、资料)。

(七)申报材料按A4纸张尺寸印制。

(八)申报材料按以上提交资料的顺序装订。

(九)项目申报材料一式9份,并附电子版。

五、申报程序

按照属地原则,项目园区向所在区县经贸局(中小企业促进局)、财政局、发改委申报,经其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

六、申报时间

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10年4月22日,逾期不再受理。

七、项目申报与受理

(一)各区县经贸局(中小企业促进局)、财政局、发改委要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积极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准备项目申报材料,把好项目初审关,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和项目监督并重”的管理机制。

(二)市工信委根据处室职能,由中小企业发展处负责受理项目申报材料。

报送市财政局的项目申报材料由市财政局企业处负责受理。报送市发改委的项目申报材料由市发改委产业协调处负责受理。

本指南未尽事宜,按照《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 6 — 附件:

1、关于申报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报告(编写提纲)。2、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书。

附件1:

关于申报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 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报告

(编写提纲)

一、项目申报理由。

二、申报单位基本概况,包括(园区成立时间,批准文号,规划面积,已建成面积,主导产业,企业数量,上年度园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经济增速等基本情况)。

三、项目内容简介。

四、项目经费来源及构成。

五、项目实施计划、进度。

六、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七、申请扶持资金的使用方式(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入)

— 8 — 附件2:

2010年度西安市支持区县工业园区 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合作单位:

项目负责人:

手机:

项目联系人:

手机:

项目起止年限:

填报时间:

主题词:经济管理

项目

通知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4月1日印发

第二篇: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昆明

昆工信发〔2010〕198号

政局

文件

━━━━━━━━━━━━━━━━━━━━━━━━━━━━━━━━━━━━

关于申报2010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专

项资金

扶持项目的通知

各县(市)区经贸局、三个开发(度假)区经发局:

为做好2010昆明市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扶持申报工作,使专项资金预算计划编制有充分、真实、可行的依据,加强规范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促进我市非公经济在新的中能够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加快我市非公经济发展,根据《昆明市非公有制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就做好2010年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原则

项目推荐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突出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按照资金管理使用方向,项目要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布局优化升级。

二、推荐范围

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劳动密集型产业、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等项目。项目申报应突出环保、节能概念,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环保不达标者、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者和违反国家税收政策者。

三、项目推荐工作的有关要求

1、各有关单位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及时深入非公企业考察、调研,摸清情况,紧扣专项资金扶持重点,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确定一批管理规范、成长性好,产品有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作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推荐上报。

2、各有关单位必须按照《昆明市非公有制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注重对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必要核实。认真论证,确定推荐项目,统一形成正式文件分别报市工信委中小企业处、市财政局企业一处。同时附项目汇总表、单个项目的项目申请表、项目推荐理由。上报材料以纸质和电子文档的方式同时提交,注意电子文档不要改变下载文件的原有格式。

3、被推荐企业须附企业和项目情况简介,企业申报的项目,必须是正在实施的项目,专项资金扶持方式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

四、扶持方式 企业以银行贷款为主投资的项目,一般采用贷款贴息方式。同等条件下,对招商引资工作做出贡献的企业将优先考虑。

五、时间要求

项目推荐工作由各县(市)区经贸局、开发区经发局会同财政部门审核筛选汇总后分别报市工信委中小企业处、市财政局企业一处,材料请于5月30日前上报,预期将不予受理。另按市委组织部安排,将对昆明市企业人才状况和发展规划进行统计,请各企业按附件4要求认真填写相关数据,一并上报。

附件:

1、昆明市2010年非公资金扶持项目汇总表

2、项目申请表

3、《申报指南》

4、企业技能人才状况调查表

5、各单位上报企业名额分配表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联系人:市工信委中小企业处 马杰 电话:3175665

黄谦 电话:3164904

李存才 电话:3164904

市财政局企业一处 杨建军 电话:3578950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八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非公经济△ 项目 扶持资金 通知 昆明市工信委办公室 2010年5月18日印发

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申报表格.doc 附件:

第三篇: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

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五年决战工业500亿”和“综合实力位列全市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在干部作风、经济运行、产业集聚、企业融资、技改扩能、企业改制、行业管理和中心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以来工作情况:

1、创新服务,干部作风明显提升

为策XX县委县政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变干部工作作风”活动,不断强化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我委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制订了“党员干部下基层、服务企业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每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要经常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状况,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推进投产企业按时间节点完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业考核指标,督促协调在建企业尽快建成投产。通过落实责任,细化目标,强化考核,夯实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的工作作风,使我委干部作风得到明显改善,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2、加强调度,工业运行态势良好

为完XX县委、县政府下达既定目标任务,我委在年初明确

了2012年工业经济运行六大目标。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工业增加值40亿元,工业利税40亿元,工业固投70亿元,新增规模企业30户,为工业企业融资3亿元。为抓好“决战工业200亿”目标任务的落实,对决战工业200亿指标进行了分解,落实了责任单位。实行工业企业几大经济指标全程跟踪问效和定期进行调度,助推投产企业达产达标。(1)工业总量稳步增长:

2010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59亿元,同比增长27.0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7.87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利税总额15.51亿元,同比增长76.4%。

2011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69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1.8亿元,同比增长88.78%;实现利税总额21.63亿元,同比增长80.98%。

今年1-7月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幅全市排名第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49.8%,增速全市排名第1;实现利税总额15.34亿元,全市排名第2,同比增长59.6%,全市排名第5。

(2)发展质量快速提升。今年1-7月全县工业企业用电量1.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38%,增幅全市排名第1。

3、积极引导,技改扩能稳步推进

围绕“企业做大”,积极组织力量,吃透政策,研究措施,全力推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进与省、市工信委的沟通

联系,在政策范围内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完成技改立项和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扶持。我委一方面加强重大工业项目调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立项、用地问题。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进行精心包装,并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络,为其积极申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专项资金和市级技术改造贴息资金。目前已争取国家关闭中小企业专项补助资金570万元;争取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技改扶助资金100万元;争取市工业技改专项补助资金80万元。同时,我委认真研究政策为企业解决立项难题,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帮助南方水泥二期200万吨熟料生产线扩建项目取得立项批复;为赣北钨业扩建一条5000吨apt生产线到市工信委核准立项,帮助企业扩大再生产解决立项难题,助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4、加强监管,节能降耗再现成效

切实抓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力度,加快建设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培训工作,提高企业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管理水平。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意识。要求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教育干部职工重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坚持把节能意识贯彻落实到生产、生活中去。二是强化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建立企业节能降耗监督岗位责任制,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确保了上级下达全年工业节能降耗万元gdp能耗下降 4%的目标实现。

5、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初显规模

我委通过反复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结合修水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定了有色冶金、非金属材料、医药食品、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六大主导产业。同时对六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及时调度,对六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全面梳理,切实协调各部门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六大产业统筹发展。目前六大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格局基本形成,六大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8%,产业集聚效果明显。

6、多措并举,发展难题有效破解

为完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既定目标任务,为确保在九江争得应有地位,我委多措并举,始终围绕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做工作:

(1)研究政策为企业解决立项难题。自南方水泥落户修水以来,我委积极协助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特别是在南方水泥二期200万吨熟料生产线扩建立项过程中,由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致使取得立项批复非常困难,我委及时向县主要领导汇报并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经过十个月的辗转九江、南昌并想尽千方百计,最终南方水泥二期200万吨熟料生产线扩建项目于今年5月3日取得了省工信委的批复,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省、市工信委解决了华

鑫木业、香炉山钨业和赣北钨业技改扩能等多个企业的立项难题。(2)多方协调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为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我委邀请县领导参加每季度组织召开的银企对接座谈会,充分发挥政银企联席会议的协调职能,帮助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努力扩大工业信贷规模。自2011年至今,通过省信用担保公司为XX县森源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九江凯达服装织造有限公司等8户企业融资3800万元;通过创业担保公司为民辉化工责任有限公司和玉伦春实业电子有限公司等20多户返乡创业企业融资2900万元;而且通过银企对接座谈会累计为工业企业融资7.2亿元。同时利用担保公司这一平台,创造性地开展了公务员反担保、机械设备反担保、承兑汇票融资、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等多种企业融资业务,有效地破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3)“跑局进厅”为企业解决用地难题。为有效破解企业用地难题,我委多次到省、市工信委沟通协调,通过省工信委牵头组织调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通道”,为金鹭硬质合金、氟派保温建筑材料公司等企业解决用地350亩,目前又正在积极申报相关项目。通过争取省、市各项扶持工业发展政策,促进了在建项目的快速推进。

7、攻坚克难,企业改制平稳过渡

自2000年启动全县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以来,我委始终把

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依法依规进行改制。2009年12月,我县同时启动江西省宁红集团公司、XX县第一缫丝厂、县丝织厂、县印刷厂、县食品厂五户国有工业企业的破产改制工作。在宁红集团改制过程中,由于该公司历史悠久、子公司多、人员复杂、负债严重等原因,致使改制工作历时长(前后长达10年),造成了改制政策上的不延续性,前后悬殊较大,从而引起不同时期安置人员的心理不平衡,职工思想冲突较大,随时存在社会不稳定因素发生的隐患。我委带领全体改制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牺牲节假日、经历无数个深夜彻谈,采取召开座谈会和深入职工家中走访的方式与职工进行耐心细致的政策讲解,做到让职工诚心接受和理解政策,及时化解改制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同时,从民生角度关注改制企业中困难群体,协调各部门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廉租房和低保等),有效地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经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县印刷厂改制工作已于2011年全面完成,宁红集团公司改制工作已于今年6月底全面结束,其他三户工业企业已完成了破产改制的前期清产核资、债权人会议、核算改制成本等相关工作;且确保了已改制企业的平稳过渡。

8、主动出击,行业管理有序推进

(1)稳步推进“禁实”、“禁现”工作。为严格执行上级政策,淘汰落后产能、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2011年我委牵头组织国土、工商、林业等相关部门,对全县实心粘土砖

厂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整顿,关闭了县城规划范围内的全部粘土砖厂,为逐步关闭我县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大力度宣传推广新型墙材、散装水泥应用。科学推进新墙材企业的发展,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进入国家、及省新墙材产品目录。至目前我县已有1户(金源建材)新墙材企业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被批准进入省新墙材产品目录。今年6月份我委又联合市工信委就城市规划区“禁实”、“禁现”实施工作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对违规操作企业现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责令及时进行整改,使我县“禁实”、“禁现”工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2)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我委年初就已经制订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计划,9月3日举办了一期规模达300人次的厂长、经理培训班,聘请了知名专家、教授等来授课;下半年将举办一期企业业务管理人员培训班,旨在提高厂长、经理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相关业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同时,我委于元月份和3月份组织了两次企业财务人员一套表统计报表培训工作;6月25日邀请一批厂长经理参加了由市工信委组织的XX市工业经济发展交流会,会上各厂长经理就一些科学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学习和交流;7月19日—22日组织19户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督管理员参加XX市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理培训班,以提高我县重点耗能企业的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管理水平。(3)加强对全县企业治乱减负组织协调工作。定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开展企业治乱减负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及时掌握企业负担监测情况。同时,加强与县纪委监察局沟通协调,及时将调查企业负担监测情况向纪委监察局汇报,并与县纪委监察局等相关部门沟通,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企业减负管理到位。

9、多方联动,工业和信息化更好融合

加强与县监察局、县信息办、县无线电协管办、县电信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推进我县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作,促进了工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加快统一高效的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监督检查。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召开工作部署推进会6次,在市级平台专栏XX县政府网站专栏录入2313条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进行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的监督,有效地推进了政务公开工作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10、统筹兼顾,中心工作成绩显著

(1)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县创建办的要求,及时组织干部做好创建的各项相关工作。在单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近3万元经费在责任区做好了500平方米的路面硬化工程,同时出色地完XX县创建办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2)产业招商工作。南方水泥二期200万吨熟料生产线扩建项目于5月3日已取得省工信委立项批复,8月10日与我县成功签约。(3)中心拆迁工作。良塘、三都两次拆迁工作我单位派驻的工作组都能率先完成任务,做到了平稳拆迁、和谐拆迁,得到了县领导的好评。(4)蹲村挂点工作。高标准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半年支援10000元给新湾乡麻田村建设,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该村召开;同时做好蹲村挂点工作,摸清村组情况,理清思路,制订了三年规划及2012年帮扶工作计划,夯实基础,发展产业。在自身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20000元资金支援村里,帮扶做好村级活动场所改造。蹲村挂点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二、下阶段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调度,认真研究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企业发挥应有的生产潜力和社会效益,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00亿元,为五年决战500亿打下坚实基础。

2、进一步抓好技术改造创新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我县工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我县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3、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加大企业融资力度,逐步缓解

企业融资难题,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优选工业项目、积极做好对接,使更多的工业项目进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通道”,努力破解工业用地难题;配合相关部门搭建物流平台,畅通物流信息,努力破解物流难题、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大用工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好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摸底,及时对接机关部门和乡镇,积极出谋划策、多方联动破解用工难题。

4、继续协调相关部门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建设,促进工业和信息化更好的融洽。

5、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优选产业项目、做好产业对接,促进产业集聚、做大做优主导产业。

6、以“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机关建设,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

第四篇:工业信息化

一.简答(40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一般由什么硬件设备实现?上课讲过

2.PID的含义是什么?P、I、D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上课讲过

3.综合自动化系统三层结构是什么?各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并说说各层的作用。上课讲

4.(上课未讲,不考略过)

二.论述题(60分)

1.图→热交换机(PPT可见上有自己去找)上课讲过

(1)画出上图的系统框图

(2)指出各种控量分别是哪些变量?在工程中一般的英文缩写是哪些?

(3)(来不及抄。。。。)

2.对于某一化工生产间的多台装置,已经通过DCS实现了基本的控制。上课讲过

(1)试设计已架构,基于WEB的生产监控,并指出各部分所需的技术和常见的开发

工具。

(2)过程中有些变量需要通过化验分析才能得到,如果想同时实时监控这些变量,故引入某种技术,如果基于历史数据实现这种技术,请虚线在(1)的框图中画

出这个部分。

3.简要论述下控制理论(如反馈,前馈或先进控制理论等)和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等)在工程自动化之中的作用。理解即可

第五篇:天津节能十三五规划-天津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天津市节能“十三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2016年8月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1

(一)取得成绩..................................................................1

(二)存在问题..................................................................4

(三)面临形势..................................................................5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6

(一)指导思想..................................................................6

(二)基本原则..................................................................7

(三)主要目标..................................................................8

三、主要任务...................................................9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9

(二)加强工业领域节能.................................................10

(三)强化建筑领域节能.................................................12

(四)促进交通运输节能.................................................14

(五)实施公共机构节能.................................................16

(六)推进其他领域节能.................................................18

四、重点工程.................................................19

(一)节能改造工程........................................................19

(二)节能信息化工程.....................................................20

(三)绿色制造工程........................................................21

(四)高效清洁能源应用工程..........................................21

(五)节能产业培育工程.................................................22

(六)被动式建筑建设工程..............................................23

五、保障措施.................................................23

(一)强化节能目标责任.................................................23

(二)完善节能规章标准.................................................24

(三)加大节能资金投入.................................................24

(四)推广节能市场机制.................................................25

(五)健全节能监察机制.................................................25

(六)加强节能宣传引导.................................................25

天津市节能“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是全面推进美丽天津建设、加快实现中央对天津定位的关键时期。天津既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历史机遇,也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的挑战。节约能源既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天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为确保实现“十三五”节能约束性目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成绩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8%的约束性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显著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从2010年的0.66吨标准煤降到2015年的0.499吨标准煤,累计降幅24.3%,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6.3%,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12.4%,节能降耗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结构节能成效显著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第三产业产值860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不断改善,2015年优势产业总产值2.5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90%;淘汰落后焦炭产能86万吨、烧结产能140万吨、炼铁产能50万吨、炼钢产能40万吨、水泥产能250万吨、印染产能2000万米。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10年的56%下降至2015年的50%以下,天然气消费量比重由5%上升到12%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量比重由1%上升到3%。

2.技术节能卓有实效

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市节能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54亿元支持151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现年节能能力66万吨标准煤;投入1619万元推广LED照明产品,实现年节电能力3006万千瓦时;采用区县竞争性争取资金方式,支持7个区县节能资金6500万元,实现年节能能力20万吨标准煤。在重点用能行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电力行业汽轮机通流系统改造、电除尘器节能控制、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推广比例分别达到42%、100%和70%;钢铁行业高炉透平余压余热回收、螺杆膨胀动力驱动节能、烧结余热回收技术推广比例分别为100%、33%和100%;石油石化行业放空天然气回收液化、余热利用发电(供热)、能源平衡优化调度技术应用比例分别为42%、37%和9%。

3.节能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制定、修订《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市、区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协调联动,建立了覆盖全市、条块结合、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节能工作体系;实施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能耗限额管理、能源审计等制度,形成了计量准确、统计真实、考核到位的节能管理体系;培育扶持节能评估、能源审计、能效检测、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机构,形成了技术专业化、服务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节能服务体系。

4.重点领域节能贡献突出

工业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2.1%;国家重点监控用能单位累计实现节能量782.14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486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目标;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呈不同程度下降,2011-2014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44.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37.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1.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1%。建筑领域,在全国率先实施居住建筑四步节能和公共建筑三步节能,三步及以上节能住宅占城镇住宅比重达到80%,二步及以上节能公共建筑占全市公共建筑比重达到70%;实施既有

建筑节能改造,居住建筑单位建筑面积供热能耗累计下降23 %,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5%;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累计开工建设32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和10片绿色生态城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206万平方米。交通领域,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5.5%;推进智能、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应用比例达到30%;天津港全面完成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主体性项目建设,万吨吞吐量综合能耗累计下降8%。公共机构节能不断推进,全市人均能耗460千克标准煤,累计降幅15.6%;单位建筑面积能耗26千克标准煤,累计降幅12.9%。

5.节能先进示范作用明显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入选国家首批低碳工业示范园区试点,探索节能低碳园区发展模式。天津市作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地区,推动首批4个数据中心开展试点创建工作。部分企业的技术、产品列入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能效之星”产品目录、能效“领跑者”产品目录。开展“建设美丽天津”节能环保班组、标兵选树活动,表彰先进班组30个、先进标兵50名,其中10个班组授予工人先锋号、10名个人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二)存在问题

1.节能规章标准支撑不足。尚未针对节能评估审查、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节能监察等出台相应政府规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的实施效果;单位产

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地方标准的时效性不强,产业准入门槛作用和淘汰落后倒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节能监察能力建设滞后。区级节能监察机构尚未建立,节能监察队伍力量薄弱,节能监察程序仍需完善,节能监察结果的约束力不强。

3.节能政策机制有待完善。有利于节能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仍不完善,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节能内生动力不足。

4.重点用能单位管理仍需强化。部分重点用能单位尚未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能效对标活动未有效开展,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达标,节能先进技术应用率较低。

5.节能产业尚未形成一定规模。节能装备制造业和节能产品生产企业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节能服务业总体水平不高,与节能需求不相适应。

(三)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中央对天津定位、推动美丽天津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天津将着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节能工作迎来新挑战和新机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全市能源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节能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作为国家节能减排财

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2016、2017年还需在完成国家节能指标的基础上再超额完成23%,节能目标完成压力较大。此外,国家将能源消费总量纳入“十三五”约束性目标,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对节能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虽然全市节能面临巨大挑战,但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天津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五大国家战略迭加,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潜力巨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全市五年规划,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节能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全民节能意识不断提高,各方面对节能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这些都为“十三五”推进节能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高举绿色发展大旗,把节能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着力点,围绕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创新,完

善市场机制,落实法律标准,引导全民参与,推动全市节能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推进节能与促进发展相结合。通过强化节能,提高产业能效准入门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发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完善机制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落实有利于节能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用能单位和公民自觉节能的内生动力,实现节能效益最大化。

3.技术进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注重信息技术在节能领域的应用,推动能耗监控平台和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提高节能管理质量和效率;强化能源审计、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效水平对标等措施,建立常态化节能监察机制,促进用能单位深挖节能潜力,积极采用先进节能技术、设备、产品。

4.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实现重点突破,发挥示范效应。同时,通过制定政策,引导非重点用能单位合理用能;倡导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414吨标准煤(按2010年价格计算),比2015年的0.499吨标准煤下降17%。“十三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2100万吨标准煤。

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表1 “十三五”时期天津市主要节能指标

指标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 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乙烯综合能耗 吨钢综合能耗 炼铁工序单位能耗 电炉炼钢综合工序单位能耗

焦化工序单位能耗 烧结工序单位能耗 转炉工序单位能耗 全市平均供电煤耗 建筑

新建建筑绿色建筑达标率

单位

%

千克标准油/吨•因

数 千克标准油/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克标准煤/千瓦时

%

2015年完2020年目成值 标值

—— 8.06 527 602 419 70 157 52-10 310 ——

[18%] 7.26 525 586 417 66 150 50-15 305 100

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 新建公共建筑能效提升 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 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改造 居住建筑单位建筑面积供热能耗 交通运输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应用比例 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综合能耗下降率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公共机构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公共机构人均能耗

% % %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吨标准煤/平方米

% % % %

千克标准煤/平方

米 千克标准煤/人

—— —— —— —— 15.4 35.5 30------26 460

[20] [20] [2000] [1000] 14.5 60 50 [6.5] [6] 25 414 注:[ ]内为“十三五”累计值。

三、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推动低能耗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新材料等十大产业集群,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提高产业能效准入门槛,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设备达到一级能效标准。

2、促进传统产业能效提升

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推进产品升级,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升产品节能环保性能,打造绿色低碳品牌。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实施改造升级。

3、化解高耗能行业过剩产能

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加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管理,严禁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对工艺装备落后、能耗限额不达标项目,列入淘汰任务加快淘汰。分行业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

(二)加强工业领域节能

1、提升重点行业能效水平

冶金行业。以工序优化和二次能源回收为重点,发展绿色钢材产品,优化高炉炼铁炉料结构,降低铁钢比。推广干熄焦、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二次能源高效回收

利用和高炉冲渣水直接换热回收余热等技术,鼓励烧结机余热发电、炼焦煤调湿风选等技术应用,支持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

电力行业。发展热电联产,鼓励热电冷联产,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加快燃煤电站节能改造步伐,推动汽轮机通流改造,加快现役机组和电网技术改造,降低机组供电煤耗。调整电力行业结构,壮大新能源发电规模。

化工行业。合成氨行业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技术、低位能余热吸收制冷等技术;烧碱行业加快零极距、氧阴极等先进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纯碱行业重点推广蒸汽多级利用、变换气制碱等技术。

石油石化行业。石化行业重点推广样板加热炉、转动设备调速、循环水系统节能、燃煤高效掺烧及烟气余热回收和能量系统优化等技术。原油开采行业重点推广油田采油污水余热利用、油井集中控制供电、节能型抽油机等技术。

2、推动工业园区系统节能

实施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根据园区不同行业、产品、工艺的用能要求,设计能源梯级利用流程,实现能源优化利用。加快园区分布式能源中心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推动园区余热利用,应用蓄热技术平衡园区负荷,推广集中供热和制冷。

提升园区清洁生产水平。推进园区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等产业化示范。

集成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对园内供水、供电、运输、通

讯和环保等基础设施进行集成绿色化建设,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3、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管理

加强能源统计、计量管理。继续完善企业能源统计、核算管理,强化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规范化、标准化配置管理,加大智能型计量器具应用范围,开展能源计量建设示范,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审查。

推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将能源管理体系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实行能源管理负责人备案制度,加强能源管理岗位培训,构建能效提升长效机制。鼓励非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能源审计。按下达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计划,通报能源审计结果,推进能量平衡测试,开展能效水平对标,促进用能单位制定并实施能效提升方案,深入挖掘节能潜力。

(三)强化建筑领域节能

1、全面实施新建建筑节能标准

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居住建筑执行75%节能技术标准,公共建筑执行65%节能技术标准,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监管,完善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的闭合式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行建筑能效测评、门窗标识、技术资料备案、建筑节能信息公示、材料备案等管理机制。实施被动式建筑试点示范,到2020年,推动实施低能耗被动式建筑试点项目30个,领跑建筑能效提升工作。

推动绿色建筑全面普及,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发展。严格执行天津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新建民用建筑设计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达到30%。新建城镇严格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进行建设。以新梅江居住区为旧城绿色化改造示范,推动既有城区按照绿色生态标准进行绿色化改造。到2020年,绿色建筑规模化效应逐步凸显,至少建设10个3平方公里以上绿色生态城区,初步形成绿色生态的建设发展模式。

2、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继续实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在实施旧楼区综合改造的同时,完成4400万平方米具有改造价值的非节能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目标。

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修订办公、商业、医院、学校、星级酒店、写字楼等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用能定额,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且优先实施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控制系统等设施节能改造。力争2020年,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

建立既有建筑改造数据库。通过建筑节能信息科技平台,分析新一轮具有改造价值的民用建筑的数量,建立具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建筑改造数据库,创建市场运作、改造自愿的改造机制。

3、强化建筑能耗运行管理

大力实施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加大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力度,将全市3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纳入统计范围。建立基于全市三维GIS地理信息动态系统为基础的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系统,为全面推进民用建筑节能量化管理奠定基础。

开展建筑能源审计和能耗公示。按照公共建筑用能定额和居住建筑供热能耗指标,实行超定额或供热指标的强行审计制度。开展建筑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公示。

加强民用建筑能耗监测。建设民用建筑能耗检测平台,对全市供热热源、热力站能耗进行监测,公共建筑实行分项计量和能耗采集传输,新建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实现100%实时分项计量及输送。

完善建筑供热计量收费。完成天津市公建供热计量相关配套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供热计量收费机制,新建建筑集中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100%。对具备供热计量条件的公建进行供热计量抄表和收费试验,力争到2020年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1亿平方米,公建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以上。

(四)促进交通运输节能

1、落实公交优先战略

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BRT)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地铁网络、滨海新区骨

架线路建设,完善地铁车站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实施公交信号优先系统,提高公交运营能效,建设207公里公交专用车道和71公里的快速公交走廊。

实施公共交通运力水平提升工程。加速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并在地铁首末站、换乘站等规划建设公交客运枢纽,实现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

2、建设智能交通系统

加快智能交通技术推广应用。推广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无线射频识别、智能标签、智能化分拣等,提高运输生产能效。推广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大型化码头、集装箱码头集卡全场智能调度系统等。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拓展动态交通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域范围。全面推行甩挂运输和不停车收费,动态导航终端应用达到10万台,不停车收费(ETC)标签应用达到60万张。

3、推广节能交通运输装备

推广节能和清洁能源交通运输装备。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不达标的车辆不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以公交、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企业公务用车、出租、区域运营车辆、邮政速递、环卫、私人等8个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全市新能源汽车应用总量达到2万辆,将天津打造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领先城市。

开展节能运输装备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车辆推广应用总

体部署,适度超前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在全市新能源汽车运行重点区域建成4座公交换电站、20座公交充电站,在中心城区和周边各区建成一批公共快速充电点,基本形成覆盖5公里半径的公共充电网络。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应用,鼓励港口开展装卸工艺节能改造。推广港区电网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技术。

(五)实施公共机构节能

1、实施公共机构绿色化改造

大力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供热计量以及热源、供热管网和温控装置改造。推动分布式燃气机组代替燃煤锅炉。推动公共机构采用空间租赁等方式开展“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站建设。

继续开展办公区配电、空调、水泵、电梯等重点耗能设备节能改造,实施食堂、数据中心机房等高耗能附属设施改造。开展LED照明项目等节能新产品推广示范项目。

加大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力度,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采暖制冷、地源热泵等试点示范。

2、强化公共机构能源管理

推动公共机构新建建筑100%执行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建设超低能耗建筑。

规范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行政、业务、后勤服务及其他功能区域分区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中

央空调和独立食堂、公共浴室、游泳馆等重点用能系统和部位,分项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

开展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创建活动,建立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评价标准体系,评选10家能效领跑者。实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创建100个国家级示范单位。

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逐步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实现能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开展公共机构绿色行动

开展绿色办公行动,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产品强制采购制度。充分利用政务内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强日常用电管理,减少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实施零待机能耗。严格执行空调设定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的规定。

开展绿色出行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大力倡导“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推动公共机构建设公共自行车网点。带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10%,并采用自助分时租赁的模式引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

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行动,建设机房能耗与环境计量监控系统,建设5个绿色数据中心。鼓励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应用。

(六)推进其他领域节能

1、强化商用和民用节能

开展零售业等流通领域节能示范活动,落实商贸、零售企业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引导、组织企业开展绿色营销,鼓励流通企业采购绿色建材、绿色家具、节能电器等消费产品。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型住宅,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和高效照明产品。

建立并完善商业能源管理制度,开展能源审计,推动大型商场、超市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快用能设施节能改造。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等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优化空调运行管理。

2、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

推广高效省柴节能炉具(炕)、高效节能家电产品和节能照明产品。加大农村沼气和太阳能利用,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具,开发生物质能源应用。推进节能型农村住宅建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建筑节能示范力度。

大力推进农业节能技术,加快发展节油、节电、节煤的农业机械和渔业机械设备,鼓励农民购买高效节能机械,淘汰更新老旧农业机械设备。加强农作物高产种植措施的集成配套,减少高耗能、低效率的种植环节,促进农艺与农机的配套节能。

四、重点工程

(一)节能改造工程

锅炉节能改造。采用富氧燃烧技术、旋流燃烧锅炉技术,提高燃烧效率;采用防垢、除垢技术,提高锅炉热效率;采用冷凝式余热回收锅炉技术、热管余热回收技术,充分回收烟气余热;实施锅炉系统智能控制。到2020年,燃煤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达到80%左右,燃气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达到92%以上。

电机能效提升。采用变频调速、永磁调速等先进电机调速技术,改善风机、泵类电机系统调节方式;通过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合理配置能量,提高电机系统运行效率。加大节能高效电机推广使用力度,严禁落后低效电机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加快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步伐。到2020年,淘汰在用低效电机230万千瓦,推广高效电机250万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50万千瓦。

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开展配电变压器普查,淘汰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到2020年,基本完成S9(1997年前投运)及以下型号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淘汰任务。加快高效配电变压器推广,引导配电变压器生产转型,到2020年,完成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升级改造,推广高效配电变压器880万千伏安。

能量系统优化。推广大型化、一体化的工艺技术设备,提高工艺能源利用效率;在钢铁、电力、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工程,优化设计工序、联合布置装置,实现企业资源、能源梯度利用;发展分布式能源,开展园区能量系统优化,实现园区能量梯度利用。

余热余压利用。以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为重点,推广应用余热发电、余热制冷和蓄热、热能输配等技术。集中收集余热资源,拓宽工业余热余压资源回收后的应用范围,实施余热暖民示范工程。

(二)节能信息化工程

实施数字能效提升计划。继续在重点能耗企业推广建设能源管理中心,扩大其在高耗能行业推广范围。建立能源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产品对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集中处理、动态显示和智能分析。

建设节能信息管控平台。采用能源数据融合技术、动态平衡分析技术、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基础数据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化处理,建设能耗数据采集分析、节能信息发布和协同自动化办公“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信息平台,加强能耗监测分析,提升预测预警能力。

开展能源智慧化管理。以“互联网+”为手段,以智能化为基础,实施能源“互联网+”智慧管理。鼓励建设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和智能工厂,构建以多能融合、开放共享、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为特征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三)绿色制造工程

引导开发制造绿色产品。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指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相关工作,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推动建立绿色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到2020年,力争开发推广1000种绿色产品。

实施绿色工厂示范工程。引导企业按照绿色工厂建设标准建造、改造和管理厂房,建设绿色工厂示范工程,提高工厂一次能源利用率,有效利用工艺过程和设备产生的余热,提高工厂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到2020年,创建100家绿色示范工厂。

开展绿色示范园区建设。以企业集聚化发展、产业生态链接、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废物资源的交换利用,在企业、园区之间通过链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创建10家示范意义强、综合水平高的绿色园区。

打造绿色供应链,以汽车、电器电子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探索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进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探索创新绿色制造服务模式。

(四)高效清洁能源应用工程

推广煤炭清洁化利用。在焦化、工业锅炉、窑炉等重点用煤领域,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分质利用。工业锅炉淘汰

老旧和小型锅炉,严控燃煤质量标准,推广应用煤粉、循环流化床等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实施高效节能技术改造或清洁能源替代,推动燃煤工业锅炉改燃并网或关停,到2017年,实现774台燃煤锅炉改燃并网,削减原煤234万吨。

推进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加强天然气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合理、高效用气。鼓励工业园区等热(冷)负荷集中的区域发展天然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项目。强化天然气使用政策引导,落实阶梯气价制度,利用价格机制引导天然气节约利用。

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序推进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快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配套电网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融合发展。

(五)节能产业培育工程

培育壮大节能装备制造业。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加强锅炉、机电设备、余能回收、能量储存、监测控制等高效节能技术产品和装备制造,强化技术创新,重点发展一批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的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到2020年,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450亿元。

创新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以培育节能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规范节能服务市场,促进节能服务业健康发展。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节能项目融资担保等方式,为用能单位节能提供“一条龙”服务,推动节能评估、能源审计、能效测试、节能量审核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到2020年,培育100家以上实力较强的节能服务机构。

(六)被动式建筑建设工程

编制被动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和施工导则,实施建筑能效领跑者计划,在现有节能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效水平,到2020年,新建建筑在现有节能标准基础上再提升能效20%。

试点推动被动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武清商务区推广低能耗被动式建筑示范,示范项目年采暖终端热耗要小于15千瓦时/平方米·年,用于采暖、生活热水和家庭用电一次能源消耗小于120千瓦时/平方米·年。发挥示范效应,并逐步推广其他区域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到2020年,建设被动式建筑、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达到300万平方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节能目标责任

健全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公平、高效的考核方法,细化考核标准,把节能目标责任落实到各级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用能单位,公告考核结果,落实奖惩措施,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节能主管部门作用,实施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和节能降耗预警调控制度,深化各级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重点用能单位之间的沟通,建立责任明确、协调联动、考核到位的节能工作体系。

(二)完善节能规章标准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工业节能管理办法》、《节能监察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制定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节能标准体系建设,修订颁布严于国家的地方能耗限额标准,扩大标准覆盖面,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对能源消费的计量、统计和监测,完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管理负责人备案、能耗限额管理、淘汰落后工艺设备、能源审计、能量平衡测试等节能管理制度,形成与节能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相协调的节能管理体系。

(三)加大节能资金投入

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实现节能研发资金逐步增加,重点支持成熟的节能关键、共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示范和应用,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用能单位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节能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编制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目录,开展节能课题研究,引进先进节能技术、理念,提高节能创新能力,鼓励用能单位采用节能技术、装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四)推广节能市场机制

发挥能源价格的引导性作用,完善峰谷电价、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阶梯电价。落实节能税收优惠政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多元投资主体和社会资金进入节能领域。加强节能发电调度,优先安排高能效火电机组发电上网,鼓励余热余压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健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机制,规范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扶持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鼓励开展节能自愿协议,探索用能权交易,完善配套政策,增强企业节能内生动力。

(五)健全节能监察机制

构建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节能管理体系,加强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构建市、区两级节能监察体系,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建立节能监察长效机制,依法惩处违法用能行为。完善日常监察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建立节能监察与帮促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节能服务机构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

(六)加强节能宣传引导

开展节能主题宣传活动,采取召开专题论坛、技术展示和推广交流、现场交流会等方式,倡导节能理念,弘扬节能风尚,解读节能政策,普及节能知识。建立节能志愿者服务

下载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安市工业发展基金

    关于印发《西安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财发〔2010〕248号 2010-4-8 浏览次数:212次 关于印发《西安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财发〔2010......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资金管理办法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财企〔2011〕116号 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经信委,市级有关企业主管部......

    工业和信息化主要职责

    工业和信息化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全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区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

    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计划 根据市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市经济和城镇化工作会议、全省工业经济改革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提出2014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

    工业和信息化系统

    工业和信息化系统 “改进作风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动员和激励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和......

    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共5篇)

    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1年7月13日)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这一年的工作对于推动“十二五”全市工业的跨......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验收文件要求和验收程序说明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验收的主管部门是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范文模版]

    2020 年市经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经济和信息化局部分)企业技术中心项目拟支持名单序号企业名称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2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3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