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龄失能老人养老补贴申请
高龄失能老人养老补贴申请
社会慈善机构领导;
我叫xxx,男,今年xx岁,身份证号:xxxxx,是xxxxxxx的退休员工。
1.从1997年起就被医院查出患有较严重忧郁症,长期依靠服用米氮平片、唑吡坦片、佐匹克隆胶囊三种药物用以控制病情。
2在2010年又被医院查出患有脑梗,至今发病三次,且一次比一次病情严重。
3.身患多种疾病且年事已高,脑子时清醒、时糊涂。个人生活起居无法自理,家里只能长期请人(保姆)来照顾日常生活。
因此,希望政府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发放高龄失能老人养老补贴。恳予准许批办为谢。
申请人:xxxx
xxxx年x月
第二篇:高龄老人补贴实施办法
***村高龄老人补贴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九届党代会精神,建设幸福****(城市名),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省《实施办法》和《中国老年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指老年人,是指具有本村户籍六十周岁以上的村民。
第二章
补贴类型及标准
第二条
特困老人救助。凡本村老年人,因突发原因,导致生活一度困难,视其程度,给予200-500元的一次性救助。
第三条
高龄老人补贴。凡满80周岁以上的老人,村补贴每人每月50元;凡年满百岁老人村补贴每人每月80元。
第三章
补贴对象的认定及发放
第四条
特困老人救助。应由本人或村民组长、老年协会委员及亲属出具书面申请,经村老年协会核实,签署补助标准意见,经村两委会研究同意后,由村负责人审批,在本村会计处领取救助款。
第五条
高龄定额补贴。由村老年协会提供名册(以身份证
或户口本记录为准),经村“两委”审查核实,并公示三日无异议后确认,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每半年发放一次。发放时间:即6月30日前、12月30日前。
第四章
资金来源
第六条
社会各界敬老爱老的捐助资金为主,村集体经济资金补贴为辅。
第五章
其他约定事项
第七条
本办法纳入《村规民约》并作为村实施民生工程的一项长效机制。同时,随着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补助范围不断扩大。
第八条
结合宣传“老年法”,要求赡养人孝亲至上,切实履行农村家庭赡养协议书承诺。此补贴款只是对老年人生活的补充,供养人不得从供养经费中扣除,违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九条
本办法由***村党总支、村委会、老年协会负责解释。第十条
本办法自20**年*月*日起实施;高龄老人补贴年龄时间从20**年*月*日起计算。
第三篇:高龄老人补贴发放办法
定边县高龄老人补贴发放办法
1、高龄老人补贴的享受范围及标准。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陕政办发(2010)111号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高龄老人补贴制度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搞好老年人优待服务工作,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10月1日起建立高龄老人补贴制度,为全省80周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生活保健补贴,让广大老年人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其补贴标准为:80—8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90—9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100周岁以上(含100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各地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继续执行当地已经出台的老年人优待政策,我县去年下延至75—84周岁高龄老人的生活补贴改为75—79周岁仍然每人每年发放360元。
2、高龄老人补贴的申报办法。根据省老龄办、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最近制定出台的《陕西省高龄老人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凡具备享受高龄老人补贴资格的老年人,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本》原件及4份复印件,本人近期二寸免冠携带《居民户口本》生活照片4张(见样本),向本人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提出申请,填写《陕西省高龄老人补贴申请登记 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备案,并建立有效的联系渠道和联系方式。
4、高龄老人补贴的管理办法。按《办法》要求高龄补贴发放实行动态管理,我们要坚持定期每季度检查一次,或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确保到龄申报、审核、发放或去世注销有序,从事高龄补贴发放的相关人员,有未按规定标准、程序和时限办理审批,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有贪污、挪用、扣压、拖欠高龄补贴、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非法手段,骗取和冒领高龄补贴等行为的,轻者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武汉市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武汉市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联合课题组
内容摘要:高龄老人系指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武汉市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约50万人,其中80岁以上且无养老金的农村高龄老人约3.6万人。这3.6万名无养老金的农村高龄老人面临着最大的生活困难和最突出的养老问题,他们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最弱势群体。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探索、研究“建立对农村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的要求,武汉市老龄办、武汉市社科院于2009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武汉市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状况调查”并形成了调查报告。本调查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其中关于给农村低收入高龄老人每月发放生活津贴的建议被市政府采纳,列入2010年武汉政府十件实事,惠及广大老年人。
关键词: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农村高龄老人
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探索、研究“建立对农村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的要求,武汉市老龄办、武汉市社科院于2009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武汉市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状况调查”并形成了调查报告。本调查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其中关于给农村低收入高龄老人每月发放生活津贴的建议被市政府采纳,列入2010年政府十件实事,惠及广大老年人。在武汉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阮成发市长郑重承诺2010年继续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其中之一就是“改善老年人生活条件。”具体内容为:“建立关爱百岁老人制度,给全市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0元津贴,定期进行体检、开展生日探望、春节慰问等三项关爱活动各 课题负责人:武汉市老龄办主任谢江虹,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红云;课题组成员:武汉市老龄办卢忠新,江克松。
安排资金500元。给80岁以上的农村生活困难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100元不等的高龄生活津贴。”这是继武汉市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工作连续三年列入政府实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将要福祉近4万老年人,仅这两项每年财政就要支出2500万元。该调查报告同时也荣获湖北省老龄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一、调查背景介绍
高龄老人系指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武汉市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约50万人,其中80岁以上且无养老金的农村高龄老人约3.6万人。这3.6万名无养老金的农村高龄老人面临着最大的生活困难和最突出的养老问题,他们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最弱势群体。
本次调查于今年3月至5月进行。调查范围为全市6个远城区;调查对象为持有农业户口且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调查方式为实名问卷、入户走访式的全面普查;调查项目为经济收入、自理状况、赡养情况、低保水平和主要困难等8 个大项、23个具体内容。
(一)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次调查,范围涉及1901个村(场),占现有村(场)总数1950个的98%,共调查35338名高龄老人,占无养老金和其他收入的农村高龄老人总数的95左右%。应该说调查面很广,代表性很强。
(二)调查对象中女性双倍于男性。调查显示,35338名被调查的农村高龄老人中,80岁以上女性老人24217人,男性老人为11121人,女性老人为男性老人的2.18倍。
(三)调查对象中90岁以下高龄老人占九成。在被调查的35338人中,80—84岁的高龄老人占六成(21455人,为总数的60.72%);85—89岁的老人占三成(10670人,占总数的30.19%);90岁以上老人占一成(90—99岁老人3160人,占总数的8.94%;百岁以上老人53人,占总数的0.15%)。
二、武汉市农村高龄老人的基本养老状况
(一)从身体状况来看,身体差的高龄老人占六成多。调查得知,身体状况差的高龄老人23042人,占调查总数的65.21%;身体状况一般的为11299人,为调查总数的31.97%;老年人自感身体状况好的为997人,占调查总数的2.82%。
(二)从自理情况来看,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占八成。调查显示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为10804人,占总数的30.57%;半自理的为17095人,占总数35338人的48.38%;能自理的老人7439人,仅占总数的21.05%。
(三)从收入状况来看,无收入的高龄老人占近八成。调查发现,有27177名高龄老人无固定收入,是调查总数的76.91%;年收入在千元以下的老人达6299人,为调查总数的17.83%;年收入在千元以上的老人为1862人,占调查总数的5.26%。
(四)从子女赡养来看,年赡养费在几百元以下的占97%。调查显示,没有得到子女赡养的高龄老人达12391人,占调查总数的35.06%;每年得到子女几百元赡养的老人为21636人,占调查总数的61.23%;每年可得到子女上千元赡养款物的为1311人,仅占调查总数的3.71%。
(五)从居家养老状况来看,空巢老人占四成。通过调查发现,独居的空巢高龄老人14435人,为调查总数35338人的40.85%。
(六)从社会保障来看,享受农村低保的高龄老人仅为6%。调查显示,纳入农村低保范畴的高龄老人为2122人,只占调查总数35338人的6.01%。
三、农村高龄老人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关爱下,各项养老保障措施和惠老政策给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多的实惠,武汉市农村高龄老人总体生活状况趋好,但有相当部分高龄、空巢、困难、重病农村老人养老生活窘困,他们是最困难的群体和政策边缘化人员,亟需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
调查表明,农村高龄老人反映经济困难的占八成(27648人,占78.24%);反映医疗困难的15076人,占42.66%;反映生活不便、护理困难的老人13716人,占38.81%。
(一)无稳定收入,晚年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调查表明,95%的农村高龄老人处于无固定收入或低收
入状态,养老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农村老年人主要靠自己劳动生活,一生没什么积蓄,养老生活费用主要来自子女有限的支持,有的老人子女全年给的赡养费和实物不足千元。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增多,劳动能力逐渐丧失,基本生活的窘境随之显现。最困难的情况是老年人年高体弱、无钱养老,家庭养老能力弱化,赖以依靠的法定赡养人无力提供必要的养老支撑。
如:江夏区山坡乡群星村一组现年81岁的邓先桂婆婆由于儿子早逝,媳妇出走,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孙子,婆婆无固定生活来源,靠拾破烂维持生计,还要供两个孙子读书,生活的艰辛无以言表。江夏区五里界街联益村年近八旬的田化富老人,坐骨残三级,老伴及两个子女都是弱智,全家四口人,没有一个是身心健全的人,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仅靠田老剃头的手艺(拄着双拐走村串户)和带着三个智障人种地来维持,生活极为困苦。
调查显示,只有6%的农村高龄老人享受了低保救济,其金额每季度在几十和一百多元间,救济水平偏低。尽管这样,也给受惠老人极大的心理慰藉,解决了最基本生活用品如购买油、盐之款。
(二)多数高龄老人患有多种疾病,难以做到及时医治。在农村,缺钱治病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特别是高龄老人年高体衰,60%的老人多种疾病缠身,一般都是小病扛大
病拖,实在不行送医院,但很多老人无钱医好就出院回家,看不起病、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困绕着很多农村高龄老人,卧床几年、靠简单药物勉强维系的高龄老人为数不少。近两年来,武汉市农民包括农村老人基本都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不敢看病、不能看病的问题,但是由于收入少、门点少、门坎高等因素,看病仍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目前武汉市参合农民人数达265.4万人,参合率达96.4%,但是,老年人要到指定的乡镇医院看病住院才能报销,报销比例较小、范围较窄、额度较低,而且住院需要先垫付资金,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就会出现就医难题,个别老人因无力支付医疗费,受不了病魔的折磨,自尽了结。
(三)农村高龄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生活照料问题凸显。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加剧,加之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年轻人增加,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日益增多,占农村高龄老人总数的40%。这些农村高龄老人自理能力差,其子女也是50多岁的准老年人,忙于家务和关照儿孙,对上辈的照料自然打了折扣,居家护理缺位,无力照顾老人的现象在所难免。2007年市政府推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政策以来,给农村的高龄、空巢、困难老人极大的关爱,但是享受数量较少,覆盖面有限,与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四、提高武汉市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生活水平的建议 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成了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突破的瓶颈。农村高龄老人自给及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与城市高龄老人相比,农村高龄老人经济资源缺乏,社会支持网络薄弱,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高龄老人养老对社会的依赖日益迫切。我们要在政策上引导、措施上保障,使高龄低收入、无收入老人基本生活由以往低标准、临时性、不确定性的救济方式转变为一种规范的制度性保障,逐步解决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生活的基本问题,切实建立兼有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双重性质的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一)建立农村高龄老人养老补贴制度,提高农村高龄老人养老保障水平。我们认为,建立“对农村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是目前最有效、最直接帮助农村高龄老人度过生活难关的有效措施。建议对武汉市的3.6名农村高龄老人采取分级定补、定额补助的办法:
1、对80岁—84岁农村高龄老人,每人每月给予20元的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全市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约2.15万人,每年需要516万元);
2、对85岁—89岁农村高龄老人,每人每月给予30元的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全市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约1.1万人,每年需要396万元);
3、对90岁—99岁农村高龄老人,每人每月给予100元的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全市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约0.32万人,每年需要384万元)。
以上三项合计1296万元,按市区两级财政各负担50%(纳入财政预算),市财政每年只需承担648万元,却对全市3.5万名农村高龄老人月月有惠及。这样做,在社会上产生的尊老敬老助老影响不言而喻,将大大提升政府亲民形象,推进民心工程建设。
(二)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养老保险机制建设步伐。按照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农民将拥有自己的养老金账户。参保农村居民年满60周岁后,如按规定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满15年,或按规定一次性补缴了一定年限的养老保险费,即可开始每月领取养老金。武汉市正在开展这项试点工作,届时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届时将可领取基本养老金。随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逐步推开,他们以后将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每月领取养老金,这将给高龄老人养老带来福音。这种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包含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这也意味着,中央财政首次对农民的养老承担责任,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广大农民就医问题 的有效方法,建议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针对农村老年人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减轻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负担,保障“老有所医”。
1、免除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参加合作医疗的自费部分,每人每年15元,估计4万人,每年需要60万元;
2、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允许农村老年人患小病就近(村合作医疗点)看病予以报销,减少老人的劳顿之苦和交通费用;
3、开展城市医疗卫生下乡支农巡回义诊活动,为高龄体弱、经济困难农村老年人送医上门;
4、建立农村老年人大病救助基金,为患大病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
5、对农村高龄老人适当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四)推进多种养老护理方式,做好政府居家养老护理提标扩面工作。建议在强化家庭护理的同时,注重发展社会护理方式,解决农村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无人照料问题。
1、注重发挥农村老年人协会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广签订《农村家庭赡养协议书》,增加子女护理约定内容,为老年人提供基本护理保障。
2、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做好政府提供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提标扩面工作,逐步将农村的高龄、空巢、困难老人,纳入政府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范围。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尊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强化子女的敬老养老意识,教育和要求子女必须履行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建议通过多种宣传工具,开展评选敬老养老好儿女、好媳妇、模范家庭活动,大力宣传尊老敬老助老的法律法规和先进事迹,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助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助老行为,使老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颐养天年。
(六)逐步加大对农村老龄事业的投入。要调动各方积极性,修建各种为老服务和老年福利、文化娱乐设施,让广大农村老年人能更好更多地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第五篇:如何让失能老人安享晚年
如何让失能老人安享晚年。我们常说要让老人安享晚年,对于身体情况较好的老人有子女的供养安享晚年没什么问题,但我们要说的是特殊的老年群体—失能老人。一家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位老人中风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常常弄脏床被和衣服,使得屋子里整天臭烘烘的。子女受不了,就请来保姆照顾,结果干不了几天,保姆因为受不了臭和累辞工了。子女又把老人送到外地护理机构,也因为臭和脏,老人被推拒出来了。结果,老人无处安置,成了被推来推去的“烫手山芋”。
这故事听来让人叹息不已,但它却真实地存在着,是很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老人的真实写照。面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也即失能老人,我们该如何照顾他们,如何让这些老人享受到晚年幸福和安康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失能老人的“护理员”就是自己的老伴,而自己的老伴也年老多病,也有失能的那一天,到时该怎么办呢?靠子女照顾,一般他们都缺乏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而且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容易出现意外,大多数养老院不愿接收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把老人送入有着“医养融合”模式的新型养老院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中乔医院养老院致力于创新养老模式,为老人们提供全方位服务,不仅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条件,为老人营造老有所学的机会。尤其是对失能老人,中乔院领导表示:作为新型养老机构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恢复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工作。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庭排忧解难,替他们的儿女尽孝,把他们的儿女从从繁重的家庭护理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同时也让这些老人得到有效正规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