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部关于加强刻字业治安管理打击伪造印章犯罪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
近年来,非法刻制印章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不法分子以重金为诱饵,在街头巷尾个体摊点非法刻制公章,伪造证明、文件,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使国家、集体和个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政治事件,给国家声誉带来不良影响。为了预防和打击伪造印章的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公安部决定于 1993年10月27日发布《关于加强刻字业治安管理打击伪造印章犯罪活动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附后),请各地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伪造印章犯罪活动的蔓延和发展。为此,特通知如下:
一、认真清理整顿刻字业。各地公安机关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会同工商等部门对本地区的刻字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对非法刻制印章的个体刻字人员和单位要按照《通告》精神,坚决予以取缔;对持有营业执照的流动个体刻字人员,要其必须在指定地点营业,不得在街头乱设摊点;对生产原子印章的企业,要重新进行核查、登记,凡未经批准、非法生产的,要责令其立即停业,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可以限其在一定时间内补办手续;对已经批准、定点生产原子印章的企业,发现登记、承接等制度不健全,存在隐患和问题的,要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当予以撤销。
二、严厉打击伪造印章的犯罪活动。各地公安机关要通过清理整顿工作,从中发现犯罪线索,认真查处伪造印章的大案要案,深挖犯罪团伙。对伪造印章造成严重后果的案犯,要依法严肃处理;对违章违法刻制印章的企业和个体刻字人员,要依照《通告》中的有关规定和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三、加强日常治安管理。各地公安机关要根据《通告》的精神,与主管部门密切协作,加强对刻字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登记、承接、交货等规章制度,并教育他们严格执行《通告》和国家的有关法规,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刻字业进行伪造印章等违法犯罪活动。
四、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通告》由各地公安机关自行印刷(不盖章),在城镇、乡村的公共场所广为张贴。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深入地宣传《通告》和国家有关法规,宣传伪造印章犯罪活动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动员从业人员和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同伪造印章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同时要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公开处理,以震慑犯罪,教育群众。
以上请报告党委、政府,贯彻本通知的工作情况请及时报部。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加强刻字业治安管理打击伪造印章犯罪活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加强刻字业治安管理打击伪造印章犯罪活动的通告为了保障刻字业的合法经营,预防和打击伪造印章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特通告如下:
一、凡经营刻字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须经所在地县、市(区)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同意,申请经营原子印章的,还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审查批准,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准开业。未经审查、核准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从事刻制公章业务。
二、禁止在公共场所摆摊经营刻字业务;个体刻字人员须在当地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经营刻字业务。
三、需要刻制公章的单位,须凭上一级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到所在地县、市(区)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需要跨省、市、县刻制公章的,须凭单位所在地县、市(区)以上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到刻制地同级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
四、刻字厂、点和门市部承接公章,须查验公安机关出具的准刻证明,对委刻单位和经办人的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号码和刻制公章的名称、数量、规格等要逐项登记;不得承接手续不全、无公安机关出具准刻证明的公章;在承接公章中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或公安机关查缉的案犯,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不得隐瞒、包庇。
五、对无照经营刻字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公安机关予以取缔,并没收制作工具和非法所得;对违章违法经营刻字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公安机关视情节轻重,除没收非法所得外,可处五千元以下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特种行业许可证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篇:印章业治安管理档案
公章刻制工作人员
管理制度
一、查验登记制度。、公章刻制工作人员在承接公章业务时,必须查验公 安机关出具的机构印章刻制审批表。、对委刻单位和经办人的姓名、住址、单位、居民身
份证号码和刻制公章的名称、数量、规格、式样等要逐项予 以登记,如实填写营业登记簿备查。、按规定的规格、式样等进行刻制。不得承接手续不 全,无公安机关审批的机构印章,不得先刻章,后审批。
二、情况报告制度。、在承接公章刻制过程中,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人或
公安机关查辑的案犯,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积极协助 公安机关抓获违法犯罪分子。、如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人或公安机关查辑的案犯不 得隐瞒包庇,更不得与之勾结私刻、伪造公章。
三、如实填写印章刻制记录薄。
第三篇:印章刻制业治安管理告知书(本站推荐)
印章刻制业治安管理告知书
为了进一步加强印章刻制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印铸刻字业暂行管理规则》、《福建省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经营印章刻制业(既非公章刻制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法定代表人为治安责任人,承担本单位的治安责任。
三、营业场地和设施符合治安安全管理要求。
四、根据场所规模、配备专(兼)职治安保卫人员或者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保安人员。
五、组织本单位的经营负责人、保安人员、治安保卫人员接受治安业务培训。
六、制订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治安管理制度,整改治安隐患,组织落实治安安全措施。
七、未经许可,不得承接公章刻制业务。
八、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本单位的治安情况,配合公安机关查处刑事、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治安事件。印章刻制业工作人员发现涂改、伪造刻制公章等可疑情况以及案件线索,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九、停业或者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经营地点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吸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或者变更手续后十五日内,向所在公安地派出所备案。
十、违反上述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印章刻字业暂行管理管理规则》、《福建省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派出所(分局)
年 月 日
上海市印章刻制业治安管理办法
(1998年6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7号令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本市印章刻制业的治安管理,促进印章刻制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治安,根据《上海市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凡在本市范围内经营印章刻制业务的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需要刻制印章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主管部门)
市公安局是本市印章刻制业治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区、县公安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印章刻制业的治安管理工作。
第四条(相关部门职责)
本市工商、税务、物价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印章刻制业的治安管理工作。
第五条(行业协会职责)
市印章行业协会应当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印章刻制业的治安管理工作。
第六条(许可证制度)
本市对印章刻制业实行特种行业许可证制度。
未取得《上海市特种行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不得经营印章刻制业务。
禁止在《许可证》核定的地点以外设立印章刻制摊点。
第七条(一般印章刻制业务许可证申请条件)
申请经营一般印章刻制业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营业场地的布局和设施符合治安管理要求;
(三)符合市印章行业协会规定的资质条件;
(四)有符合治安管理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
(五)单位有符合条件的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负责人。
第八条(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负责人的特别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担任经营印章刻制业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经营负责人,或者不得申请经营个体印章刻制业务:
(一)被吊销《许可证》的经营印章刻制业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经营负责人和个体工商户,自被吊销《许可证》之日起未满3年的;
(二)因犯有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三)国家机关的在职工作人员。
第九条(从业人员要求)
经营印章刻制业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从业人员应当持有合法的身份证明或者务工证明,境外人员还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公章刻制业务的许可证申请条件)
申请经营公章刻制业务的单位除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经营一般印章刻制业务3年以上,最近连续3年经公安部门审核合格;
(二)从事公章刻制的人员具有本市常住户口;
(三)有专门刻制公章的场所及设备。
未经公安部门许可,不得经营公章刻制业务。
第十一条(申请审批程序)
需要经营印章刻制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公安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区、县公安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审核完毕。对其中申请经营公章刻制业务的,由区、县公安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市公安局审批;市公安局应当在接到初审意见之日起10日内审核完毕。对符合经营条件的,由区、县公安部门发给《许可证》;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区、县公安部门应当书面告知申请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禁止租借、转让、复制、涂改或者伪造《许可证》。
第十二条(变更手续)
经营印章刻制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单位或者商号名称、经营地址、核定的布局设施、法定代表人、经营负责人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发证的公安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年审制度)
本市对《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持有《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应当接受发证公安部门的审核。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特种印章制作设备的规定)
在本市生产、经营特种印章制作设备的单位,应当向市公安局办理备案手续。
销售特种印章制作设备时,应当查验购买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许可证》,并将销售特种印章制作设备的情况登记保存3年备查。
第十五条(购买特种印章制作设备的规定)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需要购买特种印章制作设备的,应当经市公安局批准,凭《许可证》到经营特种印章制作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购买。
第十六条(一般印章的刻制)
经营印章刻制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承接科目章等印章刻制时,应当查验委托刻制印章单位的介绍信等有关证明;承接姓名章、艺术章等印章刻制时,应当查验委托刻制印章人的身份证。经营印章刻制业务的单位者个体工商户应当将查验情况予以登记并保存3年备查。
第十七条(公章的刻制)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需要刻制公章的,应当凭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请,经公安部门审批同意后,发给公章刻制证明,在规定的期限内到经营公章刻制业务的单位刻制。
公安部门对刻制公章的审批,实行市和区、县两级管理,具体办法由市公安局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禁止行为)
需要刻制公章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公章刻制证明准许的内容刻制,禁止下列行为:
(一)到未经批准许可刻制公章的单位刻制公章;
(二)骗取公章刻制证明或者涂改、伪造公章刻制证明;
(三)擅自更改公章的规格、式样、文字、数量。
第十九条(公章的更换)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需要更换公章的,应当到发证公安部门交回原公章,并按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重新办理刻制公章手续。
第二十条(遗失、被盗公章的重新刻制)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公章遗失或者被盗的,应当到发证公安部门挂失,凭公安部门出具的公章遗失、被盗证明,按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重新办理刻制公章手续。
第二十一条(承接刻制公章的规定)
经营公章刻制业务的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查验公章刻制证明,登记委托刻制公章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经办人的姓名,按规定的公章文字、式样、数量、规格刻制;
(二)健全登记、制作、保管、取货、存档等管理制度;
(三)指定专人保管报废公章,并在公安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四)对超过取货期限30日不领取的公章,造册登记后,送交公安部门处理;
(五)定期向公安部门报告公章制作情况。
执行公章审批、制作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经营公章刻制业务单位,应当按照市公安局组织制作的公章审批、制作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计算机管理程序。
第二十二条(经营印章刻制业务的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义务)
经营印章刻制业务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治安管理的规定。
经营印章刻制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发现经营场所内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违法犯罪嫌疑人、可疑物品,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治安防范责任制度)
本市印章刻制业实行治安防范责任制度。
经营印章刻制业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治安责任人。
经营印章刻制业务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是本户的治安责任人。
治安责任人应当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
第二十四条(法律责任)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由公安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六条第二款、第三款及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的,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和印章制作材料及工具,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九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清退,并按每聘用1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一条第三款、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处警告、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吊销《许可证》;
(四)违反第十四条规定的,处警告、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责令停业整顿;
(五)违反第十五条规定的,没收特种印章制作设备,处警告、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
(六)违反第十六条规定的,处警告、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缴销其公章,处警告、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处警告、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
(九)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和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处警告、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处警告、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吊销《许可证》后的限制)
违反本办法规定被吊销《许可证》的,5年内不得向公安部门重新申请经营印章刻制业务。
第二十六条(抄告规定)
公安部门应当在作出吊销《许可证》处罚决定之日起7日内,将处罚决定抄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七条(执法人员义务)
公安人员对印章刻制业进行治安检查时,应当持有人民警察证件并出示由市公安局统一印制的《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检查证》。被检查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和个人,不得妨碍、拒绝检查。公安人员违反上述规定的,被检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有权拒绝检查。
第二十八条(处罚程序)
公安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没款(物),应当出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罚没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二十九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公安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执法者违法行为的追究)
公安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执行者,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有关词语的解释)
本办法所称的公章,是指刻制冠有单位名称的印章。
本办法所称的特种印章制作设备,是指用于制作公章的激光刻字设备、光电刻字设备、原子印章制作设备以及印章刻制所专用的计算机软件等其他有关的辅助设施。
第三十二条(应用解释部门)
市公安局可以对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解释。
第三十三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1981年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印铸刻字业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篇:四川省印章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定
四川省印章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印章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印章系统)的管理,保障印章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服务现实斗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及印章系统承建企业、公章刻制企业,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增值税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三资企业用章及报关专用章,必须制作上网印章。
第四条 在印章系统建设时,各市(州)应当根据全省印章系统建设制定的方案,配备所需硬件设备。
(一)印章系统硬件设备性能应达到印章系统运行的要求,并根据全省统一制定的配置方案对系统硬件设备进行定期升级;对因使用时间过长、已经老化的设备应当及时更换。
(二)印章系统内的硬件设备不得擅自拆卸、替换或挪作他用。
(三)建立完整的印章系统硬件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设备购置的时间、用途、配置、维护等情况。
(四)印章系统硬件设备应当按照要求放置在指定地点。县级公安机关审批点设备,应当放到公安机关固定的办公室内。市(州)公安局管理中心系统数据服务器及设备,应放置到固定机房。企业的生产系统硬件设备,应放置在专用的微机室。
(五)放置印章系统硬件设备的机房,应当具有恒温、防潮、防尘、防静电、防雷电和电磁干扰、稳压电源装置,以及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六)印章系统硬件设备应当每年进行专业清洁除尘。第五条 公安机关印章审批人员应熟知印章审批业务知识和操作规范,了解网络印章的工作流程;应具备基本的电脑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并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一)认真核实申请单位提供的相关手续和资料。
(二)所录入的印章信息必须完整、准确。录入信息应当包括: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及身份证号码、营业执照号或注册号、经办人、经办人身份证号码等。
(三)及时做好网上印章的挂失、报废、缴销等工作。第六条 印章刻制企业必须是具有刻制上网印章资格的企业。
(一)企业应严格依照国务院、公安机关等部门的相关规定制作印章。不得将批准刻制的印章转让给异地和非法刻制单位制作。印章不得在未审批录入系统之前制作;不得擅自改变印章规格。
(二)上网印章制作必须按照省公安厅川公治发[2003]55号文件要求,使用硬质橡胶、光敏、铜质、有机玻璃四类材质。
(三)企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系统制作网络印章的操作流程,并无违法犯罪记录。
(四)每枚实物印章的印纹,应与数据库中的印纹、厂家纸质留底印纹相一致。
(五)印章刻制企业制作印章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将信息数据如实传到市州公安局印章管理中心。
(六)对超过3个月无人领取的印章,应当登记造册,送交批准刻制的公安机关处理。
(七)印章刻制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及时发现和整改治安隐患,加强内部管理;发现涂改、伪造备案资料和准刻证等可疑情况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七条 各级印章系统承建企业均应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系统的维护工作。
第八条 印章刻制企业应配备懂得系统日常维护的技术人员,当遇到不能自行处理的故障时,应及时与系统承建企业联系。
第九条 各市(州)印章系统承建企业对审批点和印章刻制企业的故障报告,应在1个工作日内派员排除故障,对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向省级印章系统承建企业报告。第十条 省级印章系统承建企业对市级印章系统承建企业的故障报告,应在2个工作日内派员排除故障。
第十一条 印章系统承建企业应建立健全系统维护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故障报告的时间、故障情况、维护或处理的时间、结果、维护人等。
第十二条 市(州)印章系统承建企业应将一周内制作的印章数据上传到省公安厅印章管理中心。
第十三条 印章企业应遵守以下安全管理规定:
(一)不得复制、修改或泄露所使用的印章系统软件和泄露入网印章信息及资料。
(二)不得在系统设备上安装非本系统软件或进行游戏。
(三)不准私自登录印章数据服务器和擅自修改密码。
(四)建立正常运行的实时备份系统,确保印章系统数据安全。
(五)应安装专用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防止系统感染病毒和黑客入侵。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是印章系统的使用、管理、监督单位,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监督、核查承接公章审批备案和凭证登记。
(二)监督、核查公章制作企业建立健全残次销毁制度,制作公章的领取和交接制度,公章移交、销毁等各项安全制度。
(三)依法查处公章刻制企业违规违法刻制公章行为。
(四)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如实登录印章企业的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
(五)监督、核查系统承建企业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好印章系统的维护工作。
第十五条 县级公安机关治安民警每季度、市(州)公安局治安部门每半年应对印章企业实地检查一次。省厅治安管理总队每月要对全省印章系统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评分。第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印章系统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考核。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管理使用奖惩机制。对管理工作突出的专管民警,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对因管理工作不到位或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负责解释。
第五篇:公安部关于严厉打击以传销和变相传销形式进行犯罪活动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严厉打击以传销和 变相传销形式进行犯罪活动的通知
2000年6月13日 公通字„2000‟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近期,以传销和“消费联盟”、“共销”、“滚动促销”、“重复消费”、“框架营销”、“复合式加盟连锁”等变相传销形式进行的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突出,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并引发了许多群体性治安事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秩序,危及社会稳定。为加强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防范工作,遏制其发展蔓延的势头,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当前,不法分子利用传销和变相传销形式实施的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活动已蔓延到全国大部分省市,有的案件涉案金额达十几亿元,受害群众几十万人,不仅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而且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各级公安机关务必提高认识,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切实履行法定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各地要立即对本地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调研工作,摸清其基本情况及规律、特点,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对策措施。有关情况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取得支持,同时报部。
二、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共同做好工作。以传销和变相传销形式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即有违法违规经营、非法集资的问题,也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等犯罪问题。最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已分别就打击传销、变相传销及非法集资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各级公安机关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人民银行等单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调行动,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人民银行依法取缔传销、变相传销及非法集资的工作要给予大力支持。要主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人民银行联系,共同研究对策措施,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人民银行移交的犯罪线索要认真受理并及时将查处情况反馈有关部门。对群众举报或在调查中发现的案件线索,可主动商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人民银行协助认定。对尚未构成犯罪需要进行行政处理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
工作中,各地可根据案件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刚刚运作就被及时发现的,可请有关部门责令其立即停业或纠正其非法经营方式;对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但尚未产生严重后果的,可请有关部门及时查封、吊销执照、进行罚款、清退资金;对已产生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即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在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努力挽回损失的同时,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人民银行、宣传等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当地受害群众的稳定工作,防止形成群体性事件。要及时获取闹事的苗头性信息,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对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情况严重的地方,要商请有关部门成立接待站,做好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宣传、解释和受害群众的稳定工作。要将因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解决在当地,防止参与这些活动的人员串联和到异地聚集。对无理取闹者和组织、煽动群众闹事者,要依法严肃处理。
三、加强办案协作,加大打击力度。各地公安机关在查处此类犯罪活动中,要认真把握政策界限,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绝不能手软。对那些卷款潜逃的犯罪嫌疑人特别是核心人物,要采取各种措施缉捕归案。对于尚未立案仅进行初查或请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的案件,要注意防止有关人员逃跑及转移资产,最大限度地避免、挽回损失。
鉴于在此类违法犯罪活动中,犯罪分子往往在许多地区同时设立分公司或代理人实施犯罪,各涉案地公安机关要从大局出发,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在追捕犯罪嫌疑人、调查取证、追缴赃款、信息通报等方面加强配合,协同作战,切实加强打击力度。根据此类案件的特点,为避免矛盾集中,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办案速度,对于同一系列案件,各涉案地可分别就本地涉及的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事实立案侦查,在侦查终结后,再根据情况或者并案移送审查起诉,或者分别移送审查起诉。对涉案赃款赃物,各立案单位不得随意处置,应就地冻结、扣押,适时统一协调处理。
四、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正确适用法律。对于以传销和变相传销形式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各地公安机关应认真研究案情,把握案件实质,并主动与检察院、法院联系,准确定性。(一)以传销和变相传销形式,使用诈骗方法非法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数额较大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集资诈骗立案侦查:
1、携带集资款逃跑的;
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二)以传销和变相传销形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应当按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
(三)从事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当按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以非法经营罪立案侦查。
(四)对于从事传销和变相传销的代理商、中间人,与传销、变相传销活动的组织者共同策划并实施集资诈骗活动的,应当以集资诈骗罪共犯查处;对不具有诈骗故意,但符合第(二)条或第(三)条规定的,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非法经营罪立案侦查。
(五)对于进行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应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人民银行处理。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防范工作。各地公安机关对于在查处案件过程中发现的管理、防范方面存在漏洞,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并通报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防范工作,防止此类活动继续发展。一是商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人民银行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规范各类经济行为,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以防止形成气候。二是商请新闻宣传部门严格把关,杜绝对似是而非的所谓新经济理论的报导,避免误导群众。同时,要积极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加强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危害性的宣传,揭露其欺骗性,提高广大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有关案件的报导要报当地政府批准后适时、适度地进行,要注意掌握好宣传力度,既要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又要防止矛盾激化。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