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作者: 徐丽娟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青少年处在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网络之中,因此导致其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最直接的、重要的原因。针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家庭因素,提出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相关对策和建议。除了家庭本身要负起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责任外,学校、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干涉和介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机制。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犯罪;预防对策
引言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呈现出犯罪低龄化、性质暴力化、类型多元化、方式成人化、组织形式团伙化等特征,[1]已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牵动着千家万户成为目前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正值人生的花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年华,为什么一部分青少年脱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由于青少年处在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网络之中,因此导致其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原因,它既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等宏观社会环境因素,又涉 及家庭,学校等微观社会环境因素。其中,家庭环境是首要的、基础性的环节,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最直接的、重要的原因。家庭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最重要的社会控制角色是各种社会学派的共识,青少年犯罪实际上是一个最初起因于家庭,进而显现于学校,并最终恶化于社会的现象。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青少年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和行为规范习得的基础环境。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家庭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防线。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经济急剧转变,家庭也面对相应的压力和考验,在角色和功能方面也起了重大的变化。除了结构的转变及功能的削弱外,家庭教育缺陷也日益增加,极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因此,探讨新世纪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对于预防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我国家庭环境的新变化
所谓家庭环境是指人们在家庭里与家庭成员发生作用的因素的总称。家庭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硬环境有家庭的成员结构、成员素质、资源分配、生活方式等,软环境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功能等。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转折,家庭变迁速度也同时加快,[2]家庭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家庭规模日渐小型化,核心家庭增多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的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传统的以父子关系为中轴的大家庭已逐渐演变为以孩子为中心的核心家庭结构。“421家庭”将成中国社会新的家庭主流,即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他们的家庭结构: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父母能够优生优育,能够更多地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与此相应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把过多的期望,都施加在孩子身上。
(二)家庭教养方式倾向于宽容民主,但仍有专制的一面 美国著名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提出了颇有影响的三种父母抚养方式,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按照她的分类,中国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介于权威型和专制型之间,更倾向于专制型,因为传统上认为家长是非常有尊严、有权威的。而现代的家庭教养方式应介于专制型与宽容型之间,倾向于宽容型。
(三)家庭的情感支持系统作用减弱
独生子女家庭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相比,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是不一样的。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遇到问题不愿和父母说时,往往可能通过兄弟姐妹或其它的家庭成员来解决,有许多中间层次。今天的独生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则缺乏这种情感支持系统,家庭环境使孩子在较早年龄就要学会精神上的独立。此外,在多子女家庭中,个人不只受到父母的关爱,而且还应当关爱自己的弟妹,就会产生一种爱人 3 和被爱的相互统一的自我意识。而独生子女家庭使孩子有更多的个人主义色彩,而少一些集体主义意识,孩子往往寻找家庭外的情感支持。(四)家庭功能社会化
个人的经济生活、就业、社会交往、教育、娱乐均由家庭承担责任并自行调适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社会转型引起家庭功能弱化,促使家庭功能向社会的转移,由社会向家庭提供服务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五)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比例也相应增加
现代生活的冲击,离婚现象较为普遍,单身家庭数量上升。而城市人群是由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利益的人迁徙聚合的,人际关系比较淡薄,社区控制力十分微弱,家庭破裂对个人行为约束极少限制。这对于生长于家庭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必然使他们不能得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环境影响,即家庭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的原发性影响,既包括对健全人格形成所产生的良好影响,也包括对不良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也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和行为规范习得的基础环境。在家庭里,青少年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知识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国内外研究证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一个人形成健 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可以抚育其健康的成长。反之,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一个人人格的缺陷和行为的偏差,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家庭诸要素中,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父母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家庭气氛、家庭居住环境等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近年来对青少年罪犯犯罪原因的调查,我们发现与青少年犯罪有关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家庭结构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结构是反映家庭成员组成的家庭模式。[3]家庭结构环境是通过在所有家庭成员行为中的体现,间接作用于个体自身,使其产生并形成潜在意识和心理模式,构成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健全的家庭结构中,父母、子女的角色和功能是完整的,为教育、培养子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相反,在缺陷型家庭结构中,父母教育角色欠缺,家庭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子女的成长也就会脱离了正常的轨道,潜伏着走向犯罪的危机。
1.残缺型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残缺型家庭指的是由于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离婚、分居、遗弃、在押等原因,造成原来的家庭结构完整性、稳定性遭到破坏的一种家庭。[4]这种家庭,自然结构被严重破坏,家庭的功能也就不能得以健康发挥,失去父母双方悉心的照顾和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有的甚至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孩子就有可能 生活在一个被遗忘和麻木的环境里,他们无所适从,不知究竟该相信谁、依靠谁,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已破碎的家,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内心痛苦,心理失衡,一旦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引诱,便会走上犯罪的不归路,难以自拔。据我国学者对100名离异家庭子女的统计表明,48%的孩子有自卑心理,40%的孩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25%的孩子感情波动起伏不定,24%的孩子心理早熟。残缺家庭的子女,在父母亡故或是离异的残酷现实面前,势必在心灵上遭受无法弥补的创伤,倍感痛苦,情绪低落。在目睹同龄孩子幸福家庭生活的同时,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甚至是怨恨;其次,缺少父母双方共同的教育和监督,子女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有效帮助,在生活和精神上遇到问题时,没有父亲或母亲的指导关心,没有可依靠的支柱,感情上得不到应有的沟通,精神抑郁得不到及时适当地疏解,感到压抑;再次,父母离异后,对子女丧失了责任感,甚至将子女视为自己追求幸福,寻找“第二春”的障碍,常常表现为对子女的放任自流,让子女感觉自己仿佛是父亲或母亲的一个包袱,这使青少年子女心灵受到严重打击;最后,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担心离异对子女心理上造成的创伤,一味地想要弥补,于是就采取放纵、迁就,易让青少年子女产生骄纵、蛮横的性格特点。
案例1:山东济南李某(12岁),家庭不和谐,其父母自他小时起就一直吵闹不休,父母离异后,其随母生活,母亲为寻找新生活,无暇照顾儿子,连一日三餐都不能正常。李某由于无人管教,到处游荡,后与社会闲散人员同流合污,直到加入盗窃团伙走上犯罪道路。2.重组型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对青少年犯罪有影响的还有重组家庭,重组家庭是指夫妻双方离婚后,一方或另一方重新与其他异性组合成的新家庭。这种再婚家庭的自身结构也不健全,也同样与青少年犯罪有关。这样重新组合的新家庭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说,并不一定是他们所需要和满足的家庭。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并不把这样一个由陌生人代替他们父亲或母亲的地方称为家。许多子女会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处于无依托的境地,逐渐在新的家庭中迷失。其中一方面原因在于,继母对非婚生子女的厌恶和歧视,导致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恶化。失去父母的体贴照顾和关心,这样一个缺乏温暖的环境会使青少年离家出走,寻求家庭外的感情慰藉,进而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做起违法犯罪的事。另一方面,在再婚家庭中,继父母与子女没有感情基础,相互之间感情淡漠,继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并不重视。在这样的家庭里,子女根本得不到应有的教导与监督,行为和思想发生偏差时家人也不会及时的发现并纠正。
案例2:山东青岛男青年林某(18岁),父母离异后随父生活。父再娶生下一女孩,因怀疑父和后母偏爱异母妹妹而苦闷。一天,其妹受邻居小孩欺负,后母认为是其所为,对其臭骂一顿并告其父,其父又将其痛打一顿。林某心灵受到极大委屈,因此萌生杀机,将其异母妹妹杀死。
可见,残缺家庭、重组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由于家庭功能的失衡,出生于此类家庭中的青少年,在同伴关系、自控能力、性格、道德和学习等方面明显不如来自健全家庭的青少年,加上青少年不成熟的心理状况,很容易使青少年心理结构中的消极方面得到强化,这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概率比正常家庭的子女要高得多。
3.家庭经济状况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经济收入低的家庭,主要是指城市下岗职工和经济落后农村尚未脱贫的家庭,由于父母无稳定的收入,又无挣钱致富的技能,谋生艰难,不能给青少年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容易使孩子在同龄人中产生自卑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这种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在家庭外部寻找物质上的支持和保障,为了满足在家里无法得到的物质欲望,往往会铤而走险。还有,家庭经济状况不佳,青少年居住的环境和周围条件不良,周边人员的文明程度、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也都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其次是“实惠型”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实惠型”家庭是指只考虑家庭的经济收益,过分重视家庭的物质生活,而谈化家庭教育的家庭。一些家庭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在家庭物质生活的富裕上,认为物质需求的满足就是对子女的爱,把家庭的抚育功能极端化,淡化了教育功能,忽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间接性地使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青少年形成不同的性格,实惠型家庭的青少年在父母的影响下大多相信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可以拥有一切,其价值观被扭曲,一旦遇到挫折,心理承受力受到挑战;在贫困家庭长大的青少年,心里也有金钱留下的阴影,为了生存,往往铤而走险。
案例3:安徽亳州的张某(16岁),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开始几年,靠母亲的工资,他们的日子虽然艰苦,但也能维持,可后来母亲厂里效益不好,只能发给200元生活费,张某为了解决家庭生活困难,自己独闯江湖,结果与一伙劣迹青年混在一起,终因结伙抢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
(二)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教育则是通过家庭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直接作用于被教育者的意识领域,使其产生并形成相应的心理、个性、态度和行为。社会学认为,教育功能又称社会化功能,它包括传授生活知识和灌输道德观念,指导个人行为及社会责任等。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化责任是由家庭完成的。在家庭中,青少年形成最初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社会学关于家庭教育功能的论述,说明了家庭的教育作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家庭教育是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教育能力及水平等密切相关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但由于父母的教育态度、方式、方法存在同题,往往使家庭教育的效果违背家长的初衷,从而使青少年社会道德感的形成一开始就存在缺陷,据对广州某少管所调查,在该所服刑的少年犯,80%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5]可见,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犯罪有着直接的关系。
家庭教育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不良的、有缺陷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娇惯溺爱型、简单粗暴型、放纵型和专制型,下面就此分别加以分析。1.娇惯溺爱型的教育方式
溺爱是指其对孩子的宠爱超过了正常的限度,表现出无节制的娇惯。这种家庭的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对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任何需求都千方百计的满足,造成“亲情过剩”。对子女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不加制止,听之任之,对子女的缺点错误只会包庇袒护。这种爱而无度的教育方式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被称为“四二一”型家庭的出现,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也显得越来越普遍。现在的很多孩子都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迁就子女任何有理或无理的要求,放任子女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方式,甚至犯了错误也想方设法袒护包庇。生活在这样的家教环境中的青少年作出违法犯罪的事绝非偶然。长期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在心理结构上发生变化,养成极强的自我 10 意识,他们或娇惯任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或贪图享乐,只会沉溺在物欲的满足中;或性格脆弱,无法接受任何批评、挫折;或好逸恶劳、不求上进……,古人云:“宠子必骄,骄子必败。”有这些不良个性的青少年,当其不断增长的需要欲望在家庭中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向家庭外扩张,由于外界不能满足其一贯的:“手到擒来”的要求,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 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过分的溺爱不利于青少年形成社会所希望的性格取向,他们无法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反而在欲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心理恶性膨胀,遇到外界的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6]
案例6:在押少年犯胡某(17岁),父亲是某集团公司的总裁,家境条件优越,从小被父母视为心肝宝贝,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在家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学习上不思进取不说,还经常拿家里的钱物在外面结交朋友,打架斗殴,替别人“摆平”所谓不平事,对那些不顺从他的同学,他常常领着几个“哥们儿”大打出手。老师出于挽救、教育他,经常找其谈心,而他却认为是故意与他过不去。终于有一天,胡犯带一帮“小兄弟”在老师外出吃饭回家途中,先把老师打倒在地,然后用刀子将老师腿部动脉血管刺破,抢走手机及其身上的现金,他自己同时也被送进了监狱。2.简单粗暴型的教育方式
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指家庭教育简单化,专制化或采取惩办主义,教育方法粗暴,实行打骂体罚。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但又缺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往往“恨铁不成钢”,希望通过打骂、体罚的强硬手段使子女上进,动辄拳脚棍棒相加。有些则表现为家长平时放任子女,一经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不分青红皂白,便打骂、体罚,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认为只有在棍棒之下才能把孩子教育好。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很多恶劣后果:首先,一味地体罚,只会疏远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使子女身心受到创伤,而产生恐惧心理,感到家庭的冷酷无情,增大了与父母的隔阂,极易到社会上寻找同情和温暖,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受不良人员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走上邪路。其次,家长的粗暴举动给子女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榜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残忍、粗暴、好斗的性格,使青少年逐渐显示出粗暴和攻击性,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甚至会有极端之举。另一方面,粗暴教育不仅会摧残青少年的身体,而且会引起心理性格的畸形发展,或引发、强化了子女的逆反心理,造成子女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或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性格变得格外倔强、执拗;或对生活丧失信心,对悔改感到无望,破罐子破摔;或因惧怕打骂就会隐瞒事实真相,养成虚伪,欺骗的恶习。
这种教育方式在短时间内可能有某些顺应效果,但对孩子的道德 12 教育和行为抑制并无多大作用,甚至还会起到一定的副作用或反作用,成为导致孩子走向违法犯罪的导火索。
案例7:犯罪少年喻某(16岁),父母为中学教师,对其从小寄予愿望,从上幼儿园、小学到初中,父母都不惜重金让他进重点学校。刚开始成绩不错,然而,进初中后,由于课程增多,加上贪玩,成绩就不理想。老师跟家长反映情况后,父母由满腔希望到心灰失望,不问原因逮住孩子就打,以至后来责骂、挖苦、殴打成了喻某的家常便饭。学校开家长会,父母互相推诿,谁都不愿去。他厌学了,经常旷课逃学。家长得到老师的告状后,轻则骂,重则打,结果使他与老师为仇,与父母对抗,开始流向社会,逐渐学会偷摸盗窃行为,并加入一个抢劫犯罪团伙,最后以抢劫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3.自由放纵型的教育方式
放纵型教育即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的教养方式。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不管不问,家庭教育的意识淡薄,任孩子自由成长。对子女的放任自流,就是对子女漠不关心,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放弃了对子女管教的责任,其实就是父母对子女不负责任的表现,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失职。有些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好”,平时回家只是给孩子钱,而对子女在外交什么朋友、平时心里都想些什么、有时回家很晚或夜不归宿都在干些什么等等都不闻不问。在行为上对子女的要求特别低,不要求子女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只要求子女不要在外惹是生非就好。至于子女成长过程中 13 正确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的教导,根本就不重视,始终盲目地认为孩子长大就懂事了。还有一些忙于工作和赚钱的父母,无暇顾及教育子女,只注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把子女往学校一扔,放任不管,总指望学校能将他们的子女培养成精英,而完全忽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责任。这些实际上都是父母对子女的不负责任。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就跟树木一样,只有经常修剪打理,才会让树木长得挺拔茂盛。
家长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减弱了父母同子女的联系,降低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教育和监督的作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心智发展极为有害,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孩子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造成子女和父母缺少情感沟通,子女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极易产生偏激行为而导致违法犯罪。
案例8:钟某兄弟,老大18岁,老二16岁,其父母是农民,父亲还当过村主任,家境还可以。但是他们的父母基本上不管孩子,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学好学坏靠自己”。钟某兄弟念书表现越来越差,常常旷课、早退,父母认为孩子星期一到学校、星期六能回家,他们就是在念书了。其实他们兄弟先后交上有不良习性的同学,初中开始偷同学的单车,初中未毕业就退学了,后来就与同伙偷摩托车。先是哥哥被公安局拘留罚款、追邀赃物,但其父母不引以为戒,没有很好教育孩子,孩子被关了,七托关系八找人,把孩子赎回家。后来次子又因偷摩托车被拘留,其父母又是找人交罚款,将次子保回家。钟某父母从未参加过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议,也从未找过班主任、老师了解儿子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4.专制型的教育方式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父母对子女仍保留专制的一面。父母对子女专制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上,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对孩子又怀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时又不知如何去引导,爱变得畸形,“不甘平庸”是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出近乎“疯狂”的财力和精力投放的重要心理因素。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对孩子要求也越发严格和苛刻。以“为孩子好”的借口,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而社会的激烈竞争是父母的内心动因。当前就业难、下岗冲击着每一位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生活得好一些,父母使出浑身解数。事实上,这样做已或多或少地剥夺了孩子的某些自由和权利,极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还出现由于父母要求过高,把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强迫孩子去实现,以至于孩子不堪忍受而反过来杀害父母的惨案。17岁高二学生徐力杀母一案便是其中一例。这是家长不切实际的要求逼使孩子精神崩溃,做出惨无人道的疯狂行为的。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的精神空间处于窒息状态,即使没有棍棒施加在肉体上,精神上早已被杀死。
5.互相矛盾的教育方式。
不正当的家庭教育方式还表现为家长对孩子互相矛盾的教育上,15 这是指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出现矛盾,父母之间,或者是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有的纵容,有的批评,对其行为,有的肯定,有的否定,一方管,而另一方护,相互矛盾,无法管教,这种教育会使青少年无所适从。不同的家长对于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有不一样的理解,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得不到对方的认同。这样彼此不一,使孩子反而无法适从。久而久之,对青少年的管教产生混乱,失去预先的效果,青少年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也形成混乱,产生偏差行为。
(三)家长行为不良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起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思想水平、道德水准、生活作风,都在其子女的注视之中,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父母行为不良主要指家长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低下,行为不检点、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甚至有违法犯罪记录。青少年好奇心强,可塑性大,易受暗示,善于模仿,但分辨是非、控制监督自己的意志能力较弱。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父母行为不庄重、不检点,没有建立正常的权威形象,子女耳濡目染,学习模仿,使得青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而导致异常行为(包括违法犯罪)的发生。父母的不轨行为和不良恶习对识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意志薄弱、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子女来说会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很容易给子女以暗示和影响,在其心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
案例8: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刘某(15岁),伙同他人多次盗窃某建筑工地装潢用的金属材料,并且公然放家里再联系销赃给某废品收购站,其父不仅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将其儿子身上搜出销赃得来未用尽的钱供自己喝酒赌博用,刘某更加肆无忌惮,后来变本加厉发展到暴力抢劫,最终数罪并罚,锒铛入狱。
(四)家庭气氛异常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对内、对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传统习惯、处事经验和生活作风等。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许不会像家庭教育那么直接,但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一种相互信任、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会给孩子一种安全、信任、幸福的感觉,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自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冲突不断、存在敌意和强制的家庭气氛,往往会使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家庭气氛不和睦,形成对抗性,家庭气氛不和睦的对抗性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敌对情绪。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犯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这种家庭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青少年子女没有欢乐,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馨,有的只是恐惧、忧虑和失望,容易形成内向、孤僻、暴躁的性格,有的父母甚至将怨气撒在孩子身上,动手对孩子打骂,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研究表明:双亲不和比双亲不全对子女更有消极影响。这种家庭成长的子女往往性格内向、孤僻自卑或向攻击敌视方向发展。为逃避这种不祥和的家庭气氛,青少年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7]
案例9:少年犯李某(17岁),他对家的印象只有一个,就是父母永无休止的争吵,父亲粗暴的殴打、母亲委屈的哭诉,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从7岁起他就经常离家出走,每次被父亲强行拉回后都是一顿痛打。当他因故意伤害案接受法院提讯时,他竟说出这样绝望的话:“如果让我选择被枪毙还是回家,我宁愿选择被枪毙。”
案例10:少年犯黎某(16岁),从小到大,看到最多的是父亲打母亲的愤怒,听到最多的是母亲悲惨的哭声,家庭环境充满了“火药味”,他形成了孤僻、冷酷、反抗的心理,发誓将来一定帮母亲讨一个公道,16岁那年,他已初长成人,当父亲再次殴打母亲时,他义愤填膺,操起一把菜刀,向父亲的颈上砍去,酿成了家庭悲剧。
三、改善家庭环境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希望之所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针对前文关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分析,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系。家庭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必须充分发挥家庭作为一个社会控制机构的作用。我们应致力于增强家庭的亲密程度,改善家庭环境,使家庭成为社会的稳定器而不是震荡源。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家庭变得十分脆弱和十分不稳定的时代,强化家庭成员间的纽带,确保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机制是当务之急。
(一)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缺陷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证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迄今为止在任何国家都不是家庭以外的任何人或机构所能代替的。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之不善,是父母的罪过。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子女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不良行为的教育和纠正。1.首先要关心青少年发展的大方向、关心其基本价值取向,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训练放在首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在客观了解和正确分析孩子行为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要信任自己的孩子的能力和长处,允许孩子犯错误。
2.要让子女了解父母对他的爱和期盼,了解父母撑起一个家庭的不易,使其更加尊重和感激父母,明白自己对家庭应负的责任,增强子女的家庭责任感和凝聚力,使其懂得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在社会,懂得对工作负责,敬岗爱业,乐于奉献。成立家庭,懂得爱护配偶与子女,做一个健全人格的人。
3.在家庭中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让子女从小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对个人、家庭、社会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使子女从小就懂得约束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人。4.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健康的人格,进行奉献、责任、关心、宽容等优秀品德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青少年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5.把握正确的奖惩之道,应该奖励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关注孩子认真努力的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的行为过程,可以促使孩子改进活动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同时应尽量减轻孩子因受惩罚而产生的消极对抗情绪,以弥补惩罚带来的负作用。
(二)父母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成为子女的楷模
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青少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不高、自身行为不端,都会为子女提供错误的行为参照模式,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现代家庭的父母不但需要重视对子女说服教育,更应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行端表正,举止得体,言语文雅,诚信友爱,关爱他人,为孩子作出表率。在家庭里,父母应当努力完成“三大主体角色”,即成为合格父母、合格教师和合格主人。为了子女而无私地生活的父母,这就是合格父母。父母还应当同时是合格老师,不仅能够教导子女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的第一道德榜样。父母同时也应当是合格主人,对整个国家及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与未来持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有了自身的高标准后,家长还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经常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观念。用新的思维,新的知识教育子女。同时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正确的道德观去影响、教育子女,提高识别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耻、真与伪等鉴别能力,逐渐学会识别和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三)营造充满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个健康、和谐和融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控制理论认为在家庭和青少年之间建立一种坚固的社会纽带具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因此,父母应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的环境,他们才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才能使孩子对家庭具有归属感和依恋感,并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关怀别人的能力,起到防止青少年犯罪的作用。我们提倡平等、民主、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注重家庭的亲密度。父母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父母与长辈之间要互相尊重,与邻里之间要和平共处,互相帮助。父母对子女要平等对待,加强沟通与交流,对子女在成长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将不好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多一份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份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点理解,少一些专横,做子女的良师益友。父母离异的残缺家庭,作家长的更要 21 注重子女的心理发育,培养其乐观健康的心态,在学校和社会大胆与人交流沟通,努力克服家庭的变故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四)强化家庭科学管理
青少年优良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的培养,不仅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更需要家长严格、科学的管理。大量调查表明,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缺乏家庭管理,特别是缺乏正确家庭管理的情况下形成的。从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角度讲,家庭管理应当采取以下科学管教方式:一是积极鼓励。父母当自己的子女表现好时,比如学习取得好成绩、帮助同学、拾金不昧等。应及时给予表扬,必要时送一些小礼物以奖励他们发扬长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二是经常沟通、交谈。父母应与自己的子女“打成一片”,做子女的知心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是爱他,支持他的。而且沟通、交谈要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气氛中进行,不能人为地制造地位不平等的障碍;三是树立威信。恩威并施对子女奉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回答和解决子女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正确地管理自己的家庭,要有使子女信服的能力;四是有效限制。父母发现子女的不良行为要进行有效的管制和约束,不能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更不能姑息迁就,包庇护短,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害,及时纠正偏差,使他们健康成长。
结论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点在家庭,家庭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社会安宁稳定的桥头堡。因此,必须重视问题家庭,注意从各个方面积极改善问题家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幸福的港湾。然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家庭本身的力量是有限的,政府、社会应强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干涉和介入,采取综合治理的手段,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三者协调配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注释:
【1】戴宜生.中国青少年犯罪情况概述[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0,(4)
【2】唐斌.转型期的家庭变迁与青少年违法犯罪[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3】陈秀丽.我国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研究总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4,(3)【4】李旭东,周冬.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5】康淑华.犯罪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3)
【6】周芦萍,余长秀.城市家庭问题与青少年违法犯罪 [J].青少年导刊,2002,(1)【7】苏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形成因素—典型个案之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参考文献
【1】戴宜生.中国青少年犯罪情况概述[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0 【2】唐斌.转型期的家庭变迁与青少年违法犯罪[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3】吴碧君.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探索[J].当代青年研究,2004.
【4】伍妞.青少年犯罪关键影响因素的探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5】陈秀丽.我国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4. 【6】董晶.当代中国青少年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屈智勇,邹泓.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轨迹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 【8】陈国胜,赵炜.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征与预防[J].法律研究,2006. 【9】李旭东,周冬.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23 【10】康淑华.犯罪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11】吴宗宪.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心理与防治[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2】周芦萍,余长秀.城市家庭问题与青少年违法犯罪 [J].青少年导刊,2002. 【13】苏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形成因素——典型个案之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4】贡永梅.谈我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当代教育研究,2004. 【15】宗秋荣.谈家庭教育功能观的转变[J].中国教育学刊,2001.
【16】蒋索,何姗姗,邹泓.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
【17】王爱红,孙卫东.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致因[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
【18】刘朝捷.离异家庭环境导向及其对子女心理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 【19】王志华.离异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
【20】关颖.家庭教育功能的不良和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 【21】杜红梅.论家长素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 【22】杨海红.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原因及防范对策[J].海峡科学,2007.
第二篇: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浅析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青少年犯罪现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比例最高。在英国青少年犯罪为3%、美国为5%、日本为
1.6%。如此大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问题少年”一再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而有关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已经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地步!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给我们的家庭教育现状带来了警示。除父母离异、畸型家庭子女犯罪的多,结伙犯罪的多,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多,侵犯财产的案件多,不计后果、追求哥们意气的多等等这些长期以来所固有的原因和特点外,还有一些网络犯罪、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犯罪等特点。应当说,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不完善的原因,最主要的应当家庭对青少年影响。
家庭影响,即家庭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的原发性影响。既包括对健全人格形成所产生的良好影响,也包括对不良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所产生的影响。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并不都是按照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千差万别,但从性质和效果来看只有好与不好两类,不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原因。
家庭环境一般包括生活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行为等因素。家庭环境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孩子没有欢乐、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馨,子女为逃避这种不祥和家庭气氛,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家长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低下,行为不检点、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甚至有违法犯罪记录。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思想水平、道德水准、生活作风,都在其子女的注视之中,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如果父母本身不过硬,道德素质败坏,常常会诱发子女产生不良行为,形成不健康心理,而且年龄越小,其个性受父母的影响越大。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子女健全的人格,给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必要的良好的条件。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子女的人格向变态的方向发展,往往是造成子女违法犯罪的主要客观因素。
家庭是基于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而产生的社会组织。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家庭是缔结婚姻的结果,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都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一旦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夫妻的一方或双方时,便意味家庭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形成残缺家庭。残缺家庭表现形式为(1)由离婚、配偶一方死亡而造成的单亲家庭。(2)由婚外情、分居、配偶一方出走等问题形成的“隐性”的残缺家庭。(3)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孩子由祖父母、外祖母抚养的“隔代”家庭。残缺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影响。由于父母离异致使子女失去家庭的温暖,感情受到严重创伤,导致性格变异,心理压抑,甚至离家出走,过早进入社会,加之发育尚未成熟,认识水平低,辨别是非能力差,近朱近墨皆易染,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家庭是青少年性格、人格教育、发展的第一场所。在家庭里,青少年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研究证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一生。在家庭诸要素中,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父母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家庭居住环境等等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在这些要素中出现问题,那么无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将是深远的,极易成为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
第三篇: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家长与子女关系密切,接触多,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家庭是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培养青少年伦理道德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一生。所以,对青少年而言,如果处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那么,对他们伦理道德培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然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在当前仍然相当突出并呈现新的特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剧增,造成这么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败坏,走向犯罪道路的特点是:
1、由于过分宠溺的家庭造成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青少年若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由于这些青少年的家庭背景,使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在押少年犯胡某,男,21岁,5年前正在一所市属重点中学读书。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大款”,常年在外经商,胡某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言听计从,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皇帝”。学习上不思进取不说,还经常拿家里的钱物在外面结交朋友,打架斗殴,替别人“摆平”所谓不平事,赢得“小兄弟”们的“尊敬”。老师出于挽救、教育他,经常找其谈心,而他却认为是故意与他过不去。终于有一天,胡犯带一帮“小兄弟”在老师回家途中,先把老师打倒在地,然后用刀子将老师腿部动脉血管刺破。他自己也同时被“刺”进了监狱。胡犯的结果也是家庭溺爱的结果。
2、由于简单粗暴的家庭造成其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类青少
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因此导致违法犯罪。最近,南京市浦口区警方破获的两起流氓团伙斗殴案中,其成员不满18岁的占80.5%.他们常为一件小事拳脚相加,大动干戈,甚至用猎枪对射,用刀斧乱砍,其状血迹斑斑,惨不忍睹。这些人大多是处在父母文化低、工作不稳定,且性情暴烈的家庭里。
3、由于父母形象不佳的家庭。由于父母行为不庄重、不检点,没有建立正常的权威形象,使得青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而导致异常行为〈包括违法犯罪〉的发生。如某校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伙同他人多次盗窃某建筑工地装潢用的金属材料,并且公然放家里再联系销赃给某废品收购站,其父不仅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将其儿子身上搜出销赃得来未用尽的钱供自己喝酒赌博用。这类家庭父母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导致这种家庭的子女犯罪率偏高。
4、由于家庭气氛的异常。家庭气氛异常主要是由于夫妻不和,争吵或离异,以及一方早逝所引起。由于夫妻的关系冲突或异常,他们很少关心子女;同时,这种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此外,这种孩子极易流浪或徘徊在街头,有的在垃圾堆里掏摸,有的到商店摊柜上偷窃食物和东西,被人抓住忍受打骂而不愿回家,逐渐形成冷酷无情、玩世不恭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很容易成为惯犯或罪犯的心理基础。2000年7月,南京铁路警方破获了一起青少年团伙盗窃案,其成员有10多名青少年组成。他们经常在铁路沿线盗窃过往列车上的物质。这些青少年大多数属于“无家可归”类,他们或者不满家庭的冷漠而出走,或者被离异的父或母抛弃,流浪街头,三五成群纠集在一起,其中不乏女性青少年。
综上所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父母要成为子女的模范、强化家庭科学管理、营造充满温馨友爱的亲情家庭。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之一。
1、提高家庭教育水评。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之不善,是父母的罪过。第一,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第二,要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人。第三,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责任感,在家庭,懂得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在社会,懂得对工作负责,敬岗爱业,乐于奉献;成立家庭,懂得爱护配偶与子女,做一个健全人格的人。第四,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健康的人格,进行奉献、责任、关心、宽容等优秀品德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2、父母要成为子女的楷模。
家庭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不高、自身行为不端,都会为子女提供错误的行为参照模式,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现代家庭的父母不但需要重视对子女说服教育,更应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行端表正,诚信友爱,关爱他人,为孩子作出表率。在家庭里,父母应当努力完成“三大主体角色”,即成为合格父母、合格教师和合格主人。为了子女而无私地生活的父母,这就是合格父母。父母还应当同时是合格老师,不仅能够教导子女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的第一道德榜样。父母同时也应当是合格主人,对整个国家及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与未来持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3、强化家庭科学管理。
未成年人优良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的培养,不仅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更需要家长严格、科学的管理。大量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缺乏家庭管理,特别是缺乏正确家庭管理的情况下形成的。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角度讲,家庭管理应当采取以下科学管教方式:一是积极鼓励。父母当自己的未成年子女表现好时,比如学习取得好成绩、帮助同学、拾金不昧等。应及时给予表扬,必要时送一些小礼物以奖励他们发扬长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二是经常沟通、交谈。父母应与自己的子女“打成一片”,做子女的知心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什麽情况下,父母都是爱他,支持他的。而且沟通、交谈要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气氛中进行,不能人为地制造地位不平等的障碍。三是树立威信。恩威并施对子女奉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回
答和解决子女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正确地管理自己的家庭,要有使子女信服的能力。四是有效限制。父母发现子女的不良行为要进行有效的管制和约束,绝不能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害,及时纠正偏差,使他们健康成长。
4、营造充满温馨、友爱的亲情家庭。
提倡平等、民主、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注重家庭的亲密度。未成年人父母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父母与长辈之间要互相尊重,与邻里之间要和平共处,互相帮助。父母对子女要平等对待,多一份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份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点理解,少一些专横,做子女的良师益友。
总之,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缺陷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完整,家庭教育功能能否正常发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的健康。所以在预防青少年犯罪过程中,完善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的社会工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住地,家长是孩子第一任启蒙老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个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家庭是个体成长、素质养成及人格形成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庭应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第四篇: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既重要又复杂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缺陷。本文从这个三个方面阐述家庭环境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关键词:青少年;家庭环境;心理健康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的压力呈多样化,不仅来自自身的成长压力和学习压力,而且也有父母、老师及社会的外部压力。如果对此处理不当,容易产生情感困惑、社交困难等心理问题。2010 年《青少年健康人格康人格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突出,除 16.9%的小学生表示每次考试前不会紧张外,其余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很多研究已经发现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确实产生影响。因此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讨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从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缺陷以及家庭生活环境四个方面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来阐述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构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障,在一个充满爱、温暖的、积极地家庭里,利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自我意识等等方面的发展,反之,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关系里,处理好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以及母子关系是尤为重要的,当这三个关系达到平衡时,才能使整个家庭关系和谐的发展,促使家庭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对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发展也是起促进作用。但是,当三者的平衡被打破时,对家庭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
不健康的父母关系是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因素之一,据研究发现,不健康的父母关系会造成孩子不良的人格特征,甚至心理疾病。父母在家庭里冲突越频繁,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就越差,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和子女间的交往以及由此建立的稳定的关系。它是连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父母关系的桥梁,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其影响更直接、更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反
映出整体的家庭关系或家庭氛围状况。有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并具有预测作用,特别影响青少年情感关系、社会性方面等方面的发展。另外吴念阳等人对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80%以上的青少年家庭至少存在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不良类型的亲子关系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敌对等等。所以,应该建立、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二、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的老师,对子女是影响是深刻也是深远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态度等各方面的表现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子女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石。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是最早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她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authoritative style)、专制型
(authoritarianstyle)和宽容型(permissive style)三种类型。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根据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焦虑、抑郁、自尊、社会化、人格发展、问题行为的产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与安莉娟研究结果是一致,即青少年的人格偏离、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总之,父母采用爱、温暖的、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出现青少年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子女仇杀父母等恶性冲突事件。
三、家庭结构缺陷
1.单亲家庭
刘鸿雁认为单亲家庭是只有父亲(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 18 周岁以下,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国外很早对单亲家庭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也涉及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Hoskell 等人综合了前人的研究,发现来自破碎家庭的少年产生不良行为的概率大约是双亲家庭少年的 1.5 到 2 倍。
A.Paettn((1997)等人比较了单亲与双亲家庭青少年抑郁情况,结果发现单亲家庭青少年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倾向,且单亲父亲家庭的女孩抑郁程度更高。虽然中国对单亲家庭的研究开展的比国外晚,但是已经有很多的研究结果。在单亲家庭与双亲
家庭的研究比较中,刘建勋等人研究认为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比双亲家庭子女更易出现过分早熟、对人冷漠、交往不良、敌意和品行障碍等。胡雯洁研究发现,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双亲家庭;自尊水平、网络使用情况,单亲家庭青少年与双亲家庭青少年是有差异的。父母在家庭里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对子女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在不同类型单亲家庭里,缺失母亲家庭青少年比缺失父亲家庭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过敏、冲动和身体症状上,同时自尊水平较低。单亲母亲家庭中缺乏父爱的男孩多半孤僻、胆怯,女孩则冷漠、拘谨、沉默寡言。在缺失母亲的家庭中,男孩容易产生懦弱或逆反的心理倾向,女生由于缺少母亲的关心和体贴,没有模仿对象,也会造成人格发育不健全。
2.离异家庭
离异家庭指的是父亲或母亲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它是由核心家庭因夫妻离异而形成的。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主要是更趋于孤独、冲动、倔强、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差、喜欢冒险等特征,其中男生比女生表现更为突出;离异家庭子女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内向、消极情绪、不良情感、学习成绩差、同伴关系差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等心理问题。说明了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学业、情绪、性格、智力等都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田祥铭对成都市 202 名中学生采用 SCL-90 量表进行了测试,得到类似上述的结论,离异家庭中学生在人际敏感、敌对、偏执方面问题突出。他也发现了离异家庭的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比初中生更严重。父母离异后随父生活的中学生比随母生活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在困难、紧急情况时,离异家庭的子女缺乏父母的充分支持,消极地解决问题。由于长期的负性情绪困扰离异家庭青少年,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容易逃避问题、封闭自卑,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沟通,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社会交往。
3.丧亲家庭
丧亲是指家庭里父亲或母亲的死亡。生死离别是人生不可免的事,特别亲人的死亡,丧亲对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产生重大的影响。美国学者 Balk 经过大量的个案研究发现,大部分的丧亲青少年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如震惊、麻木、迷惑、忧虑、恐惧、寂寞和气愤。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反应有所减退,但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事过两年之后仍有一些死亡情绪,如罪恶感、迷惑、寂寞和愤怒,伴随有睡眠困难、缺乏食欲和自杀念头。在面对丧亲事件,青少年一般经历面对生活的巨变、体
验丧亲的痛苦与失落、在哀伤中继续生活、重新诠释死亡四个哀伤过程。完整经历四阶段的青少年适应良好,而不能顺利度过这些阶段的丧亲青少年则心理发展受阻,产生心理问题。如在“5·12”大地震灾难中丧亲的青少年容易出现灾后萌生自我罪疚感,心理麻木、冷漠,逆反和厌烦等现象。因此,丧亲
对青少年心理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个体功能,比如情绪、人格、人际关系、价值观等方面,还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家庭功能间接影响其个体功能。正如丧亲青少年所表述的“母亲(父亲)去世发生后,我的个人成长轨迹改变了”。
4.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是指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后再婚重新组建的家庭。再婚家庭子女的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难于适应复杂的家庭关系,与继父、继母缺乏情感交流、沟通不畅,孩子正常的情感需求等不到满足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严重者人格和心理异常。绝大多数孩子表现出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情绪起伏较大。对学习、生活缺乏兴趣,不自信,意志力缺乏、消极对待。杜亚松等人对上海市 20 个区县10 类特殊家庭 2 055 名 8-21 岁的子女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发现男女性别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显示特殊家庭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8.1%,男女性别行为问题发生率在再婚家庭为
8.4%。据有关专家统计,80%左右的再婚家庭的子女在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同国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与初婚家庭的孩子相比,继子女的功课成绩要普遍差一些,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成绩测试的分数也不理想。还普遍表现内在行为的问题,情绪问题。此外,相比那些与双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继子女更倾向于在年轻的时候就离开父母去建立自己独立的家庭。
5.留守青少年家庭
留守青少年,是指年龄处于10岁到18岁之间,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孤独无助、焦虑不安、人际敏感、自卑自闭、逆反敌对和早恋倾向等。《红楼梦》中林黛玉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造成了她多愁善感、抑郁寡欢的性格特征。留守青少年的不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容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以及自我不和谐。与非留守青少年相比,留守青少年的家庭亲密度低,社会适应不良、社会支持不够,更消极方式应对生活事件。在不同性别留守青少年
心理健康比较中,龙军等人的研究发现,留守女生更容易出现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方面的心理问题,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比留守男生更不乐观,留守男生比留守女生更易冲动。
四、总结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综合上面所述,家庭关系、家庭结构缺陷、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生活环境确实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一般说来,不健全不正常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对于幼儿和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复杂的,这些影响因素能作为独立变量,也可能作为中介变量,而且各种家庭因素之间也会发生交互作用。但是这些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不能包括所有的因素,并只揭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部分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究。对于家庭变故和不正常的家庭关系,在影响子女成长方面不能一概而论。众所周知,刘亦菲出身于离异家庭,但这很可能是她成功的积极因素。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参考文献:
[1]张贵勇.青少年健康人格调查报告发布[N].中国教育报,2011-03-16(002).[2]骆风,陈秋梅,刘惠良.家长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及其对子女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93-96.[3]吴念阳,张东昀.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
(4):812-816.[4]Nancy Darling&Laurence Steinberg, Parenting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PsychologicalBulletin,1993:113(3).[5]李柞山.转型期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4).[6]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3.[7]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0(3):60-65.[8]康耀文,陈燕.我国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6).[9]龙军,沈英.赣南地区乡镇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64-265.[10]林燕,吴芸杉,张进辅.不同家庭气氛下子女人格特征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5):146-149
[11]郭成,阴山燕,赵慧.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1(6):61-64.
第五篇:浅谈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人生起点,生活和休息的港湾。人们把家庭看成培养人才的苗团和天然学校,表明了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地位的作用。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教导和关爱,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孩子的心灵尤如一块神奇的土地,播收良好的种子,就会获得良好的收获;父母与孩子时常交流沟通,孩子就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孩子的人格确立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美满幸福。家庭安宁则社会安宁,家庭和 谐则社会和谐。
因此,家庭是青少年性格、人格教育场所。但如果家庭结构失调、破裂,家长不良言行的污染,教育不当等都可导致家庭教育缺陷,家庭教育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家长都应该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身体力行,教育好子女。要探讨家庭教育的新途径,研究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使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法都跟上时代发展,把子女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青少年的自身特点
青少年时期大体上相当于中学时期。11岁到15岁是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15岁到18岁是青年期,相当于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由于生理的发育,成熟,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出现了如下特点:
一、自我意识增长;
二、思维有了发展;
三、情绪强烈奔放,好交往,重友情;
四、强烈的模仿性理想而不稳定,易于变化。
因此青少年随着心理发展的日趋成熟,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家长必须了解这个阶段,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家际,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应该注意理解他们的内心情绪,让他们保存一些没有害处的个人“秘密”,了解、尊重、鼓励他们交往朋友;必须注意到父母与子女两代人年龄和经历的差距,天然地存在所谓的“代 ”,增加尊重与理解。
青少年的健康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身体健康,即生理上没有疾病,这是人们比较注意的;
二是心理健康,指既没有某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又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果说健全的身体是搞好学习,做好工作的物质基础,那么健康的心理则是搞好学习,做好工作,以适应环境需要的精神力量。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心理疾病和病态心理,因此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但若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着种种,消极情绪,同样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从这一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上有比较完善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适应客观环境,做个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专座现实的要求
有着和谐完美的关系,而且在外界各种变化的面前,能够较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这些变化。
二、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几种家庭模式
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特别大。家庭是青少年性格形成的主要。因为青少年性格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遗传素质
一个人的性格是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特别是以一定的精神类型为前提的青少年的性格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是在与周围的人,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但是,青少年性格的形成主要制约于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的教育作用的影响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家庭环境
人类具有适应环境,选择环境与改造环境的能力。青少年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但他们也具有相应的各种能力,他们既需各环境的刺激和帮助,又极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生理上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环境既独立又有依赖性,青少年行为的可塑性,决定了环境育人的必要性,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决定创设良好环境的迫切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是儿童生要的生存基础与发展基础。家庭环境具有能够防止青少年受社会压力的作用和具有向青少年传达社会要求的社会化作用。
(三)家庭情绪气氛
家庭情绪气氛是指家庭成果集体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家庭的情绪气氛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这种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将直接影响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中不同的情绪气氛对青少年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的性格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青少年在家里感到愉快、安全,就显得快乐,情绪稳定有独立性、主动性等。因此,家庭的愉快程度是决定青少年犯罪率的关键因素,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发展。
(四)父母的养育态度
父母养育态度是指父母与青少年接触的方式也就是教养的方式。父母要把青少年培养成合社会需要的社会化个体,必须采用一套有效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态度是家庭心理环境的核心部分,应引起重视。
1.保护过度。这种家庭的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赖,甚至袒护包庇。这种教育方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也显得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或者性格脆弱,无法接受任何挫折;或者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他们无法形成社会所希望的性而在欲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实施违法犯罪。
2.放任不管。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任性与孤僻冷漠、他们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造成子女和父母缺少情感沟通。例如现在农村家庭“空巢”现象严重,父母外出打工,未成年子女由祖父辈监护,他们之间交流沟通较少,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实施暴力犯罪。
3.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是指父母不能与子女平等交流,往往用武力高压的手段制服不听话的子女,动辄拳脚相加。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很多恶劣后果。首先,它会使青少年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还会产生与父母的尖锐对立,甚至会有极端之举。其次,在这种家庭成长的青少年,常常会感到家庭冷酷无情,于是选择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有的在别有用心的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
4.期望过高。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同时也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有时子女即使尽最大努力也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这时孩子就易产生心理压力、产生逃避和逆反心理。当这些压力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时,可能会离家出走,以至误入歧途。
(五)父母的素质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受自身素质的影响,父母的素质包括各方面的素质,这里就父母的性格及价值观等对青少年性格影响作些阐述。父母的性格决定父母教养态度。教研究中,通过对母亲和孩子两个方面所实施的性格检查,在多项性格特征的项目中,可以看到相关关系的有:易变性、支配性和攻击性三种特性,这三种性格倾向的母亲,其中易变性和攻击性的不良性格特征必会给人不良的影响,所以父母本身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性格,掌握自己的情绪,以自己良好的性格去影响青少年。父母职业由于类别上的不同,使得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都受到一定的差异影响,父母的价值观即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标准,对什么是好孩子的衡量标准也不相同。总之每一个父母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塑造和影响青少年。
(六)家庭结构
现代家庭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家庭结构的状况对青少年的情思,社交能力和性格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结构不全的家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更大。
1.家庭残缺。残缺家庭是指家庭出现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在押等情况。残缺家庭对青少年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的关爱,有的甚至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这一切严重地阻碍了孩子健康成长。残缺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关爱与社会化的教育,很容易在内心世界形成一种暴力倾向,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残缺家庭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应有的关心,他们很可能在社会上去寻找朋友的慰藉,于是他们容易成为违法犯罪团伙猎取的对象,受到诱惑与利用。心情忧郁、精神空虚,很可能沉溺于黄色书刊、淫秽录像以及网络中,甚至吸毒、酗酒、性放纵等。
2.单亲及组合家庭比例日益增长, 部分家庭存在隔代教育的现象。据统计,近三年来特殊家庭以3%的比例逐年上升。学生在家庭里接受教育的类型基本有四种: 双亲教育家庭、隔代教育家庭、单亲教育家庭、寄养教育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大多性格孤僻、内向, 缺少自信, 自卑感强。组合家庭由于家庭情况比较复杂, 如果家长不能很顺利地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这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悲观、偏激心理。隔代教育由于祖父母在带孩子时担心出差错, 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孩子, 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 影响孩子优秀品质的形成;同时祖父母文化比较低, 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 遏止了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非正常教育的家庭, 包括隔代教育、离异单亲及寄养家庭的状况导致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 使孩子缺乏生活的向心力, 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表现在学习上往往显得信心不足, 动力不够。而且当问题出现时容易偏激, 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七)家庭成员关系
家庭成员关系包括亲子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在我们家庭中人仅一代人参与教育,而是两代人共同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便得整个家庭充满敬老爱幼,和谐一致的气氛,使得青少年生活充满温暖和情爱,使青少年的性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八)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
家庭生活是一个小的社会生活,家庭中以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等组成的家族关系规定了每个成员的位置,即在家庭中是处于一定的支配地位,家庭关系程度不同地约束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地位,并给青少年带来影响。
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家庭的各个因素影响着青少年的性格,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长辈的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起着作用。因此家庭就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终生教师,家庭教育的状况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显得至关重要。
二、增强家庭教育功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1.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有资料表明,大部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使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溺爱、放任、打骂和要求过高等方式对青少年的教育都是有害的,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代科学证明,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形成、塑造一个人未来的思想、性格和品德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而这个时期的教育,迄今为止在品格,增强家庭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
2.树立良好形象。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青少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青少年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所以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卖淫、嫖娼等不良行为,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并使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其心灵中孕育。要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品行,作为家长的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不能有不良行为,要举止得体,言语文雅,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3.增加家庭和睦,加强沟通与交流。家庭气氛可以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不和睦或冲突的家庭气氛,与违法行为发生率关系甚大。不和睦的家庭比和睦的家庭,其子女违法行为明显增多。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经常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弥漫着一种冲突或不和谐的气氛,会给子女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长此下去会造成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等人格障碍。有些子女为逃避这种不和睦的家庭气氛,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作为父母而言保持和睦的家庭气氛极为重要。要保持和睦的家庭气氛,首先要父母等长辈间的互相尊重,加强沟通与交流;其次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沟通与交流。对子女在成长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及时的发现,通过与子女间的沟通,并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将不好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既教育了子女、又使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其核心在于预防。有关专家指出,青少年的人生起点在家庭,每位父母都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预防青少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