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简介及申报程序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简介及申报程序
一、什么是原产地域产品
原产地域产品,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并依照《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经审核批准以原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
二、为什么要实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1、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原产地域产品原有的质量和特性。原产地域产品的质量和特性涉及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也往往涉及特定地域的传统工艺等人文因素,是当地的经济文化精品,也是一项历史遗产。通过立法建立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以原产地域命名、使用原产地域专用标志的方式,规范原产地域产品生产条件、产品标准,使其原有的质量和特性得到保持和提升,保护并使之发扬光大。
2、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增加商品的附加值。通过法律制度,使原产地域范围以外的生产者,不得使用、不得冒用原产地域专用标志,一方面会使合法使用这种专用标志的生产者受到信誉上及经济上的保护,维护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使消费者能购买符合要求的商品,保护公众利益。
3、有利于利用WTO规则,保护原产地域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自始就与国际贸易关联密切,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完善,原产地命名与专用标志已成为一项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而受到保护,在推广民族精品,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欧盟有原产地域保护产品1000多种,法国就有423种,其中法国的香槟酒、干邑酒尤为著名,我国已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有绍兴酒、龙井茶等。
三、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程序
根据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我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实行审核审批原则和注册登记原则,即任何地方申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必须按规定经审核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申请使用专用标志来保护原产地域产品,必须依照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在申报程序上,实行两级申请,每级申请实行两次审查的制度。(一)地方申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1、成立申报机构
产品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根据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建议,组织有关行业、部门成立地方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机构,并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2、申报机构提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
申报机构提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及相关材料,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初审同意后,向国家质检总局保护办推荐并提交初审意见。
需向国家质检总局保护办提交的审查材料如下:
①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书;
② 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表;
③ 地方政府划定原产地域范围的建议;
④ 申报机构的申报材料(按规定格式);
⑤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机构的批复;
⑥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推荐文件;
⑦ 产品标准草案。
3、国家质检总局保护办受理后,经形式审查、公告、专家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二)生产企业申请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1、生产企业需要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的,应向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成立的申报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如下资料:
① 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申请书;
② 产品生产者简介;
③ 产品(包括原材料)产自特定地域的证明;
④ 原产地域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证明;
⑤ 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⑥ 省级法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2、申报机构初审合格后,报送国家保护办审核,审核合格后,予以登记注册,向社会公布。
3、经注册登记后,生产企业可以在其产品上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第二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是我国的称呼,在国际上又称为原产地名称权保护制度或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它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为有效保护本国的特色产品而采取的重要制度体系,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中所认可的通行保护规则。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较短,对这一制度认识较晚,目前国内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所以对其中所包涵的许多问题都需要认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一、关于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名称的概念及其作用
在TRIPS协议中,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该协议的第三章第22-24条将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作了专门的规定。TRIPS协议规定:“地理标志是指证明某一产品来源于某一成员国或某一地区,或该地区内的某一地点的标志。而该产品的某些特定品质、声誉或其他特征,在本质上可归因于该地理来源”。由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要予以保护的地理标志有三个基本点:
1、必须证明是某一产品的真实来源(即原产地的地理位置);
2、该产品须具有独特的品质、声誉和其他特点;
3、这些独特的品质、声誉与特点在本质上可归因于特定的地理位置。
这一定义,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下的《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所说的“原产地名称标志”,在知识产权属性方面是相同的,都是指某一特定产品来源于某一特定地域(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地区),而且其特性与该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符合这些基本规定的特定地域即为“原产地”。因此,可以得出结论:TRIPS协议关于地理标志的规定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原产地名称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
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不仅专门增加了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条款,而且对地理标志做了明确的定义:“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由此可见,我国商标法所定义的地理标志与TRIPS协议的定义基本一致,都是包含原产地的特征的特殊的地理标志。
我国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3月1日以局长令的形式所发布实施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中,关于“原产地”也有明确的定义:
“原产地域产品,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原产地域地理特征,并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以原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因此,这种产品被赋予的名称,就是原产地名称。
按照上述规定,原产地名称包括四方面的基本含义:
1、原产地名称必须是实际存在,是地理名称。它可以是一国的名称,如法国白葡萄酒、中国丝绸等;也可以是某一地区的名称,如金华火腿、龙井茶、吐鲁番葡萄等。
2、它必须是当地的土特产品或经过特有的传统工艺生产出的产品。例如,吐鲁番葡萄干是当地历史上特有的自然选择的葡萄品种,加上当地特有的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地理环境条件,经过几千年流传的传统加工工艺而生产出来的。
3、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声誉,并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品质。
4、原产地名称须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所规定的特定程序审核批准方可得到确认,并得到相应的保护。
由以上介绍可知,我国关于原产地的规定与国际关于地理标志、原产地的定义是基本一致的,是可以互通的三个概念。
(二)原产地名称权的概念
所谓原产地名称权是指特定产地内特定商品的生产者集体或代表他们的机构对其产地名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其中,“特定商品”是由具备产地人文地理条件确定的特定质量和特色的商品,该商品符合真实、稳定的传统条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享有较稳定的信誉。它是一种集体性的专有权。原产地名称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个企业所垄断。如果原产地名称被产地内的商会、机关或行业协会等其他团体依法申请注册为证明商标,则由该商会、机关或团体享有该地理标志的专有权;如果原产地名称未被注册为证明商标,则原产地名称权为地方性共有权。原产地名称权没有限定的保护期,它取决于产地特有的人文地理条件。原产地名称权具有唯一性,不得转让于在外地进行生产的企业和个人。由于地理标志不可买卖,所以原产地名称权具有不可交易的属性。
在实践中,原产地名称权主要表现为使用权和禁止权。使用权的主体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集体使用。这一点与商标权是有根本区别的。禁止权,既包括对其他地域范围的生产企业和经营者的禁止,也包括对本地生产的不具备特色要求和传统条件的产品的禁止。
(三)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的主要保护对象
根据TRIPS协议对产品原产地的定义,一种产品的特色必须“主要与地理来源相关联”,方可确定为原产地。而这在相当大程度上涉及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并往往涉及特定地域的传统工艺等人文因素,所以保护对象绝大多数是特定地域内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的产品。从历史渊源来说,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是因葡萄酒引起的,随后逐步扩大到葡萄等其他农产品、加工品和工艺品。然而,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所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中,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特别是酒类、饮料和各种食品)一直占绝大多数。因此,可以说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的主要对象一直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目前欧盟有原产地域保护产品1000多种,其中大多数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主要是食品);法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有23种,其中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如香槟酒、干邑酒等)占大多数。
第三篇:农产品的“证明商标”与“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之比较(上)
所谓的进行“原产地标记受所有WTO成员保护”、“国际护照”之说,应该讲是偷换了概念,将国家对原产地(地理标志)这一知识产权的保护,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进行“原产地域名称保护”,而忽视了“证明商标”保护这一最重要的形式。纯属“幼稚”之言,有炒作之嫌。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差异明显,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特征的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如四川的“会理石榴”、新疆的“库尔勒香犁”、浙江的“常山胡柚”等等。这些特产大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地方政府非常关注。原产地(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也是我国宝贵的财富。1994年以来,我国对这些原产地(地理标志)的保护大多是通过注册“证明商标”形式来进行的;而目前则是通过“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产品”两种形式来进行的。而实际上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只是叫法不同,实质上是同一种事物。然而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新闻很热闹,有些报道夸张地宣传了这种保护,有的甚至说加入WTO后,不进行原产地域名称登记,在国际上就得不到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等等,如浙江省的一份主流媒体曾刊发了一篇消息,称“获得原产地标记后,就相当于有了一本‘国际护照,„„获得原产地标记的产品不但受国家法律保护,而且受WTO所有成员的保护”等等;一些地方政府对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日渐重视。相对而言,证明商标的宣传力度就要少得多,社会影响力也似乎有点淡化、不如从前。
对原产地(地理标志)进行“证明商标”保护既是法律赋予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工商职能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本文主要围绕农产品)作一比较,以增强工商部门对证明商标管理与保护的紧迫感、使命感。
一、两者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条的规定,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证明商标根据其证明的重点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产地证明商标,如“常山胡柚”、“南丰密桔”等,另一类是特定品质证明商标,如“绿色食品”等等。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原产地域产品指利用来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所生产的,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并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以原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即是对这类产品通过申请注册原产地域专用标志而进行的行政保护。
二、两者的内容与发展过程用来进行证明商标保护或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原产地名称(或称地理标志)就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品质中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这两个保护知识产权最重要的国际公约中,都将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明确要求各成员予以保护。我国对原产地(地理标志)的保护,首先是通过申请注册证明商标的形式来进行的。1993年国务院批准修改的《商标法实施细则》中就明确规定将原产地名称作为证明商标予以保护,1994年国家工商局专门制定了《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从1995年3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受理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同时为与世界接轨和适应加入WTO的需要,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直接将证明商标的有关规定纳入其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的证明商标制度已日渐完善。到目前,已受理了大量的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并对其中数百件授予了证明商标专用权。199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又发布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要求“任何地方申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必须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必须依照本规定注册登记”„„这样一来,人们对什么是证明商标、什么是原产地域产品?以及如何将原产地(地理标志)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有点晕头转向。
三、两者的区别其实无论是原产地名称,还是地理标志,或者证明商标,虽然叫法不同,工商、质检部门对其申请注册和管理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实质上就是同一种事物。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原产地(地理标志)的管理和保护上,出现了对同一事物进行相互重叠、多头管理的现象。尽管两者有许多相同相似的地方,有道不清说不明的关系,但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一是两者的依据不同,法律效力不同。证明商标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原产地域产品名称所依据的主要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现为国家质检总局)于1999年7月30发布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也就是说,“证明商标quot;的依据主要是法律,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quot;所依据的主要是部门规章。
二是两者的申请主体不同:证明商标的申请主体是指符合相关规定的国内法人、事业单位,也包括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如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柑桔quot;就在我国取得了证明商标专用权;而原产地域产品名称保护的申请主体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则为”地方的质监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生产者代表成立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机构(简称“申报机构”),是比较纯粹的政府组织,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因此,证明商标的主体是“市场化”的,更能体现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与国际的接轨,体现了“对等原则”,也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是两者的申请核准期限不同。一般来讲,“证明商标”从申请到核准注册要二三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一般只要一年甚至几个月时间,较申请注册“证明商标”要简易的多。
四是“证明商标”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标志,“原产地域产品”则有固定的统一的标志,即“原产地域产品标记”,与原产地名称同时使用。因此,原产地域名称保护更直观,社会比较容易接受,也更便于使用和管理五是两者在WTO成员中受保护的范围不同。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目前在加入WTO的100多个国家中,除法国等20多个国家实行的是对原产地域名称单独立法保护的外,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绝大多数与我国贸易关系比较密切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商标法律,以证明商标的形式来保护的,证明商标受保护的范围要大的多。因而所谓的进行“原产地标记受所有WTO成员保护”、“国际护照”之说,应该讲是偷换了概念,将国家对原产地(地理标志)这一知识产权的保护,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进行“原产地域名称保护”,而忽视了“证明商标”保护这一最重要的形式。纯属“幼稚quot;之言,有炒作之嫌。
第四篇:申报国家免检产品工作程序规则
申报国家免检产品工作程序规则
一、办理部门
江苏省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处。
二、办理职责
组织本市企业申报国家免检产品。
三、办理依据
1、《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9号令)。
2、《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实施细则》。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第十六条。
4、与免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5、国家局、省局实施免检工作有关文件
四、申报条件 1. 2. 3. 企业生产的产品已列入开展免检的产品种类目录 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申请免检的产品连续稳定生产两年以上,出厂的产品未出现批次质量不合格;在两年内未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过造成用户、消费者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未发生对用户、消费者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不依法履行“三包”规定,造成较坏社会影响等质量事故; 4. 企业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具备健全的质量检验机构,能够保证出厂产品质量;认真处理质量申诉,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5. 6. 求; 7. 产品在全国省级以上(含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最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经济效益在本行业名列前茅 产品标准达到或者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近组织的监督检查中连续三次以上(含三次)均为合格,且两年内未出现不合格情况; 8. 产品应当符合质量、标准、计量、环保、节能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
五、办理程序
1、公布当国家免检目录。监督处转发国家局与省局关于申报当国家免检产品的文件与产品目录,并在分管局长组织下召集各辖市区局监督科长、分管局长会议,部署免检申报工作,明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的内容、格式、上报时间等要求,并在常州质监局政务网站公布当年申报免检产品目录与申报要求。
2、初步确定申报企业名单。各辖市区局召集辖区范围内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传达免检工作要求,各企业在文件规定上报截止日期前,向各辖市区局报名;各辖市区局按照免检申报条件对企业进行初步把关,并在规定上报日期前,按统一规定的格式推荐辖区内申报免检产品企业名单,经本局领导签字后以报表及电子邮件形式报市局监督处。
3、对申报企业进行初审。初步审查申报企业的规模情况、所申报产品的产量与产值是否达到当国家免检规定要求。并对企业是否有省、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情况、是否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等证书、是否有连续三年的省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报告、环境保护是否落实等基本情况进行重点审查。初审中发现的不确定的企业,由监督处组织、会同申报局共同到企业实地考察其基本条件。对于达不到申报要求的企业,与当地局共同取消其申报资格。
4、编制常州市申报国家免检产品企业名单汇总表。初审工作由监督处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合格名单报分管局长审阅,并在局内网公示,其他处室在三个工作日内网上会签。汇总表提交局长办公会审议并经局长批准后加盖局章报省局监督处。
5、根据省局安排通知申报企业按时参加省局组织的免检工作培训班。
6、根据省局要求组织指导企业填报申请材料。对于缺少一份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的企业,编制申请省监督抽查计划,由省局统一安排一次省级监督抽查,同时指导企业完成申请材料的编撰。国家免检产品申请表电子版在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网站提供下载。
7、配合省局对企业进行必要的核查。省局组织部分申报企业进行实地核查,监督处负责具体安排组织,配合省局完成核查工作。
8、根据省局通知要求企业对上报材料进行补正。免检申报材料由省局把关后上报国家局,部分企业申请材料经过国家局审核后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进行补正。市局根据省局反馈意见通知企业进行必要的材料修正和补充。
9、根据省局安排通知获得免检称号的企业领取免检证书。省局将获得免检称号的企业名单通知市局,市局根据省局安排,通知部分新获得免检证书的企业到北京参加国家局组织的颁证大会。
10、对获免检资格的企业进行登记统计、网上公告、存档。根据省局、国家局公告的获得免检资格的企业名单对我市免检企业进行统计、汇总,在局内网和外网进行公告,并根据政府奖励政策,报请市政府对获得免检的企业进行奖励。
六、收费标准及依据
为了体现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一贯坚持的公正、公平原则,保证免检工作的公正性,同时真正彻底地起到治乱减负、减轻企业负担和为企业服务的作用,在整个免检全过程中,包括受理申请、审查、审定和向社会公告在内,均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七、办理结果
市局初步确定申报企业名单,由省局对申报企业相关材料审核并上报国家局,最终由国家局确定获得国家免检企业名单并颁发奖牌。
八、办理地点、邮编、联系电话、传真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47号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大楼2楼监督处
邮编:213001 电话:6657717
传真:6662565
第五篇:产品售后服务程序
产品售后服务程序 目的
明确售后服务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及工作流程,确保质量承诺的严格履行,更好地为客户做好服务。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制作且已交付客户的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对在制产品的用户反馈,可参照本规定。3 职责
3.1营销中心负责将客户质量投诉及整改过程中内外部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配合售后服务组做好整改现场的相关服务工作。
3.2 品管部负责客户质量投诉的受理,对售后服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质量问题产生的责任单位提出考核意见。
3.3技术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客户的质量投诉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案。
3.4 售后服务组负责整改方案具体实施阶段的总体协调与指挥,负责整改质量、整改时间及整改成本的控制,对整改中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及备案,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
3.5 生产运营部负责质量问题整改的人员组织、物料准备、工器具准备及具体实施。4 工作程序
4.1营销中心对客户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先对是否属于我公司的责任做初步判断,如不是,耐心向客户做好解释工作,如是我公司的责任,及时填写“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品管部。
4.2品管部对“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做好台帐记录并将信息及时通知技术部。
4.3技术部根据“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反映的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初步整改方案,营销中心根据初步整改方案与客户沟通、调整直至整改意见达成一致。
4.4品管部根据“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填写“产品质量整改意见书”中内容栏及整改方案栏,并将“产品质量整改意见书”传递至售后服务组。
4.5售后服务组根据“产品质量整改意见书”做好整改前准备工作,确定整改时间并通知营销中心。
4.6营销中心通知客户整改时间并协助售后服务组做好整改现场接洽工作。
4.7生产运营部根据“产品质量整改意见书”的整改方案及售后服务组的指令,落实整改所需人员、物料及工器具。
4.8售后服务人员在现场质量整改结束后,需由客户在“产品质量整改意见书”的客户意见栏签字盖章确认。售后服务人员回公司后将“产品质量整改意见书”交品管部备案。
5档案管理
5.1 营销中心应建立客户档案及质量反馈、质量整改台账。5.2 品管部应建立质量信息及整改档案,负责对“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产品质量整改意见书”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及保管,并按公司档案管理规定将上述资料定期归档。
5.3 售后服务组对经手的整改项目建立台账,并对整改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记录,提供相关考核部门。产品的跟踪服务
对于已经整改设备,售后服务组负责定期(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客户走访,主动了解客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和其它服务需求。7 附件
(1)售后服务及保证措施(2)产品售后服务流程图(3)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4)产品质量信息登记表(5)产品质量整改意见书
附件1:
售后服务及保证措施
我公司一贯把服务视为产品质量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服务质量是企业的形象和产品质量的延伸。通过优质、热情的售前和售后服务使业主方感到物有所值。加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把“超前服务”、“全过程服务”、“终身服务”贯彻在产品制造、安装、调试和维修的全过程。
1、优质:我公司出厂产品均经严格检验测试,保证产品100%合格。
2、快捷:在接到用户的求助电话,售后服务人员能在4小时内作出答复,省内24小时、省外48小时内到位,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中的问题,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用户的损失。
3、全面:我公司对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售前、售后服务,专业维修人员定期走访用户,随时了解所提供产品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4、售前服务
1)为用户提供全面、详细的设备性能参数,以供设计和使用人员选择参数和推荐产品。
2)根据用户工程的实际情况,主动、热情、诚挚地协助用户合理的选择适用产品。
3)主动向用户介绍公司的售后服务标准和对用户的承诺。4)主动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
5、售后服务
1)及时向需方提供按合同规定的全部技术资料和图纸。有义务在必要时邀请需方参与供方的技术设计审查。
2)严格执行双方就有关问题召开的会议纪要或签定的协议。3)我公司提供的各种产品,按行业贯例质保期为一年。4)根据合同规定和用户要求,我公司提供设备安装所需的技术服务。
5)按需方要求的时间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指导。6)按需方要求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技术的业务培训。
7)接到需方反映的质量问题信息后,在4小时内作出答复,售后服务人员省内24小时、省外48小时内到位,做到用户对质量不满意,服务不停止。
8)对用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意见调查,以此作为考核维修服务质量的标准。
9)公司按用户建立销售档案,追踪产品动态质量。对售后服务实行终身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