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招聘管理体系
XXXXXXXXXX服饰有限公司
XXXXXX服饰有限公司
招聘管理体系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招聘组织管理.................................................................................................................................1 第三章 招聘计划.........................................................................................................................................3 第四章 人员招募.........................................................................................................................................3 第五章 人员选拔.........................................................................................................................................5 第六章 人员录用.........................................................................................................................................6 第七章 招聘工作评估.................................................................................................................................7 第八章 资料存档.........................................................................................................................................7 第九章 附则.................................................................................................................................................7
附件一 招聘流程
附件二 公司内部竞聘管理办法
附件三 公司内部员工“举荐贤才”管理办法 附件四 公司电话招聘话术指导 附件五 公司结构化面试题库 附件六 公司心理素质测评题库
附件七 公司技能岗位测试题库(部门出题)附件八 内部招聘公告及用表 附件九 年度招聘计划表 附件十 人员招聘申请表 附件十一 临时招聘申请表 附件十二 岗位说明书
附件十三 应聘人员信息登记表 附件十四 面试评价表
附件十五 背景调查表及授权书 附件十六 入职手续办理卡
附件十七 员工入职个人信息登记表 附件十八 店铺实习工作安排表 附件十九 员工帮带表 附件二十 店铺实习报告表 附件二十一 转正评估表 附件二十二 招聘月报表
XXXXXXXXXX服饰有限公司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随着人才市场环境快速变换,为满足公司持续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员工招聘管理流程,健全人才选用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人员招聘源于以下六种情况下的人员需求:
1、缺员的补充;
2、突发的人员需求;
3、为确保公司发展和规模扩大所需的人才储备;
4、公司管理阶层需要扩充时;
5、公司组织变革所带来的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6、为了使公司的组织机构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力,而必须从外部导入高层次管理人才和设计开发、策划和营销等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
第三条 原则
坚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先内后外的原则。第四条 归口管理
招聘工作由公司人事部归口管理。第五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人员的招聘管理,但不适用于外聘的专家。
第二章 招聘组织管理
第六条 招聘工作中用人部门和人事部的职责分工:
(一)人事部是招聘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管理;
2、拟定公司招聘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3、拟定公司年度招聘计划(详见附件九)及预算,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4、负责公司职能部门所需人员的招聘工作,负责下属及办事处人事专员的招聘和委派工作;
5、负责权限范围内人员招聘效果的评估;
6、负责简历库的管理工作,实现潜在人才资源共享;
7、负责招聘渠道的开发;
XXXXXXXXXX服饰有限公司
第十四条 招聘工作流程分为如下几个环节:提出人力资源需求、拟定招聘计划、人员招募、人员甄选录用、招聘工作评估,具体详见附件一图所示。
第三章 招聘计划
第十五条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审核:公司各部门每年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编制年度计划时,应同时制订本部门年度人员需求预测,内容包括实现本部门年度目标所需人员总数与结构、现有人员总数与结构、流出人数与方式(辞职、辞退、轮岗等)、流入人数、时间与方式(内招、外招)及其原因分析等;人事部负责对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需求预测进行审核。
(二)公司年度需求预测:人事部综合考虑公司发展、组织架构调整、员工内部流动、员工流失、竞争对手的人才政策等因素,对各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进行综合评估,制订公司年度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三)临时人力资源需求:各部门对于未列入年度预测的人员需求,由部门负责人填写《临时招聘申请表》(详见附件十一),说明未列入年度预测的原因,经中心负责人审核,报董事长审批,人事部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招聘计划
(一)用人部门负责提报《人员招聘申请表》(详见附件十),并按照审批流程逐级签批后交人事部组织实施招聘工作。
(二)人事部负责根据需求和供给预测制订年度招聘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招聘计划应包括招聘岗位、人数及资格要求(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个性品质等);招聘渠道和方式;招聘结束时间和新员工到位时间;以及招聘预算,包括:招聘广告费、交通费、场地费、出差津贴及其他费用等。
(三)公司招聘计划由品牌管理中心负责人审批。
第四章 人员招募
第十七条 招募的来源与方法:
(一)为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公司采取内部招募优先的政策。
(二)在尊重用人部门、应聘员工及其目前所在部门意见的前提下,进行内部招募,为供求双方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
XXXXXXXXXX服饰有限公司
第五章 人员选拔
第十九条 资料审查
公司人事部需根据招聘岗位的要求,对收集到的应聘者个人资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专业技能等,将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剔出,其中适合其他岗位的资料也予以保留,对符合要求的资料由人事部负责进行初试。
第二十条 初试
初试负责人/测评小组根据事先设计的内容对应聘者进行测试,根据测试对象的不同可采取笔试或面试或组合方式,并作好初试记录,初试负责人或综合小组意见,在《面试评价表》(详见附件十四)意见栏中填写面试意见。初试合格者,给予“同意复试”意见,进入复试;初试不合格者,给予“不予考虑”意见,应聘者被淘汰。
第二十一条 复试
复试负责人/测评小组根据事先设计的测评内容对应聘者进行复试,复试一般采用面试方式,并作好复试记录。复试负责人或综合小组意见在《面试评价表》意见栏填写评语及意见。复试意见分为“同意聘用”、“不同意聘用”、“建议考虑其他岗位”三种。
第二十二条 审批
有关责任人(董事长、总经理、各中心副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审批。同意聘用的由人事部负责通知;不同意的淘汰;建议考虑其他岗位者,由人事部与推荐岗位所在部门协调,另外安排面试。
同意聘用人员的薪资由品牌管理中心副总进行审核并报公司签批,形成《新录用员工薪资确认表》(详见附件十),由人事部与拟录用人员进行薪资确认。
第二十三条 报到
同意聘用的应聘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来公司报到,特殊原因需延迟的须向公司提前申请批准。如在通知规定时间内不能报到又未申请延期者,人事部与用人部门沟通确认后可取消其录用资格。
(一)报到需提供如下证件:
1、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两张;
2、身份证、学历及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3、特殊岗位需填写担保书,具体详见《员工担保制度》;
4、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离职证明(需加盖公章)或学校出具的就业报到证;
XXXXXXXXXX服饰有限公司
7、仍在其他企业机构服务,尚未办理离职手续者。
第七章 招聘工作评估
第二十八条 每次招聘活动结束后,人事部均应对招聘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以总结经验,并寻找改进措施填写《招聘月报》(详见附件二十二)。对招聘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成本效益评估:对招聘成本、成本效用等进行评价,如下所示:
单位直接招聘成本=招聘直接成本与录用人数之比,其中直接成本包括:招聘人员差旅费、应聘人员招待费、招募费用、选拔费用等。该指标反映了人力资源获取的成本。
总成本效应=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它反映了单位招聘成本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对总成本分解,分析不同费用产生的效果。
(二)录用人员数量评估:主要从录用比、招聘完成比和应聘比三方面进行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该指标越小,说明录用者素质可能越高。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反映了在数量上完成任务情况。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反映招聘信息的发布效果。
(三)招聘所需时间评估:从提出需求到实际到岗所用时间与用人部门期望到岗时间之比。该指标反映招聘满足用人部门需求的能力。
第二十九条 人事部定期跟踪录用人员的流动情况和工作绩效,对招聘方法进行评估,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八章 资料存档
第三十条 各部门及人事部在完成每个职位的招聘任务后,将所有初试人员的《应聘信息登记表》、个人简历、笔试测试题及填写完毕的《面试评价表》统一归档至人事部,人事部及时进行分类、总结并妥善保存。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的拟定和修改由公司人事部负责,主管人力资源工作的副总初审,报公司董事长批准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公司人事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招聘管理体系
招聘管理体系
(二〇一五年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2 第二章 招聘组织管理...................................................................................2 第三章 招聘计划.........................................................................................3 第四章 人员招募.........................................................................................4 第五章 人员选拔.........................................................................................5 第六章 人员录用.........................................................................................7 第七章 招聘工作评估...................................................................................8 第八章 资料存档.........................................................................................8 第九章 附则................................................................................................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随着人才市场环境快速变换,为满足公司持续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员工招聘管理流程,健全人才选用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招聘 第三条 基本原则
(一)因事设岗原则
(二)公平竞争原则
(三)双向选择原则
(四)效率优选原则
第二章 招聘组织管理
第四条 招聘工作中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分工:
(一)人力资源部是招聘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管理;
2、拟定公司招聘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3、拟定公司招聘计划及预算,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4、负责公司职能部门所需人员的招聘工作;
5、负责权限范围内人员招聘效果的评估;
6、负责简历库的管理工作,实现潜在人才资源共享;
7、负责招聘渠道的开发;
8、负责结构化面试题库的管理。
(二)用人部门是本部门人员招聘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方,其主要招聘职责如下:
1、拟定并完善《岗位说明书》和拟订本部门《人员需求计划》,明确岗位职责及岗位任职条件,积极参与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
2、提出包含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的岗位需要计划;
3、积极搜寻公司内外部符合条件人选,并向人力资源部门推荐;
4、配合人力资源部的安排,参与本部门所需人员的联合复试;
5、面试中负责对应聘人员的业务技能能力的考察判断,并认真做好评估记录;
第五条 人事部负责各部门所有人员的招聘组织。
第六条 公司人事部在招聘前分别负责组织用人部门根据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进行测评内容的设计。
第七条 公司主管级以下(不含)员工由人事部组织,人事部负责初试,用人部门经理负责复试,初试和复试均合格者,报总经理审批。
第八条 部门经理、主管及财务岗位招聘和录用,均需报公司人事部备案,公司人事部若发现聘任不当的行为,经公司及总裁同意,可建议改正。
第九条 公司总监级招聘由人事部负责组织,人事部负责初选,人事部经理负责初试,主管副总或中心总监负责复试,初试和复试均合格者,报总裁审批。
第十条 公司副总级以上招聘由人事部负责组织,人事部负责初选,总经理负责复试,初试和复试均合格者,报董事长审批。
第十一条 公司经理级以上岗位、财务负责人的录用由人事部协助进行资格审查和背景调查。
第十二条 对公司经理级以上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测试时,由人事部主导,组织相关负责人组建初试、复试测评小组。
测评小组的组建原则: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气质互补、性别互补、年龄互补。
第十三条 招聘工作流程分为如下几个环节:提出人力资源需求、拟定招聘计划、人员招募、人员甄选录用、招聘工作评估。
第三章 招聘计划
第十四条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审核:公司各部门每年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编制计划时,应同时制订本部门人员需求预测,内容包括实现本部门目标所需人员总数与结构、现有人员总
数与结构、流出人数与方式(辞职、辞退、轮岗等)、流入人数、时间与方式(内招、外招)及其原因分析等;人事部负责对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需求预测进行审核。
(二)公司需求预测:人事部综合考虑公司发展、组织架构调整、员工内部流动、员工流失、竞争对手的人才政策等因素,对各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进行综合评估,制订公司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三)临时人力资源需求:各部门对于未列入预测的人员需求,由部门负责人填写《临时招聘申请表》,说明未列入预测的原因,经中心负责人审核,报总裁审批,人事部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招聘计划
(一)用人部门负责提报《人员招聘申请表》,并按照审批流程逐级签批后交人事部组织实施招聘工作。
(二)人事部负责根据需求和供给预测制订招聘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招聘计划应包括招聘岗位、人数及资格要求(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个性品质等);招聘渠道和方式;招聘结束时间和新员工到位时间;以及招聘预算,包括:招聘广告费、交通费、场地费、出差津贴及其他费用等。
第四章 人员招募
第十六条 内部招募
为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在尊重用人部门、应聘员工及其目前所在部门意见的前提下,进行内部招募,为供求双方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
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有推荐法(经本部门负责人推荐)、公告法(使全体员工了解空缺岗位,并通过竞聘选拔)等;
第十七条 外部招募
公司外部招募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员工推荐:公司鼓励员工推荐优秀人才,由人事部本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按程序考核录用。
(二)媒体招募:通过大众媒体、专业刊物广告、相关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查阅网上应聘人员情况,建立公司外部人才库,根据需要考核录用。
(三)招聘会招募:通过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招募。
(四)校园招募:每年春、秋季公司将招聘信息及时发往有关学校就业办公室,并有选择地参加专业对口的院校人才交流会,发布招聘信息并进行招聘活动。
(五)委托猎头公司、中介招募:公司部门经理级以上管理人员均可委托猎头公司招募。
第十八条 招募信息的发布
招募信息发布时间、方式、渠道与范围根据岗位要求确定。
(一)招聘广告:
1、招聘广告的设计原则:广告要吸引潜在应聘者的注意,使潜在应聘者对空缺职位产生欲望,并马上采取行动,招聘广告应与公司整体形象一致。
2、招聘广告的责任人:招聘广告由公司人事部提出要求,由公司设计部制作,经总裁审批后执行。
3、招聘广告的形式:根据需要采取《内部招聘公告》、招聘现场海报、公司形象宣传资料、媒体广告等一种形式或多种组合。
(二)信息发布范围:由招募对象的范围决定。
(三)信息发布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招聘信息尽早发布。第十九条 应聘者提出申请
(一)应聘者向人事部提出应聘申请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一是通过招聘专线提出申请;二是直接填写《应聘信息登记表》;三是通过电子邮件提出申请;对于招聘会会场应聘人员,可由人事部以电话、短信或Email形式发出面试通知。
(二)应聘者面试时需向人事部提供《应聘信息登记表》且注明应聘职位。
第五章 人员选拔
第二十条 资料审查
公司人事部需根据招聘岗位的要求,对收集到的应聘者个人资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专业技能等,将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剔
出,其中适合其他岗位的资料也予以保留,对符合要求的资料由人事部负责进行初试。
第二十一条 初试
初试负责人根据事先设计的内容对应聘者进行测试,根据测试对象的不同可采取笔试或面试或组合方式,并作好初试记录,在《面试评估表》意见栏中填写面试意见。
第二十二条 复试
复试负责人根据事先设计的测评内容对应聘者进行复试,复试一般采用面试方式,并作好复试记录,在《面试评价表》意见栏填写评语及意见。
第二十三条 审批
有关审批人(总裁、总经理、副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审批。同意聘用的由人事部负责通知;不同意的淘汰;建议考虑其他岗位者,由人事部与推荐岗位所在部门协调,另外安排面试。
同意聘用人员的薪资由人事部、用人部门进行审核并报公司签批,由人事部与拟录用人员进行薪资确认。
第二十四条 报到
同意聘用的应聘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来公司报到,特殊原因需延迟的须向公司提前申请批准。如在通知规定时间内不能报到又未申请延期者,人事部与用人部门沟通确认后可取消其录用资格。
(一)报到需提供如下证件:
1、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两张;
2、身份证、学历及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3、特殊岗位需填写担保书;
4、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离职证明(需加盖公章)或学校出具的就业报到证;
5、对于内部招聘的员工,批准录用后应在一周内做好工作移交,并到人事部办理调动手续,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新部门报到。
(二)新入职员工填写《员工入职个人信息登记表》;
第六章 人员录用
第二十五条 录用
人事部应在审批确认后,及时向拟录用人员告知。
应聘人员报到后,签订劳动合同并约定试用期1-3个月,成为公司试用员工。员工必须保证向公司提供的资料真实无误,若发现虚报或伪造,公司有权将其辞退。
第二十六条 试用
新员工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内享受试用期待遇。人事部需与试用期员工及时沟通工作情况并形成《员工转正评估表》,用人部门和人事部应对试用期内的员工进行考核鉴定。试用期满未达到合格标准,公司人事部与用人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延期转正或辞退,延期时间最长不超过两个月。
第二十七条 转正
试用期满合格,填写《员工转正申请表》及述职报告,办理转正手续。同时人事部与用人部门对述职进行综合评估应完成以下工作:
1、为转正员工定岗定级,提供相应福利待遇;
2、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帮助、咨询、建议。
第二十八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聘为公司员工:
1、曾经被公司开除或擅自离职者;
2、被剥夺公民权利者;
3、对于资历(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业资格等)不符合者、伪造证件者、冒用他人证件者;
4、对经体检健康状况不符规定者(对员工体检情况应严格保密);
5、未满十八周岁;
6、与上一家公司存在经济纠纷、劳动纠纷或拖欠公款尚未清偿者;
7、仍在其他企业机构服务,尚未办理离职手续者。
第七章 招聘工作评估
第二十九条 每次招聘活动结束后,人事部均应对招聘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以总结经验,并寻找改进措施填写《招聘月报》。对招聘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成本效益评估:对招聘成本、成本效用等进行评价,如下所示: 单位直接招聘成本=招聘直接成本与录用人数之比,其中直接成本包括:招聘人员差旅费、应聘人员招待费、招募费用、选拔费用等。该指标反映了人力资源获取的成本。
总成本效应=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它反映了单位招聘成本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对总成本分解,分析不同费用产生的效果。
(二)录用人员数量评估:主要从录用比、招聘完成比和应聘比三方面进行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该指标越小,说明录用者素质可能越高。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反映了在数量上完成任务情况。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反映招聘信息的发布效果。
(三)招聘所需时间评估:从提出需求到实际到岗所用时间与用人部门期望到岗时间之比。该指标反映招聘满足用人部门需求的能力。
第三十条 人事部定期跟踪录用人员的流动情况和工作绩效,对招聘方法进行评估,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八章 资料存档
第三十一条 各部门及人事部在完成每个职位的招聘任务后,将所有初试人员的《应聘信息登记表》、个人简历、笔试测试题及填写完毕的《面试评价表》统一归档至人事部,人事部及时进行分类、总结并妥善保存。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本制度实施后,以往执行的其它各类劳资管理规定、制度中凡与本制度有不一致之处,均以本制度为准。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所未规定的事项,按公司原有关规定执行。未尽事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招聘管理体系搭建简述
招聘管理体系设计6步骤
第一步:
招聘计划的制定:
1、人力资源规划与需求分析。
2、内外部招聘计划制定方法与流程。
3、人员需求分析。
4、招聘工作方案。
5、内部竞聘方案。(最后需形成《招聘计划制定流程》、《人员缺口分析模型》)
第二步:
招聘渠道管理:
1、招聘渠道分析。
2、招聘渠道评价。
3、招聘渠道选择。
4、招聘渠道管理。
5、招聘信息库建立与维护。(最后需形成《招聘渠道分析报告》)
第三步:
人员测评体系设计:
1、任职资格体系。2测评工具选择。
3、测评试题库。
4、测评工作手册。
6、测评工作计划。
7、聘用决策机制。(最后需形成《任职资格体系》《测评作业指导》《测评工作计划》)
第四步:
入职辅导机制:
1、职业导师制。
2、入职引导与新员工同化。
3、试用期综合评价。
4、转正管理制度。(最后需形成《职业导师制度》《员工同化流程》《试用期综合评价制度》)
第五步:
招聘后评估:
1、招聘渠道评估。
2、测评工具评估。
3、选聘效果评估。
4、招聘工作综合评估。
5、改进方案。(最后需形成《招聘工作评估机制》)
第六步:
撰写招聘制度:
1、招聘工作原则。
2、组织形成于权责。
3、招聘步骤与流程。
4、招聘决策。
5、试用期管理。
6、招聘后评估。
7、招聘改进等。(最后需形成《招聘管理制度》《内聘管理方法》)
第四篇:保密制度公司管理体系
保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公司保密工作的管理,防范和杜绝各种泄密事件的发生,维护公司正常经营管理秩序,保障公司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总公司及直属公司全体员工,每个员工均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和制止他人泄密的权利。
三、保密范围和密级划分
公司秘密指涉及公司利益、依照一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1、密级划分
公司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1)绝密级:是最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给公司造成特别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
2)机密级:是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
3)秘密级:是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
2、保密范围
公司秘密包括下列事项: 1)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
3)公司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重要会议记录;4)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5)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6)公司的管理策略、客户信息、货源情报、产销策略;7)公司技术水平、技术力量、技术潜力、产品动向;8)公司持有、掌握的厂家技术资料、光盘、书籍、文档;9)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10)公司员工的人事档案、工资、奖金及相关资料;11)其他经公司确认应当保密的事项。
一般性决定、决议、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资料等内部文件不属于保密范围。
3、公司密级的确定
1)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和利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为绝密级;
2)公司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公司经营情况、厂家技术资料为机密级;
3)公司合同、协议、人事档案、工资、奖金、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营业执照及相关证件为秘密级。
4、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由起草公司或部门依据本制度第三项“保密范围和密级划分”中的第1条密级划分、第3条公司密级的确定的规定标明密级,并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届满,除要求继续保密的事项外,自行解密。
四、保密管理
1、知晓范围
1)公司秘密(绝密、机密、秘密)总公司副/总经理有权全部知晓;2)绝密级只限总公司副/总经理指定的人员知晓;
2)机密级只限负责该项工作的主管人员以及该主管人员认为必须知道的人员知晓;
3)秘密级只限相关人员知晓。
2、保管备份
1)绝密级资料原则上不允许摘抄或复制,确需摘抄或复制者须经总公司副/总经理批准;2)机密级、秘密级资料需经子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摘抄或复制;3)保密资料不得私自复制,复印件应视同原件管理;3)公司证件需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复印或借出;
4)公司指派专人负责秘密文件、资料的保管,并采用相应的保密措施;6)若发现或发生泄密情况,应立即向领导报告,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五、责任与奖惩
1、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对有关部门或人员给予奖励:
1)及时举报泄密事件,且避免可能由此造成公司损失的;
2)非责任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泄密造成损失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对有关部门或人员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1)泄露公司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2)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3)违反本制度规定,为他人窃取、刺探、收买或提供公司秘密的;4)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
3、奖惩具体标准参照《员工奖惩管理制度》执行。
六、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七、本制度的解释归行政部所有。
合肥鸿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一月十日
第五篇: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目的对生产产品的工作现场进行管理,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环境的条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创造条件。范围
适用于与公司产品质量有关的办公场所、生产现场、车间、仓储和厂房区域等工作环境的控制管理。职责
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相关生产现场、办公场地、厂房区域等的工作环境执行、维持和管理。工作程序
4.1 为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对人员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绩效/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的业绩,各单位、部门应对产品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生活的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划。
4.2 各单位、部门应识别和确定对产品质量及其实现过程有影响的工作环境,并按照工艺要求,对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划。
4.3 各单位、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确定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确定并提供必须的作业场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应包括:
4.3.1 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公司内人员的潜力;
4.3.2 设备设施的管理,并力求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4.3.3 提供适宜的劳保和防护用品;
4.3.4 工作场所的位置;
4.3.5 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4.3.6 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
4.3.7 卫生、清洁度、噪声、振动、防静电和污染。
4.4 工作环境区域划分:
各单位、部门根据各单位内部实际的工作区域使用情况划分内部各部门的工作环境责任区域,明确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并赋予其职责和权限。
4.5 工作环境的维护
各区域负责人负责对工作环境进行保持维护以达到生产经营的需要,可通过使用看板管理、目视管理、定置管理和7S管理等各种方法实现。
4.6 工作环境的监督检查
各单位、部门根据各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照前期策划的工作环境要求对其内部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事项按相关程序文件要求由缺失责任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对其执行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确认、验证,直至其符合规定要求。
4.7 工作区域环境要求
工作区域环境要求应符合《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 7009-2013)要求,主要包括:
4.7.1 通道的环境要求:
a)通道宽度要求:
1)人行安全通道宽度宜大于0.8,分割线应清晰、准确;
2)车行道宽度应大于3.5m;
3)专供叉车通行的单行道应大于2m。
b)通道规划的颜色要求:
1)通道线颜色:黄色;
2)通道线表示法:用黄色胶带粘贴或黄色油漆涂刷。
c)通道的其它要求:
1)尽量避免弯角,考搬运物品的方式采取最短距离;
2)通道的交叉处尽量使其直角;
3)左右视线不佳的道路交叉处尽量予以避免;
4)在通道上不可停留和存放任何物品;
5)要时常保持通道地面干净,有油污时应立即清除;
6)安全出口必须畅通,不可堵塞,并且要有“安全出口”标示。
4.7.2 工作场所的环境要求:
a)使用清扫工具定时清扫工作场所的地面、塑料板、工作台、机器设备、测量设备等;
b)工作场所内不可放置3日内不使用的物料;
c)易损零件、产品或材料应将其置于容器或存放设施内,不可直接将其置于地面上,并且对其要有一定的标识;
d)零件、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不可掉于地上;
e)经常清理地面,使其清洁、干净,不可有油渍(油污)或水渍;
f)消防栓、配电柜与公告栏前均不可有障碍物;
g)工作场所内不可有“没有必要”的架子或障屏影响现场的视野;
h)车间现场车行道、人行道及安全通道要畅通,地面应平整无破损;
i)地面、墙壁、工具箱内外,工作台上下,机床内外均需保持整洁,无散落套圈,机床周围不准放置与本机台无关的物品;
j)检测仪器、器具、标准件应放置有序,位置适当,便于使用和操作,防止变形和工序磕碰伤;
k)工位器具(工具箱、工作台、在制品塑料/筐板等)均需按规定位置摆放,不能超出规定的标准线;
l)工序间产品要摆放整齐,在加工摆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受损,并及时交检;
m)生产现场严禁吃零食,吃饭,看书刊杂志,不准将雨具带入生产车间;
n)厂区内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o)生产现场不准穿拖鞋,不准穿高跟鞋,穿好工作服,不可放置私人物品(可在某区域集中放置);
p)对暂时不用的物品,全部清理出生产现场。
4.7.3 工作区域的标示要求:
a)区域线的颜色规定:
1)合格区:绿色油漆或绿色胶带,5cm宽;
2)不合格区,可疑品区或安全警戒线: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5cm宽;
3)待检验区域、定位线或通道线等:黄色油漆或黄色胶带,5cm宽;
4)办公区、工作区、作业区域,待作业品区域等:白色油漆或白色胶带,5cm宽。
b)区域定义:
1)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2)不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不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存放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3)可疑品区:指专用来存放因无标识或标识不完整而无法辨别产品名称种类或无法明确产品状态(合格或不合格)之产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4)待检验区:指专用来存放等待本制程检验员检验的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需要所而定;
5)暂存放区:指因需流入下一流程或等待电梯或等待出货等物品暂时存放的区域,暂放时间限为一周内,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6)×作业区:指某一流程正在或即将作业的区域,如进货检验区等,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7)×放置区:指用来定位某些非质量体系类物品的区域,为了现场的整体美观,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如清洁用具放置区、文件柜放置区、报废产品放置区等。
4.7.4 仓库、储存室的环境要求:
a)仓库、储存室须有管理责任者的标示,仓库、储存室管理员对所保管的物品应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领发作业,并确保其“帐、物、卡一致”;
b)光线的照明亮度应适适宜,且仓库、储存的区域应通风、不积水、不潮湿、干净、整齐;
c)必要时,仓库、储存室需有贮存平面布置图标示,其内储存、存放的物料、材料等应以标签、标识牌等作明确的标识;
d)仓库、储存室存放的物品、材料如以纸箱储存,须有叠放高度的限制;
e)对仓库、储存室所存放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危险物品、化学药品等储存须以明显的标识牌进行标示,并对其予以隔离、防潮及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措施;
f)贮存区或其料架上不允许有好几种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
g)按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定期对仓库、储存室等内材料进行盘点和检查,清理呆料和已经生锈变质过期的材料;
h)贮存区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
i)已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贮存区内或其料架上。
4.7.5 图纸、合同资料及文件/资料等管理的环境要求:
a)图纸、合同资料及文件/资料等须有管理规定:如编号、目录、存放处定位;
b)图纸、合同资料及文件/资料等须有专用的文件柜,并有管理责任者之标示;
c)文件档案实行目视管理,让人能随时使用;
d)图纸、合同资料及文件/资料等保管须有目录、有次序、且整齐,让人很快能使用;
e)个人资料(卷宗)不可放在共用文件柜内。
4.7.6 机器设备(包括测量设备)的环境管理要求:
a)生产现场各单位的机器设备摆放必须整齐、干净;
b)建立机器、设备的责任保养制度(包括:机器、设备的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制度),并定期检查机器、设备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空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每一台设备都要有保养记录,设备使用者及管理者均需作明确标示;
c)建立机器、设备的操作指导书,要求所有人员按规定对机器、设备进行操作,并扫除一切异常现象;
d)不可有短期内(二周内)不使用之设备存放于生产现场,如有则需以“停用”等标牌进行标识。
4.7.7 实验室工作环境管理要求
a)实验室必须按防火、防灾害事故的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室负责人为责任人的管理机制;
b)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使用,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定,动力电源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c)定期检查仪器设备,保持仪器设备性能良好,贵重仪器设备应设专人负责妥善管理;
d)实验室内非因工作需要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注重防火防爆;
e)实验室门锁钥匙要落实专人管理,严防丢失、配制。严禁挪用、损坏实验室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f)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工作结束后,关闭所有用电设备、设施,注意关好门窗,方可离人。
4.7.8 用电安全管理
a)配电房管理
1)非有关人员不得进入配电房;
2)高压电房只准合格电工操作,并严格按照电工操作规程进行,经常监视变电房和低压室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生故障由电工处理;
3)变电室接地检查每年自行进行一次。避雷器每年请指定认可机构检测一次;
4)配电房操作,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
b)生产过程用电管理
1)每台生产设备开机送电前,要检查所开设备是否正常。如正常可以合闸送电;
2)设备使用完毕,长期不用或下班时,要断开电源开关;
3)有接地要求的设备,使用前一定要接地,使用者要经常检查接地线两端接触金属的情况;
4)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要立即通知电工,不得私自处理;
5)屏柜调试过程中应按照要求将屏柜接地。
4.7.9 饮食管理要求
a)地面、台面、用具及就餐环境管理要求
1)每天工作结束应及时打扫地面、地沟、台面,不留死角;
2)定期对食堂各个功能间进行彻底清洁大扫除,包括:墙面、地面、餐饮具、公用具、案台面、冰箱(柜)内外壁等,保持干净整洁,特别是放假结束后的食堂清洁卫生;
3)餐桌应当餐前擦净,餐后除油清洗干净,桌面、桌腿及各部位无灰尘、无油腻感。应当有专用于擦餐桌的抹布,抹布应当保持干净,定期更换;
4)餐厅地面、墙壁、门窗、灯具、暖气、空调机清洁整齐;
5)餐厅安装灭蝇灯、紫外线灯、门帘、风幕及其他防菌、防蝇、防鼠、防尘等措施;
6)使用的各种工具、容器或机械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摆放整齐,放于原位;
7)配餐过程快餐公司职工服装要求整洁,挂胸牌,戴帽子、口罩、手套;
8)运餐车辆要求清洁,盛装饭、菜、汤的器具必须加盖或用保鲜薄膜包裹,严禁人货混载;
9)全体员工就餐时应保持就餐环境的清洁卫生;
10)各加工产生的废料、废弃物及泔水等应存放在加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运走,清理后的垃圾桶应里外清洁不遗留食物残渣;
11)饭菜留样48小时,每份重量不低于150克;
12)伙食管理委员会成员参与日常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与监督。
b)食品采购和储存管理
1)应当严把食品、原材料采购关。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原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并记录。要相对固定食品、原材料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和便于监督;
2)严禁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3)设立专职仓库保管员,要严格食品入库登记制度。食品入库验收时要检查食品质量、卫生状况、数量、索取有效证件(票记要与食品批号相符);
4)贮存食品、原材料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等;贮存食品、原材料的场所应当通风良好;
5)储藏的食品应隔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列整齐。库内不得存放变质、有臭味、污秽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6)储藏场地,要通风良好,温湿度低,门窗、地面、货架清洁整齐;
7)食品储存过程中应采取保质措施,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切实做好质量检查与质量预报工作,及时处理有变质征兆的食品。
c)饮用水安全管理
1)运营保障中心负责对公司内茶水间的开水器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清洗,并做好记录;
2)运营保障中心负责对公司生活水箱内的水一年换水两次,并保存相关记录;
3)运营保障中心负责对公司生活水箱内的水质每年做好水质化验,并保存化验记录。
4.8 工作环境管理的实施
4.8.1 各单位上班工作前及下班生产结束后,须对其工作区域地面、工作(办公)桌内外、机器设备(包括测量设备)、物料存放区、废料箱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扫,并在工作过程中随时保持工作区域环境整洁有序。
4.8.2 必要时,各单位工作区域的环境可以设专人每天进行清扫。
4.8.4 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不合格品及其他生产废料等必须整齐放置于指定区域,并对其进行标识,严禁将其凌乱堆放,其具体按公司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4.8.4 生产所需要的推车、电瓶车、叉车等各类转运工具必须分类停放到存放区,不得随意乱停、乱放。
4.8.5 各单位建立工作环境监督检查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记录
无
国 电 南 京 自 动 化 股 份 有 限 公 司修 改 记 录文件名称: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序号 | 版本号 | 修改状态/日期 | 文件更改申请表号 | 审核人/日期 | 批准人/日期 | 文件更改说明 |
B | 换版/2013.11.10 | YG-2013-001 | 王荣兴/2013.11.10 | 张言苍/2013.11.10 | 成套文件进行换版 | |
C | 换版/2018.01.08 | YG-2018-001 | 王荣兴/2018.01.08 | 郭效/2018.01.08 | 成套文件进行换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