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时间:2019-05-14 13:4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第一篇: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 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 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压角章 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拦腰章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钤印的艺术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

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风格一致

印 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四、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一 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没有质地细腻厚重光洁的印泥,就不能将其风神充分地显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为逊色。一般说,大字多用殷红印泥。小字多用朱红印泥。尤其在 字帖黑底上钤印,则必须用朱红印泥。清朝以来红色加重,甚至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更有讲究者,钤盖一遍,惟恐其色过浅,遂重盖一 遍,以增其厚重。当然需相重如一,这只能借助印规才能办到。钤印时下面的垫物,可用胶皮或其他较软物,但不能过软,过软易失印迹。

印 泥的材料是由朱砂、油脂和艾绒三者混合一起组成的。朱砂质重、油脂质轻,若长期不调和,两者会分离,朱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结变质,不好使用。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用骨制的桨(不可用金属制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匀和。翻拌时,要顺一个方向,不要来回倒。印泥要经常保持清洁。印章蘸泥前,应先揩擦干净;特别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笔道内的石屑,以免污染印泥。蘸泥时,用力不宜过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揿,可顺印泥的丝缕,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几 次,使印泥均匀地沾在印面上。钤盖时,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匀,勿动摇,勿偏重一侧或一角,这样,钤印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印章的材料有多种,常用的价格又能接受的有寿山、青田等普通石料。高档也有鸡血、田黄等等。溧阳周城芦荡有一种叶腊石,就是一种刻印材料,市面上也有称溧阳石的。如有机会,可以找些来试试。印章的艺术作用。

第二篇:书法作品落款及印章使用常识

书法作品落款及印章使用常识

一、书法作品落款的基本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一)落款的格式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二)上(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1.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2.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刻作、刻石、刊石、治石、篆刻、记、制、刊

(三)落款的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在书画或某方面有专长者)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贤)弟

老师对学生:学(贤)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

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四)落款时间的写法

落款用农历(阴历),则全是农历;用阳历则全用阳历。传统内容不宜用阳历。从左开始书写,落款在右;从右开始书写,落款在左。

(五)落款时时季的雅称: 【农历一月】

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华岁、岁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初月、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春王、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

【农历二月】

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夹钟、仲钟、仲春、仲阳、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竹秋、花朝 【农历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笋月、姑洗、桃浪、雩风、五阳月、桃季月、花飞月、小清明、竹秋 【农历四月】

乏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得鸟羽月、花残月、仲侣、纯阳、纯乾、正阳月、和月、麦秋月、麦候、麦序、六阳、樤隆⒚蜂 【农历五月】

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月不见月、吹喜月、皋月、蕤宾、榴月、端阳月、暑月、鹑月、鸣蜩、夏

五、贱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农历六月】

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 【农历七月】

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 【农历八月】

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桂月、叶月、秋风月、酉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柘月、雁来月、中律、四阴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农历九月】

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祢觉月、菊开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残秋、凉秋、素秋、五阴月、穷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 【农历十月】

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神无月、拾月、时雨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 【农历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 【农历十二月】

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殷正、清祀、冬素

二、书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

(一)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1.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 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拦边章.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压角章.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拦腰章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2)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三)钤印的艺术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

1、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4、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5、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

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四)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一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没有质地细腻厚重光洁的印泥,就不能将其风神充分地显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为逊色。一般说,大字多用殷红印泥。小字多用朱红印泥。尤其在字帖黑底上钤印,则必须用朱红印泥。清朝以来红色加重,甚至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更有讲究者,钤盖一遍,惟恐其色过浅,遂重盖一遍,以增其厚重。当然需相重如一,这只能借助印规才能办到。钤印时下面的垫物,可用胶皮或其他较软物,但不能过软,过软易失印迹。印泥的材料是由朱砂、油脂和艾绒三者混合一起组成的。朱砂质重、油脂质轻,若长期不调和,两者会分离,朱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结变质,不好使用。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用骨制的桨(不可用金属制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匀和。翻拌时,要顺一个方向,不要来回倒。印泥要经常保持清洁。印章蘸泥前,应先揩擦干净;特别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笔道内的石屑,以免污染印泥。蘸泥

时,用力不宜过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揿,可顺印泥的丝缕,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几次,使印泥均匀地沾在印面上。钤盖时,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匀,勿动摇,勿偏重一侧或一角,这样,钤印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印章的材料有多种,常用的价格又能接受的有寿山、青田等普通石料。高档也有鸡血、田黄等等。溧阳周城芦荡有一种叶腊石,就是一种刻印材料,市面上也有称溧阳石的。如有机会,可以找些来试试。

转于

第三篇:书法作品创作基本知识(上)

书法作品创作基本知识(上)

书法作品创作基本知识书法作品格式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另一篇文章的补充楹联 是刻在木柱上,古代房屋两旁门柱上多有对联,今之庙宇中最常见。作法,写法皆相同,只是质料与位置不同而称楹联。横披 又称横幅。宋人米芾,又称门楣,是因多悬於门上之空位。近代因不便於悬挂,皆改装成镜片式,可以防潮。匾额 又称匾头。多刻在木板上,悬挂在门之正面,但亦可挂在墙上。独屏 可单独成一系统,亦可单独悬挂断(成立轴)但内容上有先後次序,如写四季春,夏,秋,冬,则应按次序悬挂之有写四体亦可不按固定次序悬挂。通屏 是不可分开悬挂,因第一幅到最後一幅是相联贯的,因之多称通景,皆相通,必须依顺序一幅接一幅的挂起,才算完整的一幅。团扇 其种类很多,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圆角形及葫芦形等。摺扇 因便於收藏,携带方便,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尤其面上可书可画,为酬答最好工具,为古人留下不朽作品。长卷 又称手卷,书画长幅,可以卷起,以便收藏或携带者。册页 因卷轴或长卷阅读不便。在唐时有人将长卷切割装成单幅叶子,再将连接成册页,多为台萱四开以下,以八至十六开为多。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中堂 不能单独悬挂,必定配有对联,多悬於正厅中央,所以称为中堂,在裱褙上它在下垂两边要加轴头。⒌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补充:条幅 又称条山,长条,直幅等,可以单独悬挂,在裱褙时下垂两边是平齐,不加轴头。比中堂小,窄,一般是使用四尺整张直叠对开。⒍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⒎扇面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书法传统创作 样式的落款与钤印 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最后盖章。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用印的忌讳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⒉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书法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⒉二月:仲春、仲阳、仲钟;⒊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蚕月;⒋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维夏、槐夏、余月、清和月;⒌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⒍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极暑、且月;⒎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兰月、凉月、相月;⒏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壮月;⒐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咏月、玄月、穷秋;⒑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阳月、坤月、吉月、良月;⒒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畅月;⒓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穷冬、严冬、严月、嘉平月、腊月、除月。

中国书画宣纸尺寸 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长×宽)(单位:CM)⒈三尺全开:100×55(标准三尺)⒉大三尺:100×70(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⒊三尺加长:136×50⒋三尺横批:100×55(标准三尺)⒌三尺单条(立轴):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⒍三尺对联: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⒎三尺斗方:50×55(标准三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二、四尺宣纸——规格为138×69(长×宽)(单位:CM)⒈四尺全开:138×69(标准四尺)⒉四尺横批:138×69(标准四尺)⒊四尺单条(立轴):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⒋四尺对联: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⒌四尺斗方:69×68(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⒍四尺三开:69×46(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⒎四尺六开:46×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1/2)⒏四尺四开:69×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1/2)⒐四尺八开:35×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4,宽度1/2)

三、五尺宣纸——规格为153×84(长×宽)(单位:CM)⒈五尺全开:153×84(标准五尺)⒉五尺横批:153×84(标准五尺)⒊五尺单条: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⒋五尺对联: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⒌五尺斗方:77×84(标准五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四、六尺宣纸——规格为180×97(长×宽)(单位:CM)⒈六尺全开:180×97(标准六尺)⒉六尺三开:6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⒊六尺对联:180×49(标准六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⒋六尺斗方:9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五、七尺宣纸——规格为238×129(长×宽)(单位:CM)⒈七尺全开:238×129(标准七尺)

六、八尺宣纸——规格为248×129(长×宽)(单位:CM)⒈八尺全开:248×129(标准八尺)⒉八尺屏:234×53⒊八尺斗方:124(cm)×124(cm)

七、一丈二尺宣纸——规格为367×144(长×宽)(单位:CM)⒈一丈二尺:367(cm)×144(cm)⒉大一丈二斗方:180(cm)×142(cm)⒊小一丈二:360(cm)×96(cm)

八、一丈六尺宣纸——规格为503×193(长×宽)(单位:CM)⒈一丈六尺:503×19

3九、一丈八尺宣纸——规格为600×248(长×宽)(单位:CM)⒈一丈八尺:600×248 中国字画论尺卖大中小这里的说的“尺”是指平方尺,一尺等于33.3厘米。为什么不叫平方尺而叫“尺”?这和宣纸的规格有关。宣纸的规格有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比如:四尺纸的规格是长四尺宽二尺,面积为八平方尺。把四尺纸对裁,就叫斗方,是四平方尺。都知道买布卖布论尺,不知从何年何月始,卖字画也这样计算了。双羊京楂毛笔尺寸大号京楂 笔头直径:33.0MM 笔头出锋:114.0MM二号京楂 笔头直径:30.0MM 笔头出锋:109.0MM三号京楂 笔头直径:27.2MM 笔头出锋:103.0MM四号京楂 笔头直径:24.2MM 笔头出锋:97.00MM五号京楂 笔头直径:22.0MM 笔头出锋:92.00MM六号京楂 笔头直径:20.0MM 笔头出锋:87.00MM

第四篇:书法作品推荐

张首罡,1952年生,甘肃灵台县人,从一九九七年以来,有上百幅作品

和艺术简历,刊登在国家级大型书画刊物之中,并被电视台和知名报刊作了报道,简历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和《世界人物辞海》,在甘肃中医学院,2012年5月,兰大、交大、政法学院、西北师大联合举办的书画摄影展,本人作品得到省美协主席的好评,并将作品在四校巡展,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第五篇: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

漫话精致绝伦的书法艺术一字行天下【书法园地】朱 毅 江 行 楷张 鸿 宾 书 法 作 品石文生书法作品欣赏漫话精致绝伦的书法艺术

苏轼《洞庭春色赋》“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沈尹默

中国书法艺术之所以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独响,并且能够千古绝唱,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成为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书法艺术言简意赅的笔墨线条背后,蕴涵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不绝于缕的文化。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

中国书法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现代考古发现,距今约5000至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在文字创始的契刻阶段,先民们在刻下远古的图画文字时,就不仅仅注重文字的记事功能,还有意识地作出修饰,强调文字的美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书法艺术的历史与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步。

在接下来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宗法社会,书法艺术也伴随着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各种书体的发展。到唐初,书体的形成臻于成熟和稳定,中唐以后,中国书法从书体的变化演进发展到了一个注重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自觉时期。书法艺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它又不同于其他的纯艺术,它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以文字为载体,大多数时候具有艺术之外的实用目的。因此对后人而言,书法艺术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深层的历史、文化价值。事实上,书法艺术一直以来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因此,书法艺术的历史,即从一个角度折射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学习书法艺术,必然也会相应地了解到其背后更广阔的中华文明史背景。

例如,欣赏甲骨文,除了审美的愉悦,还能透过文字了解殷商时代人们的活动;欣赏作为大篆代表作的青铜铭文,可以了解周代部族之间的征战、受封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欣赏宋代以降的文人书法,可以感受艺术家诉诸笔端的才情逸致。苏轼《寒食帖》书法艺术体现了“贵中尚和”的中国文化精神。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主张“贵中尚和”。在儒家看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孔子强调了重和去同思想,要求君子一方面以“和为贵”,一方面又要把握和坚持“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

书法艺术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整齐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即所谓“和而不同”。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所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段精辟的论述正是儒家“贵和尚中”的思想的在书法艺术中的具体表达,也是每一位书家穷其毕生精力想追求的境界。具体到每一件作品,笔画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在注重个体存在的同时,要兼顾整体的和谐。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王铎的行草书作品,单个的字表现出倾倒险绝、剑拔弩张的态势,但整幅作品字与字之间的险峻彼此呼应,反而形成了摇曳多姿的中和之美。可见,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书法艺术反映儒道互补、刚柔相济的精神。

儒家思想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而道家与儒家的刚健截然相反,主张阴柔。老子《道德经》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相传孔子问教于老子,老子“大音希声”,一言不语,只张开掉了牙的嘴,伸出舌头,向孔子示意齿亡而舌存,告诫孔子以柔胜刚的道理。中国书法艺术兼受儒家阳刚之美和道家阴柔之美的影响,二者兼而有之。书法艺术不仅追求笔画的刚健有力,也强调笔画的刚柔相济。世人给王羲之书法以极高的赞誉,谓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一评价正体现了书法艺术刚柔相济的美学标准。

这种刚与柔的审美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侧重。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受晋代士人虚静无为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

而在清代,由于满族入主中原,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异族统治的抑郁愤懑情结,文人满腔的抱负转移到学术考据和艺术追求,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康有为、梁启超的书法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既有雄强浑穆之气象,又有意态潇洒之奇逸,刚中带柔。颜真卿《祭侄稿》书法艺术体现中国虚实结合的哲学思想。道家的虚静无为、虚实相生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道家虚实相生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流传下来的无数经典法书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怀素《自叙帖》、颜真卿《祭侄稿》等。作为书法艺术的一个种类,篆刻艺术对方寸之间空间的经营、虚实的对应更是成就了这门艺术的魅力。

书法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艺术是一片充满无限生机的园地,艺术背后隐藏的是艺术家鲜明的情感、意志甚至精神气质。常言道:书为心画。因此,透过书法作品,我们看到的是创造作品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的内心。后人也是通过作品,进入书法家的世界,来感同身受,提高个人的修养。

自古以来,人们欣赏和学习书法,除了实用的目的(如求仕、显名)外,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提高修养品行的法宝。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故以道德、事功、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东晋书圣王羲之郁郁不得志,挥毫慨叹,世间便存有美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中唐“安史之乱”颜真卿丧兄亡侄,悲愤不已,奋笔疾书,《祭侄稿》便成书法佳构;宋代文豪苏东坡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苦雨小屋写就《寒食帖》,也成千古名篇;明清之际王铎由明降清,身为“贰臣”,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压力,内心孤独苦闷,发而为书,成就了险峻奇崛、风规自远的行草书。

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拙朴的甲骨文和端严的金文,给我们描绘了商周先民卜问上苍“此受又(佑)?”时的虔诚神态和镌刻“子子孙孙永保用”时的郑重神情;中正匀衡的秦刻石,给我们表明了四海之内初统于一时,始皇经营秦帝国的良苦用心。即使是从某个汉字的书写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到民族文化的内涵。

中国书法艺术深刻而周详地诠释了中国文化,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精致绝伦的一面,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郑板桥书法一字行天下【书法园地】

下载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单田芳书法作品

    单田芳书法作品欣赏单田芳,男,祖籍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1934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宝级评书大师。系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书法作品欣赏浅析范文

    书法作品欣赏浅析 山东临朐马文俊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演变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文字的笔画和结构上,而且在文字的书写......

    少年宫书法作品新闻稿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即将到来,又一次到了孩子们展示风采的时候了。这不,少年宫书法兴趣小组的孩子们早已经忙着准备作品了。这学期王老师开设了毛笔书法课程,许多小朋友想......

    书法作品落款的一般格式

    书法作品落款的一般 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

    书法作品书写落款格式

    书法的落款格式 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

    小学书法作品点评

    县进修学校举办全县小学 书法教师培训班学员结业作品点评 (孔繁良 冯强) 6月26日上午,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全县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学员结业作品点评活动,教育局的部分领导以及7......

    书法作品规格常识大全

    书法作品规格常识大全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

    书法作品感想(精选五篇)

    上海博物馆书法作品之感想 本次在上海博物馆主要参观了历代书法作品展览馆,可称之为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正如展览馆入口的前言所述“中国的文字是依指事,象形等法则构成的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