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中心认定办法

时间:2019-05-14 13:0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技术中心认定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技术中心认定办法》。

第一篇:工程技术中心认定办法

关于印发《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为加强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定与管理工作,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了《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八月三日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京政发„2008‟20号)和《“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促进自主创新行动》,加强对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运行管理,参照科技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93‟国科发计字060号),结合北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程中心是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有益补充和后备军,是强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和产业化的孵化器。

第三条 工程中心是依托有关法人单位组建的具有工程技术开发能力的科研开发实体,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和“定期考评、动态调整、分类支持”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 职 责

第四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负责组织推进工程中心建设,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一)研究制定工程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宏观指导工程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二)编制和组织实施工程中心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三)批准工程中心的建立、调整、撤销,组织工程中心的申报、绩效考评、跟踪管理等工作。

第五条 依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落实市科委有关工程中心认定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具体负责工程中心的申请和日常运行管理,配合市科委做好绩效考评和跟踪管理。

(二)为工程中心提供相应的支持及后期保障等配套条件,解决工程中心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三)负责聘任工程中心主任及技术委员会主任。

(四)根据技术委员会建议,提出工程中心名称、发展规划与目标、组织结构等方案报市科委。

第六条 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

(一)根据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开发本行业领域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对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为适合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动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进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承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产品检测、质量监督及技术信息等服务,参与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提升行业、领域的科技竞争力。

(三)承接国家和地方科研机构、高校的科技成果,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和产业化。

(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最新工艺与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不断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培养相关行业和领域的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开展本市企业、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训。

第三章 申报与认定

第七条 申请认定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申报对象应是在本市注册的法人单位,对本领域技术创新及行业进步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行业龙头企业申请工程中心,或与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出资成立公司法人申请工程中心的,予以优先认定。以联盟等形式共同申请的,必须确立一个主建法人单位,并附有共建协议书,明确各方权责。

(二)符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拥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基础和丰富的成果转化背景及经验。

(三)具有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带头人;拥有一支数量适当、结构优化、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实施队伍;拥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管理团队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四)具备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比较完备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具备承担综合性工程技术试验任务和服务的能力。

(五)有筹措资金的能力和信誉,能为工程中心的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技术支撑及后勤保障。

(六)重视发挥市场作用,能够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吸纳早期研发成果进入工程中心孵化,并具备吸引外部投资用于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影响力。

(七)对于新成立的机构,主要考察其研究开发方向、人才队伍、硬件建设、运行管理、科研开发计划等条件因素。

第八条 市科委按照“成熟一个,审批一个”的原则,依据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认定工程中心。工程中心的认定程序如下:

(一)依托单位填写《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申请书》,向市科委提出申请。

(二)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单位及材料进行考核评审,形成专家评审意见。

(三)市科委根据评审意见,审核并认定工程中心。

第九条 工程中心经认定后予以授牌,统一命名为“北京市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Beij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XX,(依托单位)”。

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十条 工程中心经费采用多元化投入,以依托单位投入为主。工程中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销售收入中提取的技术开发费用;承接国家、地方研究开发项目所取得经费;通过面向市场,为行业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取得的收入等。

第十一条 工程中心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组成一个高效、精干、团结的领导班子。领导成员应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熟悉相关行业国内外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及社会活动能力。

第十二条 工程中心应设立技术委员会,一般为7-15人,由依托单位和国内外同行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产业化方面的企业经营管理专家组成,其中依托单位的委员人数不超过三分之一。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审议工程中心的发展规划,研究开发工作方向、计划和项目,评价工程设计试验方案,督促检查研究进展,组织学术交流,提供技术经济咨询及市场信息等。工程中心的技术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第十三条 工程中心实行聘任制或合同制,享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建立岗位聘用与竞争上岗相结合的双向流动机制,始终保持高效精干的队伍。

第十四条 工程中心应积极创造条件,随时吸收和接纳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成果来实现成果转化,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试验。工程中心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接产企业也可从转化过程开始阶段派人介入。

第十五条 市科委支持工程中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鼓励工程中心邀请国外专家、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和技术开发或联合开发。

第十六条 工程中心建立和完善充分体现市场规律的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推行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科技成果折股等激励方式,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奖励。

第十七条 工程中心应重视和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十八条 工程中心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结构调整、重组的,须经技术委员会论证,由依托单位书面报市科委批复。

第五章 扶持政策

第十九条 支持工程中心及其依托单位开展机制创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重大专项列支间接费用试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股权投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股权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各项先行先试政策优先在符合条件的工程中心及其依托单位推广落实。

第二十条 市科委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支持工程中心加强能力建设,并鼓励、支持其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十一条 工程中心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京转化,符合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条件的,经认定后可享受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专项资金支持。

第二十二条 工程中心在职科技人员符合“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条件的,市科委将择优资助。

第二十三条 鼓励工程中心将可开放的仪器、设备及成套试验装备加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并充分利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仪器设备开展科研工作。

第六章 考 评

第二十四条 工程中心实行定期绩效考评制度。每三年为一个评估周期,具体考评工作组织专家或委托评估机构实施。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五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其工程中心资格:

(一)绩效考评不合格,整改后复评仍不合格;

(二)不接受市科委的跟踪管理,或不参加绩效考评;

(三)依托单位自行要求撤销其工程中心资格;

(四)工程中心依托单位被依法终止;

(五)工程中心依托单位有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其他市科委认为应该撤销的情形。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办法》另行发布。

第二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

第二篇:肇庆工程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肇庆市工程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肇庆市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认定与管理工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在我市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根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办法》(粤经信创新〔2011〕803号)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粤科函政字〔2013〕1513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程技术中心是指企事业自办(或与外单位合办),管理上同生产系统相对独立(或单独核算)的研发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开发部、中试车间及试验基地等。中心是企事业单位制订和实施长期发展战略、整合内外资源、统筹管理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从事重大技术研究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综合机构。已被认定为肇庆市企业技术中

(二)公益类

1.在肇庆市内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组织机构较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合理。

2.必须能保证落实中心的建设资金和日常研究开发经费;同技术领域至少已推广转化1项重大技术成果;应拥有5项以上专利、软件著作权或拥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自主知识产权。

3.符合产业发展政策,技术水平在同行业或本领域内领先,拥有研究开发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技术带头人和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开发团队,其中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 8人,拥有博士学历或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5人。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

4.具备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且设备原值应当不低于200万元,研发场地不少于200平方米。

5.具有为同行业(领域)企业服务的经验,有较好的服务企业或行业的业绩,具有一批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具备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八条

认定程序

(一)申请企业根据市科技局通知要求,按时登陆肇庆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http://zqstms.gdsti.net),在线填报并提交《肇庆市工程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附件1)及有关证明

材料。

(二)各县(市、区)、肇庆高新区科技部门对申报企业进行网上审查,会同当地经信、发改、财政、税务等部门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联合行文上报市科技局。

(三)市科技局牵头委托中介评估机构或组织专家进行网上评审,并形成评审意见。

(四)依据评审意见,市科技局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和肇庆海关等部门综合平衡后,择优确定认定名单,并依照程序公开。

第九条

市科技局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和肇庆海关对认定名单,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发文公布。

第三章

义务、奖励

第十条

中心的建设以依托单位投入为主,依托单位应制订技术研究开发资金计划,并按计划要求落实资金。

第十一条

中心每年须按要求履行有关统计报表填报义务;每三年向市科技局提交中心工作总结。

第十二条

凡经市认定的中心,市政府将根据有关奖励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并鼓励企业申报省一级的研发平台,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第三篇:工程技术中心

服务中心内设三个部门:项目引进部、企业服务部、综合事务部和国际企业创新园:

项目引进部:

   招才因智、项目洽谈、评估以及报批工作

举办创业推介会,宣传创业政策

做好企业信息收集、企业档案建立以及移交工作

企业服务部:

      协调监督孵化场地的物业管理和装修维修,提供后勤配套服务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专门的培训课程,组织入园企业参加各种专题展会、项目交流会

提供人事政策、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辅导、协助入园企业申报项目启动经费和各类科技、人才项目资金

辅导、协助入园企业办理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等各类项目的申报

负责博士后工作站和虚拟大学园日常事务

国际企业创新园:

  拓展引进国外科技、人才资源的渠道,开展项目洽谈、评估

国际合作与交流

综合事务部:

  信息数据统计,文件档案等内务管理,督办各部门工作

网站及留学人员信息库的维护和更新,各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及管理

第四篇: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通知

关于印发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文时间:2014年7月28日

各镇区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局、翠亨新区经济发展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现将《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2014年7月28日

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我市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指主要依托我市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单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并能提供多种综合性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第三条 工程中心分两大类:一是企业类,主要依托企业组建,以本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技术发展战略制定、技术研发支撑、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人才培养等服务;二是公益类,主要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为相关行业提供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核心装备研制、标准制订、工程技术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

第四条 工程中心的任务据功能定位的不同,工程中心主要任务分为:

(一)企业类:

1、参与制定和执行本单位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

和计划,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2、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适合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技术装备和技术标准,不断地推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系列新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承接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

4、组织工程技术人才培训,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吸引人才以各种形式为本单位服务。

(二)公益类:

1、针对我市行业或区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持续不断地创造新成果,开发新技术,并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装备,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2、实行开放服务,承担有关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试验项目和科技服务项目,参与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

产业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3、为本行业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产品检测、质量监督及技术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培训等服务,参与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提升行业、领域的科技

竞争力。

第五条 市科技局负责推进工程中心的建设、考核等管理工作。

第六条 申请认定为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在中山市内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

校。

2、专职研究开发人员达15人以上,其中中级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以上人员

不少于30%。

3、具备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不包括生产用设备),且设备原值应当不低于200万元。

4、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重视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

5、工程中心建设目标明确,研究开发任务具体,方案可行,措施得力。

6、工程中心实行管委会或董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工程中心需设立由本领域专家、依托单位技术骨干组成的工程技术委员会或专家咨询委员会。

(二)分类条件:

依托单位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不同类别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企业类:

1、企业经营和运行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上一实缴税收在300万元以上;能够提供工程中心需要的主要资金。

2、企业有持续的研发投入,上年研究开发经费不低于企业年销售收入的3%,或

不少于200万元。

3、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并有一定的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公益类

1、保证落实工程中心的建设资金和日常研究开发经费。每年承担所申报行业(领域)的科研项目不少于2项。应拥有3项以上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自主知识产权。

2、具有为同行业(领域)企业服务的经验,有较好的服务企业或行业的业绩,具有一批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具备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七条 申请认定工程中心程序

(一)申请单位在网上填写《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申请书》,并附《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报告》。

(二)经镇区科技主管部门核查后,由科技局委托的前置环节事项转移机构对申请认定的工程中心进行初步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报送市科技局。

(三)市科技局在初步审查意见的基础上对申请认定的工程中心进行审核,并在公示7天期满无异议后,发文批复同意认定。

第八条 工程中心分立、合并、更名、撤销等重大事项应告知市科技局。

第九条

工程中心申报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科技局给予优先立项,并优

先推荐申报国家、省有关项目。

第十条

工程中心若达到省级工程中心建设标准,可由市科技局向省科技厅推荐申请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十一条 鼓励工程中心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采用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科技成果折股等激励方式,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主要

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奖励。

第十二条 工程中心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合法

使用知识产权。第十三条 工程中心必须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和条件开展技术研究开发,并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十四条 工程中心每年须按要求履行有关统计义务,每年1月底前向所在镇区科技主管部门提交上一工作总结,作为工程中心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十五条 工程中心实施动态管理。对已认定的工程中心,市科技局根据其运行情况和建设绩效,每二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重点评价其知识产权创造、研发投入、研发队伍建设、研发条件保障、研发项目、研发管理制度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内容。

第十六条 对考核为不合格的工程中心,限期一年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取销其工程中心资格。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4年8月30日起实施。本办法实施前我市有关规定与本

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五篇:工伤认定办法

工伤认定办法

(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5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四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第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六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第七条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限内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八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 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第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

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伤认定中,可以进行以下调查核实工作:

(一)根据工作需要,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

(二)依法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作出调查笔录;

(三)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调查核实工作的证据收集参照行政诉讼证据收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对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格式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出具证据部门重新提供。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守有关单位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

(二)为提供情况的有关人员保密。

第十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七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十八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第十九条 《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用人单位全称;

(二)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

(三)受伤害部位、事故时间和诊断时间或职业病名称、受伤害经过和核实情况、医疗救治的基本情况和诊断结论;

(四)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依据;

(五)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部门和时限;

(六)作出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决定的时间。

《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用人单位全称;

(二)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

(三)不予认定工伤或者不视同工伤的依据;

(四)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部门和时限;

(五)作出不予认定工伤或者不视同工伤决定的时间。

《认定工伤决定书》和《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加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专用印章。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二十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认定工伤决定书》和《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送达参照民事法律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工伤认定结束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将工伤认定的有关资料保存50年。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中的《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认定工伤决定书》、《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样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工伤认定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工程技术中心认定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程技术中心认定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作失误认定办法

    工作行为失误的认定与处理办法 一、为明确工作失误认定的标准、依据和方法,严明公司纪律,更好地规范公司及员工的行为,特制定此办法。 二、工作失误的认定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工作......

    围标认定办法

    3)围标串标计算机辅助甄别系统对围标串标行为认定办法: 围标串标计算机辅助甄别系统对特征码识别、商务标雷同性检查、错误雷同性检查三项内容进行,有其中之一的,应认定为围标串......

    贫困生认定办法

    常疃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为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有效规范我校贫困生的管理工作,避免通过简单、模糊的印象来认定贫困生,而影响对贫困生的有效援......

    工伤认定办法范文

    工伤认定办法工伤认定办法 求助编辑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7号 《工伤认定办法》已于20......

    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工作

    工程技术中心服务创新根据工程技术中心的服务特点,现将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创新开展。实操工作创新有: 一、将工程日常维修已专业性工种来实行派工,便于维修质量及服务及时性; 二......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省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技术中心的作用,依据《安徽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条例》和......

    通航工程技术中心个人工作总结

    通航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以来,我们技术中心共同经历了三峡水库135、156和175米试验性蓄水,经历了三峡船闸投入运行,三峡船闸完建期单线运行,经历了葛洲坝二号船闸大修50天、三峡船......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立项申请书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编写大纲 一、中心名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依托单位:(全称) 三、主管部门: 四、申报日期:年月日 五、组建背景和意义: ①本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