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时间:2019-05-14 13:2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篇: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石垭场镇建设管理,着力建设文明洁美场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石垭场镇建设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指的场镇区域包括:石垭镇石平社区、温家堡社区、三块碑村、油坊沟村、双河口村。

第三条 场镇规划区内的规划、建设、卫生管理、园林绿化、镇容镇貌以及公共设施维护等均在本细则范围之内。

第二章 机构职责

第四条 石垭镇人民政府场镇工作组负责场镇建设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 镇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单位,在场镇工作组的统一协调下,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各自的职责,各司其职,协调工作。

第六条 涉及的村(居)民委员会及场镇工作组成员分片负责各自规划区内规划建设的监督、检查和执法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七条 实行干部包街制度。镇区每条街道均由一名场镇工作组成员和一名村(社区)干部包片负责。共同抓好所包街道的门前五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交通秩序及违规违法建房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 建设管理

第八条 场镇所有建筑设施必须符合石垭镇场镇建设总体规划。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乱堆杂物,不得搭建建(构)筑物、亭、棚和其他设施。如因建设需要,须临时占用路面,应向镇村镇建设办公室作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 场镇建房按照以下程序审批:

1、场镇规划区内村(居)民自建二层(含二层以下)住房,必须按照以下程序审批:

⑴本人书面向政府提出建房申请,签署《石垭镇房屋安全文明施工承诺书》;

⑵社、村(居)必须实地查看,签署初审意见后,建设单位或业主到村建办领取并填写由镇政府统一印制的《石垭镇场镇建房申报表》,并将申请和承诺书交由村建办、国土所存档;

⑶村建、国土等部门对申报建房户进行现场初审并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后,呈镇分管领导;

⑷镇长审批并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镇党委书记加盖规划章; ⑸国土、村建、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凭镇主要领导签署同意建房的申报表按程序实地规划;

⑹建房户取得县住建局、国土局批文后,由镇政府组织国土、村建、交通管理等部门进行现场放线,方可开工建设。

2、场镇规划区内单位或个人建三层(含三层以上)房屋,必须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报质、报监手续,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由镇政府组织国土、村建等部门进行现场放线,方可开工建设。

3、旧房加层的审批。必须由国家认可的鉴定机构进行现场鉴定,出具《房屋质量安全鉴定书》,并按鉴定意见制定加层设计方案,再按程序审批。

第十一条 场镇建设用地管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规划区内农(居)民使用集体土地已有一套住房或将在集体土地上修建的住房出售(出租)后,不得再申请和批准使用集体土地建房。

2、场镇规划区本村社农户自建自住房人均用地面积不得超过30㎡,单户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50㎡。

3、对违反场镇规划或非法转让、倒卖集体土地用于非农建设和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逾期不拆除的,按《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规定,由镇政府组织强拆,并按司法程序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二条 场镇建房收费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管理:

1、场镇规划区本村社农户自建房,二层(含二层以下)应当按照以下项目和标准缴纳费用:规划费500元/间(由规划单位收取);配套费按建筑面积35元/㎡收取(由镇财政所收取);利用场镇规划区域内土地插漏补缺建房的,土地出让金按建筑面积300元/㎡暂收(准确收费按地价评估报告全额收取)(由国土部门收取);占用场镇公路或街道施工的,镇财政按500元/间收取公路占道费;文明施工保证金按三层以上(含三层)20000元/户、三层以下(不含三层)6000元/户由镇财政收取。

2、报质、报监的房屋,在报批手续过程中,应缴税费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

3、文明施工保证金必须实行由镇政府统一制作的专用票据统一收取,专户储存,房屋建好竣工验收后,凭村建、国土等部门的联合证明并经镇主要领导签批退还(扣除违章处罚相关费用)。

第十三条 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确保建设有序。

1、国土所

⑴协助政府做好土地征收、争取用地指标、协调做好招、拍、挂等工作;

⑵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出让土地,出售、出租集体土地,私自占用土地搭建、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等违法违规行为;

⑶根据规划条件,出让国有土地,收取土地出让金,协助村建实地放线、动态监管,竣工验收,及时办理土地使用证。

2、村建办

⑴管理辖区内建设行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建筑质量等;

⑵负责辖区内无证建设、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的停工整改及上报工作,并执行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后的落实工作;

⑶协助对辖区内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整改和拆除。第十四条 城镇规划区内,临街建筑工地必须设置围墙封闭施工,施工现场材料、机具应堆放整齐,渣土及时清运,废弃物及污水不得污染环境。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竣工10日内清理废弃物,拆除临时工棚,平整场地,申报验收。

第十五条 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建筑等单位不得随意破坏、影响镇容镇貌和交通,需要破坏路面的,要设置警示标志后方可施工,并在施工结束的当日修复路面,不得拖延。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规划部门的批准,不得擅自拉接过街电缆、广播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不得随意搭接接地斜拉线。违者按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罚。

第四章 交通管理

第十七条 仪华路、广高路场镇过境段两侧禁止停放任何车辆,禁止货运车辆抛撒滴漏,保证车道畅通和道路交通安全。从事营运的机动车辆应在指定地点有秩序停放,服从管理。发现乱停乱放的车辆,镇(村)工作人员(该区域隶属的村委(社区)、负责该片区的场镇工作组组员)有权进行教育、劝导、处罚。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镇区道路摆摊设点、堆物作业、搭棚盖房、随地拖拉钢筋。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交通、损害路面。

第十九条 机动车辆修理点不准占道经营;不得将洗车污水流向路面;及时清除因修车而产生的垃圾、油污,保证路面清洁。违者按交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五章

园林管理

第二十条 场镇街道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个人负责其责任区域内的绿化:

(一)机关、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绿化地,由所属单位负责;

(二)居民自有房屋地界内,由居民自行负责。新建街道必须按规划设计绿化。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化地性质,不得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绿化用地。因建设或其它特殊需要临时占用的,须经城管部门批准,用后负责恢复原状。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花草、树木和其它绿化设施。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路灯、消防等公用设施。

第六章 镇容管理

第二十五条 在场镇规划区内,未经批准严禁在道路及两侧堆放建筑杂物、柴草、粪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

第二十六条 规划区内道路两侧的经营业户一律进店经营,以街沿“滴水为界”;流动商贩一律进入农贸市场经营,严格执行“坐商归店、流商归市”政策。

第二十七条 镇区街道两旁经营店铺名称必须文明健康,书写规范,牌匾装饰美观大方,公共设施、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必须由场镇工作组指定建设、安装,否则一律拆除。

第二十八条 禁止在场镇建筑、公共设施或树木上乱画、乱贴、乱订、乱挂。单位和个人因工作或业务需要张贴、悬挂广告标语的,要向镇村建办书面申请,经镇主要领导审批并缴纳标语拆除押金后方可定点张贴、悬挂。

第二十九条 所有临街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门前五包、门内达标”制度,即: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整洁、包设施,店内整洁、清洁、美观、无尘。

第七章 卫生管理

第三十条 场镇主要街道环境卫生由环卫工人清扫,其他区域由街道居民自行清扫。

各单位的室内外环境卫生由各单位负责,室内做到窗明桌净、卫生清洁;室外做到整洁有序、阴阳沟畅通。

居民家庭,室内要卫生清洁,公用楼梯过道不得堆放杂物。严禁在场镇范围内散养散放鸡、鸭、鹅、狗、猪等家禽家畜。第三十一条 镇区划定镇机关干部职工、镇辖各单位、温家堡社区、石平社区、双河口村、油坊沟村、三块碑村各自的义务劳动责任区,每月每旬最后一个星期四组织上街开展一次义务清扫劳动,由场镇工作组分派人员负责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年终绩效目标考核挂钩。

第三十二条 镇区规划街边垃圾箱和垃圾集中处理站设置,沿街各经营业户要随时清扫门前垃圾,将垃圾装于食品袋内,于每晚集中投放在道路两侧,以便与环卫工人次日一早清运。

第三十三条 环卫人员要及时清运垃圾池内垃圾,并保持垃圾池附近卫生。

第三十四条 环卫人员要随时清理道路两侧杂草,时刻保持环境卫生。

第八章 绩效考核

第三十五条 镇党委镇政府负责考核场镇工作组的工作绩效,场镇工作组负责考核工作组成员的工作绩效和石平社区、温家堡社区、三块碑村、油坊沟村、双河口村村干部参与场镇管理的工作绩效。

第三十六条 对年度考核成绩优秀的村(社区)干部和场镇工作组组员,镇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和绩效加分;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村(社区)干部和场镇工作组组员,相应扣减绩效考核奖金。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细则的处罚权限按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条例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细则自2014年1月10日起施行,本镇以前的有关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附件:场镇工作组成员名单

石垭镇场镇工作组成员名单

组 长:唐建林

副组长:王大军、梁 勇、黄新民

组 员:李 明、周小凌、雷建彪、汤大洁、曾凤琼、卿 园、任志刚、汤其华、刘拥军、朱小英、郭廷翔、张 鑫、周 陈、张 梅、蒲沁玫、郭 毅、廖家辉、王 敏、唐 琛、李春林 7

第二篇:创新场镇管理

创新场镇管理构建和谐石河——石河镇创新场镇管理的情况调查及哲学思考石河镇位于大竹县北部,国道210线和达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镇幅员面积64.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6个村民小组。场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余人。近几年,我镇分别跻身省试点小集镇、省特色文化乡镇、市综合经济实力强镇、市工业强镇行列,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XX年撤区并乡建镇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参加全市文明场镇竞赛活动为契机,紧密围绕“提高居民素质和场镇文明水平”的创建目标,坚持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强化基础,注重建设,扎实推进,有力提升了石河文明形象。今年3月以来,我们按照县委王伟书记关于“创造山前片区场镇管理模式”的指示,大胆实践、艰辛探索,总结出一套场镇管理的——初步模式概括地讲,我镇的场镇管理是“20字模式”,即承包管理、领导包片、居民自治、合理布局、强化督查。承包管理。镇人民政府把管理的全部责任和任务承包给场镇管理办公室,双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政府给费用、提要求、要效果,按《石河镇场镇秩序管理办法》跟踪检查,履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相关信息及时反溃承包方自主分解任务,与相关人员签订《垃圾清扫协议》、《主要街道保洁协议》、《垃圾清运协议》,分别对清扫范围、时间、质量等作出明确要求。此举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极大地调动了场管办的积极性,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领导包片。场镇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党政领导亲自抓,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到位”,一是认识到位。我们于4月1日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及时传达王书记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一致认为,创新管理是促进石河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石河形象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石河的基础工程。二是组织到位。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党委委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场管工作实行统一协调和监督,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三是领导到位。在集中整治的攻坚破难阶段,党委委员分组包干,逐摊逐店取缔撑杆搭棚;巩固提高阶段,把11条街道的管理责任全部分解到各党委成员,四个小组挂包四片,全面落实各单位和住户“门前三包”责任。居民自治。领导是关键、部门要协同、群众要参与、整治才见效。场管工作中,我们通过倡导的方法,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先后召开了机关干部、街道居民、个体户代表大会,采取流动宣传车、发放资料等形式,反复宣传优化管理的目的意义,适时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中整治的行动中,骨干力量就是镇上居民,他们既是事件当事人,又是整治行为人,极具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请居民代表一同参加,发挥其人格魅力,现场做好疏导说服工作。通过发放《达州市市民文明公约》、《达州市市民文明规范》和《公民道德宣传牌》等形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强化养成教育。由于充分相信居民,依靠居民,尊重居民。把场管根本要求同解决居民关心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反映了他们的利益和愿望,居民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创新管理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全体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合理布局。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配套建设”的方针,加强场镇建设与管理,努力做到“四归”:——农贸归市。引资修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鑫海市场,并投入了使用,对原在大街上买卖蔬菜水果、副食的小商小贩全部归位到市场内,现在的鑫海市场生意兴隆,交易活跃。对新生街和繁荣街自发形成的服装百货和木材市场规范管理,正着手改建原石河农贸市场为综合市场,待竣工后将这两条街的经营户全部归位进去。周边乡镇的流动商贩只许逢场天到政通街人行道摆临时摊,不得影响镇容镇貌。——停车归点。拟在原道班房规划修建石河汽车站,正在立项和手续办理过程中。目前,在石清路和石河路的交叉口设置了临时停车点,制作了交通标志牌,并在其他主要街道划定了临时停车地段。——广告归栏。为了有效杜绝乱贴乱挂,在石清路和政通街与石河路交叉口设置了广告张帖栏,工商所和场管办暗中查访,严厉处罚,有效规范了“广告人”手脚。——文化归区。石河老街相对冷清,却见证了石河的发展变化。长期以来,影剧院、老年文化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我们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又赋予其时代特色,着力引导3家网吧、茶馆、书店向此集聚,着力建设“文化一条街”。强化督查。为了建立场管和整治的长效机制,由镇党委两名副书记和人大、政协领导组成督查组,督促场管办和相关部门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督促党委其他成员挂片区域整改情况,适时向党委办公会通报。同时组建了场管巡查队,由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任队长,场管办人员发挥主力作用,轮回巡查,及时通报治理。由于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石河场镇管理起点高、开局好、势头旺,取得了——初步成效镇容镇貌不断改观。近年来全镇共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4条街道(政通街、小北街、红星左街、红星右街),建成区街道已有11条,计4.52公里。新建、改建、扩建场镇住房3万余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达12.3平方米。场镇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增加256%。干、支街道硬化率达100%,路面平整;各类建筑按规划实施,注重建筑格局,讲究建筑艺术,违章建筑基本得到治理;临街房舍门面整洁,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现象得到遏止;场镇“五化”全部达标,去年投入80万元,高规格安装了166盏路灯。道路清扫保洁率和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日产日清,规划修建垃圾清运填埋场;乱摆摊、乱设点、乱堆放、乱停乱靠现象明显减少,市场秩序、街路秩序、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精心设计各种载体,引导社会新风尚。在全镇广泛开展了“正党风、美家风、良民风、促发展”主题教育,围绕重大节庆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在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

为主线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以及家庭美德教育和以普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场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社会正义感不断增强。各类治安案件明显减少,无重特大案发生,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止,呈现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祥和、富于活力的良好局面。镇域经济持续发展。场镇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发挥了城镇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推动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年国内生产总值195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80元。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科教兴镇,推动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着力打造“苎麻之乡”,~年被国标委批准为国家级苎麻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全镇以麻纺业为主的企业完全实现了体制改革,目前运转正常。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效明显,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石河中学高考上线人数连续5年居全县农村高完中前列。宣传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场内及附近村组安装了闭路有线电视,具有特色的民间吹打乐“三进省城、四上达州”表演,其队伍不断壮大、技艺不断提高,~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特色文化乡镇”,今年又被表彰为全省示范性宣传文化中心。在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石河镇按县委、县政府的指示,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类矛盾和差异,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注重矛盾的转化,不断克服形而上学的弊端不断探索场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努力把握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适时进行工作中心的调整和转移,使场镇及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态势,促进了全镇物质、精神和政治三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与和谐进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经过总结提炼,创新场镇管理模式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辨证统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来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两大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的构建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主导。在推动人类文明日趋昌盛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始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遥同时,在精神文明被忽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没有彻底克服的情况下,必须把握矛盾的发展趋势,认清矛盾主次地位的转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更多地在实际措施上,把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为解决矛盾的主攻方向。在理论认识上,在县委政府的指导下,镇党委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所提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实际措施上,着力培育四种机制。一是领导机制。镇上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居)委、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领导小组。各级有领导亲自抓,有关人员具体抓,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互相支持的工作网络和运转格局。二是运作机制。近几年,先后制发了《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实施办法》,精心组织文明城镇创建竞赛活动,对活动内容、形式、程序做了明确规定,使各类创建竞赛活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三是激励机制。镇机关各村(居)和单位都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创先争优活动,纳入政绩考核,和经济建设同步检查督促,同步评比表彰,并对创建竞赛活动的优胜都规定了明确的表彰措施。四是约束机制。对场镇管理任务完成欠佳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实行惩戒;场镇管理的效果与挂片领导的工资福利挂钩;镇内文明单位的考核、复查、必须经镇党委、政府加注意见,然后按程序报批;对出现问题的文明单位,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不断完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四种机制,促进了场镇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坚持“硬件”和“软件”的辨证统一,切实加强“硬件”建设,努力搞好场镇管理。镇党委政府认为,在一个时期内着力抓好场镇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在的客观要求,是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实际措施;只有把“硬件”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营造整洁优美的环境改,为培养、陶治人创造良好的条件。镇上制发的《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实施办法》中,把“场镇建设”、“环境卫生建设”和“创新场镇管理模式”作为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且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具体行动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任务分解到单位、居委会、落实到具体责任,并且层层落实规划,层层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确保场镇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本着“人民场镇人民建,建好场镇为人民”的原则,在经费上实行上级财政支持一点,各单位筹一点,建设单位和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尽可能保证创优管理的需要;街道路面、公共厕所、路灯配置等都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加快建设步伐。在着力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石河镇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使“硬件”和“软件”相互作用,相映成辉,让人们的思想情操进一步升华,从而促进场镇文明。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探索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形式。一是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印发学习资料、街头宣传等形式,在场镇开展文明知识、道德规范的普及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并利用标语牌、宣传栏等形式强化宣传,逐步形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态势。二是选择、创造和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载体”。近年来,石河镇开展了卫生单位、综治模范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和“三风一促”主题教育;三是把握内容与形式相互统一的原理,注重各类活动自身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视作参加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龙头”,反复强调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不断提高文明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到~年,全镇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0个(其中市级9个、县级11个)。坚持政府行为和群众行动的辨证统一,强化政府行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组织

相关人员到崇州市街子镇和宣汉县胡家镇参观学习,认真借鉴和推广两镇经验,在强化政府行为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党政领导机关统一规划。各级党政“一把手”都是三个文明建设的负责人,坚持对三个文明建设的目标同时规划,分工同时明确,任务同时下达,检查考核同时进行。石河镇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个性任务纳入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奋斗目标,制定了工作细则,确定了工作人员,筹集了资金,把精神文明当做实实在在的事业来看待,做到了认识、工作、措施、资金、人员“五到位”,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硬件”逐步完善。二是由党政领导机关统一组织。石河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场镇管理,都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村(居)和单位,依赖领导机关的权威和行政约束力,对群众进行有效的组织指挥和引导。创建活动竞赛活动实施规范化领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三是协调,由党政领导机关出面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四是督查,成立常设的场管督查组,及时推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与此同时,他们十分重视政府行为和群众活动的结合,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得到提高。

第三篇:创新场镇管理

构建和谐石河石河镇的情况调查及哲学思考石河镇位于大竹县北部,国道210线和达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镇幅员面积64.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6个村民小组。场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余人。近几年,我镇分别跻身省试点小集镇、省特色文化乡镇、市综合经济实力强镇、市工业强镇行列,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XX年撤区并乡建镇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参加全市文明场镇竞赛活动为契机,紧密围绕提高居民素质和场镇文明水平的创建目标,坚持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强化基础,注重建设,扎实推进,有力提升了石河文明形象。今年3月以来,我们按照县委王伟书记关于创造山前片区场镇管理模式的指示,大胆实践、艰辛探索,总结出一套场镇管理的初步模式概括地讲,我镇的场镇管理是20字模式,即承包管理、领导包片、居民自治、合理布局、强化督查。承包管理。镇人民政府把管理的全部责任和任务承包给场镇管理办公室,双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政府给费用、提要求、要效果,按(石河镇场镇秩序管理办法)跟踪检查,履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相关信息及时反溃承包方自主分解任务,与相关人员签订(垃圾清扫协议)、(主要街道保洁协议)、(垃圾清运协议),分别对清扫范围、时间、质量等作出明确要求。此举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极大地调动了场管办的积极性,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领导包片。场镇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党政领导亲自抓,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到位,一是认识到位。我们于4月1日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及时传达王书记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一致认为,创新管理是促进石河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石河形象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石河的基础工程。

二是组织到位。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党委委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场管工作实行统一协调和监督,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三是领导到位。在集中整治的攻坚破难阶段,党委委员分组包干,逐摊逐店取缔撑杆搭棚;巩固提高阶段,把11条街道的管理责任全部分解到各党委成员,四个小组挂包四片,全面落实各单位和住户门前三包责任。居民自治。领导是关键、部门要协同、群众要参与、整治才见效。场管工作中,我们通过倡导的方法,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先后召开了机关干部、街道居民、个体户代表大会,采取流动宣传车、发放资料等形式,反复宣传优化管理的目的意义,适时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中整治的行动中,骨干力量就是镇上居民,他们既是事件当事人,又是整治行为人,极具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请居民代表一同参加,发挥其人格魅力,现场做好疏导说服工作。通过发放(达州市市民文明公约)、(达州市市民文明规范)和(公民道德宣传牌)等形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强化养成教育。由于充分相信居民,依靠居民,尊重居民。把场管根本要求同解决居民关心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反映了他们的利益和愿望,居民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创新管理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全体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合理布局。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配套建设的方针,加强场镇建设与管理,努力做到四归:农贸归市。引资修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鑫海市场,并投入了使用,对原在大街上买卖蔬菜水果、副食的小商小贩全部归位到市场内,现在的鑫海市场生意兴隆,交易活跃。对新生街和繁荣街自发形成的服装百货和木材市场规范管理,正着手改建原石河农贸市场为综合市场,待竣工后将这两条街的经营户全部归位进去。周边乡镇的流动商贩只许逢场天到政通街人行道摆临时摊,不得影响镇容镇貌。停车归点。拟在原道班房规划修建石河汽车站,正在立项和手续办理过程中。目前,在石清路和石河路的交叉口设置了临时停车点,制作了交通标志牌,并在其他主要街道划定了临时停车地段。广告归栏。为了有效杜绝乱贴乱挂,在石清路和政通街与石河路交叉口设置了广告张帖栏,工商所和场管办暗中查访,严厉处罚,有效规范了广告人手脚。文化归区。石河老街相对冷清,却见证了石河的发展变化。长期以来,影剧院、老年文化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我们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又赋予其时代特色,着力引导3家网吧、茶馆、书店向此集聚,着力建设文化一条街。强化督查。为了建立场管和整治的长效机制,由镇党委两名副书记和人大、政协领导组成督查组,督促场管办和相关部门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督促党委其他成员挂片区域整改情况,适时向党委办公会通报。同时组建了场管巡查队,由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任队长,场管办人员发挥主力作用,轮回巡查,及时通报治理。由于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石河场镇管理起点高、开局好、势头旺,取得了初步成效镇容镇貌不断改观。近年来全镇共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4条街道(政通街、小北街、红星左街、红星右街),建成区街道已有11条,计4.52公里。新建、改建、扩建场镇住房3万余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达12.3平方米。场镇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增加256%。干、支街道硬化率达100%,路面平整;各类建筑按规划实施,注重建筑格局,讲究建筑艺术,违章建筑基本得到治理;临街房舍门面整洁,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现象得到遏止;场镇五化全部达标,去年投入80万元,高规格安装了166盏路灯。道路清扫保洁率和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日产日清,规划修建垃圾清运填埋场;乱摆摊、乱设点、乱堆放、乱停乱靠现象明显减少,市场秩序、街路秩序、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精心设计各种载体,引导社会新风尚。在全镇广泛开展了正党风、美家风、良民风、促发展主题教育,围绕重大节庆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在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

为主线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以及家庭美德教育和以普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场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社会正义感不断增强。各类治安案件明显减少,无重特大案发生,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止,呈现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祥和、富于活力的良好局面。镇域经济持续发展。场镇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发挥了城镇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推动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年国内生产总值195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80元。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科教兴镇,推动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着力打造苎麻之乡,~年被国标委批准为国家级苎麻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全镇以麻纺业为主的企业完全实现了体制改革,目前运转正常。

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效明显,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石河中学高考上线人数连续5年居全县农村高完中前列。宣传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场内及附近村组安装了闭路有线电视,具有特色的民间吹打乐三进省城、四上达州表演,其队伍不断壮大、技艺不断提高,~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特色文化乡镇,今年又被表彰为全省示范性宣传文化中心。在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石河镇按县委、县政府的指示,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类矛盾和差异,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注重矛盾的转化,不断克服形而上学的弊端不断探索场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努力把握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适时进行工作中心的调整和转移,使场镇及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态势,促进了全镇物质、精神和政治三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与和谐进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经过总结提炼,模式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辨证统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来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两大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的构建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主导。在推动人类文明日趋昌盛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始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遥同时,在精神文明被忽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没有彻底克服的情况下,必须把握矛盾的发展趋势,认清矛盾主次地位的转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更多地在实际措施上,把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为解决矛盾的主攻方向。在理论认识上,在县委政府的指导下,镇党委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所提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实际措施上,着力培育四种机制。

一是领导机制。镇上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居)委、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领导小组。各级有领导亲自抓,有关人员具体抓,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互相支持的工作网络和运转格局。二是运作机制。近几年,先后制发了(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实施办法),精心组织文明城镇创建竞赛活动,对活动内容、形式、程序做了明确规定,使各类创建竞赛活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激励机制。镇机关各村(居)和单位都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创先争优活动,纳入政绩考核,和经济建设同步检查督促,同步评比表彰,并对创建竞赛活动的优胜都规定了明确的表彰措施。

四是约束机制。对场镇管理任务完成欠佳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实行惩戒;场镇管理的效果与挂片领导的工资福利挂钩;镇内文明单位的考核、复查、必须经镇党委、政府加注意见,然后按程序报批;对出现问题的文明单位,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不断完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四种机制,促进了场镇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坚持硬件和软件的辨证统一,切实加强硬件建设,努力搞好场镇管理。镇党委政府认为,在一个时期内着力抓好场镇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在的客观要求,是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实际措施;只有把硬件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营造整洁优美的环境改,为培养、陶治人创造良好的条件。镇上制发的(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实施办法)中,把场镇建设、环境卫生建设和模式作为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且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具体行动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任务分解到单位、居委会、落实到具体责任,并且层层落实规划,层层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确保场镇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本着人民场镇人民建,建好场镇为人民的原则,在经费上实行上级财政支持一点,各单位筹一点,建设单位和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尽可能保证创优管理的需要;街道路面、公共厕所、路灯配置等都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加快建设步伐。在着力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石河镇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使硬件和软件相互作用,相映成辉,让人们的思想情操进一步升华,从而促进场镇文明。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探索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形式。一是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印发学习资料、街头宣传等形式,在场镇开展文明知识、道德规范的普及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并利用标语牌、宣传栏等形式强化宣传,逐步形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态势。

二是选择、创造和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载体。近年来,石河镇开展了卫生单位、综治模范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和三风一促主题教育;三是把握内容与形式相互统一的原理,注重各类活动自身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视作参加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龙头,反复强调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不断提高文明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到~年,全镇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0个(其中市级9个、县级11个)。坚持政府行为和群众行动的辨证统一,强化政府行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组织

第四篇:石垭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工作总结2012.3.15

石垭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工作总结

2011年,我们石垭镇在县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农村信息服务站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实际,依靠互联网信息平台,以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专业技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气象预警防灾为目标,开拓创新,努力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的发挥了信息站工作职能,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搞好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工作,一是成立了以镇长蒋清明为组长的石垭镇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试点项目的组织领导。专门抽调了6名素质高、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充实到信息化建设公办室,明确任务,分工合作,具体负责信息化项目的落实。在4月13日召开了由全镇机关干部,村三职干部等100多人参加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动员、学习、讨论大会。通过这次会议,全镇机关干部及村干部,对这次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然后要求每个行政村(社区)召开各种形式的动员宣传会议,进一步宣传信息化建设的优越性和便利性,使信息化建设项目“深入人心”。

二、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对农村信息接收终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等现有的基础上,加大电脑互联网接入

能力建设,提高我镇农村通信水平。为全镇35个行政村都配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信息员,使广大的农民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一村一个电视,一根有线电视线路,打造远程教育系统终端。农户一级,考虑到我镇电脑普及程度,把手机作为主要的接受终端。我们以农村信息站为平台,充分利用农户手中的手机资源,把它们纳入信息服务体系,通过这些设备的建设,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已基本达到建设现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农村信息人才队伍的培养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镇信息化办公室,并从各村种植大户、贩销户、大公司、定点果蔬批发市场、各村村干部中挑选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农民办事者为农村信息员,重点培训他们信息收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网络应用基本知识的能力。通过努力,项目实施以来,共进行了各种培训18期,现在全镇这样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已达到85人,农村信息员队伍的快速成长,进一步丰富了我镇信息服务体系。

四、诚信服务,发布涉农信息

结合网站建设,对农民提供了可靠的供求信息,以农村信息网站为主载体,主要索取有关畜产品、蔬菜、粮食及务工等信息。对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的信息及时进行发布,并通过信息公示栏给各村提供了有效的涉农和农民外出务工信息。

五、认真做好气象信息服务

气象信息服务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保障。

1、按时转发每周天气预报,及时查看气象预报,把气象信息及时呈送给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工作人员、各村(社区)和各养殖大户;

2、积极做好汛期防汛抗灾气象服务,在汛期到来之际,我们及时将天气情况通报到各村(社区)及养殖大户手中,预防气象灾害的发生;

3、通过公告栏、宣传栏、传单等方式将各种气象信息、农业科技信息、涉农政策等信息及时传达给广大干群,让群众认识到气象减灾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

第五篇:望垭镇教育

阆中市望垭镇人民政府

关于二00七年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阆中市人民政府:

我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始终坚持以“科教兴镇”的方针,紧紧抓住“尊师重教”这一主题,在“强化认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等方面切实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使我镇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局面,我镇对2007教育的工作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望垭镇地处阆中市东北部,与仪、巴两地接壤,全镇幅员总面积47.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85万人;粮食生产总产量7800吨,人均粮食520千克,财政收入160万元,农民人均1506元。

全镇有中、小、幼综合性学校二所,中心幼儿园2个,村级幼儿班8个,本常年读在校学生人数1779人,其中,初中651人,小学1128人,幼儿651人。

二、主要成效

(一)履行政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有效落实“科教兴镇”战略。

1、坚持和完善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教育决策制度。

①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府管理职能,统筹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我镇把教育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放在全镇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位 1

置,切实确立教育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通过强化督政,完善了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的工作机制。依据教育法规,签订《目标责任书》,提高了政府职能部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的力度。镇、村(居)委会认真履行《教育法》所规定的职责,从过去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变教育为各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和责任。

②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切实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镇政府明确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必须做”的干预性指标纳入考核,建立了“肩负”工作的专项督导及通报制度,把学校“减负”工作纳为考核学校工作、校长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2、坚持和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专题会议制度

①把教育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是我镇的传统,党委政府把联系学校纳入党政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基层制度,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学校调研,为教育发展办实事均形成了制度。解决了中心学校的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

②将教育发展计划的执行,列入镇政府工作报告,提交镇人代会审议。我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07年要完善教育体系,加快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联动互补的社会化大教育格局;以研究探索“有效教育”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③将教育工作纳入镇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镇党委、政府将履行教育法律法规情况作为镇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

容,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己任,担当了为望垭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法定责任。

(二)加强宣传,制定规划,强化制度管理。

加强了学校管理、抓好教育质量、稳定教师队伍,始终是我们镇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并完善尊师重教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积极营造全镇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依法维护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禁止他人(部门)对学生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杜绝侵害师生合法权益的时间发生。

2、加强对《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有力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建立和完善控辍保学、“三残”少儿、贫困少儿、“留守”少儿、进镇务工农民子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和有效措施,逐年提高义务教育及程度,健全“两基”档案,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确保学龄儿童、少年(免学者除外)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三残”少儿入学率达到88%以上,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3、制定我镇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农、科、教紧密结合。利用镇成人教育学校、闲置的村级小学、中小学及远程教育项目等资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劳动力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好短班和长班,做到培训有目标、示范有基地、推广有项目,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长。镇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8%以上,农村实用技

术、职业技能、新增劳动力和劳动力转移等培训达到800人次以上。

4、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次序,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行政区内学校周边环境得到综合治理。社区、学校之间加强沟通和合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5、行政区内中小学安全工作实行政府领导负责制,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定期或经常对学校校舍、设备设施、食品卫生、消防、小车等安全进行检查,无教育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教育管理见成效

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中心学校、幼儿园办学(园)校园安全、和谐、稳定的监督检查管理。3—6周岁幼儿园率99%;“两基”工作成果得到巩固提高,普及程度:

1、入学率:小学6—11周岁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其中女童入学率100%,7-15周岁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93%,小学毕业率100%,12—14周岁正常少年初中阶段入学率100%;

2、毕业班学生毕业率:小学100%,初中100%;

3、完成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8%,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0%;

4、文盲率:15周岁人口文盲率0%。全镇青壮年非文盲100%,脱盲人员巩固率100%。

四、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

1、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数量不足

总之,我镇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不断推进与深化教育现代化学校制

度建设,树立现代教育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不断深化,建设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为振兴望垭经济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创建和谐望垭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望垭镇人民政府

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下载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阳镇国土资源所驻石垭村工作总结范文

    工 作 总 结 袁登峰 京山县“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开展至今已将近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三阳镇国土资源所驻石垭村工作组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展进......

    ??镇场镇管理制度

    **镇场镇管理制度一、卫生管理制度 1、场镇各居民必须打扫并保持好各自房前屋后的清洁卫生,每月不定期的由城建办、社区组织检查二次,评出最清洁、清洁、不清洁。对不清洁的的......

    文明场镇建设目标责任书

    包家镇2012年文明场镇建设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规范场镇秩序,促进场镇文明建设,确保场镇达到卫生、整洁、畅通、安全的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结合我......

    漩涡镇杜家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杜家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

    茅垭镇小学2012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茅垭镇小学2012年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为了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根据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积极推进素质......

    江垭镇建设学习型团组织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江垭镇团委建设学习型团组织调研报告如何强化学习,打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把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于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增强其工作能动性,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

    花石崖镇阵地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村级党组织处在农村社会生活的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和带领党员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围......

    石莱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石莱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2007年12月27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颁布后,我们本着"积极贯彻,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始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