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十年巡礼
知行古建 走读中华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十年巡礼
·策划案(概念版)·
目录
◎活动背景 ◎活动目的 ◎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 ◎创意说明
活动背景
★【国家战略】:
十八大上明确提出“文化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尤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梦,首先应解决的是居住梦。安居方能乐业。
城镇化是中国改革的当前首要任务,中国众多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镇和名村在城镇化浪潮中如何进与守,总书记近日在武汉视察时特别强调“城镇化不是大拆大建”、“保护古村落”。
★【十年巡礼】:
2003年以来至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十年时间内,已联合开展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工作,上海周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350个村镇获此殊荣。促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纳入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
评选不是目的,仇保兴副部长在第一次评选时就提出“重要的是如何将它们保护继承和利用好”。以十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客观巡礼,检视其成功经验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先进带动后进。言而无文,其行不远。通过巡礼,文以载道。
★【全民呼声】:
中国民众对传统建筑的文化需求和消费需求在提高。
因为宣传推广的不对称,文化旅游,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周庄、乌镇、平遥、丽江、宏村等之外,其他可选择的名镇名村景点受冷落者更多。例如常被人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不远处就有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大鹏所城”,连深圳很多人都不知,舍近求远。
传播的不对称问题,就需要通过身体力行的传播来解决。
★【办刊需求】:
以“传承和推动一个民族居住”为己任的中国唯一一本民居类大型杂志《中华民居》,在完成改制之后2014年正式大型改版,有必要以“中华”之名,行“民居”之“实”。
◎活动目的
★响应国家战略,践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促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提倡全民参与,推动中国古建文化旅游 ★传承古建文化,身体力行履行刊物使命
◎活动主题
知行古建 走读中华
古人强调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通过这一活动主题阐明本次十年评选巡礼实践结合理论,号召更多民众深入参与其中,真正读懂中华民居。
◎创意说明
10年巡礼,既是总结也是开始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
本次活动也需要一个强有力支点和爆破点。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10年巡礼”为活动切入由头,通过巡礼来总结评选10年的进步和下一步思考。先高度,后参与度,由此拉开活动持续高潮序幕。
巡礼,不是流于形式的一次性喧嚣,而是持续一年的深耕细作。巡礼,不是自娱自乐的纸上谈民居,而是全民全媒体的内围观。巡礼,不是一部拖沓冗长的肥皂剧,而是先声夺人而后续不断。
活动策划路径:
起——由评选10年为由头开始为活动造势 承——10年评选历史文化百村镇论坛高潮
转——借百村镇论坛之势开启古村镇巡礼 合——整合各界资源为文化名村镇搭平台
由虚而实,然后由实回到虚。
◎活动时间
活动周期:7个月 起止时间:2013年9月—2014年4月 时间节点: 起——2013年9月
承——2013年10月
转——2013年11月
合——2014年4月 ◎活动内容
根据起承转合,整个主题活动主要分为四个主体活动
活动1)“起”阶段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建筑摄影邀请展 活动2)“承”阶段 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百家讲坛 活动3)“转”阶段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系列落地活动 活动4)“合”阶段 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博览会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摄影网络展: 活动时间:2013年9月10日-11日 活动地点:网站
活动形式:以视觉大片启动本次“知行古建·走读中华”活动序幕,向350家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发出邀请,由其提供能代表自身风格的摄影作品和摄影师参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形象展示。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百家讲坛: 活动时间:2013年10月20日左右 活动地点:北京(具体地点待定)
活动形式:以评选10周年的名义,组织350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参加百家讲坛,邀请住建部、国家文物局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以讲坛名义总结评选十年成就,邀请周庄、丽江等先进村镇来讲述经验,邀请专家学者介绍国外村镇民居保护和旅游开发经验等。如能请到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共同主办最佳。“走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系列落地活动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013年3月 活动地点:全国
活动形式:杂志启动全媒体联动战略,整合报媒、网站、电视、视频、APP、微博、微信等全媒体资源,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线路,走进这350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邀请民居保护爱好者共同来见证。相关报道呈现在杂志及全媒体资源上,引发全民关注。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博览会 活动时间:2014年4月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形式:任何活动最终的结果应该要带来效益和意义。在2014年5月旅游旺季到来前,选择在某个城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比较集中的地方)举办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博览会。通过博览会的形式,创造一个交流平台和交易平台,以资源打包整合、整体包装的形式来整体运营中国历史文化民居资源,如条件许可,还可杂志和报社牵头来成立“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发展协会”,整体包装、整体运营。
第二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条件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条件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这一规定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它保存了丰富且集中成片的文物及历史建筑,它应该是真正的历史遗存,不是仿建的,不是假造的,这是对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
第二,它应该保存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这一条很重要,是区别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标志,若只有分散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整体上体现不出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那它完全可以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加以保护,没有必要定为历史文化村镇。
第三,《保护条例》还提到,在历史上在曾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对地区有过重要影响,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等等,之所以提这些要求,是因为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地方,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地方,它的建设能反映当时当地的最高水平,能折射出经济、文化、技术的发达程度,这样的历史文化村镇肯定会更有典型意义。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遗存可以包含有更多的重要历史信息,直观生动地说明事件或人物的历史文化意义,这样,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村镇也就会有更高的价值。
第三篇:河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第1~6批)
为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文化,促进河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法规,经申报、评选得出,名单如下:
第一批
历史文化名镇
禹州市神垕镇,淅川县荆紫关镇。 第二批(2007年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新安县铁门镇,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禹州市神垕镇,禹州市鸿畅镇,临颍县繁城回族镇,郏县广阔天地乡,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遂平县嵖岈山乡,光山县白雀园镇,光山县泼陂河镇,永城市芒山镇。 历史文化名村
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临颍县皇帝庙乡小商桥村,郏县堂街镇临沣寨,郏县李口乡张店村,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第三批(2008年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
郑州市巩义市康店镇,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安阳市滑县道口镇,许昌市襄城县丁营乡,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信阳市固始县陈集乡,商丘市永城市陈官庄乡,商丘市睢县后台乡。
历史文化名村
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下宫村,平顶山市郏县茨芭乡苏坟村,平顶山市郏县茨芭乡姑嫂寺村,平顶山市鲁山县仓头乡仓头村,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锁口村。
第四批(2011年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
尉氏县洧川镇,滑县万古镇,桐柏县淮源镇,永城市李寨镇,商水县邓城镇,淮滨县张庄乡,济源市轵城镇
历史文化名村 内乡县乍曲乡吴垭村。
第五批(2012年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
登封市君召乡,灵宝市函谷关镇,南召县云阳镇,宁陵县张弓镇,光山县砖桥镇。 历史文化名村
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汝阳县小店镇圣王台村,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村,济源市承留镇南姚村。 第六批(2014年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
登封市颍阳镇、荥阳市汜水镇、安阳县蒋村镇、林州市石板岩乡、禹州市浅井镇、禹州市花石镇、宝丰县大营镇、宝丰县商酒务镇、项城市秣陵镇、滑县瓦岗寨镇、邓州市汲滩镇、永城市城关镇、永城市太丘镇。
历史文化名村
郑州市上街区方顶村、栾川县三川镇抱犊寨村、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村、修武县西村乡双庙村场、禹州市浅井镇扒村、漯河市郾城区裴城村、宝丰县赵庄乡魔冢营村、宝丰县李庄乡翟集村、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郏县薛店镇冢王村、郏县茨芭镇山头赵村、郏县渣园乡渣园村、郏县姚庄回族乡礼拜寺村、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桐柏县城郊乡北杨庄村、商城县长竹园乡何家冲村、商城县长竹园乡四方洼村、商城县达权店镇新店村、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
第四篇: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关于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及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初评工作的通知
http:// 2003年3月25日 湖南建设网
湘建规〔2003〕89号
各市、州规划局(规划建设局)、建设局:
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按照建设部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决定在全省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和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初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及基本条件
凡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辖区内存有清朝以前年代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总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镇和2500平方米以上的村,均可参加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评定。
二、申报及评选办法
(一)申报及评选程序
1、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填写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
2、县级人民政府签署推荐意见,专文向省建设厅申报,并组织编制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报告,报市(州)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初审;
3、市(州)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省建设厅;
4、省建设厅会同省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并通过实地考察后,对符合条件的镇(村)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并从中择优上报建设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二)上报材料要求
1、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见附件一)。
2、县级人民政府的申请报告。
3、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材料:内容除概述申报镇(村)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村镇规模、水陆交通以及社会经济和建设等状况外,着重说明其历史传统建筑群及环境的原貌保存度、历史年代、现状规模、空间分布以及价值特色等情况,应附相关的图片资料,装订成册。
4、位置图(比例尺1/5000-1/20000,视面积及距离大小酌定)。
5、现状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视面积大小酌定)。
6、经批准的保护规划,包括规划文本及规划图(比例尺1/500~1/2000,视面积大小及保护规划深度的具体需要确定)。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必须经过省建设厅批准。
7、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的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具体办法。
8、能反映历史传统建筑群风貌的声像资料。
三、其它事项
1、各地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评选工作,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事求是,切实保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评选工作质量。
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实行动态管理,省建设厅将对已获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的镇(村)组织定期检查和监督,对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原因导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将撤销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称号。
3、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评选每年进行一次。今年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材料应于4月底前报省建设厅规划处。
联系人:陈平0731-22123
42附件:
1、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
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标准
二O O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城乡规划历史文化村镇评选通知
附件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
附件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标准
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
http://下载。
联系人:省建设厅黎文君0731—2213453
省文物局刘劲0731-2221521
附件:
1、2、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村)申报表.doc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doc3、4、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指标评价体系(试行).doc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doc5、<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填表说明
第五篇:江西省新增的17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简介
江西省新增的17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简介
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横坑村简介
横坑古村位于富田镇政府北面2公里处,以横坑钱姓为主,其他姓氏依山沿坑散居,长约2公里,占地面积约150公顷。全村现有130多户,800多人口。古村四周青山环抱,后龙山发源于安仁山,绵延三十余里。泓溪、融江两水夹流,古村独立其中,称为“双流砥柱”,故古名泓溪村。又因古村像一突出平台,横截十里长坑,故名横坑村。
横坑古村原有25座祠堂,现存11座,其中9座保存完好。宗祠孝敬堂仿官家漕运贡粮船只模样所建,别具一格。所有祠堂均具赣中“天井式祠堂”特色,祠堂有悬挂式坊牌、石柱、木柱、抬梁、楹间梁坊、雀替、藻井、匾额,且基本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中西合璧建筑特色的私塾两间,共和国少将钱江旧居两座,有200余年的历史,且保存完好,留下不少有革命历史教育意义的资料。清朝乾隆年间的古民宅三排六栋,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其中一栋两间书斋相对,中有小天井,这种建筑独具特色,是整个村庄大防御体系的一个缩影,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三条互为纵横的古巷道,30栋赣派风格的明清古民居,回龙庵和南华山道观,砖雕、石雕、木雕各有千秋。清光绪年间的一架古屏风,苏东坡撰文“表忠观”,阳文雕刻,黑底鎏金,花板镂空雕,是目前吉安市发现的最大的古屏风,距今有167年历史,彰显了横坑古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横坑古村是曾山同志在中央苏区革命试点的第一村。在横坑,他创建了苏区第一个支前扩红模范乡——花岩乡,因而红色遗址、遗物众多。曾山旧址及文物、红军模范营旧址及上课旧址、红二营旧址、花岩乡群众大会旧址、红军特务连旧址、三个炮楼、一个岗哨。遗存的红色武器有:步枪、刺刀、剑、大刀、铁叉、梭标、土铳、重机枪子弹壳等。可以说,横坑古村的每一座祠堂都是革命旧址,一草一木都印上了红军的足迹。邓小平的祖坟——邓光荐墓,在古村境内,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参观价值。
横坑古村原生态格局完整,田野阡陌,绿树成荫。500年的古樟、古枫有20多棵,古树环绕,竹林掩映,风景十分优美。横坑古村红、古、绿资源丰富,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虽年代久远,饱经战火的洗礼,但仍保留着原生态的格局,以其鲜活的原生态性、种类的复合性、赣派建筑风格的糅合性和独特的个性而独领风骚。
永新县石桥镇樟枧村简介
樟枧村位于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东邻坳南乡,南接曲白乡、才丰乡,西毗县城,北连高桥楼。距镇政府1公里,距县城10公里。樟枧村是一个刘姓聚族而居的明清古村落,全村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12个村组,270户,1183人,刘姓占90%以上。
自古以来,樟枧村十分重视知识传承、人才培养,很早就办有学馆,文风鼎盛,名闻四乡。在明清鼎盛时期,共有351人在朝任职。明弘治年间,刘敷官居二品,修学治乡,泽被乡里。嘉靖年间出了位文学家叫刘孔愚。在崇尚“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期,那些举人、进士衣锦返乡,大兴土木,装点门庭,光宗耀祖,极大地丰富了古村的人文古韵。
现保存下来的明清古建筑群,被列为2009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村落中有明清祠堂5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刘氏家庙建于明代,重修于清末,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赣省军区被服厂和湘赣省军区医院在1933年先后搬迁到这里办公。村里呈三角形分布的三口千年古井,井内壁均为桐油石灰砖砌而成,井圈为麻石质地。村落中的清末“村中村”为院落格式,总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院落由6栋民居组成,并铸有围墙,6栋民居之间有鹅卵石巷道。民居为青砖灰瓦,下墙脚大多用青砖砌成“人”字形,檐宇、墙头、门楣、窗栏等处雕刻精致。另外,樟枧村还有许多别具一格的明清建筑,有“郎中第”、“大夫第”„„屋前门楣雕刻非常精致,有花卉、虫鸟、人物等。
村中还有两座古桥。其中村北的青龙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重修于清道光年间,是永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清源桥始建于公元1446年,砖石结构,桥全长10米,桥拱长3.6米,宽2米;此桥系刘善与刘敷回家探亲期间,见河面原有的木桥腐蚀损坏,便捐款兴建了这座砖石结构的桥。
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简介
湖洲村位于峡江县东北部,隶属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委会。现有600余户2500余人,全村略呈带状,东西长约0.8公里,南北宽约0.6公里,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
湖洲村历史悠久,自宋庆历五年(1045年)开基,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自古至今,英贤辈出。戏台、寺庙、祠堂、牌楼、古椅等组成了具有历史传统的古建筑群,尤其是古戏台、寺庙、祠堂集中建一块,总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加上古民居、牌楼、书院和多座古桥,风格独特、古色古香。古建筑为清代砖木结构,木柱、壁板、大厅两侧次间大多为格扇。格扇又分格芯、涤环板和裙板三部分。格芯多以各种雕刻图形组成,穿雕、浮雕、镂雕等各种手法兼用,造型各异,兽、鸟、花纹理清晰,栩栩如生。
湖洲村已成立文物保护小组,制定了保护制度,划出了古建筑保护范围,规定古建筑四周不准建房、搭建建筑,已拆除四周杂乱建筑700余平方米。
吉水县白沙镇桥上村简介
桥上村,原名桥南村,因位于白沙镇圩镇南古桥上而得名。村庄南北走向,村东面有座小山名叫南山岭,小山上古树苍翠,林木茂盛;村南面有一条千年古路延伸穿村而过,为龙江、沙溪、上固通往于都、兴国至吉安的古官道;村西面泷江绕江而过,泷江河水清流透明,沿江两岸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村北面过千年古桥至圩镇老街,以古桥为中心保存着许多古建筑群,其中以桥上古街两旁的古祠群和圩镇老街的古店群最为著名。
桥上自然村自唐末开基以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有黄、罗、邱、周、曾等十余姓氏,200多户,800多人口,以罗姓人居多,面积约1.5平方公里。村里有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20多处。村里有口水井名叫仙人井,千余年来一直哺养着整个村庄人口。村里古樟树连片生长,千年古樟10多棵,而以村南古道边的古樟最为出名,相传为村里的龙头树,有千年历史。
桥上村中以一条主道即古街贯穿南北,古街两旁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堂10余处,街道两边有很多窄巷,令人产生曲径通幽的神秘感,巷道再向两边伸展,连接着许多古民居。
村里的古建筑据多方考证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建筑结构大多为二进二厅,木质结构,风火墙维护,宏大严谨,宽敞明亮,大量的砖、石、木雕点缀其间,飞檐斗拱,错落有致,体现出浓烈的江南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文物价值。古祠堂有赞公祠、天海公祠、致中堂、济民堂、天性公祠、长春堂、洋楼屋、新祠堂等明清建筑,这些建筑以古街为主要骨架,构成南北向为主、东西向延伸的古街巷系统。
桥上村罗氏宗祠建于明朝,祠堂三进三厅,气势恢宏,建筑精巧,大门院套错落有致,但于文革时期被当时的区政府拆除用于建设白沙礼堂(在罗氏族谱里均有记载),仅遗留古色古香的回壁墙一面。其它祠堂民居青砖扣缝,许多门、窗、大门挂面雕龙画凤,镶刻着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图案;许多居民墙上还保存着红军时期的各种宣传标语、口号,极具历史价值;许多建筑还采取了东西合壁的建筑风格,以洋楼屋为典型代表。
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简介
爵誉村位于泰和县城西北25公里的螺溪镇。古村东起胡宗泉故居,西至肖天裕故居,南起康悦如故居,北临牛吼江。全村南、西高,东、北低,版图近似方形,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民居呈手枪形,面积1.6平方公里。
据县志记载:爵誉村原叫龙源村,因村里人才辈出,贤才鹊起,文风鼎盛,科举蝉联,爵崇誉隆,故宋仁宗赐名“爵誉”,以示褒奖,由此爵誉村名沿用至今。
爵誉古村格局自明清以来基本未变,布局以姓氏宗祠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始建于宋、明、清朝的古祠有70栋,清朝余存的古民居34栋,基本完好;明清建的书屋8处,店铺5家,寺庙、道观5座,坊牌3座。还有保存完好的清乾隆年间为防水患、由肖钱两姓筹资修筑的0.5公里的防洪围堤、两层拱桥、三处渡口。古民居为青砖青瓦,建有山墙,多为二道大门,大门间有小院落,厅堂内是木质框架结构,厅堂里的木板上有雕刻花卉图案和用金粉写的规训格言。古民居的院落和民居之间巷道均铺有鹅卵石及条石。座落在村中的“久大堂”“孝德堂”、“宝浩堂”、“复古堂”、“敦叙堂”是五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
泰和县马市镇蜀江村简介
蜀江村位于泰和县城西偏南10公里的马市镇蜀口村委会,现有400多户共1800多人。古村东起欧阳效生故居,西至欧阳小山故居,南起书屋(复亨堂)门前墨钵塘、欧阳新建故居,北至欧阳效思故居,版图近似四边形,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
蜀江村是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进士、楚州宝应县知县欧阳献可长子欧阳祖德,从万安常德顺赣江而下,择蜀江口肇基。自此,后裔繁昌,人才辈出,经济繁荣。从明永乐二年(1404年)欧阳永俊第一个登科进士至今,代不乏吏。明清时期登科进士21人,举人28人,贡生、征荐159人,拔贡2人,国学生38人。官居尚书、翰林院大学生、庶吉士、侍讲、左侍郎、左布政、副使、知府等190多人。出萃“兄弟五经科第”、“兄弟朝天八龙”、“兄弟尚书”、“父子进士”、“三世宪台”等。
蜀江古村格局自明清以来未变,布局以宗祠崇德堂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始建于明朝的古祠现保存5座、遗址4座。清朝建的古民居23栋,基本完好。古民居为青砖青瓦,建有马头墙,多为二道大门,大门间有小院落,厅堂内是木质框架结构,木板上有雕刻花卉图案和用金粉写的规训格言。
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简介
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距县城30公里,现有10个村民小组,234户,总人口908人。英溪村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是著名才子明代嘉庆年间“探花”金达的故里,文化底蕴深厚,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英溪村始源于唐朝末期,以金姓为主,是唐朝左仆射、后任浮梁县令金安的后裔,由槐里(今浮梁镇)迁养九源(村废),再迁此地。英溪村背靠大英岭和英凤山,村口的“七星桥”古朴端庄,村前溪水清澈见底,川流不息,英溪村由此得名。整个村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处处展现出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英溪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名贤辈出,仅宋代就有进士12人,明代金达由嘉靖帝钦点为探花,清雍正荣登进士1人。
英溪村内现存有众多清末时期的徽派古建筑,传统古民居22栋,建筑面积3685平方米。除古民居外,还有“青云得路”牌坊、“国学师”门楼及“御赐俸禄”门楼,这些古建筑以木雕砖刻为主,规模宏伟,装饰精美。“青云得路”牌坊、“国学师”门楼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简介
浮梁县旧城村古县衙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昌江之畔,周围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融历史、宗教、文化、民俗、观赏于一体,记载了浮梁1300多年的要事珍闻。
旧城村内保存有完好的清代五品县衙、宋代佛塔——红塔,堪称世界一绝;有历史文化长廊、千年瓷坛、珠山官窑(明清官窑)、古城门楼、魁星阁陶瓷精品馆、汤公井、浮梁茶馆、千年奇桂、按擦院(九江道署)、哥德堡号雕塑、千禧良缘广场等景观景点。
现存的古县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170年,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有“中国县署第一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称,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处古县衙之一,1987年被定为江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达1100余年间,县衙屡毁屡建。浮梁以瓷茶互利、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格局在各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次被钦点为五品县衙。
红塔又名西塔,佛名“大圣宝塔”,始建于公元961年,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塔高40.47米,六面九层。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反映了北宋初期塔的艺术造型的时代特征,是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
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长廊,采用了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首——青花瓷,它以216块独特的贴地青花瓷砖,向人们演示了千余年来浮梁旧城的人文历史和相关事迹,充分展示了浮梁文化的发展历程,突出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表现了浮梁瓷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从古代文化走向现代文明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在享受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感受到丰富的瓷茶艺术。
旧城村的建筑具有徽派与赣派相结合的特色,最具有特点的是县署里面的楹联,其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封建社会地方官处事方法和原则。旧城村现在保存有传统民居52幢,建筑面积24026平方米。
乐平市涌山镇涌山村简介
涌山村位于乐平市北端,黄山余脉涌山北麓下,是涌山镇政府所在地,距乐平城区30公里。该村现有土地面积26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1400户,5800余人。全村以农、林、建材、采煤及传统手工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现有建筑825幢,其中传统建筑79幢,主要为明清时期饶派建筑风格。
涌山村初始于唐,原名锦溪村。唐宋时,有王氏、吴氏、余氏等几大姓氏家族居于此地,其中王氏是名门望族,在农业、煤炭、石灰、瓷土等行业共同开拓,富甲一方。至元代,官府特设“八涧巡检署”,拥有12间房屋、21名巡检吏差,专管八涧市场、税收、治安。建国后,涌山矿产资源得到了迅速而充分的开发,煤矿、石灰厂、水泥厂等厂矿纷纷在其附近建立,使涌山成为本市工业密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市场繁荣的最大集镇。
涌山不仅地灵物丰,历史甚为悠久,村落南口鸡公山有喀斯特溶洞5处,1962年中科院在其中一处叫“仙岩”的洞穴中,发现了人类打制石器及伴生的“大熊猫——剑齿像”动物群化石,证实了该地为我省旧石器时代遗址最早发现地。之后这里陆续发现有商周遗址、墓葬以及战国西汉、三国南朝时期的青铜器、陶器等遗存遗物。
乐平自古以涌山为北大门倚重,它东南连接婺源、东北连浮梁,古饶、徽两州文化于此碰撞并连接,当地流传民谣 “徽地多饶匠、饶地多徽商”。从现存的古道、桥梁与文献族谱证明,这里是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的一条重要入口通衢。在这块北、东、西三面环山,南向开口的约4平方公里的圆形盆地中,溪水密布、八涧交织。主要河流有二支:一支是来自浮梁的涌山河;一支是源于婺源、乐平交界的共产主义水库人工干渠。涌山河穿村而过,合符古代“腰带水”风水理念;干渠是涌山村十景之一,体现出当地居民对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的独有情钟。
涌山老街区遗存除有王母石牌坊(清道光)、三孔涌山石桥二座(清乾隆)以及一些里巷民居与临街老店外,最显摆的是座落在涌山老街中段的“王宗五祠”——昭穆堂,该祠堂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建筑规模宏大,平面功能齐全,木、砖、三雕合用,戏台装饰精美,是乐平唯一一座明代戏台遗存,弥足珍贵。
王家街区是涌山村古民宅最集中且又遗存比较完整的区域,这里的古民居建筑主要有:司马府邸、祠堂私塾、州判官府邸、戏台看场,以及分布在各条巷道与临街的明清时期民居与店铺。
德兴市海口镇简介
海口镇位于上饶德兴市东北部,距市区35公里,西接亚洲最大斑岩露采矿山——德兴铜矿所在的泗洲镇,北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隔河相望,区位优势明显。镇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下辖海口、黄渡、江田、舒湾、杜村5个行政村和新源1个居委会,总人口近15000人。
海口镇海口村内古建筑众多,留存古宅14栋、古街5条、古井4口、古城门3处、古码头、古戏台、古楼阁各一个,以明清古民居多,建筑精湛,别致典雅。古建筑占地35000平方米传统建筑完好程度为75%。其中较有特色且保存较好的有董世良民宅、寒泉井、海口北城门、文昌阁、聪门、东林桥等等。
海口唐代董氏建村时,依照唐朝都城的里坊规制模式,又盖以北斗七星星象布局,在今天海口村的基地上建造了一座“村城”,其村落布局及街弄形态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海口村内五条大街(宋朝,海口称为市,五街分别称为上市、中市、前市、后市、下市),巷弄近百条。多是曲折走向,古街古巷都以青石板铺就;村内排水、防盗、防火等设施也相当缜密完善,村外又围以城墙壕沟,整个村庄俨然就是一座“城池”,故宋、元、明、清四朝古人都称海口为“城”。
已成立了海口古文化保护与研究学会,负责对海口镇域内的古文化进行资料整理和文物搜集,并将流散于民间的石刻古碑集中保管,募捐集资修缮了万年台、文昌阁、聪门、古城东门等古建筑。
德兴市海口镇新营村简介
新营村,位于江西省德兴市银城镇东南,距离城区约10公里。新营村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余人。
新营村古建筑众多,保存较好的祠堂10处、民宅20余栋,其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赣派文化传统建筑。公祠以舒协斋公祠、舒氏公祠、张氏宗祠等为代表,建筑雄伟壮观,无论以石雕门楼之精美,还是祠堂设计之大气,都显示其名门望族的气派,加之从平面布局到立体空间的墙体、木构架,大都保存历史风貌,建筑年代均有文献可考,它也是赣东北地区清代建筑的纪年标志物,具有典型性。民居以舒大章民居、舒秦三民居等为代表,外看多为长方形平面,用空半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民居内部,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从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
新营村融于自然的山村环境,独特别致的村落布局,典雅古老的建筑群落,完善实用的排水系统,精美绝伦的建筑装饰,文情脉脉的匾额楹联,古朴纯真的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相融洽的环境空间。
金溪县琉璃乡东源曾家村简介
曾家村位于金溪县琉璃乡以北偏东5公里处,为琉璃乡与陈坊积乡交界处,距县城29公里,地理位置较优越,交通较为便利。
古村选址于丘岗地带,村外田园平沃,村后竹林茂密,村东溪水潺潺,村北一河横穿,风景秀丽。
古村现有220户1100人,绝大部分为曾姓,是曾巩堂兄弟洪立公后裔,也是人们尊为“宗圣”的曾子(曾参)的一支嫡传后裔。《东源曾氏宗谱》载,曾子的43世孙曾絓由南丰迁中宋,46世孙元龙从中宋迁模桥,49世孙子宾从模桥迁东阳书院。为纪念南丰祖曾洪立葬于南丰东源,而改东阳为东源,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建村以来,人才辈出,人文气息浓厚,近现代先后出了18个教授,故有“教授村”之称。
东源曾家村至今保存有一条600多米的进村古道、村围墙及完善的排水系统;3口古井历经几百、上千年沧桑,至今完好如初,井水清彻见底,酣甜清爽,村民仍在饮用;仍然较好地保存有7条主要的传统街巷和174栋明清古建筑,整个村落历史风貌完整如初。布局主要由一条东源街,又称直街,向西北方向分支出六条90米以上的巷道,巷道之间又有小巷相互连通,弯弯曲曲。均用青石板与卵石铺成的巷道,分布着九大古民居聚落群,每个聚落群屋屋相通。每栋古建外墙上的石质花窗,雕花纹饰图案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屋内柱础,每栋各不相同,同一栋之间不同柱础的雕刻造型和图案又各有特色;大门上方的石雕和砖雕更是巧夺天工、美仑美奂,有的综合圆雕、镂雕、浮雕、透雕等各种雕刻艺术为一体,给人以鬼斧神工之感;屋内屏风、窗户、雀替、梁架上的木质雕刻也是各显神通,把“福禄寿喜、马上封(蜂)候(猴)、一路(鹭)青天、一瓶(品)富贵、一路登科、一束清廉„„”都表现得淋离尽致,凡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东源曾家村建筑类型多样,庙宇、桥梁、官厅、宗祠、宅第、门楼、民宅齐全,时间跨度大,数量多,保存完好,在江西地区少见,对研究古代建筑思想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完整且有明确纪年的明清古建筑,为同时期的各类型建筑树立了时空标尺,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南方地区古代建筑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其聚落构成、建筑形制、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集中体现了地域性、展现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创造出地方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科学、文化价值。
乐安县湖坪乡湖坪村简介
湖坪村位于抚州市乐安县湖坪乡,距离县城50公里,现有人口10890人,皆为王姓。
北宋初年(960年),湖坪村开基始祖王延年从吉水县带源王坑迁徙此地。先居于“闻华山”西北麓桐胡寨,但由于三面环山,地形狭窄,难于容纳生齿繁衍,遂开辟北面沼泽地居住(今湖坪村),距今已1000多年。至今,村子外围仍保存“桐胡寨”、“东岳庙”、“五湖书院”等宋时期遗址。村内坊牌下巷屹立着延佑年间建造、纪念元朝进士王晋的“青宫侍讲”牌坊。古代湖坪村,科甲连芳,仕宦辈出,宋、元、明、清共出过1名状元、1名神童、11名廷试进士、200多名官宦,上至翰林学士、下至主薄。1930年代初,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林彪、肖克等开国功臣曾在此生活、战斗过。
湖坪村现存明清时期各类建筑共390处,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红一方面军总部“大湖坪整编旧址”(国宝公祠),2006年9月已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宫侍讲牌坊、董氏节孝坊、伟佐两先生祠红军标语、翘先公祠、忠义垂芳祠、乐善好施宅、聚庆堂建筑群等已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坪村历史建筑具有中国江南典型建筑风格,但在历史上既受庐陵文化影响,也受临川文化熏陶,也经过红色文化洗礼,故在建筑方面形成了自身众多特色,大多是前带庭院内置天井硬山式传统民居。
黎川县华山场洲湖村简介
华山场洲湖村距离县城35公里,11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445户1760人。2006年5月,洲湖风景区被抚州市委确定为全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洲湖村是一个集“红、绿、古”三色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1933年8月至1934年,肖劲光、毛泽民等同志曾率红军部队去福建光泽牛田村准备攻打金溪浒湾,往返于千年古道,部队多次驻湖洲村历时两年之久,在高位厅、黄氏宗祠及船屋内外,留下了许多清晰的标语。景区内还有原始次生阔叶林1.2万亩,景色优美怡人。
古色资源以“船屋”古建筑群最为出名。“船形古屋”位于闽赣古驿道要道的洲湖村中心,始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竣工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历时三年,至今有160多年历史,是一栋具有江南特色的复合式砖木结构的豪宅。“船屋”坐西朝东,建筑面积约10亩,房屋高6米,共108间,36个大小天井,3条进出走廊。其造型奇特、规模宏大,屋内厅堂依次为神堂、上厅、中厅、下厅、廊厅等五个单元结构,其间有三条过道走廊和三层天井厢房贯通连接,神堂左右各有两间房与三个天井相间。
崇仁县相山镇浯漳村简介
相山镇位于崇仁县南部,是崇仁、宜黄、乐安三县交界中心,距离县城27公里,现辖10个行政村,现有4983户20422人。南枕王家山,东畔西宁河,西滨相山港,北连周家陂,三面山水环抱,一面舒展平地,为山洪冲击和河港夹流而形成的冲击层。镇区周边为相山山脉中的小平原,镇区范围内有大量的农田、村落。据郑姓家谱记载,郑姓宾年公,自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来任崇仁学正,爱崇而留家西里,其孙守荣公,自华盖山而至凤岗,见此山清水秀,遂卜居于此,前后约六十余年。由此推定,相山镇建置于宋代,约公元1200年。相山双峰、老虎港瀑布群、苔州蝙蝠洞和石塔、乌龟照镜、浯漳宗祠、尧岗古屋等自然、人文景观闻名遐迩,并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是崇仁县旅游重地。镇内交通主要由崇凤公路以及乡道构成,属三级公路,全为水泥路面。
浯漳村是相山镇10个自然村之一,也是相山镇历史传统建筑群的所在地,亦有“千年古村”之美誉。浯漳古村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由浯漳始祖谦山公从港口迁到此处,而后发展所成。浯漳古村地处四山环抱之中,分别为相山、大华山、芙蓉山和表华山,占地约140亩,所留古建筑群面积约5000平方米。此村是以八卦格局而建,环圆而立,以圆为基,建东南西北四门,分别为 “文科第门”、“武科第门”、云程门、紫气东来门等。此建筑群多以明代为主,且多数为祠堂,如:伟巷公祠、贡公公祠、昂公公祠、陈氏大宗祠等。该建筑群大多数原貌保存良好,且保持着典型的明代建筑的风格,以砖木构架混搭为主,留有许多天井,并存在少见的影壁,整体规模宏大,气象宏伟,形体虽简练,但细节繁琐,尤其是装修上的石雕与木雕更是栩栩如生,极其精致,美观。
为了加强对该镇古建筑的保护,维护历史古村落风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该镇实际,已制定了相应的古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并将古建筑保护工作纳入了镇建设规划,落实了相应的管理责任人。
修水县山口镇简介
山口镇位于修水县的西南部、修水和铜鼓两县交界处,距修水县城33公里,面积173.8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人口2.4万人。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曾整编驻扎于此。
山口镇早在民国元年称武德镇,1927年改建为山口镇。山口老街是修水县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老街,呈南北走向,全长将近三华里。明清时,老街分为八个部分,由北向南称为八甲。街道两旁是砖木结构的店铺,临街的一面都是木板门,协昌南货店、祥南广杂、好古斋等老字号的门牌依旧历历可见,都似乎在彰显往日的辉煌。坐落在桃坪村的陈家大屋、詹家老祠和全县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文峰塔虽历经风雨,但面貌依旧。
山口境内有一来苏村,传说是村人为感激和怀念苏东坡来过此地而得名。苏东坡来时过渡的渡口称作来苏渡,并建有苏公亭一座。
山口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比较兴盛,查阜西便是其中杰出代表。查阜西,山口来苏人,自小聪颖好学,一生致力于古琴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等职。
都昌县苏山乡鹤舍村简介
鹤舍村地处鄱阳湖东岸,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西北部,临界湖口县,与庐山隔水相望。距乡政府3公里,是两乡合并前的原前山公社所在地,属苏山乡的第二小集镇。距九景高速只有20公里,省级袁多公路(水泥路面)穿村而过。环鄱阳湖船游,从湖口鞋山上水,不要半小时即可登陆。
鹤舍村现属九江市都昌县苏山乡苏山村委会管辖。始建于东汉末年,成村于明代初期,发展于清代中叶,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全村为袁姓一支聚族而居,是一个耕读并重、农商并立的历史古村,全村现有200户800余人。
鹤舍袁氏以耕读传家,宣扬儒学、注重教化。历史上既出了文举,也出了武官。清代举人袁成壁,曾任浙江汤溪县知县,在中举时,主考官在他试卷上批有八个大字“文章颇可,字冠全场”,他的旧居“大夫第”尚保存完好。民国初期学者、诗人袁铁梅,为江西省议员,他们儿子袁训芷曾留学日本,著有《铁血青年》一书。民国后期,全村在国民党内任职的将、校级军官就有10余名。
鹤舍袁氏重视立校办学,成村伊始,就请先生办起了私塾,随着时间推移,村里办学的名声大了,乡里乡外求学的人也多了。清朝初期村里投资盖了一栋四合院式的学舍,取名“浣香斋”,既满足了本村子女就读,也广纳了外乡许多学子。“浣香斋”自古至今是学校,故历史上曾有人称鹤舍为学舍村。如今原校舍已改造成两层的教学大楼,其“浣香斋”石碑犹存。
鹤舍袁氏以经商致富。清代中期,村里有位先祖,名叫袁蕃杰,靠卖豆腐营生,他凭着勤俭起家,赚了一些钱,就到景德镇做瓷器生意,生意非常红火。此后,他的儿子袁绍起继承了他的事业,发展到拥有七座瓷窑加数十间店铺和坯房,成为当时有名的企业家。村里大部分古屋都是他当时投资兴建的。
鹤舍袁氏以宗法治族,以道德为训。村中祖厅恢宏,修谱有章,族规严密,派系绵长。族人始终以先祖袁安公“卧雪仁风”为做人处世之典范。祖厅大门两壁题有“卧雪家风”墨迹。
村中现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建筑有23栋,占全村现有建筑的40%,祖厅三进,占地600平方米;巷道15条,平均宽度1.5米,总长度800米;石砌长方形池塘一口,占地500平方米;民国初期小洋楼一栋,占地100平方米。全村古屋、石巷保存完好程度在95%以上。已被县政府授牌列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