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川县联村联户贫困村脱贫规划
张家川县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XX乡XX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规划(样例)
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推动转型跨越新实践,着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新要求,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一项解放思想、转变作风、锻炼干部的创新之举,是一项固本强基、促进发展、造福群众的有效实践,是一项抓当前、利长远、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根据省(市、县)委“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办)联系张家川县XX乡XX村。为了使我局(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实效,确保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XX乡XX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规划。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张家川县东部高寒阴湿山区(中部浅山区、河谷川道地区,西部干旱山区),平均海拔XX米,年均降雨量XXmm,年平均气温XX℃无霜期XX天。
全村共有X个村民小组,X户,X人,耕地面积X亩,人均X亩,其中粮田面积X亩,梯田面积X亩。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有玉米、小麦、马铃薯;经济作物以冬油菜、胡麻为主,2011年粮食
区、林缘区、深山区和高山区,土地瘠薄,产出极少,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灾害频繁,生存条件极差。
三是自然灾害频繁。X村是自然灾害高发区,每年遭受干旱、冰雹、霜冻、洪涝等灾害的侵袭,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或绝收。灾害损失严重,是造成我县农村贫困或返贫的主要原因。
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第一,行路难。全村无一条通畅(通达)公路,群众行路和农产品运输胃肠非常困难。第二,饮水难。由于地域偏远,地形复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不到该村,饮水问题没有解决。第三,看病难。全村无村级卫生所,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第四,上学难。该村无村学,适龄儿童上学难。
五是产业结构单一。该村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山地多水地少,无霜期短,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多。
六是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第一,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全村劳动力XX人,其中:高中文化程度XX人占X%,初中文化程度XX人,占X%,小学文化程度XX人,占X%,文盲、半文盲人数XX人,占X%;第二,思想观念落后。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还有差距,等靠要思想仍比较严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精神有待形成;第三,技术型农民少。在发展种植、养殖业中,大多数农民仍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
消除返贫现象。到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元以上,年均增长XX%以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小康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四、工作重点及建设项目
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当地实际,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工作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取方争取投资,为贫困村实施扶贫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力争全村贫困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经考察论证,XX村共需项目建设资金XX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XX万元
1、投资XX万元,硬化村组道路XX公里,XX年实施;
2、投资XX万元,建饮水安全工程XX处,XX年实施;
3、投资XX万元,建堤防工程XX米,XX年实施;
4、投资XX万元,建农业灌溉工程XX处,XX年实施;
5、投资XX万元,改造贫困户危旧房XX户,XX平方米,XX年实施;
6、投资XX万元,建村级文化站、卫生所各一处,XX年实施;
7、……,XX年实施;
(二)产业开发投资XX万元
1、投资XX万元,建养牛(养)小区XX处,新建标准化
组长,XXX任副组长,XXX、XXX、XXX为成员,负责宣传动员、规划制定、资金争取、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考评验收工作,坚持目标达不到,工作不脱钩。,2、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发挥主力军作用。人民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和中坚力量,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维护群众对扶贫开发的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激发群众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热情。
3、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新举措,开辟新途径。逐步改变捐钱捐物的帮扶方式,把帮扶工作的重点放在贫困乡村的项目建设上,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优势,兴建一批能够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扎根性项目。在落实好本单位帮扶项目资金的同时,还要多方位、多渠道寻找机遇,牵线搭桥,积极为贫困村引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建立健全帮扶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项目资金到位,帮扶工作到位。
4、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支部、村委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是扶贫开发的基本单位。要采取得力措施,选好、配强、配齐扶贫开发重点村班子,为推进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二篇:联村联户帮扶规划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帮扶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稳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有效开展,确保所帮扶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奋斗目标按期实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及帮扶户***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本着常怀爱民之心,夯实群众基础;善谋富民之策,不断新扶贫帮困方式;多行惠民之举,务求利民之效,努力为帮扶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使其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构建和谐富裕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二、帮扶对象
***,************村人;家庭人口:2人;住房情况:先住在弟弟房中,房屋外墙年久失修,比较破败。屋内电视等电器具有。收入情况:主要靠劳务收入,家中饲养几个鸡,无大型农机设备。
三、帮扶目标:
到2018年,其家庭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居住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到2014年,其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以上,养殖带来直接收入达到500元以上。到2015年,其家庭人居纯收入达到7000元。养殖带来直接收入达到1000元。家庭购置一件农机设备。
四、帮扶主要任务和措施
1、政策帮扶。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科技知识,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其在劳务、就医、就学、法律援助、生活困难等方面提供必要帮助。
2、思想帮扶。通过技能培训、政策宣导、法制教育等形式,纠正其等、靠、要错误思想,克服懒堕不思变做法,重树勤劳致富奔小康信念,帮助其熟练掌握一种以上脱贫致富技能,准确找出一条合适致富方法。
3、物质帮扶。在春耕生产、夏收及秋播时节等关键节点对其进行每年不少于5次的走访帮扶,通过参加劳动、物资赞助和信息服务,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4、信息帮扶。加强与劳务办沟通联系,适时为其提供劳务信息,同时积极为其提供种植、养殖方面的科技咨询服务。根据其发展意愿,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致富意见和建议。
5、反映民意。深入帮扶户面对面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和意愿诉求,倾听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切实掌握基层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提出需要解决的意见建议,能够解决的尽快解决,不推不拖,不能解决或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耐心解释,争取理解,需要局党组解决的要及时整理上报,协调解决。
6、疏导情绪。对帮扶户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和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协助村里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力争使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社会稳定最突出的矛盾以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反映、早掌握、早处理。
五、自我保证
1、服从局党组部署安排。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及时制定帮扶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计划。定期要向局党组汇报个人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带来的新收获和新提高,要提交党性分析报告。年终报送工作总结,并每年完成一份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民情调研报告。
2、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下到村组期间,要模范遵守工作纪律,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圆满完成联系农户的各项任务。要模范遵守组织纪律,记好民情日记,填好《联户手册》。要严格遵守 “八个严禁”,进村入户不得在村上就餐,不得增加群众负担。
第三篇:贫困村脱贫规划
贫困村脱贫规划
“到 2020 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5 月 23 日,____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的这番话,掷地有声。520 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贫困村脱贫规划,供大家参考选择。贫困村脱贫规划为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提升脱贫村的综合实力、脱贫户的收入水平,确保我村到 2020 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制订小李村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措施和规划。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各级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统揽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持续推进“六个一批”工程和“三位一体”扶贫战略,确保到 2020 年同步够格建成小康社会。
2、总体目标
2018-2019 年,巩固提升,实现稳定脱贫。对 2016 年脱贫的农户巩固提升,对 2017 年脱贫的农户重点巩固提升,对 2017 年返贫的 1 户 4 人重点扶持。通过对脱贫户的巩固提升,使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乡平均水平,实现稳
步脱贫并逐步达到富裕;村每年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乡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控制在 2%以内。
2019-2020 年,提质增效,达到小康水平。不断完善农业基础条件,推进农业产业改造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全部脱贫人口食有所保、衣有所用、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困发生率控制在 1%以内。对返贫的贫困户要继续给予重点扶持,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3、基本原则
(1)坚持村退出、户脱贫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总结经验与巩固提升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工程建设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村委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领导力量不变、包抓责任不变、帮扶机制不变、到户扶持政策不变的原则。
二、工作重点
1、瞄准对象、精准发力,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户脱贫成果
对 2016 年以来脱贫的农户进行全面摸排,摸清重点巩固对象以及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为所有脱贫户量身定做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措施,确保稳定脱
贫、持续增收。
(1)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围绕脱贫户持续增收这一核心,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对有产业发展意愿、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脱贫户建立稳定的产业带动关系,采取“龙头企业+脱贫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脱贫户”、“家庭农场+脱贫户”的模式,实施好产业化扶贫项目,鼓励支持脱贫户入股到合作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使脱贫人口“入企(社、场)打工挣薪金、入股参股挣股利”,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鼓励和引导脱贫户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土地规模经营收益;积极推广农村土地流转、保底分红新模式,探索实施土地流转保险,有效防控土地流转风险, 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为此,我村集合村情村貌,因地制宜的开展了独具小李村特色的扶贫项目。
一:深度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太岳山上小延安。
2017 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旅游和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设,我们主动作为,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用于太岳行署旧址景区的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景区的软件和硬件水平,我们将按照 4A 级旅游景点的标准来发展红色旅游。
(一)、我们准备聘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对景区的未来发展做一个完整长期的规划。
(二)、按照智能、环保、绿色的要求,高标准打造景区的公共卫生间。
(三)、将整个碱土院村都纳入景区的管理范围,对乱堆乱放的物品进行清理,对裸露的地表全部绿化,道路两旁种植花草,对村民的门楼、院墙统一规划修缮,把村里的所有的道路都铺设石板,并在两旁砌筑护墙,把 2 号院破损的墙壁和院墙维修,把 4 号院(张东太家),5 号院(贾俊峰家)改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农家乐。
红色旅游目前收入为 53 万元,带动的就业人数为 80 户,其中贫困户 27 户,其中包括群众演员 12 人,旅游餐饮 5 人,卫生清理 4 人,旅游工程施工人员 6 人。从 2017 年 3 月到现在,为贫困户共计增收 5 万元,户均增收 2000 余元。
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在用工、用人方面要大力向贫困户倾斜,建立红色旅游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真正让贫困户在旅游的发展中受益,把红色旅游发展成一项“扶贫工程”。
二:加大连翘管护力度,增加村集体收入。
为了更大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在村西沟为贫困户专门建立了 200 亩野生连翘管护基地,允许贫困户去里面采摘连翘,并且安排贫困户专人看护,确保贫困户有稳定
可靠的收入,2017 年共有 31 户贫困户参与了连翘管护。
2017 年,旅游公司还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收购村民的连翘,截止 9 月 7 日收购青翘共计 121751.1 斤,其中收购贫困户青翘 35211 斤,非贫困户 60071.3 斤,收购外村26468.8 斤,总营业额达 70 余万元。
除管护好村集体的 200 亩连翘外,我和村两委班子的部分成员,计划明年每人在二坡地培育、精细化管理十几亩野连翘,先行先试,然后逐步把贫困户带动起来。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组织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和党员干部到武乡学习红色旅游发展经验,去临川学习连翘精细化种植技术,进一步凝聚发展红色旅游和连翘产业的共识。
三: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增加村集体收入。
我村于 2016 年底,建成投资 150 万元的 200 千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为村集体经济积累典型了坚实基础,2017 年收入将达到 20 余万元。
三户贫困户还安装了 4 千瓦的分散式光伏,截止 2017年 12 月,户均发电 5100 余度,收入 5000 余元。
四:发展粉条加工产业,附带家猪养殖。
小李村自古就有做手工粉条的传统,现在还有零散的几户在做,我们现在已成立了扶贫专业合作社,把粉条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已投资 10 余万元,厂房及设备都已建设、安装完毕,已具备生产的条件,元旦过后即将投产运营。在粉
条厂长期务工的有 3 户贫困户,临时性用工可以把全部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吸纳进来。
另外做粉条剩下的渣子可以做猪食,发展家猪养殖产业。
合作社还准备长期收购贫困户的玉米和连翘,收购价格要比市场价格高一到二角钱。
五: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增收路子。
我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刘晓宾以“天然、绿色、安全”为推介点,打造了“村官联盟农特产”公益电商扶贫平台,主要经营散养土鸡蛋、无公害小米、小杂粮、土蜂蜜、纯手工布艺品等。自 2017 年 5 月 2 日正式运营开始,截止目前,营业额已突破了 5.5 万元,累计帮扶 58 户农户增收,其中帮扶 20 户贫困户,使农户以前滞销的农产品变得畅销起来。
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向市科技办申请,在我们村建立了一个“乡村 e 站”的站点,这将进一步畅通为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渠道。
发展“电商+”产业,借助我们村村官刘晓宾搭建的农村电商平台,整合红色旅游、小杂粮种植、土特产加工等资源,开启小李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模式。
(2)深入实施就业扶贫。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每年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50 人以上,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按照“菜单式”培训模式,对有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意愿的脱贫户实施“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创业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有发展电子商务意愿的脱贫户,开展免费培训、创业孵化、合作对接和就业推荐,创造便利的创业条件。通过一系列培训、就业措施,实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致富,更大程度地提高脱贫户的生活质量。
(3)深入实施金融扶贫。用活用好“5321”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向有产业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提供 5 万元以下、3 年以内免担保和免抵押、财政资金全额贴息的小额到户扶贫贷款。
(4)深入实施搬迁扶贫。对 1 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动员及早入住,确保入汛前全部迁入新居,切实提高入住率。对1 户土坯房加固改造户,继续跟踪,定期监测,确保住房安全。加强对搬迁户的后续管理,以产业培育、扩大就业、自主创业、技能培训、救济救助、山林土地流转为途径,努力实现搬迁群众发展有产业、就业有岗位、增收有门路、致富有保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5)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适龄残疾
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 100%,主要劳动力人均受教育 13 年。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支持政策,综合运用减免学费、教育补助、教育救助、助学贷款等政策措施,对脱贫户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在校大学生进行全程扶持。通过政策扶持,不让一名脱贫户子女辍学,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6)深入实施社会保障扶贫。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村内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服务,织牢民生保障“兜底网”。对需要政府兜底的 13 户 17人,按照“两线合一”政策,继续实行社会保障兜底,确保长期脱贫;加快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100%,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 100%;对需要医疗救助的脱贫户,落实好各类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对因残致贫户,落实好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优先实施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突出解决脱贫户家庭大病、慢性病问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脱贫户,再进行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对因灾致贫户组织开展生活救助、生产救助和住房救助。
2、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村脱贫成果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积极申报和争取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项目,加快推进道路、饮水、电力、村级卫
生室、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乡村旅游、文体设施、电子商务等建设力度,全方位改善脱贫村基础条件。
(1)加大道路建设力度。整合交通、代赈、财政、扶贫等专项资金,捆绑用于脱贫村道路建设,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持续搞好道路绿化美化,到 2020 年,所有通组道路、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户间道路全部为水泥路,所有行政村均通客运班车。
(2)加大安全饮水建设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水源保护,保障供水质量,配置高标准的配水系统和消毒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入户率,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18 年,对 2 处供水工程进行改造,新建 1 个集中供水工程,2019 年,对 2 处供水工程进行改造,新建 2 个集中供水工程,到 2020 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 100%,每人每天可获得的安全饮用水超过 40 升,供水保证率达到 98%,取水更加便利。
(3)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实施农网改造项目,加快改善农村用电条件,提升农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装机容量,统筹解决居民动力用电及取暖问题。到 2020 年,照明用电入户率稳定在 100%。
(4)加大村级卫生室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服务功能,加强村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村医的培训和
管理,逐步提高村医报酬,不断提高全民医疗救助水平。到2020 年,村级卫生室建设更加规范,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
(5)加大乡村旅游建设力度。结合美丽乡村和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步伐,全面提升村居环境卫生水平。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园艺业、休闲渔业等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采摘、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合理开发森林景观资源,提高兴林富民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18 年,力争接待游客突破 0.5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100 万元以上;2019 年,力争接待游客突破 1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150 万元以上;到 2020 年,力争接待游客突破 2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200 万元以上,旅游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6)加大文体设施建设力度。对已建成的文化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实施农村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文化惠民、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农村文化人才培训“五大文化工程”,切实把脱贫村文化场所建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普教育、致富技能培训的集中平台。
(7)加大电子商务建设力度。通过设立电商扶贫实验基地、采取“平台+园区+培训”等方式,增加脱贫户的技能,提高致富能力。采取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
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帮助脱贫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对开办网店、从事网货生产销售的脱贫户,带动脱贫户生产销售网货产品效果明显的企业和网店,给予小额信贷支持。
三、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小李村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领导小组第一组长,第一书记任组长,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定期召开会议,检查督导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落实责任。支部是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驻村工作队及驻村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协助村上开展巩固提升工作,全程跟踪脱贫户项目实施和资金落实;派驻各村的“第一书记”要全面履职,全程参与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之中。
3、资金投入。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
4、长效机制。坚持制定一套帮扶方案、确定一批扶持项目、制定每户帮扶措施、确定每户增收项目、落实每户帮扶人员的帮扶机制,扎实开展结对帮扶。
5、宣传报道。坚持正确宣传导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事业。加强对脱贫户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引导脱贫户转变等、靠、要观念,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正确导向,坚定脱贫户依靠自身巩固提高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脱贫户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思想上实现脱贫、巩固提升、逐步小康。
贫困村脱贫规划青龙村现有13个村民小组,465户,2056人,是“十三五”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 6576亩,其中水田 5421 亩,旱田 1156 亩,村级负债 222 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82 户 272 人。村级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差、底子薄、信息闭,村级资源缺乏,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现象较为突出。经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协商、制度该村精准扶贫脱贫规划。
2016 年
1、在县人大驻村工作组的指导下,通过召开全体党员、村组干部、议事会、群众代表会议,进行减负化债、停息还本,计划当年化债 60 万元。
2、争取部门帮扶资金,解决生产、生活、道路困难。一是硬化五、六组排灌沟渠 3000 米,计划投入资金 30 万元。二是硬化跃进至青龙村的通村公路 1000 米,计划投入资金
万元。三是更换谭家大山 100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计划投入资金 5000 元。
3、开展产业扶持脱贫。一是全村种植三红密柚 500 亩,人大机关计划投入资金 18 万元,积极动员 30 户以上贫困户参与。二是培育贫困户发展养殖专业户 3 户以上。
4、宣传落实“7+X”的扶贫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5、计划危房改造 6 户。
6、在 2014 年已脱贫 7 户 29 人,2015 年已脱贫 17 户63 人的基础上,2016 年脱贫 9 户 29 人。
2017 年
1、新建 25 千瓦光伏发电站 2 座,村集体创收 2.2 万元。
2、争取部门帮扶。一是更换岩头叉 100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二是硬化十组抗旱沟渠 2000 米、挖堰塘 10 亩,解决抗旱难的田块。三是对 1—4 组农户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四是 2 组、4 组电房修建。
3、宣传落实“7+X”的扶贫政策。
4、充分发挥贫困户内生动力,培植种养专业户 6 户以上。
5、依托天露湖国家级生态农业公园项目的落户,全村召开各种会议,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大力推进整村土地流转,成立土地和劳务合作社,并建立章程,启动运转。
6、计划危房改造 6 户,2017 年脱贫 6 户 19 人。
2018 年
1、精心谋划整村推进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一是成立农业机械合作社,新购置旋耕机、插秧机等机械设备。二是成立保洁公司,购买垃圾车、户平1 个垃圾桶。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三是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2、搞好劳动力的转移和技术培训,依靠公安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组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组织帮扶干部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4、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登录工作,开展爱心帮扶。
5、进一步加强“7+X”的扶贫政策宣传,帮助贫困户落实扶贫政策,并计划危房改造 35 户。
6、通过发展产业,规范合作社管理,村级集体经济创收 5 万元以上。计划脱贫 43 户 132 人,力争 2018 年实行整村脱贫。
贫困村脱贫规划***村座落在***镇西南部,由原来的***村和**村两个贫困村合并而成,属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贫困户 137 户,609 人,贫困发生率约为 39.9%。2015 年脱贫 9 户,46 人;2016 年脱贫 6 户,35 人;2017 年脱贫 31户,142 人,到目前为止还有贫困户 91 户,386 人没有脱贫(其
中,2018 年拟脱贫人数为 180 人)。为尽快改变我村贫困落后面貌,加快村民脱贫步伐,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立足本地资源条件,特制定该脱贫攻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经济现状
1、自然条件:***村位于***镇西南部,距***县城 50多公里,距离镇政府 12 公里,与大井村接壤,系我县偏远干旱地区,全村现有山塘 28 口,小水井 10 余口,是村内主要的生产生活水源。全村共有林地 3100 余亩,耕地面积 1300余亩,其中旱土 500 余亩,水田 780 亩。
2、社会状况:本村于 2016 年因区划调整由原***村、***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全村 316 户,1526 人,共分为 14个村民小组。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37 户 609 人;五保户9 人;低保户 6 户,15 人;兜底户 4 户,15 人。有大学生 16人,本科生 8 人,常年外出务工 280 余人,14 岁以下留守儿童 82 人,60 岁以上留守老人 35 人。
3、经济状况:***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劳务输出和种养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烤烟,脐橙等产业来势较好,2017 年全村共发展新种脐橙近千亩,其中本村农户种植脐橙 500 余亩,引进外资种植 300 余亩。2018 年全村烟叶种植达到 480 余亩,产量将达到千担以上。2017 年发展集体经济流转土地 75 亩,种植 65 亩脐橙,10 亩黄桃、李子等特色
水果,采取对外承包的形式分红产生收益,预计投产后每年年收入 5 万元。
4、村级组织建设情况:全村有党员 49 名,村支两委班子健全,并配备了计生、综治、纪检专干;成立了村级民兵、妇代会等群团组织。
(二)基础设施现状
1、通水:全村共 14 个村民小组,目前还没有 1 个组解决安全饮水。20 余口山塘年久失修,农用灌溉困难。
2、通电:农村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并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第三期工程正在实施。
3、通路:村内有 9、10 组院落未通水泥路,与石门村 3、4 组相连的路未通水泥路,4 条组与组相连的路路况差,未硬化,其他组已基本实现通组公路硬化。
4、公共设施:有老村部两所;新的村级综合平台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 6 月底完工。村级医务室一所,村医 1 人;村内有农家书屋、电脑等远程教育终端设备、村务公开宣传栏等设施;但缺少文化娱乐场所及设施。
(三)产业发展现状
本村烟叶、脐橙、黄桃等经济作物种植现在已有一定规模,但由于技术、资金欠缺,管理粗放,收益不佳。由于大多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烤烟,其他产业相对发展不足,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从事烟
叶种植为主。
二、存在的困难及贫困原因分析
***村贫困主要原因在于人多地少,劳力外出较多,信息不畅,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管理粗放。
1、自然条件因素:主要是人均耕地面积少,质量差,产出低。水资源少加上农业水利设施差,可浇地和旱涝保收面积少,土地产出率很低。
2、社会因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少数村民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对村公益事业建设支持不力,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缺乏基础和合力。
3、经济因素:①基础设施落后,劳动成本高。由于农业生产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村级经济发展。②主导产业粗放,受传统生产观念影响,加上缺乏技术、缺乏市场服务,村民仍沿袭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发展优势资源产业难度很大,村民增收渠道受到限制。
4、文化因素:多数村民思想较为保守,满足于养家糊口、缺乏学习新观念、新技能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贫困面貌的信心和勇气。
三、发展目标
通过两年努力,使***村基本达到“产业发展领先,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齐全,人与自然和谐,民主管理完善”的目标,全面打赢扶
贫攻坚战。
(一)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 2019 年底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5 万元以上。
(二)农民生活比较富裕。2019 年全村综合贫困发生率控制在 2%以下。
(三)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四)农村环境优美宜人、村容整洁。
(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健康。
四、扶贫项目实施规划
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特色亮点村的目标,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以下项目拟纳入特色亮点村规划:
1、产业发展保障设施(所需资金共计 110.5 万元):
①新建 300M2 的烤房分级仓库(即***村产业发展中心)预算约需 45 万元;
‚ 新建烤房 7 座,预算需 45 万元;
烤房值班休息室,预算约 14 万元;
无人植保飞机,约需 6.5 万元。
2、社会文化娱乐设施(所需资金共计 63 万元):
1***村文化广场(含文化长廊及舞台)预算约 60 万元;
广场舞等影响设备十套,预算约需 3 万元。
3、公共基础设施(所需资金共计 153 万元):
道路硬化:2.8 公里约 93 万元;
道路亮化:路灯 150 余盏约 60 万元。
4、环境整治保障设施(所需资金共计 9.4 万元):
环卫车一辆预算约 6 万元;
垃圾斗 14 个预算约 1.4 万元;
集中焚烧炉一座预算约 2 万元(含征地)。
本规划的组织实施管理,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由市驻村工作组和村支两委牵头,通过全体村民大会的民主推荐,组建村级规划领导小组、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组成的村级发展规划组织和管理体系具体组织实施。
第四篇:联村联户帮扶脱贫计划
xx村地处xx乡南部边远山区,曲洋江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行政区域面积20026.2亩,其中耕地面积2165.3亩,山的面积12758.7亩,共有17个村小组,545户3032人,劳动力1376人,外出打工412人,贫困户217户,土坯房居住户229户,低保户48户137人,五保户7户7人,烈士遗属24人,“两红”人员及遗属34人。目前贫困现状如下:
1、面江背山的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差。地处山区,横隔曲洋江,大江、群山阻隔,交通不便,当年苏区斗争依赖的屏障,如今却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靠山吃不了山,山地肥力不足,成林树木极少,加之耕地少,人均0。71亩且土壤贫瘠,产出极低。靠水吃不了水,隔河千里,反而从物质上甚至精神上阻隔了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有女不嫁河对岸”就是对其恶劣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直接回应。
2、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在全国人民致富奔小康的今天,我们的村民还走的是泥巴路,喝的是地表水,种的是望天田,上的是木板厕,烧的是柴禾草,住的是土坯房。xx村全村公有一条通村水泥路,为此村里还欠下50多万元的工程款,有8个村小组不通车,有5座桥梁急需建造。全村不通自来水,村民喝的浅井水,有10个村小组无水利设施灌溉,种田靠天吃饭。全村还有229户1356人居住在土坯房,占总人数的45%,生活中主要燃料是山上的木柴。此外供电网络差,电压不稳,除电视机外其他家用电器极少。信息闭塞,有8个村小组不通电话,没有一个小组通有线电视,没有一个小组通互联网。全村仅有一个医疗点,设备简陋,一般的病要到离村十几公里的乡卫生院就医。
3、收入极低,生活困难。村民收入主要靠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人多地少,种植业依赖水稻,收入不高,外出打工因欠缺文化技术,只能做挖煤、搬运等苦工,收入极低。全村尚有30岁以上未婚男性24人,40岁以上4人,在这里媳妇因难以忍受贫穷而离家出走的现象较多。
4、办学条件差,加之生活困难,学业难成,村民教育欠账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村小学办学条件差,教室是危房、操场是土坪、无校门无围墙,缺食堂、缺老师办公和住宿用房,缺教学设备设施,缺多媒体电脑。因生活困难,以前读小学辍学的极多。实行义务教育后,因生活困难,初中辍学外出打工的也较多,近几年辍学学生每年达10—13%以上,据不完全统计,自70年代至今全村当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仅有10人左右,现均在外工作创业。没有文化,没有技术,观念落后,这样的家庭要想致富奔小康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没有资金支持,缺乏政策扶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任重道远。
针对以上贫困落后面貌,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脱贫建议:
一是抓好党建工作,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希望上级扶持资助,从水、电、路,水利设施、教育医疗等入手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修好村上—王田—高排、松山脑—横江—大树段、杨梅—赖坑、小学—禾连,山下—豪猪;等几条通组公路;建设好小学围墙和操场,完善小学教学设施设备;开发利用南岸新村二期工程;修建好半坑面水库1.8公里长的引水渠;修建好村上组土坯房集中示范点活动广场及硬化水泥路面1.8公里。
三是帮助发展产业。农民增收关键要有门路。因地制宜,科学定位产业发展,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帮助有能力的贫困户选准产业,定期培训,主要发展生猪养殖、蔬菜种植、药材种植、高产油茶等产业。建好农民创业点,使80%以上劳力就业,农民人均收入达3000—4000元以上。
四是继续加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今年共有45户土坯房改造户要完成。
五是继续协助村里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参保面达100%,使广大的农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是维护一方平安的最基础条件。
总之,我们在市委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在工作中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目标,坚持迈向市场调结构,增收富民建新村,为把我村建设成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联村联户 小川村结对帮扶三年规划
平川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结对帮扶
种田乡小川村三年规划
一、村情概况
小川村位于乡政府西部,东与种田村接壤,西与拉排村相邻,南接复兴乡西川村,北靠北庄五星两村,地势偏高,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属典型的二阴干旱丘陵山区。现辖上小川、中小川、下小川、墩底四个村民小组,共有150户、654人。其中:贫困人口89户、395人,占全村人口的60%。耕地面积4200亩,退耕还林面积2020亩,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小麦、豌豆、胡麻、荞麦等。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3名(女党员3名),村党支部现有“两委成员”9名,其中村干部4名。
二、结对帮扶思路
针对小川村连年持续干旱和群众生活困难的实际,帮助村支部及时转变工作思路,通过科级领导联户(6户),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发展农业的关键措施,把洋芋种植作为保障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积极发展养羊、养鸡、养猪等畜牧养殖业。经过大力扶持,三年帮扶,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改观,农民科技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群众观念有了较大改变,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有较大进步;使养殖业成为促进全村农民增收的又一主导产业。使全村贫困人口降低到30%,基本实现农村
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三、结对帮扶措施及发展远景
(一)2012年帮扶小川村完成:
1、机挖排洪沟4公里,衬砌护坡600米,植树1000棵,有效解决排洪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2、培训毛纺织技术人员80人;
3、新建通户板涵5个,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4、机修梯田500亩,解决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5、联系发展养殖户6户,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
6、示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新品种1200亩,改变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元。
(二)2013年帮扶小川村完成:
1、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引进优质寒羊100只,建成大型标准化养殖场一处;
2、培训毛纺织技术人员100人,建成毛纺织手工作坊一处,拓宽群众务工渠道;
4、继续机修梯田1000亩,平田整地300亩,有效改善农业基础。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
(三)2014年帮扶小川村完成:
1、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引进优质寒羊200只,建成大型标准化养殖场2处;
2、培训毛纺织技术人员100人,提高群众技能技术,拓宽群众务工渠道;
4、继续机修梯田1000亩,平田整地300亩,有效改善农业基础;
5、通过不断扶持,由致富代表马兴仁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外出务工,形成劳务品牌。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