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娱乐场所基础设施管理及服务规范
旅游娱乐场所基础设施管理及服务规范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旅游局、深圳市旅游局、深圳市华侨城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小军、杨宏远、唐兵、周梅、袁璟、赵珂、李小甘、岳川江、唐顺铁、吴良木、王刚、王清华、赵鹏宇、高振亚、杜佳、于治。
引
言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旅游者在旅游娱乐场所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满足其娱乐要求,促进旅游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本标准在总结、借鉴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旅游部门的规章,并参照了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而制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娱乐场所的设施、安全、信息、服务和应急等的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接待旅游者的各类旅游娱乐场所。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8408—20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T 10001
(所有部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16766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
GB/T 17775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0501
(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GB/T 21268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通用技术条件 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 1676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旅游娱乐场所places of tourist entertainment
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公开旅游娱乐体验的合法经营场所。
3.2 大型旅游娱乐活动large—scale tourist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旅游区域内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体验各类娱乐项目的活动。
3.3突发事件emergency events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总则
4.1 由若干类型和功能组成的旅游娱乐场所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4.2 旅游娱乐场所的建筑、设施、服务项目、运营管理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的行业标准。
4.3 旅游娱乐场所的经营者应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诚信经营。5设施管理要求
5.1 设施的基本配置要求 5.1.1 通用要求
5.1.1.1 旅游娱乐场所配置的所有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已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5.1.1.2 下列特种设备应具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上应有登记标志。
a)锅炉;
b)压力容器;
c)压力管道;
d)电梯;
e)起重机械;
f)客运索道;
g)大型游乐设施。5.I.1.3 对于新型设施、设备无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应具备经国家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产品执行标准。
5.1.I.4 国外进口设施、设备应符合我国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技术标准,具备机电产品进口证件(包括《进口许可证》、《进口自动许可证》)。
5.1.2接待设施
旅游娱乐场所应配置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接待设施。接待设施至少应包括:收银处、计价收费设备、问询处、行李及贵重物品保管处等。
5.1.3信息服务设施
旅游娱乐场所应配置内部管理用信息系统和面向旅游者的信息公告服务系统。信息服务设施至少应包括:电子显示导览屏、公共广播、引导标牌、安全标志和设施服务安全提示牌等。各种标志、图形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 2894、GB/T 10001、GB 13495、GB 15630和GB/T 20501的要求。
5.1.4公共设施’
5.1.4.1 旅游娱乐场所应配置公用电话、照明设施、环保垃圾箱、符合GB/T 18973规定的4级以上旅游厕所、符合JGJ 50规定的残障人士通道及相应设施等。
5.1.4.2 有条件的旅游娱乐场所宜配置停车场。
5.1.4.3 按GB/T 17775要求,通讯设施应能保证接收手提电话信号。
5.1.5 安全设施
旅游娱乐场所应配置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安全设施。安全设施至少应包括下列各项,并应按相关部门的规定在出人口、主要通道等地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且保证在运营期间工作正常、不中断。
a)应急照明灯;
b)医疗急救药品;
c)医疗救护器材;
d)应急交通工具;
e)应急通信系统;
f)安全指引标志。5.1.6专项娱乐设施 根据旅游娱乐场所的需求,配备相适应的专项娱乐设施,如:游艺机、水上游乐设备等。所有配备的游乐设施应符合GB 8408—2008中第4~8章的安全要求。
5.2设施的运营要求
5.2.1 设施的运营应保证不污染周边的环境和卫生,不破坏旅游资源。5.2.2 设施的运营应符合GB 8408—2008中第9章的要求。5.2.3 旅游娱乐场所提供的娱乐服务项目,应当明码标价。
5.2.4 所有娱乐设施、设备应在明显位置配备使用说明标示牌,并在提供服务之前以广播形式介绍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5.2.5 为旅游者提供娱乐用的设施、设备在每日使用前应进行例行检查,并做记录。特种设备还应进行试运行。
5.2.6具有危险隐患的设施周围应设置安全栅栏,安全栅栏的尺寸规格按GB 8408—2008中第7.8.1条的规定执行。
5.2.7设施、设备的操作、管理和维修人员应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5.2.8 当天气恶劣、设备发生故障或停电等紧急情况或有可能发生上述情况时,应停止运营。
6服务管理要求
6.1 服务岗位要求
6.1.1 应对各服务岗位制定服务规范及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服务内容。6.1.2 有特殊要求或安全要求的服务岗位,如特种设备服务岗位、水上娱乐服务岗位等,应制定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的岗位服务规范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6.1.3 客服中心岗位服务规范应包括为老、弱、病、残、孕、抱婴者、失散游客及团队预约等制定特殊服务规定。
6.1.4 应建立上岗培训制度,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应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上岗前
培训。
6.2服务人员要求
6.2.1 服务人员应遵守旅游职业道德和岗位规范,礼貌待人,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利。
6.2.2服务人员应掌握本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按国家相关规定持证后方可上岗。
6.2.3 特殊岗位的服务人员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要求。
6.2.4 服务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6.2.5 服务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有关应急安全处理方法。
6.2.6 服务人员应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证,应持有效的健康体检证明方可上岗服务。
6.2.7 营业期间,服务人员应着统一的工作制服,佩戴工作标志。
| 6.2.8 服务人员应会讲流利的普通话,吐字清晰,普通话达标率100%。6.2.9 接待海外旅游者的服务人员应能用相应外语为海外旅游者服务。6.2.10 服务人员应主动、具体、翔实地介绍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并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和抱婴者提供特殊服务。
6.2.11 提倡微笑服务,使用礼貌用语。
6.2.12 服务人员应尊重旅游者的道德信仰与风俗习惯,满足不同民族人员的合理需求。
6.2.1 3 对旅游者提出的问题暂时不能回答的或暂时无法解决的,应记录并事后跟进。
6.2.14设施、设备服务人员应时刻观察旅游者的动态,指导旅游者安全娱乐。
6.2.15 各出人口服务人员应具有接待和疏通旅游者的能力,在高峰期间,协助门岗工作,确保出入口畅通无阻。
6.2.16 发现旅游者遗失物品,应及时上缴有关部门以方便归还失主。6.2.17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并按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6.3服务流程要求 6.3.1 通用要求 旅游娱乐场所应对所提供的各项娱乐活动或服务定制相应的、合理的服务流程,包括:服务内容、与服务内容相对应的管理部门和服务流程图。
6.3.2信息公告
6.3.2.I 在服务的初始阶段和中间过程中,应利用信息设备,如电子显示屏等向旅游者及时通报场所内设施及服务项目当前的状况。
6.3.2.2 服务过程中所有提供的娱乐服务项目和出售的商品,应明码标价,并向消费者出示价目表;其价格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范围。
6.3.2.3公共广播语言应采用标准普通话播音;按地域不同宜增加当地方言播音。
6.3.2.4 接待海外旅游者场所中的所有标示信息至少以中、英文两种以上文字表示;公共广播语言至少以中、英文两种以上语言广播。
6.3.3投诉处理
6.3.3.1 应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制度。6.3.3.2在服务的不同阶段处应设立投诉接待处,或投诉箱、投诉簿等。6.3.3.3 投诉处理应达到24h内回复、10天内反馈处理结果。对不满意处理结果的,应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调查,协调处理。
6.3.3.4投诉处理结案率大于98%。
6.3.3.5 建立投诉档案管理制,档案记录应实事求是,保持完整。6.3.4信息收集、统计与归档
6.3.4。1 旅游娱乐场所的内部管理用信息系统应能够实时对场所进出的旅游者数量、经营效益、从业人数等业务情况进行收集和统计。
6.3.4.2应采用统计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6.3.4.3 应对所有统计信息和记录建立统计台账和核算制度,并按相关规定按时报送各级管理部门。
6.3.4.4信息统计数据文档保存期为五年。6.3.5服务质量控制
6.3.5.1 企业应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并建立监督检查制度。6.3.5.2企业宜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岗位。
6.3.5.3 企业应公布24h服务电话,受理旅游者的投诉和咨询。6.3.5.4企业应有专职人员负责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考核。社会有效投诉率应不超过万分之三。
6.3.5.5 应定期向旅游者发放并回收“征求意见表”。6.3.5.6 应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的回访旅游者。
6.3.5.7 应对旅游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改进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6.3.5.8鼓励企业积极获取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等的认证。
7安全管理要求 7.1安全管理机构
7.1.1 旅游娱乐场所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组织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和培训。
7.1.2旅游娱乐场所应设置独立的应急管理机构,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并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7.1.3 应急管理机构视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7.1.4 管理机构的中高层人员应具有五年以上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经验,熟悉行业法律、法规及相关的管理规定,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7.2安全管理制度 7.2.1 治安管理
7.2.1.1 旅游娱乐场所除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外,还应配备安全保卫人员,负责安全巡查,维护场所秩序,制止治安纠纷。
7.2.1.2举办大型旅游娱乐活动,承办者应在活动举办日的20日前向公安机关提出安全许可申请。承办者应制订安全工作方案,并上报当地公安机关。安全工作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a)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组织方式;
b)安全工作人员的数量、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
c)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措施;
d)活动场所可容纳的人员数量以及活动预计参加人数;
e)治安缓冲区域的设定及其标志;
f)入场人员的票证查验和安全检查措施;
g)车辆停放、疏导措施;
h)现场秩序维护、疏导措施;
i)应急救援预案。
7.2.1.3 旅游娱乐场不应销售有可能伤害旅游者的带有刃器的商品,如刀具类商品,包括仿真商品。
7.2.2 消防管理
7.2.2.1 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管理的规定和相应的国家标准。
7.2.2.2 对于露天场所的消防安全应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消防安全标准,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7.2.2.3 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并在有可能发生火灾隐患附近配置相适应的消防器材。
7.2.2.4 应开展全员消防教育,定期组织所属员工进行消防培训和应急演练。根据需要建立自身的专业消防队,或由职工组成义务消防队。
7.2.3设施、设备管理 7.2.3.1 旅游娱乐场所应建立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制度,包括安全分析、安全评估和安全控制。
7.2.3.2 应根据设施、设备的执行标准制定有关的操作运行规范和安全检查规范,建立设施、设备的管理档案。
7.2.3.3 属于特种设备的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单独设立安全技术档案。按安全技术规范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当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7.2.3.4 应保证举办大型旅游娱乐活动时,场所外围及场所内部不断电。7.2.4食品安全管理
7.2.4.1 场所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应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其销售包装上印有食品质量安全QS标志。
7.2.4.2 餐饮服务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并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餐饮环境整洁,并应配备消毒设施,使用一次性环保餐具。
7.2.5交通安全管理
7.2.5.1 应按照场所经营面积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救护车专用通道,并保证营业期间进出便捷、畅通无阻。
7.2.5.2所有通道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指示标志,标志内容和形式应符合GB 5768标准的要求。
7.2.5.3 对需要配备交通设施的旅游娱乐场所,其交通工具应安全可靠,符合GB/T 21268标准的要求;其交通路面应符合交通工具及道路交通的要求,并与景观艺术、人文及生态环境要求相适应。
7.2.5.4 场所内应实行机动车礼让行人的人性化安全交通制度。7.2.6突发事件管理 7.2.6.1 应急预案
7.2.6.1.1 旅游娱乐场所须制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和政府的预案紧密衔接。
7.2.6.1.2 应急预案应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7.2.6.1.3 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
7.2.6.1.4 在大型旅游娱乐活动举办过程中发生公共安全事故、治安案件的,安全责任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公安机关。
7.2.6.1.5 应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7.2.6.2 应急处置 7.2.6.2.1 信息报告
7.2.6.2.1.1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主管应于10min内向应急管理机构报告。应急管理机构应于10min内向旅游娱乐场所最高管理者报告。
7.2.6.2.1.2 重大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 h向有关地区和主管部门通报。应急处置过程中,亦应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7.2.6.2.2 先期处置
应急管理机构在收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积极救助,全力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涉及人员受伤,应于10min之内得到紧急救助。
7.2.6.2.3 应急响应
对需要各场所、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各场所、部门的主管领导应积极配合,在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等方面予以保障。
7.2.6.2.4 应急结束 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善后处置,并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与评估。
7.2.6.3 应急演练
应急管理机构应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相关预案的培训及演练。7.2.6.4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件应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要情况的或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应按相关规定对责任人给予惩治。
7.3 安全检查
旅游娱乐场所的安全管理机构应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对所有涉及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服务项目按规定进行周期检查和抽查,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二篇:规范游艺娱乐场所管理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规范游艺娱乐场所管理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滨江区文化市场大队、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联合召开游艺场所负责人会议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滨江区文化市场大队、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联合召开游艺经营场所负责人会议。
此次会议主要针对游艺娱乐场所游戏区在非法定节假日接纳未成年人、涉嫌有赌博功能的机型、存在与文化部核准机型不符或擅自改装等问题,这此也是当前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难点、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会上组织学习了《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求游艺娱乐经营业主,一定要切实强化自身约束力,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概括起来就是用好一个本(营业日志),悬挂两个牌(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告示牌和有关制度规定牌),实行三个统一(工作制服、工作标识、证照上墙),落实四个严禁(严禁游戏区在非法定节假日接纳未成年人、严禁赌博、严禁宣扬淫秽、暴力的机型进入、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变更机型和改装机型),完善五项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卫生制度、经营制度、人员管理制度、日常巡查制度),让游艺娱乐场所充满快乐、阳光,让消费者满意,让人民群众放心。
第三篇:如何加强娱乐场所管理01
娱乐场所的管理是我们治安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首先就要对娱乐场所的概念和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娱乐场所是指以盈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的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歌舞、游艺场所。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娱乐场所包括演出放映场所、歌舞娱乐场所、室内游艺游戏场所、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餐饮服务机构、互联网上网场所等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娱乐场所的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期,娱乐场所的数量和种类都不断的增多。从早期的街边录像带式的卡拉OK,到VCD式的卡拉OK,在到室内的专业夜总会,在到现在的电脑化的量贩式KTV。从唱歌场所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我国娱乐场所的发展。
就我的经历来说,小的时候经常进入娱乐场所只有电子游戏室、大礼堂式的电影院和私人录像厅。现在不但网吧遍地开花,而且还有KTV,迪吧,数字化的3D影城等场所,走在大街上,各种娱乐场所的招牌和霓虹灯让人眼花缭乱。
第二就是治安状况复杂,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现在娱乐场所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是外来的农民工,学历和素质都不高,场所相应的培训业没有到位。现在的娱乐场所不少都存在着黄赌毒等行为,也成为黑市交易、地下窝点的温床。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第三,娱乐场所治安灾害事件频发,北京蓝极速网吧曾经就发生过24人死亡的惨剧。由于消防等安全措施是高付出低收益的设施,需要时时的更新和检修,许多娱乐场所的经营者从成本收益方面考虑,往往对消防器材和安全设施投入严重的不足。致使治安事故的发生,后果也十分的严重。虽然娱乐场所的行政审批已经取消,但我们对娱乐场所的管理不能放松。
首先,加强检查,将定期检查和抽查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是对娱乐场所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在检查的过程中最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要敦促经营者限期整改。平时的抽查可以看到娱乐场所的最原始状态,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可以有效的避免娱乐场所经营者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表面工作。
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各个娱乐场所的经营状况和日常的行为表现,在其门口换分等级,是推荐和警告等,可以以此来督促经营者进行合法守法经营。娱乐场所的收入来源是消费者的消费,我们公安机关对娱乐场所的评价应该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如果一个KTV场所连续出现打架斗殴、非法交易等违法行为,我们在其门口挂上黄牌以示警告,这样消费者在进入之前就会想一想了。经营者必将会加大整改,采取效应的措施。
再次,可以建立娱乐场所的行业组织,行业组织在行业的规范化经营中往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娱乐场所协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让他们自律,我们公安机关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可以避免公安机关和经营者频繁接触,避免特殊情况引起的矛盾激化。
第四,可以在娱乐场所派驻治安积极分子作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派出所报告,这个可以时时监督,人防要和技防相结合,在娱乐场所压迫安装监控探头和闭路电视系统,并和派出所的电脑联网,这样派出所的民警可以随时随意的监督。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加大违法处罚力度,提高经营者的违法成本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娱乐场所是人民群众娱乐休闲的良好场所,我们公安机关一定要将强管理,为人民群众的娱乐休闲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四篇:机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机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为保障××××××××机房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连续、稳定运行,提高机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管理办法》以及机房运维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本规范的目标是保证机房基础设施稳定运行。通过落实制度要求,强化机房基础设施基础管理工作,促进机房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第二条 本规范所指的运行维护对象是指部署在总行机房的基础设施系统及设备。
第三条 机房基础设施指机房内为生产系统提供运行保障和运行环境的场地设施。包括容纳生产系统的机房、支持生产系统运行的供电系统(含UPS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配套设施及维护IT 系统的辅助设施。
运行维护管理指对机房基础设施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安全稳定地运行。运维管理包括日常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运行巡检、故障管理、应急处置、档案管理等内容。
/ 17
第二章 机房运行环境日常管理
第四条 为保证机房生产设备及基础设施稳定运行,机房应持续保证以下环境要求:
一、机房各区域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 境条件应符合要求,确保机房各区域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主机房、网络机房、UPS室温湿度标准:温度:23±2℃,湿度:40%-70%,机房设备不得结露。
二、机房各区域内应清洁、少尘,无悬浮颗粒物,无积水,无异味。
三、定期完成机房环境清洁工作,保持地面干爽、整洁、卫生,门、窗、玻璃保持明亮干净,门牌和标签标识清楚,墙面干净无污迹,贴挂整齐,没有杂物。
四、机房内不得有食物存放,采取措施严防鼠害、蚁害等。
五、物品如清洁用具、安全用具、记录资料、仪表工具、门禁卡、设备钥匙等应摆放在指定位置,标识清楚,整洁有序。
六、温湿度、水浸、烟雾、红外、门磁、摄像机等监测探头保持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七、配电柜、箱内外要保持干净整洁、无蜘蛛网和杂物。闸刀必须使用额定保险丝、禁止使用铜、铁、铝丝等代替。
/ 17
八、任何人不得擅自变动机房各区域现有环境及设备设施。
第五条 机房禁止带入易燃、易爆和危险物品,不得在机房内、走廊、通道和窗口附近堆放杂物,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应确保畅通,对机房各区域的电缆井、管道井、孔洞的防火封堵进行检查,确保封堵严密。
第六条 机房禁止使用各种炉具和电热器具等大负荷用电设备,严格执行有关明火管理的制度要求。
第七条 机房各区域实施7x24小时实时监控,监控录像最短保存三个月,并能随时调阅。
第八条 机房各区域应实施严格的门禁管理措施,未经授权不得进入,门禁系统的出入记录应最少保存一年,超出一年的须下载保存。
第九条 建立定期检查计划,对机房空调、供电、消防、监控、防磁、防雷、防静电、防水、防盗、防鼠及门禁等相关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条 机房电气管理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机房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必须使用临时线时要采用双护套线。
二、机房使用的微机必须使用固定电源插座,禁止临时电源线和活动插线板长期使用。
三、机房配电柜、PDU和其他输供电设施部件配备的防
/ 17
雷装置要定期测试与维护。防雷装置受到损坏的、动作迟缓不起作用的要及时更换。
四、所有电力线、地线线缆必须为一条完整线缆,禁止中间驳接。
五、电力线截面积应与负载相符,禁止超负荷运行。增加设备超出原设计供电容量或电力线截面积负载的,应进行相应扩容或更换电力线。
六、机房应有严格的防尘、防静电措施。进入机房的人员在对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防静电操作要求进行。
七、在机房开展安装和使用动力设备、配电设备及供电线路工作,应严格遵守用电管理规定。未经负责安全保卫和信息技术部批准,任何部门和人员不得将用电设备擅自接入供电系统。机房内部用电必须报负责安全保卫和信息技术部批准、备案后方可实施。
八、所有基础设施电源线室外部分(如空调室外机等)穿放的保护套管以及室外电源端子板、压力开关、温湿度传感器等的防水防晒措施应保持完好。
第十一条 机房消防管理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机房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三懂”“、“三会”、“三能”。
“三懂”即:懂得本岗位工作过程和设备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火灾扑救的方法。
/ 17
“三会”即:会用消防器材、会处理事故、会报警。
“三能”即:能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制度、能及时发现火险、能有效扑救初期火灾。
二、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消防系统工作状态、设备位置。需要变更消防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位置的,必须经机房运维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重要变更须经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批核准。机房工作人员应保护消防设备不被破坏。
三、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消防设施,对消防设施禁止擅自搬动和挪作他用。
四、禁止对机房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设备使用水、干粉或泡沫等易产生二次破坏的灭火剂。
五、对于机房内可能发生的局部范围的小型火情,可以采用现场配备的手提式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六、一旦出现消防安全事故,应按照机房消防应急预案处理。
第十二条 机房各区域内设备的安放应符合承重、散热、抗干扰等方面的要求,不得超出用电和承重负载。
第十三条 机房施工作业指对机房各区域、生产设备与基础设施的巡检、维护、测试、清洁、勘察和施工改造等;设备作业指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设备检查、安装或变更。施工作业和设备安装必须遵循以下规定:
一、维护(巡检、测试、清洁等)作业应按照维护规程
/ 17
要求和作业计划实施。实施非维护作业需有相关主管部门核准的作业计划及方案。
由外单位人员实施的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计划应取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安排陪同人员。
二、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机房管理制度,禁止在机房内吸烟、饮食。外来作业人员必须服从机房工作人员及陪同人员的管理。
三、施工作业涉及线、缆布放及设备、器件安装的,必须严格遵照机房工艺规范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因作业而破坏机房原有工艺规范或降低机房安全标准。
四、陪同人员对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人员必须严格监督管理,并配合对施工作业和设备安装全过程的安全、工艺、环境卫生等管理,及时制止可能影响机房安全的操作及其它违章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结束后,陪同人员应负责检查和验收,并督促现场杂物和垃圾的及时清理。陪同人员需详细记录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重要问题。
五、因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需要使用电缆槽道、桥架、竖井、爬梯时,需获得维护部门的同意;需要对电缆孔洞进行拆封的,必须征得负责安全保卫同意;完成后必须遵循“谁拆封,谁恢复”的原则,进行规范封堵。
六、禁止设备外包装在机房内开箱、并禁止在机房内堆放设备包装、材料等。
/ 17
七、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禁止使用明火(如焊枪、喷灯等)。确因工作需要的明火作业必须经负责安全保卫批准、核发《动火证》,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实施。
八、禁止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作临时照明,如确需使用,必须经负责安全保卫批准、核发《动火证》,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实施。
九、使用油机等含油设备、工具时,禁止使用明火。
十、涉及墙、顶、地板等易产生灰尘的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必须采取严格、有效的防尘措施,并及时清理。
十二、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人员每日离场时必须清理现场,将使用过的机房物品、设备复位,带走临时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不得遗留作业垃圾。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应彻底清洁现场,保证机房环境整洁。机房工作人员应严格监督检查上述清理工作,对违反现场清理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
十三、禁止将机房作为施工作业和设备作业人员的休息场所。
十四、设备安装或变更后,作业人员或陪同人员应及时更新机柜上的设备标签,并向机房工作人员提供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用途、安装位置、设备用电功率、重量等。
第十四条 机房各区域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机房基础
/ 17
设施使用手册、机房维修和维护指南,以及设备、供电、布线等配置文档,应由专人保管,及时更新,保证资料的有效性。
第三章 机房人员管理
第十五条 由于机房基础设施中与电气相关的工作存在着固有危险,涉及电气工作必须由具有资质人员和具备合理安全工作流程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并应利用防护设备和其他控制手段,如上锁挂牌设备,以防止现场人员受到电击、烧伤、电弧和其他潜在电气安全隐患。
电气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应遵守相关法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DL 40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不具有电气工作资质的人员不能擅自操作电气设备、线缆。
第十六条 机房应建立人员出入区域控制:主机房允许部门负责人、信息安全处、系统网络处、机房运维管理部门及系统技术负责人进入;网络机房允许部门负责人、信息安全处、系统网络处、机房运维管理部门人员进入;UPS室允许部门负责人、信息安全处、机房运维管理部门人员进入。机房各区域出入控制通过机房门禁权限设置控制。
外部及本部门人员进入未授权区域需按照机房出入管理规定进行审核、登记,并由有权人员全程陪同。
/ 17
第十七条 非授权人员不得触碰、移动、损坏机房基础设施、各种控制开关;不得改变机房基础设施系统、监控系统配置。
第十八条 机房工作人员要接受基础设施安全培训,包括安全原则、危险识别、控制风险等内容,掌握基础设施安全操作技能,确保机房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第十九条 为确保机房工作人员具备履岗能力,应进行全面培训。包括:机房基础设施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应急预案、以及管理制度等。对于机房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理论知识,以便在缺乏操作程序的应急状态下进行正确的处置。
第二十条 机房工作人员应将机房基础设施历史事件的总结分析作为培训的重要素材,进行全员培训;对于新员工应在上岗前予以培训,以避免相同的事件再次发生。
第四章 机房基础设施设备管理
第二十一条 机房应建立完整的基础设施设备登记,并及实时更新。基础设施设备登记应包括所有基础设施设备的清单,关键设施设备应记录事件情况、变更情况、维护保养频次等信息。
基础设施登记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种类、设施设备说明、制造厂家、产品型号、规格、位置、序列号、投产日期、维护频次等。
第二十二条 机房基础设施的所有操作,均应事先制定
/ 17
详细的标准维护流程,经过审核后存档并严格执行。
标准维护流程用于规范和明确机房各项基础设施各项设施的检查和维护操作步骤。应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运维工作。制定标准维护流程还应包括所有关键基础设施设备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执行的常用操作。例如手动重启UPS的操作流程、精密空调的温湿度范围控制等。
基础设管理员岗位人员负责制定标准维护流程。
第二十三条 对机房关键基础设施设备的重大维修、安装操作,应事先制定标准维护流程。可要求外部技术支持公司提供制定标准维护流程的标准和操作建议,机房运维管理部门负责最终确认审核,并由部门主管负责人批准实施。
第二十四条 机房基础设施属于关键设施,应确保外部技术支持公司及派出人员具备机房基础设施的运维服务资质。机房运维管理部门应在开展运行维护作业前审查资质证明、考察专业能力和经验。
第二十五条 外部技术支持人员在现场工作时要严格遵循机房基础设施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机房工作人员应监督并及时纠正与制度要求不符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机房运维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协调和处理现场问题。
第二十六条 对外部技术支持公司及其派出人员的现场管理应符合外包和合作方管理的制度要求。外部技术支持人
/ 17
员在现场执行维护程序之前,应接受机房相关制度的培训,并获得机房运维管理部门以及部门主管负责人批准。
在执行维护活动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操作时需由机房工作人员陪同并监督记录流程的执行情况。
外部技术支持人员的巡检、维护、修理工作应提交现场服务报告并存档。陪同人员登记机房基础设施检修记录。
第二十七条 对于具备条件的机房基础设施冗余设备(如精密空调等)应设立轮换运行机制,以延长整体设备的生命周期和节约能耗。
第二十八条 对机房基础设施设备和物理环境应建立完整的、清晰的标签标识,便于清晰、快捷地掌握区域及整个机房系统的配电、制冷、消防等关键提示。应至少包括:
●设备标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等;
●警示标识:如“设备已带电/ 危险”、“禁止合闸”、“禁止分闸”、“自动/手动”等;
●物理环境标识:如位置标识、区域标识等。第二十九条 机房运维管理部门应明确在机房的生产设备摆放区域、基础设备设施摆放区域、临时设备或工具摆放区域。
第五章 机房基础设施巡检
第三十条 机房巡检分为每日巡检、每月巡检和每季巡检。巡检对象包括机房机房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生产设备
/ 17
运行、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和集中监控系统等。其中生产设备运行和集中监控系统巡检要求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执行。
第三十一条 每日巡检由机房工作人员完成,至少保证每两小时对机房所有区域进行现场检查,如发生运行故障或可能影响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时,应视情况缩短巡检时间间隔。
每月巡检和每季巡检由外部技术支持公司和机房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是对机房基础设施、机房环境等的专项检查维护。重点排查设备运行隐患、解决遗留问题、定期完成设备部件更换等。
第三十二条 每日巡检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检查机房设备标识、标签,保持标示、标签清晰牢固。
二、对机房物品码放进行整理。保持设备、设施和环境整洁。
三、检查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包括温湿度、水浸等运行情况,保持性能良好和工作正常,发现异常和报警信息应及时报告、处理。
四、检查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设备的指示灯状态、面板信息,发现异常和报警信息应及时报告、处理。
五、检查门禁运行情况,检查机房各区域门开合情 况是否良好,有无变形。检查机房外墙窗户的密闭情况,保
/ 17
持外墙窗户密闭。
六、检查机房各区域上下水管、阀门、供暖等装置有无漏水、破损、阀门关闭不严的情况。
七、检查机房天花板、墙体、地面有无漏水、渗水、破裂等情况。
八、检查机房精密空调附件地板有无油污。
九、检查机房各区域温湿度控制是否达标。
十、检查机房各区域配电柜、箱电闸开关闭合情况等有无异常;检查UPS室和强电间UPS设备有无异常。
十一、对UPS室和强电间的UPS蓄电池组各单体进行外壳鼓胀、开裂、极柱变型、爬酸、渗漏等现象检查,对各单体电池间连接部位检查是否牢靠。
机房工作人员每日至少需使用测温仪器对UPS室和强电间的UPS蓄电池组进行一次全面温度检测,及时发现蓄电池温度异常情况。
十二、检查机房各区域内消防报警探测器和消防设备,及时报告异常并处理火警信号。检查内容包括机房的火灾探测器(烟感和温感探测器)、喷淋头、防火门、防排烟设备、消防器材(灭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栓等)、疏散标志、指示灯和其他各类安全设施,发现异常、报警、损坏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和处理。
十三、检查机房钢瓶间是否存在钢瓶压力不足、阀门和连接线是否牢靠;检查机房各区域消控设备、阀门是否存在 13 / 17
异常情况。
十四、检查机房各区域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应确保畅通、张贴疏散路线图、应急照明设施有效可用。
第三十三条 每月和每季度巡检是对机房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的专项检查和维护,包括对基础设施设备各部件运行状态的检测、对易损耗部件(如空调滤网等)和损坏部件(如损坏的蓄电池等)进行更换、对基础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如清洗空调室外机、清除UPS设备风扇灰尘等)。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外部技术支持人员和机房工作人员共同完成。
外部服务公司应在巡检完成后出具巡检报告,机房工作人员登记机房基础设施检修记录。
第三十四条 机房工作人员对在巡检中发现的报警信息、设备仪表提示的异常情况、受损的设备部件、其他影响或可能影响机房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等应及时报告、处理。
第六章 机房基础设施故障管理
第三十五条 机房基础设施发生运行故障或发现各类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机房工作人员应按照突发事件处理,必须立即确认,马上处理,不得拖延。
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应按照不同等级事件下相应的处理流程开展。当故障暂时无法排除时,需要逐级报告,进入事件升级流程。如遇特殊情况,与直接负责人联系不上时,可越级向上一级负责人报告。
/ 17
第三十六条 机房基础设施故障处理完毕后,机房运维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故障分析,基础设施管理人员负责记机房基础设施运行故障登记。重大运行故障应提交故障分析报告,包括发生的时间、设备、位置、故障影响、故障分析和原因、故障处理过程说明、故障风险和后果、优化建议等。
第三十七条 应建立机房基础设施应急预案,并及时更新。基础设施应急预案应适用于有可能发生的严重故障情况。基础设施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应急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用于规范应急操作过程中的流程及操作步骤,确保运维人员可以迅速启动,确保有序、有效地组织实施各项应对措施。机房基础设施严重故障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一路市电供电时中断; ●双路市电供电时同时中断; ●发电机组启动失败;
●发电机在带关键负载时故障停机; ●单个空调故障停机; ●全部空调故障停机; ●单台UPS故障停机; ●机房发生消防报警;
●机房发生严重漏水、渗水,影响生产设备或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等。
第三十八条 机房运维管理部门应针对应急操作流程开
/ 17
展演练工作,演练形式包括桌面推演(可以采取口述与现场模拟方式)、实战演练。实战演练应充分评估演练风险,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场景提出应急处置措施,避免演练过程发生突发事件。
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应准确掌握应急预案的场景判断和应急操作步骤。
第七章 机房环境监控管理
第三十九条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是对动力、温湿度控制、漏水等机房环境状态提供实时不间断监测及故障报警的监控系统,便于机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和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第四十条 基础设施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对机房基础设施运行阈值的设定应基于安全性、运行效率和节约能耗的综合考虑,同时相应设置监控报警阈值等。
第四十一条 基础设施管理人员应根据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记录的基础设施运行数据、故障发生情况、设备维修情况等每年出具基础设施运行报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章 机房基础设施档案管理
第四十二条 机房基础设施档案包括基础设施运行文档和技术文档。
第四十三条 机房基础设施运行文档包括维修记录、故障处理记录、巡检记录、值班记录、安全生产检查记录等。
/ 17
第四十四条机房基础设施技术文档包括但不限于:机房的规划设计资料及竣工图纸(含建成后变更、改造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清单及相关操作文档和保修保养资料、与基础设施相关的自动操作系统的逻辑图及说明文档、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控制点配置表、基础设施验收测试文档、机房建筑设计资料和竣工图纸。
完整并准确的技术文档是机房基础设施后期运行、维护、维修、故障诊断、优化改造的基础。
第四十五条 机房基础设施文档管理应严格执行总行及信息技术部关于档案管理的制度要求,设定文档的起草、变更、审核、批准、保存、分发等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
第四十六条 机房应建立完整的机房基础设施文档登记表,并及时更新。机房基础设施文档登记表应包括文档收录、保存、上交、更新、废除等信息。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规范由信息技术部负责解释。第四十八条 本规范在发布之日起执行。
/ 17
第五篇:公厕管理规范加强环卫公厕基础设施建设
公厕管理规范加强环卫公厕基础设施建设:
东胜区新闻中心记者张娜报道:
针对东胜城区旱厕居多,水厕数量严重不足、档次不高,国家标准相差甚远的现状,区环卫局立足东胜实际,全面实施了旱厕改水厕工程,并对城区内所有公厕内部设施进行了合理升级,使城市公厕服务功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由于公厕建设用地难、选址难、改造基础条件薄弱,且大多地段无自来水和污水管网以及城市拆迁力度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胜区环卫局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了“蹲点”式现场办公的方法,现场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从2007年至今,共新建改造水厕近250座,使东胜城区水厕数量达到近300座,同时,设置移动公厕30座,公厕指示牌300个。
据了解,目前东胜区公厕大多已达到二类标准,且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并设有醒目指示牌和标志牌。同时还配有环卫管理休息用房等必要工作场所,有经过培训的专人管理,公厕内座便器、蹲位干净整洁,管道畅通,无明显异味;采光、照明、通风和洗手容器等设备完好,新增加有防蝇、防蚊和除臭等设施。
市民杨娜:“咱们东胜的公益设施在不断地完善中,尤其城区的公厕又干净又整洁,不仅保持了城市的环境卫生,也方便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