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感悟点滴谈

时间:2019-05-14 14:3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改感悟点滴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改感悟点滴谈》。

第一篇:课改感悟点滴谈

“课改感悟点滴谈”教师例会发言

白鱼九年制学校

张立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很荣幸今天能在这样的场合发言,今天我发言的内容是: “ 课改感悟点滴谈”。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给予批评和指正。

课堂模式的改革已经提出一年多了,而本学期我们才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通过“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的视频学习,我感触很深,教师只是课堂的参与者,引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课堂中学生发言积极,通过展示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展示也是多样化的,整个课堂成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同学们时而是舞台上的表演者;时而是舞台下忠实的观众,时而是裁判,给予演出者真诚的评价。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参与度高,课堂学习效果好。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的轻松。因此,我对这样的课堂产生了兴趣,学起了洋思教学模式和杜郎口教学模式。

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和实践,不管是洋思教学模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导学、自学、讨论、汇报展示。都离不开导学、小组合作探究这两个环节。这里所谓的导学是教师提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自主预习,这一环节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小组合作探究是把学生分成六至八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协商,解决疑难问题,达到一种有效地合作交流,这是这种教学模式环节的关键。目前这两个环节我们都在尝试着做。但存在的问题是:(1)小组合作的管理机制环节缺失,仅凭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小组合作管理措施;(2)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性差,竞争意识淡漠。学校应充分利用校会和班会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和教育;(3)奖励措施不到位,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不起。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4)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对课改提出了大方向,但操作过程,具体细化分工不够;(5)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太过单一,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兴趣就会被冲淡;(6)学生家庭环境不同,家庭教育差距较大,多数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学生在家学习的监管缺失,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很大难度。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但它出自我的真心和思考,虽然过多的指出了不足,却都是真话,真话虽然不多悦耳,但它好比良药,苦口利病,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仁能帮助我解决这些困惑,我将感激不尽。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努力,克难奋进,我们将在白鱼中学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谢谢大家。不足之处,多多指教。

2012年5月

第二篇:课改十年 感悟点滴

课改十年 感悟点滴

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琚芳芳

时光荏苒,围绕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十年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翻阅教科书,细数所讲过的各节课,回想着教学过程中的欢声笑语与温馨,这些都伴随着责任感。下面结合自己十年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以及所听、所看、所想,谈谈对数学教学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我听过这样一节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师先让学生模拟乌鸦喝水的实验,给了学生很充裕的时间,学生把石子放入水中又拿出,拿出之后又放入,在意犹未尽的玩兴中,学生们说“石子占据水的空间,大的石子占据的空间大,小的石子占据的空间小”。紧接着教师问到:“只有石子占据空间吗?你能不能举出一些其它例子?”学生马上联系到生活中,说:电视机占有一定的空间,水占有一定的空间,书占有一定的空间„„,在学生意识到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后,教师马上指出,这就是它们的体积,你能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吗?体积的概念就这样从学生的口中说了出来。这一模拟乌鸦喝水实验的过程看似没有什么意义,但学生正是在这“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体积。

接下来,教师在教学体积单位的认识时也是一样。让学生充分的感知,看一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这些体积单位的大小?立方米这一体积单位很大是学生认知的难点,教师不怕麻烦、不怕出乱,让学生拿着卷尺亲自量一量,几个人在一起上前面空地上搭一搭,在这样亲身的实践感知下,学生们建立起牢固、准确的表象。

亲身感受得出的结论要比老师告诉的结论产生的效果高出几倍,让学生充分实践、充分摆弄,虽然无声但胜有声!我还听过《轴对称图形》一课,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完全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完全领会了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的特点,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重点。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因此,一节课要充分让学生放开想、放开说、放开做。

二、数学课堂教学不单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数学的思想。

数学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方法,即把其特有的思考方法以及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眼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在很多数学课上,老师们始终强调的是有序的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当学生说出了长是24,宽是1,高是1的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最大的时候,老师马上说到:我现在不服,用理由说服我。这一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带给学生的却是用缜密的思考、有序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又如,伍辉老师的《自行车里的数学》一课,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中,学生们先估计了转一圈的大概长度,又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实际测量转一圈的长度,学会了测量的方法,计算出了转一圈的近似值,接着进行了探究、验证,最后在总结中让学生都学会了估计、实践、验证、反思、归纳、应用这一数学研究的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主要体现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虽然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数学知识会渐渐淡忘,但那种铭刻在心头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式永存,它将长期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技巧。因为思想方法学会之后,可以解决一类问题,而技巧只能解决偶尔碰到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如果每道题都要用到技巧,那对学生来说太难了。同时学校教育也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能用的数学知识,而数学思想方法却使人受益终生。

三、数学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是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为了上好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应当是铁定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探索、创造的框子;课堂上的教学操作也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不能无视这个存在。

一堂五年级的《分数化成小数》一课,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熟练的将分数化成小数,可是到总结判断一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学生总结的不是很准确,这时时间剩的不多了,教师就直接把规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这种方法远没有经过学生观察、交流、验证,失败了甚至再重新来得出的规律印象深刻!后面学生在练习时几名学生出现的错误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我们的老师上课时还缺乏这种等待,老师们的顾虑很多:怕讲不完课、怕说不到点子上、怕学生跑题、越轨,所以设置“栏杆”挡住;当几个学生的回答都不合老师意时,便强迫学生超过过程,直达结论。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一个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只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学生思维受阻、徘徊时,教师应耐心等待,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一节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周老师和王老师带49个同学去博物馆参观。门票1元。老师拿了50元去买门票。钱够吗?”学生看到这道题后都很兴奋,有的说够,有的说不够。按以前的标准,答案绝对是唯一的———明摆着还少一元嘛。可这节课老师给了每个同学解释的机会,回答“够”的小朋友都能自圆其说。有的说老师是可以不买票的——老师评价他有观察生活的经验;有的说一个老师带学生进去参观,一个教师在外面等,怕同学私自跑出博物馆——老师评价他考虑问题周到;还有的说老师就不进去了,在门口等,让同学们进去好了——老师的评价是这些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很强。最后教师还肯定地说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是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正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好学生的标准正在不断地被刷新——“听话、安静、给出标准答案”等等不再是好学生的主要特征,相反,独立思考、活跃、能给出不同答案的学生在现在的课堂中越来越成为主流。应当说,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我们就会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和探究有更多的首肯和鼓励,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在课改十年中比较重视的一些教学理念与实践,与大家分享。

第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对概念、法则的学习要重视背景介绍。

新课标教材提倡情景教学,我认为对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个法则的规定都要恰当的介绍其丰富的知识背景。有些老师可能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在平日的教学中往往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节省了时间,但从长期来看却是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如方程的概念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给出方程的定义,然后给出若干式子让学生判别哪些是方程。探索式教学的做法是,先给出若干式子,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一些共同特点,如一部分式子是等式,一部分式子是代数式,在等式中又有一部分是含有未知数的,我们就把这一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样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程的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的记忆会更形象、深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不让学生去“背”概念,而总是让他们去“理解”概念。

第二、计算练习要持之以恒。

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一张数学卷中,光计算就有二十多分,包括口算、列竖式计算、解方程、脱式计算、简便计算等。解决实际问题中也需要计算,再加上填空和选择中需要计算的题,合起来计算的分值很高,所以平时加强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训练尤为重要。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持之以恒,聚沙成塔。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是我利用每节数学的前5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二是每天的家庭作业都留几道计算题。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更要教给学生计算的技巧,能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正确率。

第三、重视解决问题的教学。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我利用网络学习关于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专题报告。知道了解决问题和应用题教学的区别,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而解决问题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下面我主要说一下我在平日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给学生必须的数量关系。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有: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两个数的差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标准量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些都是必须要扎实地教给学生的最基本的东西。

(二)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应用题,每一道题都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已知量的数值; 2.已知量与已知量之间,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3.所求的未知量。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在题目中找出数量关系。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我是引导学生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系句找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关系句其实就是题目中包含两个以上数量的句子。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还可以通过标准量找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标准量就是指一个单位的量或每份中的量。

(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是学好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一题多解训练的目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而且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而“多题一解”的方法是对题目的归类与系统化。我认为归类后找特征,总结每一类题的特点来学习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学的知识系统化,记忆更深刻。

教学工作有得有失,存在的问题,一是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一部分学生参与,而另一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不够,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要想改变上面的状况,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另一方面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力争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可提供各种层次的弹性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第三篇:磨课点滴感悟(定稿)

磨课点滴感悟

1.感悟磨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其次,通过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2.感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由于新教材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弹性较大,教材内容的补充、拓展和延伸有较大的空间。在磨课中,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灵活处理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学的教案。

磨课给了我们很多收获和启示,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

1.理论知识的匮乏。在磨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缺乏,好多问题可说却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

2.教师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

3.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欠缺.4.磨课只解决了一些显性问题,而隐藏的理念却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我们在一次次的试教、反思、修改、磨练中成熟起来,正是在“磨课”的困惑和痛苦,顿悟和快乐中,我们感受着成长!如何将“磨课”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继续研究、改进;如何将我们的研究——“好课”进行推广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本次磨课活动,大家虽然辛苦但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令人回味无穷,磨课更是越磨越有内涵和内容。我想:一节课越研究越有内涵,越磨越有味道,越讲越有讲不完的内容和价值。

此次活动不是终点站,今后的日子,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第四篇:我谈课改

我谈课改

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第一,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当然, 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第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第三,课改需要加强各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开学初的新课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和送教下乡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在实践中可采用“以动制静”的方法,有以下三点做法:

1、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可以倡导由学生主持、主讲的主体式形式。例如,每个单元的许多阅读课,在前面精读例文的学习后,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主讲,组织讨论解决;可以倡导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式教学形式,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模拟采访活动、辩论大赛活动,这些多向互动的教学形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人本价值。

2、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事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倡导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示学生珍惜并行使问题咨询权。

3、语文课堂教学要力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然让学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研讨并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活跃了思维,更提高了“环境”意识。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样,我们老师更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找到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第五篇:课改感悟2012.6.3

构建小组互助模式 探索课改有效之路

-----大东二校课改实验感悟

课改,旨在提高课堂的效率,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实现他自己可能的进步;旨在改善学生的课堂生活,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感受和享受学习这一过程亦即这一生活。

从2011年9月开始,我校在五、六年级开始尝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在借鉴和学习许多先进课改学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并结合我校合作教研的成果,遵循“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的思路,组织课改实验教师不断学习、交流、实践、研讨,围绕“自主探究、合作互助”课堂的构建,实践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大课前预习力度,课上以生教生、生讲生、生帮生,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得,体验成功。并初步探索尝试总结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学习、师生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小组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继而有效借助学校集体教研活动的平台,进行名师引路课,骨干研讨课,并要求每位课改实验教师上好新课型的“过关课”,全年组实验教师共同参与评课、导课、改课,狠抓课堂模式的落实,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一、精心培养学习小组,为自主互助学习奠基。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上的改变,它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小组自主互助”的课堂模式,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解决好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是实施课堂改革的一个先决条件。

1、构建学习小组。

在学习小组的组建过程中,我校充分考虑到班额特点,每班大致人数为30-35人之间,这样,每班可以分成5-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

组由5—6人组成,在小组组成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因素,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组内互助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交流、开展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为了便于管理,我们首先给每一名组员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各组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其中1、2号为组长、副组长,能履行小老师的职责,负责落实一对一帮扶。这样将小组管理和学习任务分解,更好的提高了学生小组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关注培养小组长。

小组长培养是小组建设的核心工作。我们首先明确组长职责,班主任专门进行培训,及时发现问题,跟踪指导,一对一的进行教学,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的带头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监督检查作用。使小组长成为教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同时要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激励他们更加尽心尽力地做好小组工作。

3、小组成员培训。

在小组建设中,小组成员的培训也不能忽视,首先进行自主学习指导,然后要加强互助、合作意识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差生学习,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给差生更多的学习、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

4、转变评价方式。

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绩不再凸显,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团队的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我们也通过班级日常开展的 “金牌组长”“最佳组员”“优秀学习小组”等评选活动,营造小组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只有学习小组建设的成功,才能落实学生合作与交流学习的实效,才能达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精心编写导学案,为自主互助学习铺路。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学步车。如果将课堂教学视为一项工程,导学案就是实施这项工程的图纸。它集教案、学案、预习和练习于一体,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共同文本。它记录着教师研究教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经历,是学生、课本、老师之间的桥梁,是学生前行的拐杖和火把,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抓手。

1、研究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而“案”是指教师课前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方案。为了突出“自主学习”这一理念,全体教学领导及实验教师共同参与实验探究,我们在导学案的编写中遵循了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创新性等教学原则,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来设置,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案使用说明、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学以致用等几个模块。使学生明确该学什么、怎么去学、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发挥了导学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作用。

2、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

在每学期初,由实验年级的主管主任及组长带领,根据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课时数等,将编写导学案的任务分配到每位老师,实行单元资源共享,课时资源共享,媒体资源共享等,并确定每周集体备课的内容、主备人,制定出详细的学期集体备课计划,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备课任务,提前做好主备中心发言及补充发言的准备。

3、加大集体备课力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使备课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

首先我们固定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及主备人,由主管主任及年组长带领全组人员按时参加集体备课,带好参考资料,主备老师根据前一周的集备安排,带好已准备好的导学案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等,讲出自己导学案的设计、题目选编的意图,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法等,然后组内其他成员就本节内容充分作以补充,大家集思广益,智慧共享,发挥合作教研的优势,提出修改意见,再形成本课导学案定稿。

4、严抓个人备课指导。

导学案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导学案重在不仅要备教材、备课标,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在个人备课上,我们加大备课的指导力度,要求教师深入把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不仅要备准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等,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并且掌控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的知识、发现的问题,在依据本班的学情特点,在集体共备的导学案定稿上融入本班特点,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导学案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三、构建四个教学环节,探索自主互助学习模式。

依据导学案这个学习载体,按照“小组自主互助”课堂的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学生课前先学,课上小组讨论,再展示汇报,解决问题,即自主预习——合作研究——展示提升——反馈拓展。根据学科特点,我们细化研究教和学的每一步,力求实现课堂的自主、互助、高效。

1、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的,教师至少提前一天将本节课的导学案下发给学生,导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及需要自学的相关内容。学生根据提示自学相关内容后,独立完成自主预习的部分,一般这部分知识都是学生之前学习过的,与本节课有着密切的知识关联,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也为课上的交

流汇报作好准备。

2、合作研究

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走向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通过合作学习,把每个人都变成了学习者、探究者、管理者,又是学习、管理、研究的受益者。

合作探究是课堂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解决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这一板块中,一是对新知识、重难点和拓展内容,要给学生必要的独立思考和整理落实的时间。首先依靠导学案上设计的富有挑战性、层次性的问题,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先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积累对知识的认识理解,然后尝试解决问题,获得自己的体验。在自主学习时要求学生用笔圈点出自己有疑问的问题,教师要始终巡视在各个小组之间,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发现学生不投入时,及时委婉的提醒,使之进入课堂状态。同时要搜集预习疑难,指导中差生,使他们能与其他学生基本同步。

二是当学生感到自主学习出现障碍时,问题解决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最佳合作契机。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小组讨论,基本解决自学中的疑难。同时利用这次交流,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检查。充分利用好小组讨论,解决效率和效益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解决学生个体问题,处理简单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第二层面探究疑难和共性问题,互相启发和补充思路,提高课堂效益。

三是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展示,由学生讲解新知识,讲解思维过程,总结归纳知识点,并由学生对汇报的学生作出评

价。对于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由教师随机进行点拨、指导、纠正和补充。

3、展示提升。

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后,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首先教师要进行展示任务分配,然后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展示准备,接下来各小组展示,讲解自己或小组对知识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时其它组同学要认真倾听,进行补充、质疑、解惑或评价,通过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自主和高效。学生在交流展示时,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积极关注课堂中的每个细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学生提不出质疑问题时,教师要追问;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介入点拨;当学生点评不到位时,教师要做重点点评,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做是不应该的。从而推进课堂向纵深发展。

在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始终树立学生参与无错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性、精彩性、深刻性、成果性。我们引导学生在展示交流中提出问题,大胆质疑。通过质疑实现互动,通过互动增强学习实效。此外,培养学生会听。我们把学生倾听习惯列入小组评价中,引导学生能够倾听,并逐步做到会倾听,能领会,发现问题能进行点评。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

4、反馈拓展。

学生在自主互助、展示交流中,以小组为单位穿插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对于基本练习,要求全员完成,也是对学困生的一个保底练习,对于那些基础好反应快、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继续做更有挑战性的题目,也体现了分层教学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明确掌

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总结规律后,可选择有拓展、重实践的练习,以树立学科知识服务于实践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知识盘点或反馈,进行学法收获的总结与提升,进行适度拓展,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超越,继承是为了生成,“小组自主互助”式的教学模式,也是我校高年级仅仅近一年的时间,在不断地实验中,探索出来的粗浅模式,但在现在的课堂上,我们从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验证,自己展示;看到的是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景,学生们有了思想上、学习方法上、学习能力上的转变和提升,课堂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思路也打开了,头脑更灵活了,参与度更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课堂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近一年的时间,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能促成学生主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学习活动,能燃起学生们的学习自觉,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生命的和谐和尊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使教育回归其本义,是一种以学生生命为本、尊重学生学习天性的教育,我们也在短短的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的真谛,在共同经历了新的探索,新的挑战的历程,课改让我们看到了热情、看到了希望,因为,我们坚信,课改会给我们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带来一个光明的未来。回眸望去,欣喜的同时,我们将更加努力前行,因为,课改我们仍在路上„„

下载课改感悟点滴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改感悟点滴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改感悟二

    小组合作——让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边院中学武厚英 经过一年半的课堂改革实践,我校的“四段六环”零距离课堂教学以初见成效。老师们更是热火朝天、热情高涨。立标、学标、达......

    课改心得体会感悟

    课改心得体会——市八中教学课改工作实践心得李丽【正文】为推进教学改革,一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学习宜川中学教学模式,通过初步的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了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

    点滴感悟

    点滴感悟 一、 有人说看动画片是幼稚的行为,可如果卡通片只能搏人一笑的话,那为什么唐老鸭、米老鼠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经久不衰?每部经典动画片都会阐释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轻......

    感悟点滴

    感悟点滴 这段日子,我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些许感触,总想写点什么。坐在电脑旁,缕着纷繁复杂的思绪,希望将实习旅途中的每一次感动,每一点快乐,每一丝成长记录下来,这样,当我离开钟楼,......

    节油点滴谈

    如今,汽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作为一名公交司机,该如何降低油耗,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面对的问题,一辆车的油耗多少,和一个驾驶员的操作水平,车辆的技术状况,其行驶路线,油电路的调整的......

    后勤工作点滴谈

    后勤工作点滴谈学校后勤工作既牵涉到学校工作的开展,又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平安,后勤工作与师生息息相关,怎样搞好学校的后勤工作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做法。 一、 搞好预算......

    阅读教学点滴谈

    阅读教学点滴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下面就结合我教学《红领巾真好》一课来谈谈体会。 一、亲近文本,读中感悟。......

    课改培训感悟5篇

    高效课堂培训的感悟2012年7月8日,对每一个致力于打造丰都教育高地的课改人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全国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教师报”和丰都教委联合打造的高效课堂培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