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举措打造保障房建设“阳光工程”
XX出台多项措施,打造保障房建设“阳光工程”
今年以来,福建省XX出台多项措施,打造保障房建设“阳光工程”。XX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XX各项住房保障责任目标为5.8万余套(户),未来5年将建设各类保障房2303万平方米。
该负责人介绍说,住房困难家庭要想申请保障性住房,要经过3级审核和2级公示:首先由所辖的街道、乡镇组织进行入户调查、邻里访问,实地调查申请人的住房条件、家庭收入等情况,核实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随即在社区进行15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随后,区房管局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进一步审核,确认属实,并调查申请人是否有租赁区公房的情况;最后,市房管局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对申报人的住房、房产交易等情况进行查档,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实地抽查,尽可能全面掌握申请家庭的情况,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在新闻媒体以及福州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才核准保障资格。
通过三级审核、两级公示以及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保证了保障性住房申请的公平公正,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少数人员申报不符合规定等问题。2007年至2010年,市级受理廉租住房申请3527户,审核后取消申请资格户数591户,取消资格比例为16.8%;受理经济适用房申请11821户,审核后取消申请资格户数1579户,取消资格比例为13.3%。
为了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与安全,Xx县成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与安全专项指导监督小组,入驻工地,实行全过程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县纪委、监察局对在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派驻廉政监督员,以“全程管理”方式介入对项目监管,进一步加强了监督管理,实现了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的良性互动。XX纪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的监督检查,必须完善监督机制,调动各方的力量积极参与其中。除了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监督外,各级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的监督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强化对申请、审批、公示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保障性住房分配的有关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受理和审批的程序是否规范,责任是否明确,工作是否到位;公示的范围、内容、时间等信息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基层群众对保障性住房分配情况是否了解和掌握。
第二篇:多举措力保完成2013年城镇保障房任务
财政部:多举措力保完成2013年城镇保障房任务
财政部5日消息,2013年除了继续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外,还将通过提供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减免相关税收等多项举措确保今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顺利完成。
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筹措等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财政资金筹措与保障工作。
通知提出了六大保障举措,强调首先要严格按照规定渠道筹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明确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可从公共预算、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收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地方政府债券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等需要政府支持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
通知指出,将采取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方式支持企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管理;继续落实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含土地出让收入)与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切实减轻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费用。
此外,通知强调,要严格按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进度及时拨付财政资金,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滞留、挤占和挪用;加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并选择部分市县开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绩效评价试点。财政部将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适时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扩展到全国。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2013年要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央财政将继续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增加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实施相关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并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等支持方式,引导银行贷款、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第三篇:紫阳五项硬举措强力推进保障房建设
紫阳五项硬举措强力推进保障房建设
今年以来,紫阳县积极响应中、省、市号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压紧逼、苦拼实干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330套,预计年前将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山大沟深是紫阳县的根本县情,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没地方建。县城座落在一面山上,房子挤房子,号称山城,几乎找不出多余的建房空地。据国土部门调查,全县现存滑坡隐患点1200多处,其它地方也很难找到比较理想的建房用地。几乎每一处保障性住房建设,都要靠拆迁腾地。施工也是难上难,受地形条件限制,几乎所有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都要打桩基、行框架。“紫阳一根桩,关中一幢房”,建设难度很大、成本很高。此外,材料的来回倒运也几乎全靠人力肩挑背扛,费时又费力。
面对这些困难,紫阳县勇敢作为,县委、县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头号工程”来抓,钢性纳入各乡镇和部门的年终考核。层层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班人马,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人头,硬落实、扛死肩。为攻取难点,确保任务完成,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过硬措施。
成立由政府主导的非营利的紫阳县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统一负责全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授予“城投公司”规划区内土地独家征用权和房屋建设权,从政策上将营利益性的房产开发企业挤出规划区,确保建设用地,抑制房价上涨。全县目前已规划了7个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区。
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产权置换的方式获取建房用地。通过“拆棚户平房”建设高层楼房,不仅有效解决了原住户的住房难,也成功解决了很多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实现了“用地不变、房源增加、民生改善、县城变美”的多重目标。目前全县已启动了鸡家嘴、桥沟路、河堤路三个棚户区共680户的改造项目,根据地理条件允许和群众需要,同时配套规划了1500多套限价商品房。
坚持快速审批、提前开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重、时间紧,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任,紫阳县开辟了保障性住房行政审批的“绿色通道”,财政、国土、建设、规划、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坚持协同联动,全力以赴保证各项审批“短、平、快”。同时,积极开展超前实施工作,即在招投标前政府就提前启动项目区的“三通一平”等基础性建设,待招投标程序完成后再以成本价结算交给承建企业,从而有效减少了“走程序”中的时间上的浪费。
持续开展建设竞赛,狠抓工期和进度。针对今年雨水较多、耽误较大实际,紫阳县与各承建企业及时签定了补充协议,详细规定了各
工地每日的上劳数量和投入机械的数量,以及各时段的建设形象进度,一天一通报,一月一评比,县政府拿出200万元奖励先进,同时也出台了惩罚措施,凡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承建企业将扣罚100万元。协议签定后,各企业自动展开建设大比拼和大竞赛,充分挥“白加黑”和“五加二”的精神,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采取了搭工棚冒雨施工,倒排工期、轮班倒昼夜施工等措施。
干部分组负责,一盯一驻地指挥和督促。为抓进度促质量,紫阳县住建局作为责任部门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每个局领导负责一个工程建设点,带领三名干部守在工地现场抓,一名干部负责进度,一名干部负责质量,一名干部负责协调,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住建局与分组领导和干部签定责任书,筹集20万元资金奖优罚劣。紫阳县委宣传部秦宗道
第四篇:保障房
宿松县龙门南路经济适用住房分配销售细则
第一条 根据《宿松县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松政【2011】56号)文件精神及规定,制定本分配销售细则。
第二条 申请时间
从2012年6月18日起至2012年7月18日止,逾期未申请的不予受理。
第三条 申请条件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㈠具有县城规划区内非农户口,家庭成员均属于首次购房(含房改房),且实际居住一年以上,家庭年收入低于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标准2倍以下,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人均低于15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㈡符合条件㈠的离异人员必须离异达到两年以上;㈢符合条件㈠的未婚青年必须达到二十六周岁以上。具体细化申请条件:
1、具有县城规划区内非农户口是指申请人具有县城规划区内(按照2003年《宿松县城总体规划》规定,县城规划区范围是孚玉镇全部区域及破凉镇、五里乡部分区域)的非农户口,以户口簿登记为准;
2、家庭成员均属于首次购房(含房改房)是指申请人夫妇双方属于首次购房(含房改房),以房管部门产权登记及入户核查材料为准;
3、且实际居住一年以上是指申请人在县城规划区内实际居
米的;
3、父母无住房,但与其共同生活的子女有住房且现住房面积人均(含父母)超过15平方米的;
4、无特殊原因将自有住房出售或赠予的;
5、申请人夫妇双方已享受房改政策的;
6、其他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政策规定的。第五条 申请审批的程序和步骤:
1、有工作单位的申请人由其主管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申请人在所在单位申请,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填写“宿松县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由所在单位入户调查、组织群众评议、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所在单位签署初审意见,上报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汇总上报县保障性住房分配审核小组办公室(同时报送“宿松县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批表”电子档案),办公室会同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审核小组成员单位复审,并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复审单位签署复审意见,上报县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审批。
2、无工作单位的申请人由所在乡镇汇总后统一上报。申请人在所在社区(村)申请,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按要求填写“宿松县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由所在社区(村)入户调查、组织群众评议、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所在社区(村)上报所在乡镇审核,所在乡镇审核通过后汇总上报县保障性住房分配审核小组办公室(同时报送“宿松县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批表”电子档案),办公室会同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审核小组成员
第五篇:保障房建设调研
以住有所居为目标
攻坚克难打造第一民心工程
——关于齐齐哈尔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的调查
省委政策研究室(2011年9月)
齐齐哈尔作为建城较早和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大,众多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长期居住在环境较差的棚户区里,改善居住条件,住上新楼房,成为广大百姓的热切期盼。2008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集中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战略部署,齐齐哈尔市把保障房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克服了改造面积大、拆迁压力大、资金缺口大等诸多困难,动员一切力量,破解各种难题,举全市之力推进,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可喜成果。三年来,累计拆迁362万平米,建设回迁房374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8828套、38.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 1 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成为全省动手最早、效果最好的地市之一。齐齐哈尔抓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些做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一、以搞好规划为先导,谋篇布局见高度 齐齐哈尔市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打破“小改小造”、“不图群众夸、只要过得去”的习惯思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施高起点规划,高层次布局,走出了一条符合齐齐哈尔实际的“三个并重转变”的保障房规划建设之路。一是由单一平房换楼房向低层上高层并重转变。针对那些条件一般、要求不高的棚户区居民,重点规划建设相当数量的多层住宅,满足其从低矮潮湿的破草房、旧砖房住进相对较好的楼房的现实需求;针对条件尚可、基础较好的棚户区居民,统筹规划配建一部分高层住宅,满足其从简陋平房、简易楼房一步住进高楼大厦的良好愿望。如新合家园小区在规划辟建79栋多层住宅的基础上,同时配建了9栋高层住宅,既达到最大限度安置了棚户区居民的目的,又满足了不同层 2 次的住房需求,也形成了高低有别、错落有致的楼房格局。二是由单一老宅变新区向偏址换要地并重转变。齐齐哈尔市既充分尊重棚户区居民留恋故居的生活习惯,利用拆迁老宅原址就地就近建设小区,又主动顺应有的居民从偏僻区域迁居中心城区、繁华街路的更好愿景,选取规划黄金地段用于建设安置棚户区居民的高端楼盘。如依江傍水的望江地段是商品房开发的黄金位置,许多开发商紧盯不放、势要必得,市政府最初也计划出让,但中央和省做出加强保障房建设工作部署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这里辟建丽湾阁回迁住宅小区,让拆迁居民和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一流的居住环境。此外,在学校汇集的鑫名园地段规划辟建了如意人家和喜乐人家回迁住宅楼。三是由单一集中安置向混合配建并重转变。齐齐哈尔市积极吸取有些城市集中改造、统一安置、成片建设保障房,形成棚户区居民扎堆“贫民窟”、高端人士独享“富人区”差距悬殊的教训,避免贫民的固化、集中化,消除贫民的自卑心态和 3 孩子的心理落差,提倡“混居型”的居住模式,实施改造和开发相结合,让贫民既迁入新楼、住进新区,又接触新人群、接受新事物,形成贫富阶层共享优质服务和优良资源的格局,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如曙光新城小区规划建设住宅楼1216套,其中配建廉租房达到400多套。
二、以资金筹集为突破,多元投入有跨度 资金是困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大难题,像齐齐哈尔这样经济欠发达的老工业基地城市,表现更为明显。随着保障性住房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地方财力捉襟见肘,加上国家规范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利率提高等金融形势趋紧,致使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自2008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7万多套,完成投资**亿元,而国家到位补贴只有**万元,缺口达**亿元。为此,齐齐哈尔坚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想方设法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尤其是在棚户区改造上创造了十二种筹资办法。一是 4 借款。由市棚改办向省市财政借款用于土地收储和前期建设费用。二是贷款。积极向金融机构争取贷款。三是现有土地变现。政府储备的建设用地出售一部分。四是垫资。用政府收储的土地或拆迁腾空的土地做抵押,由开发商、建筑商垫资。五是募集。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债券募集社会资金。六是向拆迁居民收集。向有回迁意向的居民收取增加面积部分的资金。七是招商引资。引进外埠开发企业参与棚改。八是向上争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支持。九是清欠。清理开发企业欠缴的土地出让金。十是与企事业联动。政府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组织改造其自有棚户区住房。十一是城乡结合部改造土地出让收益。十二是募捐。组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为棚改捐款。通过实施多种融资模式,三年共筹集资金**亿元,基本满足了棚改资金需求,成为全省各市地破解城乡建设“资金难”的成功范例。当前,齐齐哈尔市正在进一步探索市场化融资的路子,积极利用公积金结余资金用于保 5 障性住房建设,争取省农发行贷款30亿元,发行企业债券,通过一系列大手笔融资额度,全面破解资金难题,不断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输入“新鲜血液”。
三、以和谐拆迁为目标,攻克难关掌尺度 随着国家新的房屋征收条例出台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屋征收成为制约城乡建设的首要难题。一方面,物权法的出台,群众的维权意识提升,促使被征收群众的期望值过高,以特困病患残疾、无力投资或原地回迁为理由,要求突破政策规定的住户增多,给房屋征收工作造成的阻力明显增大。另一方面,房屋征收政策调整,取消了行政强迁,县(区)级人民政府成为房屋征收主体走向前台,面对困难群体比重较大的棚户区,征收手段不断弱化,而依法强制征收又极易引发社会矛盾。齐齐哈尔市经过多年棚户区改造,面对剩下难啃的“硬骨头”,不为条件所限,不为困难所惧,坚持“依法阳光、和谐民主、惠民有情”相统一,突破了拆迁 6 征收这个最大矛盾,有力地推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是把依法征收与阳光拆迁相统一。齐齐哈尔市在充分调查、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今年3月25日率先出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和《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征收(用)土地中部分地上附着物建筑物等确认和补偿标准》等配套政策,为快速启动房屋征收提供了政策保证。在征收中严格履行法定基本程序,做到了“执行政策公开、补偿结果公开、确认补偿标准公开、工作人员身份公开、照顾对象确认程序公开、举报和上访渠道公开”等“六个公开”,使征收拆迁工作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监督,消除被征收人晚迁得利的侥幸心理。对个别带头严重阻挠和妨碍征收的,申请司法部门提前介入,协同工作,依法进行强迁,震慑作用突出。市住建局在对滞留一年多的被征收人,反复宣讲政策、思想动员无效后,依法启动了强拆程序,20天内拔掉了81户长期坚持的“硬钉子”,使该市重点滨水项目劳动湖南扩工程和回迁 7 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二是把和谐征收与民主拆迁相统一。充分征求被征收居民意见,组织计划征收居民表决,只对80%以上同意的地段实行征收。逐家逐户宣讲征收政策,送达征收补偿方案,力求人人明白政策,户户了解安置办法。对部分不愿搬迁的被征收人,固定征收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动员工作,通过拉家常、处关系、讲道理、谈政策,反复入户做工作,化解被征收人的抵触情绪,逐渐争得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对征收后期的滞留户,实行领导干部包户方式,一对一做工作,换位思考被征收人的顾虑难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市住建局、龙沙区、建华区先后选派500余名干部职工全力包保望江、农机五委、十七中、三合村、大市场等重点拆迁地段,为保障回迁房开工和重点项目建设赢得了时间。三是把惠民征收与有情拆迁相统一。坚持有证房“征一还一”、无证房“征二还一”的惠民利民征收政策不变,对回迁房不足40平方米的特困户、残疾户,不收任何费用直接安置 8 到40平方米的保障性户型;对确实上不起楼的,享受保底政策,确保住上廉租房;对上起楼住不起楼的,在物业费、取暖费、燃气费等方面适当减免;对不符合低保条件但又确实交不起差价款的棚改居民,给予混合产权房,待居民有条件购买剩余产权时,仍可按现行建筑成本购买。市委副秘书长孙立凯同志在包保征收户时,了解到参加抗美援朝负伤退伍的残疾老军人吕学山,因家庭困难无力购买安置房时,积极与该市民政局沟通协调,破例对老人进行民政救济。吕学山老人感动万分,放弃对安置地点的要求,同意集中统一安置,高兴的签订了拆迁协议。为被征收人黄艳生卧病在床的82岁母亲,邀请医院专家入户会诊并捐款;为重度伤残的范忠慧、为脑瘤患者刘凤霞、为困难户朱峰等捐款捐物;帮助孤寡老人王淑芳免费搬家等一幕幕感人画面在包保拆迁中不断上演,包保干部以对工作的责任心、以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之心,通过亲情方式感化了一个个被征收人,不仅征得了拆迁户的理解 9 和支持,使房屋征收工作得以快速推进,更增强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党群干群关系悄然拉近,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征收拆迁中逐步得到群众接受。
四、以创优提质为取向,群众满意增信度 为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齐齐哈尔市向棚户区居民公开承诺 “坚持既定标准,实行全程监控,把棚改楼建成广大回迁居民的放心楼,建成全市的优质样板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在工程质量上,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义务监督员全程监督制,并由承建单位、监理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回迁居民代表等共同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对资质准入、施工工艺、材料选择、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使保障性住房在结构、外观、设施、质量等方面,与一般商品住宅楼没有区别,98%以上被拆迁户选择了回迁安置形式。在环境建设上,推进了保障性住宅小区的道路、排水、供热、供气、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为小区安装了运动 10 器械、音乐喷泉、修建了休闲广场等服务设施。棚户区居民经常在小区里组织周末大合唱、秧歌队、健身操和邻居节等喜闻乐见的活动,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三年来,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和拓宽改造主次干道156条、260万平方米,铺设供排水管线10.4公里、天然气管线12.5公里,新建绿地公园游园14个,新增公共绿地56万平方米,城市环境大为改观。在棚户区改造中建设的阳光文化公园,已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在后续服务上,为确保百姓住得好,将保障性住房全部委托公开招聘的物业企业进行管理,减免低保困难家庭的水电气热和物业费用,解除回迁的困难家庭和廉租家庭的后顾之忧。对公共产权的廉租房实行档案管理,采取定期走访和承租人申报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起轮候退出机制,使廉租住房管理逐步规范化。同时,为满足保障性住房百姓的需求,围绕保障性住宅小区,建设了一批便民社区、高档超市、商场、学校和医院。其中,便民社区开展了电费、水费、11 电话费和购买机票等收费项目“一卡通”服务、家政服务和免费为老年人提供跟踪服务,深受百姓的拥护。2010年2月,温家宝总理亲临齐齐哈尔视察新合家园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后,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以提供保障为重点,强化支撑显力度 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贴心的民生工程,高度重视,强化保障,精心组织,高效推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各区和36个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书记和市长办公会等会议,听取保障房建设推进情况,凡涉及保障房建设的事项随时汇报、随时研究、随时解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计划、资金筹措等9个专项工作组,采取市级领导包区、区级领导包片、党员干部包户的办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了工作的高效快速推进。二是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坚持为民、依法、科学、管用原则,制定并完 12 善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在拆迁补偿上,实行有证房“征一还一”,无证房“征二还一”,对回迁房不足40平方米的特困户、残疾户,不收任何费用直接安置到40平方米的保障户型。对享受低保政策,确实上不起楼的棚改居民,保证住上廉租房。对上得起楼住不起楼的棚改居民,在物业费、取暖费、用气费等方面适当减免,保证住得久、住得好。对孤寡老人制定关爱帮扶政策,安排住进公寓,体现保障房建设的公平性。在回迁安置上,以就地就近回迁为原则,实行低保户名单公开、户口情况公开、回迁安置地点公开、搬迁顺序号公开、交差价款号公开、选择楼层号公开、房屋评估价格公开的“七公开”制度,优先照顾“孤、老、病、残”家庭,采取公开摇号方式进行分配。在政策扶持上,对安置房、廉租房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全部免收。由政府建设的棚改安置房和廉租住房免收营业税。对棚户区居民因拆迁选择货币补偿重新购买的普通住房价款未超出拆迁补 13 偿款的免征契税。对参与棚改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偿还原拆迁面积房屋部分,暂不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三是强化督导保障体系。注重督导的权威性,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宣传部、监察局、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为成员的督查组,每周进行一次督查,及时掌握各项工作的推进效果。同时,由住建局牵头与规划、国土部门成立了政策督查组,及时检查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注重督导的公开性,廉租住房政策及《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规定的通知》在齐齐哈尔政府网公布,让群众监督,做到公开透明。对2010年廉租补贴对象和实物配租家庭实行了“三级”公示制度,即由社区、街道公示后,再由市住房保障部门通过《齐齐哈尔日报》进行全市公示。注重督导的严密性,建立了招投标价格评审制度,实行政府采购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大宗建筑材料登记备案制,义务监督员全程监督制,监察、质监、监理和回迁居民代表四 14 方联合抽查制,严把企业资质准入、原材料采购和工程验收关,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建设。
通过齐齐哈尔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践,从中获得了一些有益启示。
第一,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领导重视,高效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大民生问题,实现困难群体住有其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举措。市委、市政府把障性住房建设列为全市第一民心工程和“天字号”工程,各个层面当做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正是由于这种统一的认识与行动,使得全市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真心实意献真情,齐心协力抓落实,有效保证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高效推进。
第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受惠于民。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民生工程。齐齐哈尔市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始终以造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设身处地为居民群众着想,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民众所愿,房屋拆迁 15 坚持依法办事,回迁安置竭力给予政策倾斜,各个环节坚持公平公正,尽最大努力满足困难居民所思、所需、所盼。特别是想问题、做决策、定政策,始终从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民意、体恤民情、倾听民声,综合考虑现实需求、承受能力等各种因素,尽最大努力惠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社会的支持。
第三,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把规划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齐齐哈尔市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未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整治相结合,使保障性住房建设既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又避免困难居民再度“边缘化”和出现“贫民窟”,使公共服务资源得以公平、有效分配,为城市和谐发展备足空间。
第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注重质量、提升品位。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把质量和环境二者统 16 一起来,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齐齐哈尔市保障性住房坚持高质量建设,除了户型小以外,其他标准完全和普通商品房一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既搞好水电路气讯、商饮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又抓好住宅小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真正做到了不干则已,干就一流。
第五,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涉及万千困难群体,矛盾多、任务重、困难大。但面对困难群众的热切期盼,看到肩负的历史责任,齐齐哈尔市把执政为民视为最重,把自身困难看得最小,坚持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新思维,提出了破解资金、拆迁等难题的超常规思路和举措,凭借敢于碰硬、善于攻坚的迎难而上精神,依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工作劲头,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确保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