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产管理公司_绩效奖金制度
XX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业务收支和考核激励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组织机构...........................................................................................................................2 第三章收入、费用及净收入....................................................................................................3 第四章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4
第一节收入费用预算管理................................................................................................4 第二节费用控制管理..........................................................................................................5 第三节费用审批流程..........................................................................................................5 第四节财务核算...................................................................................................................6 第五章公司激励...........................................................................................................................6
第一节项目奖励....................................................................................................................6 第二节中后台及未参与项目员工激励..........................................................................7 第三节管理人员激励..........................................................................................................7 第四节项目考核与激励流程............................................................................................7 第六章附则....................................................................................................................................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订本制度目的为了将公司打造成具有一定品牌价值的投资管理机构、促进和加快公司业务发展,优化考核与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规范对业务费用管理、考核,制订本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投行业务考核激励基本原则
公司对实行以筹资、投资规模为主,以利润水平为辅;以项目为考核单元,个人费用和奖金与项目挂钩的考核激励方式。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三条组织岗位与职能
公司设立风险控制、投资、财务及综合管理相关岗位。其职能如下:
(一)风险控制岗: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对公司和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提醒并报告。
(二)投资岗:为公司前台业务岗位,承担根据公司资源条件、战略定位,发现、研究和完成项目投资,对己投资项目进行投后管理,控制投资风险的职能。具体分工为固定收益和股权投资二个业务方向岗位。
投资总监主要对所有项目的投资流程和投资风险进行管理,具体投资负责人负责项目开发、项目投资、投后管理。
(三)财务岗位:为公司后台管理岗位,主要职能是修订公司财务相关制度、组织公司年终预决算、完成公司日常核算、对预决算情况进行统计跟踪和控制、公司财务档案管理。
(四)综合管理岗:为公司中、后台业务岗位,承担协助公司对行政、人事、技术进行管理,协调公司内外部关系等功能。具体细分为行政、人事、技术、质量控制四个岗位。以上岗位可以一人多岗、可以外包。
1、质量控制岗:为公司中台管理岗位,立项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常设机构,配合投资经理对项目进行投后管理,监督指导投资经理跟踪、服务投资项目,定期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公司项目资料收集与档案管理。立项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的费用从公司会议费中列出,失败项目对立项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成员进行考核。
2、人事:为公司后台管理岗位,主要职能是管理公司岗位说明、根据需求各自进行人事招聘、按时发放公司员工工资福利、组织相关培训,组织公司考核与激励、公司人事档案管理。
3、行政:为公司后台管理岗位,主要职能是维护公司办公环境、服务公司 员工日常事务、负责公司客户接待、文件收发与信息传递、公司其他服务性工作、公司行政档案管理。
4、技术:为公司后台管理岗位,主要职能是完成公司管理数据平台建设、办公软环境管理、办公技术优化、进行公司部分宣传事务、公司技术档案管理。
第四条 公司分级授权管理模式
公司执行执行董事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立项、投资委员会、咨询三会为公司风险控制部门,融资投资项目经理项目向公司立项、投资委员会负责,综合管理岗位对总经理负责。重大问题由总经理办公会确定。
第三章收入、费用及净收入
第五条公司业务收入
(一)投资收益,主要指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股权、债权产品投资相关投资性业务收入;
(二)管理业务收入,主要指公司发行基金进行股、债权投资的管理性收费收入:
(三)财务顾问收入,主要指公司通过产品设计、私募融资顾问、管理咨询以及其他业务取得的顾问性业务收入;包括从信托、其他基金分成收入;
(四)利息收入,主要指公司存款利息收入等相关收入;
(五)其他业务收入,指公司不能归入以上项目的收入。第六条 费用
(一)营业税:按法规各项业务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营改增”后为增值税)及附加:
(二)项目直接费用:项目人员在项日筹资、投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项目相关的中介机构费用、筹资相关的信息披露、咨询费、项目相关的印刷费、会议费及其他与项目直接有关的费用;
(三)协议支出,指因协助我方开发重大项目或协助进行行业调研等而按合同支出的咨询、顾问、渠道费用。确定支付该类费用应遵守以下规定:
1、协议支出评估:应在充分评估我方所承担风险及确保公司完成项目的前提下,根据对方己垫付的费用以及参与项目的程度来确定支付比例,公司原则上只对战略性项目和重点项目支付协议支出,最高支付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收入的15%;(战略性项目指投资规模在5亿元以上,扣除营业税、项目直接费用及协议支出,项目净收入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
2、协议支出提出:协议支出须在项目开发时向公司提出,相关协议须与主 协议同时报告;
3、协议支出标准:项目各筹资、投资的协议支出总额不得超过项目净收入 10%以上或金额超过100万元以上的,须报公司批准、经投行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核;
4、协议支出单位:协议支出支付单位原则上为律师、会计师、财富管理机构等专业中介机构。
(四)投后管理费用
如果当年完成投资,则按项目净收入的5%考虑时间因素情况下进行计提并专项统计开支。
第七条 项目净收入
项目净收入=项目业务收入一项目费用
第四章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
第八条 管理体制
公司执行单一一级预、核、决算体制,核算对象为公司、项目二个单位。
第一节收入费用预算管理
第九条预算组织
每年年初,公司总经理牵头编制预算。第十条公司费用预算
公司总经理每年初根据公司年度经营情况确定所有后台费用,由公司中后台各业务负责人控制,作为对公司考核依据。
第十一条项目预算
项目负责人的明确原则:客户的主要关系人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为增进合作,由共同关系客户进行的项目,项目人员共同作为项目负责人;与客户之前合作项目时的主要负责人,在后续及新的合作中仍担任项目负责人。
项目团队成员的名单在项目立项时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由立项委员会确认。随着项目运行的变化,可以对项目团队人员进行调整,在项目分配时由项目负责人予以确认。
各融资及投资项目经理以下年度可预计的项目合同为基础编制业务指标及收入预算,以拟参与人数及预计项目完成情况切实编制费用预算。在平衡计分卡中上报当年预算。
当项目经理没有可列支费用的项目时,可以向公司申请借支费用,第一次借 支费用预算为10万元。
第十二条 预算确定
公司总经理对项目负责人、中后台费用预算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或指标的预算部分提出修改性意见,然后公司进行审核汇总后报经理办公会审议。各前台及中后台管理人员与公司负责人签订《绩效合约》,作为对业务部门考核依据。
第十三条 预算参考标准(1)公司费用预算参考标准:
整体费用比率<项目收入费用比<30%;公司整体收入费用比<50%项目直接收入费用比<5%;费用、奖金开支控制率=70%,留成率=30%。(2)项目费用开支比例
1、项目筹资:投资:投后管理费用比=4:4:2。
2、股权投资项目管理收益指标 基金管理费率=1% 投资收益分成率=10%
第二节费用控制管理
第十四条 费用授权体制
公司业务费用开支由公司总经理统一管理,公司财务岗位依照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报销,费用计入相应项目和统计进入相关预算科目。
第十五条 费用控制
公司财务经理作为业务费用控制的责任人,应监督、管理项目及公司中后台费用执行情况,月度报公司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可以根据业务发展情况修订预算,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执行。
第十六条 项目直接费用开支标准
对于单个项目投资后,投资经理可在不超过项目直接开发费预算范围内报销; 各项目负责人在年度预算范围内先行控制业务范围内开支,各项目预算可自行进行调剂,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第三节费用审批流程
第十七条 审批流程进入项目预算的费用开支先由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财务负责人、总经理审批后报销。任何人不得直接审批自己报销的单据。总经理费用由公司执行董事签字后报销。
第十八条 费用单据填列公司所有直接费用必须在原始凭证上注明费用开支项目、开支人、项目负责
人三要素。记账摘要或备注栏中如实反映费用支出的事实情况,以备日后查询和审计。
第四节财务核算
第十九条 公司核算
公司财务人员统一负责公司财务预算、控制和决算业务,各项目、条线以财务核算结果作为部门考核依据。
第五章公司激励
第一节 项目奖励
第二十条 项目奖金核算基数
项目奖金计算基数=项目净收入-项目费用
项目奖金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与项目直接相关人员分配的项目奖金,二是对公司人员进行平衡的奖金。
第二十一条项目奖金计算方法
1、存在协议支出情况下,奖金计算方法,项目奖金具体计算如下:(1)项目筹资相关人员奖金=项目奖金计算基数*10%(2)项目投资相关人员奖金=项目奖金计算基数*10%(3)平衡奖金=项目奖金计算基数*10%
2、不存在协议支出奖金计算方法,如果没有协议支出,项目奖金计算方法如下:
(1)项目筹资相关人员奖金=项目奖金计算基数*20%(2)项目投资相关人员奖金=项目奖金计算基数*20%(3)平衡奖金项目奖金计算基数*10%
3、例外情况
项目出现在政府监管过程中出现监管措施,到期无法回收相应收入,相应项目奖金全部取消。
第二节中后台及未参与项目员工激励
第二十二条中后台及未参与项目员工薪酬
行政、财务、人事、技术、质量控制及未参加项目员工的奖金按公司当年盈利情况从平衡奖金中列支,具体办法由总经理办公会审定。
第三节管理人员激励
第二十三条管理人员薪酬
公司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参与项目筹资、投资、投后管理,可以在项目上发生相应费用,参与项目奖金分配。
第二十四条管理人员费用开支
公司管理人员所有开支必须进行预算,公司管理费用必须按预算程序进行相应审批。
第四节项目考核与激励流程
第二十五条项目考核与奖金发放
项目奖在项目投资完成、收入全部入账、档案交接完成并办理完项目结项手续后年终全部发放;项目奖金当年发放80%,项目投资期间结时发放20%。出现项目纠纷,待纠纷处理结束后分配奖金。
第二十六条审批流程
项目奖金分配方案由融资、投资负责人与项目人员协商拟定,并经项目负责人、公司经理办公会批示后发放。
审批领导可以要求前一流程的审批人对分配方案进行解释说明,在各方不能就分配方案达成一致的情况,由公司经理办公会确定奖金分配。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适用范围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业务。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解释权公司负责具体解释本办法。
第二篇:公司绩效奖金制度
公司绩效奖金制度
第一条 目的。
本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使员工的考绩评核能够达到公正、公开、客观的要求,从而保障绩效奖金的效用。
第二条 适用范围。
凡经本公司正式任用的员工,均依本制度办理考绩评核。实际执行勤务满六个月以上者(含试用及合同制人员),亦在本制度评核范围之内。
第三条 计算期间。
绩效奖金的计算期间根据会计来定,从公历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并于农历春节前一个工资支付日与当月工资一同发放。
第四条 适用考绩办法。
本制度所制定的考绩办法除作为绩效奖金,还可以作为人员晋升、调动、调薪、训练、辅助、辞退资遣等的评核参考。
第五条 评核项目。绩效评核包括下列四项:
1、勤务考绩。
依计算期间内个人在工作上绩效及贡献程度等,来评核考绩。
2、出勤记录。
依据从业人员出勤记录(包括迟到、早退、私自外出、事假、病假、旷工日数等考勤分数),作为评核出勤比率的标准。
3、奖惩记录。根据从业人员工作上的表现而给予的奖惩记录来加减考绩分数。
4、考核范围、内容及考核项目、基准等,按“考绩评核表”及“员工考绩评分表”的规定办理。
第六条 评核权限。
各部门从业人员考绩的评核应按评核资格权限的规定,由各部门具有评核资格的人员进行评定。当核定或审核人员对于从业人员的考绩有所异议时,应于呈报或核定前与所属主管及评定主管作充分沟通。
第七条 考绩评定。
从业人员考绩经由第七条所列具有评核资格人员评定后所得的成绩,按考绩等级的规定予以划分等级,并依下列规定进行评核:
1、当考绩被列为丁等或连续两年考绩等级被列为丙等时,人事部除应予以列册管理外,其所属主管人员应负起辅导追踪责任,必要时建议人事部予以调职或惩戒处分。
2、经人事部直属部门主管人员辅导及追踪时,仍未改善者,并有下列任何一项情形发生时,公司则予以解雇:
(1)连续三次考绩等级被列为丙等者。(2)连续两次考绩等级列为丁等者。第八条 出勤限制。
除第七条所评核的考绩等级外,凡计算期间内缺勤次数超过出勤记录的规定时,则不得列入原评定等级范围内,并给予降一职级处分。
第九条 奖惩记录。
奖金计算期间内曾有奖惩记录者,除依第八条规定外,还须依下列方 式增减其考绩分数:
1、奖励部分:
(1)记大功一次加15分。(2)记小功一次加5分。(3)记嘉奖一次加1分。
2、惩罚部分:
(1)记大过一次扣18分。(2)记小过一次扣6分。(3)记警告一次扣2分。
3、计算期间内的奖惩可互抵,不足或增加部分,则从考绩中增减其分数。
第十条 施行细则。
1、人事部应于每年6月15日前(上半年考绩评核)及12月15日前(下半年考绩评核),将考绩评核送各部门负责评核人员评定,并于15日内依据“评核资格权限表”的规定转呈各审核主管人员评定后,在1月1日及7月1日前,送回人事部。
2、各级主管人员在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力求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办理。
3、计算期间内若有变动发生时,新单位主管应负责评定,但变动未满三个月以上者,则应征询原主管人员意见后再行评定。
4、人事部对各负责评核人员应负起监督及审核之责。第十一条 施行。本制度经呈董事会议通过后,自×年×月×日起开始实施。
第三篇:工程绩效奖金制度1
工程绩效奖金制度 A.全新项目
B.,包括排管布线
1类:幼儿园 学校 医院 厂房
1.1幼儿园 学校 医院 厂房(4路视频以内,不含报警)……………………………………9工 1.2幼儿园 学校 医院 厂房(4路视频以内,含报警)……………………………………16工 1.3幼儿园 学校 医院 厂房(5-8路视频,不含报警)…………………………………………14工 1.4幼儿园 学校 医院 厂房(5-8路视频,含报警)……………………………………………20工 1.5幼儿园 厂房 学校 厂房 医院(8路以上不含报警)………………按1.3标准1路加0.5工 1.6幼儿园 学校 医院 厂房(8路以上含报警)………………………按1.4标准1路加0.5工
2类:小区
2.1小区(4路视频以内,不含报警)…………………………………………………………… 10工 2.2小区(4路视频以内,含报警)……………………………………………………………….16工 2.3小区(5-8路视频,不含报警)………………………………………………………………..14工 2.4小区(5-8路视频,含报警)…………………………………………………………………..20工 2.5小区(8路以上不喊报警)…………………………………………
按2.3标准1路加0.8工 2.6小区(8路以上含报警)………………………………………………按2.4标准1路加0.8工
3类:KTV 3.1 KTV(4路视频以内)………………………………………………………………………..3工 3.2 KTV(5-8路视频)…………………………………………………………………………..5工 3.3 KTV(9路-12路)………………………………………………………………………….12工
4类:大楼 酒店
4.1大楼酒店(8路视频以内)…………………………………………………………….8工 4.2 大楼酒店(9-12路视频)………………………………………………………………….10工 4.3大楼酒店(12-16路视频)………………………………………………………………….12工 4.4大楼酒店(16路视频以上)……………………………………………按4.3标准每路加0.5工
B类:改造项目
1.幼儿园,学校,小区,厂房,KTV,医院,大楼,酒店(增加视频4路以内)………………………4工 2.幼儿园,学校,小区,厂房,KTV,医院,大楼,酒店(增加视频4-8路)………………………….6工 3.幼儿园,学校,小区,厂房,KTV,医院,大楼,酒店(增加视频8路以上)………………….8-12工
说明:每个施工人员每天施工量原则上小计1工,具体按具体施工项目而定.1.排管布线: 1工/天
6.终端安装:0.5工/天 2.摄像机安装:1工/天
7.终端调试0.5工/天 3.摄像机调试:0.8工/天 4.报警安装:0.8工/天 5.报警调试:0.8工/天
奖金按工资的30%发放,施工人员每月绩效成绩达到18工(及格工)变可拿到30%工资的奖金,如绩效成绩超过及格工,可适当增加奖金10%。
第四篇:高校资产管理公司
4.2.1 建立高校资产管理公司的必要性
自2001年开始,教育部对高校校办产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规范。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根本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为了高校产业的发展。因此,教育部在《指导意见》中,将“建立新型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列为规范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改革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的体制,重新确定国有经营性资产的责任主体”和“组建国有独资性质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1]成为规范高校产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产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高校设立资产经营公司的目的是规范校企关系,理顺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将过去学校以行政手段管理企业的方式转变为通过资产经营公司持股经营的经济管理方式,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规范的新型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高校与企业之间设立一道“防火墙”。
建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以后,高校不再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对外投资和从事经营活动。高校的所有投资和经营活动,统一由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以出资人的身份进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依法行使高校企业股东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依法对所投资企业派出人员参加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加强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管。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以统筹管理本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任务。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形成,在高校与校办企业之间设立起一道“防火墙”,有效规避高校经济和法律风险,避免因校办企业经营问题冲击和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因此,建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解决目前高校校办企业产权单
一、经营风险较大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民营“资产管理”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开启一个爆发时期
2014-10-13 04:25:0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有0人参与
分享到
资产管理领域,接下去会是黄金时代吗?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多地工商部门陆续公布的注册信息发现,资产管理公司开启了一个爆发时期,这股势头不亚于5年前的担保、投资咨询类公司。
“区别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这类公司没有金融机构许可证,从事的只能是非金融类的资产管理和咨询整合并购业务。”2011年就组建资产管理公司的陈嘉(化名)说,“这个行业现在还处在野蛮生长时期,正因为这样的环境,资管领域的商机引得资本蜂拥而入。”
陈嘉透露,他们的圈子共有15个人,圈子的可投资产约10亿元起。
资本进场门槛
陈嘉是上海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长,他们业内对目前国内出现的“资产管理公司”的简单定义是,一种相当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另一种是非金融企业。他的企业就属于后一种。
前者包括长城、信达、华融和东方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这类公司主要负责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等。
这三年来,一些由地方政府引导组建的地方AMC也在迅速增加,以浙江温州比较典型,基本是根据各区县辖区,政府部门认为优良的企业联合组建。这类往往不在民资投资之列。
而第二种的非金融机构类的资管公司,才是民间资本涌入的主要领域。这是没有金融机构许可证的资产管理公司,也就是民营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以非金融类的资产管理和咨询整合并购业务为主。业务范围主要涉及受托资产管理,投资顾问,股权投资,企业资产的重组、并购及项目融资,财务顾问,委托管理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兴办实业等。
数量不断上升的是民营资产管理机构。在陈嘉的圈子里,约数亿元的资金近三年进入到这个领域。若想进场,首先必须了解入场规则。这方面,陈嘉说自己几乎成了被咨询的“专业户”,“这也谈不上什么红海蓝海的,其实业务很广,甚至可以产生互动。”
区别于这类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民营资管公司大多没有金融机构许可证,从事的只能是非金融类的资产管理和咨询整合并购业务。陈嘉将其通俗化称为--固定资产类的资管公司和股权并购类的资管公司。
在河南省工商局网站上,几家已被注册的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实业投资、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业务范围较笼统。
“固定资产类的,实质上相当于此前民间借贷公司。”陈嘉说,运行模式往往是低价收购固定资产,以此在银行抵押贷款,获得贷款后再收购,如此轮回模式。
“安全投资”运行模式
目前,多数民营资产管理机构的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至1亿之间,仅有工商局的注册门槛,没有具体的业务监管部门。
这种野蛮生长丛生的背景是,华东地区有大量因为企业经营问题出现的不良资产需要快速处置。此外,银监会《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45号文)也明确,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实际上,目前地方版AMC,多数由地方政府参与主导。比如,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13年下半年在江苏工商局核准成立,资本金50亿元。这家全国首家省级AMC,由无锡最大国有企业无锡国联控股。此外,浙商资产管理公司于2013年8月成立,首期注册资本10亿元,由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控股。
去年,在银监会前述45号文中规定,新成立的地方版AMC需具备三项审慎性条件。
首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且为实缴资本;第二,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适宜于从事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的专业团队;第三,有健全的公司治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陈嘉称,“(地方AMC)这是民资梦寐以求的进入模式,各方资源肯定要比我们民营资管公司丰富。但这不是一般资本能入的,入股股东要在经济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机构未来业务发展特性层面的资本来配置。” 接近浙商资产的人士表示:“相比四大AMC,并购、重组和对外投资,地方AMC与地方政府联系更为紧密,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考虑如何盘活不良资产,救活当地的企业,重新获得效益,不单纯地走诉讼、处置和执行的老路子。这客观上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以温州一家有民资参股的区级资产管理公司为例,为了达到“安全投资”,一般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由股东组成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凡是2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全部由股东投票。只有占70%股权的股东投票通过,这个项目才可以实施。而200万元以下的项目则由总经理负责。
“我们对项目的选择十分慎重,会对该企业家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和过去的诚信情况都进行摸底,一旦发现曾将资金用作炒房、赌博等,而非投入实体经济的疑点,就会终止投资”。前述温州一家区级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士说。
根据陈嘉观察,很大一部分进场的资本,由民营担保公司或投资咨询公司“变身”。自从民营担保公司提高准入门槛后,实力较弱的公司无法取得经营许可证,从而转型进入门槛较低的资产管理行业,尽管换了种称呼,但还以民间借贷理财业务为主。
对此,陈嘉称,“报备的反而麻烦,我们每做一个项目都必须上报监管部门,只有主管单位批复后才能开展业务。”
“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想做金融类业务,注册资金必须数亿以上,并且银行账户上存放数亿元作为保证金。但大多数的民营资产管理公司都属于私营企业,并没有这种实力。”陈嘉说。
那些没有金融许可证资质的公司,一旦出现类揽储的业务,也就是说把个人的资金吸纳进来投资某些项目,肯定是不合规的,资金风险也很大。
“如果有人推荐你到民营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项目,要认清两点,一是看公司是否有金融机构许可证,二是看其是否变相吸纳民间资金。”陈嘉强调。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NF055
一个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存亡录”
时间: 2015-12-08 16:33:46 来源: 网友评论 0 条
版权:来源 《中外企业家》
版权:来源 《中外企业家》
掘金发现
何曾拥有一家不良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他投身到这个跟金融、投资管理、信用、法律都有些相关的行业,十分满意,因为在这里才有全盘的战略感。
最初是由台湾来大陆投资的朋友提起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债权包的发售有如甩卖残货,其实这个产业在国外是由专业商账追收或购置公司来运作的,相当的成熟。何曾很快随朋友远至东北,开始实地考察,观望别人的运作,对四大公开处置市场进行一定的分析,他是很敏锐的,马上认清这是准入度正好适合自己,自己也乐于投身的事业,不存在太多资历和个人能力的局限,也不需要强烈的路径依赖,更不会有太多的群起仿效,有可能是他个人事业的转机。
“良”与“不良”是相对的。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要退出,而退出的这些资产对于国有经济而言,就是“不良”资产。然而它们并不是没有价值。这里的“不良资产”不是金融学定义的不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退出的这部分国有资产有的本身就是有现金流的资产,只不过由于无效率或低效率要退出,才被视为待处置的“不良资产”。有很多资产是有价值的,并且,对于不同的投资主体而言,价值大小也不尽相同,何曾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价值发现的主体,应时代而生。
参与 初期囿于资本,何曾仅有50万元能够调度,必须有人合作,于是五人合股即成,买到当地的一个不大的债权包,成立公司经营。这个债权包只能交由当地人打理,稍事停留,何曾回到南方。这个资产包交由别人来操作。后来证明并不成功,不得不在两年内任由别人操作,进程缓慢,资产回收率低,现金回收更低。被迫做了分割,何曾回收了些经验和运作思路。奠定了这样的基础——合股买资产包,组织人手处置,何曾自己就可以暂且置身在外,掌控全局,调配资金。单包回收资金每次按比例(而不是按实际发生额)提取处置成本后立即结算给股东,不作积累、不作盈余分配——这典型的合伙制经营,甚至连经营都不算,形同一单接一单的委托,恰恰给何曾带来了信心和可靠的原始积累。
何曾依然专注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向社会发售的资产包,包括贷款本金和利息,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随后何曾接连买下四个债权包,其中的一个又是由竞买人手中转来,在经过快速分解、由股东提供人员负责后,取得了预期效果,股东们都赚到满意,何曾对自己涉足的不良资产投资管理越来越满意,开始考虑不良资产的持续经营。
将债权包买得足够大,债权足够多,一个公司就可以做下去了,做也做不完,用的是已有模式,追加一个现场条件和一个有限公司的外壳,就成了一个能够可靠经营的事业,不是吗?
何曾赶在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政策性债权包的尾声,对一个低成本的债权包进行分析调查后决定参与竞买。此时比以往参与者更多,多种竞争手段在幕后和前台都起到作用,最后何曾奋力一搏,在邀请招标会上以2 000万左右拿下这个价值13.8亿的资产包,竞得后现场就有人愿意加价200万受让,可只有何曾明白已付出的成本远不止竞买价格,对待这份不良资产包几乎有珍藏起来的心情,怎能让给他人?
竞得后的筹资过程备尝艰辛。考虑到资金实力,何曾想用对方以现金入股,自己保留处置权,占个小股份,按比例分成的模式,但对方考虑的是风险,要求何曾必须有现金投入。原有的股东开始解体,何曾只有紧急寻找伙伴,四处奔走,同时后备了几个放高利贷的坐在门外,否则缴款期一过,连竞买押金都会被收走。后来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原有的合伙人,从外部调进款项,帮助何曾绕过了融资陷阱。
深度参与
公司的运作从2006年10月开始,同时操作的四个资产包,包括从长城受让的这个最大的资产包,从华融公司受让的两个单笔债权和一个从信达公司受让的六户债权。但持续经营大都体现在长城这个硕大的债权包上,包括273个案件、500多个债主、债务人和两个不动产组合。何曾终于成为某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长,在繁华区域的高级写字楼完成角色转换,让资金在这里中转分流,坐拥在不良资产中掘金的梦想。
公司成立后他率先进行的不是对资产包追收处置,而是转身设法整顿股权结构。当其中一个大股东提出对公司业务实施监督时,他拱手捧出占到该股东出资额50%的利润,打发他立即退股了事。另有三个小的出资人,先就跟他们声明有较高的回报,但必须全权委托何曾来处理——公司的大门都不要进。最后,剩下了最大股东和他自己,他是公司的董事长,直接掌管着公司,对方派驻总经理和一个老成的行政人员。
这位总经理是个典型的和解派,希望在和谐的氛围中达成两相情愿的债务解决办法,这一点也真的在以往的两个债权包的处理中运用自如。但现在,已有十年以上历史的积案,何曾认为动辄谈和解,法院的执行手段不甚发挥作用,只有便宜了债务人。同时,面对遍及十几个县市的债务人及资产,也需要在全面调查其经营和资产状况后才有办法谈和解。何曾的见解是对的,只是意见分歧到后来变成互相攻讦,总经理带着他的行政助理和大股东的参与热情愤而离职。但最大股东的资金盘桓在其中又有相当的时间,因为在最大股东不再参与管理后,何曾给对方签订的是固定回报协议,30%的固定回报无法按期支付,累积起来更不可能用现金支付,待到有一处处置回来的房产权属办理清楚后,何曾才能在十几个谈判回合中实施他的计划。即便付出比原始投资多一倍的代价,也要终结合股生意,变成自由驾驭的个人公司。
在是分是合的问题上,何曾初期极富合作精神,谋求各种各样的合作,他在这个极端上成功,但不认为那是成功,只认作权宜的办法; 所以机会来的时候,掉头就走另一个极端,付出算也算不清楚的代价,不计较风险,也要独立起来,包括资本和管理的独立。但是独立后的何曾并不强壮,真正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无规则的深度参与 挖沙不止
何曾的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上首先是处理法律事务,公司基本成员是法务人员。债权文件经过内部整理后,正式开展工作。开展资产调查,调阅权属登记、工商登记资料,进行债权公告、通知,在法院申请债权主体变更,申请财产保全、强制执行,与某些债务人达成和解协议和按约定履行。对可追索的财产,要处分动产和不动产抵押物、查封、扣押、冻结债务人财产和变现求偿,追加债务人,尤其是追加自然人为被执行人,对未起诉债权进行诉讼、考虑调解,对执行异议、再审案要听证、应诉,陪同法官去现场。这些工作是专业法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公司法务,需要反复调查债务人的资信、财产,跟法院一个程序又一个程序地跟进,周到地配合,深入剖析不利于执行到位的障碍,追加人力、物力去积极化解。所有法律工作虽然庞杂,却都是断续而进,可以交叉进行。何曾一会儿想人员不够,一会儿又要节省固定开支,人员就没有稳定过。显然,这么多的案子必须向外部委托。聘用律师来公司成本太高,只有将个案委托给律师。律师需要办案有效果,有高比例的回报。律师不会细腻地胶着在一个不良资产案上,律师作风是激进的,狂风扫落叶将表面资产清理后,刮走丰厚的分成,还是留下未结事项给公司来做。何曾不再信任律师来处置不良资产——他们太挥霍。
委托其他团队做,他们曾有各种关系和手段,兴冲冲直奔有资产的案子而去,有的在法院被诉讼、再审、执行异议程序缠住,将到手的利润分成拿不到;有的动用法律外力量威胁、利诱,遇到麻烦就忙不迭要脱干系,还可能送给一张委托追讨协议给法院作证据——对第三方责任、不利后果应由委托人承担。何曾的人员返身又要为他们收束尾巴。
委托给别人,圆满成功的案例是这样的:能够干净利落处理案件的团队合作,集合了律师、有关系的人、掌控债务人内情的人,还有领导者。选准高价值目标,做详细的猎捕式预案并由领导者作出判断,按照计划迅速行动,不纠缠于细节,在短期内完成,一个案子实现最优回款受偿。面对这种优化方式,何曾看到的是“他们有关系,才快!”哀叹“我们是做不到。”既不能、也不愿去深一层考虑这是否是追收不良资产应有之义,自己的公司追收又有哪些应当调整。
多年的债权追讨的最大的外部支持来自司法系统,大多数是法院的执行。银行形成的不良资产虽然法律关系清楚,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但当债权人由国有经济变为民营机构,成为权利人民间主体后,请求法院加大执行力度被认作利用有限司法资源推助暴利经营。对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的追索,不被支持,对其他民事主体的追索只有消极应对。法院从司法中立立场换位到国有资产的保护者,在诉讼中判决资产的受让无效,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免责,国有公司只承担部分责任,在执行中不作债权主体的变更,不采取强制措施,司法权完全让位于行政干预,任由债务人逃脱、资产恶化,都是难以化解的法律障碍。
在一个以法务人员实践为主的公司,如何与法院打交道,公司有多大力度的支持,投入多少资源,就会有多少助力。有关执行制度尚不健全甚至存在多方障碍的环境中,不但要运用法律的明文规定,还要适应司法中动辄以司法政策为回避理由的不公正、不作为。这一问题是资产包的处置的法律环境问题,必须面对,经营者的责任也必须倾注全力解决。无法提升中国的法治水平,但造就一个相对有利的小的执法环境是做得到的,何曾尝试过与法院建立良好的沟通,但时间持续过长、法院又过于分散,以他多是躲在幕后的手段,加之愈来愈认为投入与产出不匹配,他没能像别的债权包处置人一样打通这个关节。他在这个形同经营生命线的战场上用错误的方法,又陷入错误的认识。
其次是债权包的管理理念问题。不良资产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冰淇淋效应”,加速蒸发,即时间越久,价值流失就越快。这样,必须提高处置效率。何曾从不相信这所谓规律,对不良资产的性质是什么,是沙子还是金子一直在争辩,不良资产是金子,变成沙子,也会沙子里埋藏着金子。他不想漏掉一个案子,对某些案子无论花费多少代价,也矢志不渝。甚至决定要将275个案件全面铺开,实行地毯式的调查,毫无例外地做全方位的追索,深度挖掘。
公司处置不良资产进展缓慢,主要原因还在于长期缺乏该领域的专业人才。通常加快不良资产上附着的良性资产的隔离,最快速地剥离现有,才是主导方向。随后对已剥离的不良资产再有两番梳理,就需静置在一边,再行整体处置了。这是收购不良资产方的基本共识,不管他们是自行处置还是转包、委托甚至搁置。但何曾也无视这原则,他同意快速剥离,却更在意那剥离后的残值,想象沙子里还埋藏着金子。
表面的剥离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以投资和管理不良资产为主,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除直接收回现金实现债权以外,无法像银行一样审慎接收抵债资产,而是尽量聚拢抵债资产,再行注资盘活,例如房地产或资源型企业发生的税费、土地补偿金、重组安置等。资产管理的核心是以提高重组、追加投入方式重整部分不良资产,使之向良性资产转化,成熟后以良性资产的重估价值在市场变现。在这一过程中,法务人员依法律程序将不良资产的性质转换,权属做变更,其后,现金再投入,管理、财务人员的直接介入都是不可或缺的。它的管理职能同样牵涉到更广的层面,包括个案追收生命周期监控,追讨效应递减的应对策略等等精细化的管理,但无论对人的管理还是对资产的管理,何曾不会放手别人指派,他喜欢从老板到一线员工的透明感。
再次是如何在另一个成本基础上工作。2188万元的历史成本只是业务基础成本,引入公司经营,以这个资产包为标的的不良资产的成本有多重计量和评价方式。静态地计量,包含不同层次。购置成本包括前期调查费用、资产包的竞买费用、成交金额。处置成本包括直接的司法成本,如诉讼、执行费用、调查、追索费用、分摊的其他管理费用,还有融资发生的大量的财务成本。动态地观察,成本中由于不断追加投资用于股权调整、债权的良性转化、关联项目支出、公司运营支出,融资成本增加,财务费用一再上升。何曾只将部分收益和部分费用交给财务核算,测算单个资产包或单个地区的投入产出比都是自添烦恼,他尝试过,马上放弃。何曾应对的办法是径直在匡算的历史成本上加2%,作为每年的处置成本去思考问题和讨价还价。
另一个成本基础的意义还在于,比之于小的团队工作,以公司运作,必须有庞大的固定开支用于办公消费,而这种开支本来可以用在经营生产上,如直接增加佣金、奖励、报酬提高工作效率,或直接增加对外交往、对外协作的费用,压缩案件在经办环节的滞留等。
那么,另一个成本基础之上的来源呢?主营业务,有很大部分是非现金资产,执行或和解的现金收入却是临时的、偶然的,与费用开支不对称。为了维持公司每年一百五十万左右的费用支出,何曾必须在公司体外弄钱,或以资产变现,这两点赋予“另一个成本基础”以辛酸的内容——何曾要不停地先掏钱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再来期待不定期的收益。
在追收清理中,何曾在处理这275户的债权包上,以公司建制运作,赋予自己上述职能,有顺利实现成功处置的项目,更多的是面临处置、管理难题的项目。从以个案小组为主的处置到公司规模经营是个全新的过程,如果沿用原有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何须设立公司?如果设立公司,原有的个案小组的分工明确、高效率、低成本应当在公司中继续保持,发扬光大,才是良策。何曾恰恰失误在没能保持不良资产专案小组的高产出、高效率、低成本,事实上他完全可以将这一部分投入直接追加到法院、有关行政部门,更顺利地实现收益,实现在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不良资产就是为了效益最大化”。
何曾的控制、他的决定逐渐变为收缩预算、缩减尺度、减轻力度,对待事情恶化无可奈何,最终在关键问题上都不能突破。无所建树,更令自己身心疲惫,但想到有些企业股权资产,拥有几处房地产的积累,他已经似有若无地在放手,放任这不良资产继续其无序的进程。相反,他在其他的方向更有兴趣,恶性循环下,要维持、持续经营只有想到其他出路。在这里,何曾没能最后胜出。
他开始其他投资事项,投机事项也不能少,非法吸存、高息放贷、地下钱庄的融资、结算、利用票据融资吃利差、标会、将短期资金投入长期放款的高利贷,就成为考虑的经营内容。尽管他没有每一项都去尝试,有些机会为时过晚,在低息高利放贷方面还是有了自我循环能力的。从前是为了平衡费用开支,现在可以成为主业外的经营方式,他为自己设定的陷阱,深不可测。
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局投资公司的设计寿命是十年,何曾的顾问曾给他测算的不良资产集中处置期只有三年,公司的这项主营寿命期是四年。后来何曾的公司早已脱离了这项工作应有的生命周期,变成欲罢不能。没能在债权清理中有清晰的进展,计划安排无法实现,大力推进达不成预期效果,现金投入和费用支出无法与产出相比,也更无法去比较。清理、追收这一堆不良资产只有无限期推延。
终 结
对于以处置资产包为主营的运作,何曾的公司发生了如下问题:
1.因为要收益通吃,要独自经营,不搞同一层次的合股、合作、股权置换分成,只有自行承担全部经营风险。2.因为要求控制权,买到资产包后,还没有来得及追收,就追加资金,以高额回报换购股权,剔除分权制约因素,造成管理和高层参与的“真空”
3.未能建立公司运行下有效的不良资产债权包处置模式,仅有少量承包、对外委托、分项目出售,处置效率低下。
4.不良资产价值在流失而不认可,处置策略一成不变,几至缺乏正常理性思维。
5.对最重要的协作方,不能投入最重要的力量和最大量成本,导致执行力不足。
6.对外协作关系不紧密,没有多样化的追收渠道,追收只能依赖公司内部人员的常规操作。
7.公司靠人在做事,可是没有稳定的团队,没有人力资源优势,甚至核心法务人员的作用都无法发挥。
8.未能适应司法环境的变化,将有限司法资源合理利用,导致新的诉讼案败诉,旧的执行案遥遥无期。
9.成本集中且迅速增加,吞噬收入,盈利与否永远是未知的。
10.主营业务单一,管理弱化,时常闲置部分资源,造成浪费。
11.由于观念不同,良性资产无法纳入公司经营,公司只在不良资产中打转。
12.缺少使优良资产持续经营获得盈利的能力,优良化后如果没有立即变现,只有搁置。
13.其他投资分散,累积的损失相当可观,消耗公司利润。
14.对不良资产处置各有不同,同行难以了解,成果和收益无从比较,感觉迟钝。
15.不能认识和顺应不良资产的处置周期,被迫拖延到已无方向感。
有这些痼疾,对于一家单一化经营公司来说,不仅不能顾及到盈利,未来如何生存都是难题。高风险、违规经营、偷逃税款以及资产包的持续恶化,费用无从弥补,使得何曾最后将公司空壳化,本人也不再出现。在何曾对不良资产的经营中,资产管理多侧面地反映出它的魅力、它的风险,不良资产管理有成熟的内在规律可循,如果弃之不顾,潜在风险就会无限放大,以至颠覆整个进程。
中国的民间资产在投资管理中还处于粗浅阶段,极易受政策波动的影响。不仅经营无序,投机色彩浓厚,还有许多非法性,减缓了产业化脚步,直接触犯行政管理、司法部门的规制,形态虚弱,风险来临就会四面围合,从不良资产到自身的资产变作不良,只有一步之遥。
资产的优良化,是资产管理者的成就,是企业正当的利润来源。既满足政府政策导向,也是各个受益方的福祉。将资产包交由民间主体处理,从而最终净化经济纠纷,重新分配社会资源,是金融资产打包处置初衷,它造就了何曾之类的专门投资管理公司,可是只有公司本身的合乎规律的经营才能找到更大的生存空间,以掘金的态度对待一定时期内特定的不良资产资产是可行的,超过了这限度,挖到的只有沙。在纷繁的投资管理产业中,被风险哺育但没有长大,何曾此番经营只幻化作实体投射的一个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