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公益性资产管理维护费用的请示最终版
关于公益性资产管理维护费用的请示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自2003年建设至今,形成的道路、给排水等公益性资产日趋增加,并且目前处于继续建设中,由于没有专业的管理队伍和明确的管理标准和要求,部分道路脏乱差,路面沉陷、路灯倾斜,道牙、道砖、给排水等附属设施损坏现象较为普遍,已严重的影响了宁东基地的形象,甚至造成了安全隐患。为打造“美丽宁东、和谐宁东”的基地形象,我公司根据职能定位已成立了物业办,拟负责宁东基地工业园区公益性资产的管理维护工作,结合宁东基地公益性资产的现状,拟定如下管理维护内容及费用标准,提请审批。
一、日常管护内容及费用标准
(一)道路维护
1、维护内容: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巡检;道路路面、人行道小于10平方米的修补,以及按道路总长5%范围内的树框道牙的更换和修补。
2、费用测算:参照国内深圳、东莞、沈阳等地做法,按道路的面积计取维护费,结合基地道路现状和交通运输状况,经测算基地道路维护费每年5.4元/平米,不包括所需机械设备的购置和燃油等费用。
(二)绿化养护
1、养护内容:浇水施肥、修剪除草、涂红刷白、病虫防治;
2、费用测算:参照国内及银川市绿化养护费用情况,结合基地绿化现状、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初步测算养护费用12元/平米,不包括苗木的补植和供水设施的维修改造费用。
(三)路灯维护
1、维护内容:路灯、线缆及箱变的巡查,灯杆保洁、灯泡更换工作;
2、费用测算:每年550元/盏计取,不包括机械设备购置和灯头、灯杆到达设计寿命的更换费用。
(四)供水设施的维护
1、维护内容:管道设施的日常巡检、检漏,阀门、消防栓的保养、检修,小于DN500管道的抢修,井圈盖的更换,供水设施冬季的保温;
2、费用测算:通过与宁东水务公司沟通,按每年50元/米计取,不包括供水设施的改扩建和DN500以上管道的维修费用。
建议:一次性投入部分资金将供水设施进行整改,交予宁东水务公司管理、运营。
(五)排水设施的维护
1、维护内容:管道设施的日常巡检,井圈盖的更换,对井室及管道定期疏通清淤,保证排水设施畅通;
2、费用测算:按每年50元/米计取,对于管道变形、沉陷及长度50米以上管道的清淤等需要进行大中修的事项,采取一事一议的做法,单独核算维修费用。
二、定期及特殊情况下的维护:
(一)每年根据实物资产运营情况,向管委会上报定期维护计划、机械设备购置计划、大中修计划,经管委会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二)对路面严重沉陷、路灯倾斜、排水大范围堵塞、大口径管道漏水等影响安全或正常使用的特殊情况,及时处理的同时上报管委会。
(三)对于2003年至今已形成的实物资产目前的存在状况进行一次性集中整治,报经管委会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妥否,请批示。
二〇一三年二月十八日
第二篇:关于增加公益性岗位的请示
免费
关于增加公益性岗位的请示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由于我局职能股室多,人员偏少,目前我局除副科级以上领导外,只有32名工作人员,致使我局个别股室只有1-2名人员。特别是水利局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只有1人,该中心有关领导多次到我局要求增加一名工作人员未果。现经局班子会研究,决定拟向社会招收一名工作人员充实到便民中心服务窗口,故要求贵局增加一个公益性岗位。
另外,我局还急需一名司机。现主汛期已到,为了切实做好防汛等各方面工作,确保遇突发事件能及时出车,我局拟向社会招收一名司机,故要求贵局再增加一个公益性岗位。
拟招收人员名单:xx、xx。
特此申请
分享
第三篇:关于增加公益性岗位的请示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由于我局职能股室多,人员偏少,目前我局除副科级以上领导外,只有32名工作人员,致使我局个别股室只有1-2名人员。特别是水利局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只有1人,该中心有关领导多次到我局要求增加一名工作人员未果。现经局班子会研究,决定拟向社会招收一名工作人员充实到便民中心服务窗口,故要求贵局增加一个公益性岗位。
另外,我局还急需一名司机。现主汛期已到,为了切实做好防汛等各方面工作,确保遇突发事件能及时出车,我局拟向社会招收一名司机,故要求贵局再增加一个公益性岗位。
拟招收人员名单:xx、xx。
特此申请
第四篇:关于增加XXX管理维护费用的申请
关于增加XXXX管理维护费用的申请
XXX居委会:
首先感谢村委会对我的信任和支持,由本人承接管XX村内路灯的管理维护。本人在承接该任务至今,为确保村里路灯的正常照明,一直兢兢业业完成维护工作。
然而,自今年起,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管理维护工作的人工成本和配件费用也在不断上涨,本人尽管从各方面精打细算、合理安排人工,但是任然不能满足正常运作,特此向村委会恳请增加管理维护费用,望村委会考虑,特此期盼。
申请人:
2017年0月00日
第五篇:村公益性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办法
村公益性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奠定乡村振兴坚实基础,根据陕西省扶贫办等七部门《关于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和各级相关规定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扶贫资产管理基本原则
(一)尊重民意,保障权益。
完善民ZHU议事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行民ZHU决策、民ZHU管理、民ZHU监督,保障群众对扶贫资产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真正让贫困群众成为扶贫资产管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根据扶贫资产的资金来源、资产类型、受益范围等,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三)科学运营,安全有效。
根据扶贫资产类型,采取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完善登记备案、运营维护、收益分配、资产处置和监督管理等,建立管护台账,提高扶贫资产经营管理水平,确保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公益性资产高效运转、扶贫效益持续发挥。(四)公开透明,强化监管。
坚持公告公示制度,将扶贫资产清查清算、运营管护、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情况,通过媒体、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分级公告公示,定期将扶贫资产运管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提高资产运营管理透明度,确保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强化对侵占套取、挥霍浪费、非法占用、违规处置扶贫资产及收益等行为的监督检查。第二章 管理范围及程序
第三条 扶贫资产管理范围。凡是2016年以来使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行业扶贫资金、苏陕协作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地方债券用于支持脱贫攻坚的资金等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含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纳入管理范围。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资产,依据有关政策进行管理。对2016年以前形成的扶贫资产,尽可能追溯资产状态,厘清权属关系,做好资产登记,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纳入扶贫资产管理。
第四条 划分资产类型。扶贫资产主要分为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经营性资产主要是指具有经营性质的产业就业类固定资产和资产收益扶贫中形成的权益性资产等,包括农林产业基地、生产加工设施、经营性旅游服务设施、经营性电商服务设施、经营性基础设施、光伏电站等固定资产,以及扶贫资金直接投入村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等市场经营主体形成的股权、债权等权益性资产等。公益性资产主要是指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类固定资产,包括农村小型水利及安全饮水设施(非经营性)、电力、道路交通(通村组路、产业路)、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到户类资产主要是指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所购建的生物资产或固定资产等。
第五条 界定资产权属。按照扶贫资产项目的资金构成和组织实施单位确定扶贫资产权属。各级组织实施的单独到村项目形成的资产,产权归属于村集体;到户类扶贫资产原则上归属于个人。易地扶贫搬迁形成资产的权属鉴定,依据国家和省市发改、资源规划部门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相关规定进行确权和管理。法律法规、国家及省级相关部门对扶贫资产产权归属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执行;对跨镇跨村实施的项目,能量化到村的将权属量化到村集体。
第六条 登记资产信息。在确定权属的基础上,对已形成的扶贫资产应纳尽纳,分级分类、逐一登记造册,明确每项扶贫资产的身份信息。易地扶贫搬迁形成资产的信息登记,依据国家和省市发改、资源规划部门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相关规定进行。扶贫资产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名称、类别、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数量、单位、原始价值、资金来源构成、净值、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收益权人、收益分配及资产处置、监管主体等信息。对到户类扶贫资金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要建立专门台账,明确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完整反映扶贫资产的增减变化和使用情况,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新建扶贫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在三个月内办理资产移交、确权登记等手续。扶贫资产台账应纳入各级精准扶贫档案资料统一保存。跨镇实施项目形成资产由县直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入账;跨村实施项目形成资产由各镇负责登记入账,产权、收益均按股份明确到相关村。镇、村三级要对已形成的扶贫资产分级登记造册,并按有关会计制度完善财务账目。
第三章 资金管理后续措施
第七条 资产运行(营)管护。按照“谁受益、谁管理”或“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扶贫资产管护主体,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鼓励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管护模式。
公益性资产由相应的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可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解决管护力量不足问题,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扶贫资产管护。重点加强对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规范入股分红方式,尽量将股权形成可核查的物化资产,明确运营各方权利义务及股权的退出和处置方式等,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坚决纠正产业扶贫简单“一股了之”“一分了之”。专业性较强的扶贫资产可通过购买服务形式进行管护。
建立以经营收入、村级自筹和群众投工投劳为主,行业投入和社会捐助为辅,财政适当补助的投入机制。村级经营性、公益性资产的管护费用,优先从村级资产经营性收入中列支。可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运营收入、村集体经济收益、企业或个人捐助、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筹措管护资金。可以向县水利、电力、交通等行业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行业资金,用于本村承担管护任务的工作费用。
产权归属国有的,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产权归属村集体所有的,要全部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产权归属到户的,由个人自行管理,村集体加强监督指导。不得私自利用国有、集体扶贫资产以抵押、担保等方式进行融资。
第八条 资产收益分配使用。按照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的原则,经营性扶贫资产收益分配要体现精准性和差异化,分配到相应产权人。资产产权归属国有资产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配。资产产权归属村集体的,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制定收益分配办法,优先保障贫困户增收脱贫,鼓励支持村集体在收益二次分配时重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公益岗位,吸纳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获得收入,公示无异议,报乡镇审核同意后按规定兑付,同时报县农业农村局备案。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所有权固化给村集体,收益权由村集体依据相关文件精神规定的比例分配。法律法规、国家及省级相关部门对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脱贫攻坚期内,村集体从扶贫资产收益中提取的公积公益金主要用于扶贫产业发展和提质增效、脱贫成果巩固、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及扶贫资产运行(营)维护、激发内生动力和能力提升等。脱贫攻坚结束后,原则上扶贫资产收益自动转为村集体所有。
第九条 扶贫资产处置。产权所有者和相关监管主体应根据扶贫资产运营状况,定期对资产运行情况进行清查,并对上资产收益进行清算。扶贫资产确需处置报废的(或因自然灾害损毁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并履行报批报备等相关手续。资产清查清算、评估和处置结果须在本区域内网站、公开栏等予以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跨村资产需要处置报废的,必须报镇和相关部门审核。跨镇资产需要处置的,必须报县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处置收入原则上归资产原产权单位所有,原产权单位确定不再继续使用的,应在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的前提下,按照有关程序另行安排。
第十条 经营性资产形成的债权管理。村级经营性资产形成的各种应收未收的经营性收入的债权,村集体要强化管理,及时组织清算回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要加强对债权的管理,防止新的不良债权发生,对恶意造成集体新的不良债权发生而无法收回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村级债权的核销,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核销。
村是本区域内扶贫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扶贫资产后续管理、资产登记、收益分配、效益发挥、防止资产流失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村“两委”负责本村扶贫资产的管护工作,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指定专人管理,逐一登记造册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