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指引(2012年版)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指引
一、申报表中蓝色区域为必填栏目。
二、同一所得项目按次(月)取得的所得,有未缴或少缴税款的,填写在应补税额栏目;有多缴税款的,填写在应退税额栏目,并附送实际多缴税款的完税凭证和相关资料,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后办理退税。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扣税额-减免税额=应补税额-应退税额。
三、各个所得项目年所得的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未减除费用(每月2000元)及附加减除费用(每月2800元)的收入额。也就是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各种所得(单位所发的工资单内外的所得),剔除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以及“三费一金”以后的余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应纳税所得额。即: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按照征收率核定个人所得税的,将征收率换算为应税所得率,据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比照上述方法计算。合伙企业投资者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后,合伙人应根据合伙协议规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未规定分配比例的,按合伙人数平均分配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同时参与两个以上企业投资的,投资人应将其投资所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加后的总额作为年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不得减除纳税人在提供劳务或让渡特许权使用权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每月不超过800元)的收入额。不得减除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对于纳税人一次取得跨年度财产租赁所得的,全部视为实际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个人转让房屋所得,采取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按照实际征收率(1%、2%、3%)分别换算为应税所得率(5%、10%、15%),据此计算年所得。股票转让所得,以一个纳税年度内,个人股票转让所得与损失盈亏相抵后的正数为申报所得数额,盈亏相抵为负数的,此项所得按“零”填写。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均指不减除任何费用的收入额。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企业债券利息所得,全部视为纳税人实际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
以下所得可以不计算在年所得中:
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一)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免税所得,即: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即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即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不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
(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
特别注意:以上年所得计算口径仅适用于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年度自行申报,不适用于个人计算缴纳税款。
四、各个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按月(次)纳税申报的,须将全年各月(次)应纳税额汇总)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或48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注: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可以在税前扣除,超过规定标准缴付的部分,需计入工资、薪金收入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16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四)劳务报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的,应实行加成征税,其应纳税总额应依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0%
(八)财产租赁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应20%的税率,但对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九)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十)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税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0%
五、深圳市地方税务局网址:www.xiexiebang.com;税务咨询电话:123662。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印制(2007年版)
第二篇: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指引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指引
一、申报表中蓝色区域为必填栏目。
二、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扣税额
三、各个所得项目年所得的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未减除费用(每月1600元)及附加减除费用(每月3200元)的收入额。也就是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各种所得(单位所发的工资单内外的所得),剔除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以及“三费一金”以后的余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应纳税所得额。即: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按照征收率核定个人所得税的,将征收率换算为应税所得率,据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比照上述方法计算。合伙企业投资者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后,合伙人应根据合伙协议规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未规定分配比例的,按合伙人数平均分配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同时参与两个以上企业投资的,投资人应将其投资所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加后的总额作为年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不得减除纳税人在提供劳务或让渡特许权使用权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每月不超过800元)的收入额。不得减除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对于纳税人一次取得跨财产租赁所得的,全部视为实际取得所得的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个人转让房屋所得,采取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按照实际征收率(1%、2%、3%)分别换算为应税所得率(5%、10%、15%),据此计算年所得。股票转让所得,以一个纳税内,个人股票转让所得与损失盈亏相抵后的正数为申报所得数额,盈亏相抵为负数的,此项所得按“零”填写。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均指不减除任何费用的收入额。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企业债券利息所得,全部视为纳税人实际取得所得的所得。
以下所得可以不计算在年所得中:
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一)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免税所得,即: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即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
特别注意:以上年所得计算口径仅适用于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自行申报,不适用于个人计算缴纳税款。
四、各个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按月(次)纳税申报的,须将全年各月(次)应纳税额汇总)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1600元(或48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注: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可以在税前扣除,超过规标准缴付的部分,需计入工资、薪金收入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16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四)劳务报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的,应实行加成征税,其应纳税总额应依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0%
(八)财产租赁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应20%的税率,但对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九)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十)偶然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0%
第三篇: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发布生产经营所得及减免税事项有关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8号
为规范纳税申报,维护纳税人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和有关规定,现将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及减免税有关申报表予以发布,自2015年7月1日起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1号)附件
7、附件8和附件9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1.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2.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3.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4.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国家税务总局 2015年4月30日
附件1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投资者信息
姓
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国籍(地区)
纳税人识别号
被投资单位
信息
名
称
纳税人识别号
类
型
□个体工商户 □承包、承租经营单位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据实预缴)□查账征收(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预缴)□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
行次
项
目
金
额
一、收入总额
二、成本费用
三、利润总额
四、弥补以前亏损
五、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6
六、投资者减除费用
七、应税所得率(%)
%)
八、应纳税所得额
九、税率(%)
十、速算扣除数
十一、应纳税额(8×9-10)
十二、减免税额(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十三、已预缴税额)14
十四、应补(退)税额(11-12-13)
谨声明:此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填写的,是真实的、完整的、可靠的。
纳税人签字:
****年**月**日
感谢您对税收工作的支持!
代理申报机构(负责人)签章:
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月**日
主管税务机关印章:
受理人:
受理日期:
****年**月**日税款所属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在中国境内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月度(季度)纳税申报。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合伙人的,应分别填报本表。
一、申报期限
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纳税人应在次月(季)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如果在1年内按月或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应在每月或每次取得所得后的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
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应在次月(季)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人不能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延期申报。
二、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表头项目
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自本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截至本月最后1日的时间。
(二)表内信息栏 1.投资者信息栏
填写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相关信息。
(1)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2)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3)身份证件号码:填写纳税人身份证件上的号码。(4)国籍(地区):填写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5)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2.被投资单位信息栏
(1)名称: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载明的被投资单位全称。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号码。
(3)类型:纳税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对应框内打“√”。(4)征收方式:根据税务机关核定的征收方式,在对应框内打“√”。采用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的,应在下划线填写具体征收方式。
(三)表内各行的填写
1.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总金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第2行“成本费用”:填写本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及其他支出的总额。3.第3行“利润总额”:填写本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的利润总额。
4.第4行“弥补以前亏损”:填写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尚未弥补的亏损额。5.第5行“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填写本栏;其他则不填。分配比例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填写;合伙协议未约定或不明确的,按合伙人协商决定的比例填写;协商不成的,按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填写;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按合伙人平均分配。
6.第6行“投资者减除费用”:填写根据实际经营期限计算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投资者本人的生计减除费用。
7.第7行“应税所得率”:按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纳税的纳税人,填写税务机关确定的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按其他方式纳税的纳税人不填本行。
8.第8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下表对应的方式填写。
项目
合伙企业合伙人
其他
查账征收
据实预缴 第8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
第8行=第3行-第4行-第6行
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预缴
第8行=上的应纳税所得额÷12×月份数
第8行=上的应纳税所得额÷12×月份数
核定征收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的)
第8行=第1行×第7行×第5行
第8行=第1行×第7行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的)
第8行=第2行÷(1-第7行)×第7行×第5行
第8行=第2行÷(1-第7行)×第7行
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
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
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
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
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
9.第9行“税率”及第10行“速算扣除数”: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根据第8行计算得出的数额进行查找填写。10.第11行“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1.第12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纳税人填写本行的,应同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12.第13行“已预缴税额”:填写本在月(季)度申报中累计已预缴的个人所得税。
13.第14行“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附件2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税款所属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投资者 信息
姓
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国籍(地区)
纳税人识别号
被投资 单位信息
名
称
纳税人识别号
类
型
□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
行次
□承包、承租经营单位 □个人独资企业 □ 项
目
金
额
一、收入总额
其中:国债利息收入
二、成本费用(4+5+6+7+8+9+10)
(一)营业成本
(二)营业费用
(三)管理费用
(四)财务费用
(五)税金
(六)损失
(七)其他支出
三、利润总额(1-2-3)
四、纳税调整增加额(13+27)
(一)超过规定标准的扣除项目金额(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1)职工福利费
(2)职工教育经费
(3)工会经费
(4)利息支出
(5)业务招待费
(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7)教育和公益事业捐赠
(8)住房公积金
(9)社会保险费
(10)折旧费用
(11)无形资产摊销
(12)资产损失
(13)其他
(二)不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28+29+30+31+32+33+34+35+36)
(1)个人所得税税款
(2)税收滞纳金
(3)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
(5)赞助支出
(6)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
(7)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8)投资者工资薪金支出
(9)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支出
五、纳税调整减少额
六、纳税调整后所得(11+12-37)
七、弥补以前亏损
八、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41
九、允许扣除的其他费用
%)
十、投资者减除费用
十一、应纳税所得额(38-39-41-42)或[(38-39)×40-41-42]
十二、税率(%)
十三、速算扣除数
十四、应纳税额(43×44-45)
十五、减免税额(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十六、实际应纳税额()46-47)
十七、已预缴税额
十八、应补
附列 资料(退)税额(48-49)
年平均职工人数(人)
工资总额(元)
投资者人数(人)
谨声明:此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填写的,是真实的、完整的、可靠的。
纳税人签字:
****年**月**日
感谢您对税收工作的支持!
代理申报机构(负责人)签章:
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月**日
主管税务机关印章:
受理人:
受理日期:
****年**月**日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在中国境内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2015年及以后纳税的汇算清缴。
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合伙人的,应分别填报本表。
一、申报期限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应在终了后三个月内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应在终了后三十日内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人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在终了后三个月内办理汇算清缴。
二、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表头项目
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取得生产经营所得所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表内信息栏 1.投资者信息栏
填写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相关信息。
(1)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2)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3)身份证件号码:填写纳税人身份证件上的号码。(4)国籍(地区):填写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5)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2.被投资单位信息栏
(1)名称: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载明的被投资单位全称。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号码。
(3)类型:纳税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对应框内打“√”。
(三)表内各行的填写
1.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总金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第2行“国债利息收入”:填写已计入收入的因购买国债而取得的应予免税的利息。
3.第3行“成本费用”:填写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及其他支出的总额。
4.第4行“营业成本”:填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5.第5行“营业费用”:填写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6.第6行“管理费用”:填写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
7.第7行“财务费用”:填写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
8.第8行“税金”:填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除个人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9.第9行“损失”:填写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10.第10行“其他支出”:填写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之有关的、合理的支出。11.第11行“利润总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2.第12行“纳税调整增加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3.第13行“超过规定标准的扣除项目金额”:填写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中,超过《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扣除标准应予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
14.第27行“不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填写按规定不允许扣除但被投资单位已将其扣除的各项成本、费用和损失应予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
15.第37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填写已计入收入总额或未列入成本费用,但应在税前予以减除的项目金额。
16.第38行“纳税调整后所得”: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7.第39行“弥补以前亏损”:填写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18.第40行“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填写本栏;其他则不填。分配比例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填写;合伙协议未约定或不明确的,按合伙人协商决定的比例填写;协商不成的,按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填写;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按合伙人平均分配。
19.第41行“允许扣除的其他费用”:填写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其他费用。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3号)第三条规定的事项。
20.第42行“投资者减除费用”:填写根据实际经营期限计算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投资者本人的生计减除费用。21.第43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纳税人为非合伙企业合伙人的 第43行=第38行-第39行-第41行-第42行(2)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
第43行=(第38行-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42行 22.第44行“税率”及第45行“速算扣除数”: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根据第43行计算得出的数额进行查找填写。23.第46行“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24.第47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纳税人填写本行的,应同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25.第48行“实际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26.第49行“已预缴税额”:填写本在月(季)度申报中累计已预缴的个人所得税。
27.第50行“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
附件3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税款所属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投资者信息
姓
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国籍(地区)
纳税人识别号
各被投资单位信息
被投资单位
编号
被投资单位名称
被投资单位纳税人识别号
分配比例 %
应纳税所得额
1.汇缴地
2.其他
3.其他
4.其他
5.其他
6.其他
第四篇:《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填表指南举例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
人申报)》填表指南举例
以下举例中纳税人取得的年所得均已达到12万元,且均为中国人,应依照税法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纳税人办理申报时,首先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然后再分别填写各所得项目对应的数额:
1、工资、薪金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共取得境内工薪收入188400元,个人缴纳“三费一金”30240元,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16092元,单位已扣缴税款16092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以下简称申报表)中“工资、薪金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158160.00”(188400-3024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158160.00”;“应纳税额”栏填写“16092.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16092.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某个体工商户2006年营业收入额为150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为25800元,应纳税款3910元,并已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税款3910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258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258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391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391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某纳税人承包某服装厂,2006年共取得承包收入110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5030元,并已向税务机关缴纳。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1100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110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2503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2503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4、劳务报酬所得
某纳税人在2006年共提供五次劳务,分别取得收入3000元、4500元、10000、20000、50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每次取得收入的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分别为440元、720元、1600、3200元、10000元,并已被全额扣缴了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劳务报酬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87500.00”(3000+4500+10000+20000+5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875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15960.00”(440+720+1600+3200+1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1596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5、稿酬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在报刊上共发表2篇文章,分别取得稿酬1500元、3000元,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8元、308元,并已被报社全额扣缴了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稿酬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4500.00”(1500+3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45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406.00”(98+308);“已缴(扣)税额”栏填写“406.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将发明的一项专利让渡给某公司使用,取得收入40000元,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400元,并已被该公司全额扣缴了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400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40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64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64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取得公司股权分红20000元,扣缴个人所得税4000元;银行储蓄存款账户孳生利息收入1200元,扣缴个人所得税240元;持有某上市公司A股股票,取得股息3000元,扣缴个人所得税300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24200.00”(20000+1200+3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242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4540.00”(4000+240+3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454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8、财产租赁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将自有住房出租给某公司,每月租金350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250元,及按国家规定缴纳的其他税费200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财产租赁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42000.00”(3500×12),“合计”栏也相应填写“42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3000.00”(250×12);“已缴(扣)税额”栏填写“30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9、财产转让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出售一处家庭非唯一住房(原值700000元),取得转让收入860000元,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23400元及其他税费43000元;全年在上交所转让A股股票盈利60000元,按规定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无须缴纳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财产转让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177000.00(股票:60000.00)”(177000.00=860000-700000-43000+60000,60000.00为股票转让所得),“合计”栏也相应填写“177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234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234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10、偶然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一次购买体育彩票,中奖20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4000元,并已被体彩中心全额扣除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偶然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200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20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40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40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11、其他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取得一项收入10000元,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为“其他所得”,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其他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100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10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20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20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第五篇: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境外所得的纳税人申报)填表说明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境外所得的纳税人申报)填表说明
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应于终了后30日内将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本表。
二、纳税人基础信息
1、“国籍或地区”:据实填列如:中国、中国台湾、香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挪威等。
2、“身份证照类型”: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外籍人编码、其他。
3、“职业”:按劳动和保障部门国标。
A、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2、事业单位负责人、3、企业负责人
B、专业技术人员。
1、科学研究人员、2、工程技术人员、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经济业务人员、5、金融业务人员、6、法律专业人员、7、教学人员、8、文学艺术工作人员、9、体育工作人员、10、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 C、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D、商业服务人员。
1、购销人员、2、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 E、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F、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G、军人 H、其他
4、“所得来源国”:填列中国、中国台湾、香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挪威、其他。
5、“所得项目”:填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6、“抵华日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填写此栏。
7、“任职、受雇单位”:填写纳税人的任职、受雇单位名称。纳税人有多个任职、受雇单位时,填写受理申报的任职、受雇单位。
8、“经常居住地”:是指纳税人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9、“中国境内有效联系地址”:填写纳税人的住址或者有效联系地址。中国境内无住所居民住在公寓、宾馆、饭店的,应当填写公寓、宾馆、饭店名称和房间号码。
三、表内逻辑关系
1、(5)≥0
2、(9)=按国别(7)的合计
3、系统自动小计(8)按国别计算 “境外已纳税额(含税收饶让)”
4、当(9)≥(8)时,(10)=(8);当(9)<(8)时,(10)=(9)
5、按国别计算如果(9)-(10)-(11)≥0,(14)=这些国别∑(9)-∑(10)-∑(11)-(12)-(13),按国别计算如果(9)-(10)-(11)<0,(14)项=0。
6、按国别计算如果(8)>(9)时
按国别(15)=(8)-(10)+(11)
按国别计算如果(8)≤(9)(1)(9)-(10)-(11)<0时
按国别(15)=(11)-(9)+(10)(2)(9)-(10)-(11)>0时 按国别(15)=0
四、其他需要说明:
“本期已缴(扣)税额(13)”:用于当期的补充申报,填列本期已申报并缴库的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