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团公司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及管理规范考核办法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计算机机房建设及管理
考核办法
为了保证信息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为各种服务器、网络和通信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特制定机房建设及管理考核办法。
一、考核范围:集团公司所属各区域公司及矿井公司、各生产(基建)矿井、各地面单位。
二、考核内容:
一、各单位机房制度和管理办法(10分)
1、各单位应该建立计算机机房建设及管理办法,并遵照执行。管理办法应包括机房值班制度、进出登记制度、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岗位责任制、设备管理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等,并装订成册。
2、各种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应该上墙。
二、机房建设标准(70分)
1、机房中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网络区、服务器区、传输区、配线区等。
2、机房各设备按照标准摆放,做到排列整齐。线缆布置要整齐,并都要标有明显的标签。
3、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2)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小于0.5m,当需要维 1
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小于1.2m。3)机柜后面距墙不小于0.8m。4)走道净宽不小于1.2m。5)电源室应与机房分开部署。
4、机房应配置温度和湿度计。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应该有防静电措施。
5、机房温度应保持在18~28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持在40%~70%之间,不得结露。
6、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内门、观察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
7、当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配备遮阳设施,避免阳光的直射。
8、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调系统。
9、当计算机系统需长期连续运行时,空调系统应有备用装置。
10、要保障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不能有漏水现象。
11、机房不能有暖气系统。
12、机房应提供相互独立的双路供电系统。
13、当市电停电时,后备电源应至少提供 8小时以上的供电。
14、非网络数据设备不得由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15、机房设备都应该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符合 2
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的规定,每年雷雨季节前,必须对机房接地进行检测,并出示检测报告。
16、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灭火系统,并应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执行。
17、机房应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储存时间至少达到30天。
三、各单位机房设备管理(20分)
1、机房要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禁止吸烟”等标志。
2、进入机房应实行登记制度,机房内严禁使用明火、堆放杂物,禁止将各种食品和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
3、机房应有设备线路图、拓扑图、供电系统图,并在设备变动时及时更新。
4、机房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除尘操作
5、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应采用19英寸标准机架式安装;所有设备应具备双电源供电;所有设备应良好接地。
6、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应做好出入线标签标识,标明作用、接线和IP地址等信息。
7、机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巡查机房内各种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传输设备等)的运行状况,并做好设备巡查记录。
三、考核与奖励
1、每季度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依据《汾西矿业计算机 3
机房建设及管理考核办法》,对集团公司所属生产矿井和有基建活动的资源整合矿井机房建设、管理情况分别打分、排名、通报,并根据排名结果给予奖罚,生产矿井:第一名奖励5万元;第二名奖励3万元,第三名奖励2万元;倒数第二名处罚2万元;倒数第一名处罚4万元。
2、本考核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表:《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计算机机房建设及管理考核评分表》
第二篇:计算机文档管理标准[规范]
计算机文档管理标准[规范]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1范围
本标准为那些对软件或基于软件的产品的开发负有职责的管理者提供软件文档的管理指南。本标准的目的在于协助管理者在他们的机构中产生有效的文档。
本标准涉及策略、标准、规程、资源和计划,管理者必须关注这些内容,以便有效地管理软件文档。
本
标准期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软件,从简单的程序到复杂的软件系统。并期望覆盖各种类型的软件文档,作用于软件生存期的各个阶段。
不论项目的大小,软件文档管理的原则是一致的。对于小项目,可以不采用本标准中规定的有关细节。管理者可剪裁这些内容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
本标准是针对文档编制管理而提出的,不涉及软件文档的内容和编排。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本文章原创网站为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11457-1995软件工程术语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其他定义见GB/T11457。
3.1文档document
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它具有永久性并可以由人或机器阅读。通常仅用于描述人工可读的内容。例如,技术文件、设计文件、版本说明文件。
3.2文档(集);文档编制documentation
一个或多个相关文档的集合。
3.3文档计划documentationplan
一个描述文档编制工作方法的管理用文档。该计划主要描述要编制什么类型的文档,这些文档的内容是什么,何时编写,由谁编写,如何编写,以及什么是影响期望结果的可用资源和外界因素。
3.4文档等级levelofdocumentation
对所需文档的一个说明,它指出文档的范围、内容、格式及质量,可以根据项目、费用、预期用途、作用范围或其他因素选择文档等级。
3.5软件产品softwareproduct
软件开发过程的结果,并推出供用户使用的软件实体。
4软件文档的作用
a)管理依据;
b)任务之间联系的凭证;
c)质量保证;
d)培训与参考;
e)软件维护支持;
f)历史档案。
4.1管理依据
在软件开过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了解开发进度、存在的问题和预期目标。每一阶段计划安排的定期报告提供了项目的可见性。定期报告还提醒各级管理者注意该部门对项目承担的责任以及该部门效率的重要性。开发文档规定若干个检查点和进[本文章原创网站为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度表,使管理者可以评定项目的进度,如果开发文档有遗漏,不完善,或内容陈旧,则管理者将失去跟踪和控制项目的重要依据。
4.2任务之间联系的凭证
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通常被划分成若干个任务,并由不同的小组去完成。学科方面的专家建立项目,分析员阐述系统需求,设计员为程序员制定总体设计,程序员编制详细的程序代码,质量保证专家和审查员评价整个系统性能和功能的完整性,负责维护的程序员改进各种操作或增强某些功能。
这些人员需要的互相联系是通过文档资料的复制、分发和引用而实现的,因而,任务之间的联系是文档的一个重要功能。大多数系统开发方法为任务的联系规定了一些正式文档。分析员向设计员提供正式需求规格说明,设计员向程序员提供正式设计规格说明,等等。
4.3质量保证
那些负责软件质量保证和评估系统性能的人员需要程序规格说明、测试和评估计划、测试该系统用的各种质量标准以及关于期望系统完成什么功能和系统怎样实现这些功能的清晰说明;必须制订测试计划和测试规程,并报告测试结果;他们还必须说明和评估完全、控制、计算、检验例行程序及其他控制技术。这些文档的提供可满足质量保证人员和审查人员上述工作的需要。
4.4培训与参考
软件文档的另一个功能是使系统管理员、操作员、用户、管理者和其他有关人员了解系统如何工
作,以及为了达到他们的各自的目的,如何使用系统。
4.5软件维护支持
维护人员需要软件系统的详细说明以帮助他们熟悉系统,找出并修正错误,改进系统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或适应系统环境的变化。
4.6历史档案
软件文档可用作未来项目的一种资源。通常文档记载系统的开发历史,可使有关系统结构的基本思想为以后的项目利用。系统开发人员通过审阅以前的系统以查明什么部分已试验过了,什么部分运行得很好,什么部分因某种原因难以运行而被排除。良好的系统文档有助于把程序移植和转移到各种新的系统环境中。
5管理者的作用
管理者严格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和编制组完成文档编制,并且在策略、标准、规程、资源分配和编制计划方面给予支持。
a)管理者对文档工作的责任。管理者要认识到正式或非正式文档都是重要的,还要认识到文档工作必须包括文档计划、编写、修改、形成、分发和维护等各个方面。
b)管理者对文档工作的支持。管理者应为编写文档的人员提供指导和实际鼓励,并使各种资源有效地用于文档开发。
c)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1)建立编制、登记、出版系统文档和软件文档的各种策略;
2)把文档计划作为整个开发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3)建立确定文档质量、测试质量和评审质量的各种方法的规程;
4)为文档的各个方面确定和准备各种标准和指南;
5)积极支持文档工作以形成在开发工作中自觉编制文档的团队风气;
6)不断检查已建立起来的过程,以保证符合策略和各种规程并遵守有关标准和指南。
通常,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开发前应决定如下事项:
要求哪些类型的文档;
提供多少种文档;
文档包含的内容;
达到何种级别的质量水平;
何时产生何种文档;
如何保存、维护文档以及如何进行通信。
如果一个软件合同是有效的,应要求文档满足所接受的标准,并规定所提供的文档类型、每种文档的质量水平以及评审和通过的规程。
6制订文档编制策略
文档策略是由上级(资深)管理者新任务并支持的,对下级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提供指导。策略规定主要的方向不是做什么或如何做的详细说明。
一般说来,文档编制策略陈述要明确,并通告到每个人且理解它,进而使策略被他们贯彻实施。
支持有效文档策略的基本条件:
a)文档需要覆盖整个软件生存期
在项目早期几个阶段就要求有文档,而且在贯穿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是可用的和可维护的。在开发完成后,文档应满足软件的使用、维护、增强、转换或传输。
b)文档应是可管理的指导和控制文档的获得维护,管理者和发行专家应准备文档产品、进度、可靠性、资源,质量保证和评审规程的详细计划大纲。
c)文档应适合于它的读者
读者可能是管理者、分析员、无计算机经验的专业人员、维护人员、文书人员等。根据任务的执行,他们要求不同的材料表示和不同的详细程度。针对不同的读者,发行专家应负责设计不同类型的文档。
d)文档效应应贯穿到软件的整个开发过程中
在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文档的作用和限制,即文档应指导全部开发过程。
e)文档标准应被标识和使用
应尽可能地采纳现行的标准,若没有合适的现行标准,必要时应研制适用的标准或指南。
f)应规定支持工具
工具有助于开发和维护软件产品,包括文档。因此尽可能地使用工具是经济的、可行的。
附录A中的检查表为制定策略条款或评估现有策略条款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提供帮助。
7制订文档编制标准和指南
在一个机构内部,应采用一些标准和指南:
——软件生存期模型;
——文档类型和相互关系;
——文档质量。
这些标准和指南决定如何实现文档任务,将提供一些准则以评价机构内所产生的软件文档的完整性、可用性和适合性。
尽可能地采用现行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若现行的标准不适用,机构应制订自己的标准。
7.1选择软件生存期模型
现有的一些软件生存期模型,对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词汇,从软件文档的观点来看,采用哪种模型都无关紧要,只要阶段和相应的文档是清晰定义的、已计划的,并且对于任何具体软件项目是能遵循的。因此,管理者应选择一个软件生存期模型并保证该模型在他们机构内是适用的。
管理者将会发现所进行的阶段和相应任务的定义有助于监控软件项目的进展。相应于特定阶段生成的文档可用作该阶段的评审、通过和完成的检验点,而这种检验应在下一阶段开始前进行。
7.2规定文档类型和内容
下面给出软件文档主要类型的大纲,这个大纲不是详尽的或最后的,但适合作为主要类型软件文档的检验表。而管理者应规定何时定义他们的标准文档类型。
软件文档归入如下三种类别:
a)开发文档——描述开发过程本身;
b)产品文档——描述开发过程的产物;
c)管理文档——记录项目管理的信息。
7.2.1开发文档
开发文档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保证软件质量的一类文档,开发文档也包括软件的详细技术描述(程序逻辑、程序间相互关系、数据格式和存储等)。
开发文档起到如下五种作用:
a)它们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包含的所有阶段之间的通信工具,它们记录生成软件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的详细规定和说明;
b)它们描述开发小组的职责。通过规定软件、主题事项、文档编制、质量保证人员以及包含在开发过程中任何其他事项的角色来定义做直截了当、如何做和何时做;
c)它们用作检验点而允许管理者评定开发进度。如果开发文档丢失、不完整或过时,管理者将失去跟踪和控制软件项目的一个重要工具;
d)它们形成了维护人员所要求的基本的软件支持文档。而这些支持文档可作为产品文档的一部分;
e)它们记录软件开发的历史。
基本的开发文档是:
——可行性研究和项目任务书;
——需求规格说明;
——功能规格说明;
——设计规格说明,包括程序和数据规格说明;
——开发计划;
——软件集成和测试计划;
——质量保证计划、标准、进度;
安全和测试信息。
7.2.2产品文档
产品文档规定关于软件产品的使用、维护、增强、转换和传输的信息。
产品的文档起到如下三种作用:
a)为使用和运行软件产品的任何人规定培训和参考信息;
b)使得那些未参加开发本软件的程序员维护它;
c)促进软件产品的市场流通或提高可接受性。
产品文档用于下列类型的读者:
——用户——他们利用软件输入数据、检索信息和解决问题;
——运行者——他们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软件;
——维护人员——他们维护、增强或变更软件。
产品文档包括如下内容:
——用于管理者的指南和资料,他们监督软件的使用;
——宣传资料通告软件产品的可用性并详细说明它的功能、运行环境等;
——一般信息对任何有兴趣的人描述软件产品。
基本的产品文档包括:
——培训手册;
——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
——软件支持手册;
——产品手册和信息广告。
7.2.3管理文档
这种文档建立在项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诸如:
——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进度和进度变更的记录;
——软件变更情况的记录;
——相对于开发的判定记录;
——职责定义。
这种文档从管理的角度规定涉及软件生存的信息。
相关文档的详细规定和编写格式见GB8567。
7.3确定文档的质量等级
仅仅依据规章、传统的做法或合同的要求去制作文档是不够的。管理者还必须确定文档的质量要求以及如何达到和保证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的确定取决于可得到的资源、项目的大小和风险,可以对该产品的每个文档的格式及详细程度作出明确的规定。
每个文档的质量必须在文档计划期间就有明确的规定。文档的质量可以按文档的形式和列出的要坟划分为四级。
最低限度文档(1级文档)1级文档适合开发工作量低于一个人月的开发者自用程序。该文档应包含程序清单、开发记录、测试数据和程序简介。
内部文档(2级文档)2级文档可用于在精心研究后被认为似乎没有与其他用户共享资源的专用程序。除1级文档提供的信息外,2级文档还包括程序清单内足够的注释以帮助用户安装和使用程序。
工作文档(3级文档)3级文档适合于由同一单位内若干人联合开发的程序,或可被其他单位使用的程序。
正式文档(4级文档)4级文档适合那些要正式发行供普遍使用的软件产品。关键性程序或具有重复管理应用性质(如工资计算)的程序需要4级文档。4级文档遵守GB8567的有关规定。
质量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即要包含文档的结构,也要包含文档的内容。文档内容可以根据正确性、完整性和明确性来判断。而文档结构由各个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总体安排的简单性来测定。要达到这四个质量等级,需要的投入和资源逐级增加,质量保证机构必须处于适当的行政地位以保证达到期望的质量等级。
8文档编制计划
文档计划可以是整个项目计划的一部分或是一个独立的文档。应该编写文档计划并把它分发给全体开发组成员,作为文档重要性的具体依据和管理部门文档工作责任的备忘录。
对于小的、非正式的项目,文档计划可能只有一页纸;对于较大的项目,文档计划可能是一个综合性的正式文档,这样的文档计划应遵循各项严格的标准及正规的评审和批准过程。
编制计划的工作应及早开始,对计划的评审应贯穿项目的全过程。如同任何别的计划一样,文档计划指出未来的各项活动,当需要修改时必须加以修改。导致对计划作适当修改的常规评审应作为该项目工作的一部分,所有与该计划有关的人员都应得到文档计划。
文档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a)列出应编制文档的目录;
b)提示编制文档应参考的标准;
c)指定文档管理员;
d)提供编制文档所需要的条件,落实文档编写人员、所需经费以及编制工具等;
e)明确保证文档质量的方法,为了确保文档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评审、鉴定等等;
f)绘制进度表,以图表形式列出在软件生存期各阶段应产生的文档、编制人员、编制日期、完成日期、评审日期等。
附录B中的检查表为制定一个文档计划或评估现有文档计划的完整性提供帮助。
此外,文档计划规定每个文档要达到的质量等级,以及为了达到期望的结果必须考虑哪些外部因素。
文档计划还确定该计划和文档的分发,并且明确叙述与文档工作的所有人员的职责。
第三篇:计算机机房建设
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
注:红色文字部分可作为参考
机房环境、电源及防雷接地应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的要求。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备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计算机主机,网络连接设备等。
★设备间的地面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
★设备间至少提供离地板255C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10CM,门宽应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载应大于5kN/m2。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
★设备间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0%。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
★机房内的尘埃要求低于0.5um;对于开机时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时应小于70dB。
★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0dB。机房内磁场干扰场不大于800A/m。
★计算机房内的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离地面0.8m处不低于1lx。
★设备间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讯中断。UPS电源应提供不低于2小时后备供电能力。UPS功率大小应根据网络设备功率进行计算,并具有20-30%的余量。设备间电源设备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已防止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和冲击。
★防雷接地可单独接地或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接地要求每个配线柜都应单独引线至接地体,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2欧姆;采用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欧姆。
机房建设所涉及系统
★机房装修系统
★机房布线系统(网络布线、电话布线、DDN、卫星线路等布线)★机房屏蔽、防静电系统(屏蔽网、防静电地板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保安系统(防盗报警、监控、门禁)★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机房专业空调通风系统
★机房网络设备放置色设备(机柜、机架等)★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
★机房UPS配电系统
机房环境
1.空调
机房环境温湿度:
温度: 冬季:20±2℃ 夏季:23±2℃
温度变化率≤5℃/h 相对湿度: 50%±5%
洁 净 度: 符合标准ASHRAE52-76,粒度≥0.5mm,个数≤10000粒/dm
噪 声: 关闭主设备的条件下,在工作人员正常办公位置处测量不高于68dB(A).(GB)机房单位面积的冷负荷为:257w/m2h 系统控制室单位时间换气数:≥23次/h 数据中心机房单位时间换气数:≥22次/h
2.防火
防火系统基于以下原则建设:
-采用高灵敏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采用环保型FM200气体灭火系统;FM-200气体火火系统保护区及存储环境温度为0~54℃,存储压力25kg/cm2
-本气体灭火系统能以自动、机械手动和远程启动三种方式启动;设有备用电源,操作时间为24小时。
-所有气体灭火保护区的维护构件满足一定的抗压要求,其允许压强差不低于1.2kPa。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低于0.6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灭火系统在启动前能自动检测被保护区区是否有人员存在;
-火灾发生时,自动声光报警,警示相应区域人员撤离。
防火动作原理:
当防护区火灾发生,感烟探测器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闪灯、警铃动作,提示工作人员撤离火灾发生区域;当感烟探测器报警和感温探测器同时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防护区外闪灯、蜂鸣器动作,控制联动系统切除非消防电源、关闭相应区域防火阀等联动设备,同时启动红外探测系统;当红外探测系统确认相应保护区无人员存在时,启动气体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防火系统建设的标准和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3.门禁
系统选用系列感应卡式门禁设备,并具有联机管理功能
4.防雷
满足执行10/350us坡形,可防护雷电流150kA对建筑物的破坏。建筑物内部的计算机机房用电器可承受 10/350us 75kA的雷电流的冲击[IEC1312的标准]。雷击建设可满足如下相关标准。
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B3482-3483-83《电子设备雷击试验》
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避雷器》
邮电部《通讯产品入网检定认证细则》
IEC1024-1∶1990《建筑防雷》
IE1312-1∶19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
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5.地板抬升系统
阻燃性: 60REI 抗静电性: 105-109 隔 音: 大于32DB 集中承受力 2000-7000N 地板抬升高度 ≥350mm 分散承受力 15000-35000N/ m2
施工标准为: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
6.漏水检测系统
漏水检测系统可提供24 X 7X365的实时检测。
7.布线
布线系统在每个机架上提供结构化布线槽,为每个机架提供局域接入服务。机架布线槽有两种规格:16端口或8端口。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下走线方式布线。伟伯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建设采用的标准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CECS 7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本(CECS 8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总配线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694-9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设计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YD200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44-89)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电话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50-88)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试行)(YDJ38-85)
ISO/IEC 11801国际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
EIA/TIA 568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 569电信通路和空间商用建筑标准
EIA/TIA 570住宅和轻工业建筑布线标准
IEEE 802.3、IEEE 802.4、IEEE 802.5、IEEE 802.12 欧洲标准 EN 50167、EN 50168、EN 50169
8.机房接地系统
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要求,提供的接地包括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及防雷保护地,计算机专用直流工作地,其接地电阻<1。机房的静电电压<1KV。镀锌钢管、金属软管、金属接线盒外壳等均进行了可靠接地。
机柜外壳、金属管道及支架等均接地,中性线则只在变压器处。
9.机架系统
采用19英寸标准网络机柜,机柜高度为42U,机柜深度为800mm,机柜采用全钢材料,承重为600KG。
机柜提供可选的风扇单元,可支持冗余的六个风扇。可选走线槽,托隔板,线管理器。
10.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可对整个数据中心的工作空间进行监视。人员主要出入口及设备较为集中的房间(空调室,机房)设置固定式彩色CCD摄像,在走道等设置旋转式彩色CCD摄像机。
存储系统支持对图像进行五个小时的记录、存储。
11.装修 具体施工指标遵循如下相关国家标准: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
《处理保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 《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电力供应
1.强电系统
采用双路强电引入,每个机架都通过配电柜引出单独的供电线路到机架,每个机架可用电源功率≥5KVA。
2.UPS系统
机房UPS系统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共同提供IDC冗余电源。UPS 系统的建设容量为断电后满足以下系统用电15-30分钟。
机房设备用电;应急照明;门禁系统用电;空调用电;消防系统用电。
3.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
柴油发电机系统设计为N+1冗余备份系统,额定功率N≥IDC 各系统功率之和。设计储油满足油机系统运行时间≥8小时。
设计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一9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一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 110一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一98)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3一9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一9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一94)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一93)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一9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一90)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一87)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98)
施工验收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一9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9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98)
专业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
一、机房总体规划 1设计依据 2设计原则
3机房建设总体布局思路 4计算机中心主要机房功能及要求 5计算机中心各部分的环境区分
二、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 装潢工程 1设计概述 2装潢工程概述 第二部分 机电工程
录
目1 空调系统工程 1.1空调系统说明
1.2 空调系统设计及配置说明 1.3 新风系统 2 电气系统工程 2.1 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2.2 照明系统 2.3 接地系统 2.4 其他说明 3 机房UPS系统 3.1 UPS简介 3.2 UPS系统设计说明 3.3 UPS推荐品牌性能 3.4 电池部分 4 消防系统
4.1 FM200气体灭火系统方案说明 4.2 设计说明 4.3 规范说明 4.4 设备说明 4.5 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 弱电系统 1 中央监控系统 1.1 中央监控系统重要性 1.2 机房中央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1.3 中央监控系统设计说明 2 安保系统设计方案 2.1 设计依据 2.2 图像监控系统 2.3 门禁系统设计方案 2.4 漏水报警系统
三、计算机中心设计图 1.设备平面布置图
四、机电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 1.电气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 2.UPS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 3.机房空调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 4.安保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 5.消防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 6.中央监控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
五、其他
1.设计依据需业主配合事项 2.设计方案各方面之假定 3.主要设备清单 4.培训计划 5.售后服务
一、机房总体规划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电子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也在迅猛发展,但是电子计算机只有通过稳定、可靠的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电子计算机的稳定、可靠运行要依靠电子计算机房(以下简称“机房”)的严格的环境条件,即机房温度、湿度、噪声、振动、静电、电磁干扰等条件及其控制精度,因此计算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起来。
计算机机房工程是一种涉及到空调技术、配电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净化、消防、建筑、装潢等多种专业的综合性产业。我公司在吸取了国内外数十多年来计算机房的设计、施工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资料及需求、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影响计算机稳定、可靠运行的各种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经本公司专案小组多次研讨,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较为先进的设计思想,所选用的设备及材料均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2--82)(其中部分章节按90—92年的新版规范)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GBJ116--88)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使用规范》(中国工程标准化委员会标准)6.《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7.《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8.《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
14.银行系统计算机机房安全技术规范(中国人民银行1999.8)15.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16.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2)17.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3)19.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20.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21.电视监控系统设计规范(1995)
2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23.《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现行国标电工标准)24.《建筑物电气装置》(国际电工标准)2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27.《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倾力精心制作,本初步设计目的在于:
l 以以往各种类型专案之经验,结合当今信息社会网络发展之趋势,提出达成贵公司对设计之期望及需求建议。
l 衷心表达我方愿以专业知识、经验及敬业、服务精神提供给贵公司。l 全面细致地阐述建议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说明
2、设计原则:
中心机房是信息管理中心、业务处理中心、国际国内的通讯网络中心。同时中心机房还有中央监控的功能。中央机房面积40平米,本次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运用高效的科学技术,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以保证机房承担的各项任务,不间断地正常运行。因此,安全、先进、实用是此次对计算中心建筑设计的总体原则。
机房中主要采用*****的先进的商用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心机房以及辅助机房,此次机房设计都会符合上述公司提供的有关设备环境要求。
考虑到机房投资大、使用周期长,而客户业务发展快,现代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更新周期不长,因此今次机房建设尽可能采用世界上成熟的环境保障技术手段、自动化的监控技术。所以本次机房设计有创新的思维,采用新颖得体的现代化室内装饰技术体现现代数据中心的建筑特色,充分体现其功能要求。
为了将****机房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信息数据处理中心,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l 安全性 l 可靠性 l 灵活性 l 扩展性
l 国际标准性及开放性 l 通讯容量需求控制 l 美观舒适、经济合理
本工程采用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及材料,旨在将本工程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智能化信息数据处理中心。选用的技术及设备均以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得到了检验,都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机房现有业务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整体上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3、机房建设总体布局思路:
合理分布工作空间及各类设备安装场所,缩短操作、运作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机房内设备及工作人员安全。在具体布局时已充分考虑到以下问题: l 全面考虑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流程,把数据从接收到媒体库的所有过程,在一个或相邻的房间内完成。
l 各工作间的布局使文件、资料的流动路线和工作人员的行走路线尽可能缩短。
l 计算机机房的主机房设备集中,要求很严,采取措施确保主机房安全,并避免无关人员直接进入。
l 根据空调的类型和送风方式确定空调系统的位置,使机房获得最佳的空调效果为准。l 消防钢瓶设在机房内的合理位置,不占据机房的主要部位。l 各机房的入口处考虑设备的进出通道。
4、计算中心主要机房功能及要求
4.1主机房:信息管理、网络管理等系统的主机设备,主要安装各类终端服务器及大、中型计算机,包括INTERNET、INTRANET的服务器、磁盘存储系统等。
4.2 系统监控室:这是本计算机中心系统的监控中心(包括本机房所涉及的配套设备),对各类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况及计算中心的环境进行
集中监控。采用多媒体显示技术,完整、清晰地显示各系统的运行 状况,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二、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 装潢工程 1.设计概述
***机房是公司信息业务处理、信息管理、通讯网络中心,性质极其重要,任何时候均不能中断工作。为了保证有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必须采用先进高效的科技手段来实施。2.装潢工程概述
惠中制衣机房位于办公楼四楼,应是整个公司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最高、最重要的地方,是数据和通讯枢纽,是计算中心正常工作的关键重要部分之一。机房内放置的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不仅因为高科技产品而需要一个非常严格的操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能否正常运作,对整个公司业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计算机房的基本结构组合必须达到以下目的及水准。
重点目的有防尘、防静电、防漏水设施、隔热、保温、防火等。
机房装修部分主旨是:既要与现代化的计算机通讯设备相匹配,又能通过精良、独特的设计构思,真正体现“现代、高雅、美观、适用”的整体形象。室内装潢部分的设计就遵循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体现特点-体现出高科技部门的室内装潢特点:
第二、突出重点-在充分考虑计算机、通讯、空调、UPS等设备的安全性、可靠 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高雅、大方、简朴的风格。第三、格调淡雅-机房室内装潢基本格调为淡雅;
第四、拟健康于设计中,在材料的选用方面,要以自然材质为主,充分考虑环 保因素。
设计、施工、材料选用主要考虑:
(1)装潢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的材料;
(2)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及保障电脑系统信息安全,要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3)机房全采用防静电高架地板,铺设高度为 300mm左右,地板下作网络接地处理;(4)主机房及系统监控室之间隔断采用透明玻璃观察窗,主要考虑视野透明,增加开阔感及便于员工工作与休息调整状态;
(5)为避免空调机管道可能产生的漏水影响,宜在活动地板下做漏水报警和防水处理;(6)机房标高约3米
本着科学设计,严谨施工的态度,对完成后的最终标高问题将根据建筑、机电、消防具体设计与施工,参考最新设计方案。
计算机机房建设
摘要
机房环境、电源及防雷接地应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的要求。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计算机主机,网络连接设备等。设备间的地面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设备间至少提供离地板255C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10CM,门宽应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载应大于5kN/m2。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设备间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0%。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机房内的尘埃要求低于0.5um;对于开机时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时应小于70dB。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0dB。机房内磁场干扰场不大于800A/m。计算机房内的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离地面0.8m处不低于1lx。设备间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讯中断。UPS电源应提供不低于2小时后备供电能力。UPS功率大小应根据网络设备功率进行计算,并具有20-30%的余量。设备间电源设备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已防止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和冲击。防雷接地可单独接地或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接地要求每个配线柜都应单独引线至接地体,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2欧姆;采用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欧姆。
计算机机房的环境条件
1、温度的影响
计算机对温度的变化范围要求较高。温度不宜过高、过低,更不能有剧烈的变化,即温度的变化率减至最小。一般说,15℃~30℃范围内的温度对工作较为适宜,超出这个范围的温度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的可靠性,存放个人计算机的温度也应控制在5℃~40℃之间。由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高,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的热,如机箱内热量不及时散发,轻则使工作不稳定、数据处理出错,重则烧毁一些元器件。反之,如温度过低,电子器件也不能正常工作,也会增加出错率。温度: 冬季:20±2℃ 夏季:23±2℃温度变化率≤5℃/h。
2、湿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电脑工作要求的湿度范围为35-80%,其中最佳湿度范围为45-60%。如果湿度过高,会引起看不见的小水滴附着于电脑部件的表面,使电路工作性能降低,甚至出现短路而烧毁某些部件,而打印机也常常因为纸张吸湿而变软,极易出现卡纸现象。更为严重的是,电脑部件吸进湿空气后,会使磁盘驱动器的金属部件生锈、霉烂而损坏,印刷线路板的绝缘性能也会因此变差。除此之外,湿度过高还会降低磁性材料的导磁性,易造成存储器读写错误;电脑内部的接插件也易导致接触不良。湿度过低对电脑的影响也很严重。空气干燥时,电脑元件易吸附灰尘,磁盘出现读写错误的机率增大,甚至会导致磁盘或磁头的损伤。此外,低湿度不利电脑内部随机动态存储器关机后存储电量的释放,易产生静电,同时,打印机的色带也容易干燥,从而降低色带和打印机房选用加湿器最好不要选择超声波加湿器,因为水中的钙等离子会被振荡出现白雾,白雾为粉末会对电脑等物品产生极大的影响。相对湿度: 50%±5%。
3、洁净度的影响
灰尘可以说是电脑的第一大敌人。它能够使元器件短路或断路,对某一些元气件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对微机的防尘和除尘工作是一份很重要的工作。由于计算机的机箱和显示器等部件都不是完全密封的,灰尘会进入其中,过多的灰尘附着在电路板上,会影响集成电路板的散热,甚至引起线路短路等。在我们维修计算机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台有故障的计算机经过清洁除尘后就恢复了正常工作,可见小小的灰尘也会成为引起故障的罪魁祸首。对软驱和光驱来说,灰尘进入也会影响其正常读写功能。洁 净 度: 符合标准ASHRAE52-76,粒度≥0.5mm,个数≤10000粒/dm。
4、电磁干扰的影响
磁场对存储设备的影响较大,它可能使用磁盘驱动器的动作失灵、引起内存信息丢失、数据处理和显示混乱,甚至会毁掉磁盘上存储的数据。另外,较强的磁场也会使用显示器被磁化,引起显示器颜色不正常。
二、计算机机房的供配电系统
1、概述
计算机机房环境设备主要包括供配电、UPS、空调、消防、保安等。一旦这些机房环境和设备出现故障或灾害,就会危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造成机房内的计算机设备故障,甚至使系统长时间全面瘫痪,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机房动力环境设备以及计算机主机和网络系统进行自动化实时监视和有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机房场地设备维护和管理专业人员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对机房环境设备进行现代化监控和管理尤显得十分重要。
2、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的要求
机房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既要满足设备自身运转的要求,又要满足网络应用的要求,必须做到保证网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证设备的设计寿命,保证信息安全,保证机房人员的工作环境。
计算机和网络主干设备对交流电源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对交流电的电压和频率,对电源波形的正弦性,对三相电源的对称性,对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各项指标都要求保持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机房的供配电应满足《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778-2000的规定,其供配电系统的电源频率为50 Hz,电压为220 V或380 V,需要提供的电源相数为三相五线或三相四线制,单相为单相三线制。供配电系统容量应该按照机房所配备设备情况确定,同时考虑系统扩展、升级的可能,预留备用容量。计算机网络机房的负荷等级应该设为一级负荷,供配电系统应该按照一类供电方式设计,即为提高机房设备的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在配电设备前端增加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 UPS,达到供电可靠不间断,质量稳定无干扰。
计算机网络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通常由计算机网络设备供电、机房辅助设备供电和其他供电三部分组成。计算机网络设备供电部分负责向网络主干通信设备、网络服务器设备、计算机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外部设备供电;机房辅助设备供电部分负责向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机房照明系统和机房维修电源系统(活动地板下或墙面专用电源插座系统)供电;办公室属于其他部分供电。这些部分都统一通过安装在机房配电间的动力配电柜进行配电。外部供电电缆先进入机房总配电柜,然后分送各个部分。机房动力配电柜应该选用自动的空气开关,并且与消防系统联动。当机房出现严重事故或者火警时,管理人员能够立即切断所有电源。
在与公共电网的配接方面,有条件的机构最好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即接入计算机网络机房的总进线有两路,且来自不同的供电单位。两路供电在总配电系统中可以自动进行切换。当一路供电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转换到另一路。必要时配置防浪涌抑制器。电网中过高或过频的高能瞬态浪涌的侵入,轻者会造成计算机设备的误码率增大,重者会造成设备损坏。因此,根据情况可以在电源输入端配置防浪涌抑制器。
3、计算机机房供配电技术 机房对电网供电质量要求较高,内容主要包括稳态电压偏移范围、稳态频率偏移范围、电压波形畸变率、允许断电持续时间和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等几个主要因素。机房供配电设备选型应注意:专用配电箱内保护和控制电器的选型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专用配电箱应有充足的备用回路,以满足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的扩容;专用配电箱应该设置电流、电压表供管理人员监测三相不平衡情况;专用配电箱要设置足够的中线和接地端子。
在机房供配电系统布线方面,机房电源进线应遵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过电压保护措施。专用配电箱电源应采用电缆进线。在不得不采用架空进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要安装低压避雷器。机房低压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屏蔽导线或铜芯屏蔽电缆。机房活动地板下的电源线应尽可能地远离网络信号线,避免并排敷设,并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机房内的电线电缆除了应该具备相应的流量负载承担能力外,还必须考虑线缆阻燃要求。机房内所有电缆的镀锌金属走线槽或镀锌走线钢管都应该布设在地板下面或吊顶内。每路电缆两端都应该进行标记,并且绘制详细的布线图存档。
机房的接地系统包括交直流接地、防雷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和静电排放接地等多个方面。通常与机房供配电系统或整个建筑物接地系统一同实施,完成后对机房布线提供连接点。机房接地主要有系统接地和屏蔽接地两类。系统接地包括4种接地类型。①交流工作接地,也称为中性线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Ω。②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Ω。③直流工作接地,也称为逻辑接地,通常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 Ω。④防雷接地,按照现行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设计。屏蔽接地是指对机房辅助设施的静电屏蔽保护层接地,这些静电屏蔽层有线路屏蔽罩、设备外壳、专用供电变压器的静电屏蔽层,局部空间屏蔽罩等。机房接地系统最好采用单点接地,并采取多个设备接地系统经铜排网最后接至同一接地干线的等电位措施。另外,在接线施工中应该尽可能降低中性线对地线的电位。
第四篇:机房建设规范
机房建设规范
为加强对机房建设进度、成本与质量管理,明确建设管理流程与职责分工,适应全业务发展对基础资源的需求,提高机房工程建设质量、设备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机房内设备的布置要充分考虑机房的使用效率,不需维护或无背后散热要求时采用背靠背方式;机架的维护面要求尽量保持平齐。机房的平面布置应合理,设备排列整齐、便于维护,归属于不同网络的设备布置之间应有一定的分隔,应尽量提高建设面积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考虑工程远期发展需求适当地预留设备扩容位置。
第一章对机房的要求
一、电源配置
1、要求采用三相交流电进机房,普通汇聚机房外电容量应在20KVA以上,汇聚机房外电引入负荷一般应在60KVA以上,最低的外电负荷如表1。
考虑申请用电批复等实际情况,可分阶段组织外电引电建设,根据设备用电的需求逐步建设多套电源设备。机房电源系统可分阶段组织建设时,初期外电引入不低于24KVA,从业主单位引入时不低于30KVA。
2、蓄电池的配置:机房蓄电池要求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部门(通知)网通[2005]363号关于下发《蓄电池组后备时间配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汇聚机房按10小时后备时间计取蓄电池的配置容量(可按照15小时完成充电计算充电电流)。应采用使用过程中性能比较可靠、售后服务比较好的品牌。
3、AC箱安装:
1)新建汇聚机房属于地下室、一层商铺,且离公路或停车场50米以内,油机接口箱安装在汇聚机房内。
2)新建汇聚机房不在地下室或一层商铺的情况,油机箱需安装在室外,离公路或停车场较近的地方,为便于维护,油机接口箱建议离地1800mm,方便维护人员为机房发电。
表1:外电需求、油机接口箱规格
机房类型
外电需求
油机接口箱规格要求
骨干汇聚机房(一类)
≧60KVA
输入100A/3P开关
骨干汇聚机房(二类)
≧40KVA
输入80A/3P开关
普通汇聚机房
≧20KVA
输入32A/3P开关
4、机房内在绕墙每隔5~10米需安装一个带有接地保护的电源插座,插座设置应符合机房整体规划,不得与需靠墙安装的设备、空调等相冲突。插座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若不能单独成一回路时,应选择带有保险丝的插座。
二、防雷与接地、防静电
1、在电源上逐级加装电源避雷器,实现多级防护。前级避雷器将大部分雷电流泄放入地,在后级的避雷器只泄放少部分雷电流。为保证避雷器由前到后顺序泄放,避雷器的动作电压应是后级不低于前级。
2、在使用分级保护时,各级浪涌保护器(SPD)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退耦距离或增设退耦器件,以确保各级浪涌保护器协调工作。氧化锌SPD与氧化锌SPD之间的退耦距离(电缆长度)应不小于5米。
3、地线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骨干汇聚机房的接地地阻不大于1欧姆,普通汇聚机房的接地地阻不大于10欧姆,可以利用地阻测试仪测量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4、骨干汇聚机房要求做均压环(等电位环),独立室外或雷击高发区的机房要求做均压环(等电位环)。
5、接入机房的母线从机房所在楼房的地网单独拉一根截面积≥95平方毫米的总地线进机房,接到机房的室内地线排上。拉进机房的母地线必须直接连到室内地线排上,不能再经过任何设备(如:交流屏)才下地,必须直接落地。室内地线排应尽量靠近地线进口。
6、电源列柜接地:每个电源列柜应用一条截面积大于25平方毫米的地线与机房地线排相接。每个设备机架应用截面积≧25平方毫米的接地线与电源列柜的地线排连接。电源列柜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个设备,不能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
7、机房内必须按每机架一个的标准配置有防静电手镯。当安装机架内的电路板时,要求带上防静电手镯,并且手镯接地良好,以免损坏电路板内的元器件。
三、门、窗
1、机房门要足够大以便于工程期间设备的搬运,单扇洞宽不小于900mm,双扇门不小于1400mm,门洞净高不低于2200mm。
2、机房门一律向走廊外开。
2、机房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及保温性;门应采用非燃或者阻燃材料,材料还应耐久、不变形。
3、机房门口应设置门槛以防水、防鼠。
4、若机房处于居民区或者人员出入频繁,应设计双层门,内层门为不锈钢防盗门(朝内开),外层门的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朝外开)。商铺类的机房外层门采用常用卷闸门。
5、传输机房应该不设窗或者设密闭窗,不允许有太阳光直射进机房,应使用防火铝塑板、砖进行封堵,并按需留出空调检修口。
6、若机房处于投诉敏感地,应设计双层窗,外层窗的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7、如果机房必须有窗户,应使外窗面积不要太大,窗下墙高度应不低于1000mm高,外墙厚度应不小于240mm。
四、外墙的墙面
1、墙面的材料应该光洁、耐磨、耐久、不起尘、防滑、不燃烧等特点。对于周围是居民的机房要尽量做好机房的外立面(外墙、门、窗)设计,保持与周边环境一致(原则:不要凸显机房的存在)。
五、机房室内墙面
1、机房不采用吊顶处理,整个机房装修应采用不起尘、耐用、非燃烧材料,不得采用木地板,木隔墙、木墙裙、吊顶等。
2、若机房处于投诉敏感地(上下左右的房间有人居住或办公),由于机房的温差原因,经常导致与机房相邻的其他业主房间出现冷凝水,建设单位需对机房天花板、地板和墙体做隔热或隔冷处理。
六、消防与照明
1、照明:汇聚传输机房照明分正常照明、事故照明;正常照明由市电/油机保证电源供电,正常照明在距地面0.8米高的水平参考面,其照度为100~150lx(勒克斯),在距地面1.4米高的垂直工作面,其照度应达到30~60lx(勒克斯)。正常照明电源不应与霓虹灯电源、插座电源同一回路。
2、骨干层机房、汇聚机房应安装气体灭火系统。
3、骨干层机房、汇聚机房内要求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应在主要部位、楼道、出口处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供疏散用。
4、汇聚机房靠机房门应放置四个灭火筒、四个防毒面具(记录型号及使用年限)。
5、机房的对外孔洞要求按《中国移动通信防火封堵管理规定》标准做防火封堵。对于光缆、电力线、传输线、接地线、空调管等进线口,须用防火泥进行密封,要求密封处平整,无缝隙。
6、对机房进行改造时,只可进行为满足机房电气要求的修缮,而且需采用不透光,不燃或阻燃的满足防火要求的材料。
7、机房内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七、机房防水
1、要求机房所有的门、窗和缆线进出口能防止雨水渗入。
2、机房的墙壁、天花和地板不能有渗水、浸水的现象。
3、机房内不能有水管穿越,给排水系统不得穿越传输机房。
4、传输机房不能用洒水式消防器材,不安装喷水灭火系统,不得在传输机房内安装消防栓。
八、机房空调
1、汇聚机房内机房空调配置与机房面积直接相关,应因地制宜按实际情况配置,应配置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柜式空调,平时至少有一台空调在工作,空调摆放位置要有利于设备散热。
2、汇聚机房为无人值守房间,宜优先选用对自控要求高的精密空调。
1)周围都是公共场所跟居民不密切的环境(如:车库、地下室、写字楼、政府物业、村镇物业)可使用普通空调;
2)周围环境跟居民密切相关的机房(如:住宅小区或邻近住宅的商铺)考虑装精密空调。
3)对于不同类型空调,设计单位要对相关问题做针对性的设计。例如,使用精密空调时,机房内应做排气孔,而且将排气管尽量对向天面或是其他不影响居民的位置,使用普通空调时,应慎重考虑压缩机的位置,避免其对左邻右舍的影响,尽量把压缩机的噪声降到最低,空调室外机噪音标准应低于60分贝。
3、温度设定:冬季20±2℃,夏季25±2℃。机房应配有温度计和温度告警设备。每平米设备功耗不超过2500W。
4、机房专用空调除冬季外可关闭加热装置,当室内温度长期低于23℃时关机。要求机房安装的空调具有自启动功能。机房空调应安装牢固,在底座固定的同时,若条件具备,应与墙体固定。
5、居民密切敏感且条件具备(面积空间够大、楼层承重允许)的汇聚机房分隔“空调压缩机安装间”(在双层门间隔出一定空间用于摆放压缩机,以百页窗排热)。
九、门禁、动环监控系统要求
1、每个汇聚机房必须安装出入口控制系统(即门禁系统)、入侵告警系统(含110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如果还安装有普通的门,必须采用通匙。
2、汇聚机房的环境监控(门禁、环境、电源、空调)接入到动环系统。
3、外部告警设备性能及安装
所有传输接入机房外部告警在触发时,告警信息能够在传输网管上体现。控制设备尽量安装于靠门柱子旁。同时必须把接线情况画图粘贴在主控制器的里面板上。性能、安装要求如下:
1)温度告警:机房温度超过28摄氏度时,触发温度告警,并将告警送至传输设备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于机架顶的走线槽上。
2)烟感告警: 探头感应烟雾时延迟超过30秒后,触发烟雾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在房顶离传输设备较近处。
3)湿度告警: 湿度范围为15%-80%,高于80%时触发湿度告警,并将告警送至传输设备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在门口或窗口附近。
4)水浸告警: 在机房地面上放置水浸传感器,在机房发生水淹时触动传感器,并将告警送至传输设备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在门口、窗口或房间的最低水平位置。探头水平面尽可能与地水平面距离最短。
5)门禁告警:门开时触发门开关的告警,并将告警送至传输设备外部告警端口。门控装置应安装在门的内侧,注意其防水及防潮处理。
主控制器断电:当环境监控系统的主控制器出现断电时应该有断电告警产生。
十、工具、易耗品配置
1、机房应具备办公桌(台)、通匙铁柜、铝梯、应急灯、温度计/湿度计。
2、机房应具备清洁工具(扫把、拖把、水桶、垃圾铲)。
第二章设备安装
一、走线架、尾纤槽道的安装
1、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面设计,偏差不得超过50 mm。2)列槽道应成一直线,偏差不应大于30 mm。
2、连固铁与上梁、走线架与上梁接续应牢固、平直、无明显弯曲;电缆支架安装应端正,距离均匀。
3、列走线架两侧板宜分别与机架顶部前后面板相吻合,侧板间缝隙宜均匀,盖板、零件安装齐全。
4、走线架的安装应完整,零件应齐全,缝隙均匀。
5、列间撑铁的安装应在一条直线上,两端对墙加固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6、铁件的漆面应完整无损,如需补漆其颜色与原漆色应基本一致。
7、机房内除电源设备外所有设备上方均需设置尾纤槽,汇聚机房采用5寸尾纤槽,骨干机房及核心机房采用10寸尾纤槽。机房内每架ADF上方的尾纤槽设置4英寸活动双喇叭口,每个喇叭口下方设置一个大型波纹管。设备上方采用2英寸活动双喇叭口每个喇叭口下方设计一个小型波纹管。
尾纤槽俯视图
8、条件允许的机房内均需设计余缆架。余缆架垂直于墙面安装,原则上安装在机房光缆进线孔的上方。余缆架正面到设备需预留700mm距离作为操作空间。
二、机架安装
1、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2、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
3、列内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 mm,列内机面平齐,无明显参差不齐现象。
4、机架应采用膨胀螺栓(或木螺栓)对地加固,机架顶应采用夹板与列槽道(列走道)上粱加固。
5、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宜一致。
6、光纤分配架(ODF)、数字配线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及各种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ODF架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方向一致。
7、ADF机架完成安装后,内部用于固定子框的黑色绑扎线、胶带纸等必须拆除,并清理机架内部的杂物。
8、设备的抗震加固应符合邮电部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要求,并符合有关的搞震规范。
9、子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面板布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2)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备装配要求;
3)子架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插接件接触良好;
4)网管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三、电缆、尾纤布放及成端
1、机房内信号线缆与电力线缆需分开布放,交流电源线与信号线缆布放在同一走线架上时宜采用铅包线,或与信号线分开布放,间距应大于50mm。
2、交流电缆与直流电缆在机房内不宜同架、同槽敷设,并行间距不小于0.8m。交直流电缆无法避免交叉敷设时应采取屏蔽措施。
3、敷设电缆及光纤连接线
1)光纤连接线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2)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规定。
3)光纤连接线二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
4)槽道内光纤连接线拐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8~40mm。
5)若机房条件限制无尾纤槽道,在布放尾纤时,需增加波纹管或缠绕管保护。
4、编扎光纤连接线
1)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
2)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
5、尾纤在光配线架内布放
跳纤布线时要核对好ODM端口,检查适配器完好情况,连接时适配器两边法兰头要注意卡好及旋紧。跳纤布线时注意眼晴不能直对着适配器端口,避免纤芯内有光损伤眼睛。布线后尾纤余长不能超过绕纤架最高绕纤轴长度。光配线架内布线方式:
6、布放数字配线架跳线
1)
跳线电缆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2)
跳线的走向、路由应符合设计规定。
3)
跳线的布放应顺直,捆扎牢固,松紧适度。
7、电缆成端和保护
1)
电缆的端头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余留长度应统一,电缆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插头相应部分相适合;芯线焊接端正、牢固、焊锡适量,焊点光滑、不带尖、不成瘤形。组装电缆插头时,配件应齐全,位置正确,装配牢固。
2)
屏蔽线的端头处理:剖头长度应一致,与接线端子的外导体接触良好。
3)
剖头外需加热缩套管时,热缩套长度宜统一适中,热缩均匀。
四、设备安装接地
1、电源及告警功能检查
1)
供电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源电压范围应满足设备使用要求;(2)电源保护转换应符合设备技术规定。
2)设备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ODF,DDF,机架等设备需进行接地,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设备保护地与防雷地与不同的接地体连接。
2、接地线标准
1)机房接地线的布放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电源直流工作地线和电源设备保护地线与交流中性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
3)设备接地线连接越短越好。
4)接地线不应与电缆线并排。
3、传输接入综合柜内外接线要求
1)柜内两侧装有两根接地铜条,左边为防雷接地铜条,装有绝缘垫片与机架整体绝缘;右边为机柜保护接地铜条(综合柜正面视)
2)电源机箱接地引至右边保护接地铜条,线径为1.5-2.5mm2。
3)ODF单元与机架整体绝缘,然后用16mm2及以上接地线引到防雷接地铜条。
4)DDF单元引至右边保护接地铜条。
4、传输组网设备防雷接地线连接
1)设备的保护地应接在基站的总接地母排上,接线要牢固,并用标签注明。
2)设备金属外壳保护接地导线必须采用不小于4mm2铜导线,导线颜色应为黄绿线。接线必须转直,不准打圈。
3)设备接地线应接在基站传输综合架的保护接地铜牌上(无光缆加强筋接地的那块铜牌),如无传输综合架,则接在室外接地母排上,接地线连接越短越好。
4)接地线不应与电缆线并排。
5)输入-48V电源的0V与机壳互连。
五、标签
为了明确机房内设备名称机架编号、机房内线缆、尾纤连接及先用情况,机房内所有线缆,设备机架、电源端子都应贴标签。
1、标签纸统一使用白色标签纸,字左对其,字体宋体。字使用标签机或使用黑色签字笔手写。
2、标签应贴在设备正面容易看到的地方,并保持整洁美观。尾纤标签应贴在成端醒目位置,字迹清晰,便于查看。
3、对每个设备都要贴上标签,标明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机架标签)
4、直流电缆或交流线缆应在线缆两端各贴一处标签,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电源正、负极。(电缆标签)
5、对于每根尾纤的两端都要贴上标签,并标明设备名称、设备槽位、设备端口、ADF机架名称、ODM及具体端子。(尾纤标签)
第五篇:IT机房建设标准
IT机房建设标准
一、基本配置设备
门禁系统:监控及门禁;
通风制冷:新风机、精密空调、排烟机; 供配电:UPS、智能配电柜; 环境监测设备:探测/检测器;
核心业务:服务器、防火墙、交换机等
二、配置要求
核心设备考虑高可用,核心交换、供电、空调、通讯链路均考虑一主一备。
三、具体标准细则
1、机房选址
机房必须具备防尘、防潮、防雷、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等物理环境,防盗设施齐全,应避开强磁场的干扰,应选择设在建筑物的中间层,方便管理和布线。避免设在最高层、地下室和用水设备下层。
2、机房装修
吊顶:机房应采用金属天花板吊顶,梁、顶应做防尘处理。
墙体:墙面应进行隔音、防火、防水、防尘、防辐射和屏蔽处理,墙面刷高档防火乳胶漆。
地面:机房地面必须平整。并做防水处理。地板采用架空防静电可拆卸地板,高度为15cm至35cm之间。
门窗:在IT机房进出口应安装防火防盗门,机房窗户应安装防盗防护窗,同时外窗安装防水雨棚来防止雨水溅入,窗帘采用双层结构,外层应采用防光隔热窗帘材料,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照明:主机房的平均照度不低于300 lx(距地面0.3m处)
3、机房配电
供配电系统是机房整个工程的重点,采用双回路供电(照明、空调等通用设备由市电供电,服务器等专用设备经UPS后供电,所有线路分相独立走线)。机房采用独立接入的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电源。
4、UPS配置
UPS作为中心机房建设的基本设备,应采购UPS设备为机房提供稳定、持续的供电,并在断电情况下保障机房一定的供电时间。UPS容量应是总用电功率的1.5倍进行预留,在线备用时间应大于2小时
5、机房强电插座
机柜需配置相应的UPS,PDU标准插座,至少在8位以上。
6、机柜采购及安装
网络设备、服务器、配线架等设备统一安装到机柜里面。机柜应整齐排放,机柜与墙体的距离不小于0.6m(如房间面积允许,宜留1m),方便管理和维护服务器机柜标准:1000*650*2000,交换机机柜标准:600*600*2000。
7、机房空调系统
应根据实际面积或空间进行配置空调,至少满足有一主一备。空调的冷凝水排放,不得在机房内。以免溢水损坏设备。
8、综合布线系统
布线:应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布线,线路铺设可采用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上走线还要采用线路固定架,走线要全部经桥架
或PVC线槽。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采用超五类或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管理子系统采用RJ45配线架及光纤终端盒,统一管理。主干线路要有冗余。强电、弱电单独走线,彼此 尽量不要交叉。
9、网络接入
光纤双联路接入或考虑通讯业务综合服务商综合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