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河子大学外国专家聘请与管理效益研究
石河子大学外国专家聘请与管理效益研究
【摘 要】如何正确认识外国专家对高校所带来的效益,并且对外国专家的教学工作效益进行全面客观的、有效的评估,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其管理工作效益,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需要对外国专家在引入、管理、教学等各环节的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并通过各职能部门相互之间密切的配合,才能尽最大可能开发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效能。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 外国专家 管理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聘请外国专家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这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加速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
一、石河子大学聘请外国专家的情况
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积极开展有效地促进了石河子大学在科研水平、科研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增强了科研团队的合作意识,带动了人才培养,激发了教师申请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和热情,浓厚了校园学术氛围。学校快速增长的国家重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和省部级“引智”科研项目数量及配套经费对全面推动学校学科发展、实验室建设、科研管理等方面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实施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引智”科研项目,及承办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援外培训项目和其它国际培训项目的契机,使石河子大学教师不仅有机会与国外同行进行科研合作和交流学术成果,展现了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学校的综合实力,而且也带动了学校高层次人才合作培养。
二、高校引进外国专家的意义
首先是对本校教学工作的一大促进,通过外国教师的积极授课,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异国文化的教育,还可以使学生对外语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其次,应聘到中国讲学的专家,在讲学和与中国教师、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对中国,对所在的地区和学校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他们回国后,有的通过书信方式和中国教师继续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有的在不同范围内举办讲座,宣传中国、介绍学校;有的为促进学校间友好合作关系牵线搭桥,推荐专家来华讲学,介绍留学生来校学习等等,产生了宣传中国文化、增进中外友谊的社会效益。
三、提高管理效益的途径
(一)在引入机制上
1.严格聘请程序,把好聘请质量关
在引进、聘请外国专家工作中,严把聘请关是提高“聘用效益”的关键,聘请对象的优劣对聘用效益的影响最直接。高素质、高水平的外国专家,无疑最能体现我们外聘专家的目的和意义,最能发挥好聘用效益。切实把好聘请关是提高聘用效益的基础。因此,把好聘请质量关,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严格而完整的聘请程序,坚持两个方面的论证,即一方面论证校内聘请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另一方面论证所聘专家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需要,并使供需统一,切实达到聘请的目的,全面完成聘请计划。由此可见,严格聘请程序,把好聘请质量关,是提高聘用效益的首要条件。
2.拓宽聘请渠道
坚持聘请标准,是提高外国专家聘请与管理效益的重要保证。石河子大学在选聘外国专家时,应开阔视野,广开渠道。只有不断拓宽聘请渠道,才能选聘自己所需要的高水平的外国专家。聘请渠道概括起来主要有:校际合作关系;以往聘请过的专家推荐;出国进修访问人员及专家、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兄弟院校相互协作、推荐、转请转聘;服务组织中介及互联网。其中兄弟院校加强协作,互相推荐的做法值得提倡。不仅可达到资源共享,而且可以确保所聘外国专家的质量。目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上聘请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无论哪种聘请渠道,要确保质量,还需要聘请单位严格把关,通过各种渠道多方了解。
(二)在管理机制上
在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时,需要考虑到外教本身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有关管理条件和规章制度,并参考国外外籍专业或外籍教师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并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外籍教师相关规章制度。
1.合同化管理
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聘用合同,规范化管理来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外国专家。外国专家到职后首先要做的是与之签订工作合同。合同需详细阐明双方的职责与义务。双方严格按照合同的所有项目处理事务包括纠纷。外国专家管理工作政策性很强,应依法管理,按章程办事。合同是外国专家与所聘高校之间的法律纽带,对外国专家进行科学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在提出聘用外国专家申请的同时提供合同。合同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外国专家大多来自西方国家,他们更容易接受合同这种制度化的约定,一般来说,外国专家聘用合同应包括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双方的免责条款,包括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医疗保险、工作量、学校管理、日常行为、纠纷解决等。合同使双方在履行各自的义务中有章可循,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保证双方各自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到职培训
在正式开始工作前的培训根据应实际情况,必要时,需对到校的外国专家进行到职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本学校的概况、发展历史、组织结构、发展方向;学习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本学校制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并要求执行;文化常识和生活常识培训。
3.加强对外国专家的管理与考核
对外国专家的管理和考核是提高“聘用效益”的保证,外国专家到校开始工作后,有些部门往往只注意做些服务性的工作,从生活和工作上提供方便,而教学和思想品德方面的管理跟不上,甚至不管不问。这样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的外籍教师在生活上自由散漫,不服管理;有的不注意公德。对此,外事部门必须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同时,通过采用学生问卷、同外籍教师谈话、督导员听课等方法,综合评估其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有关信息,从而对他们的教学活动形成指导与建议,保证外国专家所授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外交流与合作处管理保存这些评估结果,为调整外教的级别和工资待遇等提供依据。
4.档案管理
在外国专家管理中,应及时建立外国专家档案,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应包括:联系过程、专家建议、遗留问题、经验教训等。应允许外国专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科研工作,欢迎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不合理的或暂时做不到的应及时耐心的解释,凡有利于改进工作而又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及时整理成文并加以论证,及时通报各部门,为以后的外国专家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向辉.高校聘用外国专家要提高聘用效益[J].交通高教研究,1995,(3):65-66.[2]周洁.高等院校外国专家聘请与管理效益的思考[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5,(1):69-70.(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处)
第二篇:聊城大学外国专家聘请与管理工作规定
聊城大学外国专家聘请与管理工作规定
聊大校发[2006]134号
为加强我校外国专家(长期、短期专家、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外国专家在学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提高聘请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 外国专家的聘请和管理是学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第二条 外国专家的聘请与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外事工作,学校实行分管校长领导下的归口管理。
第三条 外事处作为外国专家工作的归口管理单位,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统筹制定聘请计划,办理聘请手续,评估聘请效益等。
第四条 外国专家的涉外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由外事处具体负责,聘请单位予以协助;教学管理由聘请单位负责,外事处予以协助;外国专家来校、离校的迎送工作由聘请单位和外事处共同负责。
二、聘请工作
第五条 聘请外国专家工作要以我为主,按需聘请,加强管理,为我所用。专家聘请工作应在保证语言教学的同时,逐渐扩大专业专家和短期专家的聘请比例,改善聘请结构。
第六条 聘请人员为专家者,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三年以上教学经历;语言教师应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和第二语言教学经验。所聘人员应对我国友好、愿与我合作,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在65岁以下。
第七条 外事处负责对各单位外国专家聘请工作予以指导。
三、教学管理 第八条 聘请单位分管外事工作的领导应及时以适当方式向外国专家介绍我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 聘请单位要为外国专家配备工作助手,听取专家对工作安排、教学内容的意见,解决专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十条 对专家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要进行精心安排,其教学工作量一般每周不少于16学时;增加或减少时,应以合同方式确定。
第十一条 聘请单位要建立听课和评估制度,对专家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等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认真听取外国专家的意见,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以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十二条 聘请单位要向外国专家提供必要的教学科研用书、参考资料、工具书及教学设备。
第十三条 提倡中、外教师共同备课,观摩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外国专家可参加院、系、教研室组织的业务学习、学术会议、专题讨论等教学、科研活动;鼓励外国专家在我国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第十四条 外国专家主动向我校赠送教学用图书、资料、电教和实验设备的,学校可以接受,并应酌情回赠礼品、颁发证书。
第十五条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宗教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既尊重外国专家的宗教信仰,又禁止其在教育教学中传教或进行宣传宗教的活动。教学中涉及宗教背景、沿革和有关知识的一般性介绍,不应简单地被视为宣传宗教。
第十六条 教学中,如遇有政治观点上的分歧,应区别不同情况和性质,妥善处理。一般可正面阐明我们的观点,予以解释,但注意不要强加于人;对恶意攻击或挑衅性的政治问题应当批驳,并及时向外事处汇报。
第十七条 在不影响本单位教学工作、不违反合同的前提 下,征得聘请单位和外事处同意后,外国专家可应邀到其他兄弟院校兼课或讲学。
四、奖惩管理
第十八条 对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外国专家,由学校授予荣誉称号;特别突出、贡献较大的外国专家,由学校向国家、省有关部门推荐申报“友谊奖”等奖项,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十九条 聘请单位于每学期末前一个月对外国专家的教学工作进行总体评价和总结,评价报告和总结报告交外事处存档。
第二十条 外国专家无故缺课,或未经准假而擅自离校,聘请单位和外事处应给予严厉的批评,并视情节扣除相应的工资。情节严重者,按聘请合同的规定处理,直至解聘。
第二十一条 严禁外国专家私自在校内外兼职,违者按合同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对工作表现不好的专家,应予以批评,促其改进。对表现恶劣、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学校有权予以解聘,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通过校际协议和有关组织来华的外国专家,按照协议或合同规定处理。
五、经费管理
第二十三条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外国专家在聘请期间的工作待遇根据学历、职称、经历和学科性质而定。享受报销往返国际旅费、假期旅游补贴、工资及兑换外币、一般公费医疗、免费住房(含水电暖)和工作用车等生活服务。
第二十四条 聘请外国专家的费用支出渠道视不同情况分别为:学校承担、聘请单位承担、学校与聘请单位共同承担三种。
第二十五条 外国专家与用人单位协商同意承担规定工作量以外的教学或科研任务,其费用由聘请单位支付。
六、专家公寓管理 第二十六条 外事处负责专家公寓的管理,相关费用由学校支付。
第二十七条 学校保卫处要加强专家公寓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好防火、防盗、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后勤部门负责专家公寓的后勤保障以及日常维护、维修工作;外事处负责专家公寓的日常服务和检查工作,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专家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外国专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七、附则
第二十八条 其他未尽事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制定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外事处。
聊城大学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三篇: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外籍教师的聘请与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教育趋于国际化发展已经是一种潮流,外语成为中国人能否迅速融入当今国际社会的大门钥匙。引进国外专家聘请外籍教师来提高高校师资水平,外籍教师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对外籍教师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这也对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外籍教师的聘请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加强对外籍教师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以取得聘用外教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高校 外籍教师 聘请 管理
高等学校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培养外国语人才的力量,根据学校实际发展的需求,各个高校聘请外教并以此作为一个衡量竞争力的标准,来起到吸引优质生源的作用。由于外教的学科背景的多样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聘请外教的时候不要只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规范管理聘用的程序和制度,明确了解引进外教的目的,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资源,健全考核和评估机制,提高聘用效率。这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关系着高校的国际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明确本校聘用外籍教师的目的和原则
高校要明确本校外籍教师聘用的主要目的及原则,其聘用规划就是学校根据发展要求和战略目标,科学的对外教资源的需求进行预测,并制定具体的相应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积极拓展外教的聘用渠道,聘请优质的、学校需要的专业外籍教师,从源头把关。在通过官方相关部门推荐的同时,开辟非官方的聘请渠道,通过有校际交流的大学推荐或者国际民间友好组织的推荐,或者联合国外教育院校一起合作来发布招聘信息,一定要明确聘用目的,确保质量,不随意降低要求。
二、及时签订劳务合同,专人负责管理事项
确认聘用后,要认真及时的签订国家外专局制定的统一的中英文对照的合同,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并明确双方应尽的义务和权力。除了国家相关规定,还可根据双方协商附加条件,完善合同。避免法律和宗教方面的隐患,合理健全规章制度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了帮助外教更快地开展学校的工作,融入学校的生活,加强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教学环境和目标,教学任务和计划,学校的饮食文化和周边环境等。对外籍教师的聘用制度上高校需要做到专人负责、分工明确、部门协作的管理原则。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在教学上定期对外教制定教学目标,完善评估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外教的工作热情,提高外教资源的效益管理;在管理上让优秀的外教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外教资源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建立完善的外籍教师档案,为以后外教聘用提供经验。外籍教师的聘用一般由本校的外事部门负责管理,与其他部门的协作管理能够完善管理制度,有效实行民主监督。
三、加强日常管理
对于远离家乡身处异国的外籍教师,由于语言和习惯的天差地别,在心理和生理存在着诸多不适。这就需要学校的外事人员及时主动的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在工作上做到充分沟通协调,让他们尽快适应文化差异。外事人员也要积极组织文娱活动,增加师生交流,丰富业余生活,创建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在传统节日活动中让他们感受中国的文化底蕴,对中国国情有切身的了解。本着以人文本,在双方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更好的合作。在外籍教师的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学内容和进度的考核和评估,在教学工作上,要从教材的选定,课时的安排,对外籍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做出要求,并及时的阶段性的根据对学生的反映做调查,并反馈给外教本人,真正的做到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沟通并进行教学调整,针对性的做健全的制度管理,根据评估的结果来进行奖惩。坚持有制可循,激发外教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管理中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即肯定外教的工作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认同感,也发挥他们的才智,产生充分的聘用效益。对合同到期回国的外教,应继续保持联系,定期宣传中国文化和学校的发展变化,继续在学术上科研上上交流合作。这些在中国执教过的外教,对中国国情有长时间的亲身体验,在促进中外友好关系中起到积极作用,是中外友谊的纽带。他们不仅是我们高校有力的海外人力信息资源,还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总之,外籍教师的聘请和管理,是高等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聘请和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的和人性化的管理来提高这一资源的聘用效益。而我们高校也应在管理外教资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他们的教学优点。作为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在与各个不同国家的外籍教师打交道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国风俗习惯及文化礼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第四篇:石河子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11030
2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在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城市社区、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 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重视公共管理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培养在公共事业组织中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技能和写作能力,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具备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行政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 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教育学
※ 相近专业
行政管理、社会工作
※ 课程体系
普通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数学文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Foxpro、体育与健康。
专业教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经济法、管理文秘、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
综合教育课程:由石河子大学统一规定,见《石河子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的相关规定。
特色课程及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概论、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兵团公共事业管理研究。
※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社会实践
1.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安排在第4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2周,活动内容可自拟,也可选定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方式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组成小组,由教师指导,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开学后2周内提交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由学院(或系、部)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2个学分。
2.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的社会调查部分安排在第三学期寒假进行,学生以课程基本理论为基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在第四学期开学后,提交调查报告,由专业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2学分。
(二)技能训练
1.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检测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检测包括管理学原著选读读书报告、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培训与检测等,分布在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进行,该部分主要通过实践技能的培训和检测,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
其中,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培训与检测、管理学原著选读读书报告三个部分的实践技能检测,通过第二课堂学生活动形式进行,由专业老师组织考核,各部分合格均可得到1学分。
2.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与检测
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与检测在第八学期进行,该部分主要采取学生深入实践单位,在学校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该部分的成绩评定采取专业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指导教师共同评分的办法,合格者可以得到2学分。
(三)实习
1.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在第四学期末利用小学期进行,共2周。主要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考察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了解这些部门的日常事务、运行规范和专业技能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目标。本部分的考核采取指导教师按照学生表现以及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打分的办法,合格者可得到2学分。
2.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在第六学期进行,历时20周,采取专业集中实习和学生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就业意向,选取某一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系统的专业实习。在第七学期初提交实习报告材料,由本专业组织考核,合格者可以得到10学分。
(四)毕业论文
从第七学期开始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包括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工作于第八学期六月上旬完成,六月中旬参加学院或系组织的论文答辩,合格者可以得到10学分。
※ 毕业条件
最低毕业标准199学分,其中理论143.5学分,实践55.5学分(含综合教育17学分)。
第五篇:石河子大学研究生三助一辅管理总则
石河子大学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管理总则
(修 订)
第一章
依据与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结合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三助一辅”工作,能够缓解研究生就学期间的经济压力,调动研究生参与学校科研、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实践创新能力,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和全面能力培养要求,并对学校的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或补充作用。进一步强化“三助一辅”的培养功能,改进和加强管理服务,对于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改革,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 本方案中“助研”即研究助理,是指研究生协助导师从事资料收集、社会调研、科学实验、理论研究等工作;“助教”即教学助理,是指硕士研究生从事本(专)科和博士研究生承担硕士研究生有关课程的习题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实践课程、辅导课程设计、论文指导等工作;“助管”即管理助理,是指研究生从事各学院相关教学管理辅助工作、校机关各职能部门管理辅助工作等;学生辅导员工作,是指发挥研究生与大学生身份相同、年龄相近、专业相通的优势,遴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有余力的研究生担任学生辅导员,具体分为研究生从事本(专)科生班主任或辅导员,以及博士研究生担任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工作。
第四条 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实行自主设岗、公开竞聘、择优录用、定期考核、按劳付酬的原则。
第五条 用人单位可依据本总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细则,并报研工部备案。
第二章
组织与领导
第六条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和研究生工作部(处)、科技处、教务处、人事处、学工部、计财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制定各项执行细则,审定各岗位的设置,检查岗位方案执行情况、监督、评估工作总体实施情况。
第七条 校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研究生工作部,负责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的统筹安排,联系协调相关部门,拟定“三助一辅”岗位设置建议方案,具体实施岗位汇总、发布、聘用人员的登记,岗位津贴造册发放,具体指导各用人单位进行岗位的聘任、考核等工作。
第三章
岗位申请与聘任 第八条 助研岗原则上要求100%覆盖研
二、研三学生,由研究生导师根据本人课题(课题第一主持单位必须是石河子大学,不含校级课题)情况,填写《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申报表》,向学校申请相应档级助研岗位,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负责汇总助研岗位,会同计财处、科技处进行岗位所依托课题的审核后,向全体研究生进行发布,研究生填写《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申请表》,提交相应导师,导师根据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和科研工作能力提出录用意见,由学院审核签批后统一报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审批、备案。受聘研究生须与导师签订助研任务书。
第九条 助教工作由研工部、教务处、人事处共同组织实施,具体包括助教岗位的设置、聘用、审批、协调管理等工作。助教岗位由各教学学院根据当年教学任务需要,确定需设岗位数,填写《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助教岗位申报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向“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申报,后者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申报岗位进行审核后,向全校研究生进行公布。经导师同意后,研究生填写《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助教岗位申请表》,岗位所在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受理研究生提出的申请和资格审查工作,由学院主管领导和课程主讲教师签署意见,并和申报研究生签订研究生助教岗位聘任协议书,报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审批、备案。助教岗属于教学辅助岗,未经学校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安排或要求研究生承担本应由主讲教师承担的主讲课程。
第十条 助管工作由研工部、人事处共同组织实施。各学院和机关各职能部门填写《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助管岗位申报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向“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申报,后者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各用人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后,将岗位向全校研究生进行公布。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后,填写《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助管岗位申请表》,岗位申请部门负责直接受理研究生提出的岗位申请及选聘工作,并将选聘结果报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审批、备案。受聘研究生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助管岗位聘任任务书。学校各部门临时聘用研究生助管,应先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提交岗位申报表,经批准后,方可进行选聘工作。第十一条 学生辅导员工作由研工部、学工部、人事处共同组织实施。学生辅导员岗位由研工部和学工部根据各学院学生工作实际需要,填写《石河子大学学生辅导员岗位申报表》,统一提出岗位申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向“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申报,后者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各用人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后,将岗位向全校研究生进行公布。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后,填写《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学生辅导员岗位申请表》,研工部与学工部负责受理研究生提出的岗位申请及选聘工作,并将选聘结果报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审批、备案。受聘研究生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学生辅导员工作岗位聘任任务书。
第十二条 岗位申请及聘任工作于每年9月份开展,被聘研究生10月份正式上岗,全年工作量均按9个月计算。研究生只能申请除助研岗位以外的任一项。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研究生不在“三助一辅”岗位申请之列。
第四章
经费来源与资助标准
第十三条 导师和课题组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对应助研岗位支出津贴部分,由计财处在聘任工作结束后统一提取并划拨至“三助一辅”岗位津贴专项经费,由 2 研究生“三助一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管理使用。各学院、用人单位应设立配套专项经费,用于支付助教、助管及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岗位津贴的支出。第十四条 助研岗位津贴分档级,学术型研究生助研津贴为100元/月—1000元/月不等;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助研津贴标准由各单位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但上限不得超过1000元/月。导师可根据个人科研经费情况选择资助。
第十五条 助管、助教津贴由用人单位及学院全额支出。具体标准为:硕士400元/月,博士600元/月。助管与助教每周应承担10-15小时的工作量。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岗位津贴根据《石河子大学辅导员管理办法》、《石河子大学班主任管理办法》执行,除了管理办法规定的津贴发放标准之外,用人学院还应给予1:1的津贴配套。
第五章
考核与津贴发放
第十六条 受聘研究生由导师和用人单位进行管理和工作量登记,并按月进行考核,考核由导师或用人单位根据受聘研究生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定,考核设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对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须由导师或用人单位及时向“三助一辅”工作办公室出具岗位撤销或聘任终止的书面说明,当月津贴不予发放。凡在受聘期间违反校纪校规的,均视为考核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不能续聘,并取消其下一学期各岗位的应聘资格。
第十七条 津贴发放依照财务要求,统一由财务部门打入受聘研究生银行卡中,不得以现金形式发放。津贴发放时间一般在次月的5日左右。严禁导师以任何理由要求研究生返还导师支出助研津贴,一经举报核实,取消招生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方案一经发布,原《石河子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及其他补充条款即视为废止。
第十九条 本方案由学校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