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批量转让不良调研报告
批量转让不良贷款情况调研报告
一、不良资产基本情况
2014年12月末,我行不良贷款余额为
万元、占比
%,不良贷款比年初减少
万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
个百分点。我行目前没有批量转让的不良贷款。
二、关于批量转让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
1、关于资产包定价问题。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都被长城、信达、华融和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所垄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未根本改变,不良资产转让也难以实现商业化定价。
2、禁止转让的问题。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列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债权、债权转让协议中设置了“禁止再转售条款”的。在协议约定“禁止转售条款”的情形下,是否可以因此认定再转让协议无效?有的意见认为:“禁止转售条款”主要在于防止购买者炒作债权,对债权进行再度转让获取商业利润。现行法律法规对当事人间的这种约定亦未禁止,故该条款应是无效的,债权再转让应为有效,这种意见是否可行把握不准。还有观点认为,当前尚无法律法规禁止不良债权的转售,因此,对于禁止转售条款,其只为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条款,该条款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效力仅止于该约定的双方当事人。此次《金融企业不良资产转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设置了“禁止再转售条款”的禁止转让。
3、对债权转让合同审查的问题。首先是不良债权是否具有可转让性。即被转让的不良债权是否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转让的债权,如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以及被认定为涉及国防、军工等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以及其他依法禁止转让或限制转让的债权。其次是对受让人主体资格的审查。对于可能利用职务或业务之便,从事关联交易,侵吞国有资产的相关人员或组织均属于禁止之列。第三是对转让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即转让过程中评估、公告、批准、登记、备案、拍卖等诸环节是否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原则。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权转让处置不良资产,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将有可能导致债权转让合同无效,无论对资产管理公司还是受让人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零一五年一月十四日
第二篇: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操作规程
绍兴市越城区长宏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操作规程
一、为解决小贷公司在经营中的困境,处置不良资产,化解缓释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信贷资产流动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根据《绍兴市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试点办法》,特制定本规程。
二、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应当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竞争择优、价值最大化的原则。
三、成立不良资产批量转让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妥善有序开展相关工作,按照公司章程和内部受理权限,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方案报公司董事会审核确定。
四、操作程序:
1、资产组包。确定拟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范围和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整理。
2、尽职调查。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卖方尽职调查工作,客观、公正地反映不良资产,充分披露资产风险,制作资产登记表,逐件进行登记。
3、资产估值。在尽职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估值方法,逐件预测不良资产的回收情况,合理估算资产价值,作为资产转让定价的依据。
4、制定转让方案。转让方案包括资产状况、尽职调查情况、估值的方法和结果、转让方式、邀请或公告情况、受让方的确定过程、履约保证和风险控制措施、预计处置回收和损失、费用支出等内容。
5、方案审批。转让方案应由小贷公司董事会批准通过。
6、向资产管理公司发出邀约邀请,签订转让协议。根据不良资产的实际情况,选择招标、竞价、拍卖等公开转让方式,向资产管理公司发出邀请函??公告,通过公开转让方式产生一个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时,可采取协议转让方式。
7、签订转让协议。小贷公司应与受让资产管理公司根据有关规定签订资产转让协议,转让协议经双方签署后生效。
8、发出转让通知和债务催收公告。小贷公司和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在约定时间内发出债权转让通知和债务催收公告,通知或公告债务人和相应的担保人。
五、转让款的支付。转让协议生效后,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应在规定时间内将交易价款划至小贷公司指定账户。
六、档案移交。小贷公司和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应按照双方签订的资产转让协议约定,及时完成资产档案的整理、组卷和移交工作。
七、债权人的变更。由小贷公司和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向有关部门申请变更债权人。
八、本操作规程经小贷公司董事会通过生效。
二○一六年二月
第三篇:批量住宅精装修工程质量调研报告
批量住宅精装修工程质量调研报告
根据《赣州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和《赣州市政府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以及市委主题教育办《关于制定调研工作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关要求,XX同志和XX同志紧紧围绕制定的“提升批量住宅精装修工程质量”主题调研方案于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深入基层进行了现场调研;邀请项目管理人员、购房业主、基层党员干部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对提升批量住宅精装修工程质量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选题考虑
近年来,赣州市精装修住宅项目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精装住宅质量问题也成为了一大民生热点,提升精装修住宅工程质量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摸清全市住宅精装修工程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了解属地政府对精装修住宅项目监管情况及《赣州市住宅精装修工程监管要点》的落地效果,认真听取基层意见,深入剖析精装修住宅工程质量突出问题的成因及矛盾焦点,探寻源头管控、系统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夯实各方主体责任,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住宅产品的满意度。
二、调研情况简介
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分别对市本级、章贡区、经开区恒大帝景、中海天玺、碧桂园玺台、新力钰珑湾等4个住宅精装修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和中心城区五区监管部门、项目参建单位及管理人员、购房户、建设协会、装修企业、设计院开展了座谈。主要就精装修住宅项目的现状,参建各方质量控制措施、管理的成功经验做法、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对监管部门的建议,购房业主的担忧和想法及建议,建设协会及装修企业、设计院面临的困境和建议,市区两级监督机构监管措施、存在的不足、下一步的打算及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三、调研发现的问题
(一)参建各方层面
建设单位:1、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精装修住宅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提高房价,而不是从环保、节能和提供更高品质产品的角度考虑。因此精装修住宅工程低价中标、垫资施工情况比较普遍。2、房地产开发商未切实履行工程质量首要责任。为抢预售开盘随意压缩合理工期,缺乏工程质量精品意识,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处理不认真、不到位。3、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不到位。目前一个精装修住宅项目往往有几家装修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与装修施工单位交接不到位、推诿扯皮的情况时有发生。4、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存在过度宣传甚至虚假宣传的问题,导致购房户心理预期过高,交房后心理落差大。
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不够。安全质量技术措施未予以详尽说明,对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未予设计交底,甚至存在部分设计缺陷。装修设计与土建设计单位未融合到位,未作统筹和统一。
施工单位:1、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作未予以高度重视。对涉及主要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未有效实施事前、事中质量控制,质量问题的技术处理随意性大。2、因低价中标、垫资施工、精装修管理人才难找、追求更高的利润等多种原因,精装修管理人员配备普遍不足。3、工人的素质、培训不够,对标准的理解、意识不够。
监理单位:1、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作未予以高度重视。对涉及主要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未有效实施事前、事中质量控制,质量问题的技术处理随意性大。2、监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够,有些用土建监理人员代替精装修管理人员。
(二)社会层面
1.购房户普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精装修住宅质量水平没有专业的判断能力,只能依靠对房企品牌的信任来作出选择。
2.购房业主普遍希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前对自己所购买的精装修住宅进行查看、监督。
(三)质量监管层面
1.未有效监督参建各方责任主体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相关工作要求,特别是工程实体样板制度;
2.对涉及重要使用功能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重点质量监督抽查、抽测不够到位,未及时发现质量常见问题并监督责任方全面排查整改到位。
3.因精装修住宅项目近年才在赣州兴起,监督人员对精装修住宅项目标准、规范掌握不到位,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亟待培训、学习。
四、下一步的对策和思路
(一)积极推介优质房企住宅工程质量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成功经验
工程质量事前管理
1.设计标准化。开发商根据产品缺陷库、客户敏感点,形成设计、部品部件标准化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市场及特殊需求进行局部修订,使住宅产品在设计定义阶段避免重大设计缺陷及投诉点。
2.合同标准化。住宅项目合约条款、合同界面按标准化执行,项目招标策划前端避免合同缺漏,避免易出现工作面扯皮部位,避免影响项目实施、交付。
3.质控体系化。开发企业根据自身企业文化及市场定位,形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涵盖工程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评价、工程专业技术管理等,管理动作及实施标准标准化,过程质量管理有章法。
工程质量事中管理
1.过程实施。项目施工过程中,全过程引入第三方过程评价体系,从住宅的实测实量、质量风险进行周期性评估,鞭策项目质量均好发展。
2.项目交付。交付前3个月,开发商项目部、设计部、客户关系部等联合物业公司,成立交付工小组,开展至少3轮项目交付查验、销项、整改,做到质量问题的整改闭环。
3.交付评估。项目交付前一个月引入第三方交付预评估,项目交付前15天进行项目交付评估。项目交付评估从室内实测及观感等客户敏感维度进行评估。
工程质量事后管理
1.倾听客户心声。项目全周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研,从销售服务、签约后沟通服务、交付服务、物业服务、房屋质量、整改维修、园林景观设计、小区规划及配套、投诉处理等维度进行客户满意度调研,倾听客户原声,反馈并落实改进。
2.集中交付维保。交付前形成专项工作小组,在交付前组织交付前业主见面会,进行项目交付前关怀活动,对业主关心的交付问题可提前进行沟通,建立沟通和信任平台。集中交付时,项目部成立应急维保小组,对交付过程问题当场解决,确保在集中交付阶段,一次性收房率达到100%。集中交付后6个月,项目部负责日常维保,对交付问题进行全面处理。
3.积极处理客诉。对业主合理诉求进行积极对接,落实整改,注重问题闭环的时效,避免问题有小到大,涉及面由窄到广。
(二)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完善相关机制。
质量监督层面
1.优化质量监督交底重点内容。针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列出重点监督抽查、抽测工作清单,质量监督交底要有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针对性监督要求。
2.监督各方主体编制并执行项目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运用住建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赣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结合项目施工图设计、项目特点和易多发频发的质量投诉问题,突出事前、事中质量控制,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报属地质监站。
3.加强对各方主体按图施工、工程质量标准化实体样板制验收的监督检查、抽查。发现问题严格监督执法到位。
4.优化住宅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查、抽测工作,积极发挥市工程质量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针对钢筋直径及重量偏差、结构砼试件留置及养护(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结构砼强度、板厚和钢筋保护层厚度、裂缝观测、抹灰空鼓检查、外门窗型材及玻璃、中空层厚度等质量风险,邀请质量专家、采用便携式仪器实施监督抽测,用数据说话,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
适时开展对厨卫阳台闭水试验、屋面及外墙淋水试验现场抽查,对参建各方护栏与主体连接、排气道制品、室内结构及建筑高差、防水节点做法等涉及安全及主要使用功能的试验检验工作进行抽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整改到位,最大限度降低质量风险。
5.深化《赣州市住宅精装修工程监管要点》。针对此次调研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不断深化、细化并逐步出台相关的指导细则。
6.监督检查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的落实情况。针对地下室、外墙及公共部位墙砖镶贴、楼板及墙体裂缝、外墙厨卫阳台渗漏突出问题实施重点监督。
7.鼓励建设单位设立“业主开放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准业主看房,发现并提出质量问题,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并及时全面排查整改。
8.实施信息化监督执法。积极运用移动质监手机APP、执法记录仪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加大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存在结构安全隐患或房屋主要使用功能严重缺陷的责任主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三)质量行业管理层面
9.着手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站级季度巡检。将住宅工程主要使用功能、工程质量强规强条的执行情况纳入巡查检查重点。
10.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价服务并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及时转化为质量监督工作成果。
11.继续实施全市工程质量信访投诉月报制度。跟踪指导房地产领域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调处,主动分析全市工程质量总体形势、主要问题、解决方法和结果,优化质量行业管理。
12.全面试行房地产开发项目监理月报制度。重点报送项目和属地存在的工程实体质量突出问题、原因分析、采取的监理措施及处理结果。
13.激励先进、示范引领。探索集中表彰一批质量行为规范、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落实较好的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列入住建领域“红名单”,提炼推介项目质量创优工作的典型做法及工序质量管控措施;依据局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压实属地质量报优、质量标准化实体样板落实的责任,纳入工作考核重要指标。
14.试行质量差评工程推送工作机制。每个县市区每季度报送1项质量差评工程、市本级报2项,对差评工程重点实施差别化监管、挂牌督办,减少工程质量问题存量、遏制增量;对房企实施联合诚信评价,推送工程质量失信行为,激励守信行为。
15.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模式,打通企业对项目质量管理的中梗阻。建议局建管科将工程质量企业管理纳入企业资质动态核查的重要内容,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积极申报“市长质量奖”,辐射带动驻市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组织包括但不限于本地的2家以上质量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工作,建立可推广的工程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16.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素质、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
第四篇:金融不良债权转让
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准司法解释赋予地方政府优先购买权——最高院民二庭有关负责人回应各界质疑 2009-08-08 14:05 处理不良资产案件适用法律集锦:blog.sina.com.cn/s/blog_5d61e4ae0100dsnb.html “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准司法解释赋予地方政府优先购买权 ——最高院民二庭有关负责人回应各界质疑 吴晓锋 张维
历时4年,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4月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
4年来,大量的相关案件处于中止审理或中止执行状态。该《纪要》出台后,积累4年的大量案件正在各级法院紧锣密鼓地审理。但审判实务中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如何准确理解《纪要》?存有争议的规则是通过如何的博弈形成?有着怎样的合理性考虑?为了厘清这些问题,记者独家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实质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记者:可以看出最大限度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该《纪要》的灵魂。对此,《纪要》作了许多相关制度设计,如赋予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债务人对不良债权的优先购买权等。这些规定引发了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法律最大的原则是公平,应该对所有主体平等保护,而《纪要》却给了国有债务人一个特殊的地位,同时也使不良债权外国投资者处于不利的地位,使民营企业可能无法通过这样一个途径来参与国企改革,最终还会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再者,债权转让是市场行为,应该遵循意思自治原则。而《纪要》却明确了特殊主体的优先购买权,这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
负责人:我们认为,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社会各界对该《纪要》的背景和蕴含的价值权衡以及若干重要规则形成的脉络还没有深入的了解。没有认识到这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其并非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以政策性为主、法律性为辅的社会经济问题。该问题的实质是一个价值权衡以及价值选择问题,至少要权衡以下五个价值因素。
第一是私权处分和公共利益的权衡。有观点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不良债权后通过各种方式处置债权,属于私权处分行为,债务人无权过问,人民法院不宜干预。但数以万亿元的国有金融债权的剥离与处置,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事主体之间的私权处分,而是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动与利益再分配问题。这种流动能否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下进行,事关全体国民和国家的利益,事关人民对党和政府的基本信心,事关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乃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目的能否顺利实现,这是我国当前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共利益之一。因此,单纯地以意思自治为由并以保护私权处分的名义来评断不良债权转让行为,是有失偏颇的。
第二是职工债权和金融债权的权衡。虽然国有企业财务账面上主要体现为银行的金融债权,但实际上还存在一笔政府承认的“职工债权”。实践中,受让人以较低的市场价格购买金融不良债权时,其支付的仅是购买金融不良债权的对价,并未支付购买“职工债权”的对价,而得到的实际效果却是整个国有企业的所有权。
由于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受让人“一夜暴富”或“一案暴富”现象,故而引发社会各界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我们认为,根据现行《合同法》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受让人有权向国有企业债务人追偿债权,而国有企业职工主张保护其自身债权,也是有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支持的。
第三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权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债权后,将其回收的款项上缴财政部,从而充盈中央财政;但国有企业在向受让人清偿后,常常导致职工下岗或上访,地方政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然要对职工进行安置,安置费用通常由地方财政负责。
第四是计划经济法律问题与市场经济法律规则的权衡。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不良债权大多是计划经济阶段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其中大多源于政府指令而非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因此,基于“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不能简单依照现行民商事规定中的意思自治原则,而应从“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的角度,限制不良债权的自由转让。
第五是市场竞争与国家干预的权衡。应当看到,在经济转型阶段特别容易出现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状况,在市场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不公平竞争,因此,国家虽然不会全面地过度地干预,但也决不是“守夜人”式的不干预。司法裁判作为国家干预的一种方式,无疑要对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公平进行干预。
当然,这种干预不是旨在阻碍市场化进程,更不是意在逆转市场化方向,而是在保障市场化方向的前提下,矫正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公平,防止或减少市场化过程中因规则模糊、道德风险等因素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原国有商业银行为被告的案件原则上不受理
记者:近年来,很多法院在不良债权转让纠纷的处理上采取“暂缓受理、暂缓审理和暂缓执行”的做法。“三暂缓”政策在《纪要》出台后终于得以改变。《纪要》明确,凡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以及《纪要》有关规定精神涉及的此类案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这是否说明了法院在不良债权转让纠纷案件的受理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限制性规定?
负责人:并非完全如此。《纪要》还对实务中关于受理和管辖方面争议较多的问题作出专门规定。
原国有商业银行能否成为被告,可谓实务中最具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国家剥离不良债权的战略目的在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和最大限度保障国有商业银行的安全,因此,《纪要》明确规定,债务人或受让人起诉国有商业银行的案件在原则上不予受理。但是,有原则就有例外。在特殊情况下,不宜将权利人寻求司法救济的渠道一概封闭。
《纪要》规定了国有商业银行在获得不当得利时可以被起诉的两种例外情形:其一,不良债权已经剥离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又被转让给受让人后,国有企业债务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良债权已经转让而仍向原国有银行清偿的,国有企业债务人在对受让人清偿后可以向原国有银行提起返还不当得利之诉。其二,国有企业债务人不知道不良债权已经转让而向原国有银行清偿并以此对抗受让人追索之诉的,受让人可以向国有银行提起返还不当得利之诉。
在案件受理的问题上,我们还特别强调两点:首先是关于申请再审是否受理的问题。在《纪要》发布前已经终审或者根据《纪要》作出终审的,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应作出不予支持的裁判。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纪要》。
其次,是关于破产债权核销后追偿问题,这也是司法政策制定过程中相关主管部门之间争议最大的问题。《纪要》对此区分两种情形处理:其一,对于国有企业债务人已经实施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或者被列入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总体规划并拟实施关闭破产的,因相关部委就此政策精神达成共识即同意有限地放弃权利,故债权人向债务人追索债权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其二,在上述情形中,债权人向担保人追偿债权的,因相关部委没有达成共识,故《纪要》对此不作规定,应继续按照国务院国办发[2006]年3号等文件精神办理。
赋予地方政府优先购买权
记者:实践中有人主张,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社会转让不良资产时,应赋予债务人优先购买权,认为这样既可以挽救企业濒于破产,促进社会稳定,又可以有效防止恶意串通侵吞国有资产,有利于案件执行。而《纪要》却只是赋予了地方政府、地方国资部门等优先购买权,债务人则并不享有这种权利,为何如此规定?
负责人: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实现私权处分与公共利益、金融债权与职工债权、市场竞争与国家干预、历史问题与现行法则等诸多价值的权衡目的,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达成一个重要共识:赋予相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或者持有国有企业债务人国有资本的集团公司对不良债权的优先购买权。《纪要》对此亦作出明确规定。由于绝大多数不良债权目前均已处置完毕,因此《纪要》关于优先购买权的规定内容主要是适用于某些转让行为被认定无效后再行处置的情形,以及将来国家允许适用《纪要》规则的其他金融机构处置和清收不良债权的情形。
实践中就债务人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债权时能否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存在较大分歧。我们认为,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或即将上市,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国有商业银行仍然不断产生不良资产。如果赋予债务人优先购买权,就可能为潜在的债务人提供一个逃债机会,即债务人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之后久拖不还,直至将贷款拖成不良债权,进而在不良债权处置时要求行使优先购买权。
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事由的审查和认定
记者: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审判当中,对于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是如何审查的?在哪些情况下,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
负责人: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共识,人民法院在审理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诉讼中的审查重点有三:其一,不良债权的可转让性。即被转让的不良债权是否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转让的债权。其二,受让人的适格性。即受让人是否属于国家政策规定不准介入购买的组织或个人。其三,转让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即转让过程中评估、公告、批准、登记、备案、拍卖等诸环节是否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
首先,基于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债权转让无效。财政部财金[2005]7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债权、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信息的债权、以及其他限制转让的债权,不得对外公开转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发改外资[2007]254号《关于规范境内金融机构对外转让不良债权备案管理的通知》第五条亦规定:“对外转让不良债权中不得含有我国各级政府及其所属行政部门作为债务人或提供担保的债权。”
审判实务中,对于转让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合同是否无效存在较大争议。我们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剥离或转让的不良债权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政策和法律背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的不良债权绝大多数是国有商业银行早期甚至是计划经济时期发生的贷款而经过多次展期仍未能收回的逾期、呆账、滞账类贷款。很多贷款是应为当时的政策原因形成,国家机关作为担保人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国家实施不良债权剥离政策的目的不仅要使金融机构顺利转轨,而且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等方式使各方受惠。国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回收率要求不高,也是为了让利于地方,其中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更是直接的受益者。国家以财政补贴方式解决银行呆坏账,意味着国家财政负担了银行不良债权损失,而国家机关完全依靠财政资金运转。
如果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国家机关追索债权或者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资产实际上并未流出国有资产管理范围,那么若允许社会投资者也可以向国家机关行使追索权,无疑等于国家以公共财政资金在补贴社会投资者,这并不符合金融不良资产剥离政策的本意。所以,对于转让债务人或者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转让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无效。
其次,关于向“三资”企业和境外机构转让不良债权的效力认定问题。在审判实务中,对于此类债权转让合同以及相关担保合同效力的认定,存在较大的争议。我们认为,关于此类债权转让和相关担保效力问题,国家政策和相关司法解释已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根据前述发改外资[2007]254号《关于规范境内金融机构对外转让不良债权备案管理的通知》、商务部商资字[2005]37号《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处置不良资产审批管理的通知》等规定,对“三资”企业和境外机构转让金融不良债权,必须履行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报批、登记或者备案手续,而且相关部门必须出具具体的行政审批意见。
对于此类债权转让中通常存在原来的国内担保因不良债权对外转让而转化为对外担保的问题,根据上述国家政策规定以及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之规定精神,《纪要》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应当向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报批或者备案、登记手续而未办理,且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仍未能办理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
最后,关于受让人资质的限制问题。《国家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第四项明确禁止国家公务员经商牟利;财政部财金[2005]7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条亦明确禁止与金融不良债权有关联的人员购买不良债权。其目的均在于防止其利用职务或业务之便从事关联交易,侵吞国有资产,损害公平交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尽管实践中上述人员在个案中可能并未利用身份、地位和信息的优势获取不当利益,但国家法律和政策对身份的限制关涉社会公众对金融不良债权处置的感受与评价,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因此,从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第四项之规定精神,有必要将受让人的主体资格欠缺作为单独的判断转让合同效力的依据。
为此,《纪要》规定:“受让人为国家公务员、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政法干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债务人管理人员、参与资产处置工作的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中介机构关联人或者关联人等参与的非金融机构法人的,或者受让人与参与不良债权转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债务人或者受托资产评估机构负责人员等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应当认定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
国有企业债务人可提起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之诉
记者: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是贯穿《纪要》始终的主旨,《纪要》明确了国有企业债务人可以以损害国有资产等为由提起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之诉,对于国有资产的保护又是一个有力举措。但是对于国有企业享有这一诉权的合理性基础,是如何考虑的呢?
负责人:国有企业债务人能否对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提起无效之诉,是司法政策文件制定过程中争议较大的问题。《纪要》明确了国有企业债务人以损害国有资产等为由提起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的诉权,理由有三:
其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导言中明确规定:“为了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活动,依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本条例。”分析该导言,可以发现其蕴含着调整国有企业债务人利益的目的,因此国有企业债务人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便具有可诉之利益。根据民事诉讼法学关于“诉之利益”的法理,不良债权转让直接关涉了国有企业债务人的根本利益,故而有必要肯定国有企业债务人提起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的诉讼主体资格。
其二,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国有资产是经过国有资产监督机构授权的,因此国有企业便具备了企业法人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理人的双重身份。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未就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主张无效的场合,国有企业债务人可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理人的身份提起合同无效之诉。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三,最大限度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可谓《纪要》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不赋予国有企业债务人提起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之诉权,人民法院将难以启动对债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审查,从而导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则目的之落空。
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后分“单笔”和“打包”两种情形处理
记者: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既涉及国家利益,即国有资产的保护,又涉及私权处分,这种两面性是否会造成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后的善后工作的复杂性?其已经分配的利益关系应如何处理,才能做到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体现一定的意思自治原则?
负责人:在审判实务中,如果不良债权转让合同被认定无效,其处理问题比较复杂。《纪要》将其区分为两种情形:其一,单笔转让合同无效的处理;其二,打包转让合同无效的处理。
单笔转让合同无效的处理相对简单。单笔转让合同被认定无效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关于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原则处理。其中,受让人要求转让人赔偿损失的,根据民商审判实践长期以来遵循的无效合同处理规则,该赔偿损失数额应以受让人实际支付的价金之利息损失为限。
而打包转让合同无效的处理则要复杂得多。实践中常见情形是,整体“资产包”中仅有单笔或者数笔债权属于无效情形。对于该情形如何处理,审判实践争议颇大。我们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以整体“资产包”方式转让不良债权时,难以预见其中哪一笔债权可以完全收回;同时,“资产包”中有时仅一笔即可让受让人收回成本并盈利。因此,若欲根据现有法律规则和民法学理梳理出一套准确判定无效部分与有效部分的界限标准并使其具备可操作性,相当困难。
鉴于交易的关键要素是盈亏情况,而最了解交易内部情况以及盈亏状况的人无疑是受让人,因此,《纪要》在权衡尊重私权处分和保护国家公益的基础上,采取一种尊重现实的处理办法,即在保持人民法院公权认定合同效力的基础上,赋予受让人以合同效力的选择权,即受让人可以根据其实际或可能盈亏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是否接受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的后果。
具体而言,如果受让人选择合同全部无效,通常意味着其已经发生亏损或者将来盈利远景不佳,此种场合认定合同无效,既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精神,也与受让人的请求相契合。
如果受让人主张已履行或已清结部分有效,则意味着受让人可能通过已履行或清结部分回收了其全部成本并实现盈利或预期盈利,此种场合认定该部分有效,其他部分无效,符合合同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精神。应当注意到,在尊重受让人私权处置及其利益的同时,也要维护公权的评价地位,兼顾作为转让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权益,因此,在受让人在选择部分有效即其已盈利的情形下,必须接受放弃其他无效部分的对价,如此基本实现了私权处分与公权评价、受让人利益与转让人利益之间的平衡。
《纪要》中关于“受让人请求认定已履行或已清结部分有效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尚未履行或尚未清结部分无效,并判令受让人将尚未履行部分或尚未清结部分返还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再向受让人返还相应价金”的规定,即是此种权衡之体现。
如果已经履行部分或者已清洁部分属于《纪要》规定无效事由中(一)、(二)、(八)、(九)、(十)等依法应当认定绝对无效情形的,受让人不能主张选择该部分有效,而只能选择无此情形的其他部分有效,否则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整体“资产包”全部无效。
由于《纪要》所谓债务人系指国有企业债务人,因此《纪要》原则上不适用于债务人或担保人为非国有企业的此类纠纷。但如果整体“资产包”存在单笔或数笔不良债权的债务人为非国有企业的情形,无论符合无效事由的不良债权之债务人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因难以将其实际剥离和单独处理,故亦应按照上述规则处理。
第五篇: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盘活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促进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金融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监督管理的其他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除外)。其他中资金融企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管理公司,是指具有健全公司治理、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并有5年以上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经验,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亿元(含)以上,取得银监会核发的金融许可证的公司,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或授权的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
各省级人民政府原则上只可设立或授权一家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核准设立或授权文件同时抄送财政部和银监会。上述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只能参与本省(区、市)范围内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工作,其购入的不良资产应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处置,不得对外转让。
批量转让是指金融企业对一定规模的不良资产(10户/项以上)进行组包,定向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
——谢辉律师注:即10户以上不良资产处置(批量)的一级市场只能针对特定主体,而10户以下的处置(非批量)可以向社会投资者转让。
第四条 金融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损失补偿机制,及时提足相关风险准备。第五条 金融企业应对批量处置的不良资产及时认定责任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处理情况报同级财政部门和银监会或属地银监局。
第六条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应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竞争择优、价值最大化原则。
(一)依法合规原则。转让资产范围、程序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禁违法违规行为。
(二)公开透明原则。转让行为要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充分披露相关信息,避免暗箱操作,防范道德风险。
(三)竞争择优原则。要优先选择招标、竞价、拍卖等公开转让方式,充分竞争,避免非理性竞价。
(四)价值最大化原则。转让方式和交易结构应科学合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处置回收价值最大化。
第二章 转让范围
第七条 金融企业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范围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中形成的以下不良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
(一)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认定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贷款;
(二)已核销的账销案存资产;
(三)抵债资产;
(四)其他不良资产。
第八条 下列不良资产不得进行批量转让:
(一)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资产;
(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资产;
(三)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资产;
(四)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类贷款);
(五)在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中有限制转让条款的资产;
(六)国家法律法规限制转让的其他资产。第三章 转让程序
第九条资产组包。金融企业应确定拟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范围和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整理,对一定户数和金额的不良资产进行组包,根据资产分布和市场行情,合理确定批量转让资产的规模。第十条 卖方尽职调查。金融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卖方尽职调查工作。
(一)通过审阅不良资产档案和现场调查等方式,客观、公正地反映不良资产状况,充分披露资产风险。
(二)金融企业应按照地域、行业、金额等特点确定样本资产,并对样本资产(其中债权资产应包括抵质押物)开展现场调查,样本资产金额(债权为本金金额)应不低于每批次资产的80%。
(三)金融企业应真实记录卖方尽职调查过程,建立卖方尽职调查数据库,撰写卖方尽职调查报告。
第十一条资产估值。金融企业应在卖方尽职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估值方法,逐户预测不良资产的回收情况,合理估算资产价值,作为资产转让定价的依据。
第十二条制定转让方案。金融企业制定转让方案应对资产状况、尽职调查情况、估值的方法和结果、转让方式、邀请或公告情况、受让方的确定过程、履约保证和风险控制措施、预计处置回收和损失、费用支出等进行阐述和论证。转让方案应附卖方尽职调查报告和转让协议文本。
第十三条 方案审批。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方案须履行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
第十四条发出要约邀请。金融企业可选择招标、竞价、拍卖等公开转让方式,根据不同的转让方式向资产管理公司发出邀请函或进行公告。邀请函或公告内容应包括资产金额、交易基准日、五级分类、资产分布、转让方式、交易对象资格和条件、报价日、邀请或公告日期、有效期限、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通过公开转让方式只产生l个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时,可采取协议转让方式。
第十五条 组织买方尽职调查。金融企业应组织接受邀请并注册竞买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买方尽职调查。
(一)金融企业应在买方尽职调查前,向已注册竞买的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必要的资产权属文件、档案资料和相应电子信息数据,至少应包括不良资产重要档案复印件或扫描文件、贷款五级分类结果等。
(二)金融企业应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买方尽职调查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合理的现场尽职调查时间,对于资产金额和户数较大的资产包,应适当延长尽职调查时间。
(三)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买方尽职调查,补充完善资产信息,对资产状况、权属关系、市场前景等进行评价分析,科学估算资产价值,合理预测风险。对拟收购资产进行量本利分析,认真测算收购资产的预期收入和成本,根据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报价。
第十六条 确定受让方。金融企业根据不同的转让方式,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受让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企业应将确定受让方的原则提前告知已注册的资产管理公司。采取竞价方式转让资产,应组成评价委员会,负责转让资产的评价工作,评价委员会可邀请外部专家参加;采取招标方式应遵守国家有关招标的法律法规;采取拍卖方式应遵守国家有关拍卖的法律法规。
第十七条签订转让协议。金融企业应与受让资产管理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协议,转让协议应明确约定交易基准日、转让标的、转让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时间、收款账户、资产清单、资产交割日、资产交接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以及有关资产权利的维护、担保权利的变更、已起诉和执行项目主体资格的变更等具体事项。转让协议经双方签署后生效。
第十八条 组织实施。金融企业和受让资产管理公司根据签署的资产转让协议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发布转让公告。转让债权资产的,金融企业和受让资产管理公司要在约定时间内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公告,通知债务人和相应的担保人,公告费用由双方承担。双方约定采取其他方式通知债务人的除外。
第二十条转让协议生效后,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应在规定时间内将交易价款划至金融企业指定账户。原则上采取一次性付款方式,确需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应将付款期限和次数等条件作为确定转让对象和价格的因素,首次支付比例不低于全部价款的30%。采取分期付款的,资产权证移交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前应落实有效履约保障措施。
第二十一条 金融企业应按照资产转让协议约定,及时完成资产档案的整理、组卷和移交工作。
(一)金融企业移交的档案资料原则上应为原件(电子信息资料除外),其中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和产权关系的法律文件资料必须移交原件。
(二)金融企业将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时,对双方共有债权的档案资料,由双方协商确定档案资料原件的保管方,并在协议中进行约定,确保其他方需要使用原件时,原件保管方及时提供。
(三)金融企业应确保移交档案资料和信息披露资料(债权利息除外)的一致性,严格按照转让协议的约定向受让资产管理公司移交不良资产的档案资料。
第二十二条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的过渡期内,金融企业应继续负责转让资产的管理和维护,避免出现管理真空,丧失诉讼时效等相关法律权利。
过渡期内由于金融企业原因造成债权诉讼时效丧失所形成的损失,应由金融企业承担。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后,金融企业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或签署委托处置代理协议的方案,应征得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同意。
第二十三条 金融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资产转让成交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进行核销,并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第四章 转让管理 第二十四条金融企业应建立健全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制度,设立或确定专门的审核机构,完善授权机制,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的职责。
资产管理公司应制定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制度,设立收购业务审议决策机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第二十五条 金融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或收购的有关部门应遵循岗位分离、人员独立、职能制衡的原则。第二十六条金融企业根据本办法规定,按照公司章程和内部管理权限,履行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内部审批程序,自主批量转让不良资产。
第二十七条 金融企业应在每批次不良资产转让工作结束后(即金融企业向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完成档案移交)30个工作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和银监会或属地银监局报告转让方案及处置结果,其中中央管理的金融企业报告财政部和银监会,地方管理的金融企业报告同级财政部门和属地银监局。同一报价日发生的批量转让行为作为一个批次。
第二十八条金融企业应于每年2月20日前向同级财政部门和银监会或属地银监局报送上批量转让不良资产情况报告。省级财政部门和银监局于每年3月30日前分别将辖区内金融企业上批量转让不良资产汇总情况报财政部和银监会。
第二十九条金融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人员与债务人、担保人、受托中介机构等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或经认定对不良资产形成有直接责任的,在不良资产转让和收购工作中应予以回避。
第三十条金融企业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及时披露资产转让的有关信息,同时充分披露参与不良资产转让关联方的相关信息,提高转让工作的透明度。
上市金融企业应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所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及时充分披露不良资产成因与处置结果等信息,以强化市场约束机制。
第三十一条金融企业应做好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的内部检查和审计,认真分析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强化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第三十二条 金融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禁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一)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期间,擅自放弃与批量转让资产相关的权益;
(二)违反规定程序擅自转让不良资产;
(三)与债务人串通,转移资产,逃废债务;
(四)抽调、隐匿原始不良资产档案资料,编造、伪造档案资料或其他数据、资料;
(五)其他违法违规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金融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责任认定,视情节轻重和损失大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违反党纪、政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财政部和银监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收购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和银监会另行制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金融企业应依据本办法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并报告同级财政部门和银监会或属地银监局。
第三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或授权的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的资质认可条件,由银监会另行制定。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