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范围与条件.pdf

时间:2019-05-14 14:5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范围与条件.pdf》,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范围与条件.pdf》。

第一篇:2015年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范围与条件.pdf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2015 年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范围与条件

依据《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环发〔2006〕

210 号),制定本文件。

一、申报范围

(一)场馆类:博物馆、科技馆等具有环保特色的科普场馆。

(二)自然保护区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等具有环保特色的自然资源保护场所。

(三)企业类:从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危险废物处理 的企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环境友好型企业和园区。

(四)科研院所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

(五)培训教育类:具有环保科普教育特色的培训学校、实践 基地等事业单位。

二、申报条件

申报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单位在具备基本条件的同时,不同类

型的基地还需具备分类条件。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一)基本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独立开展环保科普活动 的单位;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2.建有环保科普展示的场馆,展示内容与技术手段在同类性质 单位居领先水平;

3.面向公众开放,具有一定规模的接待能力;

4.有专门负责开展环保科普活动的部门,配有专职或兼职环保 科普人员;

5.制定年度环保科普工作计划,有固定的环保特色科普活动;

6.有稳定的科普工作经费,保障场馆的运行和环保科普活动的 开展;

7.具备策划、创作、开发环保科普宣传品的能力;

8.建有对外宣传、展示的网站或网页,向公众传播环保理念和 普及环保知识;

9.具备组织举办重大环保科普活动的能力。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六·五”环境日、全国科普日和国际性环境纪念日期间,面向社 会举办环保科普活动。

(二)分类条件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1.场馆类

(1)展示传播的环保科学知识、科技成果内容具有鲜明的环保科 普特色;

(2)室内用于环保科普的展示面积不低于 5000m2;

(3)室内展示的环保科学知识准确,科技含量高,信息量丰富,展品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设有方便公众使用的数字化查询系统;

(4)拥有稳定的环保科普专业队伍,包括创意策划、导游讲解、— 5 —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活动组织的科普工作人员,建有科普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5)年开放天数不少于 300 天,年接待公众 10 万人次以上;

(6)定期面向周边社区、农村、基层单位举办环保科普巡展。

2.自然保护区类

(1)拥有典型的自然景观体系,已获得 4A 级以上国家旅游景区 资质;

(2)建有室内生态环保科普展馆,展示面积不低于 200m2,配有 能容纳百人以上的影视报告厅或专业性户外影视设施;

(3)室内展示内容应根据单位资源优势,紧扣环保主题,传播的 环保知识准确,科技含量高,信息量丰富,展品具有互动性和趣味 性;

(4)室内外展示内容相匹配,设有通俗易懂的环保知识解说系 统,包括完整的环保导游词、科普标识等;

(5)具备专兼职环保科普人员,每年定期对讲解员、导游进行环 保科普知识培训;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6)常年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 10 万人次以上,定期开展环保 科普宣传活动并在周边社区、农村、基层单位举办环保科普巡展。

3.企业类

(1)企业或由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命名的园区,获得省级以上 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资质,且在同行业中环保工作处于领先地位的 单位;

(2)展示传播的环保科学知识、科技成果内容符合本单位专业特 点,体现环保特色;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3)企业原则上应建有固定的室内环保展厅,展示面积不低于

200 m2,配有能容纳 50 人以上的影视报告厅;园区建有固定的室内 环保展厅,面积不低于 500 m2,配有能容纳百人以上的影视报告厅;

(4)设有参观通道、环保科普标识及环保解说词;

(5)定期接待公众参观、举办环保科普讲座等环保科普活动;

(6)企业平均每周至少开放 1 天,年接待能力 1 万人次以上;园

区年开放天数不少于 200 天,年接待能力 3 万人次以上。

4.科研院所类

(1)展示传播的科学知识、科技成果具有鲜明的环保特色;

(2)原则上应建有室内环保展厅,展示面积不低于 200 m2,配有 能容纳百人以上的影视报告厅,以及用于公众开展环保实验、互动 体验的开放实验室;

(3)对公众开放的实验室设有参观通道、环保科普标识及环保解 说词;

(4)定期接待公众参观,举办环保科普讲座等环保科普活动;平

均每周至少开放 1 天,年接待能力 5000 人次以上。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5.培训教育类

(1)教育和实践内容具有鲜明的环保特色;

(2)建有固定的环保科普展厅,面积不低于 200 ㎡,用于环保科 普教育和活动的场所面积不低于 5000 ㎡;

(3)室内外开放场所设有参观通道、环保科普标识;

(4)教学大纲设有环保科普教育版块,配备环保科普特色教材,— 7 —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传授的环保知识准确,科技含量高,信息量丰富,展教具具有互动 性和趣味性;

(5)拥有两名以上从事环保科普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建有科普教 育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6)年开放天数不少于 200 天,年接待人次 5 万以上。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第二篇: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环发〔2006〕210号

关于印发《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科学技术部 联合发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局、科委,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向公众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全国环境保护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02〕175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学技术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建设。为做好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申报与评审,现将《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2.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表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科普法》,向全社会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全国环境保护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02〕175号)精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评审工作。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是向公众普及环保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素质的单位或场所,在开展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科普活动中具有公益性和示范性。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应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履行相应的义务。

一、评审对象

1、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环境保护科普功能的场、馆、园等社会公共活动场所。

2、实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企业或单位。

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示范区”等单位。

4、从事核设施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城镇自来水生产企业或单位。

5、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环境监测站点、监控中心、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

6、其他具有环保科普功能的单位和场所。

二、申报资格

1、申报单位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环保业绩突出,并愿意向公众开放的单位。

2、注重环境保护工作,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和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工作业绩,近两年内没有受到各级环保行政部门的处罚。

3、环保科普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和日常工作任务,每年有具体的环保科普工作计划,具有科普创作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

4、具有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展示场所和公众活动场地,有一定的对公众特别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开放时间,有专门的展教设备或设施,可向公众演示或展示环境保护的科普知识。

5、有固定用于环境保护科普活动的经费。

6、有专(兼)职从事环保科普工作的人员,解说词要体现环保科普内容。

7、可向公众提供环境保护科普资料,具有与公众交流的渠道,能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解答,具有宣传、展示环保科普内容的网页(站)。

8、能为公众提供安全保障。

三、申报材料与程序

1、申报单位填写申报书(格式附后),并按照要求提供附件材料,报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直属单位、双重领导单位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经本单位初审后,可直接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申报。

2、附件材料包括:

(1)申报单位的独立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

(2)对公众提供的科普场所、设备设施实验室等,以及科普资料及制品。

(3)单位环境保护科普工作制度、规划或计划书面材料。

(4)本单位近两年的科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效果,特别是开展重大环保科普活动的有关资料。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环境保护科普基地的推荐和初审工作。初审要求如下:

(1)申报单位是否符合本要求中的有关规定。

(2)《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表》的填写是否符合填写说明的要求,需要的附件是否齐全。

(3)《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表》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

4、初审合格的有关材料装订成册,报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四、评审程序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科技部组织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评审工作。总局科技司将聘请有关人员组成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评审委员会(具体方案另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日常管理工作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负责。评审工作将每两年进行一次。

2、评审标准包括科普工作计划、科普知识展示场所、科普经费、对公众开放时间、环保科普工作业绩、宣传员、科普资料等若干方面。

3、评审专家委员会将根据申报材料和评审标准提出评审结果。

4、评审工作实行公示制度。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告,自公告之日起30天内为公示期。有异议者,应在公示受理期内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或科技部提出署名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对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并且没有异议或经处理消除异议的单位正式授予“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五、管理程序

1、获得“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每年年底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技部提交工作总结。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科技部对获得“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进行不定期抽查,同时每四年进行一次复核。抽查和复核合格将继续保留该单位“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3、如在抽查和复核中被发现达不到本要求规定标准或不能按时提交工作总结,限期进行整改。若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技部将撤消该单位“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并正式对外公布。被撤消“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在四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4、本办法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科技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

(环发〔2006〕2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局、科委,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向公众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全国环境保护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02〕175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学技术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建设。为做好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申报与评审,现将《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2.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表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科普法》,向全社会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全国环境保护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02〕175号)精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评审工作。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是向公众普及环保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素质的单位或场所,在开展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科普活动中具有公 益性和示范性。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应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履行相应的义务。

一、评审对象

1、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环境保护科普功能的场、馆、园等社会公共活动场所。

2、实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企业或单位。

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示范区”等单位。

4、从事核设施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城镇自来水生产企业或单位。

5、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环境监测站点、监控中心、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

6、其他具有环保科普功能的单位和场所。

二、申报资格

1、申报单位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环保业绩突出,并愿意向公众开放的单位。

2、注重环境保护工作,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和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工作业绩,近两年内没有受到各级环保行政部门的处罚。

3、环保科普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和日常工作任务,每年有具体的环保科普工作计划,具有科普创作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

4、具有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展示场所和公众活动场地,有一定的对公 众特别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开放时间,有专门的展教设备或设施,可向公众演示或展示环境保护的科普知识。

5、有固定用于环境保护科普活动的经费。

6、有专(兼)职从事环保科普工作的人员,解说词要体现环保科普内容。

7、可向公众提供环境保护科普资料,具有与公众交流的渠道,能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解答,具有宣传、展示环保科普内容的网页(站)。

8、能为公众提供安全保障。

三、申报材料与程序

1、申报单位填写申报书(格式附后),并按照要求提供附件材料,报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直属单位、双重领导单位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经本单位初审后,可直接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申报。

2、附件材料包括:

(1)申报单位的独立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

(2)对公众提供的科普场所、设备设施实验室等,以及科普资料及制品。

(3)单位环境保护科普工作制度、规划或计划书面材料。(4)本单位近两年的科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效果,特别是开展重大环保科普活动的有关资料。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行政 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环境保护科普基地的推荐和初审工作。初审要求如下:

(1)申报单位是否符合本要求中的有关规定。

(2)《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表》的填写是否符合填写说明的要求,需要的附件是否齐全。

(3)《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表》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

4、初审合格的有关材料装订成册,报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四、评审程序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科技部组织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评审工作。总局科技司将聘请有关人员组成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评审委员会(具体方案另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日常管理工作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负责。评审工作将每两年进行一次。

2、评审标准包括科普工作计划、科普知识展示场所、科普经费、对公众开放时间、环保科普工作业绩、宣传员、科普资料等若干方面。

3、评审专家委员会将根据申报材料和评审标准提出评审结果。

4、评审工作实行公示制度。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告,自公告之日起30天内为公示期。有异议者,应在公示受理期内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或科技部提出署名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对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并且没有异议或经处理消除异议的单位正式授予“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五、管理程序

1、获得“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每年年底向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和科技部提交工作总结。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科技部对获得“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进行不定期抽查,同时每四年进行一次复核。抽查和复核合格将继续保留该单位“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3、如在抽查和复核中被发现达不到本要求规定标准或不能按时提交工作总结,限期进行整改。若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技部将撤消该单位“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并正式对外公布。被撤消“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在四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4、本办法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科技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环发〔2006〕210号)

【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 【发布文号】环发〔2006〕210号 【发布日期】2006-12-28 【生效日期】2006-1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环发〔2006〕2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局、科委,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向公众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全国环境保护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02〕175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学技术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建设。为做好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申报与评审,现将《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2.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科学技术部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科普法》,向全社会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全国环境保护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02〕175号)精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评审工作。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是向公众普及环保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素质的单位或场所,在开展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科普活动中具有公益性和示范性。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应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履行相应的义务。

一、评审对象

1、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环境保护科普功能的场、馆、园等社会公共活动场所。

2、实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企业或单位。

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示范区”等单位。

4、从事核设施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城镇自来水生产企业或单位。

5、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环境监测站点、监控中心、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

6、其他具有环保科普功能的单位和场所。

二、申报资格

1、申报单位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环保业绩突出,并愿意向公众开放的单位。

2、注重环境保护工作,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和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工作业绩,近两年内没有受到各级环保行政部门的处罚。

3、环保科普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和日常工作任务,每年有具体的环保科普工作计划,具有科普创作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

4、具有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展示场所和公众活动场地,有一定的对公众特别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开放时间,有专门的展教设备或设施,可向公众演示或展示环境保护的科普知识。

5、有固定用于环境保护科普活动的经费。

6、有专(兼)职从事环保科普工作的人员,解说词要体现环保科普内容。

7、可向公众提供环境保护科普资料,具有与公众交流的渠道,能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解答,具有宣传、展示环保科普内容的网页(站)。

8、能为公众提供安全保障。

三、申报材料与程序

1、申报单位填写申报书(格式附后),并按照要求提供附件材料,报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直属单位、双重领导单位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经本单位初审后,可直接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申报。

2、附件材料包括:

(1)申报单位的独立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

(2)对公众提供的科普场所、设备设施实验室等,以及科普资料及制品。

(3)单位环境保护科普工作制度、规划或计划书面材料。

(4)本单位近两年的科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效果,特别是开展重大环保科普活动的有关资料。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环境保护科普基地的推荐和初审工作。初审要求如下:

(1)申报单位是否符合本要求中的有关规定。

(2)《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表》的填写是否符合填写说明的要求,需要的附件是否齐全。

(3)《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表》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

4、初审合格的有关材料装订成册,报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四、评审程序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科技部组织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评审工作。总局科技司将聘请有关人员组成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评审委员会(具体方案另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日常管理工作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负责。评审工作将每两年进行一次。

2、评审标准包括科普工作计划、科普知识展示场所、科普经费、对公众开放时间、环保科普工作业绩、宣传员、科普资料等若干方面。

3、评审专家委员会将根据申报材料和评审标准提出评审结果。

4、评审工作实行公示制度。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告,自公告之日起30天内为公示期。有异议者,应在公示受理期内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或科技部提出署名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对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并且没有异议或经处理消除异议的单位正式授予“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五、管理程序

1、获得“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每年年底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技部提交工作总结。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科技部对获得“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进行不定期抽查,同时每四年进行一次复核。抽查和复核合格将继续保留该单位“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3、如在抽查和复核中被发现达不到本要求规定标准或不能按时提交工作总结,限期进行整改。若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技部将撤消该单位“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并正式对外公布。被撤消“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的单位在四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4、本办法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科技部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申报科普教育基地材料

立足农村

适应市场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浦北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申报第二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材料

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64年,1991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1996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学校占地155亩,建筑总面积34336平方米,现有畜牧兽医、工业与民用建筑、会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汽车摩托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文秘、电子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等12个专业56个教学班,在校学历教育学生3000多人,在编教职工186人,专任教师143人,兼职教师23人。学校有植物组织培养室、解剖室、汽摩维修室等26个专业实验实习室,有校外实习基地45个,图书馆藏书11.2万册。学校基本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的办学体系。近年来,我校先后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共青团广西区委评 为全区农村学生回乡创业重点实施学校等31项省级以上荣誉。

近年来我校办学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促进城市和乡镇经济发展服务,为促进教育产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三农”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面向大农业,确立大职教的新观念,在鼓励学生回乡创业的同时,鼓励毕业生向二、三产业转移。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上,切实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服务,为农村体力型劳动力向技能型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向农村传播技术信息服务,进一步深化办学改革,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强化学校管理,注意拓宽办学育人和服务领域,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农村职教特色的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学校的办学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适应市场需求,改革和调整专业设置,增强办学活力

改革和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校办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几年来,我们注意把准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以一流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为立校之本,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和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面涵盖一、二、三产业,形成了以大农业为前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骨干长线专业与社会急需短线专业相结合,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专业设置体系。具体表现为“三个围绕”:一是围绕农村产业开发定专业;二是围绕扩大内需搞活经济拓宽专业;三是围绕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调整专业。几年来,我校不但坚持把农经类专业办活,办出特色,而且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开办了计算机应用、农村机电、汽车摩托车维修、电子检测、文秘等服务二、三产业的专业,适应了当前社会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我校加强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学校积极构建农业技术推广辐射网,以乡镇农函大辅导站为阵地,各村农函大辅导点为依托,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和毕业生的作用,向农民朋友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先后举办了养鸡、养猪、养蚕、名特优水果、经济林、名贵花卉、汽摩维修、计算机应用等短期专业技术培训班,年均培训人员55000人次,我校的办学已展示出较好的社会效益,毕业生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大部分毕业生在岗位上能很好发挥所学,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科教结合,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我校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边教边学边总结,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以理论指导实践。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2001年5月,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论文通过验收并荣获第五届学术研讨会优秀成果二等奖。目前,我校正开展“十五”国家级课题“中职班主任工作的深化研究”的研究工作。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蓬勃开展,为学校的发展增加了后劲。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几年来,我们朝着这个目标,积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主要措施是:

1、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全力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进程。学校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用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和充实,以后逐年增加投入。2001年职业教育总支出645.7万元,生均经费3385.95元,职业教育专项拨款40万元。

2、改革课程设置。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如何解决好学生就业应变能力强的通才教育与职业针对性强的专才教 育之间的矛盾,一直来是困扰职校办学的难题之一。对此,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职业研究分析,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出发,大胆探索并实践以专业基本课程为核心,以综合性课程为辅助的课程开发思路。我校这种从社会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出发,在职业分析基础上设计课程的改革实践,使学生学到了多种岗位就业本领,适应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应用型、复合型的需求。几年来,我校毕业生进入劳务市场,能灵活择业,岗位适应性较强,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就业率达到100%,同时也为今后继续接受教育打下基础。

3、强化专业技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过硬的本领。一 是聘请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材和优秀科技青年为学生传授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等三新农业技术;二是学坚持实施“三边”(边学、边干、边创收)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边学边干边创收;三是拓宽实践教学领域,走产教结合之路,让学生在生产、经营、服务中形成实践技能;四是充分利用仪器设备服务教学的功能,实行“教室、实习室合一”,让学生有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五是组织义务维修、便民服务等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熟练技能。近几年,经上级有关部门对我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考核和专业技术评定,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55%以上。

4、课内教学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学校根据 市场经济对人才多样化和多能化需求,除正常专业课教学外,每天下午第七节和双休日、节假日还举办各种兴趣小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学习,既可巩固提高本专业知识技能,又可进行第二专业培训,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可参加4—5次兴趣小组培训学到多种专业技能,通过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四)加强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创业能力 在学生就业通过自主择业、学校推荐、用人单位到校招聘三个主渠道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基础上,我校将学生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狠抓毕业生创业教育的三个环节(即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技能培训、创业过程扶持),逐步提高毕业生的自主择业、自我创业能力。一是加强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培养。主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学生的自信、自立、自主、自强的“四自”精神,有意识地诱导学生的创业需求和创业动机,激发学生的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消除学生创业心理障碍。我校每学年举办毕业生创业事迹报告会两次,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优秀企业家、专家到校举办创业专题讲座,让优秀毕业生、企业家和专家向在校学生介绍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人格,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制订创业计划,开展创业方案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业欲望,增强学生的创业的信念。

二是强化创业技能培训。一般而言,就业难,而创业更难,这就需要创业者具备更高的素质和更强的能力。我校积极创设工作模拟岗位,如会计、出纳、文员、计算机操作员、质检员、仓库保管员等,针对岗位需要,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理工实验操作能力、综合专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职业迁移扩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做到技能点、知识点,点点过关,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技能考核方法,变要求学生考为学生要求考,变一次考核为多次考核,考至学生满意为止。考核实行三公开,即考核项目公开、考核内容公开、考核达标标准公开,并做到人人过关,人人都通过上级有关部门的职业资格考试考核和专业技术等级鉴定,从而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三是实行创业过程扶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创业不仅需要素质和能力,而且还需要学会利用大量的市场经济信息作科学的分析处理,作出正确的选择。我校根据毕业生创业的实际情况,设立“毕业生创业扶持基金会”和“创业信息、技术扶持小组”,专门为毕业生创业提供项目启动资金、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对毕业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创业情况,正确评估毕业生的创业项目,及时向毕业生发放项目资金和提供信息技术,以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信息不通、技术 不精等难题,使毕业生安于工作、乐于工作。我校狠抓学生创业教育的三个环节、培养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的经验得到团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浦北一职校的做法为全共青团作出贡献,你们的创业教育经验应在全国推广”。几年来,由于我校扎扎实实地抓了学生“进口”与“出口”的工作,使学生“进口”与“出口”协调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学校招生年年超额完成任务,2000年招生797人,2001年招生608人,2002年招生738人,2003年招生1060人,生源来自本县及兴业县、灵山县、玉林市、博白县、南宁市、东兰县、北海市等。

(五)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向农村传播信息技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

1、发挥毕业生创业致富示范作用。学校积极扶持毕业生走上科技示范、技术致富之路,先树好典型,然后通过典型带动农民致富。如福旺镇大湾村委的许俊元,在我校就读种养专业,毕业后自主创业,回家承包了鱼塘和果山,现已拥有了10多亩鱼塘和100多亩果树的经营规模,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小康示范户,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钦州日报等新闻媒体曾对他的创业事迹作了详细的报道。

2、发挥在校学生的技术推广作用。学校开展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活动,成立“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农业、无公害农业建设技术服务队,生态农业和文明新村知识宣传和技术指导队,沼气池建设和技术咨询小 组,到农村传授现代农业知识或现场指导,促进农村经济建设。2000年以来,我校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共为群众义务维修家用电器8176件,修理摩托车3156辆,治疗禽畜6147只(头),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2560份,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问题6178个,推广农村科技项目107个,协同农村基层组织培训农村科技人员1200多人。

3、发挥实习联系点的技术辐射作用。学校在农村设立30多个技术辐射点,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到点进行专项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生产,并印发《农村青年致富指南》作为农民致富的信息导向。2000年以来,我校组织专业教师巡回各乡镇举办各种培训班35期。共培训群众16750人次。

4、发挥生产实习基地的技术推广示范作用。为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民增加和提高青少年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我们在每年的青少年爱科学活动月中,为青少年开展“五小”服务,并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据统计接待青少年3000多人次。同时利用基地向农民传“三新”农业技术。据统计培训农民群众达15621人次。

(六)加强领导,确保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广西《科学素质培训工程》,学校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为各专业教育处主任担任。同时还聘请了县教育局、县科协 的主要领导为素质教育的顾问。因此,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展望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已绘就,我们将以国务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进程,一是要增添更新仪器设备,以满足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需要,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带头人,三是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构建农业技术辐射网,加大农业技术推广辐射力度,把我校办成产业型示范基地,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全力做好“出口”与“进口”工作,发展“订单办学、联合办学”,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将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我校办成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新型农民的摇篮、科技推广示范的基地,为加快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作出应有的贡献。

浦北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二00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下载2015年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范围与条件.pdf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范围与条件.pdf.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