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

时间:2019-05-14 14:3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

第一篇: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

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目前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知识老化,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二是年龄老化,教师队伍后继乏人。这已严重影响了山区的教育质量。因此,必须狠抓师资培训,坚持多种培训途径,采取多种培训措施,制定多种激励政策,从根本上改变边远贫困山区的师资队伍。

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本来就差,在不解决如何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条件的前提下,在不解决师资力量的情况下,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比率有多大?人往高处走,就算是真的培养出一个“住老的山坡不嫌陡”的合格教育工作者,但至少此人也会到条件较好的大城市求学几年,几年后,如果再回到这个贫穷的地方,是否他(她)还会真的不嫌山坡陡吗?

所以,我认为,要从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改善生活和教育设施,整合学校资源,把那些仅有几名学生的学校合并起来,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积级创造具有住校条件的贫困山区学校,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贴补力度。营造一个能真正留住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也许才能从更本上解决贫困山区缺乏教师的问题。

市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为山区教师出台多方面的优惠奖励政策,落实山区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使之安心山区教育事业。

此外加大对山区学校的经费投入,强化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尽可能地改善山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教师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个轻松、舒心的工作环境。

同时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对在山区任教时间长、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在评优、晋级、调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对达到一定任教年限的教师要适当轮换到条件好的地方工作,用政策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使山区教师有奔头。

加大支教力度。建立起市、县城镇学校教师到山区村校任教的长效机制,从教学环境好的学校抽调没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教学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青年教师到山区学校轮流任教1—2年,既能交流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又能让支教山荒水瘦路弯弯,流土流水不留人’,的确很难吸引好老师,这也是目前山区小学难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级教育部门一方面抓紧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使山区教师的培训制度化,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和光盘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师体验山区艰苦的生活,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

教育工作。要制定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10年计划,完善培训制度,健全培训体系。要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为重点,不断改革培训模式,调整和充实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加大信息技术、外语、艺术类和综合类课程师资的培训力度,应用优秀的教学软件,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师培训中,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方式,就地就近进行,以节省开支。

深入实施“园丁工程”,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提高骨干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重点抓好国家级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绩突出、结构合理而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

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要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精简非教学人员,妥善安置超编人员,优化教师队伍。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依据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科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积极学合理地制定实施办法。各市、县编制和教育部门要分解核定到具体学校。要通过核定编制工作,重点解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分布不均衡,学校岗位设置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空编地区要优先安排师范院校毕业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不得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积极引导城镇学校超编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

第二篇:数字化建设在边远贫困山区县级医院的应用

数字化建设在边远贫困山区县级医院的应用

泸州市叙永县人民医院 王晓农 吴 伟(叙永 646400)

摘要 我县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的边远山区,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我院在国贫县的背景下,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建设医院信息化系统,医院的数字化建设艰难地走过了9年历程。目前,我院的信息系统工作站已超过200台,全院所有的科室已经实现了微机化,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在我院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着作用;电子显示屏适时公示医疗收费、药品价格;电子触摸屏随时提供病员查询;电子监控系统为警医工作站及保卫人员加强医院安全保卫工作提供了科技防范措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远程教学和远程会诊系统,不仅使我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还使贫困山区的病人不离本县就能享受到华西医院知名专家的诊治。通过数字化建设,医院管理更趋规范,数字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建设的起步

1998年底,我院启用了成都道源软件公司开发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使我院的医疗收费、药品、办公等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结束了我院沿袭几十年的对上述工作进行手工管理的历史,使我院的信息化建设迈出了第一步。信息系统的全面升级

随着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不适应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医院的核心业务也就是医疗和护理这一部分,我们还在沿袭以前的手工操作。我们的医护人员还在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手工从事繁锁而重复性很强的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和其他操作。2003年底,我院领导再次决定:升级我院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经考察最终选定了四川银星软件公司的“医星”医疗信息系统。

2.1 升级系统后安装的软件

从2004年4月开始,我院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在全院范围内完成了整个信息系统的安装调试工程。我院成功地安装运行了门诊收费、住院收费、药房、药库、财务、设备、物资、病案、医生站、护 士站、门诊电子处方、院长查询、手术麻醉管理、医技科室记帐、医技科室报告、合理用药、导医等系统,软件内容几乎包括了当时银星公司开发的所有系统软件。

2.2 新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

院为这次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投入了一百多万元的资金,采用主干线为光纤的1000/100M网络,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购买了一百三十多台工作站新机,同时把我院的两个分院(一个与本部相距3公里,一个相距2公里)成功地通过光纤联接完成了实时动态联网,两个分院的所有数据可以实时传送到院本部服务器上。

2.3 医生站和护士站给我院的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深刻变化 医生站和护士站涉及到门诊电子处方、住院电子病历、电子医嘱和各种护理记录,是医疗信息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这两个系统的启用使我院所有11个临床科室完全实现了医护文书和各种操作的电子化。

2.3.1 门诊电子处方的应用 门诊病人看病后,医生开电子处方,病人马上就可以看到该处方的价格,不必再到药房划价,直接去收费室交费,然后去药房取药,减少了病人去药房划价的中间环节,同时医嘱的电子化,也避免了医生书写潦草不易辨认的现象,提高了标准性和规范性。

2.3.2 住院医生工作站应用 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和电子医嘱为医生护士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科室常见病种的特点自制病例词条,甚至还可以制作典型病历模板,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只需用鼠标双击词条目录,所有内容就能立即加入到病历中,同时又支持对所写内容进行修改,极大地提高了病历书写效率,将医生从繁重的医疗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

2.3.3 护士站的使用情况 医生下达电子医嘱并保存后,系统会自动传送到相应的护士站上,护士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确认医嘱,不必再进行以往的手工转抄工作,避免了转抄的差错;护士可以直接将医嘱向药房申请药品,尤其高效的是护士可以对全科的所有病人或选其中的一部分病人进行药品的集体申请,系统会自动将所有病人的药品汇总成一张大处方并产生一个申请号,这个申请号会自动传到药房,药房可以根据这个申请号对该科室统一发药,完全不必再像从前发一个 科的药要将所有单个病人的处方汇总。药品发到科室以后护士又可以从电脑上看出统一的大处方分配给每个单病人的用药情况。以前护士制作三测表要用几种颜色的笔来手工画各种线条,而使用电子三测表后护士只需输入所测数值,系统会自动生成彩色的三测表图表。

2.4 电子病历质量监控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我院安装的电子病历质量监控管理系统可对住院医生的运行病历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医生的病历未及时完成,系统马上弹出提示框并告知医生,有效地保证了运行病历的及时完成。院领导及职能部门随时可以抽查全院各科室运行病历质量情况,清楚地知道医生的病历完成情况,对病历内容进行逻辑监控,动态审查病历书写质量,把质量问题控制在发生之前,有利于院领导及职能部门的监管。

2.5 检验科实验室检验信息管理(LIS)和医疗系统的联网运行 2005年11月,我院检验科实现了实验室检验信息管理(LIS)和医疗系统的联网运行,检验申请与结果的无纸化传递,加快了结果的回报速度,也使得每个医生都可以在电脑上查阅病人的检验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2.6 成功开通医保系统

2006年8月,我院在银星公司配合下,成功地完成了与泸州市医保中心的复杂接口,成为我县第一家门诊、住院医保患者可以直接在医保网上自动结算的医院。医保系统的成功开通,实实在在地为广大患者做了一件大好事,结束了以往病人看病必须自己先垫付全部医疗费用再到医保中心去手工报账的历史。无论门诊、住院医保病人在结算时只需支付自付部分,缓减了以往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和报账繁琐的现象,得到了广大医保患者的交口称赞。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3.1高效率在突发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院医疗信息系统带来的高效率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得到了验证。就在我院的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刚刚建成使用后仅仅一个月,我县发生了一起餐馆大规模集体中毒事件,当天晚上100多名中毒患者被送入我院治疗,分散到我院的所有临床科室,按照以往的手工操作,这100多名患者尽管症状表现是一样的,但医生也必须重复地手写100 多份病历。但由于我院建成了医疗信息系统,仅仅在第二天,这100多个病人的病历就全部完成,充分体现了医疗信息系统的高效率,受到了县级领导的表扬和鼓励。

3.2 为院领导决策及时提供信息

应用计算机系统以后,院领导只须坐在办公室内,随时启动“院长查询”系统,则医院各个软件系统的所有报表内容都可以查询到,各种资料数据尽收眼底。如每个临床科室有多少门诊、住院病员,欠费者有多少,医院每天、每月以及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收入、支出统计,药品的库存量及金额,物资、设备配置使用情况,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统计等,还可查询任何医生的病历、医嘱以及护士的各种护理记录及完成情况。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给医院的决策层提供了准确无误的信息及各种分析结果,有利于院领导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准确和有效的各种决策。便捷的电子显示、查询、监控系统提升了医院档次与形象 电子显示屏适时公示医疗收费、医用耗材、药品价格、院务公开信息;电子触摸屏随时提供病员查询医疗费用信息;电子监控系统为警医工作站及保卫人员加强医院安全保卫工作提供了科技防范措施。开通了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远程教学和远程会诊系统 2004年12月,我院又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开通了与华西医院的远程教学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每周的二、四两天,我院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都集中到教学室,通过视频系统收看华西医院专家、教授的学术讲座,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院还成功地进行了几十例疑难病例的远程会诊,使贫困山区病人不离本县就能享受到华西医院知名专家的类似于面对面的会诊,既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又降低了病人的就诊费用,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我院通过数字化建设,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医院管理更趋规范,数字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即将开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接口工作,并计划建立电子阅览室,在不久的将来建设医学图像管理系统(PACS)等。我院将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为边远贫困山区人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服务。

第三篇: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

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 作者: 来源:铜仁网 添加日期:12年03月15日

以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为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去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发展繁荣中国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优越政策,创造了优越条件。

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繁荣的进程,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统筹共进,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破除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瓶颈”。为此,对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深入调查,从中查找出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抢抓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介于此,笔者深入有一定代表性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及该乡石门村、罗袍村进行了调研。冷水溪乡位于梵净山东麓,距松桃县城56公里,是省定二类贫困乡,全乡辖14个村(居)委会269个村民组,总人口24978人,其中少数民族445人,非农业人口645人,有中学2所,小学15所,卫生院1所。总面积1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1公顷。

所调研的石门村共23个组663户2882人,有耕地2126.3亩,其中田998亩,土1128.3亩;罗袍村共27个组749户3351人,有耕地面积亩,其中田1346亩,土985亩。

一、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从调研来看,边远落后山区农村文化发展较快,具体体现在“五个明显”上。

1、各级领导明显重视。乡村两级都把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形成了“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细化落实”的格局。

2、群众文化活动自觉性明显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强,实现“从田间种粮、土里种菜向自娱自乐”的生活转型,罗袍村140多名群众自发组建了3支花灯队、1支龙灯队,18名妇女组成了老年文艺协会。

3、农村文化活动明显改观。农村文化活动已经由以往单纯娱乐向娱乐与文化法律相融合转化,文化活动有所创新,文化活动质量明显改观。除了传统的春节金钱杆、腰鼓、花灯、龙灯、“七一”红歌赛、国庆期间“冷水联谊杯”等大型活动外,罗袍村、石门村都开展“文化进户”活动,结合“六进村”大力宣传国发2号文件精神、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等知识。

4、学文化学知识的条件明显改善。石门村、罗袍村都建起了各种书籍达到1万余册的农家书屋,都有了远程教育集中播放室,村民学文化学知识的条件大大改善。

5、文化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石门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投入23万元,正在积极实施滕久荣烈士爱国教育基地道路硬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贫困山区农村文化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五不够一欠缺”问题。

一是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乡镇领导虽然把文化建设纳入了议事日程,但总认为文化是“软”实力,作用发挥得不明显,因而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制定考核、奖惩的具体措施,没有细化责任,没有真正地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实行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导致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文化建设成了喊在嘴上的“空口号”,难以落在实处。

二是文化发展不够平衡。石门村的文化活动开展得不太正常,没有建立一支拉得出来的文艺队伍,而罗袍村的文化活动却丰富多彩。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从调查情况看,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有限投入主要集中于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且大多数是一次性基建投入,导致文化设施几乎没有保证正常运行的经费,明显存在着“重投轻管”的现象。

四是文化资源挖掘不够。该乡有独特的地形地貌、迷人的自然风光,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境内九佛洞、仙人桥、大鱼泉水库与梵净山佛教圣地融为一体,滕久荣烈士爱国教育基地又是松桃红色政权最早诞生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五是农村文化传承不够。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影响,广大群众重视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的现象表现得较为突出,加上农村民间艺人逐步衰老,导致农村原有的许多优秀文化失传。

六是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欠缺。在调研中的石门村和罗袍村,都没有最基本的群众炼身、体育等文化活动场地;数字电视、网络没有实现全覆盖,没有具备满足群众学习所需的基本阵地。

三、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破解四大难题”上发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切实有效推动农村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一)加强领导,强化指导,破解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难题。一是高度重视,合力攻坚。党委、政府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的高度,把文化强县、文化强乡、文化强村作为发展目标,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认真落实基层文化建设“四纳入”的要求,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及各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文化阵地建设有一个较大的、较快的发展。经常研究和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分类指导,典型引带。由于农村经济状况、文化基础、生活习俗不同,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一样,为此,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分层指导,分类实施,实现农村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此带动一个乡镇文化的活跃。

(二)完善机制,创新管理,破解文化活动不丰富难题。一是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在领导机制上,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现文化建设“抓领导、领导抓”的新格局;在考核机制上,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在激励

机制上,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在文化建设上有突出贡献的实行重奖;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倡导文化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搭建平台,激发活力。积极搭建推动农村文化活动新平台,建立集广播、音响、网络等于一体的传媒配套设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阵地,使之成为农民学文化、受教育的一所大学校,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倡导文明新风的阵地,更多地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坚持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推进花灯、龙灯、民族歌舞等传统文化与庭院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的有机结合,全面实现党的政策、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优良道德、法制教育、卫生习惯“六进村”。

(三)广辟门路,多头筹资,破解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难题。一是积极探索把全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一个村一个村地逐步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二是采取“县级拨一点、乡镇筹一点、群众交一点、企业赞一点、社会捐一点”的“五点”筹资办法。三是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引入“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等多种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引导民间力量服务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四是大力扶持民间文化市场主体,形成国家主导下的农村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型服务体系,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四)深入普查,强势宣传,破解农村文化建设资源挖掘不力难题。一是成立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挖掘文化资源的相关事项,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同时抽调力量组建多个工作组,深入当地村民家中,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查。二是认真做好发掘整理文化资源的宣传发动。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印发资料等形式,强势宣传开展农村文化建设资源发掘整理的重大意义,引导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民间文化资源的工作上来,营造良好的发掘、保护氛围。三是做好民间艺人的保护工作。充分调动绝技大师及本土专家学者的积极性,鼓励专家学者开展绝技文化研究,奖励抢救和保护有功人员。

第四篇:边远山区农村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信息现状调查

边远山区农村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信息现状调查报告田宗年黄丽霖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可见信息化在将来的教育学教学发展中必将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老少边山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却处于观望状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容乐观。作为边远的山区中学一线教师,如何开展好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引发我们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边远地区信息技术能力调查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传统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教育信息化在经费投入、规模、软硬件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一、老少边山边地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配置比较落后。下面是对我县三所较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调查得到的数据。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25日

从这个表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在边远山区,交通不变,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只有文本、图片、录音、录象等,其中有一部分还很陈旧,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虽说在信息时代数据资源丰富、传播快捷、使用方便,可以通过购买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学校领导对资源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学校经费紧张,对资源建设投资严重不足。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教师在开发水平和精力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各个学校只狠抓升学率,竞争激烈,已有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共享。由于学校的资源封闭,在资源建设上会出现重复使用,造

成资源浪费,无法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尽管普九带来了很多的资源,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初中师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就下面我校教师关于教师信息化问卷情况便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以上信息统计告诉我们,老少边山农村初中教师信息化水平尚需加强提高。当提到信息技术,很多教师都会简单的认为就是一个多媒体教室加几台计算机就是一节信息技术课。在调查过程中问到“你们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程度怎么样?”得到的回答无非是有几台计算机、几个多媒体教室或几个计算机教师,也就是上表中的几个数据。从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学校对信息技术重视不够,只是报着应付态度。

三、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缺乏

表中三所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全为计算机教师,也就是他们所毕业的专业均为计算机,而非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而且他们中有的还是专科毕业。可能他们的计算机学的比教育技术专业好,但信息技术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仅仅是怎么样去使用计算机。他们做出来的课件可能比较好看、花哨,但是他们缺乏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所以做出的课件并不一定适用。由这三所学校可以想象到全县其他地区的师资情况。有的计算机教室还是临时兼任的,如同乐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是物理老师兼任。

四、学生所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机会太少。

由于受到地理、家庭、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山区学生受到的“信息技术”启蒙教育很少,而且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有的高中毕业生也仅仅会开机关机、打打字,软件基本不会用。也有家庭经济较好,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能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低下和不齐给教师在教学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各个班级、各个学生的不同使得很难形成统一的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学生的情况对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有很大的影响。

(六)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

由于缺乏设备、资源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师们几乎都是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原始方法教学。学生知识面狭窄,视野浅短,学习兴趣不高,因此,长期以来教学质量低下,停滞不前。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长期以来,一直是围绕在我们心中的难点问题。

在山区农村,还有很多农民父母不认识字。学生要想获得知识只有在学校通过教师和书本去获取。他们始终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了。老师再厉害终究是个人,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给他们充分正确的指导。抹杀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使得他们只知道接受知识,不知道自己去选择、去自主创新。

如何尽快的提高山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将是我们着力研究的问题所在。

2011年12月25日

第五篇:贫困山区素质教育初探

贫困山区素质教育初探

作者:王发滨

内容提要:本文立于我国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大背景,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前提基础,结合作者自己身处贫困山区工作数年的实际及经验,在当前全国轰轰烈烈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贫困山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建设,甄别现行教材,构建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对贫困山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作出些初步探讨。论文的基本结构是:

一、改革传统旧教育观,构建素质教育观;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甄别现行教材;

四、努力营造能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贫困山区,素质教育,途径

继8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素质教育”概念之后,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迄今为止,基础教育以素质教育①为核心的理念已得到社会、学校和众多家长的认可,并付诸了探索、研究、实践,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从总体而言,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一些贫困山区,受条件的限制,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素质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鉴于此,本文拟就贫困山区素质教育如何发展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改革传统旧教育观,构建素质教育观

众所周知,受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贫困山区显得尤其明显。为此,势必改革旧的教育观,构建素质教育新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教育观:在广大的农村贫困山区,虽然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由来已久。然而,受交通、通信、地理环境的局限,素质教育的步伐仍很缓慢,一些新的教育观念仍是一片空白。在许多农村山区学校,素质教育仅仅是口号,铺天盖地的是习题,接踵而至的是形形色色的考试,学生和教师都一门心思紧密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而努力,统考成绩成了学生和教师追求的一切最终目标。这就要求贫困山区教育内部首先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办学思想和学校开展的一切工作、活动要紧密围绕素质教育要义,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教育观。

2、树立“开放”和“全局”的领导意识:在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受限制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首要的一个因素是部分领导干部的教育观念滞后。从客观实际出发,担当贫困山区教育领导的人员或主管教育教学事业的领导,绝大多数是从非教育专业的院校毕业和军队转业等渠道走上领导岗位的。这就决定了其在管理上缺乏专业性,教育观念上带有片面性与盲目性,加上在工作中抓经济、抓建设与教育机械割离,看不到教育对经济建设的长效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往往成了一句汇报工作、开经验交流会的空话、套话,流于形势,落不到实际工作中去。基于此,贫困山区要实施好素质教育,首先应结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规范行业领导的同时,县级部门高度重视,选拔德才皆备、懂教育、识教育的人担任主管部门领导和分管部门领导,其次,教育内部应主动出击,用素质教育新的理念去影响、陶冶、感化政府主管领导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树立开放、全局的领导意识。

3、努力克服盲目、片面的投入观: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支持力度的加大,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得到大力支持。然而,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面子工程,走入了摆门面、讲成绩、盲目片面投入的恶性循环之中。就如笔者所在的贫困山区而言,仅有100多名学生的学校盖起了七八十万的教学楼。而走入学校,像样点的桌、凳、图书全无,更不用说在育人环境、师资培训、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等一些软件环境上进行投入。毋庸置疑,努力克服盲目、片面地投入,多在培养学生智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投入,对贫困山区的素质教育尤其至关重要。

4、走出校际自我封固界限:受当前教育评价制度的影响,再加有些学校本身受不良竞争观的影响及作用,贫困山区教育内部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学校与社会、家长间沟通不多,交流甚少,校际间有暗中各行其是,固步自封之感。因而,在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务必切实打破自我封固界限。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努力将学校内部一切活动推向社会,展示给社会,努力争取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予,形成合力,在弘扬教育社区文化的理念指引下,举办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召开家长座谈会,并且通过出版报、换班牌等形式。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同时了解学校,让社会了解学校,努力营造出学校

重视、社会支持、家长理解的良好教育氛围。其次,在学校内部,教师应打破班级界限,将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大家自己的学生,没有你班我班之分。这样,教师在积极采用新教法的同时,可以扬长避短,各施己长。如:甲教师语言水平、普通话水平强,则可将同级中朗读、表达弱的学生在活动课、辅导课等时间里让甲教师辅导,而乙教师书法强时,也可将书写差的学生调配给乙教师辅导。如此,学生能博取众长、吸纳百家,而教师就能事半功倍,扬长避短、师源共享。最后,贫困山区学校应采取走出去,迎进来的方式,打破校际间界限,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走出校门到外面取经,在办学方式、管理模式、教学方法上互相交流学习、互惠互利、不拘一格降人才,营造贫困山区开放的教育氛围。

5、树立正确、健康的成长观:就笔者所处的偏远贫困的农村山区而言,家长送子女读书学习的动机单纯得令人不可思议。看到别人家孩子成才,心动者较多;但是觉得把孩子放在学校里,自己可以放心干活,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教师的事的占80%;想让子女能自由发展,学到一技之长的占10%。而教师则是把学生成绩看成是有关自己面子、晋级晋职的占多数,认为自己身担祖国培养素质人才重任的仅占少数。从以上这组令人心悸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的是:通过多渠道宣传、培训、构建学生家长及教师正确、健康的成才观。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条件,贫困山区尤为迫切重要。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1、努力抓好教师编制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山区学校,教师编制极其紧张,就笔者所处的地区,教师配备按1:1.25的班师比来配备,每位教师每周授课23至24节左右,每天再加上晨辅导、晚辅导等大量的工作,教师只能每天走马灯似的来回于上课与下课之间,就连常规的教研活动也只能流于形式,根本谈不上去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了。因此,努力解决教师编制问题,是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

2、积极搞好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就笔者所在学校看,教师初中学历占24%,高中学历占12%,中师学历占60%,专科学历仅占4%。

教师学历与师资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努力参加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培训,利用函授、自考等方式多渠道提高学历层次,努力创建一支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①注重培训内容:培训工作应结合贫困山区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山区的需求出发,渗透山区实际特点;②选好培训者:改变传统的那种专家、学者型一统天下,包讲到底,始终贯输理论知识的填鸭式培训,认真选出那些在农村贫困山区一线工作,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与受培训者进行互动培训,让受培训者获取一些直接工作经验,培训者与受培训者互动共鸣,直接指导教学工作。

3、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执教水平:①教师承担着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务必提高从业执教水平,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钻研业务、钻研教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教育终身化的理念指引下,着眼于学生全人、全程、全面发展;②注重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教育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载体,而就贫困山区而言,受条件的限制,教育资源贫乏,教育设施落后,贫困山区教育工作者唯能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用创新的思维与方法陶冶受教育者,塑造受教育者全面的素质。

三、甄别现行教材,用活、用好现行教材

现行教材无疑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主要载体,但因其具备范围的广阔性及知识的普遍性,而忽视了地域差异性。从此角度出发,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灵活用好现行教材,因地制宜,用活现行教材。

1、依据贫困地区地域环境特点,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如现行教材中低年级在贯彻安全知识时,在游泳时要处理深水区、浅水区的关系,但就广大的山区而言,有的只是河流,沟渠以及高低不平的小池塘等;若依纲据本地灌输,则会出现一些误区。又如在渗透德育礼貌知识时,要培养学生懂礼貌、守交通,但广大的山区路少人稀,更不用说车辆穿行了,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地域环境特点,调整充实教材,根据实情,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如:根据山区地域特点,鉴别安全与不安全的活动,哪些是安全活动区,那些是非安全活动区等灌输安全知识。又如,利用贫困山区多山、多树、多药材的特点,因地制宜渗透些安全

防范及利用药材的知识,既宣传了安全知识,同时又灌输了些药用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祖国山河壮美,资源丰富等知识,也升华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2、依据贫困山区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充实调整教材:恩格斯②指出:“人的智慧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而发展的”。让学生亲自去探索、去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比在课堂上空洞的说教强十倍百倍。贫困山区的学生较之城市而言,视野不够宽阔,信息不够灵通。然而,靠山吃山,学生本身就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因此教师可以用好周围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如在美术课中根据贫困山区特点增进乡土题材,如卵石画、树叶树皮画、根雕、泥塑、采集标本、收集漂亮奇特树叶等。总之,教师要利用现有环境,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造条件,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双手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对现行教材进行有效充实。

3、从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需要出发,调整和充实教材内容:贫困山区的教师应依据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一切发展核心,整合教材内容。如《修理水龙头》一课,贫困山区学生不接触实际,生活中无实例,教师可以将教材整合,结合学生生活环境,换之以《修伞》,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实际,又能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四、努力营造能促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尽管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在农村广大地区,评价学校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仍在以最终的统考成绩为主,尤其是贫困山区更为严重。那么,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更应努力营造能促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1、评价思想的转变: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转变评价观念。归根结底,也就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成才,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评价一所学校教学效益的高低,应该有一种全新的标准与观念。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素质教育为大背景,站在一切为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高度,暂时撇开眼前利益、效应;着眼于学生全人、全程、全面发展,正确处理统考科目与非统考科目,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间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整体上建

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2、评价内容的完善:以全面的素质教育评价内容看,应包括学生素质发展的各个方面,也就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及社会道德素质等各个方面。就贫困山区而言,因学生来源散、居住面广,因此,从评价内容上应适当偏重社会道德素质,将学生在家、路途等各种表现充实到社会道德素质里面去。

3、评价方法的完善。评价方法应从注重结果的静态评价转向注重过程的动态评价。从考试方法上,在书面考的基础上重视操作考、行为表现考、口试等。就考试内容上看,从传统的文化知识考查转向多向的基础知识考、能力考、行为规范考等。从评分方法上应多样,分数、等级、评语几者相结合,正确结合素质教育发展评价手册的应用,有效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有效将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构建一种适合贫困山区素质教育的全面、动态、多样的评价体系。

注释:

①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恩格斯:(1820-1895)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的巴门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参考文献:

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导全书张力主编

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编著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④《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周卫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下载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贫困山区课题

    《贫困山区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策略的实践研究》实 验 方 案巴中市南江县中小学教研室一、课题产生的背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贫困山区慰问信

    贫困山区慰问信(精选多篇) 到贫困山区去 今天一早,我们就带着大家捐的书去鲁山县杨家庄了。 汽车开了五个多小时,到了一个全是鹅卵石的大河滩,前面没有路了,我们只好下来走了。......

    贫困山区慰问信

    贫困山区慰问信范文3篇 为贫困山区的人民送上亲切的慰问,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贫困山区的慰问信范文,仅供参考。贫困山区慰问信范文一: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叫朱子旭......

    边远乡镇如何招商引资

    边远乡镇如何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对促进一个地方经济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招商引资需要优越的自然、交通、能源、劳力、技术等条件。就目前玉林的大部分乡镇而言,80%的乡镇招商引资......

    教师队伍管理

    弋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教师队伍 人事管理的暂行规定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教育事业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实施中小学教师的......

    教师队伍稳定情况

    教师队伍稳定的措施 我校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师为先,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努力打造一支安教、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 (1)创设优越条件,稳定教师队伍 学校十分关心教师成......

    教师队伍分析

    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分析一、教师队伍现状 我校现有专兼职专任教师总数169人,在编专任教师155人,其中:①文化基础课教师57人,专业课教师96人(双师型教师68人);②......

    稳定教师队伍[推荐]

    稳定教师队伍,我们该怎么做 年前和暑期是招聘高峰到来的时候,也是教师流动非常大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校长们非常纠结的时候,经常和一些新老朋友交流时候,他们都有同样的感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