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山区慰问信
贫困山区慰问信(精选多篇)
到贫困山区去
今天一早,我们就带着大家捐的书去鲁山县杨家庄了。
汽车开了五个多小时,到了一个全是鹅卵石的大河滩,前面没有路了,我们只好下来走了。山路很窄,还有很多坑,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我们顶着太阳扛着大包,走了两个小时才来到一个只有一百多个学生的学校。
学校很小,只有五个班,教室里的桌子很破旧,桌面缺了一块一块的,实在不平的就贴上香烟的包装盒,桌斗掉了就拉上几根铁丝,橙子是长条形的,橙腿晃荡着好象要倒了似的。
我们进教室时,全体同学都起立高
喊老师好!我把带来的书一本一本地发给他们,告诉他们:这是我们文化路一小二八班同学送给你们的书。他们捧着书很小心地翻看着,高兴极了。能给他们带来欢乐,我也很高兴。
发完书,我还给一年级的小同学讲了好几个故事,《刻舟求剑》、《鲁班学艺》等,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不停地鼓掌呢。后来,我又教他们唱了一首歌----《海》,我唱一句,他们学一句,歌声又大又响。教了几遍,我们就一起唱,唱啊唱啊,我们真高兴。下课了,小同学们一起喊:老师再见!我也成老师了。
这两天,我交了好多小朋友。我们走的时候,他们都哭了。
我觉得那里的孩子很穷,但他们学习很努力,我要象他们一样好好学习。
贫困山区孩子的故事
小武今年上4年级,年年在班上成绩都是第一名,他住家离学校有30多里路,在这无人陪伴的五年里,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 小武从没迟到并缺习过,家里
住的房子遇到吹大风房顶就会被风掀起,遇到下大雨, 小武家里就成了音乐交响曲了,把所有的锅盆拿来接漏雨,在这几年来, 小武从没喝过开水,都是用凉水解渴,要是邻居们有什么红白事把小武叫去,那就是小武加餐的日子,时间长了,邻居们也不是那么愿意帮他了, 小武只能每天吃白米饭,盐味都沾不上,大家知道吗,孩子都一年多没吃过肉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只要能吃上一个肉包子他就很满足了,看见这些我真的很心酸,一个小小年纪的贫困孩子,他顽强的生存能力我真的很为之感动.禄劝乌东德镇是一个苗族自治县
给贫困山区的一封信
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分享着这个世界。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贫穷,也没有真正的富。请相信我,只要努力地学习,以后才能富有。如果你们想认识我就,就请接着往下看。
我叫田晨曦,住在安徽省蚌埠市的一个11岁的小女孩。我在蚌山小学上学。我在学校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希望可以和你交朋友。
说到学校,我就要很自豪地告诉你们:学校里组织过少年警校,可惜我没被选上,因为名额实在有有线,我又报名地太晚,所以没被选上。我听外人说这个活动只有我们学校举行过呢!
我的爷爷是这个学校的数学老师,现在退休了。每天都在我有空闲时,就给我做几张试卷。
如果你们可以到这里,我会当你们的导游,给你们介绍有很多名声的地方,还可以带你们到那里玩。再和你们玩上大半天,让你们找到梦寐以求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不一定会遇到很多次,这是属于小朋友之间天真无邪的快乐。只要你们记住: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贫穷。让我们一起携手度过难关吧!请你加足马力,闯出你们人生的这片雨季,因为等待你的将是一片晴朗的天空。虽然你
们的人生落后了,但一颗好胜的心还未落后!
我希望你们以后可以给我打电话给我,与我聊聊天、谈谈心,我是非常乐意的。我希望这封信可以化作一种小小的动力,在你们灰心丧气时,可以帮你们一把。
祝你们身体健康、学习更上一层楼。
蚌山小学六年级:田晨曦
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和什中心小学五班的一名学生,叫王驰。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们瘦弱的身影,还看到了你们无助的眼神。你们大都家境非常困难,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可你们却非常想上学,渴望学到一些知识。
可看看你们的学校吧!一间间破旧的房子,一张张用泥土堆起来的桌子,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一的破板凳,没有电灯,没有书本,甚至没有粉
笔!有的同学的笔用得只剩手指头那么长了,还舍不得扔掉;有的同学的书包是妈妈用一些旧布头缝成的;有的同学??你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学习!你们的学习精神真令我们敬佩。
再看看我们吧。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漂亮的书本,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书包??数不胜数。我们中许多同学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里人整天都围着我们转,可我们还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学习,整天想着玩。
通过我们的“手拉手”的活动,让我们都能真正能感受到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人有困难,大家都应该去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援助,让有困难的学生不再感到孤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也许我们捐助的东西微不足道。但无论什么,在爱的天平上,他们永远都是等值的。我相信,当你们收到我们的小礼物时,一定体会到了温暖!
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长大以后更好地建设祖国,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希望与你们手拉手,共同进步!
祝
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一个关心你们的同学:王驰
2014年3月12日
贫困山区“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大大迟滞其进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贫困县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因此,只有把“三农“问题解决好,才会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
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
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
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对策思考
■/文思南县委书记晏世忠
“三农”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必须着眼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和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贫困地区更是如此。
一、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特点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低
贫困地区多数位于我国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直接导致城镇经济的辐射力差,难以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致使农村经济社会贫穷落后的面貌难以在短期内有巨大的改变。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差
由于各种原因,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014年,贵州省48个贫困县中文盲半文盲率为24.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43.2%,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28.8%,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则为3.7%。由于农民的受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致使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自我发展的能
力相当差。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山区或高海拔地区、高山丘陵地带,这此地方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基础设施普遍十分薄弱。一是交通设施薄弱,导致需要的东西不能运进来,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运出去,影响市场的健全发育,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三是教育设施薄弱,难以满足农村孩子的上学需要。很多学校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因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十分落后。在贫困地区,与农业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少之又少,农民的职业技术很难提高,许多农民完全是靠世代相传的种田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四是贫困地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十分薄弱,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妨碍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影响了他们与外面世
界的交往,因而也使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长期得不到改变。
二、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有一个总体思路。发展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关键;共同富裕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方向;加快城市化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市场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运作方式。
三、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对策
加快制度改革和创新,推进农民市民化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隔绝的现状,原因是由于建国以来我们的诸多制度导致的。要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首先从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入手。
1、改革户籍制度,消除自由迁徙的障碍
目前的户籍制度,把我国的人民划分为农民和城市市民。这两大身份的人在劳动就业、工资待遇、教育机会、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天壤之别。农民,由于是农业人口,不仅没有享受到社会的各种福利保障,相反一直承担着国家的税赋。而城市居民,一出生就享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福利。
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一些致使城乡二元隔绝的制度已经被打破,个别地区的户籍制度已在开始改革,但总的来说,以户籍制度为典型的城乡二元隔绝的经济社会结构并没有彻底消除。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就是要给农民松绑,打破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一是要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不分城乡的以居住地进行登记的制度和身份证管理制度;二是取消对农民进入
城市落户的限制,禁止对进城落户的农民收取或变相收取各项费用,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三是要对进城定居的农民与市民相同的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待遇,给他们相同的劳动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等。
2、改革身份工资制度,同工同酬,为农民市民化提供收入保障
与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劳动工资制度,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收入。据统计,全国有1.4亿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无论是在哪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其工资报酬与他们的劳动付出都严重不相称。在沿海发达地区,从90年代以来,工资收入已经翻几倍,但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增长,致使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通常最苦最累的活是农民工在干,但他们的收入是最少的,收入之所以最少,就仅仅因为他们是农民工的身份。
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城市中,正式职工的工资收入,一般是农民工的10倍
以上。而在这些城市,最脏最累最苦的活都是农民工在干。可以说,这些城市的繁荣是建立在对广大农民工的剥夺之上,这些城市市民的人均高收入,是通过身份制来剥夺农民工而实现的。农民工的工资报酬是他们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来源,是他们进城定居的基本收入保障。但由于现行的工资制度,使他们很低的工资收入,难以保障他们及其家庭进城定居的生活费用。这种工资制度无疑阻碍了农民市民化进程,迟滞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必须实行改革,实行同工同酬,打破身份制。
要改革身份工资制度,必须首先改革劳动人事制度。一是进一步深化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彻底打破“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按岗聘任;二是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则实行公开竞聘,或者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三是对全部员工都实行辞退制度,即凡是那些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无论是一般员工还是管理人员,都可以一律实行辞
退或解聘。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全体员工能进能出的劳动人事制度。
与劳动人事制度相配套的工资制度改革,必须体现按劳取酬的原则。一是必须同工同酬;二是按岗位职责定酬;三是按劳动贡献大小加薪。只有这样才能理顺工资关系,才能使广大农民工获得和其他职工同等工作、同等岗位的同等工资收入和报酬,减少对农民工的剥夺,增强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能力,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3、改革身份福利制度,为农民市民化消除后顾之忧
与户籍制度和工资制度密切相关的是身份福利制度。我国的福利实际上有两大块:一是社会福利,即由国家、企事业和党政机关单位和个人按一定的比例出资,筹集的社会福利,主要享受对象是城市的失业人员、各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以及那些无业而生活无保障的人员,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失业期间 的生活保障和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以及医疗保障;二是各单位,包括企事业和党政机关,内部的各种福利。农民工由于身份问题,不能享受这些福利。这种工资制度和福利制度,大大削弱了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能力,增加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不敢在城市定居,不敢转为城市市民。因此,必须改革目前的福利制度,减少农民工进城的后顾之忧,吸引农民工进城居住,推进城市化进程。
4、加快教育制度改革,为农民市民化提供素质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资体制在城乡有很大的不同。
1986年9月,《关于实施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城镇,凡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新建、扩建、改建校舍所需的投资,按学校隶属关系,列入主管部门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予以照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教育上的不平等,致使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去甚
远。在农村中,还有40%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在小学或小学以下程度。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民自身的发展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影响了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能力,影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农民要转化为城市市民,必须具备应有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消费的能力,必须具备城市市民应有的基本素质。这些自我发展能力、竞争能力与素质,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获得。尤其是在现在知识、信息迅猛增加的时代,更是如此。
因此,城乡不同的教育投资体制,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巨大的收入差异,导致了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年限、接受教育的质量等等方面的巨大的不同,最后导致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知识水平、自我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别。因此改革城乡不同的教育投资体制已势在必行,否则既无法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第一、要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投资体制,把所有农村基础教育
纳入政府的投资范围;第二、要逐步在全国推行免费义务教育,使所有的儿童都能平等享受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三、全国免费义务教育费用可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担。第四、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扫盲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培训,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业产业结构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没有各种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进步,城市就没有吸纳更多劳动力的能力,也就不能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工作机会
和工作岗位。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是同一个过程。要做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必须走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因为规模化和专业化是提升农
业生产力的主要方式。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核心就是提高农业生产力。要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必然要以土地的适度集中为前提。没有土地的适度集中,就不可能有规模化和专业化。现行的土地制度,是把土地按好、中、差相互搭配后承包给每一户农民,农民土地的分散化和碎片化相当严重。这不利于土地的集中。当前应该使那些有土地生产和经营能力的人按市场方式适度集中土地。政府应该鼓励土地集中。在集中的过程中,原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可以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参股,也可以租赁和转让。这样可使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
由于在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发育都不完善和不成熟,因此在形成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的过程中,主要应充分尊重和调动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自愿、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或集中和转让土地,或形成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应该改革土地制度,为他
们提供政策支持、技术和信息服务,而不应该大包大揽。
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
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要使畜牧产业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必须从转变畜牧业的增长方式入手,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建设步伐。一是实施规模化经营,向规模要产量、要效益。二是加快品种改良、加强防疫体系建设。贫困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品种老化、品质较差、防疫工作跟不少,农民效益差。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加快品种改良,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畜牧产品,绿色畜产品,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要加强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防疫意识,减少损失。三是加强圈舍改造,作为贫困地区发展畜牧业,起点必须要高,按照建设生态畜牧业的要求发展畜牧业,彻底改变传统习惯,首要 的就是对圈舍进行改造,改厕改圈,沼气配套,既提高了饲养管理水平,又改变了贫困地区的卫生习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多数贫困地区都有较好的自然风光和自然生态,充分开发这些生态资源,建设一些集观光、休闲、娱乐、垂钓、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为工作在城市中紧张、忙碌的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机会,也为自己增加收入。
3、大力发展加工农业
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途径之一。在发展农产品加工时,在产品结构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消费发展趋势,调整产品结构。要着重发展需求收入弹性高,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质量方面,要符合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要扶持名特优新产
品的发展,鼓励创名牌。在产品技术方面,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在农产品质量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走产、加、销一体化路子,加强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农产品
品质、农产品的形态、大小、质地、颜色、气味、酸性、成熟度、轻重、营养含量和卫生标准等,使之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殊要求。
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城市化
1、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
城市有许多乡村不具备的功能,如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功能、经济辐射功能、生活方式的示范功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功能等。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完善,是与城市自身的建设分不开的。要提升和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首先要加快县城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供电设施和其他能源供给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教育文化和娱乐设施等 的改造和完善;其次,要加快县城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现代城市都是知识和信息迅速获取地方,因此必须加快县城的电话扩容、互联网、卫星传输、数字电视等设施的建设;再次,要加快县城与大都市的水、陆、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增大县城的物流能力;最后,加快县城的商贸和其他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县城的商贸中心作用。
2、加快县城的产业升级步伐,增强县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
城市化是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支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顺利转移到县城并在县城定居下来,就必须加快县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的主要产业是第二和第三产业。但在不同的城市,二者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经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功能齐全的城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于第二产业,而且二者所占比重的差距呈日益扩大的趋
势。当前在县城经济的发展中,应该是加强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增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和支撑。在县城经济中发展第二产业,主要是促进第二产业的升级。要对传统的工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尤其是进行信息化的改造,提升信息化水平和能力。要大力发展文娱、教育、医疗、服务等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在吸纳农民工有巨大的作用。
3、加快县城的通乡道路交通建设,增强县城的辐射能力
交通是联结县城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具有拉动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因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城乡道路交通建设。要通过加快县城的通乡道路交通建设,增强县城的辐射能力,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
~ 26 ~
~ 27 ~
第二篇:贫困山区慰问信
贫困山区慰问信范文3篇
为贫困山区的人民送上亲切的慰问,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贫困山区的慰问信范文,仅供参考。
贫困山区慰问信范文一:
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我叫朱子旭,我是五年级的学生。我经常在电视上看见你们那儿的学习环境。
你们在那简陋的教室里学习,从家里搬来了五花八门、大小不一的椅子和桌子和椅子在教室里认真的学习。我还见有的学生用这笔手指头还短的铅笔;有的学生用本子不光用正面,还用没有条格、本面部光滑的反面;有的学生背着妈妈用一些旧布头拼凑的书包。
你们还在那简陋、没有灯的教室里学习,用着那“破烂不堪”的文具,学习成绩依然那么好。
而我们呢?在舒坦有明亮、能遮风挡雨的教室里学习;用着那一支支好用又好看的笔;背着那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绚丽的书包。在这种优等的环境下学习,有时还不好好学习。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那!
你们是我的好榜样!我一定会学习你们的好品质的!
如果你们有需要的话,异地昂要给我来信哦!我相信我身边的许多人都会帮助你们的!包括我哦!
让我们好好学习吧!不枉费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期盼!
祝你们
心想事成,平平安安
贫困山区慰问信范文二: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春节快到了,首先祝你们节日快乐!
春节是一个充满了快乐、喜庆、开心的节日,可是当我们享受着幸福与欢乐时,你们却已经在天寒地冻的原野里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从电视和报纸上,我们看到,这场罕见的大雪给你们带来了连大人都承受不了的巨大痛苦。
你们还好吗?我知道你们那儿冷得不得了,雪很深,即没吃的也没喝的,同时还没电,路面又特别滑,还不能取暖......。我身边的许多人都十分惦记你们,许多人都在参加救助和捐献活动,支援灾区的抢险工作。
我们的同学们也十分惦记你们这些小朋友。你们一定要听家长的话,走路要小心点,千万别滑倒,能多穿就多穿点儿,别冻着,我们不希望你们生病呀,如果写不了寒假作业就先放放。要顶过去,和大人一起度过难关,你们千万不要泄气呀!
我们相信:即使困难再多,大家也能渡过难关,因为,有我们支持你们,有大人在努力帮助你们,相信你们面对困难,也能感受到同龄人的关心。能体验到过年的喜庆,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开开心心地放鞭放炮;穿着暖和的衣服过新年;唱着幸福的歌谣堆雪人;吃着那香喷喷的年夜饭,与爸爸妈妈一起欢天喜地的过大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只是作为朋友的我们一点点小小的心意。过几天我和妈妈一定给你们寄衣服,希望你们能在温馨与快乐中迎来新年,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能进步。
祝你们:
春节快乐,衣食无忧!
贫困山区慰问信范文三:
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生活在城市的一名小学生。我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小朋友们。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对学习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支支短小的铅笔和已经拿不住的橡皮,还有那已经没有一丝空隙的计算本中,无一不触动我的心灵。简陋的教室、残破的桌椅和教室前树枝上的铜铃,都让我感觉到我是如此的幸福。我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书包。如此优越的环境和你们所处的环境相比,却让我觉得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锲而不舍、渴求上进的精神。你们从远处的深山走来,一路崎岖,一路泥泞,为的是能够投入到知识的海洋,让自己拥有美好的明天。但是,现实的状况总是让你们一次次的失望难过,好在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伟大的母亲,那就是我们的祖国。祖国没有忘记你们,各民族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没有忘记你们,甚至远在海外的游子们也时刻关注着你们。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通过我们的捐助,能够让你们重新背起书包,走进课堂,能够让你们向自己的理想迈进一步。让我们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参与祖国的开发和建设。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贫困的地区会越来越少,所有的孩子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朋友们,我在远方关心着你们,我们都参加了“手拉手”、“一帮一”活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拥有美好的明天加油!
第三篇:关于贫困山区的慰问信
关于贫困山区的慰问信
关于贫困山区的慰问信范本1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生活在城市的一名小学生。我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小朋友们。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对学习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那一支支短小的铅笔和已经拿不住的橡皮,还有那已经没有一丝空隙的计算本中,无一不触动我的心灵。简陋的教室、残破的桌椅和教室前树枝上的铜铃,都让我感觉到我是如此的幸福。我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书包。如此优越的环境和你们所处的环境相比,却让我觉得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锲而不舍、渴求上进的精神。你们从远处的深山走来,一路崎岖,一路泥泞,为的是能够投入到知识的海洋,让自己拥有美好的明天。但是,现实的状况总是让你们一次次的失望难过,好在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伟大的母亲,那就是我们的祖国。祖国没有忘记你们,各民族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没有忘记你们,甚至远在海外的游子们也时刻关注着你们。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通过我们的捐助,能够让你们重新背起书包,走进课堂,能够让你们向自己的理想迈进一步。让我们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参与祖国的开发和建设。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贫困的地区会越来越少,所有的孩子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去。朋友们,我在远方关心着你们,我们都参加了“手拉手”、“一帮一”活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拥有美好的明天加油!此致敬礼!xxx xxxx年xx月xx日 关于贫困山区的慰问信范本2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朱子旭,我是五年级的学生。我经常在电视上看见你们那儿的学习环境。你们在那简陋的教室里学习,从家里搬来了五花八门、大小不一的椅子和桌子和椅子在教室里认真的学习。我还见有的学生用这笔手指头还短的铅笔;有的学生用本子不光用正面,还用没有条格、本面部光滑的反面;有的学生背着妈妈用一些旧布头拼凑的书包。你们还在那简陋、没有灯的教室里学习,用着那“破烂不堪”的文具,学习成绩依然那么好。而我们呢?在舒坦有明亮、能遮风挡雨的教室里学习;用着那一支支好用又好看的笔;背着那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绚丽的书包。在这种优等的环境下学习,有时还不好好学习。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那!你们是我的好榜样!我一定会学习你们的好品质的!如果你们有需要的话,异地昂要给我来信哦!我相信我身边的许多人都会帮助你们的!包括我哦!让我们好好学习吧!不枉费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期盼!祝你们心想事成,平平安安此致敬礼!xxx xxxx年xx月xx日
关于贫困山区的慰问信范本3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春节快到了,首先祝你们节日快乐!春节是一个充满了快乐、喜庆、开心的节日,可是当我们享受着幸福与欢乐时,你们却已经在天寒地冻的原野里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从电视和报纸上,我们看到,这场罕见的大雪给你们带来了连大人都承受不了的巨大痛苦。你们还好吗?我知道你们那儿冷得不得了,雪很深,即没吃的也没喝的,同时还没电,路面又特别滑,还不能取暖......。我身边的许多人都十分惦记你们,许多人都在参加救助和捐献活动,支援灾区的抢险工作。我们的同学们也十分惦记你们这些小朋友。你们一定要听家长的话,走路要小心点,千万别滑倒,能多穿就多穿点儿,别冻着,我们不希望你们生病呀,如果写不了寒假作业就先放放。要顶过去,和大人一起度过难关,你们千万不要泄气呀!我们相信:即使困难再多,大家也能渡过难关,因为,有我们支持你们,有大人在努力帮助你们,相信你们面对困难,也能感受到同龄人的关心。能体验到过年的喜庆,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开开心心地放鞭放炮;穿着暖和的衣服过新年;唱着幸福的歌谣堆雪人;吃着那香喷喷的年夜饭,与爸爸妈妈一起欢天喜地的过大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只是作为朋友的我们一点点小小的心意。过几天我和妈妈一定给你们寄衣服,希望你们能在温馨与快乐中迎来新年,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能进步。祝你们:春节快乐,衣食无忧!此致敬礼!xxxxxxx年xx月xx日
第四篇:致贫困山区的慰问信
致贫困山区的慰问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慰问信在慰问活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慰问信除了能表示同情和安慰还能在节日里表示节日问候。写起慰问信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贫困山区的慰问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致贫困山区的慰问信1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是xx中心小学xx班的一名学生,叫xx。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们瘦弱的身影,还看到了你们无助的眼神。你们大都家境非常困难,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可你们却非常想上学,渴望学到一些知识。
我从电视里看到你们的学校,一间间破旧的房子,一张张用泥土堆起来的桌子,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一的破板凳,没有电灯,没有书本,甚至没有粉笔!有的同学的笔用得只剩手指头那么长了,还舍不得扔掉。有的同学的书包是妈妈用一些旧布头缝成的......你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学习!你们这种热爱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
再看看我们吧。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漂亮的书本,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书包,简直是数不胜数。我们中许多同学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里人整天都围着我们转,可我们还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学习,整天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安逸。
通过我们的“手拉手”的活动,让我们都能真正能感受到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人有困难,大家都应该去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援助,让有困难的学生不再感到孤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也许我们捐助的东西微不足道起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无论什么,在爱的天平上,他们永远都是等值的。我相信,当你们收到我们的小礼物时,一定体会到了温暖!
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长大以后更好地建设祖国,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希望与你们手拉手,共同进步!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更美好的明天。
祝
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一个关心你们的同学:xx
20xx年x月x日
致贫困山区的慰问信2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你们在那简陋的教室里学习,从家里搬来了五花八门、大小不一的椅子和桌子和椅子在教室里,部位别的.只是出于一种对只知识的渴望。我还见有的学生用这笔手指头还短的铅笔;有的学生用本子不光用正面,还用没有条格、本面不光滑的反面;有的学生背着妈妈用一些旧布头拼凑的书包。
你们在那简陋、没有灯的教室里学习,用着那“破烂不堪”的文具,可是学习成绩依然那么好。
而我们呢?在舒坦有明亮、能遮风挡雨的教室里学习;用着那一支支好用又好看的笔;背着那五颜六色、色彩绚丽的书包。在这种优等的环境下学习,却还不好好学习,对待学习总是有怠倦。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你们是我的好榜样!我一定会学习你们的好品质的!
让我们好好学习吧!不枉费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期盼!让我们共通携手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祝你们
心想事成,平平安安
你们的朋友:xxx
20xx年x月x日
第五篇:贫困山区素质教育初探
贫困山区素质教育初探
作者:王发滨
内容提要:本文立于我国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大背景,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前提基础,结合作者自己身处贫困山区工作数年的实际及经验,在当前全国轰轰烈烈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贫困山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建设,甄别现行教材,构建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对贫困山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作出些初步探讨。论文的基本结构是:
一、改革传统旧教育观,构建素质教育观;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甄别现行教材;
四、努力营造能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贫困山区,素质教育,途径
继8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素质教育”概念之后,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迄今为止,基础教育以素质教育①为核心的理念已得到社会、学校和众多家长的认可,并付诸了探索、研究、实践,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从总体而言,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一些贫困山区,受条件的限制,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素质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鉴于此,本文拟就贫困山区素质教育如何发展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改革传统旧教育观,构建素质教育观
众所周知,受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贫困山区显得尤其明显。为此,势必改革旧的教育观,构建素质教育新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教育观:在广大的农村贫困山区,虽然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由来已久。然而,受交通、通信、地理环境的局限,素质教育的步伐仍很缓慢,一些新的教育观念仍是一片空白。在许多农村山区学校,素质教育仅仅是口号,铺天盖地的是习题,接踵而至的是形形色色的考试,学生和教师都一门心思紧密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而努力,统考成绩成了学生和教师追求的一切最终目标。这就要求贫困山区教育内部首先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办学思想和学校开展的一切工作、活动要紧密围绕素质教育要义,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教育观。
2、树立“开放”和“全局”的领导意识:在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受限制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首要的一个因素是部分领导干部的教育观念滞后。从客观实际出发,担当贫困山区教育领导的人员或主管教育教学事业的领导,绝大多数是从非教育专业的院校毕业和军队转业等渠道走上领导岗位的。这就决定了其在管理上缺乏专业性,教育观念上带有片面性与盲目性,加上在工作中抓经济、抓建设与教育机械割离,看不到教育对经济建设的长效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往往成了一句汇报工作、开经验交流会的空话、套话,流于形势,落不到实际工作中去。基于此,贫困山区要实施好素质教育,首先应结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规范行业领导的同时,县级部门高度重视,选拔德才皆备、懂教育、识教育的人担任主管部门领导和分管部门领导,其次,教育内部应主动出击,用素质教育新的理念去影响、陶冶、感化政府主管领导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树立开放、全局的领导意识。
3、努力克服盲目、片面的投入观: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支持力度的加大,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得到大力支持。然而,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面子工程,走入了摆门面、讲成绩、盲目片面投入的恶性循环之中。就如笔者所在的贫困山区而言,仅有100多名学生的学校盖起了七八十万的教学楼。而走入学校,像样点的桌、凳、图书全无,更不用说在育人环境、师资培训、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等一些软件环境上进行投入。毋庸置疑,努力克服盲目、片面地投入,多在培养学生智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投入,对贫困山区的素质教育尤其至关重要。
4、走出校际自我封固界限:受当前教育评价制度的影响,再加有些学校本身受不良竞争观的影响及作用,贫困山区教育内部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学校与社会、家长间沟通不多,交流甚少,校际间有暗中各行其是,固步自封之感。因而,在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务必切实打破自我封固界限。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努力将学校内部一切活动推向社会,展示给社会,努力争取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予,形成合力,在弘扬教育社区文化的理念指引下,举办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召开家长座谈会,并且通过出版报、换班牌等形式。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同时了解学校,让社会了解学校,努力营造出学校
重视、社会支持、家长理解的良好教育氛围。其次,在学校内部,教师应打破班级界限,将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大家自己的学生,没有你班我班之分。这样,教师在积极采用新教法的同时,可以扬长避短,各施己长。如:甲教师语言水平、普通话水平强,则可将同级中朗读、表达弱的学生在活动课、辅导课等时间里让甲教师辅导,而乙教师书法强时,也可将书写差的学生调配给乙教师辅导。如此,学生能博取众长、吸纳百家,而教师就能事半功倍,扬长避短、师源共享。最后,贫困山区学校应采取走出去,迎进来的方式,打破校际间界限,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走出校门到外面取经,在办学方式、管理模式、教学方法上互相交流学习、互惠互利、不拘一格降人才,营造贫困山区开放的教育氛围。
5、树立正确、健康的成长观:就笔者所处的偏远贫困的农村山区而言,家长送子女读书学习的动机单纯得令人不可思议。看到别人家孩子成才,心动者较多;但是觉得把孩子放在学校里,自己可以放心干活,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教师的事的占80%;想让子女能自由发展,学到一技之长的占10%。而教师则是把学生成绩看成是有关自己面子、晋级晋职的占多数,认为自己身担祖国培养素质人才重任的仅占少数。从以上这组令人心悸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的是:通过多渠道宣传、培训、构建学生家长及教师正确、健康的成才观。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条件,贫困山区尤为迫切重要。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1、努力抓好教师编制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山区学校,教师编制极其紧张,就笔者所处的地区,教师配备按1:1.25的班师比来配备,每位教师每周授课23至24节左右,每天再加上晨辅导、晚辅导等大量的工作,教师只能每天走马灯似的来回于上课与下课之间,就连常规的教研活动也只能流于形式,根本谈不上去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了。因此,努力解决教师编制问题,是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
2、积极搞好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就笔者所在学校看,教师初中学历占24%,高中学历占12%,中师学历占60%,专科学历仅占4%。
教师学历与师资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努力参加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培训,利用函授、自考等方式多渠道提高学历层次,努力创建一支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①注重培训内容:培训工作应结合贫困山区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山区的需求出发,渗透山区实际特点;②选好培训者:改变传统的那种专家、学者型一统天下,包讲到底,始终贯输理论知识的填鸭式培训,认真选出那些在农村贫困山区一线工作,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与受培训者进行互动培训,让受培训者获取一些直接工作经验,培训者与受培训者互动共鸣,直接指导教学工作。
3、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执教水平:①教师承担着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务必提高从业执教水平,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钻研业务、钻研教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教育终身化的理念指引下,着眼于学生全人、全程、全面发展;②注重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教育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载体,而就贫困山区而言,受条件的限制,教育资源贫乏,教育设施落后,贫困山区教育工作者唯能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用创新的思维与方法陶冶受教育者,塑造受教育者全面的素质。
三、甄别现行教材,用活、用好现行教材
现行教材无疑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主要载体,但因其具备范围的广阔性及知识的普遍性,而忽视了地域差异性。从此角度出发,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灵活用好现行教材,因地制宜,用活现行教材。
1、依据贫困地区地域环境特点,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如现行教材中低年级在贯彻安全知识时,在游泳时要处理深水区、浅水区的关系,但就广大的山区而言,有的只是河流,沟渠以及高低不平的小池塘等;若依纲据本地灌输,则会出现一些误区。又如在渗透德育礼貌知识时,要培养学生懂礼貌、守交通,但广大的山区路少人稀,更不用说车辆穿行了,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地域环境特点,调整充实教材,根据实情,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如:根据山区地域特点,鉴别安全与不安全的活动,哪些是安全活动区,那些是非安全活动区等灌输安全知识。又如,利用贫困山区多山、多树、多药材的特点,因地制宜渗透些安全
防范及利用药材的知识,既宣传了安全知识,同时又灌输了些药用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祖国山河壮美,资源丰富等知识,也升华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2、依据贫困山区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充实调整教材:恩格斯②指出:“人的智慧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而发展的”。让学生亲自去探索、去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比在课堂上空洞的说教强十倍百倍。贫困山区的学生较之城市而言,视野不够宽阔,信息不够灵通。然而,靠山吃山,学生本身就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因此教师可以用好周围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如在美术课中根据贫困山区特点增进乡土题材,如卵石画、树叶树皮画、根雕、泥塑、采集标本、收集漂亮奇特树叶等。总之,教师要利用现有环境,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造条件,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双手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对现行教材进行有效充实。
3、从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需要出发,调整和充实教材内容:贫困山区的教师应依据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一切发展核心,整合教材内容。如《修理水龙头》一课,贫困山区学生不接触实际,生活中无实例,教师可以将教材整合,结合学生生活环境,换之以《修伞》,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实际,又能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四、努力营造能促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尽管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在农村广大地区,评价学校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仍在以最终的统考成绩为主,尤其是贫困山区更为严重。那么,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更应努力营造能促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1、评价思想的转变: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转变评价观念。归根结底,也就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成才,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评价一所学校教学效益的高低,应该有一种全新的标准与观念。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素质教育为大背景,站在一切为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高度,暂时撇开眼前利益、效应;着眼于学生全人、全程、全面发展,正确处理统考科目与非统考科目,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间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整体上建
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2、评价内容的完善:以全面的素质教育评价内容看,应包括学生素质发展的各个方面,也就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及社会道德素质等各个方面。就贫困山区而言,因学生来源散、居住面广,因此,从评价内容上应适当偏重社会道德素质,将学生在家、路途等各种表现充实到社会道德素质里面去。
3、评价方法的完善。评价方法应从注重结果的静态评价转向注重过程的动态评价。从考试方法上,在书面考的基础上重视操作考、行为表现考、口试等。就考试内容上看,从传统的文化知识考查转向多向的基础知识考、能力考、行为规范考等。从评分方法上应多样,分数、等级、评语几者相结合,正确结合素质教育发展评价手册的应用,有效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有效将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构建一种适合贫困山区素质教育的全面、动态、多样的评价体系。
注释:
①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恩格斯:(1820-1895)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的巴门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参考文献:
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导全书张力主编
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编著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④《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周卫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