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队伍稳定情况
教师队伍稳定的措施
我校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师为先,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努力打造一支安教、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1)创设优越条件,稳定教师队伍
学校十分关心教师成长,积极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学校在人性化管理的同时认真抓好各项硬件建设,为教师配备各种必要的办公设备、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等。(2)加大师训力度,抓好名师建设
学校一直坚定不移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大名师培养力度,精心打造名师队伍。首先,学校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提高学历及教育教学水平。三年来,外出参加各种培训的教师达342人次。其次,学校十分注意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近年来学校在工作上信任青年教师,大胆重用青年教师,给他们压担子,挑大梁。政治上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大力培养、发展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业务上要求他们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加强进修。第三,设立导师制。对于新教师,学校制订培养目标和计划,实行导师制,由骨干教师带领、指导新教师,并定期对新教师进行考核。
在学校的关心和培养下,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3)规范教研制度,倡导教、研结合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反思教学,以教促研,以研带教。学校以教研组为龙头,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开展“读教育书籍,做教研型教师”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激发教师对理论学习的热情,借此推动小课题研究的深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年来,全校教师在市级、区级等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达18人次,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6篇。(4)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行为
学校重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制度健全。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纪律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认真做到“二遵守”、“三热爱”、“六不准”,即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不准体罚学生,不准参与赌博,不准以教谋私,不准斥责家长,不准言谈粗俗,不准搞违规家教。以此不断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以上措施,我校教师队伍稳定,教师参与教育教研积极性高,教师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近年来,全校教师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称赞。
第二篇:稳定教师队伍[推荐]
稳定教师队伍,我们该怎么做
年前和暑期是招聘高峰到来的时候,也是教师流动非常大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校长们非常纠结的时候,经常和一些新老朋友交流时候,他们都有同样的感觉,老师越来越挑剔,越来越难伺候,这个现象很正常,问题是我们的领导干部面临的是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觉得,稳定师资队伍,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要给教师正确的定位,这个我在空间中《民办教育需要怎样的教师人才观》中已经谈了;另一个就是领导者的常规思维入手:
一、领导要学会爱才、惜才、尊才、用才。
1、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天生我才必有用”,“士为知己者死”,每个教师都希望能人尽其才,发挥长处,领导必须擦亮眼睛辨才,多方了解识才,大胆果断用才,处处关心爱才;不要良莠不分,不要心存偏见,不要疾贤妒能,不要用人唯亲。做到发现人才,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
2、处事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任何单位都有很多事情,教学单位尤其如此,如果有些事情处理不当,影响面广,其影响力大。比如教师工作任务的安排、工作业绩的考核、工资奖金的分配等等都与教师的待遇有直接的关系,处理不公,就会影响团结和稳定。要解决好这些事情,领导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将政策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有原则,又有人情,才能将工作做好。
3、讲究方法,多交朋友。
政策和策略是我们的灵魂,工作方法是制胜的法宝。工作安排要讲究方法,考核分配要讲究方法,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处理矛盾要讲究方法,思想工作要讲究方法,招生接待家长要讲究方法,稳定教师当然要讲究方法。讲究方法首先要以诚待人,将心比心;其次要分析情况、分清利弊;再次要有预见性,提前考虑,防患于未然。领导要与老师交朋友,多谈心,多沟通,做老师的贴心人,想老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为教师排忧解难。
4、要关心人,培养人,鼓舞人,营造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教师响应学校的招聘,抛家舍业,别亲离子,来到学校,欲干一番辉煌的业绩,不愧对自己和家人,这是相当不易的。他们需要关心,需要信任,需要帮助,需要培养,需要鼓舞,需要在宽松的环境中紧张的工作。学校要发展,用人要有选择,工作有不同,待遇有高低,需要将不同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其发挥作用这本是极其平常的事。一旦各种安排理顺了,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想法解决一切不利于稳定的因素。领导还要多发现教师的优点和长处,给老师多些表扬和鼓励。要发扬团队精神,营造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领导要加强学习,提升理念,尊重规律,做好榜样,不徇私情。首先,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全社会都提倡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社会,只有学习才能提升理念,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加教育管理知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不学习的领导就不能适应新的发展,不能适应新情况,就不可能创新,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其次,教育是科学,而科学是无止境的。我们的领导都有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昨天,今天我们担任某一方面的领导工作就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尊重教育规律,学习教育理论,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
再次,领导的一言一行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效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领导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大局,大公无私,做老师的表率,做学生的榜样。如果领导做事不公,以权谋私,荣誉、利益往前站,困难、问题一边躲,一个单位必然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没有向心力,没有战斗力。必将是人心不和,事业受损。
三、大力抓好“人才工程”建设,搞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以科学评价机制淘汰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
1、培养“三心”
师德的核心是爱心,教育的灵魂是爱心。不可想象,一个缺少爱心的教师能耐心转化后进学生,一个缺少爱心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真诚的敬意。
(爱自己的孩子的是人,爱别人孩子的是神)
2、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和培训
马云说“高工资是最低的人才成本,没有培训的员工是最大的成本”,在民办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我们应该重视教师业务学习与培训工作,使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能跟的上时代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使教师的知识能得到不断的更新,使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是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不可想象,一名教师用十年前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对今天的学生进行教学会有好的结果。
3、加强“青蓝工程”建设,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青年教师一般事业心强,可塑性强,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如何培养更多的青年骨干教师,洋思中学的做法应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洋思初中,由于近几年学校的快速发展,引进了大批的应届毕业生。目前,洋思教龄在4年以下的青年教师竟然占三分之二强。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安排原有的优秀教师每人带几个新教师做徒弟,实行师徒结对,捆绑考核。上岗前,新教师必须接受为期一个月的业务培训,系统学习专业课程教学理论。授课前,土地的教案必须是经过集体备课的优质教案,并经过师傅过目和指导;授课时,徒弟总是一字不漏的听师傅先行的课,认真笔记,细心揣摩,师傅也总是一字不漏听徒弟的汇报课,及时发现问题,提出不足。另外通过集体备课、互相评课、教研会、考后分析会等多种形式,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真诚协作,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为新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渠道。这样,使新教师迅速地走上了一条从模仿到创新,从引进到创造的成功教学之路,青年教师成熟周期大大缩短。
四、做好“三留人”
学校要有把优秀教师吸纳进来的气魄,也应该有稳定他们的义务,有培养、提高他们的责任,有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的能力。
1、事业是留人的前提。
民办教育是一项新兴事业,来民办学校工作,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这是留人的前提。教师能看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大意义,就有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就能增强使命感、责任心,就能尽心尽职的工作,坚持事业留人就必须从这个前提出发。坚持事业留人就是要放手使用教师,在使用中教育他们,培养他们,使他们成为学校事业的骨干,教师群体的风范。坚持事业留人,就是要让教师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建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情感,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事业留人,就是要把学校的前途、决策形成教师的共识,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和要求,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成绩,取得成功,满足成就感。
坚持事业留人,应该做到:
①加强“加强事业心教育”。多向教师传达民办学校发展的新信息,向教师传达民办教育事业的宽广前途,激发和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下定决心,投身民办教育,干一番事业。结合我校实际事例,多宣传我校教师的成功事例,让尽可能多的教师投身我校事业,弘扬主人翁精神,更重要的是职业人的精神。
②为教师事业发展提供机会。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走进民办学校工作的动机之一就是“想多学些实用的本领”,也就是说大多数教师把民办学校看做是发展自己的好地方,期盼学校能更多提供自己发展的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接受培训,把优秀教师向外界推出去成为名师。从而让教师有成就感,感觉为学校奉献很值,马云说过,没有培训的员工是最大的成本。
③积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让教师看到身边成功的范例。把一名教师培养成为双语教师,把一名应届大学生培养成为骨干教师,都是发现、培养人才的范畴。有的学校为每一名教师量身定做“培养计划”、“成材计划”,既发现了人才,培养了人才,又鼓舞了士气,温暖了人心。作为管理干部,我们要为教师创造成功的机遇,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成就事业的需要。作为管理干部,我们还要承担培养人的功能,如果我们不注意培养人,那么我们现有的岗位中,就非你不可,你也不可能有提升的空间。
总之,坚持事业留人,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广大教师,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把学校事业的成功和教师个人的成功统一起来,让领导的意图、学校的决策变成教师的共识,转化为教师自觉的行动和要求。
2、情感是留人的纽带 以情留人,以情感人,这是稳定教师的纽带。学校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氛围,使教师能心情舒畅的工作。教师的知识和才华,希望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赏识,如果领导能平易近人,能同他们交朋友,并能建立深厚的感情,他们在工作中会更积极,且积极性会更持久。坚持情感留人,就是要把教师当同事,做朋友,从人格上尊重他们,在工作上信任、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坚持情感留人,就是要与教师达成情感交流,让他们有说话的机会,有倾诉的渠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让老师敢说话,说实话。坚持情感留人,就是要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意识到领导的重视和信任,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坚持情感留人,就是要允许教师犯错误,允许教师改正错误,对不良行为,要批评,要教育,要批评要有根有据,教育要入情入理;要使教师明白,批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能适应学校的工作,能自我完善。
坚持情感留人,应该做到:
“三多三少”:多个别谈话,少大会批评;多引导激励,少盛气凌人;多一点教育渠道,少一点空洞说教。这“三多三少”的核心是情感。
多引导、激励,少批评、职责,这是做好教师思想工作的主要原则。我们的教师是一群有知识、有教养的群体,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取决于人的自觉性。他们比一般人更有自尊心,更需要别人的尊重。因此就更要有高层次的思想工作,过多的批评、职责,或者长期漠然视之、不闻不问,都只能伤害教师的感情,甚至造成对立,产生工作的负效应,影响教师的稳定。
3、待遇是留人的条件
《天下无贼》中葛优演的黎叔有句话“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当前民办教育的人才竞争激烈,要能吸引并稳定优秀教师,没有优厚的待遇是困难的。优厚的待遇,一是经济报酬要高;二是生活条件要好;三是提供锦绣培训的机会。
坚持待遇留人,必须彻底打破大锅饭或变相的大锅饭,必须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物质分配的差别,待遇报酬的差异,正是民办学校管理上的灵活性。人格上讲平等,并不意味着待遇报酬上的平均主义。
坚持待遇留人,就要教育那些比较注重个人利益的教师处理好大利与小利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事业发展了,学校兴旺了,大家都光荣,待遇会得到提高。
坚持待遇留人,就是要坚持公平原则,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随意性,不能有特殊员工,也不能有照顾特殊员工的制度。
坚持待遇留人,决不能忽视精神力量的作用。人的物质欲望是无止境的,没有精神支柱,即使物欲一时得到了,满足了,也可能纠缠于点滴小事,计较细微得失。在民办学校的教师中,应提倡奉献精神。教师的劳动,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当然,稳定教师,要稳定那些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同时,要敢于淘汰那些实在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可以说,优秀教师满意、稳定之日,就是学校可持续发展之时。
第三篇:如何稳定教师队伍1
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近几年,我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的投资,使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却未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究其原因,城区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的主要差别在于师资力量。农村中小学中教育教学能力强、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不断调入城区中小学任教,使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削弱。因此,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应采取下列措施留住农村中小学中的优秀教师:
1、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给予农村教师专项补贴,使城乡教师的待遇和收入的差距缩小,使他们甘心扎根农村;
2、要调入城区任教的教师必须首先在农村任教过,而且要满一定的年数,并且成绩比较突出,得到当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
3、愿意扎根农村的优秀教师,在与城区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晋级等。
只要消除了城乡教师待遇上的巨大差别,就能够留住农村优秀教师,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关于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多年来,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教师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更高要求看,我市教师队伍总体素质还亟待提高。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以人才强教为主题,以促进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加强教师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统筹规划,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建设一流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科学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学水平,师德和业务素养实现整体提升,较好地适应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由教育名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领衔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到2020年,全市有20名教师入选“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重点培养“无锡市中小学教育名家”40名,培养江苏省特级教师120名,培养“无锡市名校长”80名,确保全市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数量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科、年龄等结构更趋合理,整体学历层次明显提高;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学历、专业等结构进一步优化,高、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断提高。到2020年,小学、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到90%和100%,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分别达到40%和30%,高、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到90%、80%以上。
———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教师教育培训的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依托专业性本专科院校、区域和校本教研体系以及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开放性教育资源,基本建成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成5个以上国际国内教师培训基地。
———教师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积极改革和优化教师管理制度,健全资格准入、培训提高、科学考核、有效激励、有序退出等制度机制,逐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三)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教师应当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主题,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不断增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人格魅力、学识魅力。
(四)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严格按照《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要身体力行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要潜心钻研学生
成长规律,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认真执行各项纪律规定,在职中小学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不得在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兼职取酬。
(五)健全师德评价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依据相关政策予以转岗或解聘。完善师德考评制度,量化师德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师德表现作出科学评价。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师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模范实践师德规范的先进教师典型,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六)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凡担任教师,必须符合国家规定任职资格标准,依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严格执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严把教师入口关。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211工程”大学毕业生应聘教
师,可适当延缓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时限。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加强教师岗位管理。建立健全教师转岗退出机制,对不胜任岗位的教师按政策规定实行转岗、分流或解聘。
(七)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把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能力为本,围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教师实施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的业务水平。坚持专业引领,根据教师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要求,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坚持科研带动,完善区域教科研组织网络,建立跨校教科研协作体系,发挥学校教研平台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互动提升。坚持名师示范,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导向作用,设立“名师工作室”,建立名师网站,开放名师课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提高学历层次,设立政府教学成果奖,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
(八)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定,全面实行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责任,把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纳入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完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把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与教师考核、职务晋升、评优奖励挂钩,形成鼓励教师终身学习的长效机制。以业务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全面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市、县(市、区)、学校三级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高培训层次和培训效率。到202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每年安排脱产培训参加率达到35%以上。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加大海外培训、引智培训力度,英语骨干教师参加出国培训或引智培训的比例2015年超过70%,2020年达到100%。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九)着力培养教育教学专家。积极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教师和校长潜心教育实践,探求教育规律,改革教育方式,创新教育理论,努力成为教育名家大师。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培养计划,设立“无锡市中小学教育名家”、“无锡市名校长”荣誉称号,培养一批社会认可、成绩卓著的名教师、名校长。广泛设立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总结、宣传、推广其实践成果和办学经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精心组织实施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拓展培养成效。加大省特级教师培养力度,到2020年,市(县)区、市学校管理中心中小学主要学科至少要有1名以上特级教师。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全力支持高校申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省优秀中青年教师留学计划、学术大师和特聘教授引进计划等项目,着力培养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四、着力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
(十)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原则与校长专业化要求相统一,建立完善统一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培养交流、考核奖惩机制,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长选拔、培训、考核、交流的归口管理作用。规范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全面把握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水平、领导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学历、年龄条件等要求。建立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担任中小学校长职务必须具有相关管理经历和专业素养。拓展中小学校长选聘视野和选聘方式,鼓励面向全国引进名校长,鼓励
运用竞争机制公开选拔优秀校长。
(十一)提升校长专业化管理水平。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积极推行校长职级制,淡化校长职务行政化倾向,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改革校长考核机制,重点考核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科学管理、组织提高队伍、打造办学特色、增进群众满意的实效。加强校长专业培训,新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在职校长必须定期参加国家规定的能力提高培训,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必备条件。加强校长专业发展研修指导,定期举办校长高级研修班,组织开展与国内外教育名家的交流,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思想,彰显办学特色。建立优秀校长激励机制,对高职级层次校长、名校长、办学成就卓著的校长给予政府奖励。
五、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
(十二)落实“以县为主”教师管理体制。建立完善教师“县管校用”机制,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学校管理中心分别负责所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依法统一行使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交流考核等管理职能。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应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围绕我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要求,科学合理核定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做到城乡教师编制标准逐步统一,人员按照编制配备到位,并实行动态管理。
(十三)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强化学校岗位管理,对教师实行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在定编定岗的前提下,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科学考核。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优化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完善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和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
(十四)完善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适应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要按照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5%和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的15%的比例,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落实教师轮岗交流计划。城镇中小学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应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对长期在农村学校任职任教、工作业绩突出的校长、教师,在待遇、职务、职称等方面实施倾斜政策。着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加大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2015年前,以有效实施新课程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内容,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普遍开展一次轮训。
(十五)引导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工资待遇、业务培训、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平等的权利。支持和帮助民办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校长、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管理要求,依法选聘校长、教师,维护民办学校、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民办学校教师培养培训,民办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纳入全市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统一规划。
六、努力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真正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认真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及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统筹抓好教师、校长的培养培训和管理使用。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指导督促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学校管理中心负责所属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实施,各中小学校负责本校教师队伍的校本提高,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按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工作。市、市(县)区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政府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按照教育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在人员编制上给予保障,努力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保障有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十七)加大经费投入。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的各项要求,各地新增教育
投入要重点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各地实际,鼓励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骨干教师考核奖励和名教师、名校长培养提高。要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1.5%安排到位,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加强管理监督,提高培训实效。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捐资设立各类奖教基金(资金),凝聚多渠道促进教师队伍提升的合力。
(十八)提高教师待遇。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教师,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严格执行教师工资政策,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进一步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十九)营造舆论氛围。要从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建设“人才特区”和人力资源强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的共识,大力宣传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先进事迹,充分尊重和积极鼓励广大教师的劳动创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使教师真正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重、最令人羡慕的光荣职业。建立完善优秀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在基层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市政府设立“无锡市功勋人民教师”荣誉称号,表彰奖励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教师。
第四篇: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如何稳定
【摘要】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对于发展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村教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剖析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帮助农村教师队伍趋于稳定。
【关键词】农村学校 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5-01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均衡,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导致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一、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1.城市与农村的思想差距
尽管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余年,农村也在很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思想与城市思想仍有一定差距,由于农村教学资源落后、师资力量不强,使得农村的孩子,很少有真正通过求学在外扎根,飞黄腾达的,并且长达十余年的教育,不仅需要高额的教育费用,还要让孩子一心一意学习,尽量少为家里干活、工作,使得很多农村家长认为上学没有出路,学校只是摆设,导致教师在农村地位不高,不受尊重,甚至还会产生家长当教师为看护学生的机器,出了问题就动辄辱骂等,伤害了农村教师的心。相反,在城市大部分家长都十分尊重教师,看重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差距使得教师都倾向于在城市教学,获得尊重和声誉。
2.家庭因素
农村教师大多为师范院校分配至农村教学,很少有当地学生毕业后反哺家乡,因此,农村教师与自己的家庭分隔两地,不能时时留在家人身边,教师一人在农村教学,心理上难免会有些孤寂,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教师也会尽力把自己的学生往城市学校里送,希望家长留在身边照料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并给予辅导等,这些都是农村教师难免会遇到的问题。此外,有些教师会选择回到城市教学,一方面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对待教师的态度不同,如此便导致农村教师资源的流失。
3.政策待遇差距
在新闻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农村教师坚守农村几十年,每年的工资也只有几千元,而城市教师每月底薪都会超过千元,这种薪资差距历来都是农村教学的痛处。除了薪资差距,政策差距也是农村教师流失的一大原因,很多城市教师都有很多政策优待,例如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等,还有一些地区教师子女有入学优待,而农村教师却享受不到相同的待遇。城市教师还能经常接受教师培训、外地调研等,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农村教师却因为教师资源短缺,需要一人身兼数职,缺乏调研的条件和机会,自身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措施
1.教师流向规划
在教师培养的时候,农村当地可以鼓励学生报考师范院校,享受免费师范生政策,在毕业后反哺家乡。或者政府在教师毕业去向的安排中,尽量使教师工作地点与教师家庭相隔不远,稳定教师心理。另外,教师的流动应当遵从教师意愿,尊重教师选择,不以政府规划和教师合同牵制教师,给予教师人身自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如此,教师才能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
2.农村思想教育
学校和政府要常常在农村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教育的重要性,理解教师的难处,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更要让每一位村民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希望,目光放长远,理解知识改变未来的内涵,知道只有教育才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另外,政府要时刻关注学校学习风气,对于不尊重教师、不尊重教育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就要进行严惩,以维持教师在农村中的地位。
3.尊重教师劳动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之间不应该有区别对待,农村教师不应该被认为一人身兼数职是理所应当,政府和校领导要时常体恤教师,关系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生活情况,偶尔给教师放假回家看望家人,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劳动是得到尊重的。而学生也要尊重教师,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即便不在自己的家乡,也能感受到亲情的存在,以缓解教师独处异乡的孤独,排解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4.城乡一体
进入城市教学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如果农村教师只能在农村扎根几十年,没有发展空间,则这是十分不公平的。对此,可以实行三年或五年轮换制,对于进入农村教学的教师进行奖励,农村教师也可以进入城市接受最新的教师培训,学习调研等,不应该区分开农村和城市教师,而是要将城市和农村教师编制统一起来,校校联合办学,教师资源流动共享,不仅可以稳定教师资源不再流失,维持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还能将最新的教学成果带到农村,帮助学生接受最新最好的教学资源。
5.政策支持
农村教育资源落后,教学设备不足等等,都是导致教师流失的原因,政府应当对农村教育大力支持,建立健全农村教学资源体系,引入网络教学设备,给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也给教师学习城市教学成果的条件。另外,针对农村教师的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一些生活补助、教学补助,房屋分配等。另外,学校要建立公正的教师评优机制,给教师获得更好的进修机会的奖励,鼓励教师安心留在农村,帮助他们在农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教师相差不大的政策待遇,从而维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结束语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与农村思想、政策待遇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相关人员要针对这几点进行改进,帮助教师在农村教学也获得同等的待遇和尊重。另外,学校和政府应当关心教师的心理状况,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适应农村生活,更好的投入到教学当中。以上几点的实施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作为,以帮助农村教学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农村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第五篇:稳定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发展
首届宣汉县校长论坛优秀论文集
稳定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发展
宣汉县三河学校 向守明
摘要:面对农村教育的严峻形势:教师大多不思进取,教学质量普遍低下。为扭转这一局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教师是关键。只有从教师切身利益出发,关心教师疾苦,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实行人文管理,合理用人,刚柔相济;实行校务公开,政策清楚,教师明白;优化育人环境,创设愉悦氛围;领导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总之,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关心,真正做到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才能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现状 措施 建议 稳定 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提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满足广大群众对基本教育的需求,更要满足他们对优质教育的不断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第一资源,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为此,我们认为教师队伍的稳定,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现状
1、教师成就感低下
农村学校一是教学条件较城里落后,学校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缺乏,缺少必要的教学用具和场地,尤其是村小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这既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又制约着教师个人的发展;二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差异大,无法拉到同一个平台,做事的辛苦之极,价值的认可和做事少甚至不做事的差不多,心态不平衡,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生源差,条件好的居民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优生流失;四是留守儿童呈上涨趋势,家长疏于管教,孩子心理不健康,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桀骜不驯,再加上各种硬件的欠缺,许多因素是教师控制不了的。许多教师面临着长期默默无闻的努力收效甚微的困境,感受到的是挫折,首届宣汉县校长论坛优秀论文集
大病无钱就医等。
4、教师文化生活匮乏
尽管教师有寒暑假,有较宽裕的业余时间,但较低的社会地位和单纯的工资待遇使得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差,大部分教师的工资主要用于还住房按揭、衣食等基本生活、子女上学教育支出和赡养老人,用于消遣和娱乐的费用极低。加上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没有城里学校尊师重道的氛围,家长们对学生成绩并不关注,农村教师们难以体验到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并且学校的规章,安全的压力让教师不得不长期驻守学校,大多教师节假日才能回家。
二、措施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教师是根本,稳定教师队伍是关键。为改变现状,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一)学校管理制度化 “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我校从“以制度管人”的管理机制逐步向“以文化管理人”深化。在“以制度管人”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仅仅依靠制度是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因此我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我们着重往“以文化管理人”方向努力,这将成为我校特色的管理方法之一。我校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都有规可循,这些制度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科学性,它绝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装装门面而已。制订出来后,关键是狠抓落实,在落实过程中,有缺陷的再进一步完善。在执行中,不管是校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一碗水端平,校领导请假也同样扣考核分,给老师们带好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都尚且能够自觉地遵守,更何况老师?由于学校的制度制订比较完善,关键在于执行时绝不手软,公事公办,不搞特殊化,所以被扣分的教职工都能够心服口服。
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境界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教师讲奉献,比贡献,争上课,形成了一道的风景,有时候学校利用上课时间举行集体活动或开会之类的,占用了
首届宣汉县校长论坛优秀论文集
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开展教学大比武,深入课改,打造真正体现课改理念、提高学生素养的“生命课堂”为教师成长创设平台。
2、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增强凝聚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篮球联谊赛、田径赛、爬山活动、教研组自行利用假日自由活动、参观学习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教师的思维,增强了体质,增进了友谊,消减了领导和教师间的隔阂。
3、关心教师的疾苦,温暖教师心灵。一是关注退休教师,我校每期召开1到2次退休教师座谈会,逢年过节都要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倾听每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让每位退休老师感受到自己还是三河学校的一员,使他们感受到学校没忘记他们的付出;二是对教师的红白喜事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必到场;三是对生病教职工比看望,四是对困难教师有补助;五是对有矛盾的教职工善调解;六是实行弹性管理,对于特殊病症、特殊情况的教师给与优惠政策,如在许可的情况下多给几天假,在绩效考核时适当放宽;七是想方设法为住闲的教职工家属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居乐业。这些切实的做法真正让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了教师工作的潜力。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使他们自觉扎根其中,耕耘其中,奉献其中。
(四)尊师重教经常化 古代大思想家荀子说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农村教师默默无闻,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们的品德和业绩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一是坚持每年一次的教师节表彰活动,营造尊师氛围。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坚持典型引路。三是开展走访慰问优秀教师和特困教师活动,关心教师生活。四是期期表彰各类先进教师,让老师们有付出就有收获。
(五)安全管理有效化
我校安全卫生管理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细,安全管理到位,安全意识常抓不懈,能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卫生教育活动,师生安全意识强烈。由于宣传到位,预防有力,我校从未发生任
首届宣汉县校长论坛优秀论文集
决策、上级批准、集体采购、事后公开”的原则,让大家明白,本人清白。
3、实物管理规范化,健全实物管理制度,购、管、借、发环节清晰,相互监督,做到实物不人为损失,不被私人侵占,发挥物尽其用的作用。
4、教师待遇合理化,在政策允许、经费充足和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前提下,活学活用政策,尽力解决了中心校和村小教师的相关福利待遇。
5、个人开支廉洁化,个人出差、公务开支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尽力多人参加,以便监督;二是严格差旅纪律,从不乱开支;三是勤俭节约,精打细算。
6、事业发展可持续化,凡是学校基建购物、人事安排、寝室分配、考核评奖、评优选模、评职晋级、寻找优惠项目等都是经支部、行政、工会、部门负责人和相关老师研究后实施,杜绝了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在公物、实物管理上,实行了严格的出入库制度,所有发票必须有二人以上的经手人、证明人、收物人签字后方可签字报销。实物借出、领出必须严格把关,并建好了实物收支流水帐目。
三、建议:
1、更改评价办法,建立适应形势的评价机制
为了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育行政机构就应该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价办法。现在需要的是多元化复合人才,要求的是创新型人才,可是质量要评比,考核的是分数。围着这个指挥棒教师穿的新鞋,走的老路。固然,教育教学质量要考核,但不能只看分数,要根据校情要求不同的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准。
2、减少负荷,轻装前行
为了减轻农村小学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学校遵循需要、实用、有效的原则,精简教师填写的材料,改革教案书写形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减少无意义的评比等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班级学生管理之中,投入到教材教法的钻研之中,潜入教育科研中去。另一方面,上级的要求要有针对性,所有学校都一个模式、达到同一个平台,为了完成任务,学校疲于应付,不问实际,不讲实效,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培训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