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七种机制,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创新七种机制,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史南城
教师配备是教育公平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均衡必须依赖于教师分布的均衡。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有效需求量不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推行素质教育等现状,笔者以为,应创新七种机制,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全面提升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一是创新编制增补机制。充分考虑到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编制控制,增加农村教师数量。由于农村办学相对分散,学校规模小,为切实保证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必须增加农村教师数量,保证正常教学需要。政府可出台一系列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的教师招聘政策,一方面通过奖励政策的引导,鼓励优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另一方面确保在编制范围内每年的教师增补数不少于上年教师自然减员数,以此逐年缓解并最终解决农村师资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的矛盾。另外,考虑到农村教学点成班率低,在编制内农村教学点更应适当放宽编制标准。
二是创新待遇补贴机制。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补贴。建立牢固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改革现行农村教育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确立贫困县农村教育的投入倾斜地位,大幅度提高转移支付标准,尽快落实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为了让条件相对艰苦学校的教师能安心教育工作,政府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可结合国家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的发放政策,真正打破大锅饭,根据区域的远近、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的快慢等情况,划分不同的等级,为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正式在编在职教师每月发放一定的地区性特殊津贴,使其实际收入高于城市同级教师。同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出台骨干教师的优待政策,解决待遇低的问题。按县、市、骨干教师级别和学校边远程度级别,每月分别向农村骨干教师足额发放农村骨干教师等级津贴和交通费用补贴,使农村骨干教师的工资收入比同等的城里的骨干教师高,从而使他们在农村安心工作,不再向往城里学校,确保农村骨干教师队伍的稳定。此外,还可以在校内开展“名师工程”,凡被评为“名师”的教师,学校或政府发给一定数额的特殊津贴,具体数额根据各地的财力而定。
三是创新条件改善机制。设立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域环境的差异,使城乡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工作生活条件反差巨大。一些农村地区学校教师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部分学校无宿舍,无食堂,外地教师均寄住在由教室改建成的集体宿舍中,生活配套设施缺乏,教师吃饭洗澡十分不便。这也是造成农村教师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更是教育不公平、不均衡的典型表现。因此建议设立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力倾斜投入,重点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要着重解决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如兴建教工集体宿舍,同时完善用水、用电和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使教师有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此外,还要改善教学条件,如更换旧课桌椅、更新黑板、添置电脑、建立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等,为农村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教学安心、生活舒心,工作顺心。这将极大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四是创新业绩激励机制。激励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励教师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达到个人价值自我实现与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岗位与待遇、工资与实绩、贡献挂钩,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建立形成有利于留住农村人才,用好农村人才,促进农村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教师节期间应大张旗鼓表彰一批优秀农村教师,并给予奖励。政府可对有重大贡献的并在农村任教一定年限的教师,授予相应级别功勋教师称号,并享受相应级别的特别津贴。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定期组织相关教师参加相应层次的研修和培训,帮助他们进行经验总结。通过有效措施,促进我国优秀农村教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农村学校可以从信任激励、参与激励、竞争激励、成就激励、评价激励等五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让教师特别是优秀年青骨干教师感到在农村教育岗位上同样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五是创新业务培训机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培训力度,为农村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应启动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对农村地区教师、校长培训的政策倾斜,长期定期开展对教师、校长的培训,优先在农村地区试行带薪脱产培训制度,由县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的培训经费,依托专业教师培训机构,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培训。对在农村任教满5年的教师,实行每期限集中或分段享有为时一学期带薪脱产进修学习的机会,争取在三五年内对所有农村教师进行一次轮训,并使培训机制成为激励机制的一部分,成为更新农村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二篇:创新信访机制 促进和谐稳定
创新信访机制 促进和谐稳定
信访工作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发扬民主、体察民情、接受监督、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切实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环境信访质量效率明显提升。
一、将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信访工作的最高目标。在健全领导机构的同时,对12369电话进行24小时值班登记制度,成立了一支随时准备现场处置信访问题的应急工作小组,全天候待命。建立归口管理,整体联动制度,对环境信访实行统一受理,分散调处,集中回复的机制,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同时将每周信访及其处理情况以周报的形式进行内部通报,便于督办,有效地杜绝了信访受理后无结果、不回复等情况的发生,几年来,该局环境信访处理率、回复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将创新信访机制作为信访工作的重要法宝。规范了《环境信访处理工作程序》,明确了行为规范、处置措施和处理要求。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信访接待窗口,在电台公布投诉热线电话和重点政务信息,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方便投诉的格局,实行“全天候”服务。通过经常召开信访工作例会,共同剖析案例,研究化解矛盾方法,提高环境信访水平。周密制定《环境信访处理考核办法》,将环境信访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实行一岗双责,使人人身上有担子,形成信访工作全盘有协调,面上有人管,线上有人抓,点上有人干的局面。
三、将提前化解信访矛盾作为信访工作的有效途径。根据各时期环境信访举报的数量和可能出现的污染类型、行业,该局积极开展环境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将信访执法变被动为主动,对有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等苗头和倾向的主动迎上,及时疏导,认真化解。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查办每一件环境信访案件,对重点信访件实行领导包案、限期化解。对涉及多部门职能交叉的环境信访,建立部门联合协调处理机制,跳出信访抓信访,综合施治,多管齐下,拓宽思路解决问题,切实为企业、群众排扰解难办实事,几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赴省和进京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
四、将化解网络舆情矛盾作为信访工作的创新点。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一个重要载体,该局重点关注网络平台上广大网民反映的环境问题,建立了网络舆情巡查制度,安排专人每天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登记,第一时间反馈分管领导,并严格按照“接收-批示-落实-回复”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工作人员将网友留言以书面形式报告分管局长,然后交由承办科室进行落实,落实结果经局主要领导审定后,及时回复网友,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争取工作的主动性与靠前性,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第三篇: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如何稳定
【摘要】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对于发展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村教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剖析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帮助农村教师队伍趋于稳定。
【关键词】农村学校 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5-01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均衡,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导致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一、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1.城市与农村的思想差距
尽管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余年,农村也在很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思想与城市思想仍有一定差距,由于农村教学资源落后、师资力量不强,使得农村的孩子,很少有真正通过求学在外扎根,飞黄腾达的,并且长达十余年的教育,不仅需要高额的教育费用,还要让孩子一心一意学习,尽量少为家里干活、工作,使得很多农村家长认为上学没有出路,学校只是摆设,导致教师在农村地位不高,不受尊重,甚至还会产生家长当教师为看护学生的机器,出了问题就动辄辱骂等,伤害了农村教师的心。相反,在城市大部分家长都十分尊重教师,看重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差距使得教师都倾向于在城市教学,获得尊重和声誉。
2.家庭因素
农村教师大多为师范院校分配至农村教学,很少有当地学生毕业后反哺家乡,因此,农村教师与自己的家庭分隔两地,不能时时留在家人身边,教师一人在农村教学,心理上难免会有些孤寂,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教师也会尽力把自己的学生往城市学校里送,希望家长留在身边照料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并给予辅导等,这些都是农村教师难免会遇到的问题。此外,有些教师会选择回到城市教学,一方面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对待教师的态度不同,如此便导致农村教师资源的流失。
3.政策待遇差距
在新闻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农村教师坚守农村几十年,每年的工资也只有几千元,而城市教师每月底薪都会超过千元,这种薪资差距历来都是农村教学的痛处。除了薪资差距,政策差距也是农村教师流失的一大原因,很多城市教师都有很多政策优待,例如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等,还有一些地区教师子女有入学优待,而农村教师却享受不到相同的待遇。城市教师还能经常接受教师培训、外地调研等,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农村教师却因为教师资源短缺,需要一人身兼数职,缺乏调研的条件和机会,自身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措施
1.教师流向规划
在教师培养的时候,农村当地可以鼓励学生报考师范院校,享受免费师范生政策,在毕业后反哺家乡。或者政府在教师毕业去向的安排中,尽量使教师工作地点与教师家庭相隔不远,稳定教师心理。另外,教师的流动应当遵从教师意愿,尊重教师选择,不以政府规划和教师合同牵制教师,给予教师人身自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如此,教师才能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
2.农村思想教育
学校和政府要常常在农村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教育的重要性,理解教师的难处,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更要让每一位村民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希望,目光放长远,理解知识改变未来的内涵,知道只有教育才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另外,政府要时刻关注学校学习风气,对于不尊重教师、不尊重教育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就要进行严惩,以维持教师在农村中的地位。
3.尊重教师劳动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之间不应该有区别对待,农村教师不应该被认为一人身兼数职是理所应当,政府和校领导要时常体恤教师,关系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生活情况,偶尔给教师放假回家看望家人,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劳动是得到尊重的。而学生也要尊重教师,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即便不在自己的家乡,也能感受到亲情的存在,以缓解教师独处异乡的孤独,排解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4.城乡一体
进入城市教学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如果农村教师只能在农村扎根几十年,没有发展空间,则这是十分不公平的。对此,可以实行三年或五年轮换制,对于进入农村教学的教师进行奖励,农村教师也可以进入城市接受最新的教师培训,学习调研等,不应该区分开农村和城市教师,而是要将城市和农村教师编制统一起来,校校联合办学,教师资源流动共享,不仅可以稳定教师资源不再流失,维持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还能将最新的教学成果带到农村,帮助学生接受最新最好的教学资源。
5.政策支持
农村教育资源落后,教学设备不足等等,都是导致教师流失的原因,政府应当对农村教育大力支持,建立健全农村教学资源体系,引入网络教学设备,给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也给教师学习城市教学成果的条件。另外,针对农村教师的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一些生活补助、教学补助,房屋分配等。另外,学校要建立公正的教师评优机制,给教师获得更好的进修机会的奖励,鼓励教师安心留在农村,帮助他们在农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教师相差不大的政策待遇,从而维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结束语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与农村思想、政策待遇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相关人员要针对这几点进行改进,帮助教师在农村教学也获得同等的待遇和尊重。另外,学校和政府应当关心教师的心理状况,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适应农村生活,更好的投入到教学当中。以上几点的实施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作为,以帮助农村教学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农村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第四篇:稳定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发展
首届宣汉县校长论坛优秀论文集
稳定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发展
宣汉县三河学校 向守明
摘要:面对农村教育的严峻形势:教师大多不思进取,教学质量普遍低下。为扭转这一局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教师是关键。只有从教师切身利益出发,关心教师疾苦,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实行人文管理,合理用人,刚柔相济;实行校务公开,政策清楚,教师明白;优化育人环境,创设愉悦氛围;领导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总之,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关心,真正做到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才能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现状 措施 建议 稳定 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提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满足广大群众对基本教育的需求,更要满足他们对优质教育的不断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第一资源,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为此,我们认为教师队伍的稳定,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现状
1、教师成就感低下
农村学校一是教学条件较城里落后,学校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缺乏,缺少必要的教学用具和场地,尤其是村小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这既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又制约着教师个人的发展;二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差异大,无法拉到同一个平台,做事的辛苦之极,价值的认可和做事少甚至不做事的差不多,心态不平衡,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生源差,条件好的居民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优生流失;四是留守儿童呈上涨趋势,家长疏于管教,孩子心理不健康,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桀骜不驯,再加上各种硬件的欠缺,许多因素是教师控制不了的。许多教师面临着长期默默无闻的努力收效甚微的困境,感受到的是挫折,首届宣汉县校长论坛优秀论文集
大病无钱就医等。
4、教师文化生活匮乏
尽管教师有寒暑假,有较宽裕的业余时间,但较低的社会地位和单纯的工资待遇使得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差,大部分教师的工资主要用于还住房按揭、衣食等基本生活、子女上学教育支出和赡养老人,用于消遣和娱乐的费用极低。加上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没有城里学校尊师重道的氛围,家长们对学生成绩并不关注,农村教师们难以体验到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并且学校的规章,安全的压力让教师不得不长期驻守学校,大多教师节假日才能回家。
二、措施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教师是根本,稳定教师队伍是关键。为改变现状,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一)学校管理制度化 “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我校从“以制度管人”的管理机制逐步向“以文化管理人”深化。在“以制度管人”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仅仅依靠制度是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因此我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我们着重往“以文化管理人”方向努力,这将成为我校特色的管理方法之一。我校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都有规可循,这些制度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科学性,它绝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装装门面而已。制订出来后,关键是狠抓落实,在落实过程中,有缺陷的再进一步完善。在执行中,不管是校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一碗水端平,校领导请假也同样扣考核分,给老师们带好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都尚且能够自觉地遵守,更何况老师?由于学校的制度制订比较完善,关键在于执行时绝不手软,公事公办,不搞特殊化,所以被扣分的教职工都能够心服口服。
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境界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教师讲奉献,比贡献,争上课,形成了一道的风景,有时候学校利用上课时间举行集体活动或开会之类的,占用了
首届宣汉县校长论坛优秀论文集
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开展教学大比武,深入课改,打造真正体现课改理念、提高学生素养的“生命课堂”为教师成长创设平台。
2、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增强凝聚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篮球联谊赛、田径赛、爬山活动、教研组自行利用假日自由活动、参观学习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教师的思维,增强了体质,增进了友谊,消减了领导和教师间的隔阂。
3、关心教师的疾苦,温暖教师心灵。一是关注退休教师,我校每期召开1到2次退休教师座谈会,逢年过节都要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倾听每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让每位退休老师感受到自己还是三河学校的一员,使他们感受到学校没忘记他们的付出;二是对教师的红白喜事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必到场;三是对生病教职工比看望,四是对困难教师有补助;五是对有矛盾的教职工善调解;六是实行弹性管理,对于特殊病症、特殊情况的教师给与优惠政策,如在许可的情况下多给几天假,在绩效考核时适当放宽;七是想方设法为住闲的教职工家属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居乐业。这些切实的做法真正让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了教师工作的潜力。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使他们自觉扎根其中,耕耘其中,奉献其中。
(四)尊师重教经常化 古代大思想家荀子说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农村教师默默无闻,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们的品德和业绩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一是坚持每年一次的教师节表彰活动,营造尊师氛围。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坚持典型引路。三是开展走访慰问优秀教师和特困教师活动,关心教师生活。四是期期表彰各类先进教师,让老师们有付出就有收获。
(五)安全管理有效化
我校安全卫生管理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细,安全管理到位,安全意识常抓不懈,能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卫生教育活动,师生安全意识强烈。由于宣传到位,预防有力,我校从未发生任
首届宣汉县校长论坛优秀论文集
决策、上级批准、集体采购、事后公开”的原则,让大家明白,本人清白。
3、实物管理规范化,健全实物管理制度,购、管、借、发环节清晰,相互监督,做到实物不人为损失,不被私人侵占,发挥物尽其用的作用。
4、教师待遇合理化,在政策允许、经费充足和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前提下,活学活用政策,尽力解决了中心校和村小教师的相关福利待遇。
5、个人开支廉洁化,个人出差、公务开支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尽力多人参加,以便监督;二是严格差旅纪律,从不乱开支;三是勤俭节约,精打细算。
6、事业发展可持续化,凡是学校基建购物、人事安排、寝室分配、考核评奖、评优选模、评职晋级、寻找优惠项目等都是经支部、行政、工会、部门负责人和相关老师研究后实施,杜绝了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在公物、实物管理上,实行了严格的出入库制度,所有发票必须有二人以上的经手人、证明人、收物人签字后方可签字报销。实物借出、领出必须严格把关,并建好了实物收支流水帐目。
三、建议:
1、更改评价办法,建立适应形势的评价机制
为了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育行政机构就应该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价办法。现在需要的是多元化复合人才,要求的是创新型人才,可是质量要评比,考核的是分数。围着这个指挥棒教师穿的新鞋,走的老路。固然,教育教学质量要考核,但不能只看分数,要根据校情要求不同的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准。
2、减少负荷,轻装前行
为了减轻农村小学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学校遵循需要、实用、有效的原则,精简教师填写的材料,改革教案书写形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减少无意义的评比等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班级学生管理之中,投入到教材教法的钻研之中,潜入教育科研中去。另一方面,上级的要求要有针对性,所有学校都一个模式、达到同一个平台,为了完成任务,学校疲于应付,不问实际,不讲实效,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培训等,使
第五篇:充实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英雄城城东,所辖昌东镇、麻丘镇、艾溪湖管理处共有学校52所,其中中学5所,小学47所。现有在职教工1255人,在校学生20888人。南昌高新区社会发展局自2003年3月成立以来,在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基础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利用高新区独特的自身优势,把握难
得的机遇,在我区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和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思想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为高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闯出了一条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道路。
一、现状与分析
自2001年11月昌东镇、麻丘镇、艾溪湖管理处相继划归高新区管辖以来,我区同其它农村县区一样,教育实际上面临的是农村教育。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村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本人多次对全区农村教育发展状况、教师队伍基本情况以及教师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教育事业存在很多问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师资紧缺,教师流失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条件艰苦。我区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部分学校无宿舍,无食堂,外地教师均寄住在由教室改建成的集体宿舍中,生活配套设施缺乏,教师吃饭洗澡十分不便。由于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大多教师节假日才能回家。
二是教学条件落后。许多学校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缺乏,缺少必要的教学用具和场地,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既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又制约着教师个人的发展。教师业余生活单调,工作不安心,造成农村教师严重短缺,教学质量水平下降。
三是工资待遇偏低。由于城乡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比城镇教师要低很多。农村的教师向往城区;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教师向往更好的学校;优于教师待遇的职业成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向往的目标,报考公务员、研究生的教师不断增加。
四是工作负荷过重。农村中小学教师比城镇教师所负的压力更大,由于教师短缺,有的教师要兼好几堂课,工作负荷大。这些因素严重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办法的教师想方设法调走,没办法的教师另谋他就。
据统计,仅2003年,全区就有20余名农村教师因各种原因流失,其中不乏优秀骨干教师,而且有持续发展的势头。流失的虽是少部分,动摇的却是一大批,受害的是广大家长和学生。这严重影响了高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成为我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农村教师队伍短缺和不稳定现象已成为我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极大隐患。
二、实践与探索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教师是根本,稳定教师队伍是关键。为改变现状,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以下“四化”上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良好效果。
(一)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经常化
古代大思想家荀子说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农村教师默默无闻,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们的品德和业绩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三年来,我区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全区营造尊师重教和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一是确立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教育投入。2003-2005年,在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到位的同时,我区另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做到教育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二是坚持每年一次的教师节表彰活动,营造尊师氛围。开展对全区教育战线上的先进集体、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表彰活动,把教师节气氛搞浓,增添教师节的节日气氛,掀起“尊师重教”的热潮。三是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坚持典型引路。开展教师工作述职演讲活动,宣扬农村偏远地区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克尽职守,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今年,我区王余家洁纪念学校教师陶红红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我们以此为契机,在全区掀起了学习劳模的高潮。四是开展走访慰问优秀教师和特困教师活动,关心教师生活。每年区各级领导都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偏远农村地区学校教师,了解他们的社活和工作状况,倾听他们的呼声,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同时,我区还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真切关心新聘教师,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坚定教师扎根农村教育的决心。
(二)改善教师生活条件人性化
要稳定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是基础和关键。生活条件差是造成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较好的条件和较丰厚待遇能够吸引教师,留住教师。为此,我区下大力气,多方位筹措资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
1、保证工资足额发放,解决教师后
顾之忧。社会发展局成立以来首先就解决了拖欠教师津贴历史遗留问题,2004年,我区下拨资金70余万元,一次性发放了原拖欠的教师津贴。二是建立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的有效机制,优先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3年来,我区没有发生一起拖欠教师工资事件,解决了广大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广大教师安心、舒心地开展教学工作。
2、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安心乐教。为稳定我区农村偏远地区教师,今年我区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倾斜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到偏远地区学校执教,切实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如:提高偏远地区学校教师的待遇,发放边远地区特殊津贴、补贴等;建立了一套激励机制,做到三个“优先”,即对农村偏远地区教师考核时优先考虑,评先评优优先推荐,培训学习机会优先提供。
3、投资兴建教工宿舍,改善教师生活环境。今年我局已申报资金上百万元将在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兴建教工集体宿舍,同时完善用水、用电和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教工集体宿舍的兴建,将彻底改变我区农村教师住教室的历史,使教师有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4、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我区农村许多学校教学配套设施缺乏,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落后。明年我区教育经费将主要用于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更换旧课桌椅、更新黑板、添置电脑、建立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等。新设施的配套,将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三)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化
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们逐步建立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体系。首先,以提高认识为前提,增强教师的大局意识。教师这个职业被人们称为“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人民教师,不能只为追求一己的人生幸福而舍弃自己的学生,降低自己的师德。要自觉增强为振兴家乡而艰苦奋斗、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老师们充分认识到,工作虽然清苦,但事业大有作为,孩子们渴望学习知识,正是需要每位教师贡献力量、添砖加瓦的时候,只要有理想、有能力,教育战线同样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其次,以专题活动为载体,激发教师的奉献精神。2003—2004年,我区先后开展了“南昌高新区中小学教师‘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和‘正教风、强素质、提师能’教育活动年”活动,鼓励全区广大教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尽心尽责。再次,以规章制度为保证,规范教师执业行为。我区今年制定了《南昌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把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创造干事业的条件作为考核教育职能部门的硬性指标,尽可能地为教师施展才华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广纳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规范化
为及时缓解我区农村教师短缺的矛盾,使我区教师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素质以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各中小学校的迫切需要,我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充实教师队伍。2004年招聘中小学教师120名,今年又招聘小学教师68名。为使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根据我区自身实际,制定相应措施。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二是建立约束机制。应聘农村偏远地区教师必须签订5年聘用合同,并规定5年内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调离原单位。三是建立培养机制。努力培养本地教师,对土生土长并且乐于为家乡作贡献的教师优先录用,并着重进行培养。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区教师数量已能保证日常教学的需求,全区“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厚,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日趋稳定,教育事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发展与展望
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是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的关键。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与时俱进,励精图治,在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的同时,改革教师管理体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造就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大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一)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全力推行教师聘用制度
结合我区实际,核定中小学校教师编制,保证学校按编制配足教师,建立编制报告和调整制度,坚决清退所有代课教师和占用教师编制人员,归还被占用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压缩非教学人员。对于新进教师,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实行教师聘用制。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一方面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综合素质好,懂教育、通管理、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管理队伍,另一方面建立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教师队伍。同时根据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配足配齐各学科教师,特别是音体美等副课教师。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搞好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工作,抓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契机,实行新课程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教师终生学习制度,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三是树立人才意识。积极探索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制定优惠措施,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到我区中学任教。加强区内人才流动,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开展帮扶,促进交流,提高全区教学质量整体水平。
(三)健全工资保障制度,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确保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保证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的特殊津贴和补贴的发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我区实际,依法为我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办理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
(四)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倾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利用高新区独特的自身优势,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根据我区学校布局状况,在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兴建教工集体宿舍,完善农村教师生活配套设施,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保证各学校教学教具齐全,更新学校课桌椅,为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在各学校逐步建立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让广大教师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五)加快学校布局调整,竭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竭力解决农村小学规模小,网点多,布局失衡,资源浪费问题,实行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相对集中到规模大,教学条件好的学校,既可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社活条件,又有利于发挥教师群体效应,利用师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提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满足广大群众对基本教育的需求,更要满足他们对优质教育的不断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第一资源,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今后,我们将在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为高新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打好夯实的基础,为高新区的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