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度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申报要求
2015年度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申报要求
2015年度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将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动科技资源向苏北集聚的意见》,推进苏北“科技与人才支撑工程”实施,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探索科技计划管办分离的改革途径,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简称特色产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一、科技富民强县
(一)支持方向
本资金围绕苏北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需求,以集聚科技资源为重点,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和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突破产业发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突出产业链创新中精深加工、产地保鲜、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技术成果转化和集成创新应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有机融合,提升苏北农业特色产业产业链创新水平。
(二)资金分配
本资金采用因素法对市、县(市、区)进行年度资金划档分配。主要因素及权重分别为:(1)地区研发投入,权重为25%;(2)特色产业规模,权重为20%;(3)
特色产业省级以上创新载体,权重为25%;(4)上年度绩效综合考核成绩,权重为30%。
上述因素为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各地特色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工作成效(特色产业规模、研发投入、科技成果等增长情况)对资金分配进行适当调整。
各地区在资金分解实施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低于35万元。
(三)组织方式
实行管办分离。省科技厅负责专项资金的总体部署和绩效考核工作。省辖市科技局为专项资金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专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与监管。县(市、区)科技局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实施管理。
(四)工作流程
省科技厅下达专项资金工作通知后,省辖市科技局组织指导辖区内相关县(市、区)进一步完善“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培育特色产业行动方案”(原则上对已确定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应连续支持3年),提出经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子项目。省辖市科技局组织开展项目评审或论证,评审专家商省科技厅农村处,名单报省科技厅同意,根据省拨经费额度和组织通知要求,确定立项项目及支持额度,提出年度专项资金立项方案报告。省科技厅按照计划管理要求,根据五市年度专项资金立项报告,审核后下达年度计划项目,并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开展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工作。
(五)申报条件
1、子项目主要以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科技园区骨干企业、建有各类研发机构的农业龙头企业、科技服务超市承建企业等创新创业载体为承担主体,联合省内外科教单位共同实施。
2、子项目承担单位须是企事业单位或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服务能力,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良好。
——
(六)申报要求
1、各省辖市科技局统一协调市辖区及各县(市)项目的申报及评审工作,各县(市)认真做好本地区项目的组织和申报工作。各项目主管部门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对申报单位资格条件、申报材料完整性与真实性、自筹资金是否符合管理办法要求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查,确保项目申报质量。项目法人及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项目时需出具信用承诺。各省辖市需按时向省科技厅报送苏北科技专项资金(富民强县)立项报告(一式四份,主要包括项目组织情况、遴选办法、推荐原则、有关说明、拟立项项目汇总表等)。
2、优先支持落在省级及其以上农业科技园内的特色产业创新项目,优先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用工业项目,优先支持近年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由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计划等高端人才或团队牵头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项目。
3、除列入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外,有省科技计划在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企业一般不再申报本年度项目;同一项目负责人原则上限报一个项目;同一单位或项目负责人,对于研发内容相同的项目,不可再申报省级其它科技计划。
4、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报本年度计划项目。在项目申报和立项过程中相关责任主体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不良信用行为的,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档案,并按《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做出相应处理。
二、科技创新券
(一)支持方向
支持苏北地区企业,重点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高校院所、第三方独立科技中介机构的科技服务(包括科技咨询服务、分析测试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等)以及科技创业服务(包括科技孵化器尤其是新型孵化器的创业服务等), 激发苏北地区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
(二)组织方式
由省科技厅和财政厅负责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省科技厅根据苏北五市科技创新券试点工作推进的实际情况,分档核定各市资金分配额度;苏北各省辖市科技局为责任主体,各县(市、区)科技局为实施主体,按照确定的实施方案,负责本地区科技创新券的印制、发放、受理、审核、兑付等工作;省科技厅对省科技创新券实施情况实行备案制,“创新券”兑付情况原则上每季度备案一次,由省辖市科技局上报兑付情况的书面材料。
(三)申报要求
由苏北五市科技局会财政局向省科技厅提出申请,同时报送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包括:2014年度省级科技创新券试点工作情况总结及和实际兑现企业购买科技服务的有关情况分析报告;2015年度地方科技创新券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
三、其它事项
1、科技富民强县立项报告和科技创新券申报材料受理截止时间为2015年4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
2、联系方式:
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服务中心 王超群、胡伟伟 025-85485955 85485926 ——
省科技厅农村处 谢宗华、吴翔
025-83611856 57712970 E-mail:xiezh@jstd.gov.cn 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处 何峰、万发苗 025-83606512、83350801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孙玮瑛
025-83633133
第二篇:7.2015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科技设施类)申报要求(写写帮整理)
附件1:
2015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科技设施类)申报要求
2015年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科技设施类)将按照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以集成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技设施的创新与服务能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支持重点和申报条件
(一)科研基地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调研规划,持续支持重点科研基地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获取重大原创成果。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围绕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重点支持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筹备调研、预研等基础性工作。
实施方式:采用定向组织方式,整合相关科技力量,提出可行性方案,经专家论证,择优支持。
2、重点实验室
依据《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管理规定和2014年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结果,重点支持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和自主创新研究,紧盯原始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支持跨学科、跨领域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
— 1 — 求目标,开展协同创新,获取技术突破。
实施方式:对2014年评估为优秀和良好的省重点实验室给予开放运行和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不需申报。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学科协同创新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其重大创新绩效,经专家评审,择优加大开放运行后补助力度。
(二)科技服务载体与平台
提升科技服务载体与骨干机构能力,促进创新要素竞相流动,推进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科技服务示范区(自主创新广场)
重点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已建省级科技服务示范区的能力提升,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骨干服务机构,建设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打造服务品牌,做大做强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科技综合等服务;改革示范区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市场化营销、运行机制,探索公益服务政府支持新模式,构建区域科技服务体系骨干枢纽,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每个科技服务示范区省拨经费资助不超过2000万元。
实施方式:申报提升的科技服务示范区应位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运行2年以上,已集聚服务机构50家以上,年服务企业2000家以上,科技服务业年增长不低于20%。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制定有对设施条件、服务规模、服务模式等进一步提升和改革试点的规划方案。项目采取省辖市科技局推荐、定向组织方式,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全省重点工作任务,重点支持虚拟检测服务平台、技术转移网络交互平台、高端碳材料检测服务平台、重大疾病生物样本资源库等专业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以市场化机制和新的商业模式运行的服务平台,每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省拨经费资助300-1000万元。
实施方式:虚拟检测服务平台、技术转移网络交互平台、高端碳材料检测服务平台重点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申报主体须为省内企业法人的专业服务机构,混合所有制或民营机构优先,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网络化运营经验和有效商业服务模式,运行业绩较好。重大疾病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应整合多方优势特色资源,构建资源开放共享服务机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采取省辖市科技局推荐、定向组织方式,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3、科技服务骨干机构能力提升项目
重点支持骨干科技服务机构集聚资源、创新模式、打造品牌、提升能力,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带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依据其能力提升绩效,择优给予30-80万元一次性后补助。优先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级以上高新区核心区的创新创业骨干服务机构。一般性的产品质量检测不在补助范围。
申报条件:申报机构应为独立法人的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上服务收入不低于500万元(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期另定标准)。近两年,服务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服务企业80家以上,两年内须有如下举措之一提升服务能力:
— 3 — A.具有专职服务团队,引进硕士以上服务人员5人以上;
B.新购服务装备、服务资源100万元以上; C.取得国家(国际)门槛性服务资质;
D.主持国家标准或选任相关行业组织理事长(副理事长); E.服务业务、服务模式等取得重大创新。
4、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能力提升项目
重点支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面向我省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需求,围绕公益研究和公益服务职责,引进国内外高端资源,拓展范围,提升能力,夯实业务,争创国内一流水平。每个公益类科研院所省拨经费资助500-800万元,分三年下达。
申报条件:重点支持公益职能绩效良好的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与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有实质性合作内容和预期成效,优先支持主管部门给予经费配套的公益院所。
(三)企业研发机构
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百千万”行动计划,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研发机构加速创新资源集聚,着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支撑。
1、企业重点实验室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要求,布局建设5家左右企业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开发,抢占产业制高点。建设期间不安排省拨经费,建设期满验收合格后,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省拨经费后补助。
2015年重点支持方向:电子信息材料及关键设备,战略性基 — 4 — 础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下一代通信设备与网络,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数据服务、云安全关键技术等。
申报条件:申报企业应为行业龙头企业,相关产品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且增长;R&D投入占销售收入原则上不低于3%;近三年企业主导的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3项以上,拥有本领域2项以上核心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实验室新增投入(不含转移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研发场所独立集中,面积不低于1500㎡。优先支持国家级行业组织、标准委员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单位,国家标准研发的主持单位和创新型领军企业;
2、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能力提升项目
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引进培育优秀人才,强化人才站点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提升企业研发机构持续创新能力。支持省级企业研发机构争创国家级研发机构。依据其能力提升绩效,择优给予50-100万元一次性后补助。
实施方式:2015年重点对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领域国家级、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其2012年-2014年期间能力提升和运行绩效进行评估,择优给予一次性后补助。
3、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5年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相关的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的具体管理工作委托给市、县科技部门,由设有企
— 5 — 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项资金的市、县科技部门负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建设指导、绩效评估及引导支持等。省科技厅重点负责相关标准制定以及与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的统筹。具体通知另行印发。
二、申报要求
1、加强组织与会商。为进一步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请省辖市科技局(科委)加强所辖县区的统筹,围绕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加大重大项目组织,对科技服务示范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重大项目请于3月底前与省科技厅会商,再由项目单位报送正式申报材料。能力提升后补助项目严格按条件要求组织申报。
2、真实可信。项目法人及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项目时应出具信用承诺。项目法人单位对项目材料真实性负责;项目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审查申报单位的承担能力、资信状况、财务状况、申报材料可靠性与完整性等,并填写《申报项目审查意见表》。
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报本计划项目。在项目申报和立项过程中相关责任主体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不良信用行为的,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档案,并按《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作出相应处理。
三、其他事项
1、申报材料统一使用A4纸打印,按封面、项目信息表、项 — 6 — 目申报书顺序装订成册(纸质封面,平装订),科技服务示范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重点实验室、公益类科研院所能力提升项目申报材料一式七份,其他项目一式五份。项目相关佐证材料统一由项目主管部门审查并填写《项目附件审查表》,随纸质版上报,不再在网上填报上传。
2、申报材料受理截止日期为2015年4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
3、联系方式:
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服务中心
周勤、阮俊 025-85485921、85485935 省科技厅条件处
凌家俭、尤琛辉、张洪钢
025-57715340、86637560、57712955
第三篇: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要求
附件2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1.科技基础性工作一般指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需求而开展的获取自然本底情况和基础科学数据、系统编研或共享科技资料和科学数据、采集保存自然科技资源、制定科学标准规范、研制标准物质等科学活动的统称。科技基础性工作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对于推进基础学科发展、支撑国家宏观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是专门支持科技基础性工作的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科学考察与调查、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典籍志书图籍编研、标准物质与科学规范研制,以及其他对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性工作。
3.专项支持的工作不以发表论文、获取专利为主要目标,主要目的是产出权威系统的科学数据、调查报告、科技资料、图集图件、重要标准、科学规范等公益成果。
4.专项项目执行期一般为3~5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执行年限。
— 1 — 5.项目须按工作任务科学设立课题,课题下不设子课题;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是课题负责人;每个课题需明确工作内容、参加人员数量和结构、经费预算额度和比例;课题之间的经费分配、工作量分工要大致均衡;每个课题围绕确定的工作内容组织精干、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体现优势互补。
6.为确保项目实施获取科学数据和资料的系统性和权威性,申报项目应广泛听取本领域专家意见并组织相对优势的单位联合申报。
7.为更好地向科技界提供公共服务,项目应具有详细明确的数据、资料汇交和共享计划,项目完成后所有数据要按照有关要求实行开放共享。
8.申报项目必须符合2015指南方向,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相关条件。
二、申报资质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是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中央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具有法人资格,有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申报单位须通过依托部门向科技部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2.申报单位在申报项目时推荐一位本单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申报单位正式在编在岗的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 — 2 — 的科研人员;
(2)申报项目当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3)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
(4)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本项目的研究和管理。
3.已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主体科技计划或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在研项目的人员不能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申报本专项项目;已同期参与2项国家主体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人员不得作为本专项项目的参加人员。
4.项目负责人每年投入本专项项目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各课题负责人不少于4个月;其他参加人员不少于3个月。
5.外籍及港、澳、台地区科研人员被推荐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须正式受聘于中国大陆境内单位且全职在岗工作,在受聘单位工作时间符合相关规定(应同时提供境外工作单位和受聘单位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申请书一起报送)。
6.以下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申报: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专职科研管理人员;(2)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工作时间已满负荷的人员;(3)因违规被取消申报资格和其他不能保证履行规定义务者。
三、组织项目的有关要求
1.申报单位应组织跨部门、跨学科,以及年龄结构合理的队
— 3 — 伍,整合国内相关优势单位力量,提出项目负责人(1人)。
2.申报项目应如实反映项目申报单位已有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如实说明项目负责人的研究背景、近五年主持或承担的与申请项目有关的国家科技计划(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与申请项目有关的代表性论文(5篇)及专利奖励等情况。
3.项目牵头单位应该为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人员、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必要时还要通过主管部门开展组织协调工作。
4.有多家单位共同申报的,项目牵头单位应该提供与主要参与单位的联合申报合作协议,附在项目申请书之后一并提交。
5.项目应注意加强与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的衔接,所取得的成果应该为科技界提供共享服务。
四、关于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的有关要求
1.科技基础性工作不同于97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大多数工作是基于现有的且应具备的工作条件、用成熟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测试,以积累基本的科学数据;或者基于现有的资料进行系统加工整理,形成权威的典籍志书。
要根据此项工作的性质,实事求是地编制设备购置、材料试剂、测试加工、差旅和劳务等费用,避免不切实际需要的虚报经费。
2.严格按照项目实际经费需求如实编制预算,每个课题的经费与工作量要相匹配,严禁课题单位分配获得与其工作量不相符 — 4 — 的经费;经费预算科目要严谨合理,符合本项目的实际需求;要按照预算科目逐一编制详细的预算说明,测算依据和标准要科学合理、详实充分,符合相关规定。
3.申报科技基础性工作应具备基本的、必需的仪器设备等工作条件。申请书中提出的仪器设备购置主要用于满足本项目的实施,以金额不大、数量不多的小型仪器设备为主,经费总量要控制在合适的额度;自行研制仪器设备的,请说明与本项目的相关性、经费开支标准和依据;不得购置与本项目关联不大的任何仪器设备。
4.科学估算材料费和测试化验加工费,控制在合适的额度,并说明试剂材料和测试化验加工与项目的相关性;对于没有市场价的单位内部测试化验加工支出,须说明开支标准和依据;不得用于支付其他科研工作的试剂材料和测试化验加工等费用。
5.严格控制购买数据资料的经费预算。对于申报典籍志书图集研制类的项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应具备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基础,或能够从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获取数据,不应从外单位购买金额较大的数据资料。不具备上述基础条件的、且必须购买较多的数据资料的,需说明必要性。
6.严格控制会议费和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和总体额度。对于科学考察工作,差旅费主要用于本单位往返科考目标地区的开支,项目验收时将对此严格审计。
— 5 — 7.严格控制劳务费开支总量和发放标准。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应主要由项目组成人员承担,不应支付大量的劳务费聘用人员承担。要根据实际需求控制临时聘用人员的数量,依据其工作量和职称、能力、水平发放不同标准的劳务费,不得高标准开支劳务费。单位长期聘用的或者签有长期劳务合同的人员不属于劳务费支持范围。
8.合理计划工作任务,科学估算每年所需经费额度。一般地,执行期为5年的项目,经费分配比例为15%、25%、25%、20%、15%;执行期为4年的项目,经费分配比例为15%、30%、30%、25%;执行期为3年的项目,经费分配比例为20%、40%、40%。
五、申报受理程序
1.申报单位需先在科技部门户网站“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专栏(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单位及用户注册(已进行过其他计划项目申报的单位,无需重复注册)。登录申报系统后,点击进入“选择计划类型”界面,在申报内容栏目中选择“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按照有关提示进行操作。申报单位必须如实填写,认真校对每一项内容,确认无误后再提交依托部门。
2.申报单位必须在线打印已正式提交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请书》,并按要求装订以上内容和相关附件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后正式报送依托部门审核。非在线打印的正式提交材料一 — 6 — 律无效。
3.依托部门须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登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按照相关提示对申报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确定推荐的申报项目正式向科技部提交。
4.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不予受理:
(1)不符合专项的基本要求和申报资质要求的;(2)申请书编写不符合规定格式要求的;(3)申报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规定申报程序的;(4)已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立项支持的;
(5)在国家其他科技计划(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中有支持渠道的。
5.项目申请书(包括不受理的项目申请书)不予退回,由科技部统一处置。
第四篇:关于申报2012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模版)
关于申报2012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2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鼓励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型科技团队的领军人,以及符合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申报条件的各类优秀人才申报(见附件1)。凡已获得过资助的,不得再申报同类科技创新人才计划。
(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按照《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做好2012年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报工作的通知》(豫财教〔2011〕212号)规定的申报程序及要求进行填报。
二、申报指标
(一)我校申报指标为杰出人才计划3项、杰出青年计划3项,学校择优推荐。
(二)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团队以依托单位名义申报,同时注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型科技团队的名称,不受依托单位项目申报指标限制。
三、材料报送要求
(一)申报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杰出青年项目须填报《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申请书》(见附件2)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见附件3);
(二)《申请书》(附支撑材料)和《项目预算申报书》纸质材料一式一份。
(三)申请人需准备5分钟ppt汇报材料。
(四)申报材料报送日期为2011年10月7日下午3:00-5:00。联系人:侯占伟 电 话:3987249
邮 箱:kjc@hpu.edu.cn 附件:附件1-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指南(2012)附件2-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申请书 附件3-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 附件4-2012年人才计划汇总表
科技处 2011-09-22
第五篇:2009年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2009年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09年,省科技计划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科技部工作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加快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核心,以巩固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为重点,着力组织实施一批支撑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性重大项目,加大民生科技工作力度,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与交流,依靠科技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2009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根据申报指南,认真组织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一、科技创新强省计划
重点支持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依靠科技扩大内需,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组织实施市场前景好、经济附加值高和具有产业化规模的重大项目;通过产学研结合和对外科技合作,解决重点产业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实施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支撑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选题范围 1.工业部分
(1)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
——资源高效利用采选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 ——高效节能火法、湿法冶金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 ——特种冶金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 ——基础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 ——稀贵金属材料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2)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
——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 ——以高浓度磷肥为基础肥的新型肥料新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 ——中、低品位磷矿资源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大型煤气化、净化先进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 ——煤焦化先进技术及副产物高效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 ——煤化工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3)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
——大(重)型高精密数控机床及机床功能部件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大型铁路养护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电力装备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自动化物流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工程 ——大型矿冶、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国产化先进卷烟生产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4)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工程
——生产过程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新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
——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工业废渣为原料的新型材料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燃煤污染控制、烟气脱硫除尘新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 ——焦化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源综合治理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 ——冶金、化工、电力、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 ——工业及建筑节能降耗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 ——环保节能建材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5)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能源
大型水电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大型火电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煤炭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 太阳能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 风力发电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 ——烟草
烟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卷烟制造重大创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卷烟辅料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机械装备制造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 现代物流成套设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轻工、化工
林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精细化工产品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建材
新型建筑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 2.农业部分
(1)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
以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重点,研究开发生物质能源原料作物优良新品种选育、综合栽培技术、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和深加工工艺等重大关键技术,形成生物质能源产业链,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基地。
(2)花卉产业创新基地建设
围绕国家级云南花卉星火产业带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加强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示范,形成滇中温带鲜切花、滇西北球根类种球繁育、滇西地方特色花卉、滇南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等4个产业聚集区。
(3)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以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林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核桃、小桐子、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新品种(系)选育、高效扩繁及配套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示范
——坚果类经济林果新品种(系)选育、丰产栽培和加工利用综合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主要畜禽优质高效新品种(系)选育及配套繁育、养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示范
——水稻、玉米、马铃薯、麦类、豆类等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加工 ——烟草、橡胶、茶叶、甘蔗等主要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应用 3.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1)以加快开拓国际市场为核心,围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国(境)外联合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重大成果进行转化应用。
(2)围绕我省农业和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引进国外动植物品种资源为重点,与国(境)外联合实施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3)围绕高端人才、创业人才、创新人才的引培,与国(境)外联合实施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4)配合实施科技兴贸和“走出去”战略,以科技成果及产品向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辐射和输出为目标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4.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1)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为目的,引进省外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先进、成熟重大科技成果在云南进行产业化孵化和产业化示范。
(2)以省外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为支撑,围绕我省重点产业中的重大工程项目所开展的技术攻关。
(3)部分历年支持过的项目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云南的产业化示范。
(二)申报要求
1.项目必须具备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技术的起点、成熟度和可靠性高,项目示范带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突出。对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当年投入当年就能形成生产能力,能对市场形成有效供给的项目优先支持。
2.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须以企业为主体申报,高校、院所为支撑,鼓励产学研结合。高校、院所为主体申报的工程化项目,应联合有投资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参加。主体申报企业或参加申报企业上销售收入均达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上销售收入均达1000万元以上),且实现盈利,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提供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财务报表。
3.项目自筹经费(含自筹和其他渠道经费)与申请省科技经费资助的比例在5∶1以上,且自筹经费落实。
4.项目负责人系直接领导或从事项目研究开发的骨干成员,组织协调能力强。5.省院省校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须以云南省企业为主体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云南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申报的工程化项目,应联合有投资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云南省企业参加。技术成果提供方必须是省外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各方已参照科技部技术合同示范文本格式签订了规范、合法、有效的技术合同。项目负责人必须是具有协调管理能力的单位负责人。
二、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
围绕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开发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较高、具有或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一)选题范围 1.工业部分(1)有色金属新材料
铜、锡、铅、锌、铝的复合材料、高纯材料、薄膜材料、晶体材料、粉体材料(2)稀贵金属新材料 ——贵金属化合物合成材料 ——金、银、铂族金属及其合金材料 ——钛及钛合金新材料
——锗、铋、铟、硒、碲、镉及相关化合物新材料(3)非金属材料
——硅藻土、石英、硅灰石系列矿物新材料
——高性能改性聚甲醛、聚氯乙烯、聚乙烯醇树脂等化工新材料(4)新型钢材
——化工、矿山、冶炼用高耐磨、抗腐蚀材料 ——机械制造用特殊钢材料
——蜂窝钢板、多孔钢板、长寿命新型钢结构材料(5)磷化工新产品
磷系阻燃剂、食品药品添加剂等精细磷化工产品(6)煤化工新产品
——合成氨、焦炭、煤气、甲醇、二甲醚制下游产品 ——褐煤液化油及其它化工产品(7)先进制造产品
——大(重)型高精密数控机床及机床功能部件 ——大型铁路养护机械及关键零部件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
——电力装备:铁路牵引变压器、输变电设备、大中型水电成套设备、新型高效节能电机、电力发电设备
——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 ——大型矿冶、化工成套设备 ——国产化烟草机械成套设备(8)软件新产品
——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产品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软件产品(9)电子信息硬件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自助服务终端产品,金融电子产品,新型电子标签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机械 ——计算机硬件及外设产品 ——计量、标准等节能降耗设备(10)光电子产品 ——红外探测及红外夜视成套设备,微光夜视产品 ——发光器件LED等半导体器件产品
——环境检测电子设备,光电传感器及检测元件(11)能源新产品
——高性能高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 ——太阳能发电关键设备 ——其它新能源关键设备(12)生物化工新产品 ——林产化工产品 ——基因工程制品 ——卷烟辅料产品 ——生物催化产品 2.农业部分
(1)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能够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驰名商标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国家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云南省自主创新产品且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质农产品。
(2)2008年以来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驰名商标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国家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优质农产品。研发工作未获得省科技厅立项支持的,给予后补助。
3.社会发展部分
(1)化学药品1—3类新药、治疗用生物制品1—12类新药、预防用生物制品1—10类新药的临床前预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研究;大品种二次开发升级。
(2)具有云南特色和大品种潜力的保健食品。
(3)医疗、健身、环保、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重点新产品。
(二)申报要求
1.新产品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2.以企业为项目申报主体,鼓励产学研结合。申报企业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研究开发能力,成长性好,上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且实现盈利,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提供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财务报表。
3.项目自筹经费(含自筹和其他渠道经费)与申请省科技经费资助的比例在5∶1(农业3∶1)以上,且自筹经费落实。
4.社会发展部分的项目,可以由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申报;或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为主体申报。事业单位申报的项目,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在1∶1以上。5.新药研发项目按照《云南省科技厅关于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社会发展部分)新药研发项目申报受理的管理暂行规定》(云科社发[2008]7号)申报。6.保健食品等项目参照《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后补助实施办法》(试行)(云科计发[2008]32号)申报。
三、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研究解决我省社会事业发展各相关领域中的共性关键科技问题,促进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重点优势学科建设、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及科研院所应用技术开发开展工作。
(一)选题范围
1.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
(1)开展重要中药材品种的良种繁育、规范化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控等研究与示范。(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县乡的认定。
(3)中药、天然药物1—6类新药的临床前预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研究;云药名药名方二次开发和大品种升级。
(4)中药、民族药加工制造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研究与示范。(5)涉及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的其他重大科技项目。2.社会事业发展专项
(1)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和地方病等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综合研究与应用;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诊断技术等人口安全技术综合研究与应用;医疗管理系统、医疗合作、远程医疗等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
(2)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区,典型生态脆弱退化区域,主要自然保护区和采矿区等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整治的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3)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4)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高效环保装备等的研究与应用示范。(5)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6)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社区数字化服务与管理、环保节能建筑等城市发展和城镇化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7)旅游产业提升,旅游景区及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旅游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8)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9)气象、地质、地震等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3.公益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1)主要粮经作物的新品种选育。(2)名优水果蔬菜新品种选育。
(3)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4)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4.应用基础研究专项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简称NSFC—云南联合基金)
按照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关于NSFC—云南联合基金的要求进行申报。(详见http://)。对申报NSFC—云南联合基金的项目,在其通过初审并进入学科专家答辩后未通过的项目,在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的立项中给予关注。
(2)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项目;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口与健康(医学、药学)、资源与环境、矿产资源利用与新材料与矿冶四大领域为主,兼顾其它优势学科领域的研究项目。
(3)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
农业、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与矿冶、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基础学科、管理学科。
5.科学普及专项
(1)重大及特色科普活动。(2)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能力提升。(3)新农村科技辅导员培训行动。(4)优秀科普作品创作后补助。6.院所技术开发专项(1)研究开发项目
针对相关产业及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与开发及产业化示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加快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转移;
(2)科研条件建设项目
结合行业发展规划,围绕科研院所发展方向、技术升级及拓宽研究领域的需要确定条件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科技支撑和服务的能力建设。
7.人才引培专项
2009年,遴选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0名;遴选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省技术创新人才共100名;遴选培养省创新人才团队10个。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或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力量和相关条件。2.以企业为主体申报的项目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研究开发能力,上年销售收入原则上达1000万元以上(中药材种植养殖龙头企业500万元以上),且实现盈利,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提供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财务报表。
3.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在1∶1以上,企业为主体承担的项目比例在5∶1以上(中药材种植养殖龙头企业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在3:1以上)。4.科普专项申报截止时间为2009年4月10日,报送《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纸质申请一式3份。“新农村科技辅导员培训行动”项目每个州(市)原则上推荐不超过3个,2008年承担过项目的原则上不再安排,25个边境县和3个藏区县不安排辅导员培训项目;科普作品创作以后补助为主。
5.院所技术开发专项的申报单位应为省属转制科研院所(含技术开发所)。研究开发项目申报原则上要求与有技术需求且具备相应经济实力的企业相结合,合作企业可以是转制科研院所创办的能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企业。科研条件建设项目应以科研院所内设的研究和技术服务功能室(站)所需提升改善的手段和条件为主,提出相关条件建设内容。研究开发项目经费由科研院所自筹经费、合作企业配套投入与申请资助的研发经费三部分组成,其比例不低于1:3:1,其中合作企业是科研院所自身创办的,其比例不低于1:1;科研条件建设项目的经费为科研院所自筹经费和申请资助的经费组成,其比例不低于1:1。
6.应用基础面上项目实行备案核准制,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7.人才引培专项的申报要求详见《云南省科技厅关于遴选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有关事项的通知》(云科人发[2009]1号)、《云南省科技厅关于选拔2009年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的通知》(云科人发[2009]3号)和《云南省科技厅关于遴选省创新团队有关事项的通知》(云科人发[2009]4号)。
四、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以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引导地方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增强优势学科、重点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一)选题范围
1.省级科技创新园区建设 2.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认定
围绕农业种质资源挖掘与开发、环境保护、药物开发、重大疾病研究与防治、新材料制备与冶金、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按照《云南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云南省科技厅公告第5号)的有关规定,建设和认定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
3.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认定
围绕生物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烟草、医药、矿冶、化工、能源、环保等重点产业,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大学或大企业,产学研联合,组建和认定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以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自然科学资源保存与利用、科技公共服务等为重点,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公共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地方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引导
以改善和提升州(市)、县(市)两级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条件、服务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欠发达地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2.企业必须是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研究开发基础的盈利企业。企业上提取技术开发费用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5%,并且比上年增长10%以上;近3年专利申请量每年增长均达10%以上;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并形成良好运行机制;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提供经审计的上财务报表。
3.地方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引导项目由县(市)、州(市)科技局申报,州(市)科技局统一审核推荐至省科技厅。项目申报要与地方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挂钩;与地方财政科技经费安排挂钩;与地方科技局科技管理工作业绩挂钩。不再受理“十一五”期间已安排项目的州(市)、县(市)申请。4.企业为承担主体的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5∶1,其余项目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在1∶1以上。
五、科技富民强县计划
以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重点结合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实施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促进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省级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并加快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工作。
(一)选题范围
1.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
在28个边疆县和藏区县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每个乡镇实施1个培育特色产业的项目,达到每个乡镇有1名科技特派员,每个行政村有1名科技辅导员或科普宣传员,每个行政村有1个完善的科技(科普)活动室,每个成年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每个乡镇有1个带动作用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5%以上。
2.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省级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认定授牌
2009年认定一批省级科技示范园、一批省级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省科技厅将对每个被认定的示范园区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具体认定办法另行通知。
3.农村科技信息化工作
以建设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启动云南农村科技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的速度和效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效、快捷的科技信息服务。2009年,启动建设省级综合服务中心1个,省级专业服务中心1-2个,州市分中心1-2个,县级综合服务站和专业服务站10-20个,具体申报要求另行通知。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
2.申报单位必须有较强的科技应用示范和产业化能力。企业必须是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转化能力的盈利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提供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财务报表。
3.企业为主体承担的项目比例在3∶1以上。州(市)、县(市)科技局应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实行备案核准制,申报要求另行通知。
六、专项科技资金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专项资金 项目申报要求另行通知。
(二)技术创新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项目申报要求另行通知。
七、申报方式
(一)科技计划项目随时申报、随时受理。已立项的省科技计划项目每个季度下达一次。备案核准制项目申报要求另行通知。
(二)科技计划项目采取逐级申报的方式,申报项目须经申报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审查推荐。
(三)项目申报及遴选按《省科技厅关于调整部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云科发〔2006〕3号)执行。
(四)2009年,将对除备案核准制以外的项目实行网络申报,申报单位可登陆云南省科技厅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申报。
(五)相关申报材料格式可登陆云南省科技厅网站查阅下载。
二OO九年二月三日
主题词:科技
计划
指南
通知
省科技厅办公室(共印250份)
2009年2月3日 印发
打印:李俊妍
校对:杨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