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章招聘简答题(小编推荐)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简答题:
一、员工招聘渠道有哪些?简述各种员工招聘渠道的特点。渠道:
内部招募:
1、推荐法;
2、布告法;
3、档案法。
外部招募:
1、发布广告;
2、借助中介(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洽谈会、猎头公司)
3、校园招聘;
4、网络招聘
5、熟人推荐。特点:
内部招募:
1、准确性高;
2、适应较快;
3、激励性强;
4、费用较低;
5、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影响;
6、容易抑制创新。
外部招募:
1、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
2、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
3、树立形象的作用;
4、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5、进入角色慢;
6、招募成本大;
7、决策风险大;
8、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二、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1)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2)分析潜在应聘人员的特点(3)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4)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
三、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程序
(1)准备展位(2)准备资料和设备(3)招聘人员的准备(4)与协作方沟通联系(5)招聘会的宣传工作(6)招聘会后的工作
(二)注意事项
(1)了解招聘会的档次(2)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3)注意招聘会的组织者(4)注意招聘会的信息宣传
四、网络招聘的优点
(1)成本较低,方便快捷;选择余地大,涉及范围广
(2)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还可进行背景调查审核,能力素质评估,以及笔试面试,具有多种功能的招聘服务系统
(3)使应聘者求职申请书、简历等重要资料的存贮、分类、处理和检索更加便捷化和规范化。
五、校园招聘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
(2)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因此,在与学生签署协议时,应该明确双方的责任,尤其是违约的责任。另外,单位也应该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并且留有备选名单,以便替换。
(3)学生往往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切实际的估计,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确的评价。(4)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
六、笔试的优缺点是什么?提高笔试有效性应注意几个问题? 优点:
(1)可以增加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信度与效度
(2)可以对大规模的应聘者同时进行筛选,花较少的时间达到高效率
(3)对应聘者来说,心理压力小,容易发挥正常水平(4)成绩评定也比较客观 缺点: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以及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等。
注意问题(1)命题是否恰当(2)确定评阅计分规则(3)阅卷及成绩复核
七、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的方法有哪些?
筛选简历的方法:
1、分析简历结构;
2、审察简历的客观内容;
3、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或经验要求;
4、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
5、对简历的整体印象。
筛选申请表的方法:申请表的筛选方法与简历的筛选有很多相同之处,其特殊的地方如下:
1、判断应聘者的态度;
2、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
3、注明可疑之处。
八、面试概念及目标
(一)概念
面试是供需双方通过正式交谈,使用人单位能够全面地了解应聘者的业务知识水平、外貌风度、工作经验、求职动机等信息。同时,也使应聘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信息
(二)目标 考官的目标:
(1)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使应聘者能够正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2)让应聘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应聘单位的现实状况、应聘岗位的信息和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等。(3)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素质。(4)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本次面试等。应聘者目标:
(1)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尽量展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2)有充分的时间向面试考官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3)希望被理解、被尊重,并得到公平对待。(4)充分的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5)决定是否愿意来该单位工作等。
九、简述面试的基本步骤。
(一)面试前的准备阶段:确定面试的目的、问题、类型、时间、地点,写出面试提纲,并且在面试前要详细了解应聘者的资料,发现应聘者的个性、社会背景及对工作的态度、有否具有发展潜力。
(二)面试开始阶段:从应聘者可以预料到的问题开始发问,然后再过渡到其他问题,以消除应聘者的紧张情绪
(三)正式面试阶段:
(四)结束面试阶段:
(五)面试评价阶段:进行评语式的评估或评分式的评估
十、面试的分类
(一)从面试所达到的效果来看,面试可分为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
(二)从面试的结构化程度,可分为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
十一、简述面试的方式。
(一)开放式提问;
(二)封闭式提问;
(三)清单式提问;
(四)假设式提问;
(五)重复式提问;
(六)确认式提问;
(七)举例式提问。
十二、面试提问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1)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
(2)有意提问一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引导应聘者做出可能矛盾的回答,来判断应聘者是否在面试中隐瞒了真实情况。
(3)面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动机,可以通过对他的离职原因、求职目的、个人发展、对应聘岗位的期望等方面加以考察,再与其他的问题联系起来综合加以判断。如果应聘者属于高职低求、高薪低求,离职原因讲述不清,或频繁离职,则须引起注意。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通过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分析应聘者的价值取向,而不要轻信应聘者自己的说法。
(4)所提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有疑问可马上提出,并及时做好记录。并且,不要轻易打断应聘者的讲话,对方回答完一个问题,再问第二个问题。
(5)面试中,除了要倾听应聘者回答的问题,还要观察他的非语言行为,如脸部表情、眼神、姿势、讲话的声调、举止,从中可以反映出对方是否诚实,是否具有自信心等情况。
十三、心理测试的概念、分类、基本要求
(一)概念
心理测试是指在控制的情境下,向应试者提供一组标准化的刺激,以所引起的反应作为代表行为的样本,从而对其个人的行为做出评价的方法。
(二)分类
(1)人格测试;(2)兴趣测试;
(3)能力测试;①、普通能力倾向测试;②、特殊职业能力测试;③、心理运动机能测试;
(三)要求(1)对应聘者的隐私加以保护(2)要有严格的程序(3)心理测试的结果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
十四、情景模拟测试的概念、分类、优点
(一)概念:
情景模拟测试是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岗位,编制一套与该岗位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试其心理素质、实际工作能力、潜在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分类。
(1)语言表达能力测试;(2)组织能力测试;(3)事务处理能力测试。
(三)优点
(1)可从多角度全面观察、分析、判断、评价应聘者,这样企业就可能得到最佳人选。(2)选拔出来的人员往往可直接上岗,或只需经过有针对性地简短培训即可上岗,从而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
十五、什么叫公文筐测试?这种测试方法程序是什么?注意事项?
(一)概念:公文筐测试,也叫公文处理。这是被多年实践检验的,一种有效的管理干部测评方法
(二)程序
(1)发给每个被测评者一套文件汇编(由15~25份文件组成)包括下级呈来的报告、请示、计划、预算,同级部门的备忘录,上级的指示、批复,规定、政策,外界用户、供应商、银行、政府有关部门乃至所在地区的函电、传真及电话记录,甚至还有群众检举或投诉信等,这些文件经常会出现在管理人员的办公桌上。
(2)向应试者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然后告诉应试者,他现在就是这个岗位上的任职者,负责全权处理文件筐内的所有公文材料。每个应试者都留下一沓笔记、备忘录、信件等,这是每个应试者工作成效的最好记录
(3)最后,将处理结果交给测评组,按既定的考评维度与标准进行考评。
(三)注意事项
(1)有保证测试的有效性,这些文件的编写要逼真、准确,应从单位的存档文件、记录、函电、报告及现场调查收集的信息素材中提炼加工
(2)依次编写的文件处理难度与重要性也各不相同。文件中应有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一般还附有该企业单位结构系统图、有关人员名单及当月的日历等,以供参考。
十六、简述员工录用决策策略的分类,及做出录用决策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类(1)多重淘汰式(2)补偿式(3)结合式
(二)应注意的问题:
(1)尽量使用全面衡量的方法(2)减少做出录用决策的人员(3)不能求全责备
十七、简述如何进行员工招聘的评估。
(一)成本效益评估:指对招聘中的费用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照预算进行评价的过程。是鉴定招聘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1、招聘成本;
2、成本效用评估;
3、招聘收益成本比。
(二)数量与质量评估:
数量评估,分析数量上满足或不满足需求的原因,有利于找出各招聘环节上的薄弱之处,改进招聘工作;同时通过录用人员数量与招聘计划数量的比较,为人力资源规划的修订提供了依据;而录用员工质量的评估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行为、实际能力、工作潜力的评估,它是对招聘的工作成果与方法的有效性检验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招聘方法的改进,又对员工培训、绩效评估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1、数量评估;
2、质量评估。
(三)信度与效度评估:是对招聘过程中所使用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进行的检验,这无疑会提高招聘工作的质量
1、信度评估;
2、效度评估。
十八、人员配置的原理有哪些?
(1)要素有用原理(2)能位对应原理(3)互补增值原理(4)动态适应原理(5)弹性冗余原理
十九、简述劳动分工的概念与原则、形式、作用
(一)概念: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使许多劳动者从事着不同的、但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二)原则:
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
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形式
1、职能分工
2、专业分工
3、技术分工
(四)作用(1)劳动分工一般表现为工作简化和专门化。(2)劳动分工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使劳动工具专门化。(3)有利于配备工人,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4)劳动分工大大扩展了劳动空间,使产品生产过程有更多的劳动者同时参与,因而有利于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加快生产进度。(5)劳动分工可以防止因劳动者经常转换工作岗位而造成的工时浪费。
二十、组织企业内部劳动协作的基本要求(1)尽可能固定各种协作关系,并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对协作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的程序、方法,审批权限等内容做出严格的规定。(2)实行经济合同制。(3)全面加强计划、财务、劳动人事等项管理,借用各种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保证协作关系的实现。二
十一、有哪些情况下需要作业组
(1)生产作业需工人共同来完成(2)看管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3)工人的工作彼此密切相关(4)为了便于管理和相互交流(5)为了加强工作联系(6)在工作没有固定的工作地,或者没有固定工作的情况下,为了调动和分配他们的工作,需要组成作业组。
二十二、作业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1)搞好作业组的民主管理,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2)为作业组正确地配备人员。(3)选择一个好的 组长,作业组长的人选可通过民主选举、领导批准等办法产生。(4)合理确定作业组的规模,一般10—20人左右为宜。二
十三、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
(1)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2)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3)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
二十四、合理组织工作地应当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应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减少或消除多余、笨重的操作,减少体力消耗,缩短辅助作业时间。(2)应有利于发挥工作地装备(如生产设备、工具、防护装置、监控仪表等),以及辅助器具的效能,尽量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3)要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使工人有良好的劳动条件与工作环境,防职业病,避免各种设备或人身事故。(4)要为企业的所有人员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使企业员工在健康、舒适、安全的条件下工作。
二十五、对过细的劳动分工进行改进
(1)扩大业务法:将同一性质(技术水平相当)的作业,由纵向分工改为横向分工。(2)充实业务法:将工作性质与负荷不完全相同的业务重新进行分工。
(3)工作连贯法:将紧密联系的工作交给一个人(组)连续完成。例如将研究、试验、设计、工艺和制造等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交由一名技术人员担任,使其参与完整的工作过程。
(4)轮换工作法:将若干项不同的内容的工作交给若干人去完成,每人每周轮换一次,实行工作轮换制。
(5)小组工作法:将若干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合并,由几名工人组成的作业小组共同承担,改变过去短时间内一人只干一道工序的局面。
(6)兼岗兼职:例如安排生产工人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
(7)个人包干负责。例如可由一个人负责装配、检验、包装整台产品,并挂牌署名,以便由用户直接监督。
二十六、工作轮班应注意的问题
(1)工作轮班的组织,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2)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3)建立和健全交接班制度。(4)适当组织各班工人交叉上班。(5)工作轮班制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点是夜班对人的影响最大。为了解决夜班疲劳、工人生理、心理不适应和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可采用:适当增加夜班前后的休息时间;缩短上夜班的次数,例如采取四班三运转制的倒班办法。
二十七、简述劳动协作的内容、要求与形式。
(一)内容:采用适当的形式,把从事各种局部性工作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整体性的工作
(二)要求:
1、尽可能地固定各种协作关系,并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对协作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的程序、方法,审批权限等内容做出严格的规定。
2、实行经济合同制。
3、全面加强计划、财务、劳动人事等项管理,借用各种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保证协作关系的实现。
(三)形式: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 二
十八、简述员工配置的方法。
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二
十九、简述“5S”活动的内涵。
(一)整理。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使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减 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二)整顿。对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即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以最简捷的流程完成作业。
(三)清扫。在进行清洁工作的同时进行自我检查。
(四)清洁。对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的巩固和维持,使之制度化。
(五)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员工的素养,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严格遵守行为规范,而不需要别人督促,不需要领导检查,这是“5S”活动的核心。三
十、简述劳动轮班的组织形式。
(一)两班制;
(二)三班制;
1、间断性三班制;
2、连续性三班制
(三)四班制;
1、“四八交叉”;
2、四六工作制;
3、五班轮休制。三
十一、简述四班三运转和五班四运转的组织形式。四班三运转:
也叫四三制,其轮休制是以八天为一个循环期,组织四个轮班,实行早、中、夜三班轮流生产,保持设备连续生产不停,工人每八天轮休两天的轮班工作制度。
也可安排工作三天休息一天,或工作九天休息三天,从循环期上看,可分为四天、八天、十二天等形式。在实行每周40小时的工时制度下,企业采用本轮班方法时,每个月需要安排一个公休日。五班四运转:
即五班轮休制,它是员工每工作十天轮休两天的轮班制度。
以十天为一个循环期,组织五个轮班,实行早、中、夜三班轮流生产,保持设备连续生产不停,并每天安排一个副班,按照白天的正常时间上班,负责完成清洗设备、打扫卫生、维护环境等辅助性、服务性工作任务。二十九、四班三运转制的优点
(1)人休设备不休,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挖掘了设备潜力,在原有设备条件下增加了产量。
(2)缩短了工人工作时间。
(3)减少了工人连续上夜班的时间,有利于工人的休息和生活。
(4)增加了工人学习技术的时间,可提高工人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有利于在现有厂房设备条件下,增加用工量,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三
十、简述劳务外派与引进的程序。
(一)个人填写《劳务人员申请表》,进行预约登记。
(二)外派公司负责安排雇主面试劳务人员,或将申请人留存的个人资料推荐给雇主挑选。
(三)外派公司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并由雇主对录用人员发邀请函。
(四)录用人员递交办理手续所需的有关资料。
(五)劳务人员接受出境培训。
(六)劳务人员到检疫机关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预防接种证书》。
(七)外派公司负责办理审查、报批、护照、签证等手续。三
十一、简述劳务外派与引进的管理。劳务外派的管理:
(一)外派劳务项目的审查;
(二)外派劳务人员的挑选;
(三)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
劳务引进的管理:
(一)聘用外国人的审批;
1、拟用的外国人履历证明;
2、聘用意向书;
3、拟聘用外国人原因的报告;
4、拟聘用外国人从事该项工作的资格证明;
5、拟聘用外国人健康状况证明;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二)聘用外国人就业的基本条件;
1、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
2、具有从事该项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
3、无犯罪记录;
4、有确定的聘用单位;
5、持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其他国际旅行证件。
(三)入境后的工作。
1、申请就业证;
2、申请居住证。
第二篇:教师招聘简答题
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遵循阶段性,防止“一刀切”;(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扬长避短;(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2.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内涵包括: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案例分析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从此该生在课堂上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主动发表意见。
问题:请你结合课程与教学原理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 2.年轻的张老师是某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现任教于一所中学。工作之初,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由于他平时对学生不苟言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渐渐的,张老师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了无形的屏障,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自己讲课越来越缺乏激情,班级管理越来越困难。
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张老师意识到问题所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探讨人生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有心事愿意向他倾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1)试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同时,该老师的行为也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而非利用教师“权威”压迫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做不但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更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打击学生自尊心、自心信,丧失学习兴趣。(2)上述材料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观;树立教师威信;善于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有位体育教师在讲授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技能时,他首先讲解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要领,然后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问学生:“什么样的东西最容易滚来滚去?”同学们齐声回答道:“圆的东西。”教师又进一步问:“既然圆的东西最容易滚来滚去,你们能不能在做这个动作时把身体变圆一点呢?下面我做一次示范,你们要认真看。”然后教师请学生们按照要求进行分组训练,很快全班学生便掌握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技能。请问该体育教师主要运用了哪四个教学方法? 在体育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分别运用了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讲授法。通过体育教师语言讲授前滚翻、后滚翻的动作概念,使学生明确课堂学习内容。
第二种,谈话法。通过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问答,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发思考,进一步深化对动作要领的明确。
第三种,演示法。通过体育教师亲自示范做现场演示,让学生明白如何操作。第四种,练习法。通过分组进行训练,让学生切实去做,进而掌握动作技能。
18、美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首先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教学思想。《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八方面的要求。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19、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20、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21、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2、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是现代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之一,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有接受性教学模式、发现——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性教学模式、交往性教学模式、练习性教学模式、情感性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群辩法教学模式、课堂讨论模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等。
23、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遵照的原则是审美性原则、思想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24、美术学科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7、《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哪些要求? ⑴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⑵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⑶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⑷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
⑸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⑹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⑺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⑻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1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⑴目标设计在学生需求中生成 ⑵目标达成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⑶环节设计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⑷思维激发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⑸教师银玲在适度拓展中生成。⑹情感态度在创造中生成。
19、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⑴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
⑵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⑶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
⑷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⑸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20、案例在美术教学中的有什么作用? ⑴用于自省 ⑵用于教研 ⑶用于教学
21、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 ⑴学生本位意识。⑵学生主体意识。⑶学生个体意识。
22、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⑴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⑵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⑴课程的建设者
23、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哪些变化? ⑴学生解放了 ⑵教材开放了 ⑶“过程”开放了 ⑷“时空”开放了
24、你认为怎样的美术课是一堂好课? ⑴教学目标多元 ⑵教学内容丰厚 ⑶教材处理变式 ⑷教学问题优化 ⑸教学活动有效 ⑹教学流程清晰 ⑺教学姿态平等 ⑻教学评价恰当 ⑼教学方法多样 ⑽媒体运用恰当
25、案例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和特征? ⑴案例的来源 ⑵案例的典型性 ⑶案例的真实性 ⑷案例的完整性 ⑸案例的流畅性
26、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7、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28、什么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评价目标?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9、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⑴教学目标多元 ⑵教学内容丰厚 ⑶教材处理变式 ⑷教学问题优化 ⑸教学活动有效 ⑹教学流程清晰 ⑺教学姿态平等 ⑻教学评价恰当 ⑼教学方法多样 ⑽媒体运用恰当
30、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31、一般来说,教学中的提问有哪两种表现形式?
⑴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问题的、探究的教学模式设计。⑵课堂的提问,常用于提问与应答的教学之中。
32、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其次要做到:
⑴、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
⑵、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
⑶、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
⑷、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⑸、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33、什么是课程实施?它与教学实施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实施要比教学的范围广阔得多。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知识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等等。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项内容,但却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基本的途径。
34、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大体来说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也是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程序的直接依据。另外,教学目标还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最后,目标本身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
35、教学模式构成有哪些要素?
理论依据、教学程序、实施原则、辅助条件、效果目标。
36、教学活动的要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教学的主体性要素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的条件性要素是教学的时空环境,教学的过程性要素包括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等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7、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请解释“课间设计”和“课后设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活动,可称为“课间的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38、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⑴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⑵依据学生的特征。⑶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⑷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
39、探究学习的实质是问题解决的学习,那么,问题从何而来?
⑴教师提出问题。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⑶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40、提问时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提问有哪几个作用?
评价(“你明白了吗?”得到回答)、学生参与(提问,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加深理解。
三、辨别题:
1、美术是精神创造的产品,是体现人类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要点:正确。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美术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如毕家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
2、绘画的种类很多,就中国画技法而言,就可分为:水墨画、工笔画、写意画等。要点:错误。中国画按技法的工细与粗放,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水墨画不属于。
6、你认为教师备课的预案设计是“宜粗”些好,还是“宜细”些好?为什么? 要点: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善教案的设计。
7、你认为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以“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还是以“科学性评价为主”?为什么?
要点: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们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即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要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8、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解决特定问题中,需要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合作技能。他设计了以下五种评价方式,请你分析哪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为什么?
要点:表现性评价必须至少具备⑴评价标准多重性⑵评价标准预定性⑶评价的主观性这三个特征时,才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第五种是与教学目标要求的行为表现最接近,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
1、你是如何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参考:自主:即主动学习。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合作:是指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合作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探究学习:又称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科领域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2、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热闹了,是不是越活跃越好?
要点: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过程。而有的课堂活动学生忙这忙那的,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有活动却没有体验,这种为活动而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价值。
3、常常在美术课堂上听到老师表扬:“画得真好!”,“你真能干!”,“你真棒!”„„新课程提倡多鼓励学生,那么教师的表扬是不是越多越好?(10分)
要点: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给予表扬。我们认为,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无益;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4、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8分)
要点:知识与能力是有联系的,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存在着美术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对一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5、什么叫“建构主义”?
要点:建构主义认为,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因此,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6、你认为“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要点: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分析。比如学习任务的结果是什么,性质、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起点与重点分析等等。强调的教师的“教”,教师主导着教学的进程,控制着学生的学习。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焦点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知识应用的实际情境下的学习,学习者的经验才能赋予新的学习意义。因此,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学”,教师主要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主导权在学生手中。
7、预定的教学目标未完成怎么办?有的美术课知识能力目标没有达成,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有所超越。怎样看待这节课?教学具有连续性,这节课未达成的目标,下节课能否完成?
要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常常以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落实教学重难点来衡量一堂课的成败。但我们所预设的教学,在互动、对话的教学情境中,必然遭遇“不确定性”的伏击。有的美术课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从学生的突破常规的思维训练,能多角度地去解读画面,学会了创作能力的实际效果看,也有它成功的一面。教师必须认识到原定的教学设计受到“干扰”是正常的。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干扰”,补充、修正、完善了教师原有的“设计”。在新课程改革的状况下,我们更要突出对于教学“不确定性”的认识。因为新课程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在本质上是师生的交往与互动,教师就不能仅仅注重自己教学的既定目标与过程,不注意学生的思维方法与疑惑。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不存在升学考的压力,这节课未达成的目标,可以安排在下节课完成。
8、美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度地当场演示往往能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教师的演示过多,会束缚学生思维,有的学生会不动脑筋照着老师的范画依样画葫芦。你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演示对“度”的把握,应该如何进行?
要点: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象、课件的展示等。教师的演示要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选择重点、难点、关键处进行演示,没有必要作全过程的演示。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9、你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应该先于行动(教学过程),还是产生与行动(教学过程)之中?为什么?
要点:如果我们确认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就会认识到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应完全预设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目的不是先于行动而是产生与行动之中。
10、现在主张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那么是不是不要接受性学习了呢?是不是每节课都要合作学习呢?
要点:不能这样认识问题。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人的两种学习方式,缺一不可。学生的学习要传承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全部采用探究学习,即使是基础教育的学习也是不可能的,时间不够,效率低下;相反,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人类文明的结晶,效率高。但是这种效率,仅仅是相对于知识与技能来说的。学习不但要达到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要在学生学习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探究学习在这方面就有着接受学习不可比拟的长处。
11、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了美术的文化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
要点:新课程我们强调了美术文化的学习,但不可以忽视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为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美术文化学习的一个部分,美术文化的学习不能脱离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基本的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学会欣赏、评述和美术文化的学习,才能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12、新课程主张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能均衡实现吗? 要点:不是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学中来实现的。三维目标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思想。三维目标只是它的体现。
13、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见解让教师措手不及难于招架怎么办?
要点: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提出些教师没有意料到的问题,只要是学生思维中真实的问题,都应抓住不放。对学生提的问题首先要加以鼓励,对好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对有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可以请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读课文或在课内和课外寻找资料和答案。
14、快下课了,教师有些教学任务还未完成,可是回答问题的学生还在滔滔不绝地发言,教师应该怎么办?
要点:一个高效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新课标认为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为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控制课堂教学,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因素”,“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学生出现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如果这位学生的发言很有价值,就应该让他把话讲完,相反正在该学生讲的滔滔不绝时,教师双手一拍“停”!这种“精确控制”恰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这样还不如顺其自然,让学生自己决定应该何时结束。教为了学,教要适应学,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5、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要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16、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要点: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①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②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何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③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纪律,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 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③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④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案例分析:
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简单评析。《对印的花纹》
要点:这不仅仅是一堂极为常见的激发美术教学课,但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之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竟会完全不同于以往。
对待这样的学习内容,以往的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呢?该教师告诉我们:“习惯于利用大量范图展示,来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是”直接“解答,很少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总是显得十分拘谨,将一切交代得非常具体,惟恐学生犯错误,指望学生能够掌握技法,创作(或制作)出完整的作品。在教市的严格要求下,以及教师提供的各种直观范图和演示活动的作用下,学生可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从教育的意义看,学生在完成这种行为的过程中,却很少能够获得情趣和思维的激活,只是被动地、机械地完成一项工作而已。
通过对课改所提倡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领会,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主动地改变了自身的角色,同时相应地导致了学生角色的变化,简单地说,教师将自己放在了课堂“导演”的位置,而将学生当作“演员”了,让他们尽情地表演。在这一课中,老师改变了过去教师“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是将结论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动脑筋思维,主动地探索结论,由此在课堂中形成学生互相启发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
我们知道,人的思维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演绎,一种是归纳。该老师采用的正是第二种方法。原本他可以简单而省事地提供示范作品,并将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件作品,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采用了启发诱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他的教学是由完成的对称性作品开始的,由此让学生思考完成这件作品的方法。其中一个女学生主动向全班同学介绍了方法,但是学生又提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尝试、制作,因为他知道学生的这些问题只是一些担忧,到底会不会出现,尚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这一课应该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对称。在学生理解这一问题以后,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将对称的知识象其他事物演绎,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这堂课的教学,教师始终扮演了一个组织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能够让学生自己解答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答。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了思维,学会了学习。当然,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对问题的适宜性和难易程度保持着敏感,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还是应该策略地帮助他们解决。
2、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谈谈你的感想。像《长江》
要点:教师对美术学习中的“弱势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要落实实处。该教师对这位不喜欢上美术课的学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用教师的真诚和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少一些批评、指责,为学生的进步、进取,多一分宽容之心,循循善诱地进行个别辅导。教师机智地抓住了这一契机,把个别学生的“美术与我无缘”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的价值体现在:⑴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作为教师,没有对出现的个别“异端”进行粗暴处理,而是及时为该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索氛围。这样既保护了该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该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好的体现。⑵该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本案例中教师根据该学生的特长,让他在想象成“长江”的蓝色卡纸上标上各省、市地方的位置,这既符合该学生喜欢地理的需求,又是美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该学生在绘图表现的过程中,在找到了学习自信的同时又进行了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⑶该学生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潜移默化的人生观的教育。显然,这样的教育,学生是终身受益的。
3、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是教材中最常见的。请你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15分钟左右的教学过程设计。
要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等。
评分办法:(10分)
(8~10分):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效果好(5~7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完全新、教学效果尚好(2~4):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欠新、教学效果一般
4、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要点:水、色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是水彩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
用笔滞、习惯来回涂、喜欢用小笔描等。用水滥没有形,或用水少没有滋润的感觉。
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解决的方法:
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忌来回涂,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中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
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
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
5、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10分)《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要点:“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给你许多惊讶。一个在室外玩泥沙的游戏活动,却激发了孩子们无穷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老师将学生带出教室,将课堂摆放在沙坑上,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也说明在校园这一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中,有着丰厚的教学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联系学生个人成长的环境来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是为学生营造艺术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艺术教师应该勤动脑筋、多想办法,做生活的有心人,将校园的一草一木变成生动的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创造性地上好艺术课。
6、以下三个案例都是以《太阳》为课题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有可操作性,但其把握的侧重点不同。请分析有哪些不同的侧重点?
《太阳》
要点:上述三个目标设计是同一课程内容的设计,三位教师的目标设计都具有极强的可行性。每位设计者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以及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每个目标都有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方面,同时都具有一定的弹性。例1目标设计侧重点是让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运用视觉语言,是他们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力所能及地参与美术文化的传承。例2目标设计侧重点落在学生用想用的材料表现他们心目中与别人不同的太阳形象。因此,该目标的弹性就体现在第一条即“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太阳”内容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例7侧重于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其弹性之处的设计是目标中的第2条“能够在圆形中,设计制作出不同个性的太阳面部形象”。
7、介绍画家莫奈的生平、艺术风格等,并举代表作品一幅作简单评述。要点:生平介绍:
克劳德·奥斯卡·莫奈(1840—1926)是法国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1840年出生于巴黎,他父亲在哈佛尔开杂货店,莫奈的童年便在哈佛尔度过,大自然陶冶了他自由自在的性格,那时他常在练习本封面上画装饰取乐,不知不觉从玩乐中积累了许多绘画技巧,十五岁时便以一个漫画家闻名于家乡。
1859年莫奈回到巴黎。1862年莫奈因病,父亲把他从阿尔及利亚服役军队中赎了出来。莫奈初从布丹学画,后进古典派画家格莱尔画室学习,并受库尔贝和柯罗的影响。在风景画的创作中,受马奈和透纳作品的启发,对光与色的变化进行长期的探索,运用色彩表现光线和空间的变幻。
1865年的沙龙上莫奈首次展出两幅描绘塞纳河口的风景画,给人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被誉为“一幅最有独创性的、有力的、和谐的海景作品”。
1874年3月25日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以后被称为印象派的首届展览在巴黎开幕。莫奈举世闻名的《日出·印象》参加展出,“印象派”就是当时批评家嘲讽他的作品而由此而正式诞生。由于莫奈独创的艺术理论和坚持不渝的探求精神,对印象派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
艺术风格:
莫奈用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种种生动的印象,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绘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光线和色彩,关注的重点在视觉感受上,致力于研究光色在瞬间变化的效果。
代表作品:
《日出·印象》是莫奈在阿尔港口所见日出的景象,一轮红日冲出薄雾,冉冉升起,莫奈用活泼、潇洒的笔触,鲜明和富有生气的色彩捕捉了日出一瞬间的印象。橙红色朝日映红了上半部天空,它映在海面上的倒影闪闪发光。红、橙、淡紫色在天空中互相交错和渗透着,形成了深远的天幕,水波将天空的反射分割成许多形状大小不同、千变万化的色块。两岸若隐若现的船桅和建筑物,缕缕青烟及由近至远飘浮在波浪上的小船更加增添了日出的生命力。莫奈创造了一种笔触灵活的技法,适合表现瞬间流逝的光和色,他采用明显的笔触着色,使轮廓含混并与周围环境互相交错衔接起来,充分表现或促成光的闪耀。
8、中国写意画运用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等方法,可以出现斑斓绚丽、变化莫测的画面。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此技能的练习表现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分别介绍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的方法。
要点:浓破淡:先着淡墨,再用浓墨破。淡破浓:先着干浓墨,再用淡墨破。色破墨:先着墨后用色破。墨破色:先着色后用墨破。
作画时墨色浓淡要分清,水分干湿要适当。
9、“近大远小”透视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绘画造型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请你针对“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这一内容的学习,进行15分钟教学过程的设计。
要点:利用简易取景框进行观察景物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引导学生变换观察角度、方位,认真观察物体所产生的不同透视现象,从中探索透视规律。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写生。选择典型、简单的场景,通过实地观察、描绘,让学生在画面上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如描绘一排电线杆、一条铁路轨道、一道围墙等。
可选择典型图例一幅,引导学生从画中找出地平线、消失点,再画出几条典型的透视线,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近详远略、近浓远淡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将物体的外廓简略地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透视效果。
(10—12分)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好,表述准确。(7—9分)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尚可,表述准确。(4—6分)
教学理念欠新,教学方法一般,表述欠准确。
10、请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案例:《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
要点: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把课改理念提到了时代发展高度,这是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它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这种目中有人的教育观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
这节课,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训导者、尊贵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合作者、服务者,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学们一道寻找真理。
11、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习环境为中心来设计教学。请你举一个以学为主的例子。
参考:课题:初二《服装的搭配》
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并展示一些不同款式、色彩、质地的服装问:“这位同学马上要去参加另一个同学的生日会,你们能帮他选择、搭配一套既符合他的身份又得体的一套服装吗?”同学们纷纷参与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12、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和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
要点:课程改革使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课程。过去,我们理解的课程就是课程表上的科目,就是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是规定好了的内容。他和教师、学生没有任何关系,教学就是教教材,教师只有教的权利,不容许有任何的改动。学生只有学习和听从的权利,充斥在教学参考书中的标准答案,早已限定了学生的发展权利。新一论的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的生成性,这是课程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发展,它把教学活动与课程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程已变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过程,文本课程被激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都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使课程内容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课程意义也被不断地提升。
吴老师上《我们身边的痕迹》时就经历了这样一次课程发展的过程。学生对硬币能被印出来,表示了三种意见,经过争论,前两种意见被否定了,第三种意见本来就是教师要讲的,由学生讲了出来,教师为此很高兴。课上到这里,应该说,大体上和教师备课时预料的情况差不多。学生的发言,基本上是属于对文本课程的解读。
但是,自从举起“一只倔强的小手”的那个学生提出了问题之后,课程就向前发展了。他提出的“凹凸不平的东西为什么就印得出来?”这个问题,是教师没有思想准备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美术课的范围(教师怕上成科学课),但又和美术课的内容紧密结合。教师倡导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就是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他们通过操作,总结出了印出来的原因。必须看到,这时的课程已经是体验的课程了,不再是文本的课程了,这都是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课程,文本中没有涉及的东西出现了。师生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就把课程向前大大地发展了一步,这也给她今后的备课提供了新的内容。
在这节课上,吴老师没有刻板地按照自己的教案上课,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疑惑、才智、创新精神才能被激发出来,课程才能不断地生成、发展。她说的“教学相长”,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课程在师生互动中向前发展。一个年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之初,能有这样的认识实属不易。
从吴老师的这节课后半段来看,她认识到学生的作业虽没有完成,单仍然是值得的,这种认识当然是对的。不过,我也在想,她在后面是不是应当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前人,正是懂得了凹凸不平的东西可以印出好看的艺术品,所以,才巧妙地利用了凹凸不平造成的黑白效果,拓印出许多精美的拓片,让敦煌的飞天、古代书法家的作品能流传至今,走进千家万户,也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平日生活中所蕴藏的美。这也是对课程的发展,而且是一种更重要的发展。
13、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会滚的玩具》 评析(参考):
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创造潜能,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这一节《会滚动的玩具》美术课最成功的一点,是这位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始终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各自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一开始,老师就紧紧围绕着“滚“字来启发学生。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学的原理不了解。因此,老师通过用可乐瓶、纸杯、盘子当场滚动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形的物体能够滚动,但是如果失去平衡,就难以滚动起来的道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的欲望。
接着,老师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开动脑筋,设计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滚动玩具。由于,学生的材料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所带来的,而不是老师统一发给的材料,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拓宽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学生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后,老师又要求一些同学来谈谈自己玩具的特点,并展示一下,以此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对于学生中那些有独创性和富有个性的作品,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老师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精心地保护,给他们以成功的鼓励。因此,从整个班级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来看,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互不相同,真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最后,老师又拿出一个他自己做的玩具,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并要求学生们留着课后去探索、研究。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并通过美术可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本次国家课改所提倡的。
第三篇: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概念 答:(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承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语言的发展达到了较为完备的文字形态后,便出现了学校。
(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类的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教育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4)教育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的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希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20世纪以后,随着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各方面发展都非常有序而且变革更深刻、发展更为广泛的阶段。与之相适应,现代教育制度出现了以下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交流。(关于每一点要展开叙述)
3.简述20世纪后的教育特点
答: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和变革,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气化革命在主要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关于每一点要展开叙述)4.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①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5.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奥伦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每一点简单展开叙述)6.简述学校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答:学校文化的特征主要有: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④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7.简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答: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完全相同,个体对环境持积极态度,就会挖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所以教育者不仅要注意为受教育者提供较有利的条件,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有利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和困难的工作。教育需要研究如何既保持校园的有利条件,有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有利教育力量。
(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并且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2.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答:学校教育是有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进行的,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和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从个体活动的角度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当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所以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他所依存的社会条件,或高出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能动作用;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年龄阶段去任意的决定人的发展。它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并且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2.简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答: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外因是辅助作用,因此;(1)对于个体的发展来说也是这样,个体在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过程结构的角度看,包括活动主题的需要与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每一层次的活动对个体身心发展都具有特殊的和整体性的影响。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它是人这一有机体与环境中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为维持人的生命服务,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
(4)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也包括人对自己的意识、态度与倾向,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对个体来说,具有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创意需要的意义,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第四篇: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1、简述体育教学中的评价式学习。
答:是指学生了解平价的方法和参与评价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关注体育教学的过程,促使教师更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
2、学校体育科研的特点。
(1)探索性,学校体育科研是以揭示未知目的的探索过程,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的研究活动。学校体育工作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索。
(2)创造性,学校体育科研的创造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体现:概念与观念上的创新,通过研究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或对原有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发展;方法上的创新,创造出一些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应用上的创新,把原有理论和方法或者新出现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某个领域或某个研究项目中。
(3)继承性,学校体育科研的价值在于创造,但是,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创造。
(4)多学科,学校体育科研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从事学校体育科研研究,依靠单一的体育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各种先进技术手段。
3、体育教学设计的功能 答:(1)体育教学设计有助于突出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2)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体育教学效果。
4、如何开展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 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活动内容要不断的翻新、不断的发展,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才有生命力。
(1)要有实效性,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全面发展,要把体育活动建立在快乐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结合健康教育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2)开展要有创新性,要符合标准,因地制宜形成学校特色,突出创新教育,充分发展学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实自身的价值。
(3)要具有技术性,要体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可吸纳一些现代健美操、健身操及某些特色体育项目,形成活动丰富新颖,配以优美抒情的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4)要有渗透性,要是大课间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以班级、队、组等单位来组织,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体育锻炼的一般方法:
答:负重练习法(按一定的次数、重量、标准、动作频率去锻炼),重复锻炼法(按约定的内容反复进行),综合锻炼法、身体不同部位的锻炼法。
6、体育课程的选择标准。
答:应符合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的爱好与心情要求,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现有的资源作用,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在学校、家里等运用。
7、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
8、在弯道上起跑,你应站在什么位置上?如何克服弯道跑中的离心力?
答:在弯道上起跑,教师应站在扇点位置上。为了克服弯道跑中的离心力,弯道跑时,整个身体向内倾斜,摆动腿前摆时,左膝稍向外展,以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膝稍向内扣,以脚掌内侧着地,同时,并加大右腿前摆的幅度。弯道跑摆臂时,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近体侧前后摆动;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稍大,且前摆时稍向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以便利用重心,产生向心力,克服离心力。从弯道进入直道时,身体逐渐减小内倾程度,放松跑2~3步,然后全力跑完全程。
9、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10、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锻炼的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
11、在教学中怎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众生体育意识?
答: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需要和爱好。教学内容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特别注意学法的运用。评价运用要合理。
12、结合本校实际,谈谈你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
答: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2)制作简易器材各地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铁锨杆、锄把等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网等。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可以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网高度,缩小足球门,缩小足球、排球、篮球的场地等。
4)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当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
5)合理使用场地器材应当根据本校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的协调、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使每一件设施都能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体育场地,安装多向篮球架,因地制宜设计自然地形跑道等。
13、简要回答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哪些。
答:个体的智力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先前知识的差异。学业能力倾向的差异。志向水平的差异。家庭文化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4、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一些怎样的角色。答:(1)设计者。(2)信息源。(3)指导者和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5)平等中的首席。(6)反思者和研究者。(7)终身学习者。
15、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有哪些?
(1)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紧密结合,体育教师的大部分劳动是以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体力活动构成,而构成这些白面体力劳动的形式实质却是治理活动为基础的脑力劳动,体育文化中的各种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等都是分析综合、判断等大量脑力劳动的结果。(2)工作复杂多样性,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教研活动、协助学校搞好体育管理工作等。(3)工作具有社会性,变现在体育教师走出校园指导学生进行可以锻炼与训练,走进社区去指导体育活动。
16、试解释为什么原地下蹲后立即起跳比先下蹲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起跳跳得更高。【答】肌肉被拉长后立即收缩,所产生的肌力远大于肌肉先拉长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收缩所产生的肌力。拉长肌肉后快速收缩,由于肌肉达最适收缩初长,增加了横桥的数目,从而增加肌力外,还由于快速收缩使肌肉出现牵张反射,反射性地提高了肌肉力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原地下蹲后立即起跳比先下蹲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起跳跳得更高。
17、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及意义。
答:(1)灵活性,其锻炼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2)开放性,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的限制,锻炼内容更接近生活,对青少年更具有吸引力。(3)综合性,课内教学是按照体育学科进行的,可以锻炼是以活动和需要为中心。(4)兴趣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课余体育锻炼。(5)自主性,可与锻炼时学生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教师作为辅助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
(二)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
(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18、教师的职业形象有哪些? 答: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应,包括:教师的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19、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20、论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21、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答:1)体育运动对骨骼结构与机能的影响; 2)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3)体育运动对肌肉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22、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答:1)打好身体基础; 2)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锻炼、评价;3)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4)培养自我体育意识。
23、简述耐久跑的作用
答:①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②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③培养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24、分腿腾越动作要领是什么?
答:动作要领:加速助跑,快速踏跳,起跳后紧腰,稍屈髋,两臂主动前伸,双手用力推撑器械远端,两腿左右分开积极前摆,脚过器械后立即制动腿,两臂斜上举,挺身落地。
25、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2)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6、简述前滚翻动作要领。
蹲撑,两手扶地,同时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后脑、肩、臀部依次着地,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
27、根据《新课标》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
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②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③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④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⑤简单易行。
28、怎样预防体育活动发生运动损伤?
①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动作的要领。②要加强组织纪律性。③要加强体育卫生监督。④要重视体育活动中的保护与帮助。⑤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⑥要注意运动的环境和条件。⑦上体育课的着装要轻便,身上不要有易造成伤害事故的物件。
29、写出小学五—六年级教师用书中男生和女生技巧的联合动作名称及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答:男生:后滚翻穿圈——跳起转体180度成蹲撑——前滚翻越过低障碍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女生: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提踵,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身体重心前移,然后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使头后、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成蹲撑。
30、列举六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并写出急行跳远的动作过程。答:跳绳、立定跳远、单脚跳游戏、双脚跳游戏、摸高跳、协同跳等 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31、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封面;2)目录;3)竞赛规程;4)开幕式、闭幕式程序;5)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6)仲裁委员会名单;7)裁判员名单;8)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10)兼项人数统计表;11)大会作息时间表;12)各代表队名单;13)竞赛日程表;14)竞赛分组表;15)男女最高纪录表;16)场地平面示意图。
32、乒乓球攻球引拍动作的技术要领?
答:以右手执拍为例,两脚比肩略宽,两膝微屈,左脚稍前,身体略右转,重心在右脚。前臂在身体带动下横摆,引拍适度,体臂夹角约35度~40度;前臂自然弯曲,肘关节约为120度。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前倾,手腕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构成球回后场的条件是什么?
33、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哪六个方面的开发? 答:(1)人力资源的开发;(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4)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5)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6)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34、体育健康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答:(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5、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既有套路演练,又有技击格斗、具有攻防技击性、具有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练功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作用:1 增强体质、防身自卫: 2 锻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3 竞技观赏,丰富文化生活4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36、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有哪些益处?
(1)预防心血管病(2)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3)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4)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5)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6)预防骨裂(7)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8)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9)延年益寿
37、简要回答教育如何做到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答:(1)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做到因材施教
38、简要回答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9.请回答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答:(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问题。(2)适应与超越问题。
(3)功利价值与文化价值问题。
(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40、论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41、谈一谈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教师角色的转变?
①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化(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等); 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师生转变关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给学生心理支持;注重培养自律能力等);③教师成为研究者参与者(教师不再是机械执行者、法官和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好合作伙伴,帮助找研究的起点,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行动的策略,实施与检验行动等);等等。
42、什么是“极点”现象?怎样克服“极点”现象?
答:在长跑时,由于有机体各器官活动的协调作用被破坏,而发生肌肉酸疼,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不协调,跑速减慢,想停止运动等自我感觉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极点”现象。当出现极点时,要求运动员有一个战胜困难的决心,要顽强的坚持跑下去,同时应该调整跑的速度,注意呼吸方法,机体内脏器官会逐渐适应,“极点”很快被克服。
43、说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并阐述其动作技术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缺点。
答:1)上挑式的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员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
缺点: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部等第三棒传给第四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部,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持棒快跑。
2)下压式的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直传给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接棒后不必再调整持棒手的位置。缺点:接棒时,接棒人的手臂紧张,不自然。
44、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确定的社会适应目标?
答: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②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③落实得法
45、简述体育课课堂常规
答:1.课前穿好便于运动的服装的鞋子,处理好有碍于运动的物品。2.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主动配合教师准备好上课器材,下课主动归还器材,养成爱护场地,爱护器材的好习惯。3.因病因事不能上课,应按规定请假或见习。4.集合站队要快、静、齐。5.上课要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开动脑筋,认真练习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习任务。6.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关心同学,团结友爱。7.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注意安全。8.认真完成课外作业,坚持经常锻炼。
46、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答: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通常也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方面组织形式。
(1)体育课。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过程。
(2)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47、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几点要求
答: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的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 2)布置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4)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
48、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注意事项
答:1)制定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形式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学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和有所区别,重点考虑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情况。2)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程度和本学科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终结评价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3)在学生从事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各方面都很了解,客观评价必须建立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4)由于学生的学习经历不同,能力不同,造成达到学习目标的时间不同。课程学习评价不单纯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评价,更不是选拔精英,因此,可以允许学生选择和延时考试。5)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方法要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49、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运动时要消耗能量。体力活动愈剧烈,氧的消耗愈多,于是呼吸活动就会通过各种调节方式明显得到加强。运动对呼吸机能的作用是复杂的,除能最大程度地改善人体的吸氧能力,降低呼吸中枢对乳酸和二氧化碳的兴奋性和增强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外,据称还能促使呼吸机能出现“节省化”。实验证明,由于运动员呼吸机能的高度发展,呼吸和动作配合的协调完善,在进行定时活动时,呼吸系统的各项指标的变化,都比一般人要小。(1)体育锻炼能提高呼吸机能(呼吸肌发达,收缩力增强、最大通气量大、肺活量增大、呼吸差区别较大)。(2)体育锻炼能提高缺氧耐受力、氧的吸收利用率,调节呼吸的节奏和形式的能力增强 50、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有哪些益处?(1)预防心血管病(2)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3)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4)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5)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6)预防骨裂(7)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8)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9)延年益寿
51、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52、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形成规律)。
答:(1)运动技能获得阶段──泛化过程(2)动作技能改进阶段──分化过程(3)动作技能稳定阶段──巩固过程(4)动作自动化
53、什么是竞技体育?什么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如何? 1)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群众体育,也称“社会体育”、“大众体育”。厂矿、企业、事业、机关的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按区域特征分有:城市体育、乡镇体育、农村体育;按年龄分有:婴幼儿体育、儿童少年体育、青年体育、中年体育和老年体育;按性别分有:女子体育、男子体育;按职业分有: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军人体育;按健康状况分有:正常人体育、残障人体育;按活动场所分有: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企业体育等。
3)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的集中体现,有了广泛的群众体育,才能有全民的体育热情,才能有更多,更有潜力的竞技运动员被选拔出来,没有群众体育,选拔竞技运动员就没有了群众基础;当然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充分集中体现,代表着本地区,本国家的群众体育水平。
54、在投掷教学中,最应注意的是安全,你在实际教学中是怎样做的?
答:1)建立课堂常规,强化纪律教育。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2)上课前要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3)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4)准备活动要充分。5)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再统一捡回器材,或者安排见习生帮助,队伍中其他的人不可乱跑,抢掷。
55、谈谈你对目前中小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一现象的看法。答: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体育教育模式主要是以竞赛体育作为主要内容;常规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都是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而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健身运动的乐趣,教学过程过分的强调“统一”、且教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无法谈起。这种片面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不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56、体育运动对关节形态的影响。
答:(1)使关节面的骨密质增厚,从而能承受更大的负荷。(2)长期锻炼课时关节面软骨增厚。(3)是关节周围的肌肉强大,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加强了关节的稳定性。(4)是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囊和韧带伸展性提高,加大关节的灵活性。(5)不同运动对关节的影响不同,游泳有利于肩关节,调高有利于踝关节。(6)可使韧带的胶原纤维含量增加,使之不易拉伤。
57、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完整、分解、程序、发现、系统、模块教学法。
58、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设计方法与步骤。
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根据教学策进行设计、根据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步骤:(1)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具体的体育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特点以及实际教学环境,考虑体育课的需要,通过几个部分或环节来实现。(2)确定各环节或各个部分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确定各部分的具体内容顺序和时间的分配。(3)选择与各项教学相匹配的的教学方、联系方法。(4)确定每项练习的运动负荷。(5)确定体育课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6)提出教学要求,呈现教学组织形式。
59、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和内容。
答:(1)根据组织方案拟定运动会的名称、目的要求、比赛日期和地点,参加单位及组别。(2)比赛项目。(3)参加办法,包括每单位可参加多少人,没人报几项,每项报几人以及参赛者的资格问题等。(4)报名办法,规定报名截止日期、报名条件及身体体检规定等。(5)积分及奖励办法,说明各项录取的名额,单项、集体项目、团体总分的计算与奖励办法等。(6)比赛规则(7)参加单位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各队报到日期等内容。
第五篇:幼儿教师招聘笔试简答题
1、我国革命根据地的幼儿社会教育主要有哪几种形式?(1)寄宿制的保育员、托儿所,由边区政府主办,设在较安全的后方
(2)整日制的托儿所有机关、工厂、学校、部队等单位主办,收托本单位干部、职工子女
(3)小学附设幼稚班为入学儿童的弟妹开办,解决其照看弟妹的问题;(4)日托变工托儿所、哺乳室,是劳动母亲变工的托儿形式
(5)“游击式”随根据地情况的变化,采取分散由群众抚育与几种保育交替的方式,由一名 负责人做组织、联络、检查工作。
2、简述视觉的保护措施是什么?(1)保护视觉分析器,保护视力
(2)创设清洁、优美、明亮、有色彩但又不过分浓艳的环境;(3)利用玩具和游戏进行视觉的专门练习。
3、培养观察力的要点有哪些?(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2)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3)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4)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4、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理论的论点?
(1)(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释游戏
(2)(代表人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有潜意识的成分,儿童在游戏中能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 满足的欲望,抒发情感,缓和心理紧张(3)(代表人观点)艾里克森认为游戏试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 可以“复活”她们的快乐经验,度过自己的精神创伤
(4)(应用)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将其应用于游戏治疗(5)(评价)精神分析论重视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可取的,但偏重于儿童的潜意识,对游戏的社会性对儿童的教育作用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5、简介《母育学校》的主要学说是什么?
(1)论述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提出了关于体育的理论(3)提出智慧和知识的教育(4)主张道德训练
6、幼儿体育的任务是什么?(1)保护幼儿的生命健康,锻炼身体,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五、分析题 妈妈带着
7、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哪几方面?
(一)教育的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 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本《纲要》第二部分 的有关条款进行,同时还要体现哪些原则?
(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9、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哪几方面?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 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三)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 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 向的比较。
(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10、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 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 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11、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的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6、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的目标。参考答案: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12、简述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3、简述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的目标。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14.幼儿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在儿童独立自主性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活动给幼儿提供 了独立选择的机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独立自主活动的乐趣。(2)给儿童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把在幼儿园学来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进行 这项活动的时候,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家长积极地配合和参与,儿童才有更多 的机会在生活中体会到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 进行自我教育。(3)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在儿童表现出独立性时,教师要保持冷静的态度,持宽容 的心态,面对儿童的一言一行。不要因为儿童表现出与教师的要求不一致,而对其进行批评 和嘲讽,更不能违背独立自主性教育的原则。总之,教师在培养儿童生活学习独立自主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具有独 立自主人格的人。15.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1)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保育工作者要有健康的 身体,更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育工作者要对保教工作充满热情,关心儿童、热爱工作; 要充分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保教技能; 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贯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的原则,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穿 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相关的教育原则和要求。在各类教育活动中,教师也 应注意配合保育工作者开展相应的保育活动。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才可完成“保教合一”的 任务。
(2)保育工作者的任务。保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创造性地、健康地促进儿童的发育成长; 促进儿童开放的心灵与生长的自由,注意培养儿童内在的活力与兴趣,发挥儿童的能力和潜 能,给儿童以健康、完善的心智成长。在保育工作中,保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了解每一个儿童 体内的动机、需要,然后才能解释儿童的行为和发展,而不只是消极地了解儿童,应在工作 中做出示范,使儿童从每一个保育者的身上得到经验,实现自我,以发展其潜在的本性。在 进行保育工作时,保育工作者要注意每一个儿童的个别差异;对待儿童应该以一般健康、正 常人的各种行为与生活的重要问题为主,诸如感情、友爱、道德、责任等。只有解决好这些 问题,才能进一步地促进儿童精神生活的发展。16.综合性原则所应注意的事项:(1)教师的素质很重要。教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综合性原则在幼儿园实施的效果。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不断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 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使内在修养不断提高,使教育内容 更加丰富多彩。(2)因地制宜地使用综合性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别很大,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差 异更是突出,因此,在幼儿园里实施综合教育的时候,我们也就要根据本地的特点进行教学,因地制宜。(3)不可为综合而综合。当前,许多幼儿园还不具备进行综合性教育的物质条件和师资 水平,这时强行进行综合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为综合而综合的做法,最后不仅没有 做到综合性教育教学,甚至连原本的分科教学也丢了,最终不利于儿童的学习,使儿童失去 本该有的学习机会与学习内容。综合性原则在幼儿园的实施与发展,是近年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综合性教 育原则在幼儿园的实施和普及,也给广大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工作 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得到更完善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17.实施活动性原则的方法:(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相信儿童、放手让儿童进行操作活动、交往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儿 童身心一定会获得自由发展。(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 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教师要做到的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 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 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儿童才会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正视儿童在活动中 通过个人努力发现总结出的经验与发明,不要嘲笑儿童的探索,因为每一个新的发现与发明 都是建立在前人成功的经验之上的。(3)活动是多样的。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样的,儿童的兴趣是活的和多变化的,因而需 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活动以适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有益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最佳。(4)活动不是装饰品。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 做点缀物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原则的不理解; 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 不够认真。18.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进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 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 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 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19.制定幼儿保教目标的依据是:(1)幼儿园教育目标要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情的需求。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 产力发展水平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现实依据。一方面我国生产力飞速发展,人们的 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偏 差和一些错误的做法。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要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情,并且 成为指导人们正确培养孩子的纲领和原则。(2)幼儿园教育目标也要预见社会新的要求,具有前瞻性。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技术 革命,我国也毫不例外地处在这个潮流之中。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面向本国社会的需求,还 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教育目标体现了教育者和社会对于教育对象的期望,这种期望是以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 规律为基础的,这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20.现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1)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由于幼儿阶段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 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把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2)幼儿智力教育强调利用感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决不仅仅 是知识的传授。(3)幼儿品德教育强调从情感教育人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4)幼儿美育,把培养幼儿感受美的美趣放在第一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21.现代社会的儿童观。(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4)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精神世界的。(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 其自身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 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展。(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22.幼儿教师素质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必须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也要热爱幼儿,把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2)健康的身心素质。幼儿教师应该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和活泼开 朗的性格。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洞察每个幼 儿的内心世界、因人施教的技能和能力等。从知识结构上说,需要涉及一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宽广的能力结构。观察力是幼儿教师首要的能力,这种观察可 以是有计划地进行,同时也渗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沟通能力也是幼儿教师的一种基 本能力,包括非言语的沟通和言语的沟通、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组 织分组能力也是衡量教师能力的一个方面,教师需要有能力组织教学活动、分组和指导小组 活动。2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 目标的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2)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 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并且要随着幼儿 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对环境进行调整。(3)幼儿参与的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 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 创设的过程中。(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 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幼儿园需要与家庭、社区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5)经济性原则。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24.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其原因是:(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幼儿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社会特殊的保护和照 料。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 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2)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每个 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 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入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 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就不佳。(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将倍增。具体表现在:家长的参与 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25.简述行动研究的四个过程。
答: 1.(1)计划,主要包括明确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行动计划;(2)行动,主要包括实施行动项目、对行 动的监控、调整;(3)考察,主要包括观察、记录、访谈、问卷、收集背景资料;(4)反思,主要包括整理描述结果、分析解释原因、评价行动、构想纠正失误和克服困难的 新行动计划。
26.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 2.(1)经常性;(2)地方性;(3)简便性;(4)互利性;(5)教育性;(6)幼儿园、社区和家庭教育 一体化的原则。
27.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答:.(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组织;(4)课程评价。
28.幼儿推理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1)抽象概括性差;(2)逻辑性差;(3)自觉性差。
29.按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言语信息,指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 学习;(2)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3)认知策略,指调控自 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4)态度,指影响个人对人、事、物采 取行动的内部状态;(5)动作技能,指通过身体动作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
30.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
答: 1)从对话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语;(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讲述的逻 辑性逐渐提高;(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31.幼儿园课程有哪些特点?
答:.(1)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2)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 为基础。
32.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
答:(1)观察力;(2)沟通的能力;(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4)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5)开展 家长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能力;(6)自我发展的能力。33.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 1.(1)幼儿教师劳动的艰巨性;(2)幼儿教师劳动的细致性;(3)幼儿教师劳动的自主 性;(4)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5)幼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感染性;(6)幼儿教师劳 动的整体性。
34.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有哪些特点?
答:.(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3)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35.简述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素质;(2)环境;(3)幼儿教育。36.托马斯、切斯把幼儿的气质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容易型;(2)困难型;(3)迟缓型。37.学校和教师的不作为侵权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1)对学生身 体状况关照不力;(2)教师对生病或者受伤学生救护不力;(3)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操 作规程;(4)学校活动组织失职;(5)饮食安全事故;(6)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38.埃斯沃斯把幼儿的依恋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安全型;(2)回避型;(3)反抗型。39.简述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突出问题。答: 1)任性;(2)依赖性强;(3)自私;(4 不合群;(5)胆小。
40.简述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
答:.(1)胆汁质;(2)多血质;(3)粘 液质;(4)抑郁质。
41.简述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1)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3)提出幼儿园课程 理论;(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5)提出整个教学法。
42.幼儿园担负着哪两种任务?
答:.(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 育;(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43.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1)成熟;(2)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化。44.简述个性的基本特征。答:.(1)个性的独特性;(2)个性的整体性;(3)个性的稳定性;(4)个性的社会性。
45.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
答:(1)思维动作的内隐性;(2)具体形象性;(3)自我中心性。
46.幼儿能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2)智力 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4)智力发 展迅速。
47.简述幼儿教师的角色。答:.(1)幼儿教师是教育者;(2)幼儿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3)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任母 亲;(4)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知心朋友;(5)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和理论的建构者。
48.幼儿的游戏有哪些特点?
答:.(1)游戏是幼儿的自 主活动;(2)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3)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4)游戏是在假想的情 景中发展的。
49.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50.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答:.(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51.引起幼儿分心的原因有哪些? 答:(1)无关刺激的干扰;(2)疲劳;(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52.《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保护儿童的权利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不歧视;(2)在涉及儿童的事宜中以儿童的利益为出发点;(3)确保儿童的生命权、53.教育行政复议应遵循什么样的程序?
答:.(1)申请;(2)受理;(3)审理;(4)决定;(5)执行。
54.幼儿美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1)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2)培 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55.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答:(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 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 法逐渐发展。56.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品格? 答:(1)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与献身精神;(2)热爱儿童;(3)尊重集体和团结 家长。
57.简述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答:.(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
58.应如何保护婴幼儿的听力?
答:(1)减少噪 声,保护幼儿的听觉;(2)及时发现幼儿听力方面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安排,以免影响幼儿言语的发 展。
59.简述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思想。答:(1)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2)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3)创制了“恩物” ;(4)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5)强调作业的重要性。
60.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有什么表现? 答:(1)目的性增强;(2)持续性延长;(3)细致性增加;(4)概括性提高;(5)观察方法的形成。
61.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意义。
答:1)(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2)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62.简述婴幼儿依恋的发展阶段。、答:.(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 个月);(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 个月);(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 个月~2 岁);(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 岁以后)。63.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答:.(1)保教结合的原则;(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3)环境育人的原则;(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64.实施幼儿智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 养;(3)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
65.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答:.(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 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66.常见的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2)侵犯学生的入学 权;(3)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4)随意开除学生。
67.简述幼儿的品德结构。答:.(1)道德认识;(2)道
德情感;(3)道 德意志;(4)道德行为。
68.简述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答:.(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69.试述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发生。
答:.(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3)灵活地交互运用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70.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心理素质;(2)把幼儿健康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中;(3)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疏导;(4)尊重幼儿人格,不要妄下结论;(5)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教育 影响。
71.简述幼儿心理的发展阶段。
答:.(1)婴儿期(0~1 岁),也叫乳儿期。包括新生儿期(0~1 个月);婴儿早期(1~6 个月);婴儿 晚期(6~12 个月)。(2)先学前期(1~3 岁),也叫幼儿早期。(3)学前期(3~6 岁),也叫幼儿期。包括幼儿初期(3~4 岁); 幼儿中期(4~5 岁); 幼儿晚期(5~6、7 岁)。(4)学龄期(6、7~18 岁)。包括学龄初期(6、7~11、12 岁);学龄中期(11、12~14、15 岁); 学龄晚期(14、15~17、18 岁)。72.幼儿教师应享有哪些权利? 答:(1)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3)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 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5)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 式培训的权利。
73.应如何促进幼儿的学习迁移?
答:.(1)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2)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3)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4)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74.幼儿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
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教育保育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3)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4)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 成长的现象;(5)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75.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答:(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
76.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答:(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好冲动;(5)模仿性强。
77.选择幼儿园课程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和有效的学习内容;(3)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78.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有哪些区别?
答:(1)制定主体和约束力不同;(2)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不同;(3)制定程序与实施方式不同;(4)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5)公布的范围不同。
79.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答:(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80.简述幼儿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阶段
答:(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2)自我中心地
认识识性别角色(3~4 岁);(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 岁)。
81.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父母的惩罚;(2)大众传播媒介;(3)强化;(4)挫折。
82.简述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答: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83.简述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过程。答:(1)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课程、学生等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2)教师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并利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来帮助理解;(3)教师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4)实施行动计划。
84.简述课程评价的作用。答:(1)鉴定作用;(2)诊断作用;(3)改进作用;(4)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