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申报表附表6

时间:2019-05-14 15:1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所得税申报表附表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6》。

第一篇:所得税申报表附表6

所得税申报表附表6.10 这个表的填报依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来源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境外所得,按照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缴纳和抵免的所得税额。大家注意一下,这里一个是境外、一个是抵免所得税额,什么意思?这个表要填报的主要是国内或者说境内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一块儿所得或者是非居民企业在境内设立机构或者场所来源于境外,与这个机构或者场所有联系的所得,按照我们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在我们国家抵免的所得税额。

企业所得税法第22条规定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这一个表里面主要研究抵免的应纳税额。这反映一种关系,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过去很多公司,境外公司来到中国境内进行投资设厂,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到境外设立分公司,比如海尔,海信这些大公司。这个图中列出的就是这样一种关系:这一个虚线就相当于我们的国境或者关境线,我们讲不同国家和地区,地区不是一个国家,像我们国家的香港或者是澳门,他们是属于地区。境内一个公司,A公司可能在境外设立一个B公司,也可能成立一个C是它的分公司,还有可能B公司再投资成立一个D公司,所以这些情况他们按照所在国的税收法律可能要在当地缴纳所得税,这一块儿在当地缴纳了的所得税怎么办呢?税法23条这样规定:企业取得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可以在当期纳税额中抵免。一个是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比如本身是中国一个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分公司或者设立公司,它分回来一块儿股息或者利息所得,就是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再有就是非居民企业——不是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在我国境内成立的公司,或者外国公司的实际管理机构在我国境内——但在我们国家设立了机构场所,这些机构场所从中国境外取得的与这些机构场所,有联系的应税所得。

下面解释所得包括范围,一个生产经营所得,一个财产转让所得,还有租赁,特许权使用费,股息、利息、红利等。这些所得可以在境外缴纳所得税,这些所得税,可以在境内企业当期应纳税额当中进行抵免。

条例73条解释税法23条规定,什么样是境外应纳税所得税额呢,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中国境外,也就是说外国(地区)的税收法律以及相关规定应当缴纳并已经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大家注意了,抵免的只能是企业所得税的税款,像流转税比如是营业税,这一个是不能抵免。第二个就是境外的所得税它可能不叫所得税,有的国家或者地区叫做利得税或者叫做公司税,凡属于所得税性质的税款都可以在中国境内进行抵免。抵免按照税法的说法有两种抵免,一个是直接抵免,一个是间接抵免。什么是直接抵免呢?就是企业取得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所得税额,可以在当期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以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免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应税所得。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的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如A公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B分公司,B分公司生产经营所得或者其他所得最后要合并到A公司纳税所得额里面去,这一块儿发生的抵免就是直接抵免。还有境内本身是非居民企业,但在我们境内设立机构或者场所,比如美国花旗银行是美国一个法人公司,但是在我们青岛设立一个分行,贷款给境外B公司,既然贷款给B公司,B公司肯定要支付利息给花旗银行青岛分行。B公司支付利息时肯定在国外要扣缴所得税,这些扣缴的所得税,我们可以允许它进行抵免,这是情况第二。

还有间接抵免,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的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23条规定的抵免限额中抵免。比如A公司是境内一个企业,在外国投资成立一个B公司,B公司分回国内一块儿股息,这一块儿股息本身需要缴纳的所得税可以抵免,这就是直接抵免;同时股息本身可能要承担外国公司B公司的一块儿企业所得税税额,这一块儿企业所得税税额也可以抵免,这就是间接抵免。

刚才讲一个间接控制,间接控制就是指居民企业以间接持股方式持有外国企业20%以上的股份,这一种情况下叫做间接控制。我们原来讲外商投资企业的时候,有一个是视同外商投资企业情况跟这个比较类似:假如中国境内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占外商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50%,这个外商投资企业又和另一个国内企业再合资成立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假如说外商投资企业在这个新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是再占50%股份的话,50和50,一半的一半,等于外商占新的外商投资企业25%的股份,这一种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外商投资企业来享受优惠。间接抵免情况跟这个相类似。比如说我境内一个A公司,在境外投资成立一个B公司,假如B公司由A公司全资投资成立,也就是说A公司持有B公司100%的股份,C公司是境外一个法人公司,就是一个纯外国企业。B公司和C公司又合资成立了D公司,他们合资的比例是各占50%,也就是说假如不看A公司,等于B公司和C公司各拿一半钱成立D公司,因为B公司是由A公司100%投资成立,相当于A公司投入50%成立D公司,这一种情况下由于A公司间接或者直接持有D公司的股份超过20%,这一种情况下D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可以由A公司来抵免。计算税收抵免时78条是这样规定,抵免限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该抵免限额应当分国(地区)不分项计算,就是这个所得怎么计算?分国家。你是来源于美国还是来源于日本的。来源于美国的所得可能既有生产经营所得还有股息、利息所得,来源于日本可能就是财产转让所得,在计算抵免过程中我只分国家,分你是从美国来的还是从日本来的来分别计算抵免,而不是分项:是生产经营所得还是股息所得还是财产转让所得来计算抵免。

具体公式: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也就是说我计算一下你这一个境外应税所得额所占境内境外应税所得额的份额来计算这个抵免税额。

第七十九条规定,税法23条所称五个年度,可以往后延续五个年度来抵免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经在中国境外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当年的次年起连续5个纳税年度。也就是说跟我们发生亏损一样,当年抵免不完可以往后延续,但不是无限期,只能够往后延续五个年度抵免。

条例第81条规定,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23条,24条的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中国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税款所属年度的有关纳税凭证。不能自己说你缴了多少税,要回来计算抵免的时候,你必须提供相关凭证,这个相关凭证就是我们俗称的外国税务机关开具的税票。

这个是讲多层抵免的问题,居民企业在依照税法第24条的规定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中有其负担的税额的,应在符合本条例规定持股比例的企业之间,从最低一层企业起逐层计算由上一层企业负担的税额,其计算公式如下:本层企业应纳税额由上一层企业负担的税额=本层企业就利润和投资收益所实际缴纳和按税法规定计算负担的税额×本层企业向上一层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额÷本层企业所得税后利润额。什么意思?就是我境内一个A公司,可能投资在境外成立一个B公司,由B公司可能再成立一个D公司,D公司再投资成立一个C公司,一层一层来成立的。在计算这个限额的时候我要先计算C公司,是反过来分利,因为C公司是由D公司成立,C公司要把股息分给D公司,D公司把从C公司分得的股息加D公司本身当年所实现利润再分给B公司,就是红箭头的方向,B公司本身利润加D公司包括C公司分得的股息加利润总额再分给A公司,这就是属于分层抵免,这一种情况可能就比较少了,在这不多讲了。

举几个例子,第一个居民企业直接抵免,中国居民企业A在某国设立一个分公司B,2008年A企业来自中国本部应纳税所得额一千万元,来自B公司所得为70万元,A企业适用所得税率25%,B公司适用所得税率30%。假定A企业当年没有减免税和投资抵免,A企业2008年应在中国缴纳多少所得税?计算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我们来计算一下A企业从B公司取得税前纳税所得额是多少,大家看,我A企业从B公司分得税后股息70万元,我在这个国家缴纳所得税税率30%,70÷(1+30%),这的还原所得税额是100万。如果在我国所得额100万,按照中国国家法律,税收法规规定应该缴纳多少所得税?乘我们自己的所得税税率是25%,缴纳25万的税款。B公司在某国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再乘税率30%,实际缴纳30万的税款。大家看如果抵免,按照计算这个抵免限额我们只能够抵免25万,他小于在B国缴纳税款30万元,所以应该允许抵免税额25万。A企业在08年应在中国缴纳所得税总额是多少?1000万元在中国境内取得所得加100元(这100万元是我实际分得的股息70元,还原成税前的我纳税所得是100万元)然后再×25%,适用我们中国税率25%,再减去25,这一块儿等于是应该在中国境内缴纳的税款全额,再减25是什么意思?就是限额。刚才讲了因为他实际上虽然在某国缴纳30万税款,但限额计算你只能够在中国境内抵免25万,所以你只能够抵25万,实际缴纳税款就是250万,这就是A公司在中国境内应该缴纳的税款总额,大家会问这30万怎么办,只能够抵免25万,实际在国外缴纳30万,这在以后纳税年度内可以抵免,但抵免限额五年,假如老是税率这么高,最后结果可能是这5万是永远不能抵免的。

这个图第一列是国家或地区,这是某国,境外所得70万,境外换算含税所得刚才讲是100万。没有可弥补亏损这个还是100万,没有弥补境内亏损,境外应纳税所得额还是一百万。按照我们国内的税率是25%,它境外所得应纳税额就是25万。最后他境外这个可抵免的税额是30万,为什么填30万元呢?就是说这一个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十二列填写我们计算限额25万,本年度可以抵免的限额就是25万元。

第二个例子就是非居民企业直接抵免。A国一家银行在我国境内设立一家分行,该分行2008年以在中国筹集资金向B国一家企业借款,取得借款利息80万元,假设B国针对利息的预提所得税率为20%,2008年该分行除来自B国利息外,实现应纳税所得额1000万元,适用税率为25%,则该银行2008年应在中国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一个首先要看一下,你这一个A国这一家银行,它从中国境内筹得资金向B国进行放贷,放贷以后这个贷款是跟A国分行有关系的,只能够说有关系才能够在中国境内交税,没有关系就不交税。这个要注意一下。计算过程是这样的,假定说来自B国分得的股息是80万元,它换算到这个含税所得是多少?是80÷(1-20%)=100万元。20%是B国的预提所得税税率,所以还原之后应纳税所得额是100万元。已经缴纳的预提所得税等于100万元乘20%的预提所得税税率是20万元。抵免限额,这一块儿所得假如说在中国境内缴税的话,100万×25%是25万元,也就是说在境外没有缴税完全在我国境内缴税需要缴纳25万的所得税,这25万明显大于他在B国缴纳所得税20万元。所以他这个20万元的税款可以在我们中国境内是足额抵扣。他在中国境内应该缴纳所得税额是多少呢?就是1000万元再加上100万元,也就是中国境内所得加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然后再×25%的税率,减去20万元,这一个20万元是他在B国实际缴纳所得税额,最后交税255万元。

这个表第一列是来自于B国,境外所得是80万,境外所得除1-预提所得税税率20%,换算之后境外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乘我们国家税率25%,应纳税额,按照我们国家的税率计算境外应纳税额25万,实际在境外缴纳所得税20万元,计算限额也是20万元,本年抵免限额也是20万元。我这个20万可以完全抵免。

第三是间接抵免。中国居民企业A拥有设立在甲国的B企业60%的有表决权股份,2008年A企业本部取得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收到B企业分回股息90万元。A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25%,B企业实现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适用20%的比例所得税。甲国规定的股息预提所得税率为10%,假定B企业按适用税率在甲国已缴纳企业所得税,且A企业当年又无减免税和投资抵免,则A企业2008年应在中国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大家看一下这个计算过程,这一个相对来说就稍微复杂一点。首先我们要先计算一下B企业这一块儿支付给A企业的股息,换算成中国税前纳税所得额是多少?我分到的股息90万÷(1-10%),10%是B国预提所得税税率,还原以后纳税所得额是100万元。B企业针对分给A企业股息要代征预提所得税,跟我们国家一样。100万×10%等于10万元。B企业当年分给A企业是100万的股息,B企业当年实现利润是多少?前面已经讲实现500万利润。500万实现利润乘1-20%是什么意思?20%是B国企业所得的所得税税率,这个计算出来的400万元就相当于B企业当年实现的税后利润。

B企业要支付给A企业股息,他支付A企业股息部分要承担一块所得税额,分给A企业股息100万元,100万股息里面承担B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在当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款是多少?是这样计算。500就是B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然后乘20%,这20%是B企业所在国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然后乘100除400,什么意思?就是这100万是B企业分给A企业的股息,这400万是我整个B企业实现税后利润,100除400就相当于B企业支付给A企业的股息占当年全部股息的一个份额,相当于多少?25万,就是说B企业当年一共缴纳100万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实际上这100万的企业所得税税款相当于我分给了A企业股息的时候,A企业负担了25万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在这种计算情况下,B企业支付给A企业的时候,A企业还原后的所得是多少?就是100万。这就是分给A企业还愿后的税前一个股息;再加上25万,相当于还原后A企业分得的股息所负担的B企业所得税的这一块儿所得,最后A企业分得的所得额是125万。B企业分配的股息相当于在甲国已经交了多少所得税?一个是25万,这25万是B企业在甲国缴纳企业所得税,因为它分给了A企业100万的股息,这100万的股息所负担的一块儿企业所得税税额。后边这个10万就是分给甲企业一共是一百万的股息所缴纳的预提所得税。这样,A公司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和预提所得税额一共是35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可以抵免限额是多少呢?就是125万,这一个125万就相当于我分回了股息90万元,还愿成税前的股息100万元,加上我25万元,就是B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应该由A企业承担的部分,再乘以25%,得出来31.25万元。看A企业收到B企业这个股息部分,相当于在甲国交35万的税款,31.25万明显小于35万,我们抵免限额只能够抵免31.25万。所以抵免限额这个为31.25万。

A企业2008年应该在中国缴纳所得税是多少?就是1000万,在中国境内企业实现的纳税所得加125万,这125万刚才已经讲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00万:由B企业分回的税前的股息,再加上25万,就是这100万的股息所应承担的B企业在所在国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乘25%再减抵免限额31.25万元,最后A企业在中国境内应该缴纳所得税是250万元。

这个表第一列填甲国,第二列境外所得分回来股息90万元,第三列是我还原以后我的纳税所得是125万,刚才已经讲了,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分回的股息,还原成税前100万,再加上这100万股息所承担的B企业在甲国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25万,它的税率,适用税率是25%,第十行我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是31.25万,可抵免的限额,境外所得可抵免税额35万,这一个是在甲国实际缴纳,限额31.25万。

在填这个表的时候有几个问题请大家注意一下,一个是刚才已经讲过填这个表的时候注意是分国不分项。从美国或者是日本取得所得额,这个要分开。至于说从美国取得是利息所得还是股息所得还是什么生产经营所得这个是不分的。

第二,境外亏损不可境内补,境内亏损可用境外补。什么意思?就是我境外成立分公司也好或者是子公司也好,它发生亏损不能用境内企业实现利润来弥补。但境内企业发生了亏损可以以境外企业分回来的所得进行弥补。

第三点就是双方政府已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有特殊规定的,按协定的有关规定执行。一般来说国际法优于国内法,这个要注意一下。

第二个表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这个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以及会计核算与税收差异进行填报。这个表一共是计提17项准备,会计准则规范七类有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形计提准备,计提的前提是合理估计可收回金额。在会计处理上是这样规定的,可收回的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税法第10条第七项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扣除。既然不准扣除肯定要进行调整。

填表时注意几个问题,一个按照要求填列。刚才大家看这个表的时候也注意到这一个问题了。上午跟一些同志讨论时也说过这一个表搞的有一点乱,又是会计准则,又是会计制度,又有会计准则填的,比较乱,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个企业是执行会计准则还是会计制度,填*是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填,填#是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填,不是这一种情况不要填。

第二是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核算因价值恢复,资产转让等原因转回的准备金本期转回数。什么意思?过去计提准备的时候,你计提会计准备在年末计算缴纳所得税时已经做了调减了,你现在这一个价值恢复了或者是这一个资产转让了,这一种情况下过去调增纳税所得额,这一个时候应该允许企业调减纳税所得额。

第三个是企业提取的减值准备最终能否调增纳税所得额,要根据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判定。就是我要减一下,你是计提的多还是转回的多,如果是计提的多的话我这一个时候是调增纳税所得额,如果是转回的多的话我要调减纳税所得额。

第四个是金融企业计提呆帐准备是否允许企业在所得税前扣除,总局正在研究,请密切关注总局的最新文件。准备课件的时候王霞他们还没有到总局开会,一会儿可能她要讲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他们这一次开会讲没讲,呆帐准备这一块儿总局可能有规定,这一个将来按照总局的规定来执行。

举一个简单例子,某企业2007年各项准备的帐面余额为存货跌价准备120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万元(假如这个企业只有一项无形资产)。2008年该企业发生如下业务,第一将无形资产处置42万元,这一个无形资产实际上的价值比如50万元。年初企业购入股票100万,年末股市不好成50万了。第三原材料成本1000万,当时购入成本1000万,现在这个可变现净值成910万,就是贬值。计算过程,首先计算一下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来说我的无形资产是处置了42万元,摊余价值50万元,现在帐面还有50万的无形资产,但卖是卖多少钱?42万。50-42万元。然后5是什么意思?当时计提5万的减值准备。我最后企业计算的时候,我的无形资产损失是多少?3万元。这一种情况下,因为你当时计算减值准备的时候,你是调减了纳税所得额。我们在本年填表的时候要冲回来减值准备5万元,当时这个损失不让人家列,现在人家实际处理,这一块儿损失应该在纳税所得额前允许人家进行调整。

第二股票投资按成本与市价谁低计价,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50万元。

第三个是原材料应保留存货跌价准备90万元,什么意思?我这个原材料原来帐面价值1000万,我现在的现值只有910万,这一种情况下我跌价准备成了90万,按照期末数来说,年初是120万元,这一个时候我要冲回30万的跌价准备。表上面反映是这样,一个是我的存货,存货期初余额,97年年末数我存货的跌价准备120万,我期末的时候,我按照这个1000万和910万的差额,我期末余额只能够有90万元,这30万元我就应该作为本期转回去把它冲回来,这种情况下调减纳税所得额30万。股票这一个因为我现在市值只有50万,我要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50万,这时候要调增纳税所得额50万,无形资产我年初时有5万元的减值准备,现在到了本年的时候我把无形资产处理完,我这5万元当时计提的时候,已经调增了纳税所得额,所以本期我要把它转回来,这一块儿是5万元。纳税调整额是负5万元。最后结果纳税调整额调增纳税所得额15万元。这一个调增这个数最后填在附表三,纳税项目调整明细表的第51行,51行如果是正数就填在调增金额上,如果是负数就是调减金额。我要讲的就到这个地方。因为水平有限,可能有很多错误,如果有什么错误将来还是以总局的正式的说明或者是填表案例为准。

谢谢大家。

第二篇: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填报说明(推荐)

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填报说明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申报表(A类)》

一、常见问题1.

企业所得税季度A类报表的“本期金额”列填什么?“本期金额”列的数据为所属季(月)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累计数。例:7月初申报第二季度的报表时,“本期金额”列需要填写4月1日至6月30日的累计金额。

2.企业所得税季度A类报表的“累计金额”列填什么?“累计金额”列的数据为所属1月1日到所属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例:7月初申报第二季度的报表时,“累计金额”列需要填写1月1日至6月30日的累计金额。

3. 本季度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应补(退)的所得税额”),是按哪一列的数据来计算?根据“累计金额”列的数据,按照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的计算关系,系统自动计算生成 “应补(退)的所得税额”(第9行),本行为本季(月)度应缴纳的所得税税款。

4.企业所得税季度A类报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三栏间还有逻辑关系吗?第2、3、4行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按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成本填报,利润总额修改为“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期取得预售收入按规定计算出的预计利润额计入本行。

5.房地产企业的预售收入怎么填表?开发产品还未完工取得预售收入如何填报表?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期取得预售收入按规定计算出的预计利润额计入第4行“实际利润额”中。

6.适用20%税率的小型微利企业,但网上的税率是25%,而且改不了?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适用20%税率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5%的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将按25%的税率与20%的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额部分填写在减免所得税额(第7栏)中。

7.外省市在大连辖区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应该填写《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申报表(A类)》的哪几栏?除铁路运输企业(包括广铁集团和大秦铁路公司)、国有邮政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外国海上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大连设置的分支机构外,分支机构需要依据其总机构出具的《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及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税额,填写《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申报表(A类)》的第20、21、22行,其他栏次不需要填写。

8.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时盈利了可以弥补以前的亏损吗?

可以。需要在申报弥补前向主管局提交中介机构的亏损鉴定证明,主管局做完期初设置后才可以弥补。亏损延续弥补的期限不能超过5年。

二、主要逻辑关系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实际利润总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期取得预售收入按规定计算出的预计利润额计入本行。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三、汇总纳税的总、分支机构的填写总机构:

总机构除了填写《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和《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申报表(A类)》的第一部分(1-16行)之外,还需要根据第一部分(1-16行)的数据,填报第二部分的18、19、20行。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需要依据其总机构出具的《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计算填写《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申报表(A类)》的第20、21、22行,其他栏次不需要填报。

(若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本表的18-20行按国税发[2008]28号及相关补充文件计算填写。)

1、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2)按上一纳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2)按上一纳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2)按上一纳税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4、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5、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1.总、分支机构都在大连,分支机构的企业所得税如何申报缴纳?

总机构、分支机构均在大连市辖区范围内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汇总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由总机构在其所在地缴纳。实行“统一计算、统一管理、汇总预缴、汇总清算”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统一计算: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在内的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统一管理:由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对总机构和分支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不做所得税税种登记。汇总预缴:由总机构分季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汇总清算: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统一计算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多退少补税款。

汇总纳税的分支机构需要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确认程序如下:

1.总机构报送资料 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7月30日前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如实报送以下资料:(1)在大连市辖区范围内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名单及主管税务机关(附件1);(2)使用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核算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

(3)总机构及分支机构财务核算方式说明;包括银行结算账户的设置情况、分支机构是否编制财务报表,分支机构与总部账簿的设置及核算方法,分支机构与总部微机联网情况等;(4)使用的企业核心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说明;

(5)使用的适用于汇总纳税条件下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6)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要求备案的其他资料。

2.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核实 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应做如下审核

(1)对报送资料进行符合性审核,必要时可进行现场审核。

(2)对总机构报送的分支机构名单进行核实。分支机构名单与总机构税务登记中分支机构信息进行核对,总机构报送分支机构名单与总机构税务登记分支机构名单一致的,确认为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名单与税务登记信息不一致的,不予确认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属于未按税务登记规定变更总机构税务登记的,待总机构变更税务登记后,再予以确认。(3)对工商登记为分支机构,但实际并未按税法规定将其应纳税款并入总机构的,应确认为非汇总纳税的分支机构,按税法规定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4)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在8月30

日前将确认的分支机构名单抄送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同时报市局备案(附件二)。(5)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根据总机构税务机关出具的名单,在9月30日前取消该分支机构的税种登记。

(6)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为地税局的,分支机构应向主管国税局提供总机构主管地税局开具的《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分支机构未按规定报送《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的,主管国税局应作为居民企业管理。

3.注销的分支机构,总机构应于分支机构设注销后15日内将分支机构注销情况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4.审核

总机构应在终了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参与本汇总纳税的分支机构名单,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应将名单与总机构税务登记信息进行核对,对名单与总机构税务登记信息不符的,告知企业在15日内予以纠正,对逾期不予纠正的,不予确认为汇总纳税的分支机构,同时将名单抄送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并报市局备案,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应对其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并就地征收企业所得税。

2.总机构在上海,08年在大连新成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所得税如何来缴纳?那就不需要报分支机构的分配表了对吗?

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也不参与分配计算。分支机构当年需要报分支机构分配表及进行纳税申报,申报金额可为“0”

3.总公司在沈阳,大连这边的分公司季度所得税如何来申报缴纳?

总公司需要填写<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并传递给分公司,分公司按总机构的<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内容,在进行所得税申报时,一并申报纳税。

4.跨省市总、分机构汇总缴纳的政策,总公司那边现在还没执行,无法提供分配表,分公司这个季度所得税如何申报?分公司无法提供总公司<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发出协查函(附件3)。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未复函或复函确认不是汇总纳税分支机构的,该分支机构应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5.总、分机构所得税汇总缴纳,是在季报时执行还是等年报再执行?分月或分季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

6.跨省市总、分机构,分支机构报的分配比例表,每个季度申报时都需要报吗?每季度分支机构报的分配表应该是一样的吧?是的,每个季度申报时都需要报。

分配表中的“收入总额、工资总额、资产总额及分配比例”是一样的,因为是按照上一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来的,但“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及“分配税额”是变化的,“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应填写总机构根据税务机关确定的分摊方法计算的本季(月)由各分支机构进行分摊的所得税额,“分配税额”应填写本季(月)分配给各分支机构缴纳的所得税额。

7.跨省市总、分机构,总公司传过来的分配表,一、二季度是按上上的三项因素算出的比例,具体是按上上上半年,还是下半年的数呢?具体计算的文件?

按上上的全年数,具体请参看国税发[2008]28号文件。

8.跨省市总、分机构,总机构上一是小型微利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还需要就地缴纳吗?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但分支机构需要向主管国税局报送能证明总机构是小型微利企业的资料。例如:总机构上年的财务报表、总机构主管国税局出具的证明、总机构的分配表等。分支机构需要报分支机构分配表及进行纳税申报,申报金额可为“0”

9.分配表中第一行总机构情况:收入总额、工资总额和资产总额是只填写总公司的三项因素,还是填写包括下设所有分支机构的三项因素数?填写总机构及下设所有分支机构三顶因素的合计数。如果总机构设立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且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那么填写分配表时就需要将总机构及下设所有分支机构三项因素的合计数填写在分配表;如果总机构不设立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就将下设分支机构的三项因素的合计数填写到分配表第一行上。

10.分配表中:分支机构情况是要填写下设所有分支机构的三项因素,还是就填写我们一家分支机构的三项因素就可以了?填写所有的总公司下设的二级机构的三项因素。

11.填写分配表中分支机构情况时,如何插入行?删除行?插入行——Ctrl+Insert;

删除行——Ctrl+Delete.12.我企业是跨省市总、分支机构,大连地区的一家分支机构,在季度所得税申请时,主表的第20-22栏无法填写数字,是灰色的,怎么办?有些分支机构填主表的20.21.22行时是灰色的,这种情况需要到主管税务机关作分支机构设置,回来作数据更新后,才会变成白色的,此时可以填写数字。

13.网上分配表小数点的位数自动生成的是6位,而分支机构取得总机构的分配表,其中“分配比例”一项的小数点后有多于6位的情况,如果处理?(1)如果总机构的分配表的小数点后的位数小于6位的,分支机构自己在网上修改为总机构分配表上的位数。

(2)如果总机构的分配表的小数点后的位数大于6位的,按网上自动生成的情况申报。《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

一、常见问题1.《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主要适用哪些企业申报?按照核定征收管理办法(包括核定应税所得率和核定税额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包括依法被税务机关指定的扣缴义务人。

2.“累计金额”栏次填写的是当季度数还是全年累计数?“累计金额”填写所属1月1日到所属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例:7月初申报第二季度的报表时,“累计金额”列需要填写1月1日至6月30日的累计金额。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第一行至第十行,企业都需要填写吗?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按收入总额核定、按成本费用核定、按经费支出换算分别填写。

4.核定征收企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20%的优惠税率,报表第12行“应纳所得税额”栏次应如何填写?第12行仍填写按25%税率计算出的应纳所得税额,将按25%的税率与20%的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额部分填写第13行“减免所得税额”中,纳税人最终即可按20%税率计算出的应纳所得税额缴纳税款。

5.按经费支出换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采用新表后,仍按本期经费支出额/1-核定利润率-5%换算收入额计算吗?不是,按照经费支出额/1-应税所得税率来换算收入额。

6.第一季度是查账征收企业,但第二季度主管税务机关对我企业采取核定征收所得税的管理,第二季度所得税报表需要将第一季度的数额包括在内吗? 需要。

7.纳税人当年前几季度预缴的税款,在报表哪一栏次体现?会在表中第14行“已预缴所得税额”栏次自动生成。

8.纳税人当季度需要预缴的税款金额按报表哪一栏次的数额缴纳?按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栏次的数额缴纳。

9.我企业前期预缴的税款远远大于本季度按全年累计计算出的税款,在报表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栏次会体现负数吗?不会。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栏次最小为零。在申报时会体现多缴税款,并退税。

二、主要逻辑关系

1、第1行“收入总额”: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写本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3、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1行“收入总额”×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4、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写本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5、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1-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7、第7行“经费支出总额”:按照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方式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报累计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金额。

8、第8行“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9、第9行“换算的收入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换算的收入额=第7行“经费支出总额”÷(1-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0、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第9行“换算的收入额”。

11、第11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

12、第12行“应纳所得税额”

(1)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计算结果:

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

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

按照经费支出换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

(2)实行核定税额征收的纳税人,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纳所得税额。

13、第13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第13行≤第12行。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14、第14行“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当年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

15、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补(退)所得税额=第12行“应纳所得税额”-第13行“减免所得税额”-第14行“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当第15行≤0时,本行填0。

第三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A03) 填表说明

填表说明

一、本表反映企业为销售商品以及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二、本表第25行第1、2、4、5栏数据应分别与申报表(A类)中第4、5行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相关数据一致。

三、本表主要项目填写如下:

1.福利费:填写企业按相关规定在提存三项基金(住房公积金、退休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和计提两项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外实际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支出。2.退休保险基金:填写企业按相关规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3.医疗保险基金:填写企业按相关规定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4.总机构管理费:填写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向其总机构支付的同本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合理的管理费。5.上缴管理费:填写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协会支付的管理费。6.销售佣金或手续费:填写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佣金或手续费,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境外佣金,需经税务机关审核后方可在税前扣除。7.保险费:填写企业在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列支的保险费用。8.交际应酬费:填写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交际应酬费。9.税金及附加:填写可以列入费用的税金,如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等。10.无形资产摊销的“依法申报金额”:填写A0301表第1行第3栏金额。11.筹办费摊销:填写A0301表第8行第2、3栏金额。

12.坏账损失:企业税前列支的坏帐损失应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

填表说明

一、本表反映企业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摊销情况。

二、表中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三、表中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

四、表中原值:是指各项资产的历史成本。

五、表中账载金额、企业依法申报金额:均指各项资产本年摊销金额。

六、表中行次逻辑关系:1=2+3+4+5+6;7=8+9+10+11;13=1+7+12

七、本表第1行第3栏数据应与A03表第19行第5栏数据相一致。

本表第8行第2、3栏数据应与A03表第20行第4、5栏数据相一致。

填表说明

一、本表反映企业本纳税全部固定资产增减及折旧情况。

二、固定资产分类:企业可按税法实施细则第35条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大类填写。

三、本年“增加”、“减少”填写企业在本纳税新投入使用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数额。

四、折旧方法中的“非直线法”包括“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企业采取“非直线法”计提折旧,应报经税务机关批准。

填表说明

一、本表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收支情况。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失、汇兑收益以及相关手续费、现金折扣及其他财务费用等。

二、表中利息支出、汇兑收益均指未扣除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前的数额。

三、表中利息收入、汇兑收益用负数表示。

四、表中行次逻辑关系:12=1+2+3+4+5+6+7+8+9+10+11。

五、本表第12行第1、2栏数据应与申报表(A类)第6行相关数据一致。

填表说明

一、本表主要反映企业注册资本的到位情况。

二、本表各栏目填报口径如下:

1.注册资本总额:填写企业批准证书上注明的注册资本总额。2.时间:按企业合同、章程上注明的入资时间分别填写。3.应到位注册资本:填写合同约定的中外双方入资时间所规定的应到位的注册资本额。4.已到位注册资本时间:按注册会计师验资报告中验明的中外方注册资本金实际已经到位时间填写.5.已到位注册资本金额:按注册会计师验资报告中验明的实际已经到位的注册资本金填写,为中外方到位资本合计数。6.外方已到位注册资本时间:按注册会计师验资报告中验明的注册资本金外方实际已经到位时间填写。7.外方已到位注册资本金额:按注册会计师验资报告中验明的外方实际已经到位的注册资本金金额填写。8.应到未到位注册资本:截至到本纳税末,企业合同、章程约定的注册资本与实际到位注册资本金之差额。9.应到未到位天数:填写自注册资本应到位时间起至本纳税末止应到未到的累计天数。

第四篇: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表头项目

1.“清算期间”:填报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终止次日至办理完毕清算事务之日止的期间。2.“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3.“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二)行次说明

1.第1行“资产处置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扣除其计税基础后确认的资产处置所得或损失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计算填报。

2.第2行“负债清偿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负债按计税基础减除其清偿金额后确认的负债清偿所得或损失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计算填报。

3.第3行“清算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与清算业务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的报酬,清算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的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支付的其他费用。

4.第4行“清算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5.第5行“其他所得或支出”: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的其他所得或发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其他支出以“-”号(负数)填列。

6.第6行“清算所得”: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

7.第7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的按税收规定免税收入。8.第8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的按税收规定不征税收入。9.第9行“其他免税所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的按税收规定免税的所得。10.第10行“弥补以前亏损”: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纳税 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11.第11行“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等于本表第6-7-8-9-10行。本行按照上述顺序计算结果为负数,本行金额填零。

12.第12行“税率”: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25%。13.第13行“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11×12行。

14.第14行“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准予减免的企业所得税额。15.第15行“境外应补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在清算期间发生的境外所得应在境内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16.第16行“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13-14+15行。

17.第17行“以前纳税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因以前纳税损益调整、汇算清缴多缴、欠税等在清算期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额。其中,应退企业所得税额以“-”号(负数)填列。

18.第18行“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金额=本表第16+17行。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第1行=附表一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的总计数。2.第2行=附表二第23行“负债清偿损益(4)”列的总计数。3.第6行=本表第1+2-3-4+5行。4.第11行=本表第6-7-8-9-10行。5.第13行=本表第11×12行。6.第16行=本表第13-14+15行。7.第18行=本表第16+17行。

附表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2)”列

2.第32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31行总计。3.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31行总计。4.第32 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第1+„+31行总计。

5.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 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31行总计。

6.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

附表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负债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负债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负债计税基础的金额,即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收规定予以扣除金额的余额。

4.“清偿金额(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负债的清偿金额。

5.“负债清偿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负债计税基础减除其清偿金额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负债清偿损益(4)”列=本表“计税基础(2)”列-“清偿金额(3)”列 2.第23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22行总计。3.第23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22行总计。4.第23行“清偿金额(3)”列总计=本表“清偿金额(3)”列第1+„+22行总计。5.第23行“负债清偿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23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第23行“清偿金额(3)”列总计=本表“负债清偿损益(4)”列第1+„+22行总计。

6.第23行“负债清偿损益”列总计=主表第2行。

附表三《剩余财产计算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金额。

2.第2行“清算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与清算业务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的报酬,清算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的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支付的其他费用。

3.第3行“职工工资”: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的职工工资。

4.第4行“社会保险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欠缴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用。5.第5行“法定补偿金”: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的法定补偿金。6.第6行“清算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7.第7行“清算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应缴的清算企业所得税金额。8.第8行“以前欠税额”:填报纳税人以前欠缴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9.第9行“其他债务”: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的其他债务。

10.第10行“剩余财产”: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清算税费、清算所得税额、以前欠税和企业其他债务后的余额。

11.第11行“其中:累计盈余公积”: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始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从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额。

12.第12行“其中:累计未分配利润”: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始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的未分配利润金额。13.第13-17行“股东名称”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名称。

14.第13-17行“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持有清算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比例。

15.第13-17行“投资额”列:填报清算企业各股东向清算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总额。16.第13-17行“分配的财产金额”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从清算企业剩余财产中按照其持有的清算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比例分得的财产金额。

17.第13-17行“其中确认为股息金额”列:填报清算企业的各股东从清算企业剩余财产分得财产中,相当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照其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计算确认的部分。清算企业的非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股东不填此列。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第10行=本表第1-2-„-9行。2.第2行=主表第3行。3.第6行=主表第4行。4.第7行=主表第16行。

第五篇:文明工地申报表(附表1)

附表1

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申报表

申报单位

(盖章)

工程项目

填报时间

山 东 省 建 筑 工 程 管 理 局

工程项目名称 工程项目地址 施工总承包单位 安全许可证编号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开工日期 岗位职务 联系人 监理单位 结构类型 计划竣工日期 姓 名 A 项目专职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 岗 位 B C 项目实有人数 2

申报等级 建筑面积 资质及等级 联系电话 形象进度 设计层数 发证机关 m2 安全考核合格证书编号 持证上岗人数 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持证上岗情况 企业与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企业法人代表 企业分管经理 企业安全处(科)长 项目负责人 持证上岗率(%)工程项目安全专设岗位与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 安全资料员 建筑电工 普通架子工 塔机司机 起重信号司索工 建筑焊工 施工升降司机 物料提升机司机 主要专业(劳务)承包单位名称 施 工 专 业 分 包 情 况1、2、3、4、5、安全管理(10分)文明施工(15分)脚 手 架(10分)市 建 筑 安 全 监 督 机 构 推 荐 检 查 评 分 评 价 情 况 基坑工程(10分)模板支架(10分)总计得分(100分)推荐等级(示范、优良)推荐检查评语: 资质等级 分包内容 高处作业(10分)施工用电(10分)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10分)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10分)施工机具(5分)项目负责人 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盖章)年 月 日 3 施 工 企 业 意 见(盖章)年 月 日 工 程 监 理 单 位 意 见 市 建 筑 主 管 部 门 意 见 省 建 管 局 意 见(盖章)年 月 日(盖章)年 月 日(盖章)年 月 日

说明: 1、《申报表》是施工企业申报“安全文明工地”的申报材料之一;

2、《申报表》由施工企业填写一式两份,报工程所在地市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审查,经工程所在地市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审查合格,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省建筑安全监督站;

3、《申报表》填写必须认真、准确、齐全、真实,书写(打印)正规。

下载所得税申报表附表6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所得税申报表附表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查询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如何查询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进入金三系统,在左上角的放大镜处输入“申报表查看”五个字,敲回车,在搜索结果下边就会出现“综合查询岗→申报表查看”,双击“申报表查看”,......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5篇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概述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履......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填报常见问题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填报常见问题 1、年度纳税申报表的所有表单是否都需要填报? 答:纳税人在填报申报表之前,请仔细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

    第四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如何填写

    第四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如何填写 因为2015年10月施行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以2015年第四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与以往的季度或年度申报有所不同,小型微利企业应注意,必须填报的附......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一般填报公历每年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应填报实际开始经营之日至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A类)范文合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A类) 纳税年度:自 企业名 称 地 址 经济行 年 月 日 至 港 澳 台 开始生产、经营日期 开始获利年度 纳税人识......

    新版预交所得税申报表填写新规定

    填报新版预缴所得税申报表纳税人须关注八个申报事项 2018年7月启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以下简称新版预缴申报表),简化了纳税申......

    继续教育课程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单选 2. 基础信息表中,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只能选()。 A.纳税调整法 B.备抵法 C.应付税款法 D.纳税影响法 1.企业购置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