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
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
1)嗟乎!。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既举大名耳。3)天子之怒。4)布衣之怒。5),奉命于危难之间。
6)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7)塞下秋来风景异。8)人不寐。
9)为报倾城随太守。10),弓如霹雳弦惊。
11)莫道不消魂。12),村南村北响缲车。13)池上碧苔三四点。14),一任群芳妒 15)吏禄三百担。
二、文学常识。1)《史记》的作者,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全书 篇。鲁迅称之为“ ”。2)《战过策》是(作者)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它是 体史书。3)《三国志》的作者是,该书记载了,三国的历史。4)《出师表》的作者是,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一种 的文体。
5)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和。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和。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公问其故 扶苏以数谏故 B.宜多应者 宜乎众矣 ....C.陈胜、吴广乃谋曰 聚室而谋 D.或以为亡 国恒亡 ....2.解释加点词语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为天下唱 唱: 今或闻无罪 或: 会天大雨 会: 3.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用心
爱心
专心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4.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 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二)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也。,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若士必怒()..长跪而谢之曰().2.翻译下列句子。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从“秦王怫然怒”到“长跪而谢之”可以看出,秦王以“ ”相恐吓,唐雎以“
”相回应。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是,唐雎的回应,表现了唐雎 的精神。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朝统一是必然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唐雎不辱使命”呢?
(三)隆中对(节选)
亮答约:“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用心
爱心
专心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弱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自董卓已来()(2)名微而众寡()..(3)挟天子以令诸侯()(4)利尽南海()..
2、解释下面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壶以迎将军者乎?
3、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应采取那些策略?
(1)(2)(3)
4、简答:
(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选文中任举一例说明。(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五)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盖追先帝之殊遇()(4)引喻失义()..(2)恢弘志士之气()(5)悉以咨之()...(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6)性行淑均()..
2、翻译下列句子。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就国内的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哪几条建议?哪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
《 出师表》诸葛亮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用心
爱心
专心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等之任也。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1. 解词:
崩殂 今 诚 秋 殊遇 开张圣听 以 光 恢弘
妄自菲薄 引喻 臧否 是以
简拔 裨补 布衣 躬 卑鄙 猥 由是 许 驱驰 值 倾覆 尔来 驽钝 攘除 咨诹 雅言 临 不知所云 2.划节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译句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⑦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出自本文的成语 5.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那三条建议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6.第一二段中,诸葛亮对后主提出了那些隐隐的告诫。7.第五段中诸葛亮提出要“亲贤臣”,试从第三四段中找出为什么要“亲贤臣”的句子 8.默写:赏罚要坚持统一标准的句子
用心
爱心
专心 9.默写:两汉兴衰的经验教训的句子 10.默写:诸葛亮淡泊的志向 11.默写:成语“三顾茅庐”的出处 12.默写:临危受命的句子 13.“盖追先帝之殊遇”对诸葛亮而言,先帝的“殊遇”主要指两件大事,分别是: 14.出师条件成熟的句子 出师的目标是 15.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成语四个 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四个 写出诸葛亮指挥的战役四个
写出古人对诸葛亮评价的诗句 写出你对诸葛亮的评价
《陈涉世家》司马迁 1.解词
辍 等 死国 或
怜 丹书 置 往往 素 忿恚 笞 社稷 2.划节奏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处)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处)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处)
3.译句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⑥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4.问题①默写陈胜年轻时的远大抱负 ②起义的直接原因“ ”起义的根本原因“ ”
起义的口号“ ”
③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有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B.天下苦秦久矣。
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东汉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4.选择正确的译文。(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A.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有不同
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相同
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A.先帝不认为我品质行为恶劣,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B.先帝不因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自己委屈别人,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C.先帝不认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5.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6.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7.填空。(10分)(1)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2)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
(4)苏轼评价
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写出该作者体现这一风格的诗句吗?(至少两句)
(5)陈涉太息日:“!
!”
(6),燕然未勒归无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二、理解运用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会天大雨
会:适逢
B.上使外将兵
将:带领
C.为天下唱
唱:倡导
D.宜多应者
应:回答
2.“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把
B.因为
C.认为
D.凭借
3.文中画线语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正确的一项译文是(A.现在要灭亡了,是死,举行大计也是死,等于都是死。
B.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大事也是死,大家都等着死。
C.现在逃跑也要死,发动大计
一、知识积累(25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怫.然()
休鋟.()猖.蹶.()()舴.艋.(()社稷..()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等.死,死国可乎()(2)复立楚国之社稷..()(3)休鋟..降于天()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5)盖追先帝之殊遇..()(6)斜晖脉脉..水悠悠()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4分)
(1)抑.亦人谋也
义:
今义:
(2)遂用猖.蹶.
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义:
今义: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2分)(1)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深追先帝遗诏
()(2)效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
)
用心
爱心
专心))古古古
今7)
5.选择词义茬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抱恨终天 .. B.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C.后值倾覆
樯倾楫摧 .. D.不宜妄自菲薄
薄暮冥冥 ..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填空。(8分)(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
(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着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学过的这样的诗句:
。
(4)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
;
文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5),弓如霹雳弦惊。(6)过尽千帆皆不是。(一)(14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本段节选自《
》,作者是。
2.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罾zēnɡ
忿恚fènhuì
裨补bì
脉脉màimài B、怫然fú
徒跣xiǎn
休祲jìn
咨诹zōu C、诣yì
汉沔miǎn
信大义xìn
臧否pǐ
D、崩殂cú
麾下huī
引擎jínɡ
斟酌zhēnzhuó
用心
爱心
专心 8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陈胜自立为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谓为信然
秦王怫然怒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将军向庞,性行淑均 D、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惊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4分)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8、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就算是不杀死我们,可是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与你的安陵作交易,希望安陵君您答应我的要求。C、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用心
爱心
专心 译:诚信如果能得到施行,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D、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深深地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谢不尽了。
10、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古诗文。(6分)(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意思一致。(2)《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本词的主旨句是。
(3)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下面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
(4)《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
。
(5)请你再写出一处古诗词中描写“愁”的诗句。
(6)《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________
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 ..(3)恢弘志士之气 ______________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_________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________
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 ..
3、名著阅读(4分)用线条将下列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战国策》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陈寿
晋 《三国志》
范仲淹
西汉 《渔家傲·秋思》
刘向
北宋
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6分)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现作者自己有雄心壮志,却无法最终实现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古人有关离愁别恨的一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_(2)否,非.若.是也 ______________
(3)天下缟素 _____________(4)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 ...
9、下面各句中“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0、翻译下面句子(3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2分)
12、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的性格特点。(2分)
13、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答案
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 略
二、文学常识。
1)司马迁 纪传体 13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搔 2)刘向 国别体 3)陈寿 魏 蜀 吴
4)诸葛亮 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情的一种文体 5)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柳永
三、文言文阅读。
(一)用心
爱心
专心 l、D
2、编次。同“倡”,倡导。有人。适逢。
3、D
4、C
5、略
6、A
(二)1.○1触(碰,撞)
○2如果
○3道歉
2.略
3.天子之怒
布衣之怒
前倨后恭
不畏强暴
4.言之成理即可
(三)通“以”(2)而且(并且)(3)挟持(4)物资 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4、1)①曹操的“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②孙权的“贤能为之用 ”③刘备的“总揽英雄”(选其中一例回答)
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四)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壬剪所戮者也。项氏世代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其:代项梁所教的兵法 奇,以„„为奇
3、不要胡言乱语,(否则)要被灭族了!
4、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
5、楚汉相争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五)(1)扶持、厚遇。(2)、发扬扩大(3)、选拔(4)、适宜、恰当(5)、询问(6)、善良平正 略
(1)广开言路(2)严明惩罚(3)亲贤远佞
第三条.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第二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嗟乎!。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既举大名耳。3.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天子之怒。例句:扶苏以数谏故。4)布衣之怒。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5),奉命于危难之间。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6)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
7)塞下秋来风景异。8)人不寐。9)为报倾城随太守。10),弓如霹雳弦惊。11)莫道不消魂。12),村南村北响缲车。13)池上碧苔三四点。14),一任群芳妒 15)吏禄三百担。
二、文学常识。1)《史记》的作者,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全书 篇。鲁迅称之为“ ”。2)《战过策》是(作者)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它是 体史书。3)《三国志》的作者是,该书记载了,三国的历史。4)《出师表》的作者是,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一种的文体。5)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和。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和。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公问其故. 扶苏以数谏故. B.宜.多应者 宜.乎众矣 C.陈胜、吴广乃谋.曰 聚室而谋. D.或以为亡. 国恒亡. 2.解释加点词语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为天下唱 唱: 今或闻无罪 或: 会天大雨 会: 3.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4.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 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二)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也。,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若士必怒.()长跪而谢.之曰()2.翻译下列句子。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3.从“秦王怫然怒”到“长跪而谢之”可以看出,秦王以“ ”相恐吓,唐雎以“ ”相回应。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是,唐雎的回应,表现了唐雎的精神。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朝统一是必然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那么怎样正确
2、翻译下列句子。看待“唐雎不辱使命”呢?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三)隆中对(节选)
亮答约:“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
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就国内的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哪几条建议?哪条是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最主要的?为什么? 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 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弱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自董卓已.来()(2)名微而众寡.
()(3)挟天子以.令诸侯()(4)利.
尽南海()
2、解释下面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壶以迎将军者乎?
3、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应采取那些策略?
(1)
(2)
(3)
4、简答:
(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选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五)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盖追.先帝之殊遇()(4)引喻失义.()(2)恢弘..志士之气()(5)悉.以咨之()(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6)性行淑均.
()
《 出师表》诸葛亮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
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
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
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等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
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
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解词: 崩殂 今 诚 秋 殊遇 开张圣听 以 光 恢弘
妄自菲薄 引喻 臧否 是以 写出古人对诸葛亮评价的诗句 简拔 裨补 布衣 躬 卑鄙 写出你对诸葛亮的评价 猥 由是 许 驱驰 值 倾覆
《陈涉世家》司马迁 尔来 驽钝 攘除 咨诹 雅言 临 不知所云 2.划节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译句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⑦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出自本文的成语 5.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那三条建议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6.第一二段中,诸葛亮对后主提出了那些隐隐的告诫。7.第五段中诸葛亮提出要“亲贤臣”,试从第三四段中找出为什么要“亲贤臣”的句子 8.默写:赏罚要坚持统一标准的句子 9.默写:两汉兴衰的经验教训的句子 10.默写:诸葛亮淡泊的志向 11.默写:成语“三顾茅庐”的出处 12.默写:临危受命的句子 13.“盖追先帝之殊遇”对诸葛亮而言,先帝的“殊遇”主要指两件大事,分别是: 14.出师条件成熟的句子 出师的目标是 15.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成语四个 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四个 写出诸葛亮指挥的战役四个
1.解词 辍 等 死国 或
怜 丹书 置 往往 素 忿恚 笞 社稷 2.划节奏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处)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处)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处)3.译句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⑥为坛而盟,祭以尉首。4.问题①默写陈胜年轻时的远大抱负 ②起义的直接原因“ ”起义的根本原因“ ” 起义的口号“ ” ③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有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B.天下苦秦久矣。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东汉人。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4.选择正确的译文。(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A.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有不同
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相同
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A.先帝不认为我品质行为恶劣,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B.先帝不因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自己委屈别人,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C.先帝不认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5.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6.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7.填空。(10分)(1)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2)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4)苏轼评价 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写出该作者体现这一风格的诗句吗?(至少两句)(5)陈涉太息日:“!”(6),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理解运用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会天大雨 会:适逢 B.上使外将兵 将:带领 C.为天下唱 唱:倡导 D.宜多应者 应:回答
2.“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把 B.因为 C.认为 D.凭借
3.文中画线语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正确的一项译文是(A.现在要灭亡了,是死,举行大计也是死,等于都是死。B.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大事也是死,大家都等着死。C.现在逃跑也要死,发动大计
一、知识积累(2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怫.然()休鋟.()猖蹶..()()舴艋..()()社稷..()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等.死,死国可乎()(2)复立楚国之社稷..()(3)休鋟..
降于天()(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5)盖追先帝之殊遇..()(6)斜晖脉脉..
水悠悠()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4分)(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2分)
(1)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深追先帝遗诏()(2)效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5.选择词义茬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抱恨.
终天 B.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后值倾.覆 樯倾.楫摧 D.不宜妄自菲薄. 薄.
暮冥冥 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填空。(8分)(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着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学过的这样的诗句:。
(4)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 ; 文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5),弓如霹雳弦惊。(6)过尽千帆皆不是。
(一)(14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本段节选自《 》,作者是。2.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B.殊遇(特别厚待)C.恢弘(气势宏大)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罾zēnɡ 忿恚fènhuì 裨补bì 脉脉màimài B、怫然fú 徒跣xiǎn 休祲jìn 咨诹zōu C、诣yì 汉沔miǎn 信大义xìn 臧否pǐ
D、崩殂cú 麾下huī 引擎jínɡ 斟酌zhēnzhuó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陈胜自立为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谓为信然. 秦王怫然.怒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将军向庞,性行.淑均 D、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惊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4分)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D、沙场秋点兵。
8、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就算是不杀死我们,可是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与你的安陵作交易,希望安陵君您答应我的要求。C、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诚信如果能得到施行,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D、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深深地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谢不尽了。
10、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古诗文。(6分)(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意思一致。(2)《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本词的主旨句是。
(3)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下面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4)《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5)请你再写出一处古诗词中描写“愁”的诗句。
(6)《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________ 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3)恢弘志士之气. ______________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_________(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________ 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4分)用线条将下列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战国策》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陈寿 晋 《三国志》 范仲淹 西汉 《渔家傲·秋思》 刘向 北宋
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6分)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现作者自己有雄心壮志,却无法最终实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古人有关离愁别恨的一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_(2)否,非.若.是也 ______________(3)天下缟素.. _____________(4)徒.
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
9、下面各句中“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C、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0、翻译下面句子(3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2分)
12、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的性格特点。(2分)
13、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答案
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 略
二、文学常识。
1)司马迁 纪传体 13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搔 2)刘向 国别体 3)陈寿 魏 蜀 吴
4)诸葛亮 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情的一种文体 5)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柳永
三、文言文阅读。
(一)l、D
2、编次。同“倡”,倡导。有人。适逢。
3、D
4、C
5、略
6、A
(二)1.○1触(碰,撞)
○2如果
○3道歉
2.略
3.天子之怒
布衣之怒
前倨后恭
不畏强暴
4.言之成理即可
(三)通“以”(2)而且(并且)(3)挟持(4)物资 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4、1)①曹操的“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②孙权的“贤能为之用 ”③刘备的“总揽英雄”(选其中一例回答)
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四)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壬剪所戮者也。项氏世代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其:代项梁所教的兵法 奇,以„„为奇
3、不要胡言乱语,(否则)要被灭族了!
4、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
5、楚汉相争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五)(1)扶持、厚遇。(2)、发扬扩大(3)、选拔(4)、适宜、恰当(5)、询问(6)、善良平正 略
(1)广开言路(2)严明惩罚(3)亲贤远佞
第三条.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出师表》
[教材把握]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227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盛的历史经验,表示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现了诸葛亮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忱。全文只624字,语言精炼,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对偶句式,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流行的时代风尚。有大量的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文章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主张明确,析理透辟,而且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责任,全篇为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开篇论及形势以警刘禅,继之以进谏举贤以正其治,转而自述平生以动其情,结尾点明兴汉之主旨以励其志。全文以议论为主,融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对刘禅提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全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至情浓,情理交融,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从而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世人推崇和传诵。
“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 此情此意形成了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感,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应为议论体的杰作,抒情体的典范,古文中的精华。是每位学生必须熟读成诵、牢记于心的篇目。
教学本文时,应要求学生丰富文言词汇,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背诵全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融情于议、叙,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
社会的有用人才。教学重点为当堂成诵。教学难点为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理解诸葛亮的“忠”。教学方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课时为2课时。
[过程方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背诵课文。要求:认真听读,注意字的读音。
2、生各自放声读两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
3、生每人读一段课文。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4、多媒体课件显示语音:正音:疲弊(bì)恢弘(hóng)驽钝(núdùn)裨补阙(bìquē)行阵和睦(háng)夙夜忧叹(sù)崩殂(cú)妄自菲薄(fěi)陟罚臧否(zhìpǐ)以彰其咎(jiù)
5、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句中停顿,尽量读得流利。
三、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默读,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逐句弄懂课文大意,将都不明白的语句画下来,待集体解疑。
3、集体解疑,教师适当讲解,重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语句的意思。
4、请学生一人讲一段课文大意;教师提出语句里的重点词语。如: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引喻失义 ③性行淑均④察纳雅言⑤庶竭努钝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⑦深入不毛⑧不效则治臣之罪。又如:词义的古今义不同: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再如词的活用。
5、读“阅读提示”,完成下列练习(课件显示):
(1)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
共3条: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2)他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亲贤远佞这一条。因为刘禅是个昏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更重要。“开张圣听”,对贤臣“亲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
(3)划分全文结构,明确每一部分的意思。
四、精读课文,突破难点、重点
1、再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诸葛亮出师前给刘禅提出哪些建议?
诸葛亮首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先帝创业的艰辛,然后根据刘禅的弱点提出三项建议: ①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②提出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当一体,赏罚不宜偏私。③亲贤臣、远小人,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复兴汉室的必备条件。
(2)、表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本篇具有什么特点?
表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的一种名称。常见有疏表奏章几种。表主要是用来陈情的。本篇是诸葛亮要出师北定中原前上给后主的表章,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却不同于一般疏表,它的特点是: ①内容上没有陈述出师的利弊得失,而是追念先帝殊遇之恩,点明此次出兵非同一般,既是为了完成先帝统一天下的未竟之业,又是为了扭转危急处境。全文有理有据、合情合理。②表达方式运用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既有细致的说明,又有感人至深的抒情。如劝戒刘禅说理深刻而充分,句句饱含着忠于先帝寄希望于后主的诚挚之情。
3、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五、完成练习当堂完成书后练习二
六、总结、扩展
1、诸葛亮在这篇表文中,向刘掸提出了3条建议: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这三条建议在内容上紧密关联。诸葛亮以老臣的身份,谆谆告诫,表现了一片忠诚为国的心情,也说明了出师远征之前,对宫中、府中都作了妥善安排,思虑精细。文章周密畅达,开门见山,直抒己见,感情真挚,质朴清新。文
中谆谆劝诫刘禅尊贤纳谏,严明法治,说明出师的目的和任务,披露自己的忠心,情辞恳切,肝胆照人。也难怪前人“忠有《出师表》”的说法。
2、结合《隆中对》及本文,阅读下列文章(印发给学生),讨论,理解诸葛亮的“忠”。
一、老教授上书建议中学课本停用《出师表》三秦都市报
西安市委党校65岁的历史学教授胡觉照日前写给国家教育部教材司一封建议信,认为应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
信中说:在《止战疏》中,华歆认为:“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以轻启战端,要等待时机的成熟。”(原文为:“夫兵,不得已而为之,故戢(收藏、收殓、止息不用)而时动。”)。诸葛亮的《出师表》发动北伐战争的原因是,刘备曾“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所以要报恩于刘禅。表现出的是一种愚忠。《止战疏》中,华歆认识到三国鼎立已成定局,极力主张积蓄国力:“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治二王之业。”即以周成王、周康王作为榜样,先治理好曹操、曹丕留下的基业,成就一个太平盛世。同时提出了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它强烈地反映了华歆民本思想和止戈为武的战争观。谈到用《止战疏》替换《出师表》的实际意义,胡觉照认为,《出师表》作为范文被选入初中课本,对于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容易形成“愚忠”思想,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军事观,甚至不利于形成“止战息兵”的观念。本报记者 赵福生实习生程成二、《出师表》不可从教材中删除来源:新京报2007年4月14日日前,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写给教育部教材司一封建议信,认为应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胡觉照认为,诸葛亮《出师表》发动北伐战争的原因是,要报恩于刘禅,表现出的是一种愚忠。因此,《出师表》作为范文被选入初中课本,对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容易形成“愚忠”思想,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军事观,甚至不利于形成“止战息兵”的观念。(《三秦都市报》4月13日)历代选家必录、教材必选的千载名文,诸葛亮之《出师表》,在胡教授眼里竟然成了“愚忠”的代名词,并且“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军事
观、‘止战息兵’的观念”。虽然胡教授有自由解读《出师表》,并给予批评建议的权利,但此一耸人说辞,又确乎让人莫名惊诧,难以苟同。不错,从表面的历史文本上看,当初诸葛亮所以上书《出师表》,力主北伐,确实有感恩于刘备父子的因素。但是,此一“报恩”情结,果真就是他决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北伐的全部和根本动机?对此,诸葛亮在其前后《出师表》中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非臣不自惜,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而目的在于“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当然,作为千年之后的现代人,对上述表白中“王业”、“奸凶”的具体内涵及其正当性,完全可以有不同看法。但,对处于当时具体历史情境下的古人的这份“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志向和情感的忠贞性和真挚性,显然不容轻易怀疑,更不能简单草率地视为“愚忠”。更何况,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完整,从来就是中华历史的主旋律,是历代仁人志士矢志不渝、念兹在兹的家国理想。这种历史心理、民族情感背景下,即便《出师表》确实“表现出的是一种愚忠”,那也绝非仅仅针对个人之忠。事实上,正是因为《出师表》淋漓生动地体现了这样一种家国之忠,所以,后世每当国家危亡之际,它才能如此强烈地感染和激励着后人“壮怀激烈”的爱国情感和意志,有道是:“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白居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至于所谓“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军事观”云云,在笔者看来,同样也是偏颇之辞。“出师”当然意味着发动战争,但问题是,任何战争的发动都等于不“科学的军事观”吗?或者,“止战息兵”就意味着不讲任何战争、战备吗?古人说得好:“兵者,国之重器也。好战者恒亡,而忘战者必危”。可见,科学的军事观从来都是不好战与不忘战的有机统一,绝不可偏废于一端———好战固然可怕,但忘战讳战同样十分危险。所以,仁义圣德如孔子,也强调:“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出师表》之所以不可从教材中删除,胡教授的建议之所以不可接受,还在于,《出师表》流芳千载的价值不止是思想上,也是文学文本上的。关于这一点,历代文学家早已论述详备,并已是文学史之公论:如南北朝文学评论大家刘勰就曾如是高度评价《出师表》:“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大文学家苏东坡对之更是赞誉有加:“孔明出师二表,简而且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而同为宋代文学家的陆游甚至认为:“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如
此文史皆有公论,并浸染了深厚民族传统精神情感,“志尽文畅”、文质俱佳的杰出作品,岂容以“愚忠”论之,并建言删之?所以,胡觉照教授当收回此议。
三、问题不在《出师表》2007-04-14武汉晚报
日前,西安一名历史学教授胡觉照建议,将华歆的《止战疏》代替诸葛亮的《出师表》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理由是,《出师表》宣扬的是一种愚忠思想,不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军事观。而《止战疏》则强烈地反映了华歆的民本思想和止戈为武的战争观。(4月13日《三秦都市报》)以胡教授的观点去观照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问题多多,尤其是古诗文,由于受时代局限,很多篇目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谓撤不胜撤。如因为《出师表》表达了愚忠思想,建议删去,那么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宣示了一种屈原人格,苏轼的《前赤壁赋》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思想,李密的《陈情表》丧失了人性,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则暴露了中国人情感失控,依赖感强的典型缺陷等等,照此说来,都得删去。其实,就古文而言,重要的不是教材,而是怎样教。如果能用现代人独立不倚的批判眼光去分析解读文本,不管教的是哪一篇,一样能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所以说,归根结蒂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学养,让他们从对教参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形成自己确定的教育观和审美观,如此,即使像《出师表》、《陈情表》等这类“有问题”的课文都能上出新意来,变“我注六经”为“六经注我”,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颀长(qí)踉跄(1àng)精神矍铄(juã)踌躇(zhù)...B.龟裂(guī)星宿(sù)丢三落四(1à)和面(huò)....C.嗤笑(chī)伛偻(1ǚ)锐不可当(dāng)恻隐(câ)....D.淑女(shū)痉挛(jīmg)步履蹒跚(pán)温馨(xī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滥竽充数 随波而逝 明察秋毫 宫阙 B.余音绕梁 俯首贴耳 秋风箫瑟 精采 C.抑扬顿挫 声色俱厉 关关雎鸠 嶙峋 D.腐草为萤 锲而不舍 静影沉璧 珠帘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无稽之谈(考查)潜滋暗长(生长)肆虐(任意地干)B.销声匿迹(消失)杳无音信(远得不见踪影)绛紫(深蓝色)C.不能自已(停止)姹紫嫣红(娇艳)淫雨(放纵)D.变卖典质(抵押)面面相觑(惊惧)汲取(从下往上打水)4.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2分)。
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B.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D.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5.下列四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A.《关雎》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这个句子的问号用得不对,应该把它放到“钱”字后面。
C.“招商引资使开发区进发出前所未有的春光。”这个句子中的“进发”一词应改为“焕发”。
D.“他的作文不但居全班之冠,而且常常在全校冒尖。”这个句子的“在全校冒尖”应与“居全班之冠”对调。
6.仿照例句写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2分)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人的智慧之门。
仿句:书是 书是
7.默写填空。(8分)
①,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②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③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④《曹刿论战》中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⑤《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⑥《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陈涉号召士卒起义时,鼓动性极强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8—10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8.对这首诗的词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D.“岐”同“歧”,“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9.请在原诗中用横线“——”画出发表议论点明中心的两句诗句。(2分)10.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1.下列各句对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判断词)B.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病)..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通“避”)D.贤者能勿丧耳(放弃).. 12.下句中加点词“而”所表示的前后词句的关系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
A.气可以养而致 .B.文不可以学而能 .C.舍生而取义者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1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14.上文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来论证论点,请用横线在原文中划出正面论证的句子。(1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地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 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 ”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新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 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 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 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 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的停下来转回去。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原载《视野》
15.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轮回: 16。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上文写“回家的路”由土路变柏油路,由柏油路变铁路,目的是要表明家乡的发展快,变化大。
B.上文表现的是作者这样的思想认识:作为子女要爱父母,但不一定一辈子厮守在父母身边,好儿女应志在四方。
C.文章开始极力写“我”读书时回家的迫切心情和幸福感,与后面写“我”工作后“放飞”异地,无法留家的无奈形成对比,突出我的爱家、恋家。
D.作者本来就不想回家,因为家乡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无法和大都市相比,当年父母不愿回湖南老家,亦是如此。
17.用横线在原文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4分)
18.读了本文,你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和理由。(4分)
(二)①寒冷也是一种资源和能源,可以开发利用,使之为人类创造财富。
②美国明尼苏达州国际瀑布城,气温常在-30℃以下,素有美国冰箱之称。这给这个小镇带来了经济上的大繁荣:州政府拨款200万美元建立了寒冷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中心;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都在这里建有新型汽车厂和试验场,以制造适合高寒地区的汽车。
③实验表明,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10%左右,能够产生巨大的膨胀力。关、加等国巧妙地利用这种张力开山采石。方法是在冬季打洞,再向洞里灌水,水很快结成冰,结冰的膨胀力能轻易将石头胀裂。与爆破法相比,这种方法既经济又安全。
④寒冷在医学上应用极广。如生物制品的冷藏,软组织损伤的冷冻疗法,外科和妇科及皮肤科某些病灶的冷冻手术、冷冻病理切片等,都是人所熟知的。现在,医学家还运用寒冷进行器官移植,保证了器官的存活;解决了异地异时器官移植的难题。科学家正探索使人们在每晚入睡后体温下降5℃左右的新途径,预期可延长人的寿命30年。⑤在极冷的低温条件下,不少导体的电阻消失,出现“超导”现象,这样,就可以实现无损耗输送电能。
⑥利用雪水作冷源,利用地热作热源,这种温差电站已在许多国家成为现实。1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文说明的对象是寒冷。
B.寒冷的一般特征是电阻消失,出现“超导”现象。C.寒冷是资源和能源,可以利用它来创造财富。D.上文的说明顺序是先总后分,以“空间”为序。
20.请列举上文主要使用的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并谈谈其作用?(3分)
21.第③段中加点的“轻易”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22.既然寒冷也是一种资源和能源,利用它也能为人类创造财富。那么日常生活中废弃的蔗渣、木屑、废纸、树叶等同样也有利用价值。请你选择其中一种,也可另选一种,简明地说说你变废为宝的想法。(4分)
(三)①怪哉!同一文题,同一人作,同一人阅,第一次落第,第二次却金榜题名,为何?真金总会发光。
②要发光,得是真金。韩愈的文章最终被定为第一名,是因为它是“真金”,它能发光。如果他的文章是一块“石头”,就不会发光。就算给它添上金粉,金粉也会掉落,终究还是不能发光。真金就是真金,把它放入石头中它还是真金。太阳不因为处在黑暗的天宇中而失去光辉,长江不因为处于天地之中而失去一泻千里的气势。它们最终能为人所赞、为人所颂,因为是“真金”。
③是真金总会有被人发现之时,没有发现只不过是一时而已。韩愈的文章,第一次没有被选中,第二次终被选中。因为人们是在寻找“真金”,而不是在寻找“石头”。煤炭在地下深藏数百万年后终被人发现,成为“鸟金”;石油在地下沉睡数千万年后终被人们所用,成为工业的“血液”;铀分布于海水之中而最终为人们所提取,成为“能量之源”。人们在寻找“真金”,它最终一定会被发现。
④“真金”也要推荐自己,使自己早日发光。虽然终究是会发光的,但是能早日发光最好。自古以来不就是有许多推荐自己“发光”的“真金”吗?毛遂如果不自荐,他会更晚为人所发现,或者失去了发光的机会;韩愈如果不第二次抄自己那篇文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发光”。茅台酒不被溢出,为人所闻,也不会有后来的名闻世界。推荐自己总比等人发现强。
⑤文章如此,人亦如此,人亦要首先使自己成为真金,并不断推荐自己,坚信“真金总会发光”,方能最终发光。如果你不是真金,你决不会发光。韩愈的文章最终被发现,给我们一个启示:真金总会发光。23.本文段的中心论点是()(2分)A.真金总会发光。B.要发光,得是真金。
C.是真金总会有被人发现之时。
D.“真金”也要推荐自己,使自己早日发光。
24.第③段主要采用 和 的论证方法。(2分)25.本文段的结构形式是()(2分)A.总一分 B.分一总 C.分一总一分 D.总一分一总
26.“是真金总会有被人发现之时,没有发现只不过是一时而已”是本文段的一个分论点,除文中的论据外,请你给此分论点补充另外一个典型的事实论据。(4分)
四、作文(50分)2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努力了吗?”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的座右铭。他正是靠着母亲送给他的这句话,绝处逢生,走出人生低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辉煌。
试看古今中外,又有哪一个成功人士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呢?请联系生活实际,以“努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一、1. C 2. B 3. A 4. D 5.B D 6.略
7.①山重水复疑无路 ②便引诗情到碧霄 ③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一鼓作气 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后将相宁有种乎”
二、(一)8.A
9.画线句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 ①包含温情,富于哲理②语言凝炼③豁达乐观,给人以莫大安慰和鼓舞
(二)11.C 12. D 13. ①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喜爱的还有过生命的东西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
14.画线句: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三、(一)15.这里指:“父母关爱孩子”、“孩子长大后外出谋求发展”、“孩子成为父母后又关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循环的过程。
17.两个比喻句:“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因为我是一粒树种„„”好处。语言含蓄,生动形象 18.略
(二)19.C 20.示例:列数字,让读者确切知道事物的数量、状态及发展变化等;作比较,说明利用水结成冰的张力来开山采石的方法比爆炸法更经济更安全。
21.不能删掉,因为删掉后不能突出水结冰后膨胀力之大,无法突出用这种方法开山采石简单容易、经济安全的特点。22.略
(三)23.A 24.举例论证法 ;比喻论证法 25.D 26.示例:诸葛亮虽有奇才,但怀才不遇,只能躬耕于南阳。刘备独具慧眼,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他的才华才得以施展,成为一代杰出的军
第五篇:八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题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2.下图中所示的省区名称与相应的轮廓图相符的是:()
A、山西 B、湖北 C、广东 D、河南
3.王刚同学的居住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王刚同学有可能住在下列哪些省份?()
A.台、闽、粤、桂
B.滇、黔、粤、闽 C.云、桂、粤、台
D.粤、闽、桂、滇 4.从上海运输50万吨钢材到武汉,应选择()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内河运输 5.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6.下列是小张写的关于我国地势的学习总结,其中准确无误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我国的地形以盆地为主 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我国的地形以丘陵为主 7.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 朝鲜,蒙古,塔吉克斯坦 D. 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 8.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9.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是()
A.徐州 B.郑州 C.西安 D.宝鸡 1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1.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A.青海和青藏高原 B.四川和四川盆地 C.西藏和青藏高原 D.青海和黄土高原 12.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科技力量 D.地理位置
13.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爱心A .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止水污染
14、“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
A、长江下游的景观 B、黄河下游的景观 C、海河中游的景观 D、珠江下游的景观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A 东风
B 西风 C 冬季风
D 夏季风
16.“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界线是()A.秦岭-淮河 B.大兴安岭 C.长江 D.南岭 17.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环境多种多样 B.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18.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利用上,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 B.草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C.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部山区
19、最能反映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特征的地表景观是()A.波状起伏的藏北高原 B.连绵的雪峰,纵横的冰川 C.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 D.幽深壮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20.关于资源破坏与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弥补水资源的不足 B、全国还有很多宜林的荒地、荒山,可以植树造林 C、在矿产的利用中不应该只用富矿而抛弃贫矿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21、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北、西南、中南 B 东北、西北、西南C 西北、西南、东南 D 中南、西南、西北 22.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23.李明同学想利用“十.一”假期时间尽可能多的领略我国民族风情,请你替他选择地点吧()A.云南省 B.贵州省 C.吉林省 D.四川省 24.下列天气中,对广东省居民影响最大的是:()
A.伏旱 B.梅雨 C.台风 D.沙尘暴
25.在吐鲁番,你可以见到用十字中空的砖砌成的“晾房”;而在绍兴,你见到的是砖墙斜顶房,这反映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是:()
A.北热南温 B.东温西热 C.北湿南干 D.东湿西干
二、连线题(6分)
1、将下列地形区与它们所在的阶梯用直线连接起来。(6×1′)
A 第一级阶梯
① 青藏高原
②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第二级阶梯
③ 四川盆地
④ 内蒙古高原
C 第三级阶梯
⑤ 东北平原
用心
专心
⑥ 黄土高原
三、读图题(33分)
(一)、读图填充:(10×1′)
1、A:____(简称)
B:____(省)C:____(省)
D:____(行政中心)
2、E:____(国家)
F:____(国家)K:____(国家)
3、G:____(海)
H:____(海)R:____(海峡)
(二)、读“我国主要河流水系图”,回答以下问题:(15分)
1、图中画有斜线的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的内流区,它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而水量却不足全国的_____;非阴影部分为我国的外流区,它的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水量却超过了全国的_____。
2、填写我国主要河流名称:
①_____
___,②________,③_____ ___,我国最大内流河⑤____ ___
3、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绝大多数都属于_______河,它们的汛期早、晚、长、短与______ 季风的进退密切相关。
4、黄河的上游与中游分界点a是内蒙古的________,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b 是河南的_______;长江的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c是湖北的________,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d是江西的________。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三)、读下图“沿北纬32º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范围,分别代表我国地势的阶梯等级是:
A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B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C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
2、图中序号代表的是:
爱心
用心① 高原,② 山脉,③ 盆地 ④平原,⑤ 海。
四、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
一、我的家在鲁东南一个美丽的山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村庄坐落在山坡下,村前是清澈见底的小河,总是不知疲倦的流淌着,村前河中有一片沙洲,是我和儿时伙伴经常嬉戏的地方。
材料
二、“我村所在地区等高线图”
1、地形地名称: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
2、作者文中描绘的村庄最有可能是图中①②③④四村庄中_____。
3、C、D两地最适于发展种植业的是______。
4、本村有哪些自然资源?(任意说出两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村准备发展旅游业,拟开发“温泉疗养”、“漂流探险”、“热带花卉观赏”等项目,这些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
专心
复习题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CCDA AD CBC ACCBD ADCBA BCACD
二、连线题
A----1; B----3,4,6 C-----2,5
三、读图题
(一)、1:苏;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州 2:俄罗斯;韩国;印度 3:渤海;南海;台湾海峡
(二)、1:1/3,5%; 2/3,95% 2:雅鲁藏布江;淮河;珠江;塔里木河 3:外流;夏 4:河口,孟津;宜昌,湖口;南水北调工程
(三)、1:一;二;三 2:青藏;横断;四川;长江中下游;东
四、材料分析题
1:山顶;山脊 2: ○2 3: D 4: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温泉等 5:热带花卉观赏; 鲁东地区为温带气候类型,不适合大面积热带花卉的生长
爱心
用心
专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