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9]35号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根本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思想作风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能力素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一些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有些小事酿成大事。这不仅不利于干部自身成长,而且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干部,切实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
1.突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教育。加强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进一步严格教育干部。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间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教育干部增强责任感,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地完成好组织交付的工作任务。教育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教育干部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规定。
2.加强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干部,要在抓好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培训教育的同时,还要坚持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不断完善教育方式方法。要加强示范教育,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弘扬正气,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要突出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紧密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教育,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心入脑。要注意随时掌握干部的有关情况,当干部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要敢于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形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面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良好风气。
3.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教育。对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政勘政、选人用人、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组织上认为需要引起干部本人注意的,要由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或委托干部所在单位主要领导通过谈话等方式对其进行提醒;需要干部本人以书面形式作出说明的,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要用书面形式进行函询。对在考核中被定为基本称职等次,或者对群众有反映并经组织初步了解核实,认为干部在遵守政治纪律、执行民主集中制、履行岗位职责、选拔任用干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等方面存在某些苗头性问题的,由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或委托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通过谈话或者书面形式对其进行诫勉。
二、进一步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工作机制
4.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充分发挥考核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必要手段。要探索完善干部考核的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考核质量,整合考核资源,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准确性。加强平时考核,及时了解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情况,深入考察干部生活圈、社交圈情况,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加强专项考核;注重在应对重大事件、完成重大任务以及涉及个人利益时考察和识别干部;加强年度考核,围绕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等情况,全面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推动干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改进换届和任职考察,对拟任职人选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运用多种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情况,作出综合评价。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要及时客观地向主管领导和干部本人反馈。对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勇于负责、敢抓善管,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办事,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督促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不胜任现职岗位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纪依法处理。
5.认真执行各项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干部有关情况。落实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对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中的有关事项,群众举报、申诉、控告的重要情况,突发性重大事件以及其他按规定需要报告的重要问题,下级党组织应当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党组织报告。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严格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按有关规定如实报告个人的住房、投资、婚姻变化、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及因私出国(境)情况,子女与外国人、港澳台居民通婚情况,配偶子女从业、出国(境)定居及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情况等有关事项。落实个人述职述廉制度。结合年度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要求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定期对履行职责和廉洁从政等方面的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正措施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作出说明。对不严格执行上述报告制度、应报告而未报告以及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认真改正的,党委(党组)应对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或有关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
6.完善及时发现问题的机制,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一般每年要与下一级党政正职谈一次话,分管领导要经常与所分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及其他班子成员谈话,班子成员之间也要经常谈心。组织(人事)部门要经常与所联系的领导干部谈话。谈心谈话要注重剖析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参加下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上级党委(党组)成员要有计划地参加下一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级党委(党组)有关部门应派员列席并指导下一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时全面地了解下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成员的相关情况。做好任前核查工作。干部任职前,上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要就干部党风廉政情况认真听取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对反映有影响任用的问题或对反映的问题未查清的,组织(人事)部门不得提请党委(党组)讨论审批,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畅通干部信息渠道。建立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馈及时、信息共享的干部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干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建立干部重要信息报送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有关情况。
7.健全监督机制,多层次多渠道管理约束干部。强化党内监督。加强上级监督,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切实履行对干部的监督职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好“班长”职责,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班子其他成员的监督,班子成员之间也要互相监督。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基层党组织的监督。鼓励、保护党代表对同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成员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要把从严管理干部作为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反映干部的问题按照规定向被巡视党组织进行反馈,与有关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认真听取其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其提出改正的措施,问题严重的按照规定移交有关机关或部门处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作用,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适当方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加强对予部人事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强群众监督。根据地方和部门的不同情况,积极开展民意调查,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健全“12380”电话举报、信访举报和网上举报“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对群众举报的干部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核查。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要严肃处理。加强舆论监督。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引导新闻媒体通过适当方式,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干部队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对媒体提出的批评、建议,要高度重视,对反映的有关问题要进行认真核实并切实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加强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组织调整工作,认真执行问责制度
8.对基本素质较好但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对具备一定领导能力、但不具备担任正职领导素质的,改任副职;对不具备担任领导职务素质的,改任非领导职务;对担任现职经验、能力不够,但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安排离职培训或调整到适合其锻炼成长的岗位;对有专业技术特长、但不适合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的,改任专业技术部门领导职务或从事其熟悉的专业技术工作。
9.对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不胜任和不称职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敷衍塞责,缺乏进取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所负责的工作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考核测评中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在听取其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定为不胜任现职岗位的,应当对其进行组织调整;对不称职得票率超过三分之一,在听取其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定为不称职的,应当视具体情况对其分别作出免职、责令辞职、降职等组织处理。
10.认真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干部严肃问责。领导干部必须忠于职守、秉公用权、严格问责。对因工作失职,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干部,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对干部进行组织调整,要按照干部任免程序和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对调整的干部,应妥善予以安置,及时合理安排岗位。对在新岗位表现较好、成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扬和鼓励,符合重新任用条件的,可根据个人表现和民意情况,按规定重新任用。
四、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从严管理干部的职责
11.各级党委(党组)要肩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政治责任。党委(党组)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自觉担负起从严管理干部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抓干部管理是本职,不抓干部管理是失职,抓不好干部管理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把从严管理干部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贯穿到干部管理工作全过程。不仅要管好干部的选拔任用,而且要管好干部的思想作风。要对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定期进行分析,认真查找在干部管理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2.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履行好管理干部的重要职责。组织(人事)部门要在党委(党组)领导下,切实履行好管理干部的职责。在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和从严教育、管理、监督上。坚持讲党性,不怕得罪人,勇于批评和制止干部队伍中的不良倾向,营造敢于坚持党性原则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干部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部管理措施和办法,并认真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积极协调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信访等部门,形成从严管理干部的合力。
13.各级领导干部要对干部严格管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从严管理干部的职责,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搞通融,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讲条件,对违反党的原则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对工作不力和作风不正的干部不姑息迁就,对出了问题的干部不包庇袒护。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同志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从严管理干部的责任,分管业务工作的领导同志也要从严管理好分管部门的干部。同时,要严于律已,加强自我管理,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严格要求和管理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
14.建立干部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要根据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一步明确干部推荐、考察、决策、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逐级建立从严管理干部责任制。干部管理、队伍建设情况要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用人严重失察、失误,疏于管理监督,班子成员或者分管的人员连续或多次出现违纪违法行为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的责任。
第二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
干部的意见》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印发和实施,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变当前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根本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思想作风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能力素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一些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有些小事酿成大事。这不仅不利于干部自身成长,而且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意见》分4个部分14条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作出了具体规定。《意见》指出,要进一步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干部,切实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突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教育,教育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感,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不断完善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示范教育,突出个性化教育,敢于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通过谈话、函询或者诫勉等方式早提醒早教育,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意见》要求,要进一步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认真执行并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考核质量,整合考核资源,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准确性,充分发挥考核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落实重要情况报告、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个人述职述廉制度,完善谈心谈话制度。上级党委(党组)成员要坚持参加下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有关情况。做好任前核查工作,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畅通干部信息渠道,形成及时发现问题的机制。加强上级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把从严管理干部作为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多层次多渠道管理约束干部。
《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
中办发[2009]35号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根本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思想作风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能力素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一些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有些小事酿成大事。这不仅不利于干部自身成长,而且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干部,切实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
1.突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教育。加强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进一步严格教育干部。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间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教育干部增强责任感,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地完成好组织交付的工作任务。教育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教育干部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规定。
2.加强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干部,要在抓好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培训教育的同时,还要坚持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不断完善教育方式方法。要加强示范教育,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弘扬正气,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要突出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紧密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教育,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心入脑。要注意随时掌握干部的有关情况,当干部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要敢于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形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面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良好风气。
3.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教育。对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政勘政、选人用人、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组织上认为需要引起干部本人注意的,要由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或委托干部所在单位主要领导通过谈话等方式对其进行提醒;需要干部本人以书面形式作出说明的,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要用书面形式进行函询。对在考核中被定为基本称职等次,或者对群众有反映并经组织初步了解核实,认为干部在遵守政治纪律、执行民主集中制、履行岗位职责、选拔任用干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等方面存在某些苗头性问题的,由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或委托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通过谈话或者书面形式对其进行诫勉。
二、进一步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工作机制
4.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充分发挥考核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必要手段。要探索完善干部考核的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考核质量,整合考核资源,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准确性。加强平时考核,及时了解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情况,深入考察干部生活圈、社交圈情况,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加强专项考核;注重在应对重大事件、完成重大任务以及涉及个人利益时考察和识别干部;加强考核,围绕完成工作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等情况,全面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推动干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改进换届和任职考察,对拟任职人选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运用多种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情况,作出综合评价。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要及时客观地向主管领导和干部本人反馈。对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勇于负责、敢抓善管,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办事,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督促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不胜任现职岗位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纪依法处理。
5.认真执行各项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干部有关情况。落实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对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中的有关事项,群众举报、申诉、控告的重要情况,突发性重大事件以及其他按规定需要报告的重要问题,下级党组织应当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党组织报告。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严格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按有关规定如实报告个人的住房、投资、婚姻变化、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及因私出国(境)情况,子女与外国人、港澳台居民通婚情况,配偶子女从业、出国(境)定居及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情况等有关事项。落实个人述职述廉制度。结合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要求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定期对履行职责和廉洁从政等方面的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正措施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作出说明。对不严格执行上述报告制度、应报告而未报告以及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认真改正的,党委(党组)应对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或有关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
6.完善及时发现问题的机制,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一般每年要与下一级党政正职谈一次话,分管领导要经常与所分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及其他班子成员谈话,班子成员之间也要经常谈心。组织(人事)部门要经常与所联系的领导干部谈话。谈心谈话要注重剖析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参加下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上级党委(党组)成员要有计划地参加下一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级党委(党组)有关部门应派员列席并指导下一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时全面地了解下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成员的相关情况。做好任前核查工作。干部任职前,上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要就干部党风廉政情况认真听取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对反映有影响任用的问题或对反映的问题未查清的,组织(人事)部门不得提请党委(党组)讨论审批,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畅通干部信息渠道。建立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馈及时、信息共享的干部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干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建立干部重要信息报送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有关情况。
7.健全监督机制,多层次多渠道管理约束干部。强化党内监督。加强上级监督,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切实履行对干部的监督职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好“班长”职责,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班子其他成员的监督,班子成员之间也要互相监督。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基层党组织的监督。鼓励、保护党代表对同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成员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要把从严管理干部作为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反映干部的问题按照规定向被巡视党组织进行反馈,与有关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认真听取其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其提出改正的措施,问题严重的按照规定移交有关机关或部门处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作用,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适当方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加强对予部人事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强群众监督。根据地方和部门的不同情况,积极开展民意调查,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健全“12380”电话举报、信访举报和网上举报“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对群众举报的干部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核查。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要严肃处理。加强舆论监督。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引导新闻媒体通过适当方式,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干部队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对媒体提出的批评、建议,要高度重视,对反映的有关问题要进行认真核实并切实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加强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组织调整工作,认真执行问责制度 8.对基本素质较好但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对具备一定领导能力、但不具备担任正职领导素质的,改任副职;对不具备担任领导职务素质的,改任非领导职务;对担任现职经验、能力不够,但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安排离职培训或调整到适合其锻炼成长的岗位;对有专业技术特长、但不适合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的,改任专业技术部门领导职务或从事其熟悉的专业技术工作。
9.对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不胜任和不称职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敷衍塞责,缺乏进取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所负责的工作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考核测评中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在听取其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定为不胜任现职岗位的,应当对其进行组织调整;对不称职得票率超过三分之一,在听取其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定为不称职的,应当视具体情况对其分别作出免职、责令辞职、降职等组织处理。
10.认真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干部严肃问责。领导干部必须忠于职守、秉公用权、严格问责。对因工作失职,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干部,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对干部进行组织调整,要按照干部任免程序和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对调整的干部,应妥善予以安置,及时合理安排岗位。对在新岗位表现较好、成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扬和鼓励,符合重新任用条件的,可根据个人表现和民意情况,按规定重新任用。
四、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从严管理干部的职责
11.各级党委(党组)要肩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政治责任。党委(党组)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自觉担负起从严管理干部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抓干部管理是本职,不抓干部管理是失职,抓不好干部管理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把从严管理干部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贯穿到干部管理工作全过程。不仅要管好干部的选拔任用,而且要管好干部的思想作风。要对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定期进行分析,认真查找在干部管理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2.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履行好管理干部的重要职责。组织(人事)部门要在党委(党组)领导下,切实履行好管理干部的职责。在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和从严教育、管理、监督上。坚持讲党性,不怕得罪人,勇于批评和制止干部队伍中的不良倾向,营造敢于坚持党性原则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干部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部管理措施和办法,并认真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积极协调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信访等部门,形成从严管理干部的合力。13.各级领导干部要对干部严格管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从严管理干部的职责,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搞通融,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讲条件,对违反党的原则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对工作不力和作风不正的干部不姑息迁就,对出了问题的干部不包庇袒护。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同志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从严管理干部的责任,分管业务工作的领导同志也要从严管理好分管部门的干部。同时,要严于律已,加强自我管理,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严格要求和管理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
14.建立干部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要根据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一步明确干部推荐、考察、决策、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逐级建立从严管理干部责任制。干部管理、队伍建设情况要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用人严重失察、失误,疏于管理监督,班子成员或者分管的人员连续或多次出现违纪违法行为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的责任。
第三篇:关于从严从实管理干部的意见
**乡关于从严从实管理干部的意见
(试行)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要求,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意见。
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必须坚持依法依规,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切实解决重选拔、轻管理,重使用、轻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教育监督乡村干部懂规矩、守纪律、明底线、知敬畏,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乡村干部队伍。
从严从实管理干部,重点管好乡领导干部、村“两委”主干、大学生村官这三支队伍,特别要管好“一把手”和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避免出现管理真空、管理空白和不受约束的特殊干部。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严守政治纪律
一、强化理想信念。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抓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培训,把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和计划,进一步强化干部党风党纪、法治理念、道德品行、廉洁从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担当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严守政治纪律。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严格遵守“五个必须”,严密防范“七个有之”,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
三、严肃政治生活。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不折不扣的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要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及支部班子、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两下两碰两评”、农村干部“碰头会”等制度。
二、强化教育监督,落实管党责任
四、严格执行日常谈话、任前廉政、函询约谈、诫勉谈话制度。坚持预防在先、教育挽救干部的原则,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乡党委书记要每季度与村“两委”主干谈话不少于1次,乡党政班子成员每季度与村“两委”班子其他成员及分管站所同志谈话不少于一次。要重点约谈新提拔任用的、班子不团结的、有问题反映的、被问责处理的、考核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的干部,全面了解情况,严肃指出问题,及时提
打招呼、揽工程、搞推销;严禁出入会所、歌厅等休闲娱乐场所接受异性服务;严禁利用过节,生病、培训、出国、孩子升学等时机收受下属及利害关系人的礼品、礼金、会员卡;严禁用公款请吃吃请,吃喝玩乐、工作日中午禁止饮酒;严禁贪占挪用挥霍集体财物、套取骗取国家补贴补助、截留克扣冒领惠农资金,侵害集体和群众利益;严禁在干部选任民主推荐中和换届选举中诬告陷害,拉票贿选;严禁欺压或故意刁难前来办事群众;严禁个人专权霸道,搞“家长制”、“一言堂”;严禁参加封建迷信和黄赌毒活动及为上述活动提供场所;严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严禁以各种名义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严禁超标准占用、豪华装修办公用房。
九、严格村干部值班制度。农村“两委”干部每工作日必须有一名村干部在村委会办公室值班,轮流值班,处理当天的日常村务。不准在值班时间擅离职守,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
十、严格请(销)假制度。农村“两委”干部外出或因故休息必须向乡党委、政府请假,一律实行书面假条,获得批准后方可。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请假3天及以内须以书面形式向乡包村领导请假,3天以上由乡党委书记批准。假条要在乡政府办公室备案。农村“两委”其它成员请假3天及以内,村委成员向村主任请假,党支部成员向村支部书记请假,3天以上7天以内由村支部书记批准,请假条要在村委会办公室保存。7日以上的要向乡党委申请批准,请假条报到乡党委办公室备案,做为考核的依据。请假期满要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要注重扩大考察范围和群众评价,充分听取知情人、街坊邻里和家庭成员的意见,注重向身边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全面掌握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情况。更加注重德的考察,加强“政治体检”,更加重视了解干部在关键时刻表现、工作生活小节和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对考察中发现疑点未得到消除或发现问题尚未查清的,一律不得提交党委讨论决定。
十五、从严从实教育管理党员。要严把“入口关”,严格党员“入口”标准,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党员“退出”管理机制,对那些党性意识差、组织观念淡薄、不发挥作用的党员要进行整改、劝退、除名。
十六、严厉查处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对选人用人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追究问责
十七、加大调整退出力度。凡出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第八条所列情形以及不作为、不担当情形的,经组织提醒、教育或者函询、诫勉没有改正,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不作为、不担当的干部,一律予以调整处理。组织调整不作为干部,主要是指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问题不解决,或选择性执行、变通打折扣的;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拖延怠工,被动应付,随意消减任务,降低标准,推卸责任,履职不力的;对群众来信来访态度生硬、故意刁难、敷衍塞责
绩考核和作风建设考核,定期分析研判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情况。将考核与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结合起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二十、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干部因出于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出现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或不良影响,但未谋取私利,经乡党委、乡纪委等调查核实、会议研究、集体审定等程序,可从轻或免予责任追究。干部实施容错免责后,干部考察、考核、评先评优不作负面评价,不作扣分处理,从而努力营造勇于担当、勇于负责,关心干部、爱护干部的良好政治生态,从机制上让干部放手放胆干事创业。
要认真履行干部管理的主体责任,乡村“两级”书记作为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级党组织的干部管理工作负责,要做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乡党办、乡纪委要及时制定落实科学有效的干部管理措施和办法,切实担负起从严管理干部和从严监督干部的职责,形成从严从实管理干部的整体合力。乡党委将对用人严重失察、失误、疏于管理监督,“两委”班子成员或分管工作人员连续或多次出现违纪违法行为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对抓班子带队伍不力、所在班子成员发生严重问题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及时调查处理、执纪不严的,要严肃追究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四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
(1999年2月9日 中办发〔1999〕7号)
199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试行)》下发以来,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党委办公厅(室)的信息工作迅速发展,为中央和各级党委了解情况、进行决策和推动工作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央和各级党委更加需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各种情况和动态,更加需要掌握大量对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高质量信息,更加需要党委办公厅(室)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削弱。根据近几年来的试行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向中央和各级党委报送信息是党委办公厅(室)的重要职责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党中央和各级党委要根据全党工作的总体部署,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对各项工作作出具体决策,提出新的措施。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工作的基础作用。研究新情况,需要灵敏地捕捉信息,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客观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解决新问题,需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在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确定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在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情况下,我们要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就必须建立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把握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就必须通过信息把握时局,预测走势,并据此确定和调整我们的计划、策略和措施,进而抓住机遇,求得发展。可以说,在新的形势下,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更加需要大量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以作为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参考和依据。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将直接影响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决策以及对全局工作的领导。党委办公厅(室)要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使信息工作更加符合新时期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工作的需要,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信息工作是党委办公厅(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办公厅(室)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而这一作用的重要体现就是提供情况和信息。在党委获取信息的众多渠道中,党委办公厅(室)是主渠道。信息工作做得怎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办公厅(室)为党委服务的层次和质量,反映着办公厅(室)的整体工作水平。为党委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是党委办公厅(室)的本职工作。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到位,恪尽职守,按照中央和党委的要求,围绕中央和党委工作的需要,确定信息工作的思路、重点和措施,不间断地为中央和各级党委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党委办公厅(室)在向本级党委报送信息的同时,要积极向上级党委报送信息。二者在职责和任务上是完全一致的。地方党委制定贯彻中央总体部署的具体决策,指导本地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区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因此,为本级党委提供信息服务,是党委办公厅(室)的重要任务,必须切实做好。同时,中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来自于各地区、各部门,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还要积极负责地向上级党委报送信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办公厅,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以及中央办公厅信息直报点都必须向中央报送信息。这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中央统揽全局、进行正确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需要,是信息工作为中央服务的根本要求。各级党委要支持党委办公厅(室)积极向中央和上级党委报送信息。党委办公厅(室)要增强上报信息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保证上报信息数量,注意提高信息质量。
二、必须坚持及时、准确、全面报送信息的原则
及时、准确、全面报送信息是信息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央和各级党委对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
报送信息一定要及时,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凡是需要中央和各级党委及时掌握、立即处置的重要情况和紧急信息,都要迅速收集上报。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疫情以及其他重要紧急情况,要随时发生随时报送,向中央报送最迟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6小时,并要续报事态进展、处置措施和原因、后果以及吸取教训、开展工作的情况。要克服掩饰紧急信息的侥幸心理,增强信息触角的灵敏度。建立迟漏报紧急信息通报制度,对迟报、漏报、瞒报紧急信息的部门和单位要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报送信息一定要准确,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生命力在于真实,信息的价格在于真实,信息对党委工作的参考作用还在于真实。只有以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真实信息为依据,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党委办公厅(室)向中央和党委报送的信息,必须来自于客观实际,是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反映;必须实事求是,没有任何虚假成份,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查。反映工作进展和成绩的信息要恰如其分,反映问题的信息要真实可靠,反映困难的信息要实在准确。要尊重客观事实,不雕琢粉饰,不任意拔高,不刻意编造。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信息的分析核实,向报送单位核实,向相关单位核实,到信息采集地核实,务求所报信息准确无误。对一些正在发生的重要情况,还要进行追踪了解和研究,以确认它的真实和准确。
报送信息一定要全面,确保信息的完整性。要坚持全方位、多领域、多角度地提供信息,防止以偏概全,顾此失彼,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要辩证地反映事物的全貌,既反映现象,又反映本质,使材料和观点相统一;既反映初始,又反映终结,体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既反映相关侧面,又反映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的整体情况。不能断章取义,妄加取舍;更不能层层截留,级级过滤,报到上面面目全非。只要中央和党委需要,无论是哪一方面的信息都要报送。
要喜忧兼报,既报喜又报忧。反映问题的信息既要报给本级党委,也要报给上级党委和中央。党委办公厅(室)要敢于报忧,各级党委要支持信息工作人员报忧,对敢于如实报忧的部门和人员,要支持鼓励,绝不允许有任何歧视和打击报复,绝不能报喜得喜、报忧得忧。上级党委办公厅(室)要定期抽查报忧情况,对瞒忧不报的,先进行提示;如仍无改变,要向党委直接报告;如这样仍见效不大,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对阻挠报忧的,要进行批评教育,造成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紧密围绕党的中央工作和需求报送信息
向党委报送信息是为党委工作服务的。这种服务是否有力,取决于所报信息对党委工作的贴近程度。向党委报送信息只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只有适应党委需求,才能对路适用。因此,要把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需求报送信息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下功夫提高信息的实用效能。
要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及时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成效、经验和问题,反映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的重大情况,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的思路、进展和成效,反映重大的社会动态和重要的社情民意。中央和各级党委作出决策后,党委办公厅(室)首先要报送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的安排和措施,广大干部群众的反映和意见;然后要报送实施决策中取得的成绩、出现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决策的建议;决策实施告一段落后,要报送总体情况。对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各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某个问题的具体指示精神,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有及时报送学习和贯彻落实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办公厅要及时报送本地区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办公厅(室)要及时报送全国性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的经济运行态势要随时报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情报部门及有关地区还要向中央报
送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以及港澳台重要动态。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需求报送信息,前提是领会中央和党委的意图,了解中央和党委的需要。要经常研究中心和党委各个时期信息需求的重点,善于从中央和党委文件以及会议精神中了解党委对信息的需求,善于从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中分析党委对信息的需求,报送党委需要了解和需要党委了解的信息,并循着中央和党委中心工作的进展持续不断地提供动态信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也是党委比较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特别是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报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办公厅每个季度末要向中央办公厅报送一次反映社情民意的综合信息。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要用党的中心工作和需求判定其价值,进行筛选、分析、综合,既要防止不加选择地报送,又要避免使中央和各级党委需要了解的信息漏报。
四、搞好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信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原始、分散的信息只有经过整理加工,才能成为系统的、有条理的信息。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进一步重视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发挥好信息“加工厂”的作用,不仅对信息进行初加工,而且要进行深加工,在加工中使信息增值。要在广泛收集中央和各级党委需要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加强信息的整体开发。要善于对大量零散、孤立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从整体上开发其深层价值,使之成为中央和党委决策有重要参考作用的高层次信息。要沙里淘金,从大量初级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从每一条信息中挖掘有用部分;要集零为整,将分散在各条信息中有价值的内容聚合起来,综合成为完整有用的信息;要变缺为全,对内容不具体、不完整的信息通过调查研究进行补充拓展,使之完整具体;要化浅为深,从大量信息中找出带有规律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上报中央和党委的信息,要先确定信息的用途,看看它对中央和党委工作有没有参考价值,属不属于上报的范围;要把那些不准确的、有水分的、人为掺杂进去的内容去掉,留下为中央和党委所需的真实情况;要搞好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把大量零碎、分散的信息加以归纳整理,作出量的分析和质的判断,并从整体上揭示某一方面工作的总体态势。信息编写要开门见山,用语准确,朴实自然,达到信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准确反映事物原貌。
要加强信息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掘每一条信息的价值,使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都得到充分利用。对价值大的信息,要把它的价值用尽用足;对价值不大的信息,要尽量开发它有价值的部分。信息可以一条一用、一条多用,也可以多条一用。一些重要信息除向党委提供外,还可供有关地区和部门使用,有些信息可以上下左右共享。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把为本级和上下级的信息服务结合起来,在向本级和上级党委报送信息的同时,把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转送或通报给下级有关地区和部门。
要拓宽信息收集领域,丰富信息报送载体。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要注意从这些载体中发掘适应党委工作需要的信息。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积极开发和利用音像等新的信息载体,充实信息报送内容,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五、有计划有组织的搞好信息调研
信息调研是从信息中发现问题、捕捉题目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方式,是证实信息、扩充信息、挖掘和开发高层次信息的有效途径。初级信息主要是为中央和各级党委提供情况,但要制定决策,还必须对信息集中反映的某些重要问题作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动态信息可以筛选调研题目;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发现深层次信息,提高信息质量;通过调查研究还可以了解、占有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善于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中央和各级党委最为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信息调研,向党委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信息调研要形成制度,坚持不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办公厅每年要向中央办公厅报送5篇以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要根据中央和各级党委工作需求,从办公厅(室)的特点出发确定调研题目。调研题目要紧扣中央和各级党委十分关注、急需了解和解决的情况和问题,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敏感点,关注具有典型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信息工作人员要切实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下苦功夫,花大气力,做扎实细致的工作,真正把情况搞清楚,把问题分析透。对一些重要的或党委急需的调研题目,要由党委办公厅(室)信息系统统一组织力量进行信息调研,发挥群体优势。
党委办公厅(室)除自身进行信息调研外,还要根据党委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党委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搞好信息调研。协调调研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有些可以出题目请其他职能部门或其他单位提供材料,有些可以通过座谈等方式直接征询意见。要加强同研究机构、专业部门的联系,善于吸收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
六、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网络是收集、传递和加工信息不可缺少的渠道,是信息源与信息需求者之间的媒介。信息网络建设是信息工作十分重要的基础建设。当前信息网络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健全网络体系,建立快速灵敏的传递机制,加强对网络的维护、管理和指导,提高网络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党委办公厅(室)信息网络纵向从中央办公厅延伸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办公厅,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延伸到地、州、市党委办公室,县(区)、市委办公室,甚至到基层信息报送单位。在纵向网络上,各级党委办公厅(室)的直接服务对象不同,但向党委提供信息的任务是一致的。下级党委办公厅(室)除通过网络为本级党委反馈信息外,还要向上级党委提供信息,向下级单位转送信息。各级党委办公厅(室)都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工作机构,明确专人从事信息工作,确保网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党委办公厅(室)信息网络横向要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国防和外交等所有领域。党委办公厅(室)要加强同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各职能部门特别是综合经济部门要积极向党委提供信息。
信息直报点是党委办公厅(室)系统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和各级党委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的窗口,是反映群众呼声和愿望的重要渠道。信息直报点要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党委和中央反映当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的情况、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社情民意。信息直报点的信息工作人员每年要用大量时间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凡是被批准为中央办公厅信息直报点的单位,都要明确专人从事上报信息工作,并为其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进一步重视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网络加强对信息工作的指导,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传达党委的信息需求,反馈信息采用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提高报送信息质量。要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工作制度和程序,保证网络反应灵敏、采集广泛、传递准确迅速、运行安全正常。
七、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水平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信息的快速传递、大量存储、自动编辑、综合分析以及相互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加快党委办公厅(室)系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把党委办公厅(室)信息工作自动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信息工作发展的需要。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党委办公厅(室)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统一由办公厅(室)的信息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建设、管理和使用,由机要部门负责加密。计算机网络端一般设在信息工作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办公厅信息工作部门都要建立中央办公厅信息中心的计算机联网终端。同时,要抓紧建立本地的信息局域网。
党委办公厅(室)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自动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由中央办公厅信息中心根据各地需要和实际情况,协助设计、建设、管理和协调。中央办公厅信息中心要会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办公厅的信息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抓紧制定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统一的技术规范。要进一步研究、应用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实现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
信息工作人员要学习信息技术,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调阅、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逐步实现信息处理的无笔操作,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八、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和利用好党委办公厅(室)报送的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了解情况、制定决策和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要指导和支持党委办公厅(室)开展信息工作,发挥好党委办公厅(室)信息工作队伍的作用。要经常向党委办公厅(室)通报党委对信息工作的需求,使党委办公厅(室)及其信息部门及时了解党委的决策意图、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要给党委办公厅(室)信息工作部门提要求、交任务、出题目,发挥好党委办公厅(室)报送信息的主渠道作用。要保护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积极收集、如实反映真实情况和问题。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工作机构,加强信息工作力量。要在参加会议、阅读文件、了解党委工作意图以及开展工作等方面为信息工作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党委办公厅(室)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要求,大力加强信息工作队伍建设。要组织信息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不断提
第五篇: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加快推进交通事业科学发展
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 加快推进交通事业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局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强交”发展战略,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管理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干部的整体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干部以自己的实干精神和优良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总的来说,我局近年来在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上是有亮点和成效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优化了队伍结构。一方面通过公务员录用程序,招录了一大批年龄轻、品质好的干部加入交通队伍;另一方面从部队、公安、银行等系统中吸收引进了多方面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从2006年的***人发展到目前的***多人,增加了**%,不但干部队伍壮大了,而且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专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二是加强对年青干部培养。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世纪、新时代发展要求,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我局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培养年青干部的战略部署,建设一支素质优良、1 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年青干部队伍。在对年青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爱护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完善多项制度,落实相应措施。目前,我局系统35岁以下的年青干部约占干部总数的57%,其中,副科级年青干部占干部总数的12.5%,占副科级干部总数的51.7%;正科级年青干部占干部总数的2.2%,占正科级干部总数的12.6%。年青干部当中超过80%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
三是加强队伍素质教育培训。近年,大力实施交通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教育培训,使队伍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干部横向知识面不断拓展,纵向专业深度不断深化,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明显提升。以干部职工的学历情况来说明,2006年干部职工大专以上学历占75%,而到目前为止干部职工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已达到86%,其中有5%还取得了研究生学历。
四是制定建立各项干部管理制度。在2006年,我局修订编制了《**市交通局管理制度》,其中制定建立干部管理制度20余项,涵盖了执法、财务、人事、党风廉政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实现以制度管人管好人,做到事事有据可循、有章可依。
实践证明,从严管理干部是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当然,我们也看到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有些体制不合理,还需进一步改革完善。二是管理制度体系还需继续健全完善。三是 部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和管理作用。四是教育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五是对干部监督的力度不够,有待加强。六是队伍结构尤其是领导结构有待改进。
因此,要加快推进交通事业科学发展,就必须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民主与制度建设,采取有效的教育、考核、监督、选拔任用等管理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干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为保障,确保干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是完善任用和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考察预告、诫勉谈话等制度。二是落实干部交流制度。加强干部多岗位培养锻炼,激发干部去思考、去学习、去适应的动力,增长才干,提高干事创业的活力,进一步推动机关思想作风和效能建设,打造一支充满朝气和创新力的干部队伍,建立制度定期开展系统内干部轮岗交流。三是落实培训教育制度。培训教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和提高队伍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紧紧围绕增强服务意识,突出能力建设这个核心,开展干部培训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体制,整合培训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培训教育质量。四是完善 考核奖惩制度。坚持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以德为先、以绩为主,研究建立以业绩考核为导向、服务对象有效参与评价、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公务员实绩考核标准,进一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准确性。五是强化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结合起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问责原则。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
要取得良好的培训教育效果,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重视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必须准确把握和科学落实政治理论培训(包括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训练等)两大部分内容,而且缺一不可。在政治理论培训的途径和措施方面,我们应通过集中讲课、集体讨论、理论研究、社会调查、知识测试等途径,使干部在集中讲课中接受新的知识和引发思考,在集体讨论中相互启迪和举一反三,在理论研究中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在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展示个人才华,在知识测试或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致力于培养干部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开放意识、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和自我批评能力,使干部全面掌握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行政管理理念和价值观,认同和推进机关文化,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开展业务知识培训途径和措施方面,主要根据不同层次级别的干部的不同角色及标准要求,通过讲课学习、讨论消化、实践运用等途径,进行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业务操作、技能训练,使各个层次的干部分别接受决策、管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有效掌握策划和管理行为习惯、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适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三、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在继承和发扬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运用这个理论,能够不断改进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是组织干部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学习、研究并思考对策,在同志之间开展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共同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对策的过程中,既解决了问题、推动了工作,又使广大干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在互动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增强政治业务素质。也就是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个人和组织一起成长、业务工作与队伍建设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使每一个干部都能够从组织有所收获,即个人得到素质的提高、得到成就感、得到一个舒心融洽的工作环境,从而增强组织对每一个成员的凝聚力。
四、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工作 一是考核的时点应适当增多。除加强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外,遇到重大事项时也应该进行考核,比如,抗灾救灾时,要加强对干部表现的考核。今后还应在干部遇到个人利益或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重大事件时,强化对干部的考核。二是参与考核的人员范围应适当扩大。现在对一个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的参评人,都是他直接管理的干部,评议结果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情况,应适当扩大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参评人范围,包括直接上级领导、相关业务部门和服务对象等等。三是考核的指标应进一步科学化。不仅要横向与其他部门和单位比,更要纵向比,看干部所任职的部门、单位现在的发展状况与过去相比较的情况;还要考察其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情况,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出更加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考核办法。对机关干部的考核指标难量化,应分别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体系与考核办法。四是考核结果的利用力度应进一步增强。要注意多种途径考察、考核结果的累积和使用,把考核结果与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赏罚严明,充分发挥考核奖惩的教育、激励作用。五是考核结果要向本人反馈,对有轻微问题的干部要及时提醒。
五、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明确规定必须进行监督的内容,进行监督主要采用的途径,进行监督的执行者。例如,有针对性地谈话,是现阶段上级对下级实行监督的有效途径。应 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对新任职的领导干部、下级主要领导、本级重要部门的主要领导、即将退出领导岗位的主要领导、有问题苗头的领导干部等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二是强化下级对上级、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其主要实现途径是办事公开。应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如党内重要事务、党风廉政建设、党费收缴情况、发展党员,行政审批项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财政收支的明细等等都要公开。在推行各项公开工作的同时,有关监督要跟上。例如,在实施公开的同时,应强化受理群众举报和投拆、开展民意调查、民主评议机关和干部等工作。
六、努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交通系统相当一部分单位的领导班子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及专业知识结构,要改变现状需要具体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改善干部年龄结构。在保证干部梯队建设的基础上,提高中青年干部在领导干部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达到老中青科学合理的干部架构。二是改善干部知识结构。加强对干部综合素质培养,逐步提高干部的学历水平。三是改善干部专业结构。鼓励一专多能、一专多用、自学成才。由此看来,加大中青年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提高中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使中青年干部尽快成长起来是实现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关键。通过公开招考、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一批政治思想过硬、综合素质全面、领导才能拔尖、工作实 绩突出、群众基础牢固的中青年优秀干部担任领导岗位和重要岗位。同时,要加强对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帮助其健康茁壮成长,成为业务骨干力量和领导班子储备干部力量。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从严管理干部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抓干部管理是本职,不抓干部管理是失职,抓不好干部管理是不称职的观念,各单位、各部门要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切实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各项措施,推动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