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北大申请书(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5:1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北大申请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北大申请书》。

第一篇:考北大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合马小学领导:

您好!申请人:程江,男,生于1984年3月19日,取得小学数学资格,现在共群小学任教。

本人自2002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思想端正,工作严谨,在工作中服从领导的安排,与同事和睦相处,并且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取得各项荣誉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这11年里,我先后在共群小学、合马小学、新联小学、共群小学辗转,虽然学校僻远,工作也很辛苦,但我知道工作就是要吃苦的,生活也是要受累的,因为学校离家较远,父母年老体弱,需要本人及时在身边照顾,因此,恳请领导考虑到我的实际困难,批准我参加仁怀市2014年城区学校小学数学的考调名额,如果没有被批准,我也不会灰心,将对自己的工作做认真的检查,并不断完善工作方式。谢谢!

申请人:

2014年3月24日篇二:北大法学申请经验

北大法学申请llm、jd经验分享

规划能力差也好,贪心也罢,过去的两年里,我先申请了美国和英国的llm,后来一 边在英国读书一边又申请了jd,托福、lsat和雅思也都考了个遍。一直以来我都有把申请中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和感想整理一下的打算,尤其这几天看到了版上又有同学开始讨论 出国留学的选择和准备的事情了,我就更加希望把自己经历过后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写出来和大家交流。这里面会有一些叙述,讲述我申请的经历,特别是不同申请阶段的感受;也 会有我对各种留学选择的理解;还会写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把我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了 解的信息和大家分享。希望这些能给在考虑出国留学的同学一些参考和启发乃至实际的帮助。(一)我的申请经历

在北大法学院读到大三下学期,我基本上确定了毕业后要出国继续读书的打算。当时对自 己的未来根本没有什么清晰的计划,对留学的各种选择和后果也不清楚。觉得llm只有一 年可能选择比较灵活,同时对lsat也很有些畏惧,于是打算先读llm。现在想起来,法律 专业申请留学的提前规划确实特别的重要,既要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又要知道要在什么 时候做好什么准备。像我这样到了大四开学前才开始打算,其实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了。05年的8月我考了托福。后来我的卷子可能出了点什么问题,好长好长时间打查分电话都 查不出来,那段时间真是心急如焚(以后我会提到,申请过程中让人牵肠挂肚的事情简直 数不尽,要学会随时保持平和的心态,执着而不偏执,否则不但很难集中注意力做好手头 的事情,还会影响心理甚至身体健康。。)别人的纸面成绩都可以领了我才最后查到成绩,663(5.0)。9、10月份我基本上花了一半的时间在申请上。要推荐信,同时填申请表、写ps。10月底 和11月初寄出了所有美国学校的申请材料。前14名的学校除了几所以我的情况完全不靠谱 的基本上都申了。(以后会提到,美国很多法学院的llm项目是很有特色的,yale, stan ford, columbia等学校对申请者的工作/研究经历也会有要求,在校本科生申请是要受一 些限制的。)因为之前为了墨尔本交换学生的项目考了雅思,刚好过了牛津和剑桥的法律专业的线(总分7.5,每科成绩过7.0),而且英国学校的申请材料相对 简单、deadline较晚,又不要申请费,于是在12月和1月又顺手申请了牛剑的llm。现在想想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申请了两年,我的一个很强烈的体 会是申请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放弃可能的机会,不要觉得什么事 情希望不大或者其他的选择已经很有把握就放弃努力,只要自己感兴趣,只要觉得如果成功了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就应该尝试一下。12月中旬我拿到了第一个录取通知,georgetown的early action。春节前后收到upenn的录取,后来到3月末之前又陆续收到了michigan,virginia和nyu(或许还有duke,实在记 不得了)的录取,也意料之中的被columbia拒了。cornell一直没有消息,因为我用了纸 面的申请,连申请进度都没法查,cornell招生办的人态度也很消极,直到现在我也连它 们的一封拒信都没收到。chicago把我放上了standby list,也就是waiting list了(后 来5月末说又有空位了)。中间这一段时间没少看邮箱(电子的和物理的),llm的录 取消息一般都会先用电子邮件通知,同时寄出特快专递的包裹。每每看到信箱空空如也都 有些失落,可是每次收到一大包沉甸甸的录取材料都有种强烈的满足感,觉得之前付出的 所有辛苦都很值得。申请是个劳心劳力的事情,而且短期内看不到收效,但是当我们绞尽 脑汁的准备、一遍遍的检查申请材料的时候,要记住不管多么的努力、多么的仔细都是应 该的也是值得的,申请成功的快乐足以平抚之前一切的辛苦和惦念。

在这期间对llm和jd的前景和自己的打算也更加明确了一些,觉得不管llm录取情况怎样都 要准备lsat,直接申请jd或者读llm之后转jd。于是寒假里上了新东方的lsat班,算是第 一次接触lsat,对题型和解题方法有了一些直观的印象,但因为jessup比赛的开始,课最 后没有上全,lsat的准备也从那时搁置了。

三月份,我们的jessup比赛已经延伸到了美国。印象中很清楚的记得在旅馆里上网收到了 被哈佛拒了的消息,而同时也收到了牛津的录取通知(后来4月晚一些又被剑桥录取)。三月份中我的想法有不少变化。通过和不少国内的律师和美国的jd学生的交流,越来越坚 定了要读jd的想法,打算一回国就开始准备lsat;同时也觉得既然最终要到美国读jd,不 如llm就在英国读,牛津、剑桥毕竟是很大的诱惑。于是就决定了去英国。于是4月初回国后一面补大三做交换学生错过的课和写毕业论文,一面又开始准备6月的 lsat。毕了业,收拾各种杂务,准备签证的同时收到lsat的成绩,172。

英国的llm开学很晚,9月里我赖在北京,考了司考,也开始为新的一轮申请做准备,查了 很多学校的信息,同时和北大的老师拿了推荐信。以后会提到,jd的申请对时间的要求其 实更紧,提前申请的优势非常明显(或者说申请晚了劣势非常明显)。我在10月份花了不 少时间在写ps和改ps,但还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当然我自己的行动其实也不算早)。这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个lsac。jd的申请都要通过lsac这个组织传送本科的成绩单(也包括 托福),具体流程是把成绩单寄给lsac,由它们进行评估,出具一份报告(注意到今年为 止columbia和michigan还是要自己直接寄成绩单给学校的)。这个评估的过程lsac说一般 是两周,但实际上可能会非常非常长,我的成绩

单评估就花了一个半月。中间这段时间我 不停的上网查lsac的成绩单处理进度,打了无数个电话催他们,每次都说除了耐心等待没 有任何办法。到了11月,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始发offer了,眼看着学校招生办的blog上面 开始讨论新生的情况,自己就是因为lsac这边我无能无力的事情而迟迟不能完成申请,那 段长时间大规模的心理煎熬实在是不堪回首。最后最早完成申请的学校也是在12月末,大 部分更是拖到了1月中旬学校才确认申请完成。所以后面还会提到,jd的申请一定要尽最 大努力尽早完成,绝不能等2月1号的deadline。jd的申请审查一般是两个月的时间,但实际上个案差别很大。一月末,刚刚完成申请一个 月的 michigan和columbia就让人惊喜的先后寄来了录取通知,到现在又陆续有georgeto wn和upenn。我一共申请了8所,前三名和nyu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二)留学的选择和规划 1.不同的选择

总结我自己的经历和了解到的其他同学的情况,做留学的计划一定要想清楚自己通过留学 要得到什么,因为这决定了适合你的不同的选择,也决定了你要如何进行准备。法律专业 的留学有很多种我们熟悉和或许还不熟悉的选择,而且同样的目标也篇三:北京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申请和报考

北京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申请和报考!

我校201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将按照“推荐免试”和“报名考试”两种方式录取。

一、推荐免试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申请材料

1、北京大学201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2份;

2、北京大学201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个人陈述1份;

3、北京大学201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专家推荐信3封,即需要3位专家分别推荐,且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

4、本科阶段成绩单1份,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后,装入自备信封密封,并

在封口骑缝处加盖教务处公章;

5、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6、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toefl成绩、或gre成绩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1份;

7、写好申请人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的信封3个;

8、申请免试攻读我校硕士研究生,须由所在学校提供推荐指标,并由其教务处提供申请人获得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信,须加盖教务处公章,否则申请无效。

此外,申请人还可提交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

北京大学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攻读本系研究生须提交如上1、2、6三项各一份,外校同学及本校跨院系申请的同学须向所申请院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交以上全部申请材料。

(三)申请办法

1、提交申请材料

(2)申请免试我校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的同学,请按照相关专业的招生简章和选拔办法申请。

(4)申请免试攻读我校医学部下属各院系免试生的同学,请将相关材料直接寄往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邮政编码为100083,联系电话为(010)82802338。

2、经各学院(系、所、中心)招生委员会对申请材料初审后,将于2011年9月下旬之前,通知通过初审的申请人来参加差额复试。

3、通过复试并同意接收的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生,还须持我校的接收函,到所在学校教务处(或学生处)领取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签发(加盖公章)的推荐免试硕士生报名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到所在学校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正式报名手续,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的同学不能录取。

(四)初取公示

申请人必须保证提交的申请表和其它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校将在复试结束后在10月中下旬对拟初取免试研究生张榜公示,届时考生可在我校研究生院或各院系网页查阅相关信息。如果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我校将取消申请人免试资格。

(五)资格复审及录取

在发出录取通知书之前,将对获得初取资格的免试生,按以下要求进行资格复审,通过者方可被录取,未通过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由学生所在学校本科教务部门按本科学籍管理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1、完成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及实践环节(含毕业论文或实习)的学分要求;

2、毕业论文或实习成绩应在“良”以上;

3、取得初取资格后,本科必修、限选及公选课程不得出现不及格;

4、自取得初取资格至入学报到之日未受过任何处分。

二、报名考试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5)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实验等科目;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报名办法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方式。具体报名方式、时间、地点请于9月下旬见北大研究生院网页。

3、报名费: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收取。

(三)初试时间

初试时间为2012年1月7日-8日。招生院系、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及相关说明请见招生专业目录。

(四)复试安排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具体说明如下:篇四:考调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申请人,女,今年 岁,年参加工作,现在 小学任教。工作以来,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今年暑假县上统一组织考调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希望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特申请参加本次考调考试。妥否,请批复。

申请人:

年月篇五:北京大学本科交换生申请表

北京大学本科交换生申请表 1.个人资料

姓名 _____ 出生日期 _____

性别 _____ 学 号 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座机____e-mail___________ 北京大学通信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居住地址及电话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育状况(请附上院系出具的成绩单原件,盖章有效)当前院系、专业、年级 ________________ gpa绩点及排名 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学申请

申请交换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交换就读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交换学院、专业及年级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获奖情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术及实践经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个人陈述及学习计划(5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声明 我清楚此项交换生计划,在交换期间愿意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及对方学校校规,接受对方学校管理,并对个人行为及安全负责。

第二篇:考北大法学考研须知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考北大法学考研须知

近年来,研究生考试越来越热,而国内几大法学院更是成为了考生们的热衷。不过,要通过残酷的研究生考试选拔,并非一件易事。在考研的考试科目中,专业课相对于公共课来说分值更高,各个学校的特点更加明显,但是其变化性和对基础的高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报考一些好的院校如北大这类高校的热门专业法学的时候,最困难的往往就是专业课,通常一门专业课所包括的内容会非常多,以至于许多人只是看到大纲中列出的书单就开始打退堂鼓,更不说看到每本都是厚厚的参考书了。所以如何把握专业课就成为了决定考研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为此,凯程专业课辅导中心在经过精心的研究和比较后,专门撰写了此文,文章包含国内几大法学院法学硕士招生专业课试题的特点,并将重点对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及答题方式加以分析和讲解,藉此为考生们成功顺利实现梦想助一臂之力。

在北京地区,学子报考法学院的选择有几大知名高校,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中,政法和人大题目相对来说,比较死板和基础,且有大量的客观题,所涉及的考试科目也不是很多(如人大考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诉讼法和民法六科)。清华大学考试科目少,但是题目较深、灵活,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功底。北京大学法学院考试科目最多,俗称“十项全能”(指考试科目包含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商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等),题目全部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同时由于学校知名度高,招收人数少,和至今依然是公费等特点,导致竞争异常激烈,所以总体来说,考北大法学院难度较大,却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寄托之地。

本文以下重点为大家分析一下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的特点和应对方法。通过分析近十年的试题,可以看出,北大法学院对于考生的考察还是比较全面的,其试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基础知识的考察;另一类题目则较为灵活,但是又并非不知所云,而是和基础知识联系较为紧密。总体言之,其就是兼顾基础性和灵活性,兼顾对考生必要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者的考察。其可以通过基础题目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通过分析综合性问题来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要应对考试,有两个方面相当重要: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基础类题目,我们推荐周叶中老师的《宪法学教材》,这是目前比较好的一本应试教材。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阅读张迁帆老师的《宪法学导论》。这本著作是有些难度的,大家阅读这本书的应试目的在于学习张老师分析宪法问题的分析方式,再者鉴于张老师目前在出题方面的特殊地位,我们向大家推荐这本教材。王磊老师的《宪法司法化》和《选择宪法》不向大家推荐,不过这两本书其实应试内容很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对书本进行总结,将总结后的内容压缩成10道左右的题目来应付考试,也就足够了。

行政法:推荐那本姜明安主编的自考教材,一本书足以。

刑事诉讼法:我们推荐汪建成老师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虽然这本小书略显过时,不过就应试而言这本书在同类教材中显然是最好的。需要指出的是,仅仅关注汪老师,而忽略了另一位北大刑诉重要人物,陈瑞华老师,那你的刑诉复习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不过由于陈老师没有出过专门的刑诉教材,所以大家只能从他的专著或者笔记中获知陈老师的出题偏好。

刑法:我们首先推荐杨春洗杨敦先两位老先生主编的刑法学教材。我们建议大家将这本书作为复习刑法的基础类复习工具。这是因为,一来这本书体系结构比较明晰;二来除陈兴良老师外的刑法学老师几乎都参与过本书的编写工作,只是因为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应试地位。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王慧老师分别出了一本远程教材。把这两本书看好,应该说你的国经考试不会考得很差了。当然要想得到很理想的分数,还需要你其他方面的努力。

民事诉讼法:潘剑锋教授的一本小书把它背好,足够了。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的重要作用。

4页共4页

第三篇:李戡北大申请书

李戡北大申请书

今年台湾的大学学科能力测验,总计考生140,540人,我的成绩超越135,864人,排比在全体考生96.67%之前,五月大学学生放榜,我已考取台湾大学。

虽然考取了台湾最好的大学,虽然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但是我想到祖国念好的大学,因为希望我是它的一部分。例如我的祖父,我的大姑、二姑,大姑丈都在北大毕业,我的父亲李敖困于台湾六十年,以未念北大为憾,我愿意能超越这六十年的海峡,衔接这一心愿。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但是太狭小了,我写了一本书(今年八月出版),一方面检讨台湾的狭小,一方面展示我辈的心愿。雁行折翼是无奈的,台湾总是要归于正果,我愿我的振翅高飞,能给台湾留下片羽,能为祖国闪出吉光,直接在中国本土生根、发叶、开花、结果,我愿意梦回,一旦成真,岂不正是我们共同的希望吗?”

第四篇:北大牛人的考博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心得

从寒假复习到被录取,前后四个月的时间,这真是浓缩了人生五味的四个月;在此,我愿把自己的一些考博体悟与大家共享,权作纪念,也为后来者。

一,选择学校:一定要选择名校,最起码要985,既然都已经到了博士这个层次,上一个全国34名以内的大学是必须的。名校难考不假,但公平性要好很多。因为它晒在全国人民的面前,甘德怀事件后,相信风气更好了一些,导师犯不上为了一届博士的录取而坏了清誉。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那么就报北大吧。

二,英语和专业课之间的平衡:很多人认为,考博就是考英语,这说对了一半。英语是通行证,没有的话完全没戏;但要想录取,专业课必须过硬,因为如果两个人上线而导师只要一个,那么拼的就是专业了。北大的导师一般情况下就是带一个人,所以英语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权衡好。

三,英语的学习:北大的英语全国最难,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没有方法,我认为最好的教材就是新概念英语4,最好的记单词方法就是在句子中记忆,最常被选作阅读语段的网站就是New York Times,最不起眼但是却有效的方法就是抄写,最众所周知却不能被坚持的就是每天听。但是话说回来,要考北大英语至少六级要过,基础不够的话很短时间内达到要求不易。四,联系导师:考前得到老师的许可是必须的,如能和老师见个面聊一聊当然好。但是做不到也大可不必担心。中国的人才现在流失极为严重,所谓的海归大多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之辈,北大清华的本科、硕士还继续留在国内或者考博的事实上不太多,因此竞争者的实力和背景是有限的。如果你相信自己还算优秀,就放手一搏,导师都是过来人,行家一看就知道你有没有。。大多数导师绝不会违心的埋没人才。

五,报考几个学校:我在报考之初选了三所,北大,清华和我的母校北语。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我发现事实上很难三头都顾。老师之间的的学问差异比较大,到了博士这个层次老师当然希望学生的思想大致和老师一致,这话反过来同样成立。因此,我先是决定放弃清华,最后又放弃了北语。专心的把能找到的导师的书、论文和视频都梳理了几遍。日益发现自己必须要拜在他的门下。当然,我的经历是一个个案,我一次只能专心一意的做一件事情。

六,最后一点说考博的年龄和信心:我是硕士毕业四年之后才考的,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学术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路向的一种选择,如果考博是为了工作和金钱,那么我认为不如考公务员;如果真心要做学问,年龄不是问题。我们的社会又一次礼崩乐坏,需要有人来为我们的民族来寻找精神的支柱和道德的准则,也需要有人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到世界上去,因此,做学问虽清苦,却是大为有益的事情。言尽于此,我深知一个新的挑战开始了,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其中。也感谢您的阅读。

北大牛人的考博经验分享

我作为跨专业的学生,报考了北大、清华、人大三所学校的社会学专业。清华和人大是全系第一名,北大是本教研室第一名,全系第二名。我最后决定在北大和清华中选一所学校继续我的学业。应《窗口》之约,今天和大家一同探讨一下关于考博的问题。

一、考博的准备工作 决定考博之前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弄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就业难的话,那么这无疑是在给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挖陷阱。研究生可以混毕业,但博士生则是不能的,因此是否愿意并能静下心来从事研究是做决定的一个首要问题。考博第一项工作是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能仅仅看热门度或者考试的难易度。我在咱们学院念思政,而考博的专业是社会学,换专业是兴趣使然,未来要从事好多年的研究,必须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社会学是一门让我激动的学科,一看见社会学书籍我就难以压制住对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业”的憧憬。正是这种狂热,使得我在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博士考试中能够胜出那些念了至少7年社会学的科班人士。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所以我有激情,有恒心,更有信心。然后是确定学校。我的建议是选择学校的底线是咱们本校。因为兴趣上的选择无疑是一种愉悦,但未来的就业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所以学校的牌子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因素。对于专业,由于性质不同,可能如何准备也有较大的差异。我这里只是提供一个较为通用的备考模式。

第一,专业书一定要广泛阅读,对于经典著作还得深入理解。这就是我取得较好的成绩的决定性因素。我虽然是一个跨专业考生,但我在广度和深度上并不输给科班出生的竞争者。清华今年的题就出得很偏,有一科7个题,只有一个题是大家都拿得准的,其他的题有的人要么知道一点,要么根本就是一无所知。我的长处刚好是人家知道一点的东西我知道得比较精深,别人一点都不知道的我却有所耳闻,因此能以所知道的一些核心概念作为“星星之火”,使微弱的优势成为“燎原”之势。博士生考试绝对要靠实力,尤其是名校更是如此。戒除浮躁,内练专业素质是关键。

第二,适当地投机取巧。也就是说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的情况下,广泛建立“外交关系”,摸清各个学校的出题风格。我在考试前,认识了北大、清华、人大的博士师兄们,探听了各个学校的风格。比如说人大有点重视自己的学术派别,即你必须得看该校老师的文章研究什么的才能有好的收成;北大是很重视理论的,注重多重比较,对于一个理论你必须能甲、乙、丙、丁地言之有理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清华则继承了理工科实证的传统,应用性特别强。出题风格实质就是一个风向标,能指出你的努力方向。

第三,如果自己比较有实力的话,可以和导师切磋问题,这是长进最快的方法,也是让导师对你有印象,并在复试时取得较好的“印象分”的方法。

二、备考心理

和考研一样,情绪因素是一直伴随考试的。我所能强调的就是坚持、乐观。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应对心情低落的一个方法——勇敢地当“祥林嫂”。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心理的不畅快吐出来。我报考的三个学校情况都不妙,几乎都有内定的人选,可想而知我的心理压力是多么的大。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了充当“祥林嫂”的角色。我见一个人(当然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唠叨一次自己的处境,换取别人的“同情”,并趁机“榨取”别人的安慰与鼓励,以增添自己的信心。被我唠叨的人有我的舍友,我的同门师兄妹,我的导师,我在北大、清华、人大的师兄师姐们。我得到的无一例外的是鼓励与加油,我们学院的一个朋友说:“小白,你要考不上,就没人能考上了”,北大师兄对我说的是“你就是我下一个年级的师妹,这是无庸置疑的!”同志们,当你们听到这些话,是不是觉得备受鼓舞,信心大增呢?反正我就是这样挺过来的。所以,做“祥林嫂”,其实挺好的:)

考博是一场自我较量,你坚持住了,你就赢了。希望大家在这场较量中都能取得胜利。最后送大家一句我的座右铭: 既然活着,就要活好。

无论如何,坚持住是没错的。

第五篇:跨校跨专业考北大法学

跨校跨专业考北大法学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一)从决定考法硕开始

我也算是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学生,本应安分守己考本系研究生,毕业以后当大学英语老师或做翻译,过滋润的小资产阶级生活。只因为自己太理性太逻辑,再加上天生的好奇和一点点野心,我从大二就决定跨专业考研。几番摸索之后,我骑着自行车去了中国政法。凯程在2014年北大法学考研中录取8人,其中2人勇夺细分方向状元,3人复试第一名,北大法学院作为国内最好的法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包括总理,凯程对法学的理解,具有独到的优势,三级法是北大法学考研的法宝,并且北大法学专业课6+1,凯程都有全面而应试性的辅导,集训营提供了最强的专业课和公共课保障,也是凯程法学成功的保障。第一次去中国政法读者服务部,我显得极为羞涩胆小,要知道我对法律可是一无所知,看着琳琅满目的法律书籍,我真不知如何是好。无意中看到人大编的《法硕联考指南》,说是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如获至宝,欣喜若狂。我战战兢兢地结了帐,抱回寝室慢慢嚼。

因为英语专业也特别多,整天写paper做representation,学习法律的时间非常有限,断断续续,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把联考指南看了一遍,懵懵懂懂的。其间去北大听了一次民法学课,未料旁听的人比北大本校的学生还要多,夏天酷热难当,又要长途跋涉,身心都十分疲惫,于是便不再去,自己在图书馆闭门造车。后来才知道,法硕指南编得实在太滥:为了划清与法学的界限,编者企图通过删减内容使其简单化,其结果是体系不完整,说理不充分,逻辑性不强,我们这些外行人看起来味同嚼蜡。理解起来及其困难,只好死记硬背,又没有老师教,学得非常痛苦。

到大三上学期结束,法硕的书已经翻得很烂,新鲜感已然没有,剩下的工作就是把它背起起来。没想到期间发生了很大变故。先是听说考法硕的人奇多无比,后又传来某名牌法学院法硕专业不受重视:上大课,学的都是本科的内容,而且听说法硕毕业的不能考博(我现在也不知到底能不能考)。再到后来,哀风四起,法硕的名声每况愈下:几乎没有公费,学费太高,不能贷款。我自己后来看到法硕的考研题,确实十分幼稚,实在没有什么挑战性(现在也许不同了)。本来一起考法硕的同学纷纷转行,最后系里只有我一个人死守阵地,骑虎难下。放弃法律,十分不甘心,因为我毕竟花过苦功,而且我真得很喜欢法律;考吧,又觉得法硕这个专业实在没什么前途,充其量也只能吓唬一下门外汉(当然,这只是当时的形势和我那时的看法)。一句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时我怎么也没想到改考法学:现在想来,应当是潜意识里对自己没有自信,认为一个从未接受过法学教育的人是不足以与听了四年法律课的法律专业本科生竞争。

(二)去年五一,决定改考北大法学

据说决定跨专业考研的人,一般有三种情况:上届有师兄师姐考上的先例;有认识的倒是或研究生;或者其大人介绍。其实总结起来,考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偶然性很大,并非总是很理智。据说理性的方法实现作一定量的泛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业,然后才确定学校,询问书目。我去定专业时,倒是理智的,选择学校却是较偶然的。有一位师姐认识北大法学院一位师兄,也是我们学校考过去的;当时她跟我提起,正值我被法硕纠缠得十分痛苦时候。我那时候想,反正考上法硕自己也不会快乐,为什么不博一下呢?要考就考个最好的,北大法学院声名远扬,就是她了。

五一期间的一个阴沉的下午,我按学兄开的书目,到北大一个书店把书都买了。总共有十几本教材(加上后来买的专业课专著,总共将近二十本),沉甸甸的,放在我那破箩筐里,沿途摇摇摆摆,好不容易才拉回宿舍。这是距离2002年考研只剩半年多的时间了。

(三)经验之谈

考北大法学最难之处在于综合课考的科目太多,主要法律都考到了(法理,宪法,法制史,宪法、行政、民法、民诉、刑法、刑诉,再加上专业课),而且没有指定书目(其实内部是有的)。直到暑期北大法学考研班开课,我也没把书看完一遍。不过我悟性还不错,上课倒也还听得懂,做笔记也没落下。

跨校跨专业已经很难,选择北大法学,可难上加难。从第一次买法律书时开始,我就意识到自己走上了一条极其艰苦的道路。跨专业考法学是很痛苦的,到最后就已经不是兴趣的问题了。首先是法律材料浩如烟海;其次是法律书籍更新速度太快,书又太贵。而且很多书匆匆看还行,买回来细读,才知道倒买错了,可是不少教材大同小异,却各有所长,为了安全起见,你又不得不尽数买回来。

没有接受过正式法学教育,而仅仅通过自学参加考研,毫无疑问是很吃亏的。很多东西我看不懂,有没有老师可以问,我只好查看多个版本、不同作者的书,斟酌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论证,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理解。这个方法很费劲,却颇有效,很多疑问,我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弄明白的。

没听过法律课的另一个超级大劣势就是不知道那些内容是重点,哪些是法律考试中喜欢考的,哪些是有争议一般不考的。我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合同发愤论,后来听说北大不考合同法分论;我绞尽脑汁要把刑法个罪名的法定刑记住,后来才听一位学兄说法定刑在法律考试中一般不考。毕竟,谁记得书那多数字呢(当然,对于一个学法律的人来说哦,研究合同法分论和记住法定刑都是应当和必要的,但对于像我这样分秒必争跨专业的考生来说确实极大的浪费了)

如果说经验的话,我始终觉得自己的学习策略是正确的。学法律我先从法律开始,法理理论性很强,而且不具体,学起来很费劲,所以很多人自学者宁愿先学民刑等部门法学。我先学法理,很多东西并不理解,完全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搞定。后来一个接一个地写部门法,很多记住但不理解的法理迎刃而解;而且法理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具体部门法的理解上,大有裨益。我部门法学的很快,大概归功于先学法理的缘故。部门法的学习,我都是先看目录,在短时间把全书浏览一遍,然后再仔细研读个章各界,而且每完成一部分,我都要回到目录上,研究其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地位,以及其和其他章节的关系。一句话,学法律要善于从宏观上把握,注意建立一个逻辑体系(结构图,知识树),然后宏观微观交互进行。想来很多学友都有相似的看法。

(四)备考历程

我五月份决定考北大法学开始买书,八月份参加了北大法学院的法学考研辅导班。我是个喜欢闭门造车的人,从来不相信什么辅导班,培训班。不过有考上的师兄极力推荐我报,说是信息量十足。据说报北大法学考研班的未必能考上,但不报是肯定没戏。一起上北大法学考研班的就有一千多,坐在我周围的很多人是第二次考北大法学了,很令人佩服。据说有考三年的,参加考研班的笔记都有好几个版本,真可谓契而不舍,百折不挠。上考研班的时候,我每天6:30起床,坐公交车到北大,上一上午的课,中午稍一休息,下午继续上,过得很routine,并不像许多学友所说的有那么多的感触和想法。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其间认识了几位考友,后来一直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交流心得,从中受益非浅。

我并不认为考研的过程有多么的心理痛苦,这或许是因为我本来对法律很有兴趣的缘故吧。不过我依然保持规律的生活,有节奏,每天都有新的目标和计划,心无旁鹜。为了考研,我这学期放弃了很多东西。英语从大三起就没有什么突破,学了两年日语,连假名都没认全,说起来别人都不相信。我一时平生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混。每次日语考试我都是考前的几天猛攻一下,最后都能得个七八十(虽然排在倒数几位,但是我已经很满意了),考完以后全部忘光。因为期末考试之后就是考研,我根本不敢花时间准备这场无关大碍的学期考试,最后只好作弊。我从小到大考试都很诚实,这一回一路作弊下来,倒也没失过手。有什么办法呢,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集中精力实现某一目标,有时就的作一些不合法却颇合理的事了。

有人认为北大法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结构不合理。批评得最多的是其“通才培养模式”,对考生的要求过于苛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首先,认为北大要求通才的观点本身就不恰当。2001年北大考核三门

(一)所报考的专业

(二)综合课1(法理、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三)综合课2(民法、民诉、刑法、刑诉)。除了所报考的专业课外,考生还要准备另外其他八个科目,这些科目都是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基本部门法,对于一个要从事法学研究的人来说,涉猎本专业外的其他部门法知识当然是必须的。很难想象预科对刑法民法等部门法知识结构不清楚的人在法律方面会有多深的造诣。法学各个学科之间虽然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范围,但法学作为一级学科,其各个二级学科之间是有内在的共同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有比如说你研究宪法,如果光埋头研究宪法条及相关宪法文献,我认为也是不够的,宪法专家应该适当涉猎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才能全面看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纸上空谈。当然这种要求对考生来说有点过分,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实际上北大对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的考生也没有这种要求。我完全相信,某些人对某个法学学科有偏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但如果法律各学科没有学全,那么他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对他将来的学术研究是很有坏处的。你也许会说,我所有法律都学过,只是觉得考研不应该考。那么我要说,既然你都学过,怎么还怕别人考你呢,这证明你根本就没学好,所以心虚。如果考研试卷中没有该学科的考题,我相信不会有人会花时间去准备的,所以本学科以外的法律知识也不会很牢固。其实专业课考不好,上北大也没有希望,因为毕竟专业课所占的分值最大(100)。北大专业课外的综合课的考题虽然也不是很容易,但考的都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广而不偏;题目虽然灵活,但只要熟练掌握教材,也不至于不知道从何下手。

我自己是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准备综合课耗费了大量精力,但始终不敢因此而怨天尤人。其实最后的失败,也是由于专业课的缘故。我学法律的时间很短,考前半年还没有决定报考的专业,上考研班的时候,只学过法理、刑法、民法,其他科目从来就没学国,刚开始想考法理,后来学了行政法,很有兴趣,到十月份(据考试还有四个月)才决定改考宪法与行政法;而且因为要准备综合课,专业课投入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只略比综合可多注意些罢了。我是南方人,一直都不是很适应北方的气候,特别是北京的风沙粉尘多,搞得我很难受。我经常欢宴几,长期要地眼药水。医生说我疲劳过度,眼睛才会患病的,我听了很我很无奈。不过到考前一个月,我确实在拿身体健康做赌注了。

考北大法学最难之处在也考试的科目太多,而且每本书都要达到熟背的程度(当然不是死记硬背)。不管你喜不喜欢法律,要把这么多本书稿定都是极耗时间和精力的一件事情。民法、民诉、刑法、刑诉、行政法与行诉、宪法、法理、法制,再加上政治,要半年内搞定,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我每天七点起床,十一点半休息,中午休息到一点,下午到晚上十一点除了吃饭,就没有停下来过。我喜欢运动,但最后也只好放弃。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饭量小,又缺乏运动,我知道长此下去,身体肯定会吃亏。但有时候你不得不作一个选择。我想,如果要倒下去的话,希望等到我考完最后一科再倒下吧。

虽然身体不支,我的精神却是没有问题的。我思维仍然清晰,干劲更足了。会出现这种状态,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或许是因为我在这种做自己喜欢的事的缘故吧。

(五)决战北大

从报名到拿到准考证,一切都过得比较顺利。我的学校离北大较远,每天打车或打的是很不保险的,所以我决定住旅馆,没想到人满为患。后来经过几重关系,住到了北大历史系研究生的宿舍。学兄们都很照顾,因为他们已经放假,所以专门给我们开了一间宿舍。同住的都是考北大的,有考经济研究中心的、考传播学院的,也有考中文和计算机的。考试的顺序是政治、英语、专业课法学、综合课法学

一、综合课法学二,第一门考的是政治,虽说背的东西多,但到了考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已经无暇看书了,只是互相交流自己所认为的考试重点,结果当然出奇的一致。“三个代表一定考”,“以德治国一定考”(某考研导师的口头禅)。考试的结果证明这些预言都是错误的,今年考研避开了热点,考的题目虽然不难,却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考政治的前夜我睡得很香,政治的考题做得很顺。巧的是,论述题的第一题居然考的是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评价。考试前夜关灯睡觉前,同考的朋友偶然提起他能把《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评价背诵出来,他背给我们听,我很感叹,只是觉得考的考的可能性不大,没想到居然考了。想来他的答案应该和标准答案无疑了。中午休息了半小时,喝了溶咖啡提神,赶赴第二场考试:英语。听力做起来还算顺,只是到了笔试精神便恍惚起来,浑身开始冒汗。我心里想,完了,准是感冒了。这回要死在英语上了,奇怪的是流汗过后,居然浑身舒畅起来,我早早就把选择题做完,翻译和写作都打草稿,争取做到完美。交考卷的时候,我是踌躇满志的。

当天晚上,我几个月以来自虐式的学习终于得到了惩罚。我开始头疼,发烧,虽然思维还算清晰,复习已经不可能了。这对考法律的人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要背诵的内容太多,如果不能在考前浏览一遍以恢复记忆,几个月辛辛苦苦记住的东西很可能会突然想不起来。从理论上讲,这是由于缺少“线索提示”而出现的所谓“信息提取失败”现象,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材料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付他的最好办法是考前复习一遍,把知识点窜起来。简单的说,哪怕只是看一眼,也是有用的。

第二天的两门考得都不是很有感觉,专业课出题很出乎我的意料。考完就知道不好。下午的综合课虽然全部都做了。但有好几道题是胡诌的,我根本就没背到,但估计及格应该是没问题。

当天晚上我身体好了许多,一直复习到凌晨两点,把几本大书都看了一遍,才安心入睡,第二天考试果然碰到好多看过的题目。(顺便提议下,我把大部分书都搬到北大,装了满满一行李箱,大家都不以为然,觉得考前一天不可能复习得了那么多书;我只好告诉他们这只是学科特点不同而已。事实上,考试前我确实把书看了一遍,虽然每页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秒,但是因为先前已经背得烂熟,只是恢复一下记忆,所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一科考完我几近崩溃,考得好不好我已经无所谓了,总之一切都结束了。我当时唯一的想法是: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六)反思前的我思——后记

人每时每刻都是在作选择,然而最痛苦的选择莫过于放弃唾手可得的好处去追逐渺茫的希望。放弃英语专业,选择法律,我始终没有后悔。学习法律,我才明白了人类知识可以如此浩瀚,社会与国家可以这样运行,思维可以如此逻辑和严密,历史文化可以如此积累和生成。每学习一个新的部门法,我都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的,很多书都是五六百页,字典一般,需要一页一页看完。有时竟也对自己的毅力感到差异,因为那么多的书都是在短时间,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导下弄懂的。即使将来没有从事法律工作,学习法律过程中培养的超强自学能力也将使我终身受益。

一个人不经历重大的失败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于你竭尽全力,历尽艰辛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却不可得。当初选择考北大法学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是抱着经历失败的态度:考上当然是好事,没考上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自学法律不到两年,跨学校跨专业,每门课都及格,仅以两分之差没有上线,我不应该有什么后悔的了。备考的时候虽然豪情满怀,今日的失败也不是毫无意料的。打电话询问录取结果的时候,法学院教务处办公室的老师问了我的分数,还很仔细的查了一番,然后对我说,“很遗憾,没有。”当时我出奇的平静。后来我才知道,法学院今年的复试分数线各个专业都不同,320到处330不等,宪法与行政法就是最高分数线330。如果当初我选法理学不改,现在就能参加面试了。对我来说,法理还是宪法与行政法是无所谓的。

平静是一时,而后是持久的,缓慢的郁闷。其实我的身体很虚弱,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没再看法律书,每天看一些闲书,打球,上网,好吃懒睡,努力使自己强壮起来。回想自己四年来就没怎么休息过,大一大二学英语,大三大四学法律,节假日打工挣生活费,整天忙忙碌碌,早起晚归,一点空余时间都没有。来北京四年,居然没有去过故宫和天坛,想来很是遗憾。最后一学期我经常自己一个人出去玩。一个地方玩一天,读景物介绍,一个人慢慢游荡,仔细品味,感觉很不一样。这样过了几个月,身体恢复起来,心情自然不同,于是又重新踌躇满志了。

我现在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你做什么样的选择,千万不要在自己脆弱的是后做决定。那样的话,等到身体强壮,心情恢复如常以后往往后悔。我考第一次的时候是绝对没有想过要考第二次的;现在翻以前旧书,买新的法律书,一年前是怎么也没有料到的,有时自己都感到惊讶,暑假第二次上北大考研班,很多面孔是熟悉的。我旁边做的一位,也是第二次考了,他告诉我他认识的俩个考宪法与行政法的女生,今年都考上了。我听了很是佩服,自叹不如。然后他说:“你知道吗,人家一个考了两年,一个考了三年。”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现在已经在一所普通大学教书了,课很多,空余时间有限。今年考试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我考的专业综合课增加了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平白有多了五六本书,单位让不让考,放不放人姑且不论,边工作边考研有多少把握就很难说。我现在心情很平静,每天看新书,复习旧书,看论文,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学理论水平。第二次考研,已经不像第一次那样浮躁,每天平静地学习和思考。其实我们在努力之的时候,没有人向我们保证必然功成名就。怀着必胜的信念去追逐极难达成的目标,过程可能是快乐的,却未必是持久的。我真的不知道一个新的环境会给我多大的影响,但我是始终坚信,一个人可以变态,可以另类,可以冒险,但总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

祝全体凯程考研人成功!

下载考北大申请书(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北大申请书(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考调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申请人 ,女,今年 岁, 年参加工作,现在 小学任教。工作以来,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今年暑假县上统一组织考调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希望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特申......

    考博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本人于20xx年xx月进入ABC大学从事XX教学工作,在单位工作的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亲切关怀,让我在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上得到了显著......

    免考申请书

    免考申请书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整整一个学年了,从最初对于这门课程完全只懂得皮毛到如今可以将整个理论体系大致的脉络理清分明,这与老师的认真讲解也密......

    考博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本人入职以来严格服从学校的安排,在我校……..系工作期间担任系部学管科干事、团支部书记、12级1班班主任,另外还曾担任了为期四个月的13级辅导员等工作......

    考博申请书

    考博申请书 尊敬的校人事处: 我是XX,女,X族,中共党员。XX年X月毕业于XX大学XX专业,获XXX硕士学位, XX年7月参加XX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现为我校XXXX专职教师,职称为XX。 入职以来,我......

    考博申请书

    考博申请书 姓 名:XXX 性 别:X 学 历:XX硕士 出生年月: XXXX年XX月 民 族:汉族 身高:XXXcm 专 业:XXXXX 藉 贯:XXXXX 健康状况: 良好 电子邮件: 通信地址: 手机: 邮编: 计算机水平:......

    缓考申请书

    缓考申请书 缓考申请书1 尊敬的学院党委:兹有外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第十八期党校培训班五名学员将于20xx年xx月xx日前往重庆四川外国语学院参加韩国语能力中级考试,几名学员......

    免考申请书

    免考申请书我是XX班的XXX,我想申请思政课的免考资格,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自大学入学起,我就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大一时,我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配合辅导员组织了许多次班级活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