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诠释
1、蕴涵丰富的宇宙意识。
中国传统节日是与我们民族特有阴阳合历即夏历联系在一起的,这表现了国人崇尚“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自古至今,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春节是一个庆祝万物蓬生的节日。王安石在《元日》诗中说“爆竹声中一岁除”,人们在除夕午夜子时到来之际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开始,涵盖着天地混沌初开、宇宙起源的象征意义。
2、蕴涵丰富的感恩意识。
春节、清明节是有着祭祀严肃性的节日,古代皇帝也在春节举行祭天大典。报天地之恩,感祖宗之德的意识深深植根于国人的心中。在烟雨迷蒙、万象更新的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怀念先人,寄托了国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感激先人赐予生命,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表达自己的寻根心理和归属意识,做一个有根的人,顺着先人的理想摸索着活下去的路。
3、蕴涵深厚的家庭温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达了人们对亲人、对家庭的思念之情。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形成了人们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企翼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美好愿望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得到了强烈表现。如“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春节、重阳节体现着人们期盼亲人团聚、尊老爱幼的美好愿望。人们在节日里释放着平时聚集的精神疲劳和种种心理压力,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着亲情的美好,获得心灵上的慰籍和寄托。
4、蕴涵虔诚的祈禳意识。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表达了人们对祥和、健康生活的追求。如清明时节农村家家户户折柳插于门框、窗上、梁上、床后等,《岁时记》云:“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人们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避邪崇。端午时节正值农历五月,天气乍暖还寒,疫病流行,俗称“恶月”,《大戴礼》上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出毒气:人们喝雄黄酒,在门口悬艾叶,认为这样可以避邪和避蛇蝎诸毒。人们在春节插桃符,认为桃符可以制鬼,可以带来平安幸福。
5、蕴涵丰富的娱乐功能。
这种节日现象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传统节日已经普遍转化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像元宵节“花市灯如昼”“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的绚丽,清明节“长沙千人万人出”的热闹,端午节“大竞长江流”的激烈,重阳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人们登高望远,赏菊赋诗,《离骚》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都表现了大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庆典的生动场景。节日更多的成为一种情趣生活,一种闲适,人们在节日里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二)、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意义
1、凝聚民族精神。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无论你走到哪里,过自己民族的节日都会让你找到自己的“根”。有些国家的学校会给过自己民族节日的学生放假,这种尊重他民族文化的表现,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日益受到尊重的国际视野中,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重要节日来临的那一刻,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民族情感,应当站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并重建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彰显多元文化的民族性尤其显得重要。华夏传统节日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积淀起来的,影响深远。全世界的华人因为欢度同一个传统节日而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如春节人们通过祭天祭祖来增加文化认同感;清明节人们通过公祭黄帝陵来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尤其是面对当前“西节东渐”的滚滚洪流,重建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对于青少年一代的“树魂立根”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抓手。
2、弘扬民族文化。节日,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地浸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熔化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脉里。比如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蕴涵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和情感的力量,它的文化象征和文化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区分过去和未来;二是祭礼,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企盼人生幸福;三是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四是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宣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把春节的这些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结合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对于传承并弘扬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所要追求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天人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人和谐”即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身心和谐”即每个人都能幸福快乐地生活。我国古人十分崇尚“天人和谐”,这一点在传统节日的时间上体现得很充分: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古人在清明时节邀朋引伴,踏青春游,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因此举行各种活动,庆贺又一个新春的开始。古人也注重“人人和谐”,春节祭祖仪式和团拜、探亲、访友等活动一道,进一步密切祭祀圈内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古人早就懂得“身心和谐”,人们在节日里享受着平日里没有的情趣和闲适,消解生活的紧张忙碌,心情更加愉悦,心态更加平和;人们在节日里由于敬畏和避讳,也特别注意“和气”“和美”,社会秩序更加安定,整个社会呈现出其乐融融的太平景象。
三、学校发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效应的途径
1、文化管理是抓手。当学校管理从制度管理、人本管理向文化管理推进的时候,作为一个传承国家意志的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常有忧患意识和责任之心。我们要不断追问自己,教育目的是什么?十六大报告中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为国家建设塑造人,为民族复兴塑造人。而文化是一个人的核心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灵魂和根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发展的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适应当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们要开展庆祝活动并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并以此作为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2、课程改革是依托。《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将融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精神等,应当在各学科中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体现传承民族文化和加强伦理道德教育的功能。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如书法、绘画、戏剧、剪纸等的兴趣,在学校开设书法、绘画、经典诵读、传统工艺等校本课程,以各种有趣的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参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实践能力。
3、传承文明是底蕴。当前传统节日出现危机,一方面有社会将传统节日庸俗化的因素,一方面又是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两者又是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但仔细思考和权衡,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传统节日如何疲软,它都是西方节日不可替代的。穷人再难也要过年,白毛女喜儿还要父亲买上两尺花头绳呢。西方节日的中国化必然呈现的消费化色彩注定它少有人文的温情,不是一个全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节日,而传统节日土壤中的情感味恰恰可以弥补人心的疏离。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传统节日以文化的形态存在着,它是我们和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渠道,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
4、具体措施求实效。将我国现有的十个法定节日(包括新年、春节、三八节、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和元宵、端午、中秋、七夕、重阳、腊
八、冬至等传统节日按时令顺序,将每个节日的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分类,小学不求综合、可分六类,初中、高中力求综合可分三类,正好与学制吻合,每年活动时结合时事确定一个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开展主题活动,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彩,让学生喜闻乐见,如主题校会、班队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歌咏赛、朗诵比赛、软笔书法作品、传统手工艺作品展览、古诗文颂读活动、经典阅读活动、主题活动方案评比等等。活动主题的确定要着力挖掘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文化元素,以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例,主要突出四个主题:除旧迎新、祭祀祈福、亲人团圆、祝福娱乐。贴对子,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为了让学生继承经典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新年到来之际,可以开展“迎新春对联系列活动”:
1、诵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诵读和个人诵读,提倡诵读自己创作的对联;教师也参加学生的诵读
2、讲一个对联故事。
3、毛笔书法(写春联)比赛。结合书法竞赛的开展,展出优秀书法作品。
4、文艺汇演时将“对联”系列活动穿插进行等
5、中西合璧重交融。帮助学生了解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从而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并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在当今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国际大背景之下,尤其是面对西节东渐的滚滚洪流,任何围追堵截的行为都无异于螳臂挡车;何况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政府文化部门已经注意到这种需求,近年来,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活动陆续举行,2007年中韩文化年活动也在筹备之中,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味排斥西方传统文化呢?实际上,虽然东西方传统节日在时间、风俗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追求团圆、祝福、美好的愿望却是共同的;无论是东方节日文化,还是西方节日文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我们在春节来临之际举行以“春节和圣诞”为主题的庆祝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比较东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异同,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国际视野。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既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第二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①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此外,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重阳遍插茱萸,这些驱恶辟邪的习俗也显露出尚美的意愿。②
2.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在节日中,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如: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天空中的明月等等。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
3.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贵人伦
“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比如合家团聚是春节和中秋节最显著的特点。另外,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思之情。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道。
还有不可不提的是,中国传统节日还具有协调人际、增强成员凝聚力的道德功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各种礼仪、仪式,这些礼仪、仪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实价值
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公休假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大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同时还将春节放假日期提前至除夕。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日益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时,国家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的文 化载体。它的重要的现实价值需要我们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挖掘和开发。
(一)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DE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例如,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呈现出来。通过各种习俗活动,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二)要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
另外,传统节日文化往往与特定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成为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如清明节与爱国忠臣介子推,端午节与爱国诗人屈原等等。通过这些素材,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普及、延续和发展,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心理认同和自豪感。
2.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无声无息的,非教条的,潜移默化的。这样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所以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讲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如果我们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把思想信息寓于能给青少年带来快乐体验的活动之中,在节日文化中是渗透思想信念教育,就能有效地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采取空洞的说教而容易引起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局面,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青少年是一个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由于受各种思潮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青少年道德品质退化、理想信念淡化,所以抓住传统节日这一有利时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
3.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亲情伦理教育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家人的相互交流减少,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以及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存在往往导致情感上的隔阂甚至家庭矛盾的出现。也有很多独生子女由于习惯父母的溺爱而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漠视父母的感情付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情伦理,重视家庭关系,传统节日生活中的人伦传统是其中的核心传统。在传统节日中,几乎每个节日都有回归家庭的主题。传统节日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周期性团聚和交流情感的的机会,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在节日习俗中得到特别的强调。因此,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让青少年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验并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十分必要。
4.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谐融洽的交往氛围有利于青少年提升道德水平,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节日正好提供了各种人际关系显露的平台。以传统节日为依托,通过节日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会关爱他人、了解社会,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可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以我们又可以把传统节日作为青少年构建和谐关系的纽带。③
(三)传统节日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
现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旅游黄金时间已经形成。其中,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直是节日消费的热点。例如,春节期间,仅北京的地坛庙会就有200多项文化活动,有时每分钟进入庙会旅游参观的人数竟能达到126人,其中不乏外国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每年春节就有300万人左右参加庙会活动。东城区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民意调查显示,99.5%的人认为,庙会恢复了文化传统,活跃了节日气氛,体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友好祥和。这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经济,促进节日消费的典型例证。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传统节日是民众身心健康的调节器,是民众情感的寄托与释放点
除了以上几个功能,娱乐功能又是传统节日的一大亮点。例如,春节贴春联燃放鞭炮,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踏青,中秋节赏月等等,都使很多人乐在其中。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多数人的身心经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中。然而,为了赢得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休息和放松身心就成了一件“奢侈品”。而定期的传统节日就成了最合情合理的借口和理由。借助这个机会,人们可以使疲劳的身心得到必要的休息和调整。而且,参与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之中能够得到很多的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正好可以为节后的工作养精蓄锐。此外,传统节日也是民众情感的重要寄托点——它为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增进亲情、加深友谊提供了机会,为凭吊和怀念逝世的亲人提供了依托。
(五)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古往今来,传统节日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特别是情感内涵,人们对它格外珍重,因此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去蓄意破坏这个难得的社会和谐;有时,节日甚至还能使战争中的人们暂时乃至长期放下武器,实现和解和和平。每逢春节、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华儿女,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普天同庆。这些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成为我们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例如,每年的春节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有无数观众守在电视机前欣赏。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都能通过电波感受到节日气氛。此时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无疑能得到最深刻的强化。每当清明来临,台湾、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炎黄子孙、华人华侨纷纷回祖国大陆省亲,祭祖扫墓,无形之中就增强了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可见,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节日文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⑤
结语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从整体上看,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过去,但其中优秀的文化精华部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依然拥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注释:
[1]李欣.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传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报,2007(10).43.[2]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
(6)43.[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0.[4]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佘双好、田贵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J].独家策划,2008
(7).6.
第三篇: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传统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的,都与祭祀、神话或佛、道信仰有关。节日形式多样,而最主要的有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此外还有浴佛节、盂兰盆会、七夕等,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
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本文拟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探讨: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信仰
中国古人对天有着无限的崇敬,相信人是神造的,文化的起源是仰望上天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上溯到源头多起源于四时易转处的祀典,又关联到天象历法、物候农时。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敬授人时。”
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设置的黄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四时节俗都是以黄历为时间界定,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智慧是“天人感应”。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除了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节日中,人们希望通过祭拜天地和神明等各种仪典,达到与神明沟通的美好愿望,希望尽人事以法天德,做人要像天那样刚健、胸怀博大;像地那 样厚德载物。
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人们获得一年丰收的喜悦后,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准备迎接新春的来临。
新年各种庆祝活动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
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历代的天子都会在元日里祭天和祭祖;民间也有着一系列祭祀活动。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也不会忘记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古诗中描述了“敬神”礼俗的代代传承和各种庆祝场面。如描写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诗〉)。描写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蔡云〈吴歈〉),清理环境,更荡涤心灵的灰尘,才能和神明沟通,与天地同在。
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描写正月初一的庆贺场面和礼仪:“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细致的描述了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新的一年 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燃灯庆贺。
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令正月十五夜“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而成为历朝历代的一大盛事。
如唐代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绘出元宵灯彩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与星月交相辉映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秋成为节日,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因此被列入祭祀对像。上古时代即有“华夏祭月”,在周代时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
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祭月拜月渐成规模,各种活动更加丰 富多彩,后来这个节日一直盛行。收起回覆八月十五,此时月色皎洁,月像既圆且亮,正如唐代刘禹锡描写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其它节日亦是如此,在自然节气重要转换时节,都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及人事伦理活动,表达人们敬神祈福等美好愿望。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恩
华夏礼仪极重祭祀,祭祀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感恩和诚敬。《礼记.祭统》记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
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的主要传承形式之一,不仅在于其对经典文明的代代传承;更在于其能够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困顿。
《礼记.郊特性》记载:“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司马迁也说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古来敬天祭祖实质提示人们: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知源,才能生生不息。
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文化开端的象征。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
《礼记.月令》记载,天子在元日要举行祭天大典,还要举行“祈谷于上帝”和农神后稷的活动。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明的庇护,在神圣的祭祀中使人感受到自我存在与天地的息息相关。
新年祭祖、清明扫墓,都体现着对人伦的重视,体现礼敬祖先,重视孝道,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
《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舜帝在元日到祖庙祭祀祖先。“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祭奠与追思 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 识。《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到祭礼对民风民德的重要影响。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行事之时,要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古代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曾是祭祀的对像。
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其中包含的各种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涵的道德要求。行事充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
强调和合,追求圆满至善,传统节日成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除夕、新年、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圆、敬老爱幼的美好愿望。按除夕习俗,家人外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在除夕前兼程返乡,阖家团圆。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思亲怀乡,写下了“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平实的诗句,道出了除夕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新年是人们表达心愿的时机,有拜年的习俗。宋代后亦常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承放飞帖,上写“接福”。元宵节人们也是团圆相聚,“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有燃灯、观潮、歌舞等活动。
在“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的中秋节,人们与亲朋好友相聚,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出一幅明月升起,光照天涯,反映出人们彼此互相关爱、互相祈福的和谐景象。宋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写的“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则表达出人们对澄澈、光明之境的追求。
传统节日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忠”和“孝”,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很多的节俗活动,都是倡导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其中又常常包含着人们对趋吉避凶、吉祥平安等方面的愿望。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祈禳意识
祈,求福;禳,除祸,祈禳意即向神祈祷以降福免灾。新年有很多祈福驱邪等节俗活动。如除夕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新年时拜天地、祭神明,祈祷带来福祉和吉祥。元宵节人们燃放灯火,歌舞笙乐,表达驱邪迎祥、祈许光明之意。
新年时,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古时人们燃放爆竹的目的是驱除邪魔鬼怪,迎神,喜庆等。唐代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范成大在〈爆竹行〉中描述了除夕夜燃放爆竹时人们的内心祈祷:“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新年时,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等,即将大红春联贴于门的两边,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人们“新年吉庆、驱邪迎祥”。传统春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等。
年画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如〈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岳飞大破金兀术〉,不仅营造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画中故事,将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标准潜移默化的根植人心。
贴“福”字使人感受到“迎春接福”的浓厚气息。祈福盼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特别是在遇到危难之时,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化险为夷。但须知做事要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祸由恶作,福由德生”。
因此幸福与真诚、善良、无私为伍,它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它与虚伪、奸诈、阴险、狠毒水火不容。倡导人要修德向善,才会有福德和福报。
新年还有视天占年的习俗,如唐代在孟浩然〈田家元日〉中写道:“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年候,共说此年丰。”表达了人们祈求丰年的愿望。宋代宋伯仁在〈岁旦〉中写道:“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穣。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描写出在新年欢快的气氛中一种淡泊宁静的愉悦。
还有些节日也有辟邪驱瘟的内容,如清明节的插柳戴柳,〈岁时记〉记载:“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辟邪崇。端午节时值黄历五月,天气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人们在门口悬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等以“祛除”毒气和辟邪驱瘴。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等。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出遥想亲人重阳节登高而“遍插茱萸”之时,一定会记起他这远在异乡的游子,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看到,古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以其为观察行事的基点。于是,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论出现,有了敬天礼神的一系列仪式。从节日的派定和习俗看,古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
第四篇: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竞赛方案 14-05-26
一、简介
2014年5月26日,淮南二十二中举办了“弘扬中国魂——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竞赛”的活动。通过本次活动,通过同学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可以更加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向学校发出邀请
5月13日,我们向各各班一一发出邀请,诚邀各班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各班的同学们对此次竞赛也热情参与,积极报名。在5月25日将计划书,比赛规则,及报名表等发到各位主席手中。
5月17日,我们将报名表收集,并与各学院代表队负责人取得联系。
三、积极筹划过程
5月16日,我们将宣传横幅挂到了学校大门上,希望各位能前来观看传统节日知识竞赛,更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在此期间我们买装饰材料,买礼品,制作PPT,借比赛场所,并精心挑选了主持礼服等等。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过程很曲折,但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感觉很快乐。在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在不断克服中成长。
四、知识竞赛汇总
2014年5月26日下午,在忙碌的准备之后,在紧锣密鼓地布置会场,力争做到每个细节都能尽善尽美。随着主持人错落有致的开场白,拉开了我们比赛的序幕。
首先,由余老师上台做了老师致辞,在老师的朴实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乐趣和重要性。
接下来,正式进入了比赛环节。此次比赛共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团队介绍及问答题,每个小队都将自己最具风采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家,给观众及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环节为问答环节,题目分为简单,中等,难三个环节,有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问答环节,而有的队伍却不尽如人意,比赛也正渐渐走入轨道。
第三个环节的风采展示,以传统节日为题,各团对都拿出了浑身解数,有歌舞剧,有歌曲演唱,小品表演等等,均展示了大家的用心与热情。风采展示中,有搞笑的、有感人的、有发人深省的、有振奋人心的,在观看表演的同时,我们又一次重温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再一次感悟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四环节的华丽大变身让比赛越来越有趣,各个参赛队伍的比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后白热化阶段的抢答题环节将正常比赛推向了高潮,同学都激情四射地抢答问题,比赛一度难舍难分,最后外语学院凭借着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比赛。
最后,进过了激烈的比赛,分出了胜负,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比赛,让大家在欢笑中,更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铭记传统,传承美德。
弘扬中国魂,铭记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而正是通过这种比赛,使之成为一种载体,让中国传统节日为大家所熟知,更是开启一扇大门,让大家窥探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国魂精神代代相传。
比赛圆满落幕,但我们相信在比赛中获得的感悟和收获将永留在我们心中。
在此期间,我们付出过汗水,同样也怀有感动;有过艰辛,但也有过得意,此次竞赛犹如中秋节的月亮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通过本次活动,望大家更加了解中国文化,铭记中国魂。
淮南二十二中 2014年5月
第五篇:初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初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现状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西方节日在中国特别流行,国家也意识到如果不即使拯救,中国的传统节日讲受到十分严重的冲击,延续下去更是越来越难,于是国家增加了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现在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列入了法定休假行列。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和形成的必要条件,起源和发展都是逐渐形成,不断完善的,慢慢地渗入到日常生活中,这些源远流长的节日在初期大多都是和天文,历法,季节,以及后来出现的节气有关。
很多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但当时的风俗还不够稳定明显,主要是跟崇拜迷信有关,当然也包括一些神话传说,但是秦代政
治经济还不稳定,文化节日的发展也比较缓慢,到了汉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也有了进步,这对节日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条件。到了唐代时期,社会安定,百姓束缚也少了很多,娱乐活动增多,节日成为了真正的良辰佳节,相伴随着,出现了很多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很多很多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如今,传统习俗还是被不断地传承着,每逢佳节良辰,我们还是能感受的节日气氛。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上的闪亮点,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春节。按历法是夏历,应该是只一年的开始。一年的开始,岁末年初要进行旧一年丰收的庆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祷,于是产生一系列祭神、祭祖、庆祝、祈祷等活动,演变到现在,就是我们每年最盛大的日子,春节。“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讲的就是春节放爆竹,换桃符,拜新年的欢乐喜气景象。相信大家都有过守岁的经历,熬夜等待新年的到来,然后放爆竹,大年初一给亲戚朋友们拜年。走家窜访,喜气洋洋。清明节时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无论是工作多忙,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停下工作祭拜祖先,为过世的亲人扫墓人们会带上纸钱,酒菜祭拜先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古时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然而,清明节季节天气十分适合出游,所以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四月初,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是春季踏青的好季节。近几年来,国定
假日的规定以及高速免费开放,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私家车,短程出游再适合不过,清明节俨然成了一个三天的旅游小假期。但是,这样一来,导致了规定国定假期的初衷,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协调好清明和出游,不忘祭祖,也能有个愉快的假期。
说起端午节,大家想起的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端午时十分古老的节日,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的存在。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那天投江,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以,后来的端午节渐渐将避五和纪念屈原融合了
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多以辟邪和纪念屈原。辟邪方面有悬钟馗像,因为钟馗捉鬼;挂艾叶,可辟邪驱瘴;菖蒲作剑,有驱魔驱鬼之神效。还有很多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风俗。纪念屈原著名的有赛龙舟和吃粽子。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吃粽子,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逐渐吃粽子也成为了端午节的最大风俗。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
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传说元朝末年,为推翻暴政,将起义消息藏在月饼中,后来起义成功,为了纪念,于是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八月十五的月亮,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如今在汉族的大部分地区还流传着这个风俗吃月饼也代表着团圆。历史上关于中秋夜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千古绝文,望月相思,多少人孤独的在他乡思念家乡。以上列举的是法定的传统节日假期,还有元宵节、寒食节、七夕节、重阳节、除夕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数不胜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不同的民族也有差异,我只是大概说了四大传统节日。对于传统节日在这里就不深入了解了。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慢慢积淀下来的,有很多的精神精髓。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我们是年轻一代,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在不断前进的社会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忘记了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