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15:1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篇: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贾西津)中国的非营利部门正在发展之中。近年来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社会化及社区建设的展开,以及庞大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开始,使得非营利组织作为公共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个阶段的非营利部门需要大力扶持、发展、培育,也更需要澄清认识,规范管理,建立配套可行的法律政策体制和监督机制,使之走上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这样它们才能真正承接政府职能转换转移出的功能,完成治理结构的变革。西方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中有一些较为共通的东西和成熟的经验,是中国在进行非营利部门管理改革时应该注意的。本文从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内外部监督管理体制等三个方面简要阐述。

一、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

依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非营利组织主要指以下三类组织: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依据《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和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前两种获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后一种视不同情况获得法人、合伙或者个体的行为主体资格。按照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法人具有民法中的法人地位。没有经过民政部批准!登记取得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被视为非法组织。

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有不同的模式。在美国,根据联邦税法501C3,在宗教、慈善、教育、科学、公共安全实验、文学、促进业余体育竞争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七个方面,从事非营利性、非政治性活动的组织可以申请成为慈善组织,获得税收优惠。除此以外,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统一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的志愿活动已经渗透在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之中。英国非营利组织的传统主要源于志愿互助和民间慈善,它们被称为“志愿部门”,比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非营利部门”的概念要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英国1601年出台的《慈善法》和《救济法》,是世界上较早的专门规范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行为的法规。另外,有些国家针对非营利部门设有专门的基本法律,用以促进这类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其活动,如日本的《非营利组织法》,南非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德国的《结社法》,匈牙利的《公益组织法》,捷克的《公益法人法》等等,侧重点各不一样,但其作用地位均是使非营利组织纳入到整个法律制度体系之中。

总结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主要可以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对公民自组织的合法性的认可。在倡导结社自由的许多国家,非营利组织进行登记和取得法人地位是其获得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条件,但登记与否并不是组织合法性的前提。如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公民自组织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注册与否则是可以选择的。不过,组织要获得税收优惠,则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验证,只有在经过批准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日本的《民法典》及一系列细致的法律规范严格定义了各类法人的设立程序,但同时也允许未经任何登记注册的“任意团体”的存在,它们不具法人资格,但同样具有组织合法性,日本众多的非营利组织都以“任意团体”的形式长期存在和开展活动。1998年日本颁布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旨在为大量以“任意团体”形式存在的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易于获得法人资格的申请和认证机制,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非营利组织采取任意团体的形式。在台湾,非营利组织的成立首先须经事业主管机构核定备案,再到法院进行法人登记,但台湾也有大量“非法人社团”,它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去法院登记,同样能合法地开展各种活动。可见,无论是在具有悠久的结社传统的欧美法系国家,还是尊崇国家权力的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大都为拥有法人资格之外的非营利组织留有一定的法律空间,且这一空间在许多国家或地区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日本和台湾正在推进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都体现了类似的趋势。

第二,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法人制度。世界上的两大主要法系,即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或成文法系),和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对非营利法人有着不同的规定。大陆法系对法人最基本的分类是公法人和私法人,后者又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基金会在大陆法系中的地位属于财团法人,财团法人制度主要规定在民法典中,还有一些单行法规定一些特殊的财团法人,如对私立学校!医疗机构等,有些国家有专门的法律。如日本在法律上将非营利组织细化为许多不同的形式,有许多分别法管理,其法人形式主要包括:公益法人、社团法人、NPO法人、社会福利法人、学校法人、宗教法人、医疗法人、公益信托基金、共同组合、任意团体等。英美法系中没有区别公法和私法,非营利组织主要的法律形式包括非营利公司、协会和信托(Trust)。

第三,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标准。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的首要分类原则,首先是公益性与互益性原则,这一划分原则与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相关联。一般而言,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组织自身的优惠;二是对面向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方的优惠,公益性组织比互益性组织享有更多的捐赠方优惠。第二是会员制与非会员制,这一标准是按照组织性质划分的,与大陆法系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相对应,在运作、管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特色。第三是按不同活动领域划分,如霍布金斯国际比较项目按照国际产业分类标准,设立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按活动领域分为12大类27小类。

综上所述,予以公民自组织更大的法律生存空间,明确非营利组织的法人地位!将之纳入适当的法人制度体系,以公益性和互益性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分类,实行税收优惠等,是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法律体系的重要前提。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在传统的“统治”观念中,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公益事业、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而现代“治理”理念认为,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非营利组织也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一个良性的治理结构,需要不同治理主体的合理分工、合作努力,不同主体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伙伴关系”。在理念上,非营利组织应当既保持自己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形成良好的合作。那么,这一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如何体现?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分工定位!互补互促?英国的做法特别值得一提。

1998年,英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关系的协议》,这不是一个法律,而类似一个备忘录,但其重要意义是它经过广泛的讨论,由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协商达成,共同签署遵循,为二者以后的关系确立了基本原则和行为依据。这也是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最重大举措之一。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活动对于发展一个民主、包容性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协议确认了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社会的重大益处,同时表明政府应当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志愿活动和对志愿及社会部门提供支持方面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协议的一系列共同原则中,主要包括:

(1)志愿活动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2)独立而多元化的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良好的社会至关重要;

(3)在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社会服务方面,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具有界限分明但相辅相成的作用;

(4)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在共同目标达成中的协作将使其能够更好实现各自的价值;

(5)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的不同责任形式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但二者的共同之处是都需要统一、客观、负责、开放、诚实和领导力;

(6)志愿及社会部门有权依据法律对其活动进行宣传,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7)政府在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团体和组织的资助;

(8)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都认可促进所有人机会平等的重要性,无论他们的种族、年龄、健康状况、性别、性取向和宗教信仰。

在上述原则下,协议确立了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各自相对应的5项责任。其中,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承认和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的独立性;以参与、明确、透明的原则提供资助,并需要就融资方式、签署合同、承包等方面征询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意见;对可能影响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政策制定需要征询它们的意见;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一起建立评估系统,每年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相应地,志愿及社会部门的责任包括:保持高度的治理与责任;遵守法律和相应规范;在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同政府一起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之间的协议尽管遇到许多问题,如贯彻落实困难,容易回到原来不信任状态等,但文件出台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最后还有政府对非营利部门的资金支持问题。政府是否应该予以非营利组织财政支持?什么力度合适?政府资助与非营利组织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这始终是讨论中的问题。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非常强,人们假想地认为它们的资金来源相对独立于政府,但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在42个国家进行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结果显示,非营利组织的平均收入来源结构为:服务收费占49%!政府资助占40%和慈善所得占11%,其中保健!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得到政府的资助尤其显著,分别占到该领域总资金来源的55%!47%和45%。换言之,尽管有些非营利组织担心过多地依赖政府的资金会带来独立性削弱的危险,但总体上,政府的财政支持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非营利组织开展的活动多为公益活动,它们所提供的基本上属于公共物品,这相当于替代政府履行了作为公共部门的一定职责。正是因为这样,政府要把一部分资源提供给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关键恐怕不在于政府是否从财政上支持非营利组织以及支持幅度的大小,而在于政府提供这样的财政支持的方式是否会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根据许多国家的实践,政府采购是一种既能有效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同时又不至于过多干涉非营利组织内部事务的较好的机制。

中国于2002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采购法》规定了政府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原则,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等六种政府采购方式,并指明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政府采购,尤其公开招标的方式,应是非营利组织获得财政支持的重要渠道,但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尚未被纳入采购的对象。因而,在政府采购的进一步实行中,有必要认识到非营利组织是政府采购的重要对象,政府采购需要认真贯彻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才能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

三、非营利组织的内、外部监督管理体制

非营利组织作为治理结构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其的监督管理,以及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对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作和作用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统一登记注册,在监督管理上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即各级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原则,财务等情况通过年检上报,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人事、财会、保障等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的规定,尚没有形成一个适应于非营利组织特性的组织建设规范。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模式基于不同的传统和社会制度结构,具有不同的特色,这些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建设也具有启迪意义。

第一,与法律制度框架相应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构。各国的法律结构不同,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管理机构也不尽相同,但一般趋向采用过程控制的原则以及在法治背景下的制度约束和社会规范。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是较为典型的过程控制。在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没有一部专门的法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以税收为重点,管理的法律框架亦以税法为基础。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几乎不会受到什么限制,但它的行为受到卫生部门等的监督和规范,它的行为需要符合和遵守各方面的法律法规;统一的管理最重要在于税收方面,组织需要向联邦税务局报告财务情况,如果它申请获得了联邦税法第501条规定的税收优惠的资格,则由税务局负责审查核准,同时通过公开和透明的机制对其开展活动和运作的全过程实行社会监督。

日本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职责分散在许多部门中,经济企画厅负责一般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文部省、厚生省则负责学校、医院等专业性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对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依据特殊的法规规范。

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机制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也有意学习这一机制,希望借鉴到美国国内。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综合管理的机制,它统一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并对年营业额大于1万英镑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审查监督。1993年颁布的一项法律赋予慈善管理委员会5项职能: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问责、监督、扶助、执行。慈善管理委员会在5位委员指导下工作,其中1位委员长、2名法律委员、1名会计、1名志愿部门代表,都是经公开选拔,由内政部任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英国政府的一个特设机构,不隶属于任何部委,也独立于任何党派和政治权力而存在,向法院而不是政府部门负责。这一机制在英国非营利部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可或缺。各国有不同的监督管理制度,但社会监督均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机制。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社会监督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对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追问。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及官员被认为对公众负有“责任”(Accountability),从而延及到各种公益机构的公共责任。非营利组织接受了社会的捐赠和以税收优惠等形式获得的公益资产,前提是做出非营利性宗旨的承诺,因而有责任向公众做出交待。这虽然是一种非正式监督机制,但它使每一个对该组织关心或有疑问的人都可以对它进行检查、监督,一旦被发现问题,则会受到严格的处罚,相当于给了非营利组织一个强烈的自律激励。所以其操作成本低,实行有效,社会效益好,起到正式监督机制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社会监督机制的首要原则是公开。非营利组织没有权利象企业一样拥有自己的“企业秘密”,它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其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一个公益机构需要交待的公共责任包括四个方面:财务责任,即对资金正当使用的责任;过程责任,即正当的作为和工作程序;项目责任,即对效益负责;优先权责任,即服务对象的相关性和适当性。

非营利组织对公共责任的交待应该包括被动公开和主动公开两种形式。前者指任何一个社会公众对有关数据、信息,包括组织的详细财务报表,有权随时索要、查询、置疑并得以答复;后者指每个非营利组织要将上述重要信息定期以简报形式或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需要公布信息的信息程度和具体要求一般依据组织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规模越大的组织其需要公开的数据越多、越要求完善。

与此相应的,还需要有媒体的独立和舆论监督。

第三,与非营利组织特性相适应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建设。在西方,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和其他组织一样是自然发生、生长的过程,在国家法律制度框架内构建起一套自己的管理机制。如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流动机制,独立的财会、审计制度,票据体系,人员在社会中统一的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制度使非营利组织融入整个社会结构和法律框架之中。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建设是从全能国家、单位体制中转型而来的,许多地方还没有被纳入整体的制度结构之中,如非营利组织没有与政府、企业组织接轨的人事制度,缺乏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财会、审计制度(如非营利组织的利润计算、报表项目、评价标准等均与政府和企业的财务制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税收票据不健全,社会保障没有覆盖非营利组织和为之制定相应的保险标准等,均是制约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型,非营利组织正在蓬勃兴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既可以看作是“全球结社革命”的一部分,又有着其特殊的背景,尤其体现在政府角色及其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方面。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现代公益事业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建构,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同时也需要充分理解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社会背景和制度条件,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放入更广泛的社会变革、制度建设的视野中,真正实现基于社会自治的治理结构的变革。

参考文献:

Betsy Buchalter Adler, Rules of the Road.Washington: Council on Foundations, 1999.Salamon, LasterM, The Emerging Secto.r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1994.Salamon ,LasterM&Anheier.HetmutK.The Emerging Non-profit Sector: An Overview 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 1996.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苏力、葛云松、张守文、高丙中:《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托马斯·西尔克主编:《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主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郑国安、赵路等主编:《国外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概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周志忍、陈庆云主编:《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篇:中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繁杂,按照税收优惠政策的对象,可以从非营利组织、企业、个人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即可以划分为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三种情况。

1.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非营利组织本身,中国税法规定了比较丰富的税收优惠政策,基本上涵盖了向非营利组织征收的各个税种。

1.1.企业所得税

中国《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税法规定,在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总额中,一部分收入项目可以享受免税政策,具体是:

(1)财政拨款;

(2)经国务院及财政部批准设立和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

(3)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不包括计划单列市)批准,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4)经财政部核准不上交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5)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

(6)事业单位从其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的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

(7)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

(8)社会团体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9)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

另外,对于非营利性的科研机构,税法还规定: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得的收入,按有关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非主营业务收入用于改善研究开发条件的投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公益事业基金会,税法规定:对这些基金会在金融机构的基金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对其购买股票、债券(国库券除外)等有价证券所取得的收入和其他收入,应并入应纳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总额,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1.2.营业税

营业税税法规定,有关非营利组织的营业税免税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2)医院、诊所和其它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妇幼保健等机构按国家规定取得的医疗卫生服务收入免税;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取的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也可免税。

(3)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这里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是指普通学校以及经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同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国家承认其学员学历的各类学校。

(4)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举办文化活动取得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这里所称的纪念馆等单位举办的文化活动,是指这些单位在自己的场所举办的属于文化体育税目征税范围的文化活动,其门票收入,是指销售

(6)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得的收入。

1.3.增值税

中国税法规定,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教学进口的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因此,进口上述规定产品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该税收优惠政策。

1.4.消费税

中国对达到低污染排放的小汽车实行了普遍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非营利组织并没有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

1.5.关税

中国税法规定,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可以免税。

1.6.房产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制定了比较优惠的房产税税收减免政策。《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以下三类非营利组织可以免缴房产税: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其中,人民团体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政府部门批准设立或登记备案并由国家拨付行政事业费的各种社会团体。自用的房产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办公用房和公务用房。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对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本身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对由

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其经费来源实行自收自支后,从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自收自支的起,免征房产税3年。自用的房产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业务用房。企业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可以比照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宗教寺庙自用的房产是指举行宗教仪式等的房屋和宗教人员使用的生活用房屋。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是指供公共参观游览的房屋及其管理单位的办公用房屋。

上述非营利组织出租的房产以及非本身业务用的生产、营业用房产不属于免税范围,应征收房产税。公园、名胜古迹中附设的营业单位,如影剧院、饮食部、茶社、照相馆等所使用的房产及出租的房产,应征收房产税。

1.7.车船使用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征收车船使用税的免税政策主要有: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车船。上述单位自用的车船免税,但对其出租等非本身使用的车船征收车船使用税。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车船。

(3)防疫车,救护车船等各种特种车船。

另外,环卫环保部门的路面清扫车和环境监测车、卫生部门的医疗手术车和防疫监测车、民政部门的殡仪车可以免税。非营

利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自用的车辆船舶免税。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自用的车辆、船舶也可免税。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个人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自用的车辆、船舶免税。

1.8.城镇土地使用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免税政策主要有: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这里的人民团体,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政府部门批准设立或登记备案并由国家拨付行政事业费的各种社会团体。这里的自用土地,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办公用地和公务用地。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这里的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是指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或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包括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自用的土地,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业务用地。另外,企业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其用地能与企业其他用地明确区分的,可以比照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集体和个人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是否免税,由当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税务部门确定。

(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其中,宗教寺庙自用的土地是指举行宗教仪式等的用地和寺庙内的宗教人

员生活用地。宗教寺庙包括寺、庙、宫、观、教堂等各种宗教活动场所。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是指供公共参观游览的用地及其管理单位的办公用地。

同时,中国税法还规定,以上非营利组织的生产、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不属于免税范围,应按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比如,公园名胜古迹中附设的营业单位,如影剧院、饮食部、茶社、照相馆等使用的土地,应依法缴纳土地使用税。

1.9.土地增值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征收土地增值税的免税政策主要有: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也就是说,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人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1.10.耕地占用税

中国税法规定,对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等非营利组织的用地,可以免征耕地占用税。其中的学校,是指全日制大、中、小学校(包括部门、企业办的学校)的教学用房、实验室、操场、图书馆、办公室及师生员食堂宿舍用地,给予免税。医院,包括部队和部门、企业职工医院、卫生院、医疗站、诊所用地,给予免税。殡仪馆、火葬场用地给予免税。另外,学校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占用耕地,不予免税。职工夜校、学习班、培训中心、函授学校等不在免税之列。疗养院等不在免税之列。税法同时规定,上述免税用地,凡改变用途,不属于免税范围的,应从改变时起补交耕地占用税。

1.11.契税

中国税法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契税。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教育机构,承受土地、房屋用于教学的,也可以免税。这里所称用于教学的,是指教室(教学楼)以及其他直接用于教学的土地、房屋;所称用于医疗的,是指门诊部以及其他直接用于医疗的土地、房屋;所称用于科研的,是指科学试验的场所以及其他直接用于科研的土地、房屋。其他直接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的土地、房屋的具体范围,由各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税法同时规定,享受免征契税的纳税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的用途,不再符合减免契税规定的,应当补缴税款。

1.12.车辆购置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征收车辆购置税并没有特殊的免税政策,但税法规定,纳税人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最低计税价格核定。

2.对企业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向非营利组织捐赠、或者发生其他业务的,可以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金融保险业除外)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金融、保险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支出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1.5%的标准以内的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

所谓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这里所说的社会团体是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组织,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减灾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青年自愿者协会、全国老年基金会、老区促进会、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阎宝航教育基金会,以及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其他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

(2)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红十字事业是指县级以上(含县级)红十字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所赋予的职责

开展的相关活动。

(3)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老年服务机构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护理、健身等多方面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机构,主要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含老年护理院、康复中心、托老所)等。

(4)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农村义务教育的范围,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村乡镇(不含县和县级市政府所在地的镇)、村的小学和初中以及属于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纳税人对农村义务教育与高中在一起的学校的捐赠,也享受所得税前扣除政策。

(5)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包括新建)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是指专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技、文化、德育、爱国主义教育、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

(6)为了支持文化、艺术等事业发展,纳税人通过文化行

政管理部门或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组织对下列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救济性捐赠范围,在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对国家重点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歌剧团和京剧团以及其他民族艺术表演团体的捐赠;

——对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捐赠;

——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捐赠。

(7)纳税人直接向受益人的捐赠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8)企业向依法成立的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缴纳的会费,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

3.对个人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主要有以下几项税收优惠政策。

(1)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社会团体采取列名单的方法,名单与企业所得税允许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扣除的名单基本相同。

(2)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应纳税所得

额中全额扣除。

(3)自2001年7月1日起,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农村义务教育的范围,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村乡镇(不含县和县级市政府所在地的镇)、村的小学和初中以及属于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纳税人对农村义务教育与高中在一起的学校的捐赠,也享受所得税前扣除政策。

(4)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包括新建)的捐赠,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是指专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技、文化、德育、爱国主义教育、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

(5)个体工商户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纳税人直接给受益人的捐赠不得扣除。

第三篇:中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对民间非盈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

1.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非营利组织本身,中国税法规定了比较丰富的税收优惠政策,基本上涵盖了向非营利组织征收的各个税种。

1.1.企业所得税

中国《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税法规定,在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总额中,一部分收入项目可以享受免税政策,具体是:(1)财政拨款;

(2)经国务院及财政部批准设立和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

(3)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不包括计划单列市)批准,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4)经财政部核准不上交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5)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6)事业单位从其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的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

(7)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

(8)社会团体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9)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

另外,对于非营利性的科研机构,税法还规定: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得的收入,按有关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非主营业务收入用于改善研究开发条件的投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公益事业基金会,税法规定:对这些基金会在金融机构的基金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对其购买股票、债券(国库券除外)等有价证券所取得的收入和其他收入,应并入应纳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总额,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1.2.营业税

营业税税法规定,有关非营利组织的营业税免税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2)医院、诊所和其它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妇幼保健等机构按国家规定取得的医疗卫生服务收入免税;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取的执业登记之日起 3 年内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也可免税。

(3)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这里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是指普通学校以及经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同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国家承认其学员学历的各类学校。

(4)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举办文化活动取得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这里所称的纪念馆等单位举办的文化活动,是指这些单位在自己的场所举办的属于文化体育税目征税范围的文

化活动,其门票收入,是指销售第一道门票的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是指寺庙、宫观、清真寺和教堂举办文化、宗教活动销售门票的收入。

(5)财政性收费、社会团体收取的会费。

(6)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得的收入。

1.3.增值税

中国税法规定,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教学进口的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因此,进口上述规定产品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该税收优惠政策。

1.4.消费税

中国对达到低污染排放的小汽车实行了普遍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非营利组织并没有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

1.5.关税

中国税法规定,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可以免税。

1.6.房产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制定了比较优惠的房产税税收减免政策。《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以下 三类非营利组织可以免缴房产税: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其中,人民团体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政府部门批准设立或登记备案并由国家拨付行政事业费的各种社会团体。自用的房产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办公用房和公务用房。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对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本身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对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其经费来源实行自收自支后,从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自收自支的起,免征房产税 3 年。自用的房产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业务用房。企业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可以比照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宗教寺庙自用的房产是指举行宗教仪式等的房屋和宗教人员使用的生活用房屋。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是指供公共参观游览的房屋及其管理单位的办公用房屋。

上述非营利组织出租的房产以及非本身业务用的生产、营业用房产不属于免税范围,应征收房产税。公园、名胜古迹中附设的营业单位,如影剧院、饮食部、茶社、照相馆等所使用的房产及出租的房产,应征收房产税。

1.7.车船使用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征收车船使用税的免税政策主要有: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车船。上述单位自用的车船免税,但对其出租等非本身使用的车船征收车船使用税。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车船。

(3)防疫车,救护车船等各种特种车船。

另外,环卫环保部门的路面清扫车和环境监测车、卫生部门的医疗手术车和防疫监测车、民政部门的殡仪车可以免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自用的车辆船舶免税。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取得执

业登记之日起 3 年内,自用的车辆、船舶也可免税。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个人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自用的车辆、船舶免税。

1.8.城镇土地使用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免税政策主要有: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这里的人民团体,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政府部门批准设立或登记备案并由国家拨付行政事业费的各种社会团体。这里的自用土地,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办公用地和公务用地。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这里的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是指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或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包括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自用的土地,是指这些单位本身的业务用地。另外,企业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其用地能与企业其他用地明确区分的,可以比照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集体和个人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是否免税,由当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税务部门确定。

(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其中,宗教寺庙自用的土地是指举行宗教仪式等的用地和寺庙内的宗教人员生活用地。宗教寺庙包括寺、庙、宫、观、教堂等各种宗教活动场所。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 , 是指供公共参观游览的用地及其管理单位的办公用地。

同时,中国税法还规定,以上非营利组织的生产、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不属于免税范围,应按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比如,公园名胜古迹中附设的营业单位,如影剧院、饮食部、茶社、照相馆等使用的土地,应依法缴纳土地使用税。

1.9.土地增值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征收土地增值税的免税政策主要有: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也就是说,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人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1.10.耕地占用税

中国税法规定,对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等非营利组织的用地,可以免征耕地占用税。其中的学校,是指全日制大、中、小学校(包括部门、企业办的学校)的教学用房、实验室、操场、图书馆、办公室及师生员食堂宿舍用地,给予免税。医院,包括部队和部门、企业职工医院、卫生院、医疗站、诊所用地,给予免税。殡仪馆、火葬场用地给予免税。另外,学校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占用耕地,不予免税。职工夜校、学习班、培训中心、函授学校等不在免税之列。疗养院等不在免税之列。税法同时规定,上述免税用地,凡改变用途,不属于免税范围的,应从改变时起补交耕地占用税。

1.11.契税

中国税法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契税。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教育机构,承受土地、房屋用于教学的,也可以免税。这里所称用于教学的,是指教室(教学楼)以及其他直接用于教学的土地、房屋;所称用于医疗的,是指门诊部以及其他直接用于医疗的土地、房

屋;所称用于科研的,是指科学试验的场所以及其他直接用于科研的土地、房屋。其他直接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的土地、房屋的具体范围,由各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税法同时规定,享受免征契税的纳税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的用途,不再符合减免契税规定的,应当补缴税款。

1.12.车辆购置税

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征收车辆购置税并没有特殊的免税政策,但税法规定,纳税人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最低计税价格核定。

2.对企业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向非营利组织捐赠、或者发生其他业务的,可以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金融保险业除外)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纳税所得额 3% 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金融、保险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支出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 1.5% 的标准以内的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

所谓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这里所说的社会团体是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组织,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减灾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青年自愿者协会、全国老年基金会、老区促进会、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阎宝航教育基金会,以及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其他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

(2)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红十字事业是指县级以上(含县级)红十字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所赋予的职责开展的相关活动。

(3)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老年服务机构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护理、健身等多方面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机构,主要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含老年护理院、康复中心、托老所)等。

(4)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农村义务教育的范围,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村乡镇(不含县和县级市政府所在地的镇)、村的小学和初中以及属于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纳税人对农村义务教育与高中在一起的学校的捐赠,也享受所得税前扣除政策。

(5)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包括新建)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是指专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技、文化、德育、爱国主义教育、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

(6)为了支持文化、艺术等事业发展,纳税人通过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批准成立的非

营利性的公益性组织对下列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救济性捐赠范围,在应纳税所得额 10% 以内的部分,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对国家重点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歌剧团和京剧团以及其他民族艺术表演团体的捐赠;

—— 对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捐赠;—— 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捐赠。

(7)纳税人直接向受益人的捐赠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8)企业向依法成立的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缴纳的会费,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

3.对个人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主要有以下几项税收优惠政策。

(1)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 30% 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社会团体采取列名单的方法,名单与企业所得税允许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扣除的名单基本相同。

(2)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3)自 2001 年 7 月 1 日起,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农村义务教育的范围,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村乡镇(不含县和县级市政府所在地的镇)、村的小学和初中以及属于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纳税人对农村义务教育与高中在一起的学校的捐赠,也享受所得税前扣除政策。

(4)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包括新建)的捐赠,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是指专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技、文化、德育、爱国主义教育、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

(5)个体工商户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 30% 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纳税人直接给受益人的捐赠不得扣除。

第四篇:对非营利组织的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而我国现阶段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这种模式,应当是一种过渡模式,似乎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空白之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文章借鉴企业会计准则成果,对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一直沿用预算会计来规范,并没有因为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发生改变,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首先,财政体制不断深化,预算会计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性较差。其次,我国事业单位组成复杂。其中,一部分代行政府职能,一部分从事经营活动的具有企业性质,因此,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适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再次,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分布范围比较广,但针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制度出台较晚,预算会计又不能满足核算要求。而我国企业会计的发展生机勃勃,逐渐与国际惯例靠拢,特别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会计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滞后,研究相对薄弱。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现状分析

非营利组织一词是从西方引进来的。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事业单位,因此,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规范就是有关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但是,我国除了事业单位以外,还有大量的非企业非政府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这些民间非营利组织,财政部有统一发布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是由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组成。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自颁布实行至今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尽管如此,仍然显得比较混乱,不成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事业单位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有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一方面,十年前制定的准则应用于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会计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会计信息被扭曲披露。另一方面,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适用的范围受到限制。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一些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等非国有事业单位遵照什么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标准。这就使得一些非国有事业单位在财务的管理上无章可循,导致这些单位的财务行为难以规范,财务管理问题很多,从而阻碍着这些单位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是一种“准则+制度”的模式,形成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也是一种“准则+制度”的模式。而这种“基本准则+行业制度”的模式,应当是一种过渡模式,似乎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空白之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模糊。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建立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1998年预算会计改革的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核定收支、定额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筹资渠道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

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很大一部分非营利组织甚至可以做到收支相抵。从发展趋势来看,非营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差别越来越大。此外,会计的基本分类就是看其会计主体是否进行经营活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虽然从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从本质上又有很大的区别,即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期末有盈余,那只是结余而非目的。而且即便形式上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也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今后发展中公立非营利组织肯定将被进一步推向市场,大部分单位将提高经费的自给程度,与民间非营利组织越来越相似。两者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规范似乎没有必要。而可行的方案是: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归为一类,统称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与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各种社会团体会计、基金会会计等合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企业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三足鼎立”的会计体系新模式。相应地,应当建立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目前,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民间会计机构或组织制定会计准则并发布;二是会计职业团体组织机构制定会计准则,由官方机构批准发布;三是由政府机构制定、发布准则或制度。美国作为当代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高度成熟的国家,其经验值得借鉴。在美国,目前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私立部门(包括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委员会负责制定州和政府机关及其公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会计总局负责制定联邦政府机关及其公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关权力超然独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由三个不同的机构制定,势必造成三套准则之间不协调,甚至矛盾。

而从我国的政府会计环境来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应该由财政部制定发布,这符合我国《会计法》的规定。这种做法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准则的权威性,但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代表性。建议我国财政部组建专门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一套科学、完整、有序、逻辑严密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人员的选择应该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要吸收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高等院校学者、研究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界人士参加,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

非营利组织单位经济业务与企业经济业务有相通之处。企业以经营为目的,事业单位也在从事一些风险较小的经营活动。因此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同处于社会经济的微观领域,两者具有某些共性,比如资产、负债业务及某些收入业务等。由此决定了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定义、会计确认与计量和会计报表的某些方面,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可以吸收借鉴企业改革和企业会计准则的成果,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体系。但是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具体而言,应该明确如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问题:非营利组织的界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假设;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定与计量等。

(四)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的设计

1、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结构设计。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企业会计准则层次的一般认识是,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两个基本层次构成。其中,基本准则主要就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结构等,具体准则是基本准则的要求,就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特殊业务、特殊行业等所做的规定。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也可以借鉴这种层次结构。

2、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应该包括:(1)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和货币假设。(2)一般原则。(3)会计要素。(4)会计报表等。

3、在具体准则层面上应该由下列种类的准则构成:(1)共性业务处理的准则,即

对教、科、文、卫、体等待业共同具有的基本业务规范会计确认与计量等处理的会计准则,如应收款项、存货、投资、借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与摊销、业务收入、业务支出等准则。(2)特殊业务处理准则,如拨款收入、捐赠收入等。(3)报表列示准则,即规范报表中的项目分类、排列顺序及方式、格式的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准则,提供报表附表的准则,报表附注的揭示的准则。(4)提供补充信息的准则,用以规范会计报告应该提供补充信息的范围、程度及方式等。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是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其构建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先就比较紧迫、理论发展比较成熟的事项制定具体准则,在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做出原则性的规定,然后再进一步完善具体准则。

参考文献:

1、荆新.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王庆成.西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J].教育财会研究,1996(4).3、王庆成.论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4(4).4、赵建勇.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十大改革[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0(12)

第五篇:非营利组织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http://wenku.baidu.com/view/5715e206b52acfc789ebc9dc.html)当代中国政治制度(http://wenku.baidu.com/view/6d9e432058fb770bf78a55d0.html)非营利组织管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具有非营利性的指标主要有(ABC)。

A.组织的宗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B.组织的利润是否用于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 C.组织的资产是否可以转变为私人财产 D.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是否密切 2.(C)也可称为民间性,这是非营利性组织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

A.正规性 B.非营利性 C.非政府性 D.自治性 3.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特征主要表现为(AC)。

A.自愿参与或退出 B.组织的所有收入都来自志愿性捐款 C.奉献工作 D.组织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

4.中国人民大学王名教授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组织分为(AD)。

A.公益型非营利组织 B.慈善基金组织 C.医疗保健组织 D.互益型非营利组织

5.目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将非营利组织分为(ABCD)和事业单位。

A.社团法人 B.民办非企业单位

C.基金会 D.未登记或转登记社会团体

6.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依据(A)将非营利组织分为12个大类,24个小类。

A.所属产业的不同 B.组织的利益关系和目标不同 C.从事活动的类型不同 D.未登记或转登记社会团体 7.在后来兴起的慈善事业中影响较大的有(BCD)。

A.教育事业 B.官办慈善事业 C.宗教慈善事业 D.民间慈善事业

8.哈贝马斯是公共领域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是:(ABC)的讨论

A.自由的 B.理性的 C.批判性的 D.社会性 9.治理一般带有下列哪些特征(ABCD)。

A.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

C.治理既与公共部门相关,也与私人部门相关; D.治理是持续的互动,而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10.公共物品带有以下哪些明显的特点:(ABCD)。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

C.生产公共产品的收益也具有非排他性 D.非营利性

11.非营利组织的具有哪些缺陷:(ABCD)

A.慈善不足。

B.非营利组织往往存在家长作风 C.非营利组织的业余性 D.非营利组织对象的局限性

12.所谓制度,是指人们承认、接受和愿意遵守的一套合法的规范和行为。它由哪些部分构成:(ABCD)

A.得到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 B.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 C.实施机制

D.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性和意识形态等 13.非市场的交易可以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发生:(AB)A.在没有市场的场合,以及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过高的场合 B.在没有政府的场合,以及在政府活动的交易成本过高的场合 C.在有市场的场合,以及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过高的场合 D.在有政府的场合,以及在政府活动的交易成本过高的场合

14.非营利组织所体现出来的(ABCD)等都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产品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A.互相信任 B.团队精神 C.平等 D.参与 15.理性人假设认为影响个人策略选择的内部变量有哪些:(ABCD)。

A.预期收益 B.预期成本 C.内在规范 D.贴现率

1.最早的非宗教性质的操作类非营利组织则是1863年由亨利·杜南特在经历索佛利诺战役之后组建的(B)。

A.泛英反奴组织 B.国际红十字会

C.妇女国际非政府组织 D.反鸦片贸易的英欧协会 2.1998年,(A)被授予在联合国大会上享有除投票权以外的所有成员国资格的权力。A.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B.无国界医生 C.国际禁止地雷运动 D.国际红十字会

3.德国公益性组织的主体是社会福利服务,主要类型是(ABC)。A.社会服务 B.卫生保健 C.教育事业 D.航天科技 4.非营利组织在香港又称为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而存在,因此也称作(C)。A“第一部门”B“第二部门”C“第三部门”D“第四部门”

5.澳大利亚的非营利组织其活动领域上大多数集中在(ABCD)等方面。A.教育 B.社会服务 C.科技 D.医疗保险 6.俄罗斯非营利组织主要类别有(ABCD)。

A.企业慈善机构 B.私人基金会 C.中介组织 D.社区组织

7.宋代在民间出现了各种互助性、慈善性的民间组织,其中包括(BC)。

A.大成教 B.义仓 C.义社 D.天地会

8.关于20世纪初到1949年阶段的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的表述正确是(ABC)。

A.多数由民间团体和个人自发组织 B.具备一定的自治特性和独立地位

C.包括互助与慈善组织、学术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文艺性组织等 D.多数由官方组织发起

9.关于1949至1978年间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的表述正确是(BCD)。

A.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B.1950年9月制定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 C.非营利组织的政府管理的色彩较为浓厚

D.“文革“期间的非营利组织发展陷入“瘫痪”状态 10.行业协会的职能包括(ABCD)。

A.行业自律 B.为企业服务

C.协调、监督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D.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

11.社会公益领域中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BCD)。

A.商会 B.慈善组织 C.公益性基金会 D.志愿性服务组织 12.如果社会团体(ABCD),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活动范围进行活动

B.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 C.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D.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13.下列关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的表述正确的是(C)。A.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均可享受免税优惠

B.基金会在金融机构的基金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享受免税优惠 C.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经海关审查无讹,可以免税 D.在消费税方面,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

14.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完成筹备工作的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之日起(B)内完成审查工作。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15.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监督主要包括(ABC)。

A.捐款者与公众的监督 B.媒体的监督 C.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的监督 D.政府监督

1、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CD)。

A.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 B.战略规划的制定是战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C.战略实施又是战略评估的依据

D.战略评估为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种后续保障机制

2、识别战略实施中的关键变量,并对它做出灵敏度分析,这些关键变量的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原定的战略就应当调整,并准备相应的替代方案,这体现了战略实施中的(D)。A.适度合理性原则B.统一领导原则C.统一指挥原则D.权变原则

3、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活动(BCD)。

A.管理与组织能力分析 B.利益相关者管理 C.组织职能结构管理 D.资源管理

4、战略评估的基本活动包括(ACD)。

A.审视战略基础 B.利益相关者管理 C.绩效评估 D.采取纠正措施

5、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 依法理财原则 B 勤俭节约原则 C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相结合的原则 D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6、经营收入是指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BCD)。

A 销售收入 B 经营服务收入 C 租赁收入 D 其他经营收入

7、非营利组织的专款收入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AB)。

A 要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原则B 要严格执行单独报账的原则 C 收支平衡的原则 D 分配原则

8、非营利组织的支出主要包括:(ABCD)。

A事业支出 B经营支出

C上缴上级支出 D对附属单位补助以及基本建设支出等

9、非营利组织财政预算是对非营利组织未来发展的预测。主要具有哪些功能(ABCD)。

A为组织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打下基础,便于内部沟通 B指明了未来筹资需求规模和时限 C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D预算是评估项目绩效的基础

10.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理事一般包括(ABCD)。

A社区居民代表 B 社会工作者 C出资人 D政治家 11.非营利组织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包括(ABCD)。

A利益伦理 B 权利伦理 C责任伦理 D德行伦理 12.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培训的形式包括(ABCD)。

A在职员工的组织内培训 B在职员工的外派培训 C新员工上岗培训 D员工终身教育

13.最为常用的和积极的非营利组织志愿管理模式是(ACD)。

A监督工作模式 B指令工作模式 C自主管理模式 D定期报告模式

14.当志愿者并无相关的工作经验,需要接受训练,他们对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无法提出有效的建议时,采用(B)。

A监督工作模式 B指令工作模式 C自主管理模式 D定期报告模式

15.要使志愿者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需要志愿组织和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志愿者,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在所有的需求中,得到(C)是极为重要的。

A自主性需求 B权力需求 C 认同需求 D兴趣需求

1.非营利组织项目选择,可分为几个阶段(ACD)。

A.项目的遴选阶段 B.项目的决策阶段 C.项目的设计阶段 D.项目的选择阶段 2.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包括(ABCD)。

A.机会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 C.方案策划 D.详细可行性研究

3. 根据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的特点,可以将非营利组织项目运作管理的程序总结为(ABC)部分。

A.项目启动和计划 B.项目执行 C.项目控制 D.项目评估

4.在项目计划制订过程中,一般应遵循(ABCD)原则。

A.目的性 B.系统性 C.效益性 D.动态性

5.非营利组织在项目选择阶段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C)。

A.项目的设计 B.项目的执行 C.项目的遴选 D.项目的选择

6.非营利组织营销具有与企业营销显著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ABCD)

A.目标的多重性 B.综合参与性 C.营销社会化 D.营销的伦理性

7.与针对服务对象和捐助对象的外部营销相比,非营利组织的内部营销强调(BCD)。

A.差异性 B.慈善性 C.志愿性 D.公益性 8.(C)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每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成立都是由其开始的。

A.目标 B.战略 C.宗旨 D.策略

9.非营利组织该如何做好市场环境和组织条件的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BCD)。

A.分析组织现有计划是否合理 B.重温组织的宗旨 C.分析组织面对的市场环境 D.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

10.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就是要通过分析组织当前和今后的各种主要的内部条件,把握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主要包括的内容是(ABC)

A 明确组织的目标 B 政策 C 明晰组织的资源 D制度 11.审计包括对公共部门(BCD)。

A.腐败的审计 B.财务与符合性审计,C.管理与经营审计 D.效果的审计 12.当前的非营利组织评估理论主要有(ABCD)

A.“三E理论” B.“三D理论” C.“顾客满意度理论” D.“APC评估理论” 13.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包括(ABCD)

A.指标比较法 B.德尔斐法 C.层次分析法 D.主成份分析法 14.快速农村评估法的主要做法是(ABCD)

A.采用多学科小组 B.三角信息

C.避免主观偏见 D.直接面向受益群体 15.与快速农村评估法相比,参与式评估法更强调(D)

A.决策者对信息的收集 B.为决策者收集信息 C.自上而下 D.参与过程本身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非营利组织: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2.公民社会:是指介于国家和家庭或个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的领域及与之相关有价值或原则。3.治理:是各种公共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他们共同事务的众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到协调并且联合起来共同采取行动。

1.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在中国香港又称为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而存在,因此也称作“第三部门”。

2.联合国咨商地位:是指具备出席和参加联合国下发机构会议的条件。

3.双重管理体制:是指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和业务管理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体制。

1.SWOT分析法: 也称自我诊断或评估,是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弱势,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

2.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体制:是指财政部门同非营利组织的行政主管部门之间、非营利组织的行政主管部门同所属非营利组织之间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领拨缴销的方法、形式以及责、权、得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

3.志愿者:是指出于自由意志而非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秉承以知识、体能、劳力、经验、技术、时间等贡献社会的宗旨,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各项辅助性报务的人员。

1.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是指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宗旨,通过项目申请的形式获取资金、人力等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所获得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计划、控制项目的动作过程。2.非营利组织的“4P”核心:营销的核心是所谓的“4P”,即产品、价格、推广、渠道。对于非营利组织营销来说,同样遵从这样的核心。

3.评估:指对评估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和评价,或是对社会干预的效果进行考察和研究。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正规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3.善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合法性、透明性、法治、责任性、回应、有效。4.简述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治理八原则理论。

分享资源单位的个人或家庭之边界界定清晰;使用、供给与当地具体情况相适应;集体选择安排;有效监督;违反规则的分级制裁;低成本的冲突协调机制;对组织权的认可;分权制组织。1.经社理事会通过的非营利组织的三类地位。(1)全面咨商地位的中际非营利组织;(2)专门咨商地位的中际非营利组织;(3)注册地位的中际非营利组织。

2.结合我国国情及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简述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目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类标准是大体参照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而进行的分类,具体分为:(1)社会法人。我国目前的社团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济团体和政治团体。

(2)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我国主要指各种民办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究所、图书馆、美术馆、宗教组织、其他社会服务和福利机构等。

(3)基金会。按照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这里的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条例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4)未登记或转登记社会团体。这类组织由于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无法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于是采取多种变通的方式以便生存和活动。对于这类组织应积极加以引导和规范,而不是加以取缔。

(5)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概念,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像学校和医院等部门。2.德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范围广,而且类型很多,如果作简明扼要的分类,分为公益必和互益性两大类。(1)公益性组织涵盖了医疗、环保、教育、体育、文化等领域,是德国社会福利服务事业的重要支柱,德国公益性组织的主体是社会福利服务,主要类型是社会服务、卫生保健和教育事业。在德国各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中,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就业份额是最大的,占德国所有非营利组织就业人数的4/5,其中教育领域占整个德国非营利组织就业人数的近12%。

(2)互益性组织以行业协会和商会最为突出,这类组织要经济协调和宏观管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3.什么是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有何缺陷?(1)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实行“双重管理体制”,所谓双重管理体制,是指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和业务管理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体制。

(2)双重管理加强了政府在登记管理方面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和限制,并通过分散责任回避了登记管理部分与百营利组织之间的直接冲突,使得非营利组织在通过登记注册成为合法组织之间,必须首先成为政府所属的一定职能机构所需要和能够控制的对象,并受其管理和控制。这种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成立。

4.如何进一步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1)提高国家税收立法的层级。有关非营利组织的征税法律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制定,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法规、规章都不得与之相抵触。

(2)明确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法律地位。要在有关法律法规对非营利组织办公室的基础上,明确非营利组织简洁的纳税主体与优惠资格,对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规定申请减免税的条件、税种、幅度等具体内容。(3)突出对捐赠者的税收优惠,鼓励支持捐赠行为。1.简述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特点。

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特殊性。(1)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具有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种群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需要为目的。(2)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受环境条件约束。非营利组织在资金、法律规制等方面受到一定的约束度。(3)非营利组织战略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作为公共组织的一种,非营利组织带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非营利组织在战略制定时,战略管理者必须向众多所有者征询意见,并依据公众愿望和要求来提供服务,这也使得非营利组织的战略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

2.简述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明确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方向和目标。(2)有助于非营利组织抓住机遇创造良好条件。(3)有助于促进非营利组织决策的科学化和规律化。(4)有助于加强非营利组织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提高组织工作成效。(5)有助于优化非营利组织的资源配置。(6)有助于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如何做好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管理?

第一,要正确处理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的关系。第二,开展经营收入要履行报批手续,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做经营性资产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第三,要禽营业执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非营利组织从事经营活动,由该单位申请登记,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领取营业执照,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第四、经营收入要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第五、要划清经营收入和事业收入的界线,事业单位和经营收入发球不同性质的收入,要注意划清它们之间的界限,以正确反映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经济成果。

4.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具有什么特点?(1)成员来源的广泛性。(2)成员目标追逐的非营利性。(3)成员关系的平等关系。1.非营利组织项目的评估原则。

(1)项目评估的客观、公正且科学性原则。(2)项目评估的可以比性原则。(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4)公开性和反馈必玎结合的原则。(5)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分析相结合的原则。2.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征主要包括哪些?(1)目标的多重性。(2)综合参与性。(3)营销社会化。(4)营销伦理性。3.简述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导向。(1)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2)增强经人为本的内部营销理论。(3)深化自强自立的竞争意识。4.试述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程序。

第一步,由非政府组织根据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估。第二步,评估机构收到非政府组织自我评估材料后,由工作人员进行形式上的审核,检查自我评估的材料是否齐全,举证是否充分。如有不完整或不清楚的地方,由工作人员与被评估机构沟通、补充。最后,条件许可后,可以将非政府组织自我评估报告中的部分内容挂在网上,接受公众监督。第三步,由相关利益群众和专家组成一个综合的评估小组。第四步,由综合评定小组对重要的、大型的非政府组织或有不良记录的非政府组织、有公众举报的非政府组织进行现场检查,也可以进行随机抽查。第五步,将评估结果告知被评估机构,并专门渠道接受非政府组织的申诉。第六步,发布评估结果。

四、论述题(15分,从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互动。

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不明偶然的,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背景。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下列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市场经济的发民。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政治体制的改革。政府再改造行动推动了西方国家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也为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和空间上的支持。

(3)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公民社会的兴起是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

(4)历史渊源。非营利组织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这一渊源主要是指历史上致力于自由结社、慈善事业和社会优先的传统。

除经上因素以外,市场失效、政府失效等理论的完善也为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国际上兴起的一些非营利组织还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等因素的影响。2.论述公民社会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土壤和温床,一个地区公民社会的发展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当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2)非营利组织既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组织实体,也是公民社会文化价值特征的主要倡导者、传播者,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实际上是公民社会中公民意识的一种表达,它是非官方性、非营利性自愿性、自治性等特征,使它成为一套归适合从下而上发展,构建发达公民社会的组织形式,是公民社会的核心要素。

(3)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核心部分,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反映和表达公民社会意愿,培养了民间交流和自主管理的方法与技能,增强了社会成员的个人自我管理能力。

1.论述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依法理财的原则。勤俭节约的原则。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相兼顾的原则。2.试述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的模式。

(1)处方管理模式。(2)定期报告模式。(3)监督工作模式。(4)指令工作模式。

1.试论述主要国家(地区)的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共同特点。

非营利组织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共同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非营利组织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发展规模存在巨大的差异。

(3)这些国家(地区)的非营利组织呈现出以福利服务占主导的特点。(4)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内的重要的就业渠道。(5)非营利组织的多数收入都来自公共部门和组织会费。2.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存在的问题有:①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和法规尚不健全。②管理体制不顺畅。③缺乏独立性。④资源缺乏。⑤监督体系不完善,公信力不足。

对策主要有:①完善非营利组织立法,提高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制化水平。②简化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程序。③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监督机制。④调整税收制度,拓宽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渠道。⑤非营利组织的自身发展与完善。

1.试述评估与监测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第一,评估是一定时限内的工作;而监测是连续性的职能,它贯穿于计划、项目或政策过程的始终。第二,评估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项目、计划或政策都需要进行评估;而监测活动原则上需要对所有的项目计划或政策执行。第三,监督是针对单个项目进行;而评估可以针对一个或几个项目计划或政策进行。第四,监督只需要记录实际的数据,用于与计划数年对比;而评估不仅可以利用监测数据,通常也需要进行一些项目、计划或政策经个的数据对比。第五,监督通常通过定期的报告、报表、考察等方式,向项目、计划或政策的执行员了解投入、活动和产出情况而评估主要通过阶性的座谈、考察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向服务对象了解工作的效果、效率、影响和持续性。2.非营利组织营销与企业营销相比,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优势?

困难:①与企业相比,有关非营利组织顾客的特性、行为、观点、态度等的研究资料非常缺乏;②非营利组织营销常常要求顾客作出不太愿意的事情,而企业营销仅要求顾客评估一件产品或服务;③非营利组织营销中应对的某些问题牵扯到特定的文化,道德等,不太容易得到广泛拥护。④通常,顾客配合非营利组织营销得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推动兴趣;⑤非营利事业的外部性比较大,要很多时候回报与付出有很大差距。

优势:①非营利组织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的使命,造福整个社会。非营利组织在进行营销策划、制订营销战略、改善组织形象、提高服务质量时,更强调非营利组织的“大义性”,即义得共生这一道理。②对于一个非营利组织来说,计算器就是它所提供的服务功公共物品,而尤以服务为主。非营利组织的计算器质量体现在服务中,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在以华人的标准来进行衡量。③非营利组织的推广过程中,在宣传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更注重将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传递给顾客,使顾客能够理解、信任、监督、支持、并参与到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工作中。④非营利组织营销更加强调组织内的全员参与,即树立凳营销理念。

下载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 - 2000/10/8从文献来看,企业(营利组织)是管理理论的开发者与实践者(应用者),好似管 理理论与技巧全部来自通用汽车、通用电器(GE)、IBM、微软...等公司,事实上这 是很大的......

    非营利组织

    非盈利组织基本属性非盈利、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盖性 非营利组织或非牟利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NPO)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

    非营利组织

    关于中西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的比较研究 摘要: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政府组织及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志愿者的加入,可以有效的降低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成本,减轻资金压力,使得......

    国外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国外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一、国家的科技拨款制度 世界各国科技拨款制度同国家的科技体制、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密切相关,没有统一的、最优的模式。但从总体看,多数国家政府科......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探索与启示

    公共管理学院172111班周峰20111001998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探索与启示 ------- 以红十字会为案例分析 案例内容 对红十字会的忧虑,不是凭空而生,从“天价帐篷”到“天价餐费”再......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环境分析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环境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非营利组织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作为社会重要的“第三部门”它们同政府、企业一样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做出......

    如何加强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

    如何加强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独立组织, 表现为各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形式,它是现代经济社会结构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