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选择设计方案的报告
关于选择设计方案的报告
国栋水务工程部:
通过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本人粗浅的认为设计要求不详,范围太大,不利于设计工作高效进行,如果能做进一步调整,更有利于设计部各人员工作的协调统一以及以后施工、管理。
以下将从经济(仅比较主材价)和技术上对部分方案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供参考,请领导定夺。
问题一
水表井应该放在该井控制范围离主干管最近的地方(一般为胡同口)还是放在整个控制范围的中间部位?
1.以个人经验水表井一般放在胡同口,放在胡同口主要为了运行时便于管理(阳光干燥、交通、工作面),考虑到农村将来规划,布置紧凑、整齐,一目了然,方便施工。
2.放在中间有可能降低造价,举例说明。方案一
井
共需De20管50+100+150=300m 300m×6元/m=1800元 方案二
井
共需De20管50+150=200m 200m×6元/m=1200元 De32管37.5m 37.5m×8元/m=300元 合计1200+300=150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主材价300元,平均每户37.5元,400~700户的村子大概可以节省1万~2万元。但考虑以后查表、维修后期管理较为麻烦。
问题二
公司内部设计经验为每个集中水表井最多可带八户最少有限制吗,碰到一些特殊的用户如厂子,学校,医院,大队,乡政府、饭店等是否应考虑用水量的增加单独布井?碰到以下问题该选哪个方案(需现场施工人员给出参考意见)?
方案一
井
共需De20管80+120=200m 200m×6元/m=1200元 井一座估价800元/座 合计1200+800=2000元 方案二
井井
共需De20管40m 40m×6元/m=240元 De32管40m 40m×8元/m=320元
井一座估价800元/座,共2座 合计240+320+800×2=2160元
方案一和方案二造价相比主要差距取决于x的长度和末端的用户数能否初步定一下x及用户数的大概范围便于设计的统一?
问题三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作为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在符合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对整体美观要求不高的工程保证不影响使用的同时尽量降低造价。但考虑结算方式对公司效益的影响,做以下两种分析。
1.单价以合同单价,工程量以实际发生量为准进行结算的情况下作为包工包料的施工单位应该取工程量较大的方案。
2.以合同总承包价进行结算的情况下施工时应取造价低的方案。以上仅考虑一般情况下的共性问题,出现特殊情况具体分析。
鉴于以上情况请有关部门下发设计任务书时对结算方式尽量做一下说明。
具体如何选择设计方案,请领导批示。
设计部
报告实施办法
为推动各地依法履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责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动态监测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促进学校体育科学发展,根据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全面总结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组织编制和公示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并逐级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报情况进行分析、反馈,并向社会公开。
二、报告内容
年度报告重点反映本地区学校体育开课率、教学实施总体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关键指标。
三、工作安排
1.年度报告内容和报表数据信息的采集计算时间为本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2.各地各校要认真分析学校体育工作关键指标信息,按要求填报《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见附表)。
3.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于次年1月5日前,提交本年度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及报表,同时报送一式三份加盖教育行政部门印章的纸质文件,省教育厅在次年1月15日前向教育部报送本年度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及报表,请登录省教育厅指定网站下载有关电子表格。
四、有关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分析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站等信息技术汇总和动态发布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要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推动各地交流体育工作经验,展示体育改革成果,共享优质信息资源。同时,通过全面总结和建立健全年度报告制度,动态监测学校体育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安徽省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xls
填表说明
1.本表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完成最终填写。
2.学校等级评估等情况一栏,请各地在学校自评、上级复核后,逐级汇总统计县、市有关数据后得出。
3.达标标准请参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
4.体育馆等场地标准请参照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中小学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T/T280-2012)。5.具体内容说明如下:
* 体育课开足数:是指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学校数。* 大课间体育活动数:是指每天统一安排全校性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数。
* 体育教师缺额百分比: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工作量计算办法,短缺的体育教师人数占国家规定教师总人数的比例,达标人数可以参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
* 体育教师参训人数:是指体育教师参加县级(含县级)以上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的人数。
* 体育场地经费支出:是指学校每年在体育场地建设、修缮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 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是指学校用于购置并按财会制度规定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体育专用器材支出及大件器材补充、添置的费用。
* 体育工作经费:是指学校组织定期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质测试、比赛、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费用以及地方财政专项用于学校体育的费用。
* 体育专项督导覆盖率:是指地方教育督导中对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的学校数量占地方学校数量的比例。
* 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包含在相应办学层次统计数据中。
第二篇:《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方案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快乐成长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蚯蚓的选择》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4课。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讨论,猜想蚯蚓可能选择的环境条件,通过设计两个对比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一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五年级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在小学科学体系的三个维度上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收集记录,整理、分析数据,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
2、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从而认识到;学生初步具有实验能力(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发现蚯蚓喜欢的环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合作研究的重要性,使学生体会到动物有各自适宜的生活环境,感受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珍爱环境,珍爱生命,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教学重点:
探究知道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学生体会到动物有各自适宜的生活环境,感受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珍爱环境,珍爱生命,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教学难点
学生会设计、完成对比实验,能够自己分析实验的结果,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科学的判断。
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
(一)课前准备,目的是学校生态园寻找蚯蚓 把班级30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5名学生。分别根据自己的寻找地点命名为:树荫组、阳光组、沙土组、草地组。。。小组内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工。
小组长:1名,指挥寻找蚯蚓活动有序地进行
操作者:3名,动手操作寻找
收集员:1名,收集小组成员找到的蚯蚓,同时保护好蚯蚓
(二)分组实验材料:
(1)灰色长方体塑料盒(无盖)15个、黑布15块、透明塑料片15片、干土15份、湿土15份。
(2)除了课前学生自己抓到的蚯蚓外,每个小组再多给与10只蚯蚓。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的钩上。在3条摆线中,摆线长短不同。
(三)课堂分工合作:把班级30名学生分成15个小组,每个小组2名学生。
操作员:动手操作实验
记录汇报员: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能够准确汇报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发现。
(四)课件
1、录像:学生课前到学校生态园找蚯蚓的影像
2、对比试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的实验要求
3、蚯蚓吃垃圾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实地探究 快乐出发
1、课前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的生态园的各个地方寻找蚯蚓,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拍成录像、课前观看,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一个快乐的起点。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带着蚯蚓上一节科学课。
2、回顾旧知,唤起旧知
师:关于蚯蚓,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 预设:
生1: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由一个个环带组合起来像跟管子,还有前端口后端肛门 生2:蚯蚓主要用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体表的粘液起到了润滑作用,减少了钻土的摩擦力。生3:蚯蚓没有脚,主要靠肌肉与刚毛协调运动,它没有眼,但体壁上有许多感光细胞,尤其前端特别多。
生4:蚯蚓有再生的功能,而且根据最新研究表明:它的再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只有保留了头部神经的这一段才能再生为一条蚯蚓,而尾巴这一段还是会死去,所以我们更要好好保护它。
师逐一点评,肯定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
【点评: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 牢吸引住。”教师在上课的前一天组织学生在学校的生态园的各个地方寻找蚯蚓,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拍成录像、课前观看,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一个快乐的起点。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了喜爱之情,同时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动手实验 自主探究
(一)提出问题 谈话引入
全班交流:大家在什么地方找到蚯蚓?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或间接经验。同时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涉及到蚯蚓的生活环境,师生充分的交流和表达,为学生猜测“蚯蚓的选择”起到启发和暗示的作用.】
(二)大胆猜测
师:谁来大胆猜测蚯蚓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一边板书:猜测)
预设学生学生大致有:潮湿(湿度)、阴凉(温度)、黑暗(光线)、富含腐殖质„„这些预测。【点评: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科学探究的程序之一,是学生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思考,是探究活动的主线,是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的前提和依据。】
(三)探究问题
实验
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过渡:看来大家的猜测是有依据的,到底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怎么证明呢?(做实验)
2、阅读自学
阅读课本第一个实验的操作方法,问:你觉得这个实验在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讨论出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
【点评:自学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节课的对比实验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设计完全相反的两种环境,让蚯蚓做出它自己的选择。教师通过合理地引导学生讨论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潜移默化的渗透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也为下一个对比实验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的板书。
3、倾听实验注意事项
对比实验一:蚯蚓需要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在长方体盒子的盒底放入一张白纸,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2)轻轻地把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
(3)在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盖住。(4)3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1次。
(6)做完实验,把蚯蚓放回原来的泥土里。友情提示:保护蚯蚓,轻拿轻放。
4、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教师巡视
【点评: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5、交流实验结果
组织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
【点评: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实验数据记录,用数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表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实验二:蚯蚓需要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学生尝试设计实验,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引导改变什么条件,不变什么条件。
2、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点评: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教师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学生自己去设计验证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同时虽然实验一和实验二在知识目标上平行的,但是教师能巧妙的把第一个实验设计转为学生自学再进行交流,而第二个实验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实验方案,从而使得这两个实验在能力目标上是递进关系。】
三、拓展探究 情感升华
1、总结归纳:通过两个实验,我们能说说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课件出示:书中11页几幅动物图片,(企鹅等学生不常见的动物)请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报,教师补充总结。
3、联系生活:请学生举例说说身边的动物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
4、拓展蚯蚓的作用
处理生活垃圾、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可以松土,帮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作中药„„ 小结: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是呀蚯蚓浑身是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所以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善待我们的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做一名爱护小动物的大使。
四、评价总结 回归生活
1、谈收获 预设
生1:我们知道了蚯蚓需要黑暗和潮湿的环境 生2:我想补充一点:其他动物也需要适宜的环境 生3:我们还学会了设计:对比实验
师引导:我还学会了一种科学方法:“猜想—验证—结论”,掌握了这种方法后以后在学习中 如果再碰到科学问题时就懂得自己进行研究了。
2、师小结:请同学们整理好桌面,我们的蚯蚓送可爱的蚯蚓回家,让它回到熟悉的家园里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点评: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设计的实验活动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探究技能,同时在课末设计“送蚯蚓回家”这个环节引导孩子珍爱生命,就更应该让生命回归自然】
五、板书设计
猜想 光线 湿度
蚯蚓的选择
验证 结论 对比实验 喜欢黑暗的环境 喜欢湿润的环境 5
第三篇:案例4:办公楼设计方案的选择
案例4:办公楼设计方案的选择
某校地处城市中心地带,近几年快速发展,办公用房和专业教室越来越紧张。经过多方筹资再加上学校原有的积累,建设新办公楼的计划得以实施。学校在原校址的显著位置清理出一片土地,用于建设新办公大楼。开始校长办公会为新办公大楼建设定了几条原则:考虑到学校地处市中心,土地面积有限而且寸土寸金,所以要尽量多出使用面积以便保证行政办公和专业教室的需要;要有特色,力争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因为该校在该区是一所很有影响的学校);使用上要方便、节能、环保。
为了保证建设质量,学校对楼房设计进行了招标,开始有7家设计单位投标,学校从中选择三家进入最后评标阶段。考虑到这是学校的大事,教师们也很关心,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扬民主。把三个方案(包括效果图和微缩模型)在学校展示一个月,要求教师前去参观,并填写调查问卷。
一个月后,后勤部门把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整理。问卷的结果是:A方案61.7%,B方案15.4%,C方案22.9%。这个调查结果与建筑专家的意见有比较大的出入(专家认为C方案比较好)。专家认为A方案确实造型很有特点,但是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一是容积率(利用率)比较低,二是该方案建成后的楼房使用不方便,最大的问题是采光效果差,很大一部分房间白天也需要照明。校长办公会开会研究认为,既然实施民主,就要尊重大家的意见,所以最后决定采用方案A。教职工对校长办公会的决定也很满意。
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建设,大楼如期完工。但是等大楼投入使用后,教职工中逐渐出现了很大范围的埋怨。原来,该楼并没有很好满足办公用房和专业教室的需要,专家说的采光差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大家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校长办公会专门开会研究了这个问题,觉得有必要向教职工做出说明。
在一次全校大会上,学校主管领导专门就此事做了说明,他讲了该方案出台过程,明确表示这是大家的意愿,是民主决策的结果。言外之意:不能全由领导负责。
1、你如何评价整个事情的过程?
2、你觉得这个问题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决策合适吗?
3、你认为学校领导在后来的全校说明会上的表态恰当吗?
第四篇:如何选择合适的地暖设计方案
如何选择合适的地暖设计方案
安装地暖不得不考虑到地暖设计问题,设计的合理性与否将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地暖设计人员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和设计经验。
地暖安装效果图
在客户准备安装地暖时,更多的人会关注价格等问题而忽略了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一家好的地暖公司不是当询问地暖价格时就给出一个价格来,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试想每个客户的房屋面积和户型类型以及客户要求是不相同的,不经过设计师就直接给出价格这种信服度实在很低。可能会让人觉得这家地暖公司的价格就是自己定的,想收多少费用看自己心情,这样的方式我想很多人都表示怀疑吧。好的地暖公司通常会为客户着想,首先要求客户先提供他们的房型图,然后转交给设计师免费做个预算方案,这样客户即能了解到公司用的材料好坏,还能知道整个地暖系统准确的费用是多少,更能直观的与其他地暖公司进行选择。
一、地暖设计需要考虑到
1、根据空间使用面积确定房间的热负荷。考虑到家具等的遮挡,局部盘管区域的盘管要承担全部的房间的负荷,根据实际散热效果,所得的热负荷要进行修正。即局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可按整个房间地面辐射供暖所算得的热负荷乘以该区域面积与所在房间面积的比值确定。
2、计算水地暖管间距。
3、地暖管环路设计,依据房间布置情况,在保证单管长L≤120m的条件下,确定盘管数量,根据房间用途及热工特性,遵循温度均匀分布的原则进行布管。
二、地暖设计方案需要注意事项
1、合理的划分环路区域,尽量做到独立控制,同时也要避免与其它管线交叉。
2、同一路分集水器上管长尽量保持一致,避免造成系统阻力失衡和管材浪费。
3、对以分户燃气壁挂炉供暖为热源的系统,应控制管长不大于90米,以减小阻力,并特别注意阻力平衡和管内流速问题。
4、为保证地面不开裂,启木地暖建议地暖管的间距不得小于100mm,局部过密处在管上皮加钢丝网;另外为保障地面温度的均匀性。
5、分水器是在地暖盘前安装好,设计位置时应充分考虑为后期维护留有足够的空间。为了防止赃物进入地暖管道,应在分水器入水口处安装上过滤器和阀门。
地暖设计是一个专业的技术,好的地暖公司设计人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拥有多年的设计经验,选择是需要多方了解才能得到一个好的地暖方案。
第五篇:设计方案选择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设计方案选择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一、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
①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② 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厂水质要求,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③ 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甲烷。
④ 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
⑤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⑥ 在污水厂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个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一致。⑦ 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区周围景观相协调。
二、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系统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技术与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
物化学处理法三类。
① 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态污染物质。方法有沉淀法、气浮法。
②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出于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的、溶解的、胶体的等)。主要方法有中和等。
③ 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主要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的好氧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和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厌氧法。往往要采取几种方法的组合,才能处理不同性质的污泥与污染物,达到净化的目的与排放标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①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要求。经过一级处理后的污水,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②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③ 三级处理。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④ 深度处理。若出水回用则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系指在保证处理水达到所需要求的处理
程度的前提下,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各单元的有机结合。
在选定处理工艺流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确定各处理技术等构筑物的形式,两者互为制约,互为影响。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主要以下列各项因素作为依据。
(1)污水处理的程度这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定的主要依据,而污水的处理程度又主要取决于处理水的出路、去向。排放水体,这是对处理水最常采用的途径,也是处理水的“自然归宿”。
①排放水体按水质标准确
②污水回用根据用途确定处理深度
(2)工程造价与运行费用这也是工艺流程选定的重要因素。当然,处理水应当达到的水质标准是前提条件。这样,以原污水的水质、水量及其他自然状况为已知条件,以处理水应达到的水质指标为制约条件,而以处理系统的总造价和运行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减少占地面积也是降低建设费用的重要措施,从长远考虑,它对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3)当地的各项条件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如当地拥有农业开发利用价值不大的旧河道、洼地、沼泽地等,就可以考虑采用稳定塘、土地处理等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系统;在寒冷地区应当采用在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后,在低温季节也能够正常运行,并保证取得达标水质的工艺,而且处理的构筑物都建在露天,以减少建设与运行费用。
当地的原材料与电力供应等具体问题,也是选定处理工艺应当考虑的因素。
(4)原污水的水量与污水流入工况除水质外原污水的水量也是选定工艺流程需要考虑的因素,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原污水应考虑设调节池或事故贮水池,或选用承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的处理工艺,如完全混合型曝气池等。
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和运行管理需要的技术条件也是选定处理工艺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处理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工程投资、运行成本和管理操作系统等。对于某种污水而言,采用哪几种处理方法组成系统,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回收其中有用物质的可能性、经济性,受纳水体的具体条件,并结合调查研究与经济技术比较后决定,必要时还需进行试验。污水处理工艺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这样才可以选定技术可行、先进、经济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做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